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教育科學2011(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教育科學2011(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3.4 元
定價
:NT$ 440 元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教育科學(2011)》對學科和專業建設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或是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最近發表的在全國獲獎的教育科研作品;或是對教育行政部門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和科學依據的決策建議、研究報告;或是對推動教育改革實踐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的教育實驗報告和在理論背景下的經驗總結及案例。

目次

特稿
教育發展總體戰略研究
推進素質教育
基礎教育發展戰略研究
職業教育發展戰略研究
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研究
繼續教育發展戰略研究
加強統籌協調促進教育公平
教育改革與制度創新研究
一流教師一流教育
教育發展保障條件與機制研究
教育系統黨的建設研究
教育基本理論與教育史
教育價值的缺失與尋求
教育社會學的宏觀與微觀研究:區別、關系及貫通
中國教育的問題是公立學校的問題
中國教育改革為什么會這么難
論信息時代人的新異化
2009中國教育研究前沿與熱點問題年度報告
李維漢論陶行知
從有限滲入到廣泛傳播——清末民初中小學教科書的民主政治啟蒙意義
愉快教育思想的開端——重讀夸美紐斯的教育名著
整體史觀:重構教育史的可能性
教育心理
思維型課堂教學的理論與實踐
青少年家庭人際關系的特點及其對社會適應的作用機制
行為評價對3歲兒童掌控動機的影響
流動兒童社會認同的特點、影響因素及其作用
新手一熟手一專家型教師主觀幸福感與教學動機的研究
觀點采擇對高中教師共情反應的影響:共情傾向的中介作用
優差生親子溝通與認知和情緒壓力的關系
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現狀、問題與對策
COMT基因rs6267多態性與青少年攻擊行為的關系:性別與負性生作用
論學習方式
新課程背景下的課程測量:框架與途徑
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生存狀態研究
德育
解放學生:公民教育的前提與旨歸
以專業的德育提升生活的品質——當前中國德育改革應該直面的十大課題
被關注成長的一代——一項關于“90后”青少年發展狀況分析
論百年來中國內地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變遷
主導價值觀教育的理論問題
全國小學生思想道德狀況喜憂參半
基礎教育
臺灣教改與“我們的課改”
基礎教育變革中的文化坐標
我國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問題與對策
教育創新視野下少數民族地區鄉土教育的思考
試述教師的教材研究——兼議鄉土教材的價值及其開發
論教學論基本問題
論教學方式及其變革的文化機理
中小學教研模式創新的思路與實踐——“問題驅動、研訓一體、共同發展”教研新模式實證分析
論生本教育的本質
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學前教育免費政策:特點及啟示
關于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之審視
關于我國普通高中教育發展的思考
中國特殊教育發展面臨的六大轉變
高等教育
哲學性格與大學文化
關于大學“去行政化"幾個重要問題的探析
中國高等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指標體系研究
大學變遷與組織模式應對
中國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均等化程度的變化
中國高考向何處去?
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
先進工業文化進入職業院校校園的研究
美、澳、歐盟職業教育教師專業能力標準比較研究
少數民族職業教育的問題構成及對策分析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狀況與提高策略
建設區域性學習型社會的實證研究報告——以江蘇為個案
教師教育
中學教師教學反思現狀的調查分析與研究
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教師就業市場的現狀調查
教師培養的國際視野和本土化實踐
全球化時代的教師同情心及其培育
論“國培計劃"的價值
從實踐性知識的角度看教師的知識分子屬性
論教師在校本課程開發中的作用
論新教育實驗的教師專業發展
教育發展戰略
全社會教育總投入:教育發展的核心指標
教育制度改革與城鄉教育一體化——打破城鄉教育二元結構的制度瓶頸
《教育規劃綱要》的理念與政策創新
教育發展與國家競爭力的理論探析
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對男女教育均衡的影響
教育經濟與管理
我國普通高校學費差異實證研究
學校布局調整應回歸教育本位——對學校撤并標準的實證分析
中國校長培訓政策的延續與變革(1989—2009)
京津滬渝四直轄市中小學校長專業化水平調查比較分析
國外校長領導行為的結構維度研究
學校發展的自我診斷評估
比較教育
俄羅斯教學論的系譜研究
學校分區圖——法國教育均衡的政策工具
美國追求卓越的教育改革會終止嗎?——《不讓一個孩子落伍》法重新授權面臨的爭議
比較教育學的現實境遇與發展前景
2009中國比較教育學科建設研究年度報告
教育信息技術
教育技術理論研究的新發展
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狀況調查研究——基于變革空間的視角

書摘/試閱



首先,由于掌握信息資源不平衡導致的數字鴻溝,催生了大量的信息窮人。他們不過是信息社會的二等公民。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信息資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威力,但由于經濟、政治、技術等多方面的原因,數字鴻溝卻有所擴大,甚至日益惡化。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領域、不同群體和個人的信息技術和應用水平、網絡普及程度很不平衡,城鄉、區域和行業的信息差距有擴大趨勢,這成為影響社會公平及其協調發展的新因素。在信息時代,如果信息資源或交流信息的權力被壟斷或主導,則不但不能給人帶來幸福,甚至可能成為欺凌信息窮人的利器。那些擁有信息資源、懂得利用和創造信息的人將成為所謂“信息精英”,在新經濟領域呼風喚雨,不可一世;而那些因為各種原因,如地理位置偏僻、種族或宗教文化勢力拒絕網絡、處于限制信息技術的國家或地區、家庭收入低下、文盲或科盲等原因,主動放棄信息權力,或被剝奪使用電腦網絡的人,將成為十分不幸的信息窮人。并且,其發展趨勢很可能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其次,基于信息網絡技術,人們創造了一個復雜的信息系統和網絡社會結構,但是,它并不處在普通大眾(特別是信息窮人)的掌握之中。對于普通大眾來說,科學技術越進步、生產的力量越強大、產品越豐富,他們就越無法為自己做主,無法自主選擇自己的命運。雖然少數知識精英可以通過學習和創造,自己改變自己的命運,可以憑借思想和智慧跨人富翁的行列,但是,信息貧富的差距日益擴大,經濟貧富的差距也更甚于以往,普通勞動者在經濟領域的地位比以前實質上下降了。由于知識更新的速度加快,人們為了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面臨巨大的知識更新壓力。每個人都在擔心自己的知識結構是否陳舊過時了,是否需要通過培訓進行更新,分配到新的崗位上時自己現有的知識結構是否勝任,如何對知識進行快速升級。維娜·艾莉指出:“早期激烈的知識競爭和由此導致的經濟轉型使很多人遭受了重大的經濟損失。很多人不得不重修專長,重找崗位。”(艾莉,第35頁)特別是隨著生產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許多普通勞動者的飯碗已經為智能機器人、信息工具等所取代,結構性失業成為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信息窮人已經在相當程度上為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所排斥。“這個新時代充滿殘酷的替代選擇。對于那些擁有新知識的人來說,新時代意味著一個充滿機遇的世界;對于那些沒有新知識的人來說,新時代則意味著,當舊工作消失、舊體制崩潰時,他們將面臨失業、貧窮、絕望的前景。”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定價:100 44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