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舊日紅:董橋作品十年精選集(簡體書)
滿額折

舊日紅:董橋作品十年精選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收錄董橋經典美文76篇,記錄了2001到2011年10年間董先生的創作軌跡和思考動向。其中多篇文字是首次與內地的讀者見面。董橋的散文清醇、典雅、貴氣,美若明清小品。看了《舊日紅》,走進董橋的世界,會感受到董橋散文的魅力所在。

作者簡介

董橋,福建晉江人,臺灣成功大學外文系畢業後,在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做研究多年,又在倫敦英國廣播電臺中文部從事新聞工作。現任蘋果日報社長。曾任香港公開大學中國語文顧問、《明報》總編輯、《讀者文摘》中文版總編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組主任、《明報月刊》總編輯。在港臺、內地出版作品三十餘種。

目次

序 玩物懷人 含英咀華 黃子平

I. 那一縷逝去的古意
 老師八十歲生日
 惦念住在書裏的人
 我們吃豬腳面線去!
 沒有冰糖元蹄的日子
寒風中走來的間諜
 台先生的渡海之心
 倫敦的夏天等你來
 一張得獎的新聞照片
 找周作人點化點化
 舊日紅
 雲姑
 古廟
 寥寂
 ……
II. 不必花燭,不必沉吟
 舊時英倫閑讀雜憶
 悼念蔡思果先生
 左傾理論家的花瓶
 雲姑苦讀契訶夫
 尋訪集中營的女人
 英國兩隻布穀鳥
 一點英倫舊思
 掛念喬志高先生
 蘇珊•桑塔格注疏
 四九年後的周作人
 姚克先生功力管窺
 紀念阿赫馬托娃
 敬悼啟功先生
 胡適看不下去的一本書
 翠玉簪
 春在堂
 淺水灣舊事
……
III.無恙的依舊是那一盞苦茶
 老吳的瞎話
 畫裏鬱風
 王爾德的故事
 安徒生童話的插圖
 艾斯特舊藏《綁架》
 找幾本吉卜林玩玩
 可是我們並沒有輸
 藏書票瑣憶
 春台遺韻
 亦梅先生
 山館舊影
 老客棧悲歌
 探訪舊派才女
 威利的心事
 一紙清供

書摘/試閱

找周作人點化點化
李輝寫苦吟詩人卞之琳,抄錄十幾年前跟卞先生聊天記下的片斷,其中一則牽涉梁實秋。卞之琳到朱光潛家看他編《文學》雜誌,朱光潛說“有你的詩,某某人的文章,還有梁實秋的文章等等”。卞之琳隨便說了句:“哦,還有梁實秋的”。他不喜歡梁實秋是因為不滿梁先生和魯迅筆戰。結果,傳開去的說法是卞之琳不願意和梁實秋一起發文章。
當時,胡適編的《獨立評論》發表了一封讀者來信,說眼下學生寫詩學卞之琳、散文學何其芳,引了卞之琳《一盞燈》攻擊一番,說看不懂。作家廢名知道了跑去責怪胡適,發現那封讀者來信原來是梁實秋幹的。廢名於是請周作人幫忙斡旋。
沒有興趣挖掘文人相輕的傳說,也沒有興趣追究文人結怨的故事。誰不願意跟誰一起發文章恐怕是有的,說出口來的畢竟不多。在我印象中,卞之琳和梁實秋都有風度: 卞先生我沒見過,他的創作和翻譯都讀過,很有境界;梁先生的各類文字我比較熟悉,向來敬佩他的學養。卞之琳不滿梁實秋和魯迅論戰,那是他的自由和權利;我倒站在梁先生那一邊,那跟我向來“反動”和我認識梁先生都有點關係。
《獨立評論》冒讀者來信攻擊卞之琳,梁先生顯然不對,年紀輕處事淺薄,他晚年的品味沒那麼低。胡適之既是主編,我猜想他跟梁實秋的交情比跟卞之琳深厚,竟然容許朋友匿名的攻擊發表在自己的刊物裏,實在難看。胡先生一生光明磊落,這回的做法不但下策簡直失策。
比較有趣的是廢名為這件事跑去請周作人幫忙斡旋。周作人也許真是個溫潤深情的文人,友朋之間的疙瘩經他點化,一定都解得開。我是讀知堂老人的書長大的。他的文章學不來;多讀久讀心境安寧,筆下守得住分寸,一輩子受用。老人當年落水是一大憾事,連中國現代文學史也抱憾了。只怪他的一篇篇文字都那麼矜持,那麼幽深,那麼豐厚,我實在不能不為中國現代文學殿堂裏枯坐著那樣一位周作人而悲欣交集了。
“悲欣交集”是弘一法師臨終寫的四個字,說盡人生多少難平之事。知堂老人滿身禪意,滿紙禪意: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不說;愛的別離苦,怨憎的人、嫌忌的事還要相會,也苦;還有求不得的苦,還有色受想行識的五盛陰的眾苦。卞之琳、梁實秋、胡適之、朱光潛性情也許都比較開明,遇著弄僵了的事情,找周作人盤膝合十勸一勸,很合適:他們到底寫不出周先生那樣靜靜澀澀的文章。


殷海光這個硬漢
我只記得一九六四年我在台南過完最後一個暑假,文星出版的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聽說已經查禁。九月裏到臺北衡陽路文星書店兜個圈,殷先生的書好像都不見了。那年月政治氣氛繃得緊緊的,話題一扯到國民黨特務的黑風孽海,聲音都要壓得低低的,一邊說還一邊斜著眼珠子左掃右掃,生怕附近突然蹦出一名黨工抓人。我們學校有個鋼琴彈得很棒的大師兄大四那年無端失蹤,校園裏的悄悄話都說他是“匪諜”。
殷海光是臺灣那個時代年輕人的啟蒙導師,他的文章他的譯著是我們冒充時髦冒充西化冒充飽學的道具,只求懂得讀卻不完全讀得懂:《邏輯新引》、《思想與方法》、《中國文化的展望》,光看書名已經夠憂鬱了,加上嘴邊吊著羅素、哈耶克、卡爾•波普那樣的學術名牌,追追清湯掛麵的女生肯定多三分把握,連殷先生的弟子何秀煌寫的那本《零與一之間》也夠嚇唬人的。流光似水,八十年代何教授來了香港中大,我和他從編者與作者的交往熟稔成朋友,我先是驚歎他的鋼筆字寫得漂亮,慢慢又覺得他的詩文比記憶中朦朦朧朧的《零與一之間》更清明更浩淼:我大概有點資格當上殷海光的徒孫了。
是朋友的公子從美國大學裏來信談起殷海光我才又想起那段青澀的歲月。在年輕人心裏,像我這樣的老朽都是再版近代史裏的民國人了,總該隨口說得出政權南渡前後的風風雲雲。這樣的錯覺,等於在我頭頂上描了一圈光環,也等於勾起我生得太晚的遺憾。我還在木頭宿舍裏挑燈溫習《三民主義》的時候,殷先生已經在台中涵碧樓裏指著蔣介石大罵“偉大領袖”。我還在圖書館裏為特洛伊的海倫發白日夢的時候,殷先生已經寫出耀眼的名句:“給我金權、軍權與警權,即便我是世界上最壞的壞蛋,我也有本領造作出看起來好像世界上的人都全體一致擁護我的偉大場面”。一九六二、六三年間,我和幾個台大的朋友幾次走過新生南路一條小巷探望殷海光的住所,紅磚牆裏的楓樹迎風搖曳,我們終究看不到殷家養的那頭叫“領袖”的狗。
到了一九六九年初秋,殷海光五十歲胃癌去世。這位湖北人西南聯大畢業後進清華哲學研究所,抗戰時期從軍,到印度學軍車駕駛技術。勝利後給陶希聖拉進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四八年在《中央日報》發表《趕快收拾人心》的社論第一次惹怒蔣介石。四九年跟報社退到臺灣,再寫社論罵逃台軍政人員是政治垃圾,受國民黨圍攻,轉去臺灣大學哲學系任教。同年跟胡適、雷震創辦《自由中國》,靠一枝不畏強權的大筆建立起雜誌的聲望也斷送了個人的生路。六六年美國學人費正清在國會聽證會上作證支持中共,臺北政府發動臺灣學人聯署批駁聲明,殷先生拒絕簽名,台大跟他達成“課表照排,終止上課”的協議,從此形同軟禁,哈耶克到臺灣也不准殷海光去見他一面!殷先生那所故居還在,臺灣“立委”陳文茜寫信建議臺北市長把這所老房子定為古跡。我告訴朋友的公子說,論文既然想寫殷海光,他放假不妨先到臺北憑弔一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