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理想家庭
滿額折

理想家庭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60 元
優惠價
90234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6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一個自由與道德同等模糊的,
即使虛擬處理器不斷進化也飛越不了的世界。

重組的理想家庭原來歪斜又殘酷,
真實可以欺瞞可以虛擬,從今爾後……
我只相信小說。

小說家魏雨繆以遺作《理想家庭》一書成為暢銷作家,為了和宋雲天在一起,他設局讓自己的父親愛上宋雲天的母親,如此一來,他們成為兄弟,從此能同住一個屋簷下。宋雲天的女兒妍齡,在魏雨繆過世後,繼承了所有版權,考慮將《理想家庭》的初版賣掉,搬離破敗的公寓,她的願望是將「幻遊47」處理器繼續升級,虛擬一個「理想家庭」。

小說的起始魏雨繆跳接在過去與現在的常日白描,埋下家庭破碎的伏筆;宋妍齡雖賴活在虛擬世界裡,卻愈見現實的殘酷。存在於他和她,兩個家庭之間,背叛孤獨歪斜猜疑疏離與自溺,終將在《理想家庭》得到解答。

作者簡介

賴志穎

民國七十年生於台北,台灣大學碩士。小說作品曾獲寶島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全國台灣文藝營創作獎。著有短篇小說集《匿逃者》。

目次

0 前言
1 魏雨繆
2 宋妍齡
3 她
4 宋妍齡
5 魏雨繆
6 宋妍齡
7 她
8 宋妍齡
9 魏雨繆
10 宋妍齡
11 她
12 宋妍齡

致魏雨繆書 徐礜誠

書摘/試閱

1 魏雨繆

我不記得是什麼時候,應是季節交替時,各種人造異象,充塞在這個城市。

當時,天空仍滿是晚霞,有些雲朵已散發出灰敗絲綢般質地,街道卻率先進入夜晚,街燈車燈大鳴大放,無視天際殘存的斜陽,一道道純燈光的吵雜瀰漫,壓過真實的引擎聲。

半人工的原始和現代交錯。若在此時,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事發生,也並不為過。如果,曾有這麼一則神話,述說天空的白雲,是天邊一隻巨大的蠶所吐出的絲綢……可惜,在大多數文明得知絲綢的生產方式前,他們早就脫離神話時代了。

我站在辦公大樓樓梯間的大透氣窗內俯看城市,工作的煩惱被拋諸腦後,想像企劃案、結案書、各式各樣的報表,都如九一一事件攻擊後飄落到馬路上的紙張,被來來往往的車流輾碎。的確,這些事情都很重要,但若每件事都很重要,就表示這些都不重要。沒有相對,就沒有絕對。

曹植七步成詩氣勢威猛又婉轉動人,作詩和做企劃一樣,只要表現專業的自信、儀態、說話口氣,最重要的,是誠懇的眼神,就算你遞上的企劃書是描述如何把老闆殺掉的流程,老闆都會眼皮不抬地簽字。

我清楚記得那天,辦公室像個快爆炸的壓力鍋,有人耳朵上夾了三支電話,有人同時進行五份企劃案的審查,有人一面開著公司的會議卻還得同時進行視訊。所有的人都專注在自己的事情上,我是流程中的一環,不停地有資料送交給我,我也得拚命把東西傳給下一個單位,但是,除非螺絲釘鬆掉,否則沒人會注意到螺絲釘的重要。

工作多年,我領悟到,沒有事情是真正緊急的,多為庸人自擾。

沒多交代,逕自把資料堆疊整齊,電腦手機關機,拿著外套,從容快步從廁所旁的樓梯離開。我僅稍掩口鼻做為掩飾,佯裝不太舒服,想到廁所洗把臉,我先掛了通電話,之後,連手提公事包都沒帶走。公事包對我只是上班族的象徵,裡面根本沒裝任何重要的東西,那是給外人看的符號,告訴路人甲乙丙,我可是每天規規矩矩的上班族,我活在每個人心中最固定的藍圖裡。然而公事包對我而言,連一包面紙都比它來得實際。

到了樓梯間,城市凌亂的景象讓我佇足,我從來不知道從這棟大樓看出去的風景是如此淒絕,為避免產生更多的猶疑,我隨即離開。

放任雙足,我知道他們將行往何處,即使我在路旁的麵包店停留,強迫自己嗅聞那剛出爐的麵包香氣,或是故意搭上反方向的公車,選個不曾去過的站牌落腳,走向商業區的一棟購物商場在名牌服飾前欣羨著那些買得起這些衣服的有錢人,我都無法持久,在城市中的生活養成的習慣,就是無法沒有目的,沒有方向,一旦確立二點成一直線,就必須在最短時間內達成,如有任何獎章是頒發給標準城市居民的,我該受之無愧。

我的目標,是去探望住在城市中心一棟住商混合大樓的母親。

當時,我仍無任何悔意。

對我而言,這無異於觀光。不同於一般的觀光,有段時間,我著迷於關於島嶼、亞洲的古地圖、古照片,看到那些在空白處、大洋上繪著海神、風神、小天使及妖怪、亞洲各地殖民城市的概況圖、將「U」寫成「V」的拉丁文及那些以現代角度來看十分不精準的疆界輪廓,就會感到困惑及著迷,是基於怎樣的貪婪、榮耀和使命感,使他們可冒著生命危險,搭乘危險不堪的船艦,使用這些不精準的地圖,來到這個在他們的想像中,充滿神話的地域呢?

或許在當時的認知裡,世界是平的呢,不過,在五六百年過後,世界真的變得平坦無起伏了。

我時常能在那些外國人拍攝的漢人或平埔族的人類學調查照片中,看見熟悉的面容及屋舍。我認為,人的面孔或許幾年、幾代就會輪一遍,即使輪到的只是某個器官,像耳朵、眼睛或嘴巴。有時,也可在照片中看到某些小丘陵或山峰前方一片荒原,然攝影的當下應無法想像,當初那片荒原,現已全是高樓,並蔓延上山坡。

許多年後,那些因為現代化而拆去古代樓房的投資客得以平反,我們可依自己的想像,重塑世界的每一個階段,那些消逝,令人懷念的時刻,都將重新印入眼簾。

除了重塑時光,還可以重塑每一個懷念的人,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記憶的上帝,重塑每個珍惜、厭惡、感念的亞當夏娃。

當時,這一切都尚未發生。人們順服於命運,無人可重返過去,讓自己活在萬無一失的當下。

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實驗品和實驗者,如果這些人,不相信上帝,或不相信大自然背後不可言說的那位。

當時,我只能從照片中形塑過去。

我曾經比對過清朝統治末期,和日據初期的照片,母親獨居的這一區,是當年繁榮的邊陲,從各鄉村小鎮移居而來城市定居做生意的人,想必常常到此眺望這臨著繁榮、卻由一段隱沒在不遠處彷彿一座低矮山脈的城牆所圍繞的這一塊雜草灌木叢生的荒地,懷著發財夢想念家鄉。

或許是民族性使然,對這些人而言,沒有比權和錢更大的夢想了,這些夢想說大不大,卻也難以輕易達成,大部分的人最後都成為一名庸碌之輩如我,因此,我何以嘲笑這些人呢?如同孩童時期的我,恍惚由身旁大人的生老病死看到未來某部分的自己,在離開人事不知的無慮童年前、在跨入大人的那道丘陵般的界線之前,是一段荒煙蔓草、充滿未知卻又知道疆界的徬徨時期。

我們多容易由科學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和自己,自我是個太渺小無知的個體,只好用群體經驗來解釋人的發展和命運。我們是無毛的裸猿,出生、成長,並天真地以為,有了第二性徵就是成年人了。因為後代使前一代的功能萎縮,大自然中,後代成熟前就死亡的物種不勝枚舉,人利用各種手段,延長自己的壽命,苟活於天地間,於是衍伸出了許多擁有後代後,還得繼續苦惱的問題。

物極必反,現在甚至時興,無後。

這都太簡單了。童年繁華的街區,將會在未來如何變形、頹圮、傾倒、風化、重建,是沒有任何標準可循的,那條成人的界線如城牆,在攝影的當下,怎知將來被日本人拆除的命運?城裡城外,就這樣模糊了。成長於都市的我無法如同父母那輩,可以用到城市或到外地工作念書來區分自己的成長。

沒有邊界沒有邊界,那個曾經以為如電燈開關那樣分明的疆界,究竟跑到哪裡了?仍可用科學解釋:幼態持續。發生於水生蠑螈,牠們不須離水,用鰓呼吸一輩子,卻擁有生殖能力,不像青蛙需要經由蝌蚪變態才能成熟。我無法躍過那關鍵的城牆,因為,我注定永遠在城牆裡居住,城外,已無我容身之處。

更挖苦的是:返祖現象。我迷戀上我不曾活過的年代,時間溶解在血液中流傳給下一代。我的名字充滿古意,魏雨繆,是我外祖父的主意,我那具有毀滅性格的祖父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我的祖母不識字,當我出世時,取名的責任,便落到了外家,他的前半生迷戀章回小說,後來卻把章回小說忘得精光,腦中只剩下金庸、古龍筆下的人物情結,他著迷於那些看起來頗厲害的名字,如「無忌」、「無缺」、「春秋」、「莫愁」,身負取名任務後幾天,我的名字便這麼定下,結合了我的姓氏,天衣無縫,這名字彷彿是對我人生的一種告誡,除了圓了他的武俠夢,還刻意調侃了我的父母。很久之後才從我兄長口中得知,自己是在某種不可靠的安全行為後被發現受孕的。父親從小則和我說,凡事都要留退路,我的名字就是可攜式警語。

即使我的到來給家庭帶來不少話題,我仍覺得自己很多餘,我已經有兩個大我十幾歲的姊姊和哥哥了,說白一點,我連傳宗接代的壓力都沒有。總之,這個期許我走一步要遲疑十步的名字,就這樣跟定我,也為我脫離長輩的期待搭好一塊反作用力跳板,得以在危顫顫走上去之後,毫無眷戀地往下跳,從此走一步躍十步。在被龐大的悔恨眷顧之後,未來已經沒什麼值得思考了。

因為迷上老照片,到母親獨居那區的頻率增加,我時常拿起相機,執著從照片上的角度,拍攝現在的街景,回家後再慢慢比對兩者的差異。我著迷於斷裂的時間,並由衷歡喜在街上觸摸偶爾看到從日據時代保留至今的建築,它們遲早會面臨拆毀或改建的命運,但我並不想阻止這件事的發生,我安於停滯於我的相本的形貌,甚至期待它們的毀滅。我得以拿起相片對著怪手及砂石車哀悼見證毀滅的建築。

直到那時,我對於現實的毀滅,還抱持著天真的感受,若無法創造耽美的事物,毀滅是另一種選擇,創造期待永恆,毀滅只求一瞬。我堅信,只有焚城暴君尼祿,能感受到我所感受的。

我是毀滅的淫媒,介紹毀滅給世界,卻佯裝知書達禮。儒家說,修身,持家,治國,平天下。我的理想是毀身以敗家,最終的實驗結果沒有鏡象,我無法料到,世界傾圮分化是如此之迅速。

我刻意用黑白底片攝影,有人說,富想像力之人的夢境是彩色的,缺乏想像力,夢境則為黑白。然而我當時堅信,已存在的事物,並不存在想像的空間,和所有古代的照片一般(即使那些照片本應潔白的地方已泛黃),我只要確定,確定,再確定,那已無改變的可能。

某次攝影的當下,我遠遠發現母親朝我的方向走來,她自顧自埋首於隨身聽的世界裡搖頭晃腦,應是學習語文的錄音吧,我冷漠別過頭,隱藏在腳踏車摩托車攤販充斥的騎樓廊柱下,即使我在變色龍般隱沒自己的眼神和形體之前,看到騎樓的天花板角落,一對燕子,正哺育著無飽期探出巢的稚氣黃口。這都無法改變我的計畫,因為木已成舟,我已改變鐵軌的轉閥,讓所有的人陪我衝向另一個生死未卜的目的地。

02 宋妍齡

天雨。宋妍齡在日記本如此寫道,天雨。她不知道該不該在日記寫下明天終於要發生的事。

日記記載的應是過去所發生的事情,但她認為,明天的到來,得好好先計畫計畫。那麼矛盾的心情,要如何匯整成文字呢?

整天,她都顧左右而忙他,盡量忽略這件事的到來,收收東西,洗洗衣服,雖然不太好曬,陰著也會乾。接送孩子,買菜煮菜,很日常的一天。

懸浮車的噪音呼嘯而過,她很安心,早已加裝防撞窗,除了她這戶,整棟大樓的其他牆面也都零星地加裝防撞窗,經過幾次車禍,證明這配備也算耐,沒人捨得在這棟老舊大樓外面興建比較好的大型防護牆。裝這種東西還不如兌現實在,她這麼想。

這本絨布面精裝深紫色鑲金的日記是魏伯伯送她的成年禮,當然,鑲金的邊已脫落大半。大二時她發現,摸過這本日記後,兩手都沾染了金粉。美麗也總有消失的一天,她如此感嘆。

而今她認為這種感嘆俗氣無比,就消失吧!她狠心想道,能換錢,什麼都可以不要。

之所以發現兩手都沾上金粉,是因為吃完餅乾後,她到浴室洗掉嘴上的碎屑,赫然發現,臉頰和嘴唇竟金光點點,她四處檢視,才發現手掌尚未被水沖洗掉的金色痕跡。

她緊張了半晌。

從武俠小說學來的知識告訴她,吞金自殺,將金粉放在別人的手上,就是他殺。她懷疑很久,魏伯伯滿溢的笑容背後,埋著毀滅她全家的種子,最後只會留下他想要的。

因此,她總在寫完日記後,將手上的金粉,用吸管小心翼翼沾水沖下,蒐集起來,塗在魏伯伯專用的馬克杯口,一次一點,不引人注意。不是有這樣的故事?受盡婆婆凌虐的媳婦在忍無可忍之下,企圖向藥店老闆詢問毒藥,老闆叮囑她,這藥只能一天加一點在飯菜中,否則會招致懷疑,為了騙婆婆吃光所有的毒藥,媳婦每天都擺張笑臉,伸手不打笑臉人,婆婆對她竟然愈來愈好,不料,媳婦後悔,和老闆哭訴,老闆笑著告訴她,那是補藥,放心,不會造成傷害。

媳婦在又驚又悔的心情下道謝。

現實會如此圓滿?妍齡心想,這到底是誰的錯?在加害一個人時,難道沒有一絲的愛隱藏在動機裡?婆婆不愛她,匱乏愛,所以殺。匱乏至極。

我匱乏過魏伯伯的愛嗎?妍齡困惑著。

即使懷疑,妍齡還是很喜歡這本日記,女生對於美麗的事物難有抗拒能力。

為避免誤食金粉,她告訴自己,最重要的事才記在這本日記,其餘瑣事,她都寫在國小畢業時從教室拿回的空白作業本。她畢業時,就讀的國小無法抗拒時代潮流,已全面改用電腦來當教學工具,大半作業都用電子郵件交,寫字也只有低年級的學生才需要學習,通常學會簽名就夠了,其餘的,老師都告訴學生,以後是打字的時代,寫不重要。還有個研究說練習寫字手會受傷。魏伯伯評曰,手不用,就算好好的,那又怎樣?是不是連吃飯都不能拿筷子?拿筷子的方式才畸形呢。她至今還覺得滿有道理,不以人廢言。她有空還是會教女兒寫字,不過字形就沒要求了。

因此她有半層書架那麼多的空白作業本(本來還有更多,結果大部分當作懷舊的禮物,一本本送掉了)。她到現在即將四十歲,剛哄完剛國小的女兒入睡,這些簿子還是沒辦法寫完。

即使魏伯伯已經白髮蒼蒼時還是常告訴她,妍齡是他最愛的人,是他排解憂愁的良藥。

的確,從小她就覺得魏伯伯比自己的老爸還親,她跌破頭、被蜜蜂螫了,透過淚水所見第一個破門而入的,幾乎都是魏伯伯。她記得,那時不論是奶奶、爺爺或是爸媽,常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等魏伯伯處理完,他們才前來抱抱拍拍或吹吹傷口。

上大學時為了化解她和魏伯伯輕微的緊張關係,父親還和她說,小時候,有一次發燒昏迷,送到急診室,她哭喊的人不是爸媽,而是伯伯,大伯伯。

聽說醫護人員感到很奇怪,她幹麼模仿吐泡泡的聲音。不過讓妍齡心安的是,母親說魏伯伯是自願當她保母的,或許是為了表明立場或生活需要,他還是會向爸媽要求支薪,因為這薪水比請外勞還低(當時還是多少有些外勞的啊,不過數量已經很少了)。那時,魏伯伯已經展開作家生涯,平日的版稅和在雜誌的帶狀專欄勉強可以餬口,知道父親生了個女兒,就求幫他帶小孩,畢竟寫作是無本生意,若規劃得宜,有個小孩並不算大問題。

怎麼可能?一定另有目的。妍齡自己有小孩後,頭幾年簡直快瘋掉,睡不好,時間也不夠用,整天幾乎都耗在小孩子身上,魏伯伯又是男人,怎麼可能那麼好心,賠上那麼大段自己的時間,耗在一個愛哭鬧的小女孩身上?

有人說,如果被自己小孩折騰到,就表示小時候是如何折騰父母,妍齡推斷,自己小時候的哭鬧程度,應該不亞於女兒。

不論如何,魏伯伯對於妍齡的愛是一種交易,如同雜貨店老闆喜愛顧客,妓女喜歡恩客那樣的愛,妍齡解開心中那具道德的枷鎖。因此,毒殺魏伯伯並非弒親,而是要終結一段糾纏的關係和一段複雜的家務事。

況且,她並未認真執行此事。事情是自然發生的。如同家庭主婦長期因炒菜吸油煙而得肺癌去世,難道要控訴她的家人謀殺嗎?她只不過用魏伯伯送她的美麗金粉妝點他的馬克杯罷了,或許,武俠小說都是騙人的。唉,她自問,我還不是因為魏伯伯說了他名字的由來,才開始看武俠小說的啊。

她永遠脫離不了魏伯伯所設下的陰影。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3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