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莊子陪你走紅塵(簡體書)
滿額折

莊子陪你走紅塵(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價
:NT$ 168 元
優惠價
87146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從莊子的時代到此時現在,世界並沒有太大不同,但人們卻依舊在人與事的利害糾葛裡,無法厘清眼前的路。在這本《莊子陪你走紅塵》中,王溢嘉以一個現代知識分子的視角,從《莊子》中耙梳出與現代人諸般處境相對應的觀點,用新穎、活潑的方式,重新歸納、整理莊子那深刻雋永、歷久彌新,讓你我逍遙自在的生命智慧。.

作者簡介

王溢嘉,一九五〇年生於臺灣。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後棄醫從文,專事文化工作。著有《夜間風景:夢》《花開見禪:一百個頓悟瞬間》《中國人的命理玄機》等作品三十餘種,內容涉及人文、藝術、文學、心理等多個領域。其融知性與感性、冶人文與科學於一爐的寫作風格,在臺灣獨樹一幟。有人這麼評價王溢嘉:他比醫生懂更多的心理學,比心理學者懂更多的生命科學,比生命科學學者懂更多的精神分析。.

名人/編輯推薦

《莊子陪你走紅塵》編輯推薦:風靡臺灣的暢銷書作家、醫生出身的精神分析達人王溢嘉先生新作。體會深刻彌新的大智慧,掙脫感官與思維的重重枷鎖;讓莊子陪你逍遙走紅塵,重新關照、定位自己的人生。

紅塵逍遙的生命智慧
四十多年前,我剛上臺北念大學不久,就在商務印書館買了一本李鐘豫的《語體莊子》,認真研讀,讀到精彩處還頻頻在書里畫紅線、作眉批。有時讀到深夜,從燈下抬起頭來,望向窗外,一片靜寂與昏暗,但我心中有靈光閃耀,密音呼喚。在那個渴望掙脫世俗羅網、追尋自我、探索生命奧義的青春年代,莊子成了我重要的精神導師之一。
大學畢業,在日漸以寫作為業后,每當談到跟人生視野或生命哲學有關的問題時,我就會想起莊子,而經常援引他的觀點與讀者分享。我受惠于莊子的,不只是寫作而已,他還深深地影響我的人生觀、知識觀、價值觀和自然觀,甚至我的棄醫從文。一年多前,當許悔之忽然邀我寫一本談莊子的書時,我一時受寵若驚,但也欣然同意。受寵若驚的是歷來談莊解莊的都是哲學系或中文系的大師名家,不知悔之是“慧眼獨具”還是“詩眼昏花”,居然看上我這個“化外之民”?欣然同意的是既然我對莊子情有獨鐘,而且深受其惠,我很樂意將我的一些心得作全盤性、有系統的整理,提供給有興于想要做自己、參透生命奧義、逍遙紅塵的人做參考。
也正因為如此,我對《莊子》一書不做學術上或文本方面的討論,而純粹從一個現代知識分子的角度來閱讀與觀想,談的是《莊子》這本書或莊子這個人讓我產生什么樣的感觸,以及能為現代人帶來什么樣的啟發,好似他就是在你我身邊,陪伴我們走過滾滾紅塵的一個智慧老人。我甚至跨越時空,讓莊子到蘋果樹下去回答牛頓的問題;想象喬布斯如果在另一個世界里向莊子推銷iPhone,莊子會有什么反應?就像司馬遷說莊子“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我也希望能以新穎而活潑的方式來談論莊子。
當然,為了讓讀者對莊子哲學有較完整的理解與方便自己的陳述,我還是需要一個清晰有條理的結構與循序漸進的脈絡,所以我將《莊子》一書作細部分解,將它們重新安置在《走出相對的世界》、《找到安適的位置》、《培養深廣的見識》、《認清實際的需要》、《流露真摯的感情》、《建立圓融的關系》、《保持祥寧的心境》、《回歸自然的大道》八個篇章、八十個子題里;每個子題都從現代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出發,譬如貴賤窮達、生涯抉擇、學習深造、欲望滿足、競爭成敗、情緒管理、生態環保等等,然后借箸代籌,看看兩千多年前的莊子能給我們什么建議,并佐以大家耳熟能詳的王菲、成龍、梭羅、比爾?蓋茨等名人的際遇,在古今輝映中,讓他的建議更具現代性與說服力。當我從《莊子》書中耙梳出與現代人諸般處境相對應的觀點,并與柏拉圖、羅素、達爾文、列維?斯特勞斯等西方大哲的論點做對照時,我不得不佩服莊子的智慧,這些觀點在與西方相較之下,不僅不遑多讓,擲地依然鏗鏘有聲(不會因時間而改變者,方能稱為智慧),而且對迷惘的現代人更有提神醒腦、震聾啟聵的作用。
這本書雖然為現代讀者而寫,但也可以說是為四十多年前,那個在燈下認真研讀《莊子》的年輕時代的我而寫。如今的我仿佛在對昔日的那個我說:“這些是你以后就會明白的道理,記得到時要說給另一些人聽。”
王溢嘉
二○一二年二月

目次

自 序 紅塵逍遙的生命智慧第一篇 走出相對的世界生命幻影:對滾滾紅塵的重新觀照人間逍遙:讓精神蛻變的生命神話天差地別:世界因你的認知而改變萬物一齊:撕掉優劣、貴賤的標簽告別中心:你的北京是我的大別山莫若以明:不再當摸象的瞎子昭文鼓琴:聽音樂而知得失榮辱朝三暮四:莫受甘苦順序的迷惑拆解時光:兼容並蓄刹那與永恆胸無成竹:摘下心靈的有色眼鏡第二篇 找到安適的位置塵世羅網:在生命樊籠外的沉思自由真諦:尋找一個籠子或一個林子魚與熊掌:彰顯自己價值觀的抉擇敝帚自珍:從“當別人”到“做自己”保我本色:我是馬,我不要伯樂自適其適:完善自我就是珍惜自我安時處順:在逆境中的自我保存達理明權:對改變做出最佳的反應外化內不化:風雨飄搖中的變與不變自賞孤芳:做個快樂的鄉村維納斯第三篇 培養深廣的見識開拓眼界:讓才情得到最大的發揮書是糟粕:當一個有智慧的讀書人吾愛吾師:學習那看不見的精神知也無涯:謙卑之必要與懷疑之必要無知之知:不知者深奧,知者淺薄離形去知:超越知識的局限性破而後立:跳脫僵化功能的創意無用之用:從安於無用到追求無用乃為大用:蘋果樹下,牛頓問莊子除舊佈新:向過去的成功說再見第四篇 認清實際的需要寡欲清心:我們真正需要的其實不多莫入歧途:不追求不必要的欲望非關壓抑:對欲望的重新定位與接納拋棄多餘:在奢華、精緻與簡約之間知足養志:讓富貴成為浮雲的四個步驟靜若木雞:理想的社會競逐之道不入於心:酷酷涼涼地脫穎而出終則有始:對得失成敗的圓融觀點機事機心:堅守對科技文明的選擇權物而不物:如果喬布斯向莊子推銷iPhone第五篇 流露真摯的感情吹萬不同:情緒是我們發出的“人籟”情緒管理:看似無情卻有情自事其心:做情緒的主人而非奴隸真情流露:去除虛矯的情緒包裝至樂無樂:快樂就是“不追求快樂”移情作用:培養與保有快樂的心境缺而不陷:德有所長,形有所忘不再逃避:面對與消除生命中的恐懼親情無限:自然而平凡,相愛又相忘愛之以道:要適性,但不可隨性第六篇 建立圓融的關係君子之交:樂於溝通,保持真性遊刃有餘:為人處世不要硬碰硬庖丁解牛:走阻力最小的自然之路雁落魚沉:揚棄對美醜的皮毛之見名實之辨:不可讓表像混淆了實質化解對立:換個角度和心情看敵人聖人與大盜:吹散仁義道德的迷霧知人之明:看穿惑人的虛擬形象八疵九征:從行動中觀察與考驗人性乘物遊心:批評與規勸他人的守則第七篇 保持祥寧的心境真心常安:找回你遺失的寧靜鑒於止水:恢復寧靜的EQ 課程用心若鏡:如實反映外物,不迎不藏海深水闊:吸收騷動而不隨之騷動交替流轉:“這,也將過去!”淨化心靈:維持平靜的心齋功夫虛室生白:放空自己,吉祥跟著來得意忘形:因癡迷與投入而忘懷與時俱化:不偏滯於固定的觀點鼓盆而歌:讓我們活得充實,死得快樂第八篇 回歸自然的大道天人合一:從剝削、征服到尊重、愛護文明指標:不擾亂常規,不違逆真情以天待人:效法自然不要誤入歧途宇宙意識:如何讓“天地與我並生”?天下一氣:“萬物與我為一”不是夢質能不滅:沒有生死,只有變化無為而為:既要行天道,也要盡人道渾然為一:做個出神入化的工作達人大道之行:成為悟道與得道的真人天地有大美:宇宙是一首美妙的交響樂.

書摘/試閱

第一篇
走出相對的世界
“逍遙游”的現代含意是:掙脫感官與思維的鎖鏈,走出柏拉圖的洞穴,破除由大小、多寡、長短、對錯、得失、順序所衍生出來的貴賤、優劣、善惡、智愚、甘苦之別,從“相對論”進入“齊物論”,超越各種偏見和成見,以大視野、大胸襟、大格局來重新觀照和定位自己的人生。
生命幻影:對滾滾紅塵的重新觀照
如果你對人生感到迷惑,而想做一番清理,那恐怕要先問你對人生、世界和自己有多少認識?這些認識又可以信賴到什么程度?莊子用“罔兩問影”的寓言告訴我們,我們所認識的自己、世界和人生并非真實,而只是“真實”的影子。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環繞在我們慣稱的影子周圍還有一層影外微陰,它就叫“罔兩”,也可說是我們的第二個影子。在《齊物論》里,罔兩看影子一下子移動一下子又停止,問它為什么這么沒有主見?影子回答說它也不知道,只覺得好像受什么東西擺布。在《寓言》篇,當罔兩又提出同樣的問題時,影子做了較詳細的回答:
我如此活動,自己卻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我就像蟬脫下來的殼、蛇蛻下來的皮,跟本體相似卻又不是事物本身。火與陽光出現,我就顯明;陰暗與黑夜來臨,我隨之隱息。??它們活動我就隨之活動。①
罔兩對影子的疑問,其實也是我們對自己的疑問:“我現在為什么會這樣想?剛剛為什么會那樣做?”而影子的回答讓人想起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洞穴寓言:在一個洞穴里,有一群從小就被監禁的囚犯,雙腳和脖子都被鐵鏈縛住。他們身前有一堵白墻,身后則燃燒著一堆火;他們唯一能看到的是自己及身后事物在白墻上的投影。因為從未看過其他東西,他們很自然地以為那些影子就是唯一的真實,如果洞穴內有什么聲響,也被認為那是影子所發出的聲音。
莊子與柏拉圖用類似的寓言表達了同樣的看法:如果把人的感官和思維看做光,那我們對事物的觀照就猶如光的照射,你所認識到的自己、世界和人生只是你感官和思維的投影,它們就像影子、蟬殼或蛇皮,跟本體相似卻又不是事物本身。感官和思維較清晰(光線較強),看到的也許會清楚一些,但畢竟還是影子,只是模糊度不同罷了(就像影子與罔兩的差別)。但多數人卻認為那是唯一的真實,并對它們深信不疑。
《呂氏春秋》里有個故事說:某人丟了斧頭,他懷疑是鄰居的孩子偷的,于是他看那孩子走路的樣子、臉上的表情、說話的腔調,無一不像個偷了斧頭的竊賊。后來,這個人在山谷里找到了他遺失的斧頭。幾天后,再看鄰居的小孩,卻發現他的動作、態度,沒有一樣是像小偷的。這個故事很生動地說明了莊子和柏拉圖的觀念:我們無法認識“真實的小孩”,我們所認識的只是自己感官、思維、知見與好惡在小孩身上的投影。對小孩的認識如此,對其他事物及自己的認識也無一不是如此。
在柏拉圖的寓言里,有一個人后來掙脫鎖鏈,逃出了洞穴,看到外面真實而又美麗的世界。莊子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將他的體驗寫成《莊子》這本書,想告訴那些依然被囚禁的人什么是真實、什么是虛幻、什么是人生的大道。如果你對人生感到迷惑,而想為自己找到新的定位與方向,那莊子就是你想要找的人,他將告訴你如何掙脫自己感官與思維的鎖鏈,用新的認知方式去觀照紅塵的一切,讓你開始截然不同的人生。
人間逍遙:讓精神蛻變的生命神話
世界是一個大舞臺,人生是一場大戲。我們每個人不只游走于舞臺上,扮演各種角色;還經常坐在舞臺下,當個看戲的觀眾;更多時候則是邊演邊看、邊看邊演,而“怎么看”似乎比“如何演”來得重要,最少是個更基本的問題,因為我們總是先看別人如何演,然后從中得到自己演出的靈感;而且觀念決定行動,我們對人生的看法左右了我們的演出。
要怎么看人生這場大戲?首先看格局。人生的格局要大,在中國過去的思想家中,為我們描繪的人生格局最大的,我想非莊子莫屬。翻開《莊子》一書,第一段就氣象恢弘:
北海有一條魚,名字叫做鯤,鯤的巨大,不知道有幾千里。化而為鳥,名字叫做鵬,鵬的背,也不知道有幾千里;奮起而飛,它的翅膀就好像垂天的云。這只鳥,在海動風起時,就遷往南海。那南海,就是天池。①?
也許有人會說,格局很大沒錯,但未免太過神話!其實,巨魚和大鳥的互相轉化原本就是環北太平洋地區的遠古共同神話。就像心理學大師榮格所說,在表達生命時,神話不僅比事實更迷人,甚至更精確,因為它們總是觸及某些神秘、屬于永恒的東西。用神話來比擬人生,可以說是我們從人類的精神遺產中擷取靈思,藉以感動及豐富自己生命的一種途徑。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自己的生命神話,在宇宙的偉大詩篇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故事、寓言、圖騰或者象征。
前面這則寓言,可以說是莊子為我們提供的一個理想的生命神話。在人生的旅途中,將自己視為由北海的巨鯤化生,振翅飛往南海天池的大鵬,正是我們需要的大格局。當然,這個大格局不是用魔棒一揮,呼之即來:
水的聚積不夠深厚,負載大船就沒有力量。??風的強度如果不大,承負巨大翅膀就沒有力量。②
所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只有大海才容得下巨鯤,只有高空與大風才能讓大鵬展翅,你想要有大格局的人生,就必須先有如大海般的胸襟,如高空般的視野。其次,生命要想獲得提升,就必須經歷一個“蛻變”的過程,不只像巨鯤化為大鵬這種形體上的改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脫胎換骨,也就是要以不同的思維和認知重新去觀照這個世界和自己的人生。
這也是莊子“逍遙游”的現代含意:“逍”意為消解——去除束縛自己的種種觀念與知見,而最先要去除的就是自覺卑微渺小的看法;“遙”意為開闊無垠——以大視野、大胸襟來看世界、體驗人生;“游”意為自在悠游——像個旅人,自由自在、怡然自得地悠游于這個塵世。
天差地別:世界因你的認知而改變
如果要你遠離人群,一個人到深山里獨居,你會有什么感覺?
首先恐怕要先問你是怎么看遠近、大小、多寡的?美國自然主義作家梭羅在二十八歲時辭去工作,獨自到森林里的瓦爾登湖畔蓋間小木屋,過著隱居生活,并將這段經歷寫成膾炙人口的《湖濱散記》。當他獨自在森林里過活時,有人問他:“你一個人住在這么偏僻的地方,不會覺得孤單寂寞嗎?”梭羅回答說:“怎么會?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個小點,而我們都擠在這個小點里。”
如果你認為地球很大,你住的地方離人群很遠,那你一個人深山獨居難免會感到孤單寂寞;但如果你認為地球像一粒小米,和這么多人擠在一粒小米里,那你可能就會覺得既熱鬧又溫暖。不同的認知會讓我們產生不同的感受,梭羅的看法讓人想起莊子所說的:
明白天地如同一粒小米,知道毫毛如同一座山丘。①
梭羅是一百多年前的知識分子,對宇宙和天文學已經有了基本的認識,但兩千多年前的莊子為什么也明白“天地如同一粒小米”呢?這主要來自他睿智的“相對性”認知:既然站在地面看遙遠天際的星星,會覺得它們小如米粒;那么站在那些星星上面回望我們所居之地(地球),也會覺得它小如米粒。另外,“無限”的概念也使所有可計量的東西都產生了相對性,不管你多大,總還有比你更大的;不管你多小,總還有比你更小的。所以,被大家認為大的其實不大,而被認為小的其實也不小,用另一個標準來衡量,可能就變得很大:
這世界上沒有比秋天毫毛的末端更大的東西,而泰山算是小的。②
莊子會這樣說,主要是想打破一般人在認知世界時僵化的差別觀。他提醒我們,所謂的大小、長短、輕重、遠近、多寡等其實都是相對的,要看和什么對象做比較,用的又是什么度量標準。與毫毛做比較,泰山當然很大,但若和地球相較,它就變得很小;毫毛看似很小,但在電子顯微鏡下或用納米的尺度來衡量,它就變成了龐然大物。
對梭羅來說,“池塘是一個小海洋,而大西洋不過是一個大的瓦爾登湖”,他在這方面的認知可說與莊子不謀而合。其實,古今中外的很多智者也都有類似的看法,王陽明的一首詩《蔽月山房》就說:“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高月更闊。”要有這種認知,就需要有大眼界。
不同的認知會讓我們對世界、自己和人生產生截然不同的感受。打破僵化的差別觀,學習用相對的角度去觀照、去體會,當你置身于一個小地方時,如果能把它看得很大,那你就會發現其中有著等待你去挖掘、玩味的無盡寶藏;而當你置身于一個大地方時,如果能把它看得很小,那你的心胸就會變得更寬闊與輕松;于是,你在滾滾紅塵中就能得到大自在。
萬物一齊:撕掉優劣、貴賤的標簽
如果問:“大象和螞蟻誰比較聰明?”很多人會說是“大象”,而且可以把“為什么”說得舌燦蓮花;但如果大象變成像螞蟻那樣小、而螞蟻變得如大象那般大,那很多人可能就會改口說“螞蟻比較聰明”,同樣可以說的頭頭是道。其實,造成差別判斷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們在不知不覺間受到了大小的迷惑,而以“大小”來做為衡量它們“智愚”的一個依據。
萬物與世人,不僅有大小、長短、輕重之分,更從中衍生出貴賤、優劣、善惡之別。后一類的差別觀屬于價值判斷,會讓人產生更大的情緒反應,甚至左右人生的方向。莊子希望大家不要再受到這一類價值差別觀的愚弄,他提醒我們:
從道來看,萬物本沒有貴賤的分別;從物來看,則各自以為貴而互相賤視;從流俗來看,貴賤都由外來而不在事物自身。①
貴賤、優劣、善惡并沒有像公尺、公斤這種客觀的衡量標準,不僅有相當的主觀性,而且一個人覺得“貴”的,很可能被另一人認為“賤”;它們并非物與人的本質,而是人們強行附加上去的。心理學家威爾森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向三組大學生介紹一位老師,分別賦予講師、副教授、教授的頭銜,然后要學生估量該師的身高。結果,該師的地位每上升一級,被估量的身高就多出約二公分。這顯示在多數人的認知里,高矮與優劣有一種虛幻的聯結。認知雖是虛幻的,但卻會產生實質的影響,幾年前,普林斯頓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無論男女,個子每高四英寸(十公分),平均收入就會增加10%。
高個子真的比較優秀嗎?沒有人知道,但矮子倒是經常受人嘲弄。美國知名作家奧利佛?霍爾姆斯身材矮小,某日去參加一個會議,與會者個個身材高大,有位仁兄揶揄說:“霍爾姆斯博士,在這些大個子中,你一定覺得自己很渺小吧!”霍爾姆斯回答:“沒錯,我覺得自己就好像混在一大堆銅幣中的一枚小銀幣。”相信很多人都會給霍爾姆斯喝彩,認為他以“反將一軍”的手法在破除對方的迷障。但莊子可能無法茍同,因為把高個子說成不值錢的銅幣,同樣是在貶低對方。莊子希望大家不要“各自以為貴而互相賤視”,他奉勸我們能從“相對論”進入“齊物論”:
從小的角度去看大,看不到全面;從大的角度去看小,會看不分明。大小各有各的合宜之處,這才是事物固有的態勢。②
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每樣東西都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各有存在的道理和價值。“萬物一齊,孰短孰長?”宇宙萬物本是混同齊一的,分什么長短、大小?說什么優劣、貴賤呢?所以,我們要養成一種好習慣:在看待他人及周遭事物時,不要先將他們貼上優劣、貴賤的標簽,在反觀自身時,不可為自己的大或高而驕傲,更不必對自己的小或低而自卑,一切“等價齊觀”,那你不僅會豁達許多,而且也能慈悲許多。
告別中心:你的北京是我的大別山
在人生的大舞臺上,你有你的位置,我有我的位置,而且大家都不時在移動之中。但移動有個趨勢,那就是多數人都拼命想往城里鉆,朝中心靠,因為大家認為能活躍于繁華的都會中心,乃是成功貴顯的指標;而若只能在寒傖的都市邊陲或窮鄉浮沉,則是失敗窮賤的跡象。這種中心與邊陲的差別,拉出了人與人的距離,也制造出得意與落寞、歡樂或愁苦不同的兩樣情。如果你為流落于邊陲而哀愁或為活躍于中心地帶而得意,那莊子會告訴你:
我知道天下的中心是在燕國(今河北)的北方,越國(浙江)的南方。①
照常理,天下的中心應該在燕國和越國之間,也就是中原一帶,怎么反而在邊陲之外呢?莊子會這樣說,其實是要打破我們對中心與邊陲的僵化看法。地球是圓的,地球上的每一個點都可以是天下的中心,但也是另一個中心的邊陲。這正是莊子相對論與齊物論中重要的一環,中心與邊陲的關系不僅是相對的,而且還不斷在改變,翻開歷史,有多少國家和城市一再更換它們的中心與邊陲關系。在漢唐時代,中國的社會中心是在長安,但到了明清時代,卻移到了北京;在十九到二十世紀中葉,世界的藝術中心在巴黎,但二十世紀中葉以后,則被紐約取而代之。不管是什么領域,都沒有一個地方、一個國家能永遠居于中心的主導地位。
更重要的是,真正能成為中心的是人,而非地方。譬如位于長江北岸、大別山東麓的安徽桐城,離長安、北京和南京都很遠,原是一個不怎么起眼的小城,但從明朝末年起,因為方氏家族的方學漸、方成智等人在此講學、著述,蔚然成風,到了清朝,更經方苞、劉大、姚鼐等人的加持而大放異彩,形成所謂的“桐城學派”,在兩百多年間,儼然成為中國學術界與文壇的中心,近代的美學大師朱光潛和哲學大師方東美,也都出身桐城。桐城為什么能成為“中心”?靠的不是地靈,而是人杰。
但即使是人,也不可能永遠站在舞臺的中心,他終歸要讓出位置給后繼者。所以,不管是地方或人,它們的中心與周邊、貴與賤的關系,是不斷在更迭的。
從道的觀點來看,無所謂貴賤,貴賤是反復無端的;不要拘束你的心志,致使和大道相違。①
北京和大別山這兩個地方,本身并沒有中心邊陲之分、貴賤窮達之別。真正在作祟的是個人的想法。從世俗的角度來看,北京是中心,大別山是邊陲;但對世居于大別山山中的人來說,大別山才是他們的中心,北京不過是邊陲。你有你的中心,我有我的中心,住在北京有什么好得意?身處大別山又有什么好嘆氣的呢?為一些人為的坐標和附加屬性產生情緒困擾,只表示你沒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依然受到別人僵化觀念的洗腦、制約,而且還不想自求解脫。
中古歐洲的傳奇人物亞瑟王,少年時代跟隨梅林魔法師學藝,對自己的僻處山野一直悶悶不樂,梅林看出他的心事,某日,當亞瑟又站在高崗上望著遠方發呆時,梅林告訴他:“從你站立之處往四面八方看都沒有盡頭,所以你所在的地方就是宇宙的中心。”少年亞瑟牢記師父的教誨,藝成下山后,開創驚天動地的事業,成為最傳奇的武士和最偉大的國王,所有的人和事都環繞他發生,兌現了梅林魔法師對他的期許和預言:他每到一個地方,那里就成為宇宙的中心。
梅林魔法師對少年亞瑟的教誨,正是莊子對我們的期許:每個地方都是中心,但也是邊陲;沒有一個地方比另一個地方更高貴或卑賤。不管你現在身處何地,又將往何處去,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你安身立命的中心、生活的重心、得意的舞臺、幸福的所在。
莫若以明:不再當摸象的瞎子
在人世的各種差別對立中,比大小、長短、貴賤、高下更具爭議性的也許是對錯與是非,因為它們涉及的是一個人的主張、立場和信仰,甚至還在反映一個人的智愚,難怪大家常會為孰是孰非、誰對誰錯爭得劍拔弩張、勢不兩立。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的互爭雄長,似乎就是這樣的一個局面,對此,莊子提出他的看法:
大道被小小的成就所蒙蔽,至言被浮華的辭藻所蒙蔽,于是有儒家和墨家的是非爭辯,他們各自肯定對方所否定的而否定對方所肯定的,如果要這樣各執己見,那不如去觀照事物的本然而求得明鑒。①
事物的本然是“量無窮,時無止,分無定”,沒有一個人(或學說)能對任何事物做完整、全面性的觀照,每個人所看到的都只是事物在時空無盡纏連中的一個小片段而已,我們所能觀照到的其實微乎其微,如同“瞎子摸象”。不只儒家和墨家,諸子百家都一樣,他們都各有“小小的成就”,就像摸象的瞎子各自掌握“部分的訊息”,而他們的各執己見、爭辯不休,也無異于瞎子,都是想“以偏概全”。如果能認識到這一點,那不僅可以減少很多無謂的紛爭,而且可以用更開闊的心胸和視野來看問題。
有個故事說,甲乙兩和尚為某問題爭辯得面紅耳赤,雙方各持己見,僵持不下。于是分別進入禪房,請師父評理。老和尚聽了徒弟甲的說辭后,和顏悅色地說:“你說得對。”隨后聽了徒弟乙的陳述后,也和顏悅色地說:“你說得對。”一直站在老和尚身后的小沙彌很不以為然,對老和尚說:“師父!如果是甲對,乙就不對;如果是乙對,甲就不對。您怎么說兩個人都對呢?”老和尚聽了,轉頭看看小沙彌,慈眉善目地說:“你說得也對。”
老和尚的說法讓人想起莊子所說的:
一切事物本來就有是的一面,也有能被認可的一面;沒有什么東西不存在正確的一面,也沒有什么東西不存在能被認可的一面。①
每個問題都有很多面向,可以從很多角度去看,觀點之不同通常是因為角度和面向不同的緣故,但都具有“部分真實性”。三個徒弟的說法都有“部分對”,所以老和尚的評論并非鄉愿,而是深得莊子思想的神髓。反之,每個觀點顯然也都有“部分不真實性”,就像莊子進一步指出的:
順著事物對的一面去觀察,便會看出它對的地方,那么沒有一物不是對的;順著事物錯的一面去觀察,便會看出它錯的地方,那就沒有一物不是錯的了。②
所以,老和尚如果改口對三個徒弟都說“你說得不對”,同樣能成立,因為每個人也都有不對的地方。他的“你們都對”并非偏頗,而是他樂與人為善,從慈悲、寬容的角度去看問題,是道行高深的表現。
不想再當摸象的瞎子,而希望成為“明眼人”,就要知道每個人都有好的一面,但也有壞的一面;每個觀點都有對的一面,但也有錯的一面。用這樣的眼光和心情來看人、看問題,自然能和氣吉祥。
昭文鼓琴:聽音樂而知得失榮辱
紅塵中人,個個行色匆匆,似乎總是不斷在追求什么。而不管你追求什么,總是有時得手,有時落空;這些得與失的積累,標示著你人生的起伏,也成了界定你一生成敗的重要指標。我們要怎么看得失?首先,莊子提出了一個很獨特的方法,他說那好比在“聽昭文鼓琴”。昭文是古代有名的音樂家,善于彈琴,莊子說:
果真有完成和虧損嗎?還是沒有完成和虧損?有完成和虧損,好比昭文的彈琴;沒有完成和虧損,好比昭文的不彈琴。①
這個意思是說,昭文雖是彈琴大師,但不管他彈得多好、多久、多少次,都無法呈現所有美妙的聲音,總是有些被遺漏(虧)了。所以,除非他不彈琴,否則只要他一彈琴,就一定有“完成”的部分和“虧損”的部分。如果我們把“完成”當作“得”,將“虧損”視為“失”,那么莊子的得失觀就是:只要你有所作為,結果就一定有“得”的地方,也一定有“失”的地方。譬如得到了財富,卻失去了健康;失去了權位,但卻得到了愛情。
有個故事說:某位男士從小對音樂有興趣,特別喜歡拉小提琴。但成年后卻追隨父親的腳步往商場發展,后來也成了一個相當成功的企業家。有一天他陪父親到一家高級餐廳用餐,現場有一位小提琴手正在為大家表演,琴音悠揚繚繞。年輕的企業家在聆賞之余,想起自己以前學小提琴的種種,覺得好像失落了什么,悵然地父親說:“如果我當年好好學琴的話,現在也許就能在這兒表演了。”他父親微笑回答:“兒子,你說得沒錯。但如果是那樣的話,你今天也就不會在這兒用餐了。”
有些人只看到自己失去的,但卻沒有看到自己得到的;而更多人卻只看到自己得到的,沒有發現自己失去的。《列御寇》篇提到宋國有個叫做曹商的,為宋王出使秦國。當他去時,宋王送他數輛車子;到了秦國,秦王很喜歡他,又加贈他一百輛車子。曹商回到宋國,見了莊子說:“要我身居陋巷,貧困地織鞋度日,面黃肌瘦,這是我做不到的;但能讓萬乘君主省悟而獲贈百輛車馬,則是我的長處。”莊子說:“聽說秦王有病召請醫生,能讓膿瘡潰散的可獲得一輛車;能舔治痔瘡的可獲得五輛車;治療的部位越低下,獲贈的車輛就越多。你難道給秦王舔過痔瘡嗎,怎么獲得這么多車輛呢?你走吧!”
莊子和曹商的對話,讓人想起古希臘哲學家亞力斯吉波斯與第歐根尼的故事:亞力斯吉波斯過著奢華的生活,但第歐根尼卻形同乞丐。有一天,第歐根尼在河邊洗菜,路過的亞力斯吉波斯看到了,說:“你只要向我學習如何結交權貴,奉承他們,就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不必過著這么清苦的日子。”第歐根尼回答說:“你只要向我學習安貧樂道,以青菜白飯度日,就不必過著整天送往迎來、卑躬屈膝的日子。”得失經常代表榮辱,但一個人的“得”可能是另一個人的“失”,一個人認為“光榮”的卻是另一個人的“恥辱”,在得失榮辱之間,我們要聽從的是自己的價值判斷,而不必隨他人起舞。
不管你看到的是“得”還是“失”,是“榮”或是“辱”,每個人看到的都只是他“在意”的那一部分,而習慣性地“遺漏”了另一部分。這種片面的得失觀所帶來的情緒反應是偏頗的,所理解的人生也是殘缺不全的。隨時提醒自己,不管做什么都有得有失,即時“補”上被你疏漏的那一部分,你對人生才能有比較完整、圓融的看法。
朝三暮四:莫受甘苦順序的迷惑
人生總是有甘有苦、有成有敗,而甘苦、成敗也總是有先有后,因而也就有了“先甘后苦”或“先苦后甘”,“先成后敗”或“先敗后成”兩種不同模式的人生。如果要你做選擇,你會選擇哪種模式的人生呢?但不管你做什么選擇,又是基于什么理由做出這樣的選擇,莊子可能會跟你提起一群猴子:
有一個養猴人給猴子吃栗子,對猴子說:“早上給你們三升而晚上給你們四升。”猴子們聽了都很生氣。養猴人于是改口說:“那么就早上給你們四升而晚上給你們三升。”猴子們聽了都高興起來。①
“朝三暮四”這句成語就是從這里來的,雖然它現在意指“一個人經常變卦、反復無常”;但其原始含意卻是在說“同樣的內涵以不同的順序呈現,會讓人產生錯覺,而受到蒙蔽、愚弄”。也許有人會說只有猴子才會產生這種錯覺、被愚弄,但莊子藉這個寓言要說的其實是“人性”,而非“猴性”,你對前面“甘苦人生”的選擇和看法,跟這些猴子其實差不了多少。
心理學家在這方面做過很多實驗。在一個實驗里,心理學家以兩種方式向一群受測者介紹同一個人A君:甲方式說A君是個“聰明、勤勉、沖動、挑剔、頑固、忌妒”的人,乙方式說A君是個“忌妒、頑固、挑剔、沖動、勤勉、聰明”的人,然后請受測者評估A君給他們的整體印象。結果顯示,以甲方式介紹A君給聽者的整體印象要比乙方式好很多。其實,六種特質完全一樣,只是呈現的順序顛倒而已。其他實驗也顯示,實驗室里的人類受測者跟莊子寓言里的猴子一樣:同樣的內涵若以不同的順序呈現,就會讓人產生不同的觀感和情緒反應。這正是莊子所說的:
名和實并沒有改變,但猴子的喜怒卻因而不同,這是猴子主觀的心理在作祟。所以圣人將是與非合而觀之,保持事理的均衡,這就叫做“兩行”。①
在戲曲或故事里經常可見如下的樣板:“好人”總是“先苦后甘”,在開始時生活艱難,嘗遍各種苦頭,但后來則苦盡甘來,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而“壞人”則是“先甘后苦”,在開始時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但后來卻甘盡苦來,生活變得艱難,而嘗遍了各種苦頭。這不僅是社會價值的問題,更顯示多數人也都喜歡“先苦后甘”甚于“先甘后苦”,偏愛“先敗后成”過于“先成后敗”。人和猴子看似有點不同,猴子會將“較好的”置于前頭(朝四暮三),只顧立即的享樂;而人類則是將“較好的”放在后頭(先苦后甘),看重最后的結果,希望像倒吃甘蔗般,越來越好。但這畢竟都是順序所帶來的虛幻迷障。
莊子奉勸我們,若不想被這種因順序不同而產生的錯覺所蒙蔽、愚弄,那就要將三與四、成與敗、甘與苦“合而觀之”,兩端都要觀照到(兩行),不僅心情不會因之而起伏不定,對人和事情也才能有較清晰的認識、較合理的判斷。所以,人生的“先苦后甘”或“先甘后苦”,對莊子來說是一樣的,他不會因順序的不同而產生好惡的心理。
當然,這不是勸你要“先甘后苦”、“先成后敗”,而是在“苦”在“敗”的時候不要忘了自己曾經比別人“甘”過“成”過,更不要貶損自己曾經有過的“甘”和“成”,不要用現在的苦澀去扭曲過去的美好。
拆解時光:兼容并蓄剎那與永恒
每個人的一年和一天都一樣長,但一生卻有長有短,最讓人遺憾的莫過于英年早逝。如果可能,誰不希望能活得久一點呢?最好能像傳說中的彭祖活八百歲。但對彭祖的長壽,莊子卻一點也不羨慕,因為他說:
世上沒有比夭折的嬰兒更長壽的,而彭祖卻是短命的。①
彭祖若和以八千年為一個春季、八千年為一個秋季的上古大椿樹相比,的確是短命的。但莊子將它和“沒有比夭折的嬰兒更長壽的”相提并論,不僅要打破我們對壽命長短、時間久暫的執念,還想更進一步超越它。
不管你活幾歲或一件事經歷的時間多久,它都可以說是很長的,但同時也是很短的。就像愛因斯坦所說“當你和一個漂亮的女孩坐在一起兩小時,感覺上好像只有兩分鐘;但如果坐在熱火爐上兩分鐘,感覺上就好像有兩個小時”,重要的不是客觀時間的長短,而是你在這段時間內的經歷給你的主觀感受。如果每天都在那里呆坐,乏善可陳,那像彭祖一樣活八百歲又有何意義?但如果活得多采多姿,每天都高潮迭起,那像亞歷山大大帝一樣只活三十三歲,其實也很夠了。如果你能善用每一天,把每一天都看成是一個具體而微的人生,那一個月就仿佛經歷了三十個人生。
唐朝有一位知名禪師叫馬祖道一,當他病得很重時,寺院管理人來探病,問他身體如何,馬祖禪師說:“日面佛,月面佛。”在佛教故事里,日面佛的壽命是一千八百歲,而月面佛的壽命則只有一天一夜。馬祖禪師的這個回答,禪門有很多解釋,而其中一個就是在反映莊子的觀念——“我覺得我好像已經活了千百年,但又覺得仿佛只存在一瞬間”、“你說我命在旦夕也可以,說我能活得長長久久也可以。”
像這樣,如果能兼容并蓄這兩個看似矛盾的觀念,不僅有助于擺脫對壽命長短的執念與憂思,而且能讓我們形成一種深刻的生活哲學。印度圣雄甘地在談到生活與學習時,曾說:“像你明天就會死一般生活,像你能永遠活著般學習。”這跟馬祖禪師與莊子的觀點其實非常類似:想到壽命很短,那你就應該好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想到壽命很長,那你就應該好好為人生做規劃和準備。這是一種非常開朗、積極、明智而又灑脫的生活態度,而它只有在體認時間的相對性,并進而超越它,對時間的長短與久暫等價齊觀、兼容并蓄時,才能真正獲得。
另外,時間也有它的先后順序,譬如每天總是清晨、中午、夜晚依序而來;每個人也都是從童年、青年、壯年,然后邁入中年和晚年;大家也因此對不同階段的時光賦予不同的評價,越容易逝去的似乎就顯得越珍貴,但這種價值差別觀也是莊子要打破的。就像前面所說:“以道觀之,物無貴賤”,萬物如此,時間也是如此。時間就是時間,不管什么時間,都不應有貴賤之別。“一日之計在于晨”、“千金難買少年時”之類的格言原是要勸人珍惜清晨與少年時光的,殊不知卻成了很多人在過了午后或進入中年就悶悶不樂的原因,因為他們覺得一天或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已經一去不回了。
只有打破這種價值差別觀,從時間的“相對論”進入“齊物論”,認識到晚上與清晨的時光同樣可貴,老年歲月跟青春年華同樣值得珍惜,貌美如花的少女和雞皮鶴發的老太婆是兩個“獨立而永恒”的存在,各有其迷人之處,我們對生命歷程中的種種才能有更美好與深邃的感受。
胸無成竹:摘下心靈的有色眼鏡
我們對外界的認知,除了有以偏概全的偏見外,更有先入為主的成見。成見就是“胸有成竹”,它是由個人的閱聽與實際經驗、好惡與信念等所形成的內在認知框架,或者對某些人與事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多數人在觀照外在事物時,都會不自覺地以它作為重要的指引。莊子說:
如果要追隨自己心中的成見,以之為明師,那誰會沒有這種明師?何必要靠什么大智慧,從自己心中去找就有了,就是愚人也有啊!還沒有在思想上成形就先有是非的看法,這就好像今天出發去越國而在昨天已經到達一樣。①
當我們觀照外界時,成見或內在的認知架構可以提供快速篩選、比對的方便,但就像莊子所說,我們也快速得到結論,而且得到的總是能滿足我們好惡、符合既定刻板印象或自己信念的結論,甚至是先有了結論,然后再去找證據,也就是“今天出發去越國而在昨天已經到達”。
成見就好像有色眼鏡,戴著它去看東西,所有的東西都會被成見所染色而失真,不符合自己預先設想的訊息都被過濾掉,而與成見相符的訊息則特別顯眼,于是就更加相信自己的成見和信念是對的。譬如你認為“女人就是愛說謊”,那么你在看女人、在和她們互動時,就特別容易“發現”這方面的“證據”,于是更加相信“女人就是愛說謊”,你在這方面的成見就更加牢不可破。
當然,一個人不可能完全沒有成見,用信念來衡量外在事物也沒有什么不對(很多信念其實也都屬于成見),問題是你要如何免于淪為它們的囚犯?多多接觸與自己的成見相抵觸的事物,在它們不斷的“洗禮”下,多少可以“沖淡”一些成見的色彩,但釜底抽薪之計還是在自我警惕:自己的某些信念、對很多人與事的看法,可能都只是先入為主、自以為是的成見。英國哲學家羅素是個對很多問題都有自己看法、也很有信念的人,但他說:“我絕不會為我的信念而死,因為我的信念可能是錯的。”我們需要的正是這種謙卑的“自知之明”,羅素的話讓人想起莊子所說的:
圣人將必然的事物視為未必然,所以沒有紛爭;普通人把非必然的事物當作必然,所以爭論不休。①
越是見多識廣、通情達理的人,就越不會自以為是,越能自我反省,也越會對自己的看法和信念產生懷疑。如果你不想繼續活在由你的成見和信念所構筑的虛幻、扭曲的世界里,那就要知道所有看起來必然的事,其實都未必然;要養成對自己所有的看法都打個大問號的習慣,當然,不是要你一直處于懷疑的狀態,而是必須體認只有通過懷疑考驗的信念,才是真正的信念。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