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Formosa 海平面下:浮潛台灣婆娑之洋‧美麗之島
滿額折

Formosa 海平面下:浮潛台灣婆娑之洋‧美麗之島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20 元
優惠價
9037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第一本以海洋觀點,系統紀錄台灣島沿海的海洋生態與變遷
以文學性觀察台灣海洋生態與文化,媲美生態書寫經典卡森海洋三部曲的力作
超過500張從海平面上到潛入海平面下的珍貴影像,親身體驗作者眼中的海洋世界
翻過每一頁,都是讓你驚呼不可思議的繽紛即景

Formosa,福爾摩沙,婆娑之洋、美麗之島,臺灣。我們腳下所踩的土地如此熟悉,卻從未想過跨過水天一色的一瞬反光,還有什麼樣的風景。
作者陳楊文投注20年心力關注海洋議題,記錄這些幾乎近在眼前的海平面下,如同《少年PI的奇幻漂流》般超乎想像──不同的是,這就在我們身邊,就在台灣的淺海海域中真實上演;生活在一座島上,我們忙著向內或向外張望,卻始終沒有低頭,發現最豐饒富沃的寶藏。

陳楊文說:「……進入水中,是燦爛卻寧靜的世界,伴我度過青春歲月。只是接下來的歲月,公路巨龍帶來人潮與垃圾潮,慢慢掩沒這個私屬花園,只好不忍離去。二○○五年再訪,往日的七彩珊瑚礁被優養化海藻覆蓋,成為一片海中草原──這是我二十年後的環境見證,然而再二十年、再二十年後呢?」
書中這些讓人驚嘆的影像即景,是不是在這個瞬間,都在消逝?往後只能在記憶之中存在?
也許,就是現在,我們應該開始學習尊重這塊土地,善待週遭的海洋。以虔敬的態度、正確的方式親近環境,溫柔對待我們的島嶼。就是現在,謙卑地記起這座島與居住的不只是人類,更有千千萬萬我們無法想像的生命型態,絕非我們所見一隅。
海洋,並不是我們的水族缸,而是生命的起源,我們的母親。

本書特色
●與海洋旅者共遊,漫遊海平面下的美好生態
超過500張的第一手迷人寫真,搭配生動自然、媲美生態寫作經典大作的深度文學筆調,與讀者分享觀察到生物與物理空間的互動,完整呈現整個海洋中最華麗、多樣之處。所有你想像過、未曾想像過的動物與植物,以隱匿藏躲或是艷麗到極致的萬千姿態,在海中綻放成一處你最接近的未知新世界。

●台灣近海生態導覽之旅
長時間親訪台灣10處最佳海中生態與旅遊導覽,帶你共遊成熟珊瑚礁岩X冬晴觀察寶地X多樣化生態世界,即使無法親臨,也值得永久收藏的台灣海洋生態圖文。
●適合親子共遊──北台海灣:馬崗、香蘭與澳底
●台北都心的後花園──北海岸:外木山與龜吼
●未受過多干擾的成熟珊瑚礁岩──東部:石梯坪與三仙台基翬
●冬晴的珊瑚觀察寶地──恆春半島西側:萬里桐
●多樣化的生態世界──南台海灣:雷打石、眺石

作者簡介

陳楊文

從小就著迷於海洋,自中學起即開始構思海洋的旅途。大學即開始撰寫與拍攝自然生態科普作品,與從事環境教育與保護工作。曾任職國際保育組織,參與全球海洋物種保育工作,足跡踏過全球五大洲與各大洋海岸。已持續觀察台灣海洋生態的變化二十多年,目前和兩位就讀小學的女兒與妻子,全家進行海洋生態觀察紀錄,並從事學校與社會環境教育工作、擔任新北市與屏東縣環境教育委員會委員等。

‧學歷與工作經驗
美國伊利諾大學科學碩士(神經生物),零碳行動有限公司執行長(2011~)、環保署環境教育人員認證(2011~),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環境計畫主任(2004~2011)、台北野生物貿易調查委員會(TRAFFIC-Taipei, 1994~2003)、荒野保護協會理事、副理事長、常務監事(1995~2010)、行政院農委會野生動物保育法諮詢委員(2007~2010)。

‧得獎
學學文創獎 綠色環保達人組 首獎影響力獎(2012)
《一個潮池的秘密:跟著生態觀察家一起探索台灣東北角潮間帶》入選台北國際書展‧書展大獎十大好書(2012)
學學文創獎 綠色環保產業組 首獎影響力獎(2011)
部落格《Intertidal潮間帶》全球華人部落格 推薦獎(2006)
牛頓科學攝影獎(1986)

主要著作
《一個潮池的秘密:跟著生態觀察家一起探索台灣東北角潮間帶》(2011)、《全校式能源教育經營指南》(2009)、《台達趨勢報告:氣候變遷與市場、綠建築趨勢》(2005,2006,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出版)、《常見華盛頓公約植物指南》(2001,行政院農委會出版)、《野生動物保育執法參考手冊》(1997,行政院農委會出版)、Management and trade of Whale sharks in Taiwan (2002, TRAFFIC East Asia-Taipei, Taipei, Taiwan)等。

主要翻譯
《野生新視界-海洋生命教材暨教師手冊》(2006)、《野生新視界-生物多樣性教材暨教師手冊》(2003)、《CITES辨識圖鑑—蝴蝶》(2002)、《CITES辨識圖鑑—龜類》(1999)、《CITES辨識圖鑑—鱷魚》(1998)、《CITES辨識圖鑑—鳥類》(1996)等。

名人/編輯推薦

【專文推薦】
李偉文|作家、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陳建蓁|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賴榮孝|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聯合推薦】
方力行|台灣溼地聯盟理事長、海洋生物博物館創館館長
吳杏惠|北市南湖國小自然科召集人、自然科國教輔導團輔導員
邵廣昭|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執行長
郭兆偉|社團法人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祕書長
陳瑞賓|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祕書長
黃光瀛|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研究課課長
揭維邦|科園實驗高中生物教師、《七彩海蛞蝓》作者
楊 照|作家、評論家
蔡正男|小琉球生態發展聯盟理事、觀光發展協會常務理事

(以上按姓名筆畫排序)

自序

穿越台灣島東北角的濱海公路,車龍不斷蠕動切過美麗的峭壁海岸線,二十多年前在我讀高中時,無意發現這條巨龍的形成。當時還須從水湳洞沿著正在修築中的路基,步行到台灣島的鼻端──鼻頭角。二十年前往事歷歷,還記得當時沿著無名小徑躊躇緩行,往往眼前看著就將到盡頭落海了,卻又一轉角蜿蜒進入另一山壁,走著走著,最終的盡頭是一白色小燈塔,斷崖殘壁的二戰遺跡仍在;而我的祕密花園還未到,那是往下看的另一個世界,攀岩而下,進入水中,是燦爛卻寧靜的世界,伴我度過青春歲月。只是接下來的歲月,公路巨龍帶來人潮與垃圾潮,慢慢掩沒這個私屬花園,只好不忍離去。二○○五年再訪,往日的七彩珊瑚礁被優養化海藻覆蓋,成為一片海中草原──這是我二十年後的環境見證,然而再二十年、再二十年後呢?

千禧年後,受帛琉(Palau)觀光局之邀協助,該國發展生態旅遊,因此開始關注海洋生態議題。又適逢數位相機的興起,防水相機設備普及化,能將先前只能儲藏在腦海的影像,具體呈現與紀錄比較。今日,由於生態旅遊興起與交通便利,我們或許能在數月中走遍島嶼的每個鄉鎮,然而,生為一個島民,我們在生活中不斷接受來自大海的食物恩賜,卻對海岸線下的世界,一無所知。

自此之後,帶著兩位初生的稚女,開始了我們全家的海洋壯遊。週末到北部與東北角的鄰近海域,長假到南端與東部海域,甚至不同海域的小島。有時甚至幻想,自己就是住在海邊,離家最近的外木山海泳池,在高速公路的帶領下,約三十公里、三十分鐘的車程。這七年來大多數的週末與假期,我們一家四口幾乎都在海邊與海中度過,我希望至少讓下一代知道,她們是土生土長的島民,是大海的子民。

書寫這本書的動機,可說是來自生態旅遊家的啟發,明人徐霞客大川之旅,英國人達爾文(Charles Darwin)乘著Beagle帆船環球之旅,美國人瑞秋‧卡森女士(Rachel Carson)的海洋三部曲《海風下》(Under the Sea-Wind)、《海之濱》(The Edge of the Sea)與《蔚藍大海》(The Sea Around Us),激發我們探索海平面下世界的種種生態環境。我們唯一的優勢,是活著,還可以不斷造訪想要瞭解的海域。無論季節變化,大海更是回饋我們無窮的驚喜與新發現。

藉著簡單的浮潛(snorkeling)技術,我們的目光可以進入海中,在海中長時間的探索,得以有效地觀察到生物與物理空間的互動,生命與生命、生命與環境彼此間的回饋,在某一時空中在此發展與呈現,即為生態空間。儘管潛入海中的深度可能有限,但這潮起潮落的空間,及水下十公尺的空間,卻是整個海洋中最華麗、多樣之處。

本書除了紀錄我們全家與周遭海洋互動的情況,更希望傳達來自海洋的訊息,讓更多人瞭解海洋一點也不可怕;但也不是無窮的寶藏,無法取之不絕。不絕的是存在人的心,每取自海洋一絲一物,都應以感激之心對待。與其不斷取自海洋,不如探索與認識海洋,讓無窮的海洋變化豐富我們貧乏的海下心靈,與海洋生命為友。

陳楊文 2012年謹誌於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

目次

Chapter 1 天‧地‧海
1.1 海上眺望
 太陽系中唯一的藍色星球
 我們的島嶼
 人與海,從海陸文明之爭到暖化議題
 從陸地到海洋,進入一個更大、更嶄新的世界
 在海中呼吸,探索新視界
 被干擾的海洋生態
1.2 進入海中舞台
 岩岸,時間之輪的變化循環
 沙灘,流動的固體
 珊瑚礁,億年的和平共處
 台灣南部與東部的珊瑚礁結構
 珊瑚,刻畫海洋之形
1.3 海洋的旅者
 海岸旅人,魚類的近岸育兒園
 擬態的小木棍其實是海中獵者,鬼頭刀
 海中的小枯葉,尖翅燕魚
 利用浮潛者的不速之客,馬鞭魚與鶴鱵
 魚群與獵者

Chapter 2 來自遠海的禮物
2.1 綠蠵龜與海蛇
 2種台灣人的親海模式
 在台灣意外遇上野生海龜
 蛇出鬼沒,銘刻在記憶裡的恐懼
 利用恐懼心態模擬的假海蛇
2.2 深海的剛毅忍者:水母
 海體中的小精靈,櫛水母
2.3 大海的漫遊者,水母
 特色各異的各種水母
 載著乘客飄流的水母船舶
 封閉鹹水湖的素食水母
 水母潮,美麗又危險的體驗
2.4 鯨鯊傳奇
 台灣漁業署對於鯨鯊之政策
 將鯨鯊列入華盛頓公約列管物種的努力
 巨大如深藍繁星的悠遊盼望

Chapter 3 海陸之間
3.1 大海的窗口,潮間帶
 柔順者的世界,順著浪潮生長的藻類
 海洋贈與的自然野味
3.2 創造生命的歷史痕跡:石珊瑚
 遍佈海中的建築師
 珊瑚的多樣化面貌
 反映環境的有機建築物
 生死繫於共生藻
 種類繁多的造礁珊瑚
 難解的珊瑚之謎
3.3 住宅獵人:寄居蟹
 小身體大野心的機會主義者
 強取豪奪亦或商議儀式?
 保命攻防角力戰
 不撿空貝殼的理由
3.4 眾人的寶貝
 潮間池裡的繽紛
 海中的財寶
3.5 浪潮樂章
 世界浪潮聲的共通節奏
 永不停歇的卡農樂潮
 網路海中的卡農蛻變
 也許,卡農是某種真言

Chapter 4 潮下帶
4.1 海參物語
 廣受孩子歡迎的海參
 揭開海參的美食密碼
 海參貿易市場
 海參的再生能力
 海參的文化意義
4.2 膽小的偽裝者
 與花膽的親密接觸
 多變偽裝不敵嗜食之風
4.3 海葵住家與其小丑魚居民
 有著花蕾般觸手的海葵
 隱形房客與其保護防線
 礁前緣的隱形俠:海葵蝦
 海葵蝦在海葵上作什麼?
4.4 幻身小海怪
 近距離觀看章魚變身秀
 章魚變身之因
4.5 龍蝦的生猛滋味
 東西方品龍蝦
 鼻頭角的初遇
 澳底補抓經驗
 美國漁民捕龍蝦

Chapter 5 海體世界
5.1 一隻睡覺中的獅子魚
 夜潛帛琉,遇見海中美麗生物
 黃昏海洋的大禮
5.2 人魚大戰
 強悍的海葵魚
 與戀家魚的戰爭
5.3 漫談礁魚
 魚兒喜歡吃什麼?
 不怕人的小魚兒
 看不見的魚地雷
 保護海域中的珊瑚礁魚遊行
5.4 看魚,說魚
 眾魚圖像

Chapter 6 台灣近海生態
6.1 北台海灣:馬崗、香蘭
 探索馬崗海蝕平台
6.2 北台海灣:澳底
 與遠客探訪澳底
6.3 北海岸:外木山
 台北都心的後花園
 下海初探的風景
 魚與漁人
6.4 北海岸:龜吼
 岸上市場對比海中絢爛
 從陸地到海洋,擴展保護生態圈
 想望真實的海龜天堂
6.5 東部:石梯坪
 台灣分佈最北的珊瑚礁
 球莖海葵的居民:白條海葵魚
6.6 東部:三仙台基翬
 未受過多干擾的成熟珊瑚礁岩
 出現熱帶海洋物種
6.7 恆春半島西南側:萬里桐
 探訪南台灣豐富生態
 冬季晴天的珊瑚觀察寶地
6.8 恆春半島西南側:白砂
 藻類與動物的世界
6.9 南台海灣:雷打石
 多飄游性魚類
6.10 南台海灣:眺石
 吵雜的環境與魚群之適應
 多樣化的珊瑚與動物

§台灣理想浮潛點
§台灣適合下海的季節
§浮潛的人與環境安全法則
§海參,海中的蚯蚓
§裙礁、堡礁嶼環礁
§海龜與飛行
§櫛水母引發魚子醬價格飆漲危機
§軸孔珊瑚的3種型態
§常見寄居蟹的辨識方法
§卡農,浪潮般的永續
§海參三法
§加拉巴哥的海參戰爭
§細看花膽
§失去海洋滋潤的滋味
§沒有魚的海洋即將到來
§行前的約法三章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7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