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發現抗戰:抗戰.我們知道多少?(簡體書)
滿額折

發現抗戰:抗戰.我們知道多少?(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價
:NT$ 210 元
優惠價
8718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保衛釣魚島活動參與者王錦思最新作品《發現抗戰》從全新的角度,第一次全方位剖析和反省抗日戰爭發生、擴大的原因以及戰爭遺留問題,努力發掘前人沒有涉獵、剖析和反思的領域,披露眾多鮮為人知的事實,重新解讀并顛覆某些傳統的關于抗戰的認知,并分析中日關系前景。
書中發前人之所未發,提出諸多新觀點,譬如平型關也是大劫,日本加速中國三次改朝換代,日本從戰爭中學習到比中國更多的對發展有用的教訓,等等。
《發現抗戰》既有對日本侵略者的批判,還有對我們民族自身的剖析;既有對抗日戰爭的思索,也有對戰后中國和日本發展程度不同的探詢。既深刻又通俗,既回顧又前瞻,是獨特的看待抗日戰爭的著作,也是一扇反省抗戰看清中國的窗口,一把剔除民族痼疾迎接新生的利刃,對熱心關注這一領域的讀者有一定借鑒作用。

作者簡介

王錦思,吉林德惠人,定居北京,北京大學媒介專業研究生。曾為記者、歌手,目前從事占玩字畫史料交流等工作,收藏中國各地各種史料和日本侵華罪證,也是中國唯一成規模、成系列收藏中口友好交流史料的人士。本書所有圖片均來自作者收藏品。 進行中國問題、國際關系、抗日戰爭和中日關系的業余研究,相關文章和報道見于諸多中外媒體。首倡九一八全國鳴警報、國家級紀念抗日戰爭和國家級公祭英烈和死難同胞,參與保衛釣魚島、抗議日本參拜靖國神社、對日索賠等“后抗日”行動。

名人/編輯推薦

《環球時報》新加坡《聯合早報》特約評論員、九一八全國鳴警報首倡者!保衛釣魚島活動參與者王錦思最新作品!
與崔永元就央視紀錄片《我的抗戰》瑕疵“激烈交鋒”!
《發現抗戰》從全新的角度,第一次全方位剖析和反省抗日戰爭發生、擴大的原因以及戰爭遺留問題,努力發掘前人沒有涉獵、剖析和反思的領域,披露眾多鮮為人知的事實,重新解讀并顛覆某些傳統的關于抗戰的認知,并分析中日關系前景。書中發前人之所未發,提出諸多新觀點,譬如平型關也是大劫,日本加速中國三次改朝換代,日本從戰爭中學習到比中國更多的對發展有用的教訓,等等。

“等了千年的山盟海誓,走了萬里的地久天長。”
1998年,我為吉林電視臺《浪漫之旅》節目撰寫了宣傳詞,這其中的一句話也是我從少年到現在思索并體認抗戰和日本的真實寫照。當有些人幾個月就能寫出一本書來的時候,我卻幾乎耗盡少年時光和青春來完成我的出版夢想。
歲月,是流經家鄉吉林德惠的松花江,不舍晝夜,也不容分說,讓我不再青澀,我分明聽到青春倒計時讀秒的滴答聲響。每次回到德惠感受滄桑變化,我親切,我感傷,我是唐詩里的賀知章。不過,當回想起曾經深情寫下的詩句“那一時刻,純真的情懷,歲月是拂不去你的微風”,當這些文字濃縮了往昔的陽光和風雨,我可歌可泣的少年和青春就永不會老去。
還是一個農村孩子時,我從小人書、電影里知道有一個野蠻、兇殘、好戰的日本。日本兵在操練時走到懸崖邊,不命令立正,仍然跨出足以致命的一步。
童年去省城長春,我在勝利公園快樂地騎著木馬,后來才知道勝利公園原名兒玉公園,是為了紀念侵華將軍兒玉命名,最初還立了一座塑像。木馬也是當年日本人所設,直到20世紀末才絕塵而去。
最早接觸的日本物品,是家中一把三八大蓋槍上的刺刀,上面帶有暗紅色的鐵銹,也許是風化了的中國人的血吧。小伙伴高舉著要砍人,并高喊一句從電影上學來的日本鬼子官指揮沖鋒的話“亞孜給給”。不過,還是關于中國抗戰的情結更重要。
受抗戰影片《地道戰》等影響,我渴望當兒童團長,手拿紅纓槍,站崗放哨。傍晚,我扛著鐵鍬,唱著“地道戰,嗨!地道戰!”聽到暗號,兩個小伙伴都拿著家伙偷偷摸摸從家里跑出來。夜幕低垂,我們撅著屁股干了起來,最后挖了一條4米長的地道。后來塌了,田野里留下一道難看的坑疤。
終于來到縣城上中學,這時我好奇于抗日戰爭等諸多問題,并在布滿跳蚤和小蟲的土炕上望著斑駁陸離的天花板神思遐想,還多次晚上飛檐走壁爬到德惠圖書館的三樓查資料,最后被管理員抓住,告到母親那里。
當時,班級規定值日生在黑板上寫名言自勉,并激勵同學。我寫下全中國都以為是毛澤東所作的《離家》:
孩兒立志出鄉關,
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
人生無處不青山。
當時同學大多在縣城住校上學,這首詩與我們的經歷和理想極其相似,因此引起極大共鳴和反響。直到后來,我才驚訝地發現它有著純正的日本“血統”。這首詩表達日本青年渴望走出山村、走向外面世界、實現變革的理想,流傳一時,后來傳到清末時期的中國。最初我看資料介紹這首詩是日本明治維新領袖西鄉隆盛所作,2006年發現另一說作者是日本的僧人月性。
1905年日本戰勝俄國,蔣介石稱,“予我精神上最大的刺激”,遂赴日留學;毛澤東感到日本“強大和驕傲”,他把《離家》抄給父親,走出韶山沖到外求學。不僅如此,毛澤東就讀的湖南第一師范學校的校長老師都是從日本留學回來的,學校建筑仿照日本師范學校,學生制服也是日本那種春夏白色、冬秋黑色。日本,深刻影響了兩個中國巨人的成長。就連魯迅也是看了日俄戰爭期間中國人被屠殺的圖片,才決定走上文學道路,試圖改造中國人的國民性。
為什么要侵略?神秘深邃,驚心動魄。日本和與《離家》意境相同的詩句,激勵了不同國度的青少年義無返顧地出走,本身就是個尖端的課題。而伴隨日本的大舉入侵,日本人、韓國人和中國人,都在戰爭中離開家鄉,扮演不同角色,有的是侵略者,有的是抵抗戰士,還有許多男女老幼無奈地背井離鄉。和平來臨之際重歸家園,有的青春不再,有的只是魂兮歸來。
在那亢奮而又青澀的少年季節,我的理想也受到《離家》的鼓舞,我的血在沸騰,在燃燒,17歲的我寫下一首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詩:
走,上山去!
要上就上最高峰,把世界的英姿一覽無余;
走,闖海去!
要闖就闖百慕大三角,讓白皮膚、黃頭發的禁區領略龍的奮斗之形!
既然稚嫩的嗓門一落地就非常嘹亮,
那么,即使龍的僵體臥于野,暴尸于野,也要讓龍音回蕩環球。
我要說:我是龍,我是東方龍,我是世界龍!
我始終堅信,對歷史苦難的追憶和銘刻,會讓我們成熟和警醒,是對前人腳印是淺是深、是彎是直的鏡鑒,以便走好下一段路程。否則苦難就是雙重的。
大學畢業時,真舍不得離開北京,但有些想家,更何況長春這個昔日日本殖民下的“滿洲國首都”承受著太多的血腥和悲壯,有許多歷史資源值得挖掘,就決定先回來呆幾年再說,還想有朝一日重返北京。回到長春果然不虛此行。
1996年9月18日下午,我輕松地走在長春紅旗街上,忽然聽到尖利的警報聲掠過上空。剎那間,我才意識到這一天的分量,于我心有戚戚焉。
我漸漸注意到,“九一八”沈陽、長春鳴警報是中國最大規模的抗戰紀念。其他國家則是最高國家領導人講話,全國統一鳴警報、默哀、降半旗。
長期以來,許多中國人要求日本學習德國反省侵略。孰不知,德國人的反省和驚世一跪固然來自德國本身,但是也因為猶太人的堅決斗爭和對于自身苦難的隆重紀念。德國值得日本學習,而許多隆重紀念民族苦難的國家也值得我們學習。中國正在加速融入國際社會,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舉辦奧運會、世博會,抗戰紀念也有必要與國際接軌。
我始終認定,中國進行國家級紀念抗戰行動比單純譴責日本參拜靖國神社更重要。如果日本不參拜,只能證明日本進步了;而只有我們紀念,民族尊嚴和精神才能夠得到實質性提升。因此我呼吁在批判日本參拜靖國神社的時候,更應該在每年抗戰紀念日舉行活動:每年9月18曰、9月3日、7月7日、8月15日、12月13日等紀念日,舉行中央政府主辦、全國規模、全民參加的國家級隆重紀念抗戰的系列活動,國家領導人講話,全國鳴警報3分鐘、下半旗,全體國民肅立默哀。
位卑未敢忘憂國。2001年2月,臨近全國“兩會”召開,為了推動“九一八”全國鳴警報、國家級紀念抗日戰爭,我毅然決然地辭去電視臺的工作。
長春老火車站有點淺綠色,日式風格建筑,這是殖民者的見證。曾經從這里源源不斷地出入過荷槍實彈的日本軍人,集結換防。
2001年2月27日晚,我從長春踏上開往北京的列車,把人世間一切浮華和情感全都關在窗外。這時,除了夢想外,我已經一無所有。
3月26日,我時隔五年又去位于北京盧溝橋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猛然發現新建的抗日英烈展廳的墻壁上有兩個我非常熟悉的名字“胡乃超”、“王光宇”,一下子像被電擊中了一樣,震撼不已。艾青說:“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塊土地愛得深沉。”
上面的介紹文字是:
胡乃超,八路軍冀魯豫軍區第9軍分區參謀長,吉林省德惠縣人,1912年生,1944年5月于河南滑縣雙營村犧牲。
王光宇,東北抗日聯軍第4軍副軍長,吉林省德惠縣人,1911年生,1938年12月在黑龍江省五常縣九十五頂子山犧牲。
應該說,這非常不容易。我的家鄉德惠在抗戰時期并不是主戰場或抗日軍隊活動的密集區,卻能誕生兩位高級將領并為國捐軀,并能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刻名鍍金,這恐怕在全國其他縣市也是沒有的。他們在“英烈環廊”296名中外抗戰犧牲者當中,和左權、楊靖宇等英烈比肩,況且占有兩席,這是家鄉德惠的驕傲,也是我的驕傲。胡乃超和王光宇是國歌中兩個有力的音符,因此而不朽。我無限自豪又悲壯肅穆。
我百般奔走,付出千辛萬苦,通過上百名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連續多年在全國“兩會”提議“九一八”全國鳴警報、國家級紀念抗日戰爭、國家級公祭英烈和死難同胞,引起廣泛反響,勿忘國恥網http://www.wwgc.cc/qm/發起簽名活動,目前全國每年有上千個城市在9月18日鳴警報。
我也曾處在民間后抗日或反日運動的最前線和漩渦里。每當日本出現錯誤行為,我和大家一起沖鋒陷陣,保衛釣魚島,反對京滬高速鐵路采用日本新干線,對日索賠,發出了中國民間的最強音。
為了調查日本侵華歷史,多年來我走訪了許多重要地點,比如德惠的萬寶山、長春的原日本關東軍司令部舊址和偽皇宮、沈陽北大營、呼倫貝爾草原深處的諾門坎、北京盧溝橋、南京江東門、成都萬年場、河南花園口、湖南衡山,乃至韓國的日占遺址、日本的靖國神社、千鳥淵無名戰死者公墓、廣島原爆遺址、越南博物館。在這里,我能夠切身感到歷史的傷痛,加深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當真實地見到日本人,我往往都目不轉睛地觀察這些自詡為太陽子孫的民族的個體,強烈感受到其貌不揚、瘦小枯干的軀體里蘊藏著曾經足以摧毀世界、現在也能夠撼動世界的能量。不過許多中國人有時也免不了擔心他們又如同太陽黑子一樣,突然爆發,再次令世界天崩地裂。
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
反日是指對日本相關事物(諸如日本政府、日本人、日本民族、日本文化等)的不信任、反感、戒備、憤慨甚至仇視的感覺或態度,從對日本政府的憎恨到對日本文化或日本人民的憎恨,到最后甚至會傾訴于使用暴力手段。
許多人認為我是反目分子,其實我并非反日,我把自己的行動定義為“后抗日”。后抗日是對抗日戰爭和日本進行理性研究、宣傳,并對抗戰遺留下來的紀念、索賠、釣魚島等問題致力解決,以及譴責、批判、抗議日本錯誤行徑等一系列追求正義公理的行動。
2005年4月15日,我見到外交部李肇星部長,我問他我國為何沒有全國鳴警報紀念抗戰,他用外交辭令回答:“首先搞經濟建設,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你也可以寫文章,這也是一種紀念!”
寫文章,我也許不可能寫盡所有的真實,但是寫進來的就要盡可能地真實,因此我很努力。不過,我不像某些人那樣認為自己最愛國,也不以為自己最理性,在歷史和現實錯綜復雜的糾葛面前,我只是個孩子而已。

目次

自序
一、我們反省了嗎
二、抗戰要從東北說起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第一次抗日斗爭早于九一八
挨打不是因為落后
張學良功不抵過
國歌主角是東北人
楊靖宇之死:日本人出招,中國人動手
三、長城需要加固
順民根植于散沙
漢奸是這樣誕生的
國愛民還是民愛國?
慰安婦也是漢奸?
中國頂天立地
四、魔高一丈
小日本強于大中國
日軍戰斗力
情報秘密攻擊
平型關大捷也是“大劫”
南京發生幾次大屠殺
五、幾番朝代興廢
三次征伐日本未遂
櫻花也瘋狂
有文化講文明的侵略
日本加速中國三次改朝換代
毛澤東感謝日本的真意
六、謎面:日本投降
華雄:中華民族是英雄
共工:共產黨功勞或各國共同功績
蔣干: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所干
韓寒:韓國讓日本寒心
蘇武:蘇聯武力
屈原:屈服于美國原子彈
白勝:白白的勝利
七、給和平一個機會
中日軍民傷亡探秘
向日本人復仇
以德報怨
沒被日軍所屠殺的生命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八、正義表達何須忽悠
為侵略道歉的誤區
靖國神社之痛
韓國有那么反日嗎?
被夸張的德國
九、牢記更是中國人的責任
抗戰研究宣傳也要打假
教科書白紙黑字
牢記的標準
我給崔永元《我的抗戰》挑刺
南京大屠殺被遺忘四十年
孫悟空也是抗日英雄
十、后抗日行動
要用最高規格紀念
英雄受苦 戰犯享福
寂寞忠烈地
索賠艱難向前
鐵證有聲
十一、未竟的事業
日本從戰爭中學習得更多
不需要日本拯救
海峽兩岸何時統一
最危險的敵人是自己

書摘/試閱

肇始于1931的九一八事變掀起了14年抗日戰爭,在這一期間的第一次抗日戰役,或被認為是北大營戰斗,或被認為是1931年年底的江橋抗戰,各種提法眾說紛紜。但是也有必要廓清和認定民間自發的第一次抗日斗爭,這一意義絲毫不遜于認定第一次抗日戰役。
筆者認為,第一次抗日斗爭比九一八事變還早兩個月,這就是發生在現在德惠境內的萬寶山事件。如果說當代人針對日本錯誤進行的斗爭是后抗日斗爭,那么萬寶山事件可以稱為前抗日斗爭,或中國第一次抗日斗爭。并非筆者對于家鄉過度的偏愛,而是出于史學研究的嚴謹和抗戰精神的弘揚,萬寶山,無愧為中國抗日第一地。
萬寶山事件的意義還在于它的國際性影響。日本侵略中國在一個很小地方發生卻有重大影響的事件,當屬導致中日朝三國關系惡化的萬寶山事件,它震動東亞,響徹世界。可以說,任何一部抗戰史或中日史,乃至中朝史和中韓史,絕對離不開萬寶山事件。
1960年5月29日,《人民日報》報道,25日“吉林萬寶山人民憤怒集會,反對美帝國主義扶植日本軍國主義”。《人民日報》認為,萬寶山事件是日本軍國主義“作為它侵入我國東三省的先聲”,無疑是對萬寶山事件意義和影響的最權威認定。
2010年5月24日,在萬寶山事件發生地、德惠市舉行建縣百年慶典活動,小學生們的詩朗誦這樣訴說:“萬寶山事件,讓全世界聽到了德惠人民憤怒的吼聲!”
2007年11月26日和2011年5月6日,我先后兩次來到位于日本東京的靖國神社調查,萬寶山事件也被記錄在這里。但是這里的資料犯下一個常識性錯誤,把萬寶山說成位于“長春南方的小村”,其實是長春以北。這一記載,更從侵略者角度證實了萬寶山事件的重要性。
萬寶山在長春城東北約32.5公里。1931年萬寶山事件發生時,隸屬于長春縣,這里有商鋪16家、民戶92家、人口1100余人。
1931年4月1日,與日本、朝鮮合資經營的長農稻田公司經理、漢奸郝永德,在萬寶山租用土地500坰,為期10年,言明契約經長春縣政府批準后生效。契約尚未批準,郝永德便將地轉手租給流浪到東北的朝鮮農民耕種。朝鮮農民為引導伊通河水入田,在馬家哨口處筑壩截流,并強行在中國農民的土地上挖渠,嚴重損害當地農民的切身利益。
6月7日,長春縣政府勸告朝鮮農民停工。日本駐長春領事田代重德借機擴大事端,唆使朝鮮農民繼續施工,并派武裝日警“保護”,還遍布地雷,挖掘戰壕,禁止中國人在5里之內通行,與當地農民發生沖突。
萬寶山事件領頭人孫永清舉行隆重誓師儀式,400多人跪拜,祭祀天地,開懷大吃一頓豬肉燉粉條。不甘屈服的萬寶山人民決心拼了!大不了是個死!
7月1日,數百名受害的農民自發填平一段引水渠。次日,農民正待繼續平渠,日警公然開槍恐嚇,但是并沒有直接打死中國人,只有一個產婦受驚而死。1960年5月29日《人民日報》認為萬寶山事件中,日本軍國主義“霸占民田并打死打傷幾千名中國人民”,顯然失實夸大。而當時日本和朝鮮的報紙故意捏造事實,進行欺騙宣傳,煽動宣揚朝鮮人被中國人打死,于是點燃了朝鮮人的仇華情緒。在朝鮮平壤、漢城、仁川等地掀起排華暴行,從7月3日至9日,殺害華僑109人,傷160余人。
與此同時,一股難民潮正在形成。《劍橋中華民國史》史料記載,“在滿洲的朝鮮農民據說一度曾達到200萬人,主要從事水稻種植,但他們大多生活在日本政權難以到達的邊遠地區”。萬寶山事件爆發后,東北頻繁發生漢族和朝鮮人的流血事件。短短一個多月內,在滿洲寸步難行的朝鮮人,“銳減到大約80萬人”。而朝鮮半島的華僑華人開始急劇減少,導致現在也只有幾萬人。
日本外相幣原稱萬寶山事件“侵犯帝國權益”,威脅“日本政府自將采取正當的隨機措施”,并以“保護朝僑”為名出兵東北。張學良密電:“此時如與日本開戰,東北必敗,敗則日方將對我要求割地賠款,東北將萬劫不復,亟宜避免沖突,以公理為周旋。”蔣介石說:“切勿使民眾發生軌外行動。”國民黨南京政府嚴禁人民“舉行露天大會及示威游行”,“絕對不準排日”,并派軍警鎮壓抗日愛國運動。
日本帝國主義在萬寶山事件中明目張膽、肆無忌憚的侵略行徑,引起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各地聲援萬寶山農民的正義斗爭。
1931年7月7日,中共中央就萬寶山事件發表宣言。同日,中共滿洲省委發表了《關于萬寶山事件及朝鮮慘案宣傳大綱》,指出“萬寶山事件就是日本帝國主義預先準備作為借口出兵滿洲的一個陰謀”。各地民眾紛紛舉行罷工、罷課、示威游行,表示捍衛國家主權、反對侵略之決心。
萬寶山事件,可以說是日本帝國主義肆意歪曲事實真相,借機煽動挑撥中朝人民關系而策劃導演的反華排華慘案;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東北的一次預演,為日本發動侵占東北三省的戰爭,制造了輿論準備;萬寶山事件是日本對中國反抗程度的一次偵察。由于中國軍政當局極力退讓,最終導致兩個月后“九一八”的發生。無獨有偶,在16年后的解放戰爭中,德惠也是國共沖突的最前沿,揭開了解放戰爭大規模戰役的序幕,當然這是后話。
1931年9月18日入夜,高梁紅了,高粱熟了,爺爺奶奶睡著了,侵略者卻睜著猩紅的眼睛下手了。沈陽、長春失陷,德惠也岌岌可危。正像南斯拉夫戰爭影片《橋》主題歌唱的那樣:“有一天早晨,從夢中醒來,侵略者進了我家鄉!”P18-21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