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探求宇宙的秘密:從哥白尼到愛因斯坦(簡體書)
滿額折

探求宇宙的秘密:從哥白尼到愛因斯坦(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4 元
定價
:NT$ 144 元
優惠價
87125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為了使讀者看清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看清今天的科學在人類歷史上的地位,《探索系列叢書.探求宇宙的秘密:從哥白尼到愛因斯坦》特別介紹了地球上文明的起源和進步,介紹了自然科學的誕生和發展。本書以哥白尼、伽利略、牛頓和愛因斯坦的貢獻為主線,來描述自然科學的重大成就和重要思想;以霍金和彭羅斯的貢獻為核心,來闡述當代的時空理論,介紹相對論研究的最新成果。

作者簡介

趙崢,1943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67年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1981年于北京師范大學天文系獲碩士學位(導師劉遼教授),1987年于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獲博士學位(導師普利高津教授)。曾任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主任,中國引力與相對論天體物理學會理事長。現為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教授,理論物理博士生導師、教育學博士生導師。

名人/編輯推薦

趙崢編著的《探求宇宙的秘密——從哥白尼到愛因斯坦》概覽古今、縱橫中西。闡述了宇宙是如何起源的、如何發展的、將向何處去,時間有無開始、有無終結,黑洞、暗物質是否存在、會對宇宙產生什么樣的影響,等等問題。語言生動、幽默,通俗易懂,圖文并茂,是難得的科學普及佳作。

本書是一本適應面較寬的科普讀物,中學生、大學生和研究生都可以從中獲取有益的知識。書中主要介紹了物理學和天文學發展的不平凡歷程和一些最新成果,特別是有關相對論、黑洞和宇宙演化的知識。本書收集了許多科學家的珍聞趣事,介紹了一些重大科學發現的曲折過程。希望廣大讀者能在輕松、愉快的情況下讀完本書,并有所收益。也希望有志于科學研究的年輕人能從書中得到一些啟發,增強自己的科學研究能力。
為了使讀者看清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看清今天的科學在人類歷史上的地位,本書特別介紹了地球上文明的起源和進步,介紹了自然科學的誕生和發展。本書以哥白尼、伽利略、牛頓和愛因斯坦的貢獻為主線,來描述自然科學的重大成就和重要思想;以霍金和彭羅斯的貢獻為核心,來闡述當代的時空理論,介紹相對論研究的最新成果。書中還包含了作者本人的一些研究心得。
作者在本書中列舉了許多事例以期說明:歷史上,青年是科學發現的主力軍。
在物理學的長期教學與研究中,作者深感需要一本通俗介紹物理思想并帶有趣味性的輔助讀物,同時把科學史融入其中,使學生能在避開繁雜的數學計算、較為輕松的情況下,掌握深奧理論的主要思想,了解科學發現的曲折歷程,學到科學研究的方法。
歐美、日本的教授對中國學生的考試能力普遍感到欽佩,但覺得中國學生的科研能力遠不如考試能力那樣出色。這反映了中國學校教學成功的一面和失敗的一面。一般說來,中國學校普遍強調刻苦學習、強調基本功、強調做練習,中國學生投入的精力和時間遠非歐美學生可比。但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中國學生動手做實驗的機會遠比歐美學生少。而且,在教學過程中,中國教師往往不注意突出物理思想,不注意讓學生了解科學發現的艱難過程,不注意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方法和興趣,這就造成了中國學生“考試見長、科研見短”的奇特局面。
在目前我國的經濟實力已得到較大發展的情況下,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機會,去做更多的實驗。同時,改進我們的教學方法,豐富學生的物理思想,增進學生對科學發展史的了解,也會有助于我國學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作者希望本書能起到科普讀物和輔助教材的雙重作用,使一般青年讀者和物理專業的學生都能從中獲益。本書是一次新的嘗試,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最后,作者要對梁紹榮教授表示感謝,本書是在他的建議和鼓勵下完成的。還要感謝劉遼教授審閱本書的部分章節,感謝郝柏林院士對原稿第七章提供的修改意見,感謝陸琰院士對第七章和第九章的修改建議,感謝高士圻先生、裴申先生和裴壽鏞先生幫助核實書中的一些內容。感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373003,10475013,10773002)的支持。感謝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李桂福編審、梁志國編輯和范林編輯對本書的出版所做的大量工作。

目次

一、文明的起源和腳步1.海洋文明3.大河文明4.美洲文明5.文明的繁榮二、自然科學的誕生1.哥白尼與日心說2.偷看上帝的秘密3.伽利略的天才發現4.不得已的認罪聲明5.開普勒的悲壯人生三、牛頓與經典物理學1.上帝說:“讓牛頓去吧!”2.經典物理學的“聖經”3.萬有引力4.這片空間會荒廢嗎5.走下神壇的牛頓四、愛因斯坦與相對論1.兩朵烏雲2.魔鬼說:“讓愛因斯坦去吧!”3.別了,以太和絕對空間4.狹義相對論的成就5.雙生子佯謬6.狹義相對論的困難五、彎曲的時空1.平行線只有一條嗎2.慣性力等效於引力3.萬有引力是時空的彎曲4.神秘的引力波5.偉人和凡人六、人造的太陽1.哥本哈根學派2.三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家庭3.蘑菇雲中的太陽4.中國的原子彈5.探索無窮小七、白矮星、中子星與黑洞1.歷史上的黑洞2.白矮星和它的研究者3.“小綠人”,脈衝星和中子星4.黑洞的形成、構造與特點5.轉動的黑洞八、霍金與黑洞的熱性質1.激發的黑洞2.黑洞熱嗎3.沸騰的黑洞4.信息疑難5.堅強的天才九、膨脹的宇宙1.均勻的宇宙2.有限而無邊的宇宙3.膨脹或脈動的宇宙4.α,β,γ建立的火球模型5.宇宙有限還是無限6.暗物質與暗能量7.連接宇宙的蟲洞8.撐開蟲洞的異常物質十、我們瞭解“時間”嗎1.令人懷疑的奇點2.長溝流月去無聲3.“同時”這個概念存在嗎4.時間沒有開始和結束5.熱與引力,熱與時間結束語主要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大約100億~200億年前,在虛無縹緲中發生了一次大爆炸。爆炸產生的高溫原始火球,急劇地膨脹,在膨脹過程中形成了構成今天的物質的基本單元(光子、電子、夸克等)。然后,膨脹速度減慢,溫度逐漸降低,原子核和原子相繼出現,在距今約數十億年的時候,恒星與星系開始形成。這些星系一直演化至今,并留下大爆炸的余熱(大約為絕對溫度2.7K)。這就是我們的宇宙,它從“無”中誕生,是真正的“無中生有”。中國古代的思想家老子就曾經說過,“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古人說,“天地四方日宇,古往今來日宙”,宇宙就是空間、時間和物質的總稱。牛頓認為,空間就像一無所有的空箱子,時間則是像河流一樣永遠均勻流逝的東西。我們中國的孔子,對時間也有類似的看法,“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物質就在這無限的空間和無窮的時間中永恒地游動。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時間和空間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稱為四維時空。物質的存在會造成時空彎曲。沒有物質的時空是平直的,有物質的時空是彎曲的。如果物質消失,彎曲的時空會變得平直,但依然存在。晚年的愛因斯坦則進一步認為,時間和空間不過是物質伸張性和廣延性的表現。按照牛頓經典物理學和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看法,如果沒有物質,時間與空間依然存在。按照愛因斯坦晚年的看法,則不存在一無所有的時間和空間,如果沒有物質,也就沒有了時間和空間。
我們的地球誕生于大約46億年前。隨著溫度的下降,地球表面的熔巖逐漸凝固,形成陸地和山脈,空中的水汽化為傾盆大雨,在地球上漸漸形成了海洋。大約35億年前,原始生命誕生于風雨雷電之中,它們最先生活于海洋,然后逐漸登上陸地。在距今1億~2億年前,我們的地球成了恐龍的世界。隨著一些巨大災變的產生(例如小行星對地球的撞擊、大規模火山爆發等),物種的進化也在漸變中產生突變。大約5000萬年前,哺乳動物已經取代爬行動物成為地球的主宰。距今l000萬年前,一批猿猴從樹上來到了地面,成為能夠直立行走的類人猿。在長達1000萬年的漫長歲月中,它們從簡單地使用樹枝、石塊,發展到制造簡單的工具,學會了用火,形成了語言。在距今約200萬年的時候,成長為史前的人類。
人類的最大特點之一是具有思維和意識。原始人的思維是簡單而模糊的,有點像今天的兒童,他們還分不清夢幻與現實,分不清想象與真實。他們與自然界抗爭的力量還不夠大,他們在生活勞動中摸索各種各樣的規律,逐漸產生了原始的宗教和崇拜。他們崇拜山川雷電,崇拜日月星辰,崇拜各種動物與植物,崇拜巖石,崇拜烈火,崇拜祖先,崇拜生育。他們由氏族聯合成部落,從母系社會過渡到父系社會。在大約6000多年前,終于形成了古代的文明。他們以自己崇拜的東西,作為氏族和部落的象征,這就是“圖騰”。今天,作為中華民族象征的龍,就是原始圖騰的化身。“華”字在古代與“花”字不分,中華民族是由無數的氏族與部落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融合而成的,就像一座絢麗的百花園。龍身上潛藏著各個部落的原始圖騰。龍首先可以看成蛇與鱷魚的綜合化身。6000年前的黃河、長江流域,溫暖而濕潤,植物繁茂,動物昌盛。不但存在大量的蛇,而且存在許多兇猛的鱷魚。鱷魚在下雨前常發出類似于打鼓的聲音。在原始人類看來,鱷魚不僅兇猛強大,而且還似乎能呼風喚雨,自然引起他們的恐懼與崇拜。龍的角像鹿角,尾巴像馬尾,鱗像魚鱗……它暗示我們,中華民族的血管里流淌著蛇圖騰、鱷圖騰、魚圖騰、馬圖騰、鹿圖騰等眾多部族的血液,中華民族是眾多偉大部族融合的結晶。
在遍布沒有開化的野蠻部族的世界上,偶然誕生的最初文明,會影響和壓迫周圍的蠻族,反過來也會受到蠻族的不斷沖擊,甚至有可能被蠻族所消滅。那種認為文明會按部就班地誕生,一旦產生就不會消失,一旦進步就永遠不會倒退的觀點是缺乏根據的。例如,最早轉入農耕的部族創立太陽巨石文化,并有了一定的數學、天文知識和較為先進的生產技術,當然會對周圍蠻族產生好的影響。但是,他們崇拜太陽和巨石,用俘虜的活人去作祭品(所謂血的犧牲),驅趕和奴役周圍的蠻族,這必然遭到蠻族的抗拒和反擊。美洲瑪雅文明的神秘失蹤,很可能與蠻族的攻擊有關。文明的誕生,很像溶液中晶體的誕生。在溶液中偶然凝聚而成的晶種,會不斷被重新溶解,只有當溶液飽和之后,才會有個別凝聚晶種成長起來。人類的文明也是這樣,在蠻族的海洋中,文明不斷地產生著、消亡著,整個蠻族的素質在文明的生滅中不斷提高,最后終于有幾個文明生存、延續,并成長起來。P3-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25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