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10天打造超強的成功智慧
滿額折

10天打造超強的成功智慧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80 元
優惠價
90252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10天打造超強的成功智慧

職場不同於生活,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自己或別人的想法、心情,還要考慮在大環境下的各種人際效應,導致人們很多時候都處於情、理、利「三難」的境地,使得大家出現了很多前後矛盾的行為,令初踏入社會的職場新鮮人無所適從。

本書是一本濃縮了人類智慧精華的鉅著,蒐集了企業管理和職場生活領域的20個法則,從莫菲定律、木桶定律、80/20法則……到馬太效應、多米諾效應、蝴蝶效應等,內容包羅萬象,說明了造成多種職場與社會現象的心理因素,告訴你初入社會、走向成功巔峰應有的心態,避開失敗的陷阱。

它改變了無數經商者的智慧思維,涵蓋了個人成功和企業發展的終生期望,它就像人類智慧的一盞明燈,透過它,你可以了解社會與職場紛繁複雜的真相,是追求完美智慧者,不可不讀的一本好書。

作者簡介

杜澤宇

政大新聞系研究所碩士班畢業,曾擔任新聞與報社記者多年,對蘑菇定律感受頗深,於業界內看盡人生百態,有感於大環境變遷,現代青年初踏入社會後的徬徨不適應,而編成此書。現為自由作家,並於業餘投入社會義工行列,分享人生體驗與心得。

序言《一本書改變一生的命運》

約瑟夫‧福特說過:「上帝和整個宇宙玩骰子,但這些骰子是被動了手腳的,我們的主要目的,是去了解他是怎樣被動手腳,以及如何使用這些手法,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是一本濃縮了人類智慧精華的鉅著,在這個瞬息萬變、資訊爆炸的時代,你讀了什麼樣的書,就會產生什麼樣的思維,進而決定了你未來的命運。這「20部經商法則」的黃金定律,像人類的一面鏡子,透過它,你可以了解人類的種種「陋習」。

本書選取的「20部經商法則」,涵蓋經商者個人的發展目標,這些法則就像人類智慧的一盞明燈,透過它,你可以了解紛繁複雜的經商智慧真相,例如: 第一部:「蘑菇定律」:初次工作只能從簡單做起,經歷對成長就像蠶繭,羽化前的必經之路。

第二部:「奧卡姆剃刀」:把空洞無物的普遍性慨念都是無用的累贅,應當被無情的『剔除』。

第三部:「馬太效應」:『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現象歸納。
第四部:「鯰魚定律」:有意識的招聘一些有活力的新血,用他們的挑戰性工作,來打破昔日的平靜,激發整個團隊。

第五部:「月暈效應」:權威、名人、名牌的產生,會有光環寵罩,四周圍繞著一些盲目之從。
第六部:「羊群效應」:人們用羊群來比喻沒有自己的判斷力,經常盲從的普通大眾。

第七部:「多米諾效應」:不論是政治軍事商業領域中,像骨牌產生一倒百倒的連鎖反應,稱之。
第八部:「蝴蝶效應」:一個微小的起因,經過時間及其它因素的參與作用,可以發展成極為巨大和複雜得影響力。

第九部:「皮格馬利翁效應」:每個孩子能否成為一個非凡的天才,取決於家長和老師能不能像對待天才一樣的教育他、期望他。
第十部:「帕金森定律」:一個不稱職官員有三個出路,一.申請退職,二.找一位能幹者來協助,三.用二個比自己更低能的人。

第十一部:「華盛頓合作定律」:一個人敷衍了事,兩個人互相推諉,三個人永無成事之日。
第十二部:「木桶定律」:一個木桶盛水多少,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木板高度。

第十三部:「彼得原理」:在組織中,每個人都會晉升至無法勝任的職位,任何人遲早都會面臨同樣遭遇。
第十四部:「80/20法則」:20%的人口擁有80%的財富,80%的收入來自20%的顧客。

第十五部:「墨菲定律」:如果壞事可能發生,不管機率多少,總會發生,並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
第十六部:「破窗效應」:如果有人打破了某建物的一塊玻璃,又沒去修理,別人可能受到暗示縱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第十七部:「手錶定律」:只有一隻手錶可以知道幾點,擁有二隻以上的手錶,卻無法確定時間。
第十八部:「路徑依賴」:一旦人們做了某種選擇,好比走了一條不歸路,慣性的力量會強化你,並讓你輕易走不出去。

第十九部:「重複博奕」:理性的人們實現了合作與高效率,克服各種難題。
第二十部:「南風效應」:從人的心理角度出發,討論人性化管理溫暖力量。 本書所選取的20部管理智慧,涵蓋了個人成功與企業發展的指標。這些定律就像智慧的一扇窗戶,透過它,你可以了解紛繁複雜的世界背後的真相。

在茫茫大海的經商書叢中,能打開本書是你的幸運,想想看這世界有多少人在茫然中辛苦學習,縱然他們翻閱了無數成功學的經商書籍,尋遍各種導引成功的道路,仍求無方向。真正對你有價值的是這些知識,它們經過時間的歷練,經過無數人的經驗而成為亙古不變的「黃金法則」。有了它你將……

可以輕易地完成工作,獲得晉升;
可以成為領袖人物,使朋友喜悅,使敵人驚愕;
可以享受簡單生活,讓生活更豐富,充滿活力;
可以避免慘痛的錯誤;
可以贏得更多得利潤;
可以讓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
可以讓自己的團隊和諧且高效率地運轉;

如果讀了本書沒有收穫,很抱歉浪費了你的時間。
如果覺得本書講出了一些道理,有計劃的學習,你的人生將開啟新的一頁。
經過無數的事實證明,只要你能掌握並運用本書中的「20大經商智慧法則」,它將會改變你的命運,突破你一生的盾悟使你的命運發生無窮的變化!

目次

第一部 蘑菇定律
程式工程師「編寫」的蘑菇定律
除不切實際的幻象
沒有人會刻意注意你
磨去棱角,適應社會
在最單調的工作中學習
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
做事,少抱怨
主動學習,自動自發
每天都激勵自己
一定要表現自己
找到自己的定位
把忠於團體放在首位

第二部 奧卡姆剃刀
把煩瑣累贅一刀砍掉
不堪重負的時代
棋王的秘密
組織的高效來自簡潔
只有一頁的備忘錄
兩個以上的目標等於沒有目標
為你的組織減肥
企業成長的法寶
淨化你的心靈
享受簡單的生活
 
第三部 馬太效應
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馬太效應的因果分析
只有第一,沒有第二
菁英者的時代
贏家制訂遊戲規則
出了名,什麼都好辦了
成功是成功之母
先做成功者,然後成功
事事領先一步
不要進入死胡同
改變遊戲規則和遊戲場所
把握機會秀自己
集中優勢兵力奮起一搏
警惕負面影響
 
第四部 鯰魚效應
老漁夫的秘密
招聘好動的「鯰魚」
引入外來的競爭者
生命在於運動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打破平衡,製造緊張
善待「插嘴的鯰魚」
 歡迎你的對手
 不做井底之蛙
人天生是懶惰的
人的潛能是無限的

第五部 月暈效應
夢露的鞋子
雀斑與星斗
虛幻的美
外表的吸引力
現在是美女的天下
世界進入性感時代
為你的產品打造光環
品牌為王
一國的英雄,另一國的妖魔094
月暈效應是把雙刃劍095

第六部 羊群效應
地獄裡發現石油了098
無可奈何隨波逐流099
群眾的眼睛不是雪亮的099
毛毛蟲習慣100
待宰的羔羊101
盲從與理性102
羊群變狼群103
尋找領頭羊104
走平常路105
自己創造未來106
 
第七部 多米諾效應
多米諾骨牌起源於中國110
世界巨頭們的轟然墜地111
擴張過度,巨債壓身112
財務詐欺,誠信告危113
防微杜漸,亡羊補牢115
見好就收,想好退路116
金融危機的骨牌效應118
只是推卸責任的藉口119
 
第八部 蝴蝶效應
蝴蝶與龍捲風122
天氣預報可信嗎123
奇妙的渾沌124
上帝擲骰子嗎125非線性思維126
乾草的發明與政治中心北移128
傑森.布萊爾的稿紙129
心靈的「超連結」131
想不到的事情132
 
第九部 皮格馬利翁效應
「雕像」變成「美少女」的故事136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讚美137
可怕的精神施暴139
一個人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麼140
欣賞你的孩子140
不應吝嗇對孩子的讚美142
努力發現孩子的優點143
讚賞孩子的每一次進步144
表揚孩子的樂善好施145
讚賞孩子改正錯誤145
不妨讚美一下自己147
欣賞你的員工148
學會讚賞別人150
 
第十部 帕金森定律
毛澤東推薦的案頭書154
不稱職官員的三條出路155
人數與工作量的關係155
官員製造更多的官員157
三流上司,四流下屬159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162
不堪折磨,知難而退164
內閣膨脹,大權旁落165
唇槍舌劍,實乃演戲168
帕金森定律發生作用的條件171
解決帕金森定律的關鍵172

第十一部 華盛頓合作定律
華盛頓合作定律176
解開華盛頓定律的面紗176
使每個人都知道該做什麼178
加強內部的交流和溝通178
挑戰辦公室政治181
謹防小人作亂181
卸掉每個人的包袱183
勇敢地說抱歉185
處理好上下級關係186
讓每個人知道目標189
建立互相合作的文化191
 
第十二部 木桶定律
最長的不如最短的194
阿基里斯之踵195
木桶定律與團隊精神196
團隊的競爭力197
 打造超級團隊198
超級團隊的魅力200
培養你的合作能力201
小心團隊陷阱204
1加1等於幾205
從優秀到卓越與從無能到普通207
 
第十三部 彼得原理
事情為何總是弄砸了210
彼得原理浮出水面211
人類的輝煌與無奈212
不勝任的經典案例214
爬不完的梯子216
位子越高越好嗎218
「南郭先生」的煩惱221
排隊木偶現象223
庸人們的天堂225
平庸至上的社會226
經過包裝的木偶政客227
彼得處方228
 
第十四部 80∕20法則
一個經濟學家的神奇發現234
神秘的不平衡236 經濟有效的思維工具237
80%的收入來自20%的商品239
抓住關鍵的少數240
地毯該換了嗎242
20%的瑕疵和80%的品質問題243
管理者的精力應放在關鍵問題上244
有所為,有所不為245
發現關鍵的人力資本246
動手來種錢247
時間管理的革命249
認識的人當中,多半是泛泛之交251
發現自己的優勢252
找到人生最關鍵的事情253
 
第十五部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從天而降258
惡意的麵包片258
錯誤是我們的影子260
犯錯一定是壞事嗎261
錯誤是前進的墊腳石263
快點犯完錯誤265
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實266
不幸中隱藏著幸福種子267
即使上帝關上所有的門,也會為你留扇窗268
走過陰霾見藍天270

第十六部 破窗理論
一項有趣的「偷車」試驗274
是誰在暗示和誘導你274
最關注的是「毛毛雨」犯罪275
「紅牌作戰」和「小題大做」276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278
校園裡的「破窗」281
你應該住在什麼地方282
另一個「破窗理論」282

第十七部 手錶定律
太多的手錶286
是什麼讓你無所適從286
別讓不同的價值觀來影響你287
選擇你自己的價值觀289
發現獨一無二的本能290
怎樣聽取他人的建議291
也許不需要他人的建議292
千萬不要朝令夕改293
別讓員工無所適從294
 
第十八部 路徑依賴
馬屁股決定鐵軌的寬度298
道格拉斯.諾思的偉大發現299
自我強化與鎖定效應300
可怕的沉沒成本301
習慣CD纏在你身上的鐵鏈302
播種習慣,收穫命運303
培養一生的好習慣304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305
做正確的事比正確地做事更重要308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309
 
第十九部 重覆博奕
重覆博奕帶來合作313
什麼保證了多次博弈優於一次博弈316
博弈理論產生一種信用325
將一次博弈轉化為多次博弈327
 
第二十部 南風效應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334
「良藥」未必要苦口336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CD人們都有被尊重的需求338
對待員工CD溫暖管理339
對待客戶CD溫暖感召347
對待生意上的夥伴CD溫暖合作351

書摘/試閱

第1部 蘑菇定律

初學者被置於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的部門,或打雜跑腿的工作),澆上一頭污物(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任其自生自滅(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

程式工程師「編寫」的蘑菇定律

「蘑菇定律」是公司對待初出茅廬者的一種非常適用的管理方法,初學者被置於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的部門,或打雜跑腿的工作),澆上一頭污物(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任其自生自滅(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

據說,「蘑菇定律」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由一批年輕的電腦程式師「編寫」的,這些天馬行空、獨來獨往的人早已習慣了人們的誤解和漠視,所以在這條「定律」中,自嘲和自豪兼而有之。

相信很多人都有一段「蘑菇」的經歷,但不一定是什麼壞事,尤其是當一切都剛剛開始的時候,當上幾天「蘑菇」,能夠消除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讓我們更加接近現實。對一個公司來說,新進的員工都是一張白紙,能力和經驗沒有太大的區別,所以給員工的起薪和工作都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無論多麼優秀的人才,初次工作都只能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蘑菇」的經歷對成長的年輕人來說,就像蠶繭,是羽化前必須經歷的一步。
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過生命中的這一段歷程,儘可能地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是每個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必須面對的問題。

消除不切實際的幻象

很多年輕人,當他們走出校園時,總是對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認為自己一開始工作就應該得到重用,就應該得到相當豐厚的報酬。他們喜歡在薪資上相互攀比,薪資似乎成了他們衡量彼此價值的唯一標準。但事實上,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缺乏工作經驗,是無法委以重任的,薪水自然也不可能很高,於是他們就有了許多抱怨。

一旦得不到重用,薪資也達不到他們的預期,曾經在校園編織的夢想也逐漸破滅了。沒有了信心,沒有了熱情,工作時總是採取一種應付的態度,能少做就少做,能躲避就躲避,敷衍了事。
因此,對他們來說,參加第一份工作時必須消除不現實的幻想,他們應該認識到,沒有任何工作是卑微的、不足道的。

從史丹福法學院畢業後,卡莉.費奧利娜(惠普公司董事長)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房地產投資經紀公司任職。她有個職務,但不是「副總裁」,而是「接線生」。她接電話、打字、影印……儘管她的父母給予她一切關心與諒解,儘管這並非他們所希望看到的、一個史丹福畢業生的事業。

但費奧利娜發現,任何事情都能讓你學到不少東西,關鍵在於你是否選擇了學習。 有一天,幾個經紀人認為她不應該被那些繁瑣的接線生工作耽誤前程,他們問費奧利娜是否願意做些別的什麼。於是,她得到了一次撰寫文稿的機會。就是那一刻,就是那一個舉措,因為她認為自己能行,所以她得到了一次改變人生的機會。

事業中的很多機會都是在每一次單調的工作經驗中掙得的,如果你一開始就不想從事單調的工作,那麼你永遠也不會得到提升的機會!只有投身到社會生活中去,在生活中磨練,你才會知道你能遇到的機會是無窮無盡的。 沒有人會刻意注意你 對於初出茅廬者來說,在做完工作、取得成績之後,總是希望上司和同事會注意自己,最好還能加上一兩句讚賞;如果遇到挫折或做錯某事,總以為別人時刻在盯著自己、隨時準備責備自己。但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繁重的工作、生活的煩惱,沒有人有時間刻意去注意別人。

艾倫比拿破崙高一英尺,體重是著名模特兒特威格的兩倍,她唯一一次去美容院的時候,美容師說她的臉對她來說是個難題。
曾經的艾倫總是試圖去順應世俗,去表現得比別人優越。但在阿斯科特跑馬場遇到的一件事,使艾倫認識到以前的做法是多麼的愚蠢。

有一個矮小而肥胖的女人,穿戴得整整齊齊,高高的帽子,佩戴著粉紅色蝴蝶結的晚禮服,白色的長統手套,手裏還拿著一根尖頭手杖。由於她是一個大胖子,當她坐在手杖上時,手杖尖戳進了地裏。手杖戳得太深,一下子拔不出來。她使勁地拔呀拔,眼裏含著惱怒的淚水。最後她終於拔了出來,但卻手握著手杖跌倒在地上。 這個肥胖女人這一天算毀了,她在大庭廣眾之下丟臉。她沒有給任何人留下好印象;在她自己充滿悲哀的眼淚裏,她是一個失敗者。艾倫記得非常清楚,她自己曾經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那時候的艾倫還沒有真正認識到:沒有人真正注意你的所作所為。
許多年來,艾倫都試圖使自己和別人一樣,總是擔心別人會把她想像成什麼樣。現在她知道,其實根本沒有人注意過她。

有一天,艾倫獨自坐在公園裏,心裏卻擔憂著她的朋友如果從這兒走過,是否會認為她的行為很愚蠢。當她開始讀一段法國散文時,她讀到了一個總是忘了現在、幻想未來的女人。顯然,這個女人沒有多少時間是在過自己的生活,因為她把絕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給別人留下好印象上了。

艾倫在這一瞬間意識到,整整二十年光陰都花在一個毫無意義的賽跑上了。她所做的一切(不管是優秀的還是笨拙的)都沒起什麼作用,因為沒有人會刻意注意她。 而在公司中,為了獲得上司和同事的注意,急於表現、發表輕率的意見都不是個好主意。這不但容易引起老員工的反感,也會留下誇誇其談、不知輕重的印象。 磨去棱角,適應社會

要想在商場上遊刃有餘,不僅要有專業的知識和技術,還要有各種基本的能力。不過,光憑這些能力做事,還是遠遠不夠的。成功的商人,都能把基本的能力融入人際關係和周圍的環境中,簡單地說,就是這些能力必須配合商場上的需求。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那些辦事能力強、工作積極的人,都有某些共同的行為標準和思考模式。我們把這種成功的模式,稱為商界適應行為。如果年輕人能夠迅速學習和掌握這種商界適應行為,就能迅速適應自己的工作,地位的提升也就指日可待了。

「學校的高材生,未必能成為商場的風雲人物」,這是因為,在學校很有才華的才子,也可能無法適應商場的需要。相反,在商界適應能力強的人,即使不是一流大學的畢業生,也可以成為商業界的頂尖人物。
人們是否能夠適應商場中的行為模式和遊戲規則,會受到個人性格、意願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影響。所以,對於剛剛參加工作的人來說,如果想在商界取得成功,那麼適應社會、適應商業運作才是最重要的。

在最單調的工作中學習

如果你只是為了薪水而上班,公司的確是一個很無聊的地方。不過,如果你想到的就只有這些,那就過於膚淺了。工作的樂趣要靠自己一點一滴地去體會,當你辛辛苦苦地完成一件工作時,那種感覺不是用金錢可以換來的,這就是所謂的「成就感」。也就是這些成就感的累積,使你的生活越來越充實,越來越充滿活力。
當年,最偉大的高爾夫球明星老虎伍茲做的第一份工作是趕牛犁田。他跟在耕牛後面,用掃帚趕牛。趕一天牛賺一美元,每天連續工作八個小時,連停下來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但伍茲從沒有抱怨。

趕牛犁地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單調最乏味的工作,但它對伍茲的一生都有好處,使他懂得了很多道理。
由於農場主老是盯著他們,他每天都得準時上班,此後,無論伍茲做什麼工作都沒有遲到過。此外,他還學會對雇主尊敬,忠心耿耿地工作。不想工作就說自己病了,伍茲的腦子裏從來沒有這樣的念頭。

那時伍茲才六歲,可是他已經做大人的工作了。家裏需要他賺取的每一分錢,因為他父親每週最多只能賺十八美元。他們住在一座簡陋的小木屋裏,有三間房子,地面是土鋪的,屋子裏沒有廁所。
能賺錢幫助父母養活兩個弟弟和三個妹妹,伍茲感到非常的自豪,這也使伍茲有了自尊心。而對一個人來說,自尊心是他最重要的東西之一。

伍茲7歲的時候,在離家不遠的一個高爾夫球場找了一份工作。他的工作是站在高爾夫球場平坦的球道上,看球落在什麼地方,這樣就能很快地找到球了。有一個球找不到就意味著要被解雇,但伍茲從來沒有給他的雇主這樣的機會。
有時,伍茲躺在床上,夢想著打高爾夫球能賺好多好多錢,然後他就可以用這些錢給自己買上一輛新自行車了。

越是這麼想,他就越覺得自己應該去打高爾夫球。於是,他用番石榴樹枝和一根管子做了自己的第一根高爾夫球棒,然後把一個空罐頭盒敲打成一個高爾夫球,最後在地上挖了兩個小洞,他一有空閒就把球打過來又打過去,像在田裏工作那樣專心致志。
就是憑著用番石榴樹枝做的高爾夫球棒,伍茲打出了自己的世界級高爾夫明星的榮譽。

當然,我們所在的公司並不會每天都舉行感人的「下水典禮」。但是,我們應該把它看作「夢想開始的地方」。所以,年輕人不但要潛心學習,更應該有獻身於工作的精神。你每天獲得的工作經驗,都有助於你早日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

馬丁.路德.金說:「如果一個人是清潔工,那麼他就應該像米開朗基羅繪畫、貝多芬譜曲、莎士比亞寫詩那樣,以同樣的心情來清掃街道。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於天空和大地的居民都會對他注目讚美:瞧,這兒有一位偉大的清潔工。」 桑布恩先生是一位職業演講家,他曾經有一位優秀的郵差(弗雷德)給他提供最好的服務。在全國各地舉行的演講與座談會上,他都會拿出這位郵差的故事和聽眾一起分享。

似乎每一個人,不論他從事的是服務業還是製造業,不論是在高科技產業還是在醫療行業,都喜歡聽弗雷德的故事。聽眾對弗雷德著了迷,同時也受到他的激勵與啟發。
「我的名字是弗雷德,是這裏的郵差,我順道來看看,向您表示歡迎,介紹一下我自己,同時也希望能對您有所瞭解,比如您所從事的行業。」弗雷德中等身材,蓄著一撮小鬍子,相貌很普通。儘管外貌沒有任何出奇之處,他的真誠和熱情透過自我介紹溢於言表。

桑布恩收了一輩子的郵件,還從來沒見過郵差做這樣的自我介紹,這使他心中頓覺溫暖。
當弗雷德得知桑布恩是個職業演說家的時候,弗雷德希望最好能知道桑布恩先生的日程表,以便桑布恩不在家的時候可以把信件暫時代為保管。
桑布恩先生表示沒必要這麼麻煩,只要把信放進房前的信箱裏就好。但弗雷德提醒道:「竊賊會經常窺探住戶的信箱,如果他們發現信箱是滿的,就表明主人不在家,他們就可能為所欲為了。」

所以弗雷德建議只要信箱的蓋子還能蓋,他就把信放到裏面,別人不會看出桑布恩不在家。塞不進信箱的郵件,他就把信件擱在房門和屏柵門之間,從外面看不見。如果房門和屏柵門之間也放滿了,他就把剩下的信留著,等桑布恩回來。
桑布恩在多次演講中提起弗雷德的故事後,有一個灰心喪氣、一直得不到老闆賞識的員工寫信給桑布恩。信中表示弗雷德的榜樣鼓勵了他「堅持不懈」,做他心裏認為正確的事,而不計較是否能得到承認和回報。

在一次演講之後,一位聽講的經理把桑布恩拉到一邊,對他說他現在才認識到,原來一直以來自己事業的理想就是做一個「弗雷德」。他相信,在任何一個行業和領域裏,每個人的奮鬥目標都應該是傑出和優秀的。
現在已經有很多公司創設了「弗雷德獎」,專門鼓勵那些在服務、創新和盡責上具有同樣精神的員工。 弗雷德和他工作的方式,對於二十一世紀任何想有所成就、脫穎而出的人來說,都是一個最適用的象徵。

剛進職場的年輕人,很少馬上就被委以重任,往往是做些瑣碎的工作。但是不要小看它們,更不要敷衍了事,因為人們是透過你的工作來評價你的。如果連小事都做得潦草,別人還怎麼敢把大事交給你呢? 多做事,少抱怨

即使你的處境再不如人意,也不應該厭惡自己的工作,因為這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這更糟糕的事情。如果環境迫使你不得不做一些令人乏味的事情,你就應該設法使這些乏味的工作變得充滿樂趣。用這種積極的態度投入工作,那麼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很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大部分公司對新進人員都是一視同仁的,從起薪到工作都沒有什麼差別。無論你是多麼優秀的人才,剛開始都沒有什麼特權,所分配的工作,也是從誰都能做的簡單事情做起。

你的情況怎麼樣呢?對於一連串的實習和簡單的工作,你會心煩嗎?會抱怨一點樂趣也沒有嗎?
如果因為每天整理平淡無味的資料,跑跑腿,就對工作產生抱怨的心態,那麼做起事來就會草率,發生許多不必要的錯誤。這樣一來,即使你的成績再好,文憑再高,也不見得能符合公司的要求。

一旦主管對你有這種草率的印象之後,分配重要工作的時候,就絕對輪不到你。即使你再花費幾年的時間,也無法挽回別人對你的信任。所以,看起來很簡單的事,做起來反而要特別用心。

相反地,如果你對小事都不馬虎,謹慎努力地做好,別人對你的評價就會越來越高,自然也就會慢慢地把重要的事情交給你處理。在開始的時候,這種差異雖然只有毫釐之距,可是兩三年後就會有天壤之別了。
而且,如果你認為成為公司的中堅成員之後,就不用做一些雜事,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其實,地位越高,所要處理的雜事反而越多。

因為身處高位的人是不可能只考慮一件事情的,常常是一邊要想當前的問題,一邊又要應付突發的事件。每一件事都必須考慮好、安排好,不管它是大事還是雜事。 為了要把自己的頭腦訓練成這樣,你就必須有耐心地接受開始時的一連串訓練。

主動學習,自動自發
 
手工業時代,許多人為了學一門手藝常拜師學藝多年,卻無法拿到任何工錢,但他們毫無怨言。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的老闆並不是一個睿智的人,並沒有注意到我們付出的努力,並沒有給予相應的回報,那麼也不要懊喪。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來思考:現在的努力並不是為了現在的回報,而是為了未來。我們投身於商業並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人生並不是只有現在,而且有更長遠的未來。

人可以透過工作來學習,可以透過工作來獲取經驗、知識和信心。你對工作投入的熱情越多,決心越大,工作效率就越高。當你抱有這樣的熱情時,上班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工作就會變成一種樂趣,就會有許多人來聘請你做你喜歡做的事。
羅斯.金說:「只有透過工作,你才能保證精神的健康,在工作中進行思考,工作才是件愉快的事情。兩者密不可分。」 年輕人應該從頭學起,擔當最基層的職務,這是件好事。世界上有許多大企業家在創業之初都要做那些瑣碎而單調的事情。他們與掃帚結伴,以清掃辦公室度過了企業生涯的最初時光。

有一天,一位溺愛孩子而又時髦的密西根母親問一位男青年,是否見過像她的女兒普里茜拉那樣的年輕女郎如此泰然地在房間裏進行打掃。男青年說從未見過,那位母親高興得樂不可支。但男青年頓了頓又說:「我想看到的是她能在室外進行打掃。如果有必要,新來者在辦公室外進行打掃並沒有損失。我本人就曾是打掃人之一。」

每天都激勵自己

一位電臺廣播員在她的三十年職業生涯中,曾遭辭退十八次,可是每次事後她都放眼更高處,確立更遠大的目標。
由於美國的無線電臺都認為女性不能吸引聽眾,沒有一家肯雇用她,她就遷移到波多黎各去,苦練西班牙語。有一次,一家通訊社拒絕派她到多明尼加共和國採訪一次暴亂事件,她便自己湊足旅費飛到那裏去,然後把自己的報導出售給電臺。 一九八一年,她遭到紐約一家電臺辭退,說她跟不上時代,結果她失業了一年多。 有一天,她向一位國家廣播公司的電臺職員推銷她的清談節目構想。「我相信公司會有興趣。」那人說。但此人不久就離開了國家廣播公司。

後來她碰到該電臺的另一位職員,再度提出她的構想。這位先生也誇獎那是個好主意,但是不久這位先生也失去了蹤影。
最後她說服第三位職員雇用她,此人雖然答應了,但提出要她在政治台主持節目。「我對政治所知不多,恐怕很難成功。」她對丈夫說。丈夫熱情鼓勵她嘗試一下。 一九八二年夏天,她的節目終於開播了。她對廣播早已駕輕就熟了。於是她利用平易近人的作風,大談七月四日美國國慶對她自己有什麼意義,又請聽眾打電話來暢談他們的感受。

聽眾立刻對這個節目發生興趣,於是她一舉成名。如今,莎莉.拉斐爾已成為自辦電視節目的主持人,曾經兩度獲獎,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每天有八○○萬觀眾收看她的節目。

「我被辭退了十八次,本來大有可能被這些遭遇所嚇退,做不成我想做的事情,」她說,「結果相反,我讓它們鞭策我勇往直前。」 

一定要表現自己

雖然絕大多數的年輕人都有過一段「蘑菇」的經歷,但是,如果你當「蘑菇」的時間過長,你就可能成為眾人眼中的無能者,更糟的是,你自己也會漸漸認同這種角色。
所以在公司裏,你一定要善於表現自己,那些默默無聞、埋頭苦幹的人,往往得不到重用。一個精明的員工,不僅善於做事,而且還要會「表現」自己,才有機會脫穎而出。下面列出七點將有助於你:

1.充分利用公司的會議:讓上司和其他同事注意你:一定要事先計劃好你想說的和你要達到的目的,列出可能遇到的疑問和對策。開會時不要坐在會議室的角落裏,要大聲清晰地說出你的意見,善用眼神進行交流。

2.主動亮出你的成績:男人做一點工作就大張旗鼓地讓每個人知道,女人也不該默默無聞。男人可以為你開門,但在工作評估時,他們絕不想讓妳走在前面。

3.不要期盼在工作中結交朋友:工作僅僅是完善自我的一部分,把交友這一項從工作目標中劃掉,當然,如果能遇到知己是你額外的收穫。

4.坦然面對變化: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從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鍛鍊自己,好的機會和壞的事情也許就發生在五分鐘以後。如果你平時就有所準備,你的鎮靜對策會讓老闆和同事刮目相看。

5.敢於冒險:經驗是一位老師,教導你之前先給了你考試,但患得患失只能令你停止不前,成功者多數是敢於把想法變成行動的人。

6.盡量避免承擔那些你不能直接控制的工作:如果專案中的主要或是關鍵人員不是向你匯報,而且你並未得到足夠的授權,就不必自告奮勇地站出來。同事間的相互幫助不是用這種方式表現的,你應該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那些能真正給你事業帶來發展機會的工作中。

7.養成及時稟報的習慣:這不但能讓上司掌握情況,更能留下工作效率高、踏實可靠的良好形象,這對你將來的發展無疑是大有好處的。

找到自己的定位

如果你發現自己身陷一個前景暗淡的處境時,通常會怎麼辦呢?
你會更加努力,想用更長的工作時間、更多的精力來加以扭轉,或許你的成功秘訣就是,一刻不停地拚命做,把工作做得比別人好,名望和財富自然會來到自己身邊。

這是真實的答案嗎?
不是。

如果選擇了一條不適合自己的道路,走上了一個自己不適合的公司,更加努力地工作很少會通往成功之路,做得更加聰明才是更好的辦法。
因此,如果一個人當了太長時間的「蘑菇」,就應該對自己和自己的工作進行重新定位了。

你是個什麼樣的人?你在生活中的位置是什麼?你能用一個概念來概括你自己的位置嗎?要是能的話,你能通過自己的職業來確立這個位置並加以利用嗎?
一位經常跳槽,最後一無所成的博士生這樣感嘆,如果能以對待孩子的耐心來對待工作,以對待婚姻的慎重來選擇去留,事業也許會是另外一種情形。世界上沒有全能奇才,你充其量只能在一兩個方面取得成功。在這個物競天擇的年代,你只能聚集全身的能量,朝著最適合你的方向,專注地投入,才能成就一個優秀的你。

為了進行準確的定位,找對最佳的結合點,心理學家幫我們找到了很多的測試工具。一些知名企業在招聘員工時,也要對求職者實施性格測試。因為人們知道,必須把不同性格的人放在最合適的工作,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潛能。
比如一個喜新厭舊的人,對於一個保守的企業而言,可能是經常批評公司及主管的叛逆分子,令人頭痛不已。但如果他去從事創意方面的工作,可能會大受歡迎,因為他總能提出新的想法。

因此,如果確實發現現在的職位不適合你,如果你不想做一輩子「蘑菇」,那麼該是對自己進行重新定位的時候了。

把忠於團體放在首位

傑克的父母在賓夕法尼亞洲的沙勒羅伊經營了一家小餐館,餐館每週營業七天,每天營業二十四小時。
傑克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就是專門為那些來餐館就餐的人擦皮鞋,那時候他才六歲。 傑克的父親小時候也擦過皮鞋,所以他的父親教會他怎麼樣才能把皮鞋擦得亮亮的。他告訴傑克,擦完皮鞋後要徵求顧客的意見,如果顧客不滿意,就把皮鞋重新擦一遍。

隨著年齡的增長,傑克的工作量也增加了,十歲的時候又增加了收拾餐桌,做雜工的事。他父親笑容滿面地告訴他,在雇傭過的勤雜工中,他的兒子是做得最好的。 餐館裏的工作使傑克感到非常自豪,因為他拚命地工作正是為了讓全家人能生活得更好。但是傑克的父親明確地指出,要想成為餐館工作人員中的一員,就得達到一定的標準,必須準時上班,手腳要勤快,並且要禮貌待客。

除了擦皮鞋外,傑克在餐館做的其他工作都是沒有報酬的。有一天傑克做了一件傻事:他對父親說他應該每週給自己十美元。他的父親回答說:「好啊,那麼你一天在這兒吃的三頓飯的飯錢是不是也應該付給我呢?你有時帶朋友到餐館來白喝汽水又該怎麼算呢?」他的父親估算了一下說,傑克每週大約欠他四十美元。

傑克至今還記得在部隊服役兩年後回到家裏的情景。那時他剛被提升為上尉,當他自豪地走進父母的餐館時,他父親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打雜工今天休息,晚上你負責打掃,怎麼樣?」

傑克心想:「我是不是聽錯了?我現在已經是美國軍隊裏的一名軍官了!」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傑克轉而又想,對於父親來說,他還是餐館的一個夥計,於是傑克拿起拖把拖地去了。在為父親工作的幾年中已經使傑克懂得,應該把忠於團體放在首位,不管這個團體是家庭餐館還是「沙漠風暴行動」,都是一個樣的。

第2部 奧卡姆剃刀

「奧卡姆剃刀」是一種「反動的」哲學。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就是不斷為這個世界增添新的內容,而「奧卡姆剃刀」卻不斷向我們的文明成果發出挑戰,指出許多東西實際上是有害無益的,而我們正在被這些自己製造的麻煩壓垮。

把煩瑣累贅一刀砍掉

西元十四世紀前期,從法國的一所監獄中逃出一個囚犯。
那時歐洲正處在黑暗的中世紀,一個犯人越獄算不了什麼大事,可是這個人非比尋常,他是一位很有學問的天主教教士,人稱「駁不倒的博士」。

他叫威廉,出生於英國的奧卡姆,人們叫他「奧卡姆的威廉」。他曾在巴黎大學和牛津大學學習,知識淵博,能言善辯。由於他發表的言論有許多與當時的羅馬教廷不合,因此被囚禁在法國的監獄。

在獄中過了四五年,他找到機會逃了出來,跑到巴伐利亞去找那裏的王爺,他向王爺講了一句很有名的話:「你用劍保護我,我用筆保護你。」於是正在和教廷鬧彆扭的王爺立刻收容了他。

隨後他著書立說,名聲大振。他對當時無休無止的關於「共相」、「本質」之類的爭吵感到厭倦,主張唯名論,只承認確實存在的東西,認為那些空洞無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無用的累贅,應當被無情地「剃除」。
這也就是他所謂的「思維經濟原則」,概括起來就是「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因為他是英國奧卡姆人,人們就把這句話稱為「奧卡姆剃刀」。

這把剃刀出鞘以後,剃去了幾百年間爭論不休的經院哲學,剃光了活躍一千年的基督教神學,使科學、哲學從神學中分離出來,引發了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譜寫了全世界現代化的第一篇章,或者說是序曲。
經過數百年的歲月,奧卡姆剃刀已被歷史磨得越來越利,它早已超越了原來狹窄的領域,具有了更廣泛、豐富和深刻的意義。

在某種意義上,「奧卡姆剃刀」是一種「反動的」哲學。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就是不斷為這個世界增添新的內容,而「奧卡姆剃刀」卻不斷地向我們的文明成果發出挑戰,指出許多東西實際上是有害無益的,而我們正在被這些自己製造的麻煩壓垮。

不堪重負的時代

不可否認,人類已經進入了一個不堪重負的時代。世界人口總數已突破了六十億,全球環境問題越來越嚴峻,人與自然的矛盾正空前激化中。
同時,我們的生活也變得更為緊張和沉重,人們為生活奔忙,為工作壓力所苦,休息和休閒時間越來越少。
 
最為嚴重的是,我們的組織正在不斷膨脹,制度越來越繁瑣,文件越來越多,效率越來越差。
在今天,大公司員工數量的增加,導致了員工之間相互影響的幾何成長。如果公司只有十個員工,那麼員工可以彼此保持聯繫;如果公司有一○○○名員工,一對一相互交流會變得非常複雜;如果公司有一萬名員工,那麼員工之間的相互交流會變成不可能。

要處理這種僅僅由企業規模產生的員工之間的複雜交流,我們需要更複雜的系統。 如果我們留心,就會發現,一份常見的商業建議往往會有厚厚的一疊。
我們再看看一些高層經理們的個人計劃,計劃中的目標數不勝數。
雖然我們的物質生活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富足和舒適,但是我們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比任何時代都差。我們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財富,卻發現自己成了這些巨大財富的奴隸。

兩千多年前,蘇格拉底站在熙熙攘攘的雅典市集上感嘆:「這兒有多少東西是我不需要的!」
雖然,我們不能也不該回到那個「小國寡民」的時代,但蘇格拉底的感嘆值得我們深思。
面對這個已經嚴重超載的世界,面對這些無限臃腫膨脹的組織,面對已被太多的欲望壓得喘不過氣的人類,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需要這把閃著陰冷寒光的「奧卡姆剃刀」。 

棋王的秘密

人類總喜歡把事情變得複雜,但事情並不都是越複雜越好。
優秀企業的一個主要特徵,就是他們知道保持事情簡單化的重要性,不管多複雜的事情都能簡化,變得簡單易行。
事實上,由於人類思維方式的限制,簡單的資訊遠比複雜的資訊更有利於人類的思考和決策。
諾貝爾獎獲得者哈伯特.西蒙(Hevbert Simon)最近幾年一直在研究人工智慧,他試圖使電腦像人那樣「思考」,而不是無效率地尋找答案。

西蒙在人工智慧的研究中發現了另一個令人著迷的結論。
他和同事研究了用可編程式電腦下棋的問題,他們首先假定電腦可以在嚴格理性的基礎上下棋,也就是說,人們可以像決策樹那樣為電腦編程式,讓電腦在每走一步之前,都搜索和檢查所有可能的招數及對手的應招,然後再做出決策。

在理論上,這一設想能夠完成,然而它是不實際的。因為可能招數的數目有10的120次方那麼多(10的120次方是1萬億),現在最快的電腦在一個世紀內也只能計算10的20次方的數。因此,為電腦編輯程式,使得電腦下得很理性,在技術上是不可行的。

那麼優秀的棋手能保持很高的勝率,其原因是什麼呢?
西蒙要求世界上最好的棋王用十秒鐘飛快地掃一眼正在進行的棋局,棋盤上仍然有二十個左右的棋子。他發現,棋王能記起每個棋子的位置,這與短期記憶理論根本不符。

當A級棋手(級別比棋王低)被要求做同樣的測試時,他們的成績比棋王差一些。 但是,這個試驗還有個疑難點:當棋子的擺設是隨機的,而不是正在下棋的過程中時,不管是棋王還是A級棋手,都記不住棋子的位置,一定有別的因素在起作用。 西蒙認為,這些因素就是棋王有更多被充分開發的長期象棋記憶,而且,這種記憶採取潛意識的記憶形式,或者是西蒙所謂的象棋「模式辭彙」。

棋手下棋是這樣思考的:我見過這個棋局(模式)沒有?它的來龍去脈如何?它的前一招是什麼?它後面的局勢會如何發展?
西蒙發現,A級棋手的象棋「模式辭彙」大約在二○○○個左右,而棋王卻高達五○○○○個。棋手們使用了「決策樹」思維方式,但只在有限的程度上顯示出來。

當我們明白了西蒙研究的含意時,會發現這個理論在別處有很大的用途。
任何領域的專家都有豐富的模式辭彙,它們是經過長年的正規教育,尤其是通過長年的實踐經歷形成的。有經驗的醫生、藝術家和機械師都有豐富的模式辭彙,這就是經驗的力量。
這個發現應該被好好慶祝一下,因為在我們看來,它幫助我們解釋了管理中經驗的重要性。

有經驗的老闆有很好的直覺,他的模式辭彙(西蒙稱之為「老朋友」)能迅速地告訴他事情是在變好還是在變糟。
模式辭彙的概念對於實行優秀管理有重大意義。它會教導我們,在關鍵決策上要更加相信自己的感覺;它還教導我們,要經常詢問顧客和員工的建議,汲取他們的經驗;最後,它鼓勵我們堅信經驗的價值。

在西蒙及其同事的研究中,另外一項重要的發現是,人類不擅長處理大量的新資料和信息。他們發現,一般的人在短期內最多能記住六到七條資料或資訊。
因此,複雜的事情,龐大的資訊量對於人們來說往往都是累贅。

組織的高效來自簡潔

商業世界和人生一樣,總是朝著複雜的方向發展。
所有複雜的組織都會存在資源浪費和效率低下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大型組織。他們沒有專注在應該關注的事上,很多大型組織都在進行昂貴的、無生產力的活動,而且這種活動的數目極其龐大。

每一個組織,都是許多相互對抗的力量協力造成的產物。而這種對抗,是由許多瑣碎且不重要的勢力,共同對抗少數的重要的勢力。
這些瑣碎無用的多數,代表著組織裏無所不在的惰性和無能,它們和組織中有活力和創造性的力量混雜一處,結果我們常常是既分不出垃圾,也看不見寶石。
所以,任何公司都可以做到降低成本,把進行中的活動加以簡化,並把低價值或負面價值的活動消除,讓顧客享有更好的服務。 複雜往往會造成浪費,公司的高效來自簡潔。

複雜公司的很多活動毫無意義,構想上毫無新意,執行上造成浪費,對於顧客來說,這通常都是毫無價值的。
有一小部分的活動極有效,在顧客眼中很有價值。但它們通常是看不見的,被掩埋在一大堆無效的活動之中。
其實,只要改變一下做事情的方式,並且少做一些無用之功,事情就會有很大的改觀。

所謂的高級經理們似乎喜歡複雜,一個單純的公司一旦成功,經理人就忙著讓公司變得高深莫測。等公司變複雜了,它的獲利卻大大降低,這是因為公司多進行了一些周邊的瑣碎事務。可以說,讓公司變得複雜的行動,是人類行為中最降低效率的行動。

既然複雜只會毀掉價值,那為什麼要增加獲利的盈利公司還要變複雜?
答案很明顯:人們似乎喜愛複雜。複雜是思考上的挑戰;複雜使人精神為之一振;複雜在平日的單調規律中加入了酵素,使日子變得不一樣;複雜為經理人帶來有意思的工作內容……

有人認為,就算沒人管,複雜還是會冒出來。雖然這句話有些道理,但是經理人的確是在為複雜推波助瀾。一個企業,如果沒有面臨經濟上的危機,或沒有出現一個大刀闊斧的企業領導人,那麼,一定會存在著複雜繁瑣的管理活動CD而這種管理活動正是當權的管理階層所期待的。

大型的企業總是塞滿「過客」CD不賺錢的產品、流程、供應商、顧客以及臃腫的經理階層。
這些過客妨礙了企業繼續前進。而對一個企業來說想前進就需要簡潔,而簡潔來自毫不留情地剃除掉所有複雜繁瑣的事物。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