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漂亮朋友(簡體書)
滿額折

漂亮朋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6 元
定價
:NT$ 96 元
優惠價
878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漂亮朋友》是莫泊桑批判現實主義成熟與繁榮時期的作品,是莫泊桑的作品中描寫最廣闊、暴露最深刻、批判最有力的一部,是真正代表作者思想、藝術最高水平的小說,具有直接針對性和很強的政治性。
《漂亮朋友》主人公杜洛華是鄉鎮一個小酒店老板的兒子。他長著一副漂亮的外表:“高高的個頭兒,相貌堂堂,兩撇翹起的小胡子,仿佛長在唇上的青苔,小小的瞳孔的藍眼睛非常明亮,一頭近棕褐色的金發自然卷曲,如此神氣的一個人怎能不吸引他人的目光。”他“隱約覺得自己會借助時機取得成功,至于是什麼樣的時機,他也想不太清楚,但他堅信自己一定能促成這個時機的產生,并充分加以利用”。但除此之外,他并無什麼高深的學問,只不過是“他的父母送他上了中學,一心盼望兒子能有所成就。但學業結束時,他連畢業會考都沒通過”;他也沒有什麼長遠的人生規劃,中學畢業后“他又去服兵役,打算當個軍官,或者當個中校或者當個將軍”。但五年的服役期限還遠沒到期,他就對部隊生活感到厭倦了,又夢想著到巴黎去碰碰運氣。于是,服役期一滿他對父母的懇求不管不顧,只身“來到了巴黎……只盼著自己能混出個人樣來”。

作者簡介

作者:(法)莫泊桑 譯者:劉弘瑋
莫泊桑:

法國著名的自然主義小說家,享有“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美譽。

1850年生于法國,十三歲進入伊斯弗特教會學校,開始寫詩。三十歲那年,他因在左拉主編的《梅塘夜話》中發表短篇小說《羊脂球》而一舉成名,并從此埋頭寫作。曾經投師福樓拜門下,受其影響頓為深遠。福樓拜常常對莫泊桑說:“所謂才氣,就是長期堅持不懈地努力!”莫泊桑不負嚴師所望,創作十分勤奮,短短十年間,完成十六部短篇小說集,六部長篇小說,三部游記,一個劇本以及許多雜文,是一位非常勤奮的作家。不過在所有作品中,仍以短篇小說成就最高。莫泊桑擅長從平凡瑣碎的事物中擷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深入刻畫出種種耐人尋味的人情世態。

莫泊桑于1893年因精神病死于巴塞精神病院。他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描述的:“像一顆慧星,一閃即逝”。劉弘瑋,畢業于江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現任教于宜春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所選專業為翻譯學。已在學術理論刊物發表論文十余篇,多次主持完成省、市級課題十多項。

名人/編輯推薦

《漂亮朋友》是莫泊桑批判現實主義成熟與繁榮時期的作品,是莫泊桑的作品中描寫最廣闊、暴露最深刻、批判最有力的一部,是真正代表作者思想、藝術最高水平的小說,具有直接針對性和很強的政治性。小說通過對青年資產階級騙子、冒險家杜洛華發跡史的描述,以小見大地展示出一幅生動的十九世紀下半葉巴黎社會生活的圖景,深刻地揭示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時期政治生活的黑暗與丑惡、資產階級的墮落和報界隱蔽的內幕。

居伊·德·莫泊桑是十九世紀后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對后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的長篇小說也是別開生面、頗有建樹的,在法國的長篇小說發展史上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1850年,莫泊桑出生于法國諾曼底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他的母親具有深厚的文學修養,莫泊桑從小就深受她的熏陶。他的舅舅曾是福樓拜以及帕納斯派詩人路易·布耶的同窗。莫泊桑在魯昂城高乃依中學念書時就結識了舅舅的這兩位老友,此時,他早已是一個喜愛文學并已開始習作詩歌的青年,他從這兩位前輩那里聽到了“簡明的教誨”,獲得了“對于技巧的深刻認識”與“不斷嘗試的力量”。
1969年,莫泊桑來到巴黎大學改修法律。不久,普法戰爭爆發,莫泊桑被征入伍,在軍隊里擔任文書與通訊工作。在這場戰火中,他耳聞目睹了法軍可恥的潰敗、當權者與有產者的卑劣以及普通人民的愛國主義熱情與英勇抗敵的事例,這些都成為他日后文學創作的一個重要源泉。1872年3月,莫泊桑開始在海軍部任小職員,七年之后,又轉入公共教育部,直到1881年完全退職。這一期間,他勤奮寫作,并以福樓拜為師,在他的具體指導下刻苦磨礪達十年之久。
1876年,莫泊桑又結識了阿萊克西、瑟阿爾、于斯曼等作家,他們都共同以左拉為崇拜對象,經常在左拉坐落在巴黎郊區的梅塘別墅聚會,被稱為“梅塘集團”。1880年,“梅塘集團”六作家以普法戰爭為題材的合集《梅塘之夜》問世,其中以莫泊桑的《羊脂球》最為出色,這部小說讓莫泊桑一夜間蜚聲巴黎文壇。莫泊桑的小說創作也達到了鼎盛時期。在1880年到1890年這十年的時間里,莫泊桑共創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說和6部長篇小說。短篇小說中包括我們非常熟悉的、被選入初高中教材的《我的叔叔于勒》和《項鏈》;而長篇的代表作就是1881年創作的《一生》和1885年的這部《漂亮朋友》。1891年,莫泊桑因病已不能再進行寫作,在遭受疾病殘酷的折磨之后,于1893年去世,走完了其短暫而輝煌的一生。
《漂亮朋友》是莫泊桑批判現實主義成熟與繁榮時期的作品,是莫泊桑的作品中描寫最廣闊、暴露最深刻、批判最有力的一部,是真正代表作者思想、藝術最高水平的小說,具有直接針對性和很強的政治性。小說通過對青年資產階級騙子、冒險家杜洛華發跡史的描述,以小見大地展示出一幅生動的十九世紀下半葉巴黎社會生活的圖景,深刻地揭示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時期政治生活的黑暗與丑惡、資產階級的墮落和報界隱蔽的內幕。
主人公杜洛華是鄉鎮一個小酒店老板的兒子。他長著一副漂亮的外表:“高高的個頭兒,相貌堂堂,兩撇翹起的小胡子,仿佛長在唇上的青苔,小小的瞳孔的藍眼睛非常明亮,一頭近棕褐色的金發自然卷曲,如此神氣的一個人怎能不吸引他人的目光。”他“隱約覺得自己會借助時機取得成功,至于是什么樣的時機,他也想不太清楚,但他堅信自己一定能促成這個時機的產生,并充分加以利用”。但除此之外,他并無什么高深的學問,只不過是“他的父母送他上了中學,一心盼望兒子能有所成就。但學業結束時,他連畢業會考都沒通過”;他也沒有什么長遠的人生規劃,中學畢業后“他又去服兵役,打算當個軍官,或者當個中校或者當個將軍”。但五年的服役期限還遠沒到期,他就對部隊生活感到厭倦了,又夢想著到巴黎去碰碰運氣。于是,服役期一滿他對父母的懇求不管不顧,只身“來到了巴黎……只盼著自己能混出個人樣來”。
初到巴黎時,他窮得發餿,窮到“要么只吃晚飯不吃午飯,要么只吃午飯不吃晚飯,二者只能選其一”的地步;窮得口渴想買水都十分困難,買與不買,遲疑不決,內心斗爭十分激烈。他在大街上碰到了同在騎兵團服過役的福雷斯蒂埃,經他的推薦,他進入了新聞界,向似錦前程邁開了第一步。
初次寫文章時,他筆端生澀,言不成文。他不禁心急如焚,后來在福雷斯蒂埃夫人的幫助下,完成了第一篇《非洲從軍回憶錄》。之后,他自己寫的續篇被報社接二連三地退稿,他便決心先干好外勤記者這一行。于是,他四面出擊,很快他就“成了一名出色的外勤記者……是報館名副其實的干將了”。
但與此同時,他依然“職位卑微,上流社會的大門對他緊閉”。這時,他想起了貴婦德·馬雷爾夫人——克洛蒂爾德,并憑著他的外貌與機智,很快征服了她。從人們對他的態度上可以確定,上流社會的大門正開始對他開放。但這段戀情讓手頭拮據的杜洛華更加力不從心,最終債臺高筑,再度陷入困境。
受福雷斯蒂埃夫人——瑪德萊娜的啟示,杜洛華向報社老板的夫人——瓦爾特夫人大獻殷勤。他英姿颯爽,風度翩翩,談吐風趣,深得老板娘的鐘愛。很快,“他被任命為主編,并被邀請去瓦爾特夫人家赴宴。他立刻看到了兩件事的內在聯系”。他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被提升為社會新聞的主編,向成功的終點又前進了一步。杜洛華在任主編期間,他用筆和槍的決斗捍衛了報紙的旗幟,同時也捍衛了自己在該報社舉足輕重的地位。
杜洛華敏感地發現福雷斯蒂埃夫人文思敏捷,博學多采,且與政界要員交往密切、頻繁,便在福雷斯蒂埃病入膏肓之時大膽地向她表示:他愿意在她丈夫死后取而代之。不久,他便斷然甩掉馬雷爾夫人,和瑪德萊娜結了婚。有了瑪德萊娜的推波助瀾,杜洛華的事業如日沖天。由于業績突出,杜洛華再次晉升,成為政治部的主編,成了新聞界的知名人物。此外,杜洛華已經有了不菲的薪水,他還從妻子繼承的財產里敲詐到了50萬法郎。與此同時,杜洛華勾搭上了瓦爾特夫人,讓她成了自己的情婦,在老板身邊安插了一個替自己說好話的人。可以說,此時的杜洛華已經是名、利、女人全都擁有,基本實現了他當初的夢想。
但老板瓦爾特在報上散布政府不會采取軍事行動的煙幕,大量收購公債,一夜之間賺了三四千萬法郎;另外他還在銅礦、鐵礦和土地交易中撈到了大約一千萬。“幾天之內,他就成了世界主宰之一,萬能的金融寡頭之一,比國王的力量還要大。”另外,在他眼中一無是處的拉羅舍一馬蒂厄通過倒閣運動當上了外交部長,在征服摩洛哥行動中,“這個律師出身的暴發戶一定是發了橫財了”。巨大的財富雨點般落在周圍人的身上,而杜洛華卻沒撈到一點好處。對此,杜洛華感到非常郁悶、憤慨,不斷拿自己身邊的妻子撒氣,恨自己“當初真是瞎了眼”,沒跟瓦爾特的小女兒蘇珊結婚,不斷想“如果與那個結婚,不就…唉!” 于是,他利用變態似的癡愛著他的瓦爾特夫人千方百計地接近、誘惑她的女兒。他用美言、眼神、性感的八字須對她狂轟濫炸,最終連哄帶騙地讓“小綿羊”進了老狐貍的圈套,讓她答應“只要他離了婚,她就會跟他結婚”。這時,老婆瑪德萊娜紅杏出墻,他便導演了一場“捉奸在床”的鬧劇,斷然與老婆離婚。最后,他拐跑蘇珊,“他覺得自己應該有權利把她留下來,甚至把她藏起來,直到她的父母給他一個答復”。他就這樣脅迫老板瓦爾特同意他們結婚。瓦爾特夫人堅決不同意情人杜洛華娶自己的女兒,老奸巨猾的瓦爾特一開始對杜洛華很氣惱,但他認識到杜洛華并非等閑之輩,便替他講好話,說“我們可以選個身份地位更高的人,但要挑個更精明能干、更有前途的人,卻未必能找到。他將來一定會當上議員,當上部長的”。于是,他不顧妻子的反對,答應了杜洛華提出的結婚要求。
在教堂鋪有紅色地毯的甬道上,杜洛華跟妻子并肩徐行。他的身后還有妻子三千萬的嫁妝,以及成堆的閃閃發光的金子。就連教士也用幾近諂媚的詞句向他祝福:“你們是世間最幸福的人,你們最為富有,也最受尊敬。特別是您,先生,您才華超群,并通過您的道德文章而給蕓蕓眾生以指點和啟迪,成為民眾的引路人。您身上肩負著偉大的使命,您要給他們做出表率來……”杜洛華,一個騙子、流氓式的冒險家,通過不擇手段地向上爬,終于在短時期內飛黃騰達,獲得了巨額財產和令人注目的社會地位,而社會對這無恥之徒的成功卻表示贊許!?
以上所講的杜洛華發跡史是本部小說的一條明線,沿著這條線索順藤摸瓜,我們可以看到更為廣闊、更為深刻的社會內容——十九世紀下半葉巴黎社會生活的圖景、法蘭西政治的黑暗與丑惡、資產階級的墮落和報界隱蔽的內幕。
一、丑惡的社會風尚。
十九世紀下半葉的法蘭西共和國有著極為變態的社會風尚。福雷斯蒂埃說過:“沒有禮服?糟糕!這可不行,禮服是必不可少的。在巴黎,就算沒有床睡覺,也不能沒有一套體面的禮服。”當杜洛華說想去馬場-當騎術教官時,福雷斯蒂埃又說:“就算能掙一萬法郎你也別去,要不然你的前程就斷送了……你只要給上流社會的人或他們的子弟上了騎術課,他們就永遠都不會把你看成和他們平等的人。”一套華麗的服飾成了進入上流社會之“門”,而一份踏實的工作卻能斷送前程,讓上流社會之門永遠關閉!
此外,社會上充斥著弱肉強食的現象。在非洲,“阿拉伯人天生就被看做是士兵們的獵物”,而那些殖民者也能“腰挎刺刀,手握短槍,肆無忌憚地搶劫他人的錢財”。
上流社會的人物個個道貌岸然,骨子里卻是男盜女娼。“要是不用害怕片刻的偷歡會引發無法彌補的丑聞,會帶來痛苦的眼淚,讓她們付出代價的話,她們當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縱情在自己突發的欲望、一時的沖動,以及愛情的幻想中。”小說中的女人:瑪德萊娜、克洛蒂爾德都是有夫之婦,但她們在外面都有情人,而且還不止一個。即便是恪守婦道一輩子、從沒引起過猜疑的瓦爾特夫人,也被杜洛華迷得暈頭轉向,最后沉迷在對他的情欲中而不能自拔。女人如此,男人就更加有過之而無不及了。拉羅舍一馬蒂厄既沒有膽略,也沒有真才實學,表面擁護共和,其實是個自由主義分子,從來都是不擇手段。他當上了外交部長后,對瑪德萊娜的戀情更加肆無忌憚。他們在公共場所“神情極其親密”,“分明就是在說:‘我們在這里會合,在大庭廣眾之下約會。你們愿意怎么想就怎么想,我們根本不在乎’”。杜洛華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幾乎同時和四個女人保持著情人關系。他在向瑪德萊娜表達愿意在她丈夫死娶她的想法的同時,勾搭上了克洛蒂爾德;雖然和前者結婚時,他和后者斷絕了關系,但在婚后不久又舊情復燃。后來他又勾搭上瓦爾特夫人,雖然很快就厭煩了這種戀情,但還是保持聯絡。在發現瓦爾特夫人的女兒對他的前途有益后,他又通過瓦爾特夫人來接近她、誘騙她。在和她結婚的婚禮上,他眼前竟然“又浮現出德·馬雷爾夫人的倩影,她正對著穿衣鏡,梳理著那每次云雨后都會凌亂的、卷曲的云鬢”。真是濫情到了極點!
二、利益權衡下的婚姻
婚姻本是愛情的結晶,但在本部小說中,婚姻中并不存在愛情,或說愛情成分少得可憐,它只不過是權衡利益的結果。小說多次提到,沒落貴族的出路是憑著他們擁有的頭銜找個富有的資產階級女兒結婚,從而兩入的財產與地位相互補充,成就一對世人公認的美好姻緣。
瑪德萊娜說過:“結婚就是兩人之間的合作,因為彼此需要而走在一起。當不再需要時,像解除合同一樣平靜地分開就行了。”她與福雷斯蒂埃、杜洛華的婚姻就是對此最好的闡釋。瑪德萊娜是個相當有才華、自信滿滿的一個女人;她擁有廣闊的社交網絡、犀利的筆鋒,但沒有發揮其才能的平臺,因而找到了在報社工作的福雷斯蒂埃。福雷斯蒂埃出身、地位都很低微,但極想擠入上層社會,極想出人頭地,因而需要一個這樣的女人來助他一臂之力。雖然外人都傳言“她是老色鬼德·沃德雷克伯爵的情婦”,但他們還是結合了,“德·沃德雷克伯爵給了她一筆陪嫁,把她嫁給了福雷斯蒂埃……”結婚后,伯爵每周定時到他家拜訪,福雷斯蒂埃對此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當然,福雷斯蒂埃在此婚姻中也獲益不。少,在瑪德萊娜的幫助下,他很快成為《法蘭西生活報》的政治編輯,進入了上層階級,薪水也與日俱增。連他的同事都說:“他運氣好,能娶到現在這個老婆,其他沒什么好說的了。”
杜洛華從福雷斯蒂埃的發跡中得到了啟發,也看到了瑪德萊娜的利用價值,便萌生了娶她為妻,走向發達之路的想法。福雷斯蒂埃死后,他施展出各種手段來誘惑瑪德萊娜,而她“非常想念報館……內心深處,我好像早就是一個新聞記者了……我很喜歡干這一行”,所以接受了杜洛華的提議,“繼續……干這個行當……以杜洛華的名義”。至此,新的合作又開始了,婚后兩人各取所需,互不干涉。杜洛華內心嫉恨瑪德萊娜的情夫們,但為了自己能早日飛黃騰達,他只能先隱忍下來。當他羽翼豐滿,不再需要她的幫助時,他便立刻一腳把她踢開,與帶有萬貫嫁資的蘇珊組成了新的合作。而瑪德萊娜瀟灑平靜地離開杜洛華后,又找了“一個后起之秀,通過他在報刊上發表文章”,新的合作再次開始。
三、報界隱蔽的內幕
從報紙誕生之目起,它就是各個階級和黨派斗爭的工具和喉舌。在《漂亮朋友》中,報紙是操縱在財閥和政客手中的工具,《法蘭西生活報》的后臺老板是一批眾議員,被稱為“瓦爾特幫”,瓦爾特就是通過報紙在議院中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他是金融家,善于利用政治進行投機,他創辦了《法蘭西生活報》,目的是為了支持他的投機事業和他的各種企業。但是,他巧妙地讓這份報紙容納各種思想,“讓包括天主教的、自由主義的、共和派的、奧爾良派的思想同時并存”,以此來掩蓋自己的真正目的。由于瓦爾特手段高明、消息靈通,《法蘭西生活報》身價大增,巴黎和外省的所有報紙都對它刮目相看,從它那里尋找消息,弓l用它的文章,它最后成了內閣的喉舌。
小說還生動地描述了瓦爾特幫如何利用這份報紙操縱政局、投機倒把的。在瓦爾特看來,報紙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便是使“消息得以傳播,謠言得以散布,從而影響公眾心理和金融市場”。為此,“忠心耿耿,對分內的工作熟練無比,經驗豐富,有強烈的職業道德感”的編輯部秘書布瓦勒納先生一直得不到提升,而杜洛華卻憑著他的“機靈、精明、遇事總能想出辦法”輕松地得到了政治部編輯這個職位。
為了讓他們中的重要議員拉羅舍一馬蒂厄上臺,瓦爾特授意杜洛華利用報紙制造輿論,成功實現倒閣陰謀,使馬蒂厄終于當上了外交部長。但一旦他的生活丑聞暴露以后,瓦爾特就毫不留情地將他踢開。為了能謀取暴利,瓦爾特幫“早在拉羅舍當上外交部長之時,就決定了向丹吉爾出兵”,但為了不讓其他的人從中分得好處,他們故意在報紙上散步謠言,說法國不會出兵。但暗地里,他們把“摩洛哥債券全部收購進來”,“經營著銅礦、鐵礦和土地生意”,“以極低的價格購進了大片土地”。瓦爾特在“短短幾天時間內,他就成了世界的主宰之一,成了萬能的金融巨霸之一”。因此,《漂亮朋友》揭示出:資產階級財閥操縱著報紙在政界和報業大顯身手,并以此來謀取私利。
此外,小說也揭露了新聞的虛假本質。所謂的新聞,只不過是清楚報紙讀者口味的記者們想象出來的東西而已。當杜洛華提出要去采訪兩位高貴的外國人士時,圣波坦大笑著說:“您真的以為我會去問那個中國人和印度人對英國的行為有什么看法嗎?……我只要把最近的一次采訪記錄拿出來,一字不差地重抄一遍即可完成任務。”一個簡單的事件:一個上了年紀的婦女上街賣肉時,因屠夫短斤少兩而跟他吵架,最后兩人被帶到警局問話,在報紙上出現了不同的版本,被記者們小題大做,以至成為報社間爭斗的導索。《筆報》報道說“奧貝爾女士被可惡的風化警察逮捕”;而《法蘭西生活報》卻主觀地認為該報導“純屬捏造,現實中并無此人”。后來,杜洛華親自去調查清楚了整個事件,然后才在報上予以澄清。但《筆報》卻說:“只要在‘警察’兩字的前面加上‘風化’一詞,他就和我們的報道一致了。”完全不同性質的兩件事情,在這些記者們眼里卻只是用詞的不同!
四、政治的黑暗與丑惡
政治活動表面上是操縱在政客的手中,但實際上,資產階級大財閥才是真正的幕后掌控者;政治行動無非是政客和他們背后的財閥們進行的一系列的、為了維護自己利益的舉措;政黨間相互傾軋,官商相互滲透、勾結。
拉羅舍一馬蒂厄“是個多面派的政客,既沒有什么政治信念和能力,更沒有什么膽略和真才實學。作為一名外省律師、當地的風流人物,他為人圓滑,在各個黨派之間謀求折中,是所謂擁護共和的耶穌會會員,是一位名不副實的自由思想衛士”。他是個典型的“類似糞堆里滋生的蠅蛆,借普選之機而鉆入政界的人”,但有了財閥瓦爾特的大力支持,他最終成功地當上了外交部長,成為瓦爾特操縱議會的傀儡。由此可見,財閥支持政客,并通過他們參與、控制政治活動,而政客們通過與財閥共同的投機活動大撈不義之財。
此外,作者詳細描寫了法國對非洲小國摩洛哥派軍、對其內政進行干預、將其變為保護國的始末,以及這一軍事行動跟公債行情漲落所造成的結果。但是讀者卻非常清楚他針對的是當時法國政府的殖民地政策,隱射的是當時突尼斯的局勢。從1880年至1885年,法國公眾對殖民地問題十分關注,因為在1881、1882和1883年,法國政府在非洲和亞洲地區采取了一系列行動,尤其是于勒·費里對突尼斯的干預最引人注目。在這些政治和軍事行動的背后,是尖銳的經濟問題在起作用。突尼斯的經濟情況一直不佳,無法清償法國的債務。1883年至1884年間,兩國政府進行了一系列斡旋活動。1884年5月27日,貝伊以法令形式批準了利息為四厘的一億四千二百五十五萬法郎的新借貸。在這期間,巴黎交易所的行情出現極大波動,由此引發的財政投機異常活躍。這些投機活動與政客、政府成員、參議員或眾議員密切相關。莫泊桑對當時的政局十分關注,他在《高盧人報》和《吉爾·布拉斯報》上發表了不少文章,揭露遠征突尼斯的計劃、殖民者在阿爾及利亞的敲詐勒索、政治家的貪婪等等,他指出政府當局打著愛國的旗號進行殖民擴張政策,具有極大的欺騙性。
小說中,資產階級代表瓦爾特及政客代表拉羅舍一馬蒂厄都參與投機活動,大量收購摩洛哥公債,在摩洛哥進行銅礦、鐵礦和土地交易,撈到了大把大把的橫財。作者的描寫揭示了資產階級利用政治局勢大發橫財的現象,反映了重大的社會問題。
總之,《漂亮朋友》通過對其塑造的現代冒險家典型杜洛華整個發跡過程的描寫,形象地刻畫出了資產階級政客的丑惡靈魂,深刻地揭示了法國第三共和國復雜而丑惡的政治、經濟現象,堪稱一部揭露深刻、諷刺犀利的社會小說。

目次

第一部








第二部









書摘/試閱

喬治·杜洛華遞給管賬女人一枚一百蘇的硬幣,接過對方找回的零錢,便走出了餐館。
他天生相貌英俊,又因做過士官生,有了軍人的氣質。因此,他不由地挺起胸膛,以軍人慣用的動作卷了卷那兩撇胡子,并迅速地掃視了一下那些仍在餐館用餐的客人。這撒網般掃向四周的目光,正是他這種英俊青年所特有的。
女顧客們抬起頭來,朝他這面看。這其中有三個年輕女工,兩名由丈夫陪同前來就餐的主婦,還有一位已進入不惑之年的音樂教師。女教師衣衫不整,邋里邋遢,帽子上蒙著厚厚的灰塵,就連衣裙也都是歪歪扭扭的。她們都是這家廉價餐館的常客。
走到店外,杜洛華停了下來,心中暗自思忖著下一步該怎么辦。那天是六月二十八號,他身上只剩下三法郎四十蘇了。要把這個月的最后兩天撐下去,他只有兩個選擇,要么只吃晚飯不吃午飯,要么只吃午飯不吃晚飯,二者只能選其一。他心想,一頓午飯要花二十二蘇,而一頓晚飯卻要花三十蘇。如果只吃午飯的話,就可省下一法郎二十生丁。省下的這點錢不但可以在每天晚餐時買個夾有香腸的面包,還可以在大街上喝杯啤酒。這杯啤酒可是他在晚上的最大支出,也是他夜晚主要的樂趣所在。想到這里,他就順著洛雷特圣母院街的下坡走去。
他走路的姿勢像當年戎馬倥傯、身著騎兵服的時候一樣,胸膛高高昂起,雙腿微微張開,就像剛剛跳下馬鞍似的。街上行人很多,他亂沖亂撞地向前走著,時而撞到一個行人的肩頭,時而又將擋道的人一把推開。他把那頂已經有點破舊的高筒禮帽往腦袋一側一戴,腳后跟踩在石板地上發出嗵嗵的響聲。他那神情就像是在和什么人、什么事治氣。一個儀表堂堂的大兵,在忽然告別軍旅生涯回到市井之后,他對周遭的行人、房屋,甚至整座城市都感到格格不入。
他身上那件衣服只值六十法郎,雖然俗了點,但穿在他身上倒也頗有些氣派。他身材修長,體型勻稱;頭發天生卷曲,金栗色中略帶紅棕,在頭頂中央一分為二;兩撇胡髭微微朝上翹起,像是浮在嘴唇上的一堆泡沫;一雙眼睛又藍又亮,中間是小小的瞳孔。他這副模樣,就像通俗小說里的“壞人”形象一樣,沒有絲毫差別。
這是巴黎夏天的一個夜晚,沒有風,天氣悶熱,整座城市就像一個蒸籠。用花崗巖堆砌的陰溝口不時地散發出陣陣腐臭味。設在地下室的廚房也通過窗戶不斷地向大街上傳來泔水和殘羹剩菜的餿味。
看門人早就脫下外套,騎坐在帶有草墊的椅子上,在大門門洞里抽煙斗。街上的行人將頭上的帽子取下拿在手里,有氣無力地走著。
走到大街上,喬治·杜洛華再次停了下來,無法決定應該做什么。他非常想去香榭麗舍大街,到布洛涅林苑的樹下去乘乘涼,但心中又燃燒著一團欲火,希望能有個意想不到的艷遇。
這種艷遇怎樣才能發生呢?他不知道。三個月來,他朝思暮想,每時每刻都在盼望著。有幾次,憑著英俊的面龐和魅惑的外表,他東偷西摸地也嘗到了些愛情的甜頭,但都不理想,他總盼望能找個更稱心如意的。
他雖然口袋空空,但欲火翻騰。遇到在街頭徘徊的姑娘向他低語:“漂亮的小伙子,去我家坐坐?”他便熱血升騰,難以自控。但他不敢跟她們去,因為他沒錢付給她們。更何況他還在期待另一種東西,一種不是那么庸俗的吻。
可是,他又喜歡光顧妓女常去的地方,如她們光顧的舞廳、咖啡館及她們常常逗留的街頭。他喜歡和她們挨挨碰碰,同她們閑扯幾句,親熱地稱呼她們“你”;喜歡嗅一嗅她們身上那蕩人魂魄的香水味,喜歡待在她們身邊。因為她們畢竟是女人,是能夠叫人銷魂的女人。他并不像那些出身高貴的子弟,對她們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蔑視。
他拐了個彎,隨著熱得發昏的人流朝瑪德萊娜教堂走去。路旁的大咖啡館各個爆滿,就連門前的人行道上也擺起了一排排的桌椅,在強烈耀眼的燈光下坐滿了不耐暑熱的顧客。客人面前的或方形或圓形的小桌上,放著很多玻璃杯,里面裝有各種顏色的飲料,紅的、黃的、綠的以及深褐色的;長頸大肚瓶里,一大塊透明的圓柱體冰塊在閃閃發亮,正冰鎮著晶瑩剔透的涼水。
杜洛華放慢了腳步,想喝東西的念頭讓他覺得喉嚨越加干渴。
夏夜因天熱而出現的這種干渴使得他難以忍耐,他不由得想象著清涼飲料滋潤丹田的那種美妙的感覺。可是,他今晚哪怕只喝兩杯啤酒,那么明晚他就連再簡單不過的晚餐也吃不上了。月底忍饑挨餓的滋味他是再熟悉不過了。
他心想:“我一定要熬到十點鐘以后才去‘美洲人’咖啡館喝上一杯。哎,真他媽的熱啊!”他向那些能夠坐在路邊小桌上隨意暢飲的客人瞟了幾眼,然后繼續前行。他一邊邁著輕盈的步伐,裝著毫不在意的樣子,從一家家咖啡館門前走過,一邊掃視客人們的神色和穿著,估算他們身上所帶的錢數。看著那些悠然自得地坐在那里的客人,他心頭不禁涌上一股怒火,因為搜搜他們的衣袋,里面一定裝著金幣、銀幣和銅蘇。平均每人至少有四十法郎,而一家咖啡館肯定有上百個客人,四十乘以一百那就是四千法郎!當他裝模作樣、搖搖晃晃地從他們身邊走過時,不由得小聲罵道:“一群蠢豬!”要是他能在一個昏暗的角落里抓住他們中的一個,他絕對會毫不手軟地扭斷他的脖頸,就像過去他在大規模演習時對待農民的雞鴨那樣。
于是,他不禁回憶起了在非洲兩年的軍旅生活,想起了他駐守南部小哨卡時勒索阿拉伯人,索取贖金時的情形。想到有一次偷偷跑出哨卡搶劫,殺死了三個烏萊德·阿拉納部落的男人,他和同伙在那里搶到了二十只雞、兩只羊和一些金銀財寶,還獲得了足夠樂上半年的笑料。,每當想起這些,他的嘴角就會漾起一絲燦爛而又殘酷的微笑。
這次暴行的兇手一直沒被找到,事實上也幾乎沒有人找過他們,因為阿拉伯人天生就被看做是士兵們的獵物。
但是在巴黎,情況就不一樣了。腰挎刺刀,手握短槍,肆無忌憚地搶劫他人的錢財而不受法律的制裁的日子是一去不復返了。他覺察到自己保留著一種下級軍官在被征服的國度里任意妄為的本能,因而非常留戀在大漠里度過的兩年軍旅生活。沒留在那兒真是遺憾啊!但是,之所以回來,還不是希望能夠有個好的前程嗎?可現在呢……目前的境遇還真是一言難盡!
他的舌頭在嘴里發出一聲輕輕的響聲,好像要證實一下自己喉嚨干渴的程度。P3-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8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