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100個詞串起世界史(簡體書)
滿額折

100個詞串起世界史(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6.8 元
定價
:NT$ 161 元
優惠價
87140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以100個歷史關鍵詞為線索,按時間順序,描述史前文明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一段漫長的世界歷史,鮮活呈現了重大的歷史事件、巨大的社會變遷、偉大的風雲人物、輝煌的文明成就,既有宏觀歷史脈絡的揭示,又有具體歷史事件的描述,通俗易懂、簡潔生動。

作者簡介

錢琨,生于七十年代末,專欄作家、社科及懸疑小說作者,已出版《世界神秘文化圖典》、《尋找亞特蘭蒂斯》、《貓語者》、《迷屋》、《水葬》等社會科學類及懸疑推理類書籍。

名人/編輯推薦

《100個詞串起世界史》編輯推薦:100個關鍵詞,快速梳理世界歷史脈絡,清晰勾勒世界歷史輪廓,完整描述世界歷史全貌。讀懂100個關鍵詞,就讀懂一部世界史。

目次

公元前:從黑暗到文明
一、城市文明
二、偶像崇拜
三、歐亞大陸
四、蘇美爾人
五、楔形文字
六、阿卡德帝國
七、法老王朝
八、金字塔
九、古巴比倫
十、漢穆拉比法典
十一、出埃及記
十二、赫梯王國
十三、亞述
十四、腓尼基人
十五、巴比倫的囚虜
十六、新巴比倫
十七、波斯帝國
十八、摩亨佐達羅
十九、佛陀的時代
二十、克里特島
二十一、奧林匹斯眾神
二十二、荷馬史詩
二十三、雅典
二十四、希波戰爭
二十五、斯巴達三百勇士
二十六、伯里克利的時代
二十七、伯羅奔尼撒戰爭
二十八、亞歷山大東征
二十九、希臘化時代
三十、羅馬
三十一、凱爾特人
三十二、布匿戰爭
三十三、尤里西斯愷撒
三十四、奧古斯都
三十五、奧爾梅克人
公元元年至公元1000年:宗教控制力以及秩序的重建
三十六、基督降臨
三十七、羅馬的輝煌
三十八、日耳曼人
三十九、羅馬的衰亡
四十、君士坦丁
四十一、蠻族入侵
四十二、羅馬的滅亡
四十三、法蘭克王國
四十四、拜占庭帝國
四十五、薩珊王朝
四十六、伊斯蘭教
四十七、哈里發
四十八、什葉派和遜尼派
四十九、阿拉伯帝國
五十、神圣羅馬皇帝
五十一、西歐的雛形
五十二、神圣羅馬帝國
五十三、維金人
五十四、君士坦丁堡最后的輝煌
五十五、俄羅斯的誕生
五十六、日出之國
五十七、瑪雅
五十八、東南佛國
1001年至1945年:不斷更迭的時代
五十九、突厥人的興起
六十、諾曼征服
六十一、中世紀
六十二、十字軍東征
六十三、教派沖突
六十四、蒙古征服
六十五、幕府時代
六十六、英法百年戰爭
六十七、圣女貞德
六十八、文藝復興
六十九、自然科學
七十、奧斯曼帝國
七十一、西非三大帝國
七十二、阿茲特克帝國
七十三、印加
七十四、航海時代
七十五、西班牙征服者
七十六、宗教改革
七十七、伊麗莎白一世
七十八、君權神授
七十九、荷蘭共和國
八十、查理一世的死亡
八十一、大陸會議
八十二、美利堅合眾國
八十三、法國大革命
八十四、拿破侖?波拿巴
八十五、太平洋探險
八十六、工業革命
八十七、拉丁美洲的獨立戰爭
八十八、美國南北戰爭
八十九、明治維新
九十、日俄戰爭
九十一、祖魯戰爭
九十二、帝國時代
九十三、薩拉熱窩的槍聲
九十四、第一次世界大戰
九十五、十月革命
九十六、法西斯黨
九十七、閃電戰
九十八、不列顛空戰
九十九、偷襲珍珠港
一百、最漫長的一天

書摘/試閱

一、城市文明
人類是由猿類進化而來,人類比猿類更加先進的地方是:人會說話、會制造使用工具、會使用火。舊石器時代的人類是簡單的食物采集者,他們通過追捕食用動物、采集食用植物或漁獵食物為生。這種生存的方式受到大自然的影響,冬季,舊石器人類必須向更溫暖的地方遷移;這個時期的人類,能夠制造打制石器。舊石器時代是一個漫長的時代,大約從前250萬年至前1萬年。
我們把人類能夠磨制和使用石器的時代稱為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大約從前1.8萬年至前2000年,前2000年是新石器時代的下限。新石器時代的人們使用磨制石器,他們依靠種植食物和畜養動物為生,他們開始定居生活,一些簡單的科學技術開始被新石器時代人類使用,這些技術包括:簡單的植物種植方法(農業)、動物的畜養方法(牧業)以及房屋的基本建設(工業)。新石器人類有時也會遷移自己的居住地,但最多一年不超過三次,如旱季時會選擇低洼地居住,而雨季時則往高地上遷移。新石器人類開始出現了對于文化的追求,他們開始在陶器上刻繪有象征意義的動物圖案,這些圖案具有美觀性以及崇拜性的雙重目的。
新石器時代人們給地球帶來的最大影響是農業生產技術上的革命,農牧業混合生產在這一時期開始出現,其結果是人口的大幅度增長。前100萬年,地球上的人類約為125000人,而到了前1萬年,地球上共有532萬人。新石器時代是第一次世界性人口增長時期。
到了前4000年,在今天伊拉克的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中下游地區(下稱兩河流域),人類文明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階級、文字正在產生,與階級和文字一起產生的,是城市文明。
新石器時代的人習慣于群居在一起,他們居住在各自的帳篷中,他們依靠兩種方式保護生命,一是直覺性的保護,他們有固定的耕種和活動地區,任何外來人在白天進入這些地區他們都會察覺;二是飼養狗來保護家園,狗是通過馴化狼得到的,狗在夜晚保護人們的家園,防止生人侵入。
前4000年,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開始使用金屬農具耕種農田,農業剩余產品大量出現,農業剩余產品的出現帶來了兩個問題。一是社會分工現象的出現,一些人從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他們投入了手工業制造和商業,二是居住安全的問題,人們需要生活在一個更安全的地方,兩河流域是平原地區,沒有安全性相對較高的高地。于是人類的第一座城市,就這樣出現了。
前5000年,蘇美爾人建造了人類最早的城市烏魯克,這是一座位于兩河流域中西部的城市,烏魯克城具有城市的所有特點:城市由規劃建設出,城市被分割為祭祀區(神廟及祭司居住地區)、王宮、貴族居住區、平民居住區、商業集市;城市擁有可供商業交換的集市以及發達的手工業區。
烏魯克城的城市公共建設水平極高,城內的房屋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人居住的舒適度,屋內的通風、采光在房屋建造時被考慮,水井作為必要的生活用品,成為城市內富裕家庭房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無法在自家打井的窮人們則可以在公共水井中取水。
城市的出現使城市文化開始出現,為了讓自己的城市具有獨一性,城市內象征性的建筑以及獨特的偶像崇拜方式開始出現,在兩河流域,一座城市就是一個王國,這種城邦文明的方式隨后在世界很多地方被繼承下來:古希臘文明中,一個城邦代表著一個制度和一種文化;在瑪雅人的世界里,一個城邦就是一個王國。
前2500年,印度河中游地區出現了數座城市,其中有一座城市由古印度人建造在一塊高地上,這座城市今天被稱為摩亨佐?達羅,這是羅馬城建造前人類最完美的城市。
摩亨佐?達羅在城市建設中使用了火磚,火磚使房屋的建設質量得到提高;所有房屋門窗都有統一的朝向,城市的布局以街道和建筑來區分,城市是由一系列的圍墻和山組成,摩亨佐?達羅西部筑有長方形的圍墻,東、南、北三個方向則有延伸出的山丘,形成天然城墻。
摩亨佐?達羅被設計為正方形,城市約5萬平方米,街道筆直,主要方向是南北或者東西。大小街道和狹窄的胡同縱橫交錯,街道的下方,鋪設了完整的城市排水管道;私宅排水系統連接入街區的排水系統,街區的排水系統又連接城市的排水網,形成整個城市的排水網絡。
人類最早的蹲式廁所在摩亨佐?達羅出現,公共浴室也開始出現。摩亨佐?達羅的城市公共建設非常完美,在隨后的2000年間,沒有一座城市的公共設施建設能超過她的水準。
前753年,羅馬開始建城,到了前265年后,羅馬城被建設為一座擁有完美公共設施的城市,巨大的公共浴室、公共坐式廁所都出現了;大型的、可以進行競技活動的廣場也出現了。很多羅馬無產者可以輕松的生活在這座城市中,但普通人的生活依然是殘酷的:他們只能住在羅馬街邊簡陋的住房里,往往三四家人合住在一棟二層樓中,夜晚噪音不斷;普通羅馬人無法享受到摩亨佐?達羅人的生活品質,摩亨佐?達羅人夜晚可以在家中上廁所,而普通羅馬人夜晚只能通過馬桶解決,第二天早上把馬桶倒入公共廁所。
但羅馬人也為人類的城市文明貢獻了獨一無二的內容:他們的獨特且具有侵略性的城市文化。羅馬人認為自己的祖先羅慕路斯幼時被狼撫養長大,狼因此成為羅馬城的象征和圣物。城市文明在蘇美爾人手中開創,在羅馬人手中完善。今天,地球上的城市文明是一脈相傳的,我們可以在自己的城市中看到那些與蘇美爾人、古印度人和羅馬人城市中相同的東西,包括城市規劃和獨特的城市文化。
二、偶像崇拜
人從產生的那一刻起,他就擁有敬畏之心,他擔心自然界的突然變化,因為自然災害可能使他缺少食物,地震和洪水則可能奪去他的生命;在產生敬畏之心的同時,人需要一種心理上的安慰和保護。這種心理上的安慰和保護帶來了一種現象,即祈求現象。最早的人類,通過崇拜自然界的種種來祈求自己的生命可以被保護及延續,他們向天空下拜,企求老天風調雨順,少些自然災荒;他們向河水下拜,希望河水不要干涸,也不要突然上漲淹沒他們的土地和家園。
人們很快發現,自然界中所有的一切,太陽是給予人類最多東西的。太陽使人溫暖,人因此不至于被凍死;足夠的日照可以使農作物健康成長;在缺少太陽的日子,在陰天和北半球高緯度的冬季中,寒冷、缺少食物的現象出現的頻率極高。人類最早的單一崇拜物,就是太陽。
太陽神崇拜也是人類文明中最廣泛的一種崇拜。在古埃及人眼中,太陽神被稱為拉神,太陽神白天在尼羅河東岸升起,夜晚在尼羅河西岸降下,古埃及人認為,拉神在夜晚是不休息的,拉神因此成為古埃及人所崇拜的最重要的神祇;在南美洲印加人的眼中,太陽神是獨一無二的神,是創世紀后為世界帶來一切生命的神,而印加王則是太陽神在人間的代表;在中美洲托爾特克人和阿茲特克人眼中,太陽神是需要供奉的,用人類的心臟供奉,可以保證太陽不會突然消失。
偶像崇拜是人類社會中一種無法避免的現象,在前,偶像崇拜已經開始分為以下幾個類別:自然崇拜,太陽、月亮、植物甚至是石頭都是自然崇拜的對象;動物崇拜,前很多民族出現了對牛的崇拜,其他崇拜對象還包括了兇猛的虎、狼以及具有靈性的猴;祖先崇拜,這是一種從新石器時代被保留下來的崇拜方式,在南美洲的莫契卡文明和印加文明中,祖先崇拜在重要性上僅次于太陽神崇拜;神靈偶像崇拜,這是指類對類人型的神靈崇拜,如古埃及人的冥神奧西里斯和女神伊西斯、蘇美爾人的天神安和風神恩利爾、巴比倫人的神恩奇和馬爾都克。
被崇拜的類人型神靈偶像,如奧西里斯、伊西斯、安等諸神,他們身上被突出的是非人的神性特征,這種對神性的崇拜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祭司群體,祭司們在古埃及和兩河流域的社會中,充當了重要角色;在瑪雅人的社會中,祭司還是知識的掌握者和獨裁者。
古希臘人對此前的類人型神靈偶像進行了改造,在古希臘人所崇拜的奧林匹斯山十二主神中,宙斯、波塞冬、哈迪斯、阿波羅以及雅典娜,他們是以典型的人類形象出現的,他們擁有人類的體態和心理特點,奧林匹斯山眾神擁有怒、苦、嫉妒等心理現象,這些神之間甚至互相攀比和爭斗,這完全是人類社會中出現的現象。這種人格化的心理特征,使神靈崇拜成為古希臘人生活的一部分,荷馬史詩《伊利亞特》所描述的特洛伊戰爭,完全是被諸神主導的戰爭。
古希臘人的神靈崇拜方式使神被拉下了高高的祭臺,成為普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古希臘人的酒神狄俄尼索斯,是一位經常誘人犯錯的神,因為人在喝醉后總會做出格的事情,狄俄尼索斯被古希臘各城邦的知識分子們看做不道德神,但是對于普通人、尤其對于女人來說,酒神是一位好神,在酒神節中,世俗生活中的一切道德標準都被放下,人們在飲酒后可以放縱性的需求而不被譴責。對于酒神的崇拜可以看做是人類出于生活甚至是生理需要的崇拜,酒神節上沒有復雜的祭祀方法,唯一的要求就是飲酒作樂,酒神節把人類的偶像崇拜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偶像可以為人類的享受而存在。
之前,絕大部分文明出現的偶像崇拜是多神崇拜,只有猶太人例外。
前2000年左右,猶太人來到了兩河流域的烏爾城,猶太人首領亞伯拉在夢中聽到耶和華神對他說道,“我必叫你成為大國,賜福給你,叫你的名字為大,而你也要叫別人得福。”耶和華因此成為猶太人唯一的神,巴勒斯坦是耶和華給猶太人的應許之地,隨后,亞伯拉帶領猶太部眾在巴勒斯坦定居。
前1750年左右,因為巴勒斯坦出現旱災,猶太人前往埃及避難,在埃及生活。在埃及避難和生活的時候,猶太人因為生活艱辛,同時又受到了埃及多神的影響,開始出現了多神信仰的苗頭。
古埃及新王國建立后,新王國法老們對猶太人進行殘酷統治,甚至實行種族滅絕政策,猶太英雄摩西決定率領猶太人重回巴勒斯坦,在回程途中,摩西進行了清教運動,在西奈的沙漠中,摩西明確提出,猶太人必須信仰猶太教,猶太教的唯一神就是耶和華。在摩西十誡中,第一條約法就是“除耶和華外,無其他神。”
猶太教的單一神崇拜,對后世宗教的影響極深。伊斯蘭教的教義是吸取了部分猶太教義后產生的,伊斯蘭教的“安拉是唯一真神”的教義,正是從猶太教單一神崇拜中產生的。
從古希臘人開始,偶像崇拜開始與人類社會越來越近,神不再僅僅是崇拜的對象。一位功績卓越的國王、英勇的武將、睿智的思想家,都可以成為崇拜的對象,這些崇拜的對象與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接近,同時具有明確的社會功能,而且越來越細化。在中國人的封建社會中,出征、考試、歲末需要祭拜的偶像各不相同。
今天,偶像崇拜已經不具備太多的功能,更多的是年輕人情緒的表達。我們可以感受出偶像崇拜的意義:在公元1200年前,人在缺少安全時需要偶像崇拜來保護;現在,人在年輕和沖動時,需要偶像崇拜來彌補心靈的空虛。
三、歐亞大陸
我們身處的地球,形成于前46億年,經過了將近四十億年的進化過程后,在5.7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非脊椎類生物;地球的陸地形狀在這一階段是不斷變化的,在4億年前,地球上的陸地集中在南半球,包括今天的澳大利亞和印度(次大陸),都位于南半球;1.7億年前,南北半球的陸地緊密連接為一塊完整的大陸;5000萬年前,南北美洲已經脫離開,歐洲和亞洲的大部分地區與今天的位置相同。
1500萬年前,當時的地球形狀與今天幾乎完全相同,世界大部分地區四季分明;350萬年前,一群南方古猿從今天的埃塞俄比亞東部向北方行走,這些南方古猿在行走過程中為了生存,他們開始了與自然界的一系列抗衡,在這個抗衡的過程中,猿類最終進化為人類。
在前250萬年至前1萬年間,地球上經歷了數次冰河期,在冰河期到來時,人類需要在一個溫暖的地區進行生活,他們往往會放棄原有的部落居住地,前往一個新的居住地去生活,這種遷徙產生了民族交融,民族交融最為激烈的地區,是歐亞大陸。
歐亞大陸指東起白令海峽,西至伊比利亞半島最南端,北至西伯利亞,南至印度次大陸的歐洲與亞洲的陸地部分,歐亞大陸包括了亞洲85%和歐洲95%的陸地面積,這塊大陸產生了一系列古文明,自東向西的順序依次是:中華古文明(黃河及長江流域古文明)、古印度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巴比倫文明、古猶太文明、腓尼基及迦太基文明、古希臘文明、古羅馬文明,凱爾特文明以及北歐古典文明(日耳曼古文明)。古埃及文明也應屬于歐亞大陸文明的一部分,雖然古埃及的首都孟斐斯和底比斯均處于非洲大陸,但不論是法老時代還是希臘化時期,埃及都受到了歐亞大陸文明的直接影響。
歐亞大陸最早的文明產生于前50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即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中下游地區,這是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文明以美索不達米亞為中心向四周擴散,前4000年,印度河流域出現了哈拉巴文明;在美索不達米亞的西北部,巴比倫文明在前2000年開始出現,這個文明的高峰是前1894年建國的古巴比倫國以及前626年建立的新巴倫國。
在歐亞大陸的西部,前2000年,克里特島人建造出了城市和宮殿;前1600年在伯羅奔尼撒半島,邁錫尼文明出現了;前776年,古希臘人舉行了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在今天人類的生活中,從文化、藝術到機械制造,大部分流行和適用的思想和科學都是由生活在歐亞大陸上的居民們創造的,歐亞大陸的蘇美爾人創造出了楔形文字,腓尼基創造出了輔音字母,古希臘人對腓尼基人的字母進行改進,創造出了希臘字母。
中國處于歐亞大陸的東部,西部的高原和山峰成為一道天然的屏障,從而使華夏文明得到了最大保護,保持了其發展的連貫性;游牧民族多次從北方向中國發動進攻,但幾乎所有成功進入華北平原的游牧民族都被漢文明同化了,與歐亞大陸其他古文明不同,中華古文明較為封閉和單一,未受到其他文明和文化的沖擊,儒家思想能夠在中國流傳兩千余年,很大程度上是這個原因:古希臘人可以把他們的哲學傳播到安納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卻無法滲透入中國。中國文化中唯一接受的外來文化是佛教文化。
在歐亞大陸中,產生了一系列偉大的國度和文明:包括阿卡德帝國、巴比倫王國、波斯帝國、古印度笈多王國、古希臘以及古羅馬;人類歷史上的主流宗教,基本上產生于歐亞大陸,包括基督教、佛教以及伊斯蘭教;我們熟知的眾神,從耶和華、基督、安拉、眾天使,到奧林匹斯山眾神和北歐諸神,都產生于歐亞大陸。
歐亞大陸是地球上人類文明最為發達的地區,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歐亞大陸提供給各民族一個廣闊的舞臺,歐亞大陸的中北部以及中南部的美索不達米亞是平原地區,易攻難守,一支五千人的騎兵部隊可以輕松的渡過這個區域,波斯騎兵可以輕松的進入美索不達米亞后向安納托利亞乃至希臘進攻,在北方的平原上,匈奴人的戰馬可以輕松的突破,劍指歐洲中西部區域。鐵木真就是使用騎兵快速的從亞洲進入了歐洲,這個極端的例子表明,歐亞大陸諸文明的融合有著地理上的天然優勢,不論是通過緩慢接觸和接納產生的融合,還是通過戰爭產生的融合,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幫助兩個民族完成文化間的交融。
了解了歐亞大陸,有利于我們了解人類的歷史與文明。
四、蘇美爾人
在今天伊拉克的東南部,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中下游地區,產生了人類最早的文明。這一塊土地被希臘人稱為“美索不達米亞”,即兩河間的土地。人類文明起源于美索不達米亞,點燃人類文明之光的,是蘇美爾人。
美索不達米亞是一塊河水沖積平原,春季泛濫的河水使土地變得異常肥沃,在前7000年左右,這個地區活躍著閃米特人以及一些印歐語系人,這些人當時處于舊石器時代末期,在這個時候,蘇美爾人進入了美索不達米亞。
蘇美爾人與閃族人和印歐語系人的長相完全不同,閃族人毛發茂盛、鷹勾鼻;印歐語系人臉部輪廓分明,眼眶深陷。閃族人和印歐語系人的頭發呈褐色、紅色或者金黃色,發質卷曲;蘇美爾人則是典型的蒙古利亞人種,他們的身材比前兩種人要矮小,發黑質硬,脖子短粗。蘇美爾人因此被美索不達米亞的閃族及印歐語系原居民稱為“黑頭人”。
蘇美爾人可能是從東北方而來進入美索不達米亞的,他們擁有豐富的農業生產知識:他們會用陶器裝水在旱季時灌溉農田;他們會使用木犁來耕種土地;他們懂得如何提取食用鹽。這些農業知識很快使蘇美爾人成為美索不達米亞的領導者。
此前的蘇美爾人一直是漂泊的,他們希望找到一個讓自己擁有最好生活質量的土地,美索不達米亞滿足了他們,被河水沖積過的平原異常肥沃,可以連續耕種,很快,剩余產品在蘇美爾人的世界中產生了,商業交換也出現了。
前8000年,位于今天耶路撒冷北部的杰里科作為商業交換地而出現了城市的雛形,杰里科擁有城墻;蘇美爾人則建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座真正的城市,烏魯克。
烏魯克城約在前5000年被建造出來,烏魯克城是一座典型現代意義城市,從城市規劃來看,這座城市擁有居民區、神廟區、商業區以及貴族居住區;蘇美爾人另外一座城市烏爾,則比烏魯克更完美,烏爾居民挖了一條運河與幼發拉底河相通,運河環繞著城市,并被引入烏爾城內,戰爭期間,烏爾城的第一道防線是環城運河,第二道防線是城墻,烏爾城的這種建城模式一直被延續到1800年后的新巴比倫王國。
依靠著出色的農業技術,蘇美爾人的世界里出現了(農業)剩余產品,出現了社會分工,出現了階級,產生了城市,并最終產生了推動人類文明向前滾動的最重要基石文字。蘇美爾人創造出了楔形文字,他們發明楔形文字的初衷是為了方便記錄貴族農莊以及神廟農莊的收成和租金,這些農莊一般租給蘇美爾的農夫們耕種,但文字的出現改變了人類社會。
蘇美爾人從前7000年前開始生活在美索不達米亞,前2004年,烏爾第三王朝被閃族埃蘭人毀滅,殘存的蘇美爾人隨后雖建立了伊新王朝,但他們還是消失在隨后的美索不達米亞的民族交融大潮中,退出了歷史舞臺。在美索不達米亞生活了五千余年的蘇美爾人,為人類留下了哪些遺產呢?
蘇美爾人創造了人類最早的兩院議會制度,創造了人類最早的法典《烏爾納姆法典》(烏爾第三王朝,早于《漢謨拉比法典》三百余年);蘇美爾人擁有豐富的農業技術知識,他們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樹木栽培和嫁接實驗;蘇美爾人發明了輪子,并把輪子迅速推廣到戰爭中,蘇美爾人是人類第一個使用戰車的民族。
蘇美爾人擁有豐富的天文知識,他們根據月亮的盈虧制訂出人類歷史上第一部農歷,將新月第一次出現在天空與第二次出現在天空中的相隔時間,劃為一個農歷月份,蘇美爾人的農歷共有十二個月份;蘇美爾人創造出六十位進制的計算方法,六十位進制是以每年的12月乘以人一只手的五個手指后計算出來;隨后,一天被分為24小時,一小時為60分鐘,一分鐘為60秒。蘇美爾人還根據天空中星星的形象和位置的變化創造出星座學。
蘇美爾人完成了人類的第一部藥典,這部藥典創作于前2100年左右(烏爾第三王朝)。蘇美爾人把藥物分為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植物藥包括了無花果、燈心草、藕、大蒜、罌粟、月桂等;動物藥包括了鱉甲、水蛇、蜥蜴、蝎子等;礦物藥包括了鹽、泥瀝青、銅、鐵、硫黃以及河流(礦物水)等;此外,蘇美爾人已經開始注重到精神疾病的出現,醫生將精神疾病的病例用楔形文字完整的記錄在泥版上。
蘇美爾人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文學史詩《吉爾迦美什》,吉爾迦美什是一位烏魯克君王,他以武功卓絕著稱;同時,居住在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因為其土地經常被洪水淹沒,還創造出了一系列人類世界被洪水淹沒、洪水中神靈救人的故事。這些故事,成為后來《圣經》故事的創作基礎。
蘇美爾人的世界建立了一個系統的宗教信仰。蘇美爾人的諸神在擁有神性的同時,也擁有了人類的一些特點,比如嫉妒;蘇美爾人的女神伊斯塔爾在史詩《吉爾迦美什》中是一位放蕩的女性神,但幾乎所有美索不達米亞的統治者都把崇拜伊斯塔爾放在所崇拜偶像神的前三位,當薩爾貢一世建立阿卡德帝國時(前2371-前2191年),薩爾貢一世稱自己為“伊斯塔爾的男人”。
從烏魯克建國(城邦)開始,美索不達米亞的各蘇美爾城邦一直在互相爭斗,烏魯克、基什、烏爾、拉伽什、埃利都各城邦間從未停止過戰爭,勝利者從失敗者手中取得了各種各樣的利益,從分享失敗者的水源到安排將領擔任失敗城邦的國王。前2350年,蘇美爾烏馬城主盧伽爾扎西準備統一蘇美爾各城邦,但被奪得基什王位的阿卡德人領袖薩爾貢一世擊敗;前2113年,烏爾納姆建立了烏爾第三王朝,這是蘇美爾人在美索不達米亞最后一個強大的政府,前2004年被埃蘭人毀滅。
在蘇美爾人未出現在美索不達米亞前,人類世界是混沌,沒有文字,沒有法律秩序,沒有城市文明。蘇美爾人創造了文字,創造了法律秩序,創造了城市文明。蘇美爾人的時代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黃金時代,在蘇美爾人早期城邦以及烏爾第三王朝時期,普通人可以平靜的生活,他們擁有基本的生命保障權和財產保障權。
五、楔形文字
前5000年,烏魯克建國,烏魯克王國是由部落轉化而來,部落首領成為城邦國王,他身邊的親信成為貴族和祭司。擁有統治合法性的國王打破了部落間原有的平等分配土地的傳統,他與貴族和祭司們擁有更多的土地,同時,部落平民變為農夫。烏魯克的農夫們在耕種完自己的土地后,他們還剩有大量的時間,于是,這些農夫們決定向國王和貴族們租種土地。
國王和貴族們向農民們提供土地、農具和種子,農人們進行生產,并將剩余產品上交。這些農業生產中的地租、羊群數目、種子量和飼料量非常復雜,需要記錄下來。于是蘇美爾人成塊的取下被河水浸濕的泥土,再取下河邊的蘆葦,將其削尖,用削尖的葦竿在潮濕的泥土上記錄下各種收成以及需交的稅收,然后再將泥版曬干保存。于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文字在美索不達米亞產生并得到了發展,這個時間,大約在前4000年左右。
這是人類文明中最偉大的一刻,文字因為剩余農業產品的出現而產生。蘇美爾人早期文字具有圖畫文字的特點,比如頭這個字,就是人頭的形象,水用兩條波浪來表示;大約在前3000年左右,蘇美爾人的圖畫文字已經非常完美,開始表現抽象的概念。比如嘴這個詞,它擁有名詞和動詞的雙重詞性,名詞是嘴,動詞是說話。蘇美爾人開始把一些圖畫文字結合起來表達,如果“嘴”和“食物”兩個文字并列表示,那么“吃飯”這個詞語就產生了。
大約在前2400年左右,蘇美爾人的文字已經非常成熟,外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圖畫文字越來越少,正規的象形文字出現了。此時的蘇美爾文字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文字有一個三角形的尖頭,有點像打尖用的木楔,這些尖頭或向兩側橫臥,或向上或向下。英國考古學家們把蘇美爾人這種帶有三角尖頭、刻印在泥版上的文字稱為“楔形文字”。
這是革命式的突破。首先,文字的書寫方式發生了變化,圖畫文字是由蘆葦竿尖寫出,而楔形文字是用專用的楔形筆寫出,此外,圖畫文字是從上而下書寫,而楔形文字則是從左向右書寫。
有了楔形文字,蘇美爾人的一切都被記錄下來,包括他們的天文學和醫學知識。在被發現的一塊楔形文字泥版上,考古學家們發現了蘇美爾人留下的最早藥典配方:“先將龜甲和薺茉以及納加西篩過,揉成團;再用優質啤酒和熱水清洗患處;然后再用這種藥物抹擦患處;最后涂上油來按摩,并敷上搗碎的松香。”
蘇美爾人的文字被銘刻在日常生活用具上,在烏爾第三王朝一個被當做計量工具秤砣的石鴨上,銘刻著這樣的文字,“舒爾吉,強大的男人,烏爾之王”。我們可以輕松的根據石鴨上的文字推斷出這個計量工具的制造及使用時間,這是烏爾第三王朝第二王舒爾吉時期的計量工具,舒爾吉在位48年(前2095-前2048年),正是他頒布了以他父親命名的法典《烏爾納姆法典》。
阿卡德王薩爾貢一世統一了蘇美爾諸城邦后開始發動擴張戰爭,薩爾貢一世是通過謀殺基什前國王烏爾扎巴巴奪取的王位,除了他身上流著阿卡德人的血外,其他的一切是蘇美爾化的。在擴張戰爭中,薩爾貢一世把蘇美爾人的一切傳遍了被他征服的地區,包括美索不達米亞、巴比倫西亞、敘利亞以及巴勒斯坦。
在巴勒斯坦北部地區居住一支閃族人名為迦南人,迦南人是閃米特人的西支。后世的古希臘人將他們稱為“腓尼基人”。薩爾貢一世征服了巴勒斯坦和黎巴嫩,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也流傳到這里。
前2000年,腓尼基人的世界里出現了字母,北部的楔形文字有29個字母,南部的線型字母有22個輔音字母。腓尼基字母中沒有元音,但是字母的出現是一個新的革命。腓尼基人的字母約在前1600年傳至克里特島和伯羅奔尼撒半島,古希臘人采用這些字母,并根據腓尼基人的字母在前900年創造出了24個希臘字母。
羅馬人對希臘字母進行了改進,創造出拉丁字母系統,從而奠定了現代西方各國字母的基礎。而這一切的一切,全部來自于蘇美爾人用蘆葦竿在泥版上記下的圖畫文字,圖畫文字進化為楔形文字;又在腓尼基人、古希臘人和羅馬人手中,變成了今天西方各國的字母。
蘇美爾人的烏爾第三王朝結束后,隨后的美索不達米亞的統治者幾乎全部沿用楔形文字,使用楔形文字的民族(帝國)包括:阿卡德、古巴比倫、亞述、新巴比倫、波斯。毫無疑問,楔形文字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和蘇美爾人最寶貴和最偉大的財富,我們可以從楔形文字泥版上讀到一切,從蘇美爾人的生活到某位國王的性格。
用楔形文字銘刻在泥版上的《吉爾迦美什》史詩記載了這樣一段話:神靈對納西比丁說道,天將降大雨,你將成為魚。被警告的納西比丁建造了一艘堅固的方舟,用瀝青涂抹船底,因此躲過了洪水。所以,一切思想,一切傳說,全部起源于文字。
六、阿卡德帝國
前30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一切看來已經很完美了,這里遍布城市和農莊,每個城市都有人工運河,運河水灌溉著城外的農田。但表面的完美下,卻是殘酷的競爭。蘇美爾人的各城邦都希望獲得更多的利益,這些利益包括:更大程度的分享到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公共水源、商業交換時獲得更多的利益,城邦國王們希望得到最大限度上的宗教認同,但這種宗教認同必須建立在兩個基礎上,征服與自己同樣操著蘇美爾語的同胞的城市后再占領尼普爾城,尼普爾城是蘇美爾人的宗教圣城,這里貢奉著風神恩格爾。
蘇美爾人的城邦展開了一系列混戰,國王的權力在戰爭中得到了加強,但王位因為戰爭也充滿了不安全感。最早在美索不達米亞稱雄的是北方的城邦基什,接著吉爾迦美什率領中部的烏魯克城獲得霸主地位,然后是南部的烏爾和拉伽什,城邦爭雄的時間段大約在前3000年至前2500年間,需要指出的是,沒有一個城邦能夠真正統一美索不達米亞,一場戰役結束之后,雙方需要做的事情是談條件,最苛刻的條件是失敗城邦的國王喪失權力,最寬松的條件就是失敗者認輸,并表示服從勝利者的簡單安排和要求。
混戰了五百年后,蘇美爾人中依然沒有出現了一個強大且足以統治整個美索不達米亞的統治者,隨著戰爭的升級,雇傭兵制被引入了蘇美爾諸城邦。美索不達米亞乃至整個西亞的原居民之一的閃米特人,此時成為蘇美爾雇傭兵制度的最大受益者。
閃米特人說閃米特語,從人種學來看,今天居住在巴勒斯坦、敘利亞乃至以色列的居民,他們具有染色體Y緊密聯系,他們是典型的閃米特人的代表。而在前2500年,活躍在美索不達米亞的閃族人包括阿卡德人、庫提人、埃蘭人,這些人都是蘇美爾人的雇傭兵。
前24世上半葉,基什城內一位阿卡德女祭司未婚產子,她將自己的兒子放入底部抹上瀝青的搖籃中,再將籃子放入基什城的運河上。一位王室花匠撿到了這個孩子,由于養父為王室服務,這個孩子在十余歲時就進入王宮侍奉基什國王烏爾扎巴巴,且得到國王的寵愛,不到二十歲時,這個青年已經成為國王的近侍,他就是阿卡德國王薩爾貢一世。
此時的蘇美爾人城邦混戰依舊。在前2400年后,挑起戰爭的是蘇美爾人南方的烏馬城邦,而戰爭的起源,卻是人類社會的第一次真正意義的改革。
前2375年,拉伽什城邦國王盧伽爾蘭達生活異常奢侈,他侵占平民乃至神廟土地,并開始大量增稅,盧伽爾蘭達的叔叔烏魯卡基那召開公民和長會議會,罷免盧伽爾蘭達,由他接任拉伽什王位。烏魯卡基那擔任國王后,開始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限制官員的權力和收入,對侵占平民財產的官員立即免職;減稅;提高人權,給予更多的人公民權;進行河道建設,疏通了一條舊運河,并新建了一條運河。
自古地亞王后,拉伽什城在烏魯卡基那的率領下再次復興,蘇美爾人內斗的傳統因為拉伽什城的二次復興再次出現,烏馬國王盧伽爾扎西召開城邦聯盟會議,決定攻擊拉伽什城。盧伽爾扎西聯合了烏魯克、烏爾和扎巴拉三個城邦,盧伽爾扎西終于在前2371年攻陷拉伽什,拉伽什滅亡之后,盧伽爾扎西立即將戰火燒向自己此前的盟友,他連續擊敗了烏魯克和烏爾,隨后擊敗了基什。被擊敗的城邦或者被盧伽爾扎西任命新國王(拉伽什),或者接受了被他統治的命運(烏爾與基什)。
基什國王烏爾扎巴巴被盧伽爾扎西擊敗后,平民異常不滿,薩爾貢一世乘機發動暴亂,將烏爾扎巴巴推翻后成為基什新國王,其名薩爾貢的意思為“真正的王”。
薩爾貢一世認為此前蘇美爾諸城邦國王的最大問題是他們沒有常備軍,士兵來自于平民,這些平民士兵效忠于公民議會或者長老議會。薩爾貢一世建立了一支5400人的常備軍,常備軍只效忠于薩爾貢一世。盧伽爾扎西的48位王公聯軍與薩爾貢一世進行混戰,薩爾貢一世用弓箭兵屠殺了盧伽爾扎西聯軍的沖鋒進攻,接著阿卡德人用騎兵沖鋒的方式,擊潰了逃跑的盧伽爾扎西聯軍,斬殺盧伽爾扎西。
整個蘇美爾地區被薩爾貢一世的勝利完全驚呆,蘇美爾人之間的內訌使他們喪失與薩爾貢一世抗衡的能力,面對戰斗力強悍的阿卡德士兵,蘇美爾人的城邦崩潰了,薩爾貢一世只用一年的時間就統一了蘇美爾人城邦。接著,他一直向西北方向進軍,拿下了巴比倫西亞,再往西拿下了敘利亞,最終占領了巴勒斯坦。蘇美爾人、迦南人、埃蘭人、阿摩利人、庫提人,這些民族所占有的土地統統被阿卡德王薩爾貢一世所占有。后世的史學家將薩爾貢一世建立的阿卡德王國稱為阿卡德帝國,這是人類社會的第一個多民族集權帝國。
薩爾貢一世所建立帝國的第二個特征就是“獨裁”,盡管薩爾貢一世在征戰過程中將蘇美爾人的文化傳播到他所占領的所有地區,但他徹底推翻了蘇美爾人的二級議會制度(長老議會和公民議會),他提出“國家只能有一張嘴”,國家所有的政令完全由薩爾貢一世決定或頒布,各地方總督由他任命的阿卡德人擔任;他開始統一度量衡以及信仰,他將阿卡德人的主神恩利爾定為帝國的主神。
薩爾貢一世利用軍事建造的帝國給人留下的第三個印象就是殘忍,蘇美爾人與埃蘭人都在他的統治下爆發起義,薩爾貢剿滅了起義,并屠殺了起義部隊,這種帝國風格被保持下去,從羅馬帝國到中美洲的阿茲特克帝國,對于起義或者謀反者的態度只有一種,就是全部殺光。除了政體特征外,阿卡德帝國的一切都是蘇美爾化的,風神恩利爾本就是蘇美爾人的神,楔形文字由蘇美爾人發明,帝國的工匠和學者們大部分都是蘇美爾人。薩爾貢一世死后,他的孫子,第四任阿卡德王納伊姆辛的唯一工作就是平息各地的叛亂,納伊姆辛在位36年,他的殘忍程度不遜于他的爺爺,他多次親率部隊征戰,擊敗了西方埃布拉,擊退了北方山區的盧比人,納伊姆辛將自己稱為“神納伊姆辛,阿卡德人的神,天下四方的統治者”,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把自己稱為神而非神在人間代表的君王。
前2255年,神納伊姆辛沒有擺脫人的自然規律,因年老而死亡,他的兒子沙爾卡利沙無力應對各地的叛亂,此時的阿卡德帝國已經不存在了,王國領土只剩下阿卡德城,蘇美爾各城邦紛紛獨立,阿卡德人的巴勒斯坦和敘利亞地區總督或自立為王或被推翻,前2193年,沙爾卡利沙被刺殺,阿卡德城隨后被攻陷。
蘇美爾人烏爾納姆在前2113年成為烏爾城的國王,他建立了烏爾第三王朝,烏爾第三王朝是蘇美爾人最后的黃金時代,前2004年,閃族埃蘭人與庫提人的聯合部隊滅亡了烏爾第三王朝,阿卡德人與蘇美爾人的時代結束了。
烏爾第三王朝被滅亡后,一支從敘利亞進入巴比倫西亞的閃族部落在巴比倫附近定居,這支被稱為阿摩利人的閃族部落,創造了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第二次輝煌,他們創造了古巴比倫王國。
七、法老王朝
尼羅河,發源于布隆迪高原,從埃及注入地中海。這條河流創造出無數歷史故事,這些歷史故事中最偉大那個當屬古埃及。尼羅河創造出偉大的古埃及文明,創造出了法老王朝;創造出了那些令今人們津津樂道的眾神,創造出了精美而寫實的雕刻藝術和帶有強烈宗教和王權色彩的建筑;創造出了古埃及特有的、具有浪漫主義精神的象形文字。尼羅河的這些偉大成就,直到今天依然影響著我們。
長約6741公里的尼羅河,其汛期是4-6月間,她的上游多高山峽谷,在蘇丹的首府喀土穆北,青尼羅河與白尼羅河匯集在一起,兩條河流匯合處北,有六個大瀑布,最北端的第一瀑布位于阿斯旺以南,尼羅河第一瀑布以北的廣大地區被稱為下埃及,第一瀑布以南至青白尼羅河交匯處,被稱為上埃及。前5000年,上下埃及的尼羅河畔開始出現村莊,尼羅河汛期固定,河水沖積平原異常肥沃。于是,美索不達米亞發生的故事在二千年后的尼羅河流域也出現了,剩余農產品出現了,階級出現了,前4000年,上下埃及各自形成王國,戰爭也出現了。
上下埃及的國王們一直在戰斗著,這個戰爭直到前3100年才結束,當時上埃及國王美尼斯利用各種方式——包括收買下埃及貴族們,最終徹底的占領了下埃及,美尼斯統一了埃及,他將自己稱為“法老”,在古埃及語中意為大房子,法老就是將一切都罩入其中的大房子。
古埃及的法老王朝延續了2800余年,其間,有其他民族的征服者進入古埃及,并一度占領下埃及土地,但這些外來者的首領也將自己稱為法老。從前3100年至前332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征服埃及時,埃及一共經歷了8個階段三十一個法老王朝,其斷代歷史如下:早王朝時期(前3100——前2686年)、古王國時期(前2686——前2181年)、第一中間期(前2181——前2040年,其中第九、十王朝為赫拉克利奧波利斯王朝)、中王國時期(前2133——前1786年)、第二中間期(前1786——前1570年)、新王國時期(前1570年——前1085年);塔尼斯王朝(第21王朝,前1063——前945年);后王朝時期(前945年——前332年)。
前3100年,美尼斯統一了上下埃及,他將統一的埃及首都定在下埃及的孟斐斯(今開羅西北),美尼斯在位26年,他的陵墓建于距離孟斐斯南約五百公里的阿拜多斯,阿拜多斯是一座宗教城市,在前3100年至前2600年的五百年間,尼羅河西岸的阿拜多斯的主要用途就是死去法老陵墓的所在地。美尼斯的接任者阿哈的陵墓也葬于阿拜多斯,阿哈的陵墓是一座長方形的平頂泥磚墓,這座墓被后來的阿拉伯人稱為“馬斯塔巴”,即長方形凳子。
法老的遺體葬于宗教中心,想表達的概念是,法老與神是一體的,法老是神選中的統治埃及的人間代表,從美尼斯開始,所有法老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抱有這個信念。這帶來的問題是,法老們必須處理好自己與神權之間的關系,祭司作為神的世俗化代表,法老們必須在適當的時候與他們分享權力。在新王國的第十八王朝,一名名為阿赫那頓的法老試圖削弱阿蒙神祭司的權力,結果是失敗的,阿蒙神的祭司們在阿赫那頓死后剝奪了他的榮譽,聲稱他是一位“異端”。
在古王國的第三王朝時期,法老們擁有越來越多的權力,喬塞爾法老執政時,他的宰相伊蒙荷太普設計了層級金字塔陵墓,喬塞爾的權力幾乎達到頂峰,在他死亡后,約有580名宮廷近侍陪葬,在另外一個世界里,法老依然需要侍奉,不過,喬塞爾的行為并沒有被后世法老們效仿。
喬塞爾的行為引申了另外一個話題,古埃及人對于死亡的態度。古埃及人認為,死亡是生命的另外一個輪回,太陽白天從尼羅河東岸升起,夜晚在尼羅河西岸降下。白天,太陽神拉在人間巡視,夜晚,拉神在冥府巡視。很快古埃及人又為冥府找到一位真正的控制者,冥神奧西里斯,這是一位被弟弟陷害而死的神,因為妻子伊西斯和兒子荷魯斯的忠誠,他得以復活并控制了冥府。
第四王朝時期,法老的權勢達到了頂峰,從斯尼弗魯到胡夫,每位法老都把興建自己的陵墓當做最重要的事情,因為這關系到法老死后的世界,金字塔可以幫助法老在另一個世界中重新控制一切,成為陰間的“大房子”。大規模興建土木需要錢,法老要求古埃及各州的州長絕對忠誠,同時他擁有一支可以按時征稅的隊伍,法老的征稅隊臭名昭著,為了獲得稅款,征稅隊可以將欠稅的平民扔進尼羅河,用來警告其他無法按時交稅的人。
古埃及的社會等級也在第四王朝時期成型,貴族就是貴族,他們的身份是世襲的,農民就是農民,這個身份也是世襲的,甚至連書吏的身份都是世襲的;祭司階級的身份不僅僅是世襲的,在未來他們還擁有越來越多的權利。農民和奴隸的起義貫穿了第五王朝,并且最終推翻了這個王朝。第六王朝時期,法老的權力已經不如以往,各州的州長形成割據勢力,法老僅僅能控制首都附近的土地;第七王朝時期依然混亂不斷,政府完全失控,最夸張的一種說法是農民耕地時,需要自帶盾牌,以防止暴徒襲擊。
第十二王朝時期,埃及似乎進入了一個短暫的恢復時期,大量的水利工程開始修建,法老們也意識到,尼羅河水的豐潤是農業生產的基礎,而農業的豐收可以保障他們的統治。第十三和十四王朝統治各有一百余年,前1650年,一支具有歐亞大陸雅利安人特征的部落突然從東方攻入下埃及,這群人身著盔甲,揮舞著短彎刀,十四王朝的軍隊潰敗了,孟斐斯落入敵手,古埃及人認為這是諸神對于法老們的懲罰,他們將這群外來征服者稱為“喜克索斯人”,古埃及語的意思是“外來的統治者”,古埃及人接受了外來征服者的統治,喜克索斯人在孟斐斯建立了第十五王朝,但他們以阿拜多斯為界,沒有向南發動進攻。。
古埃及的世族們在底比斯又建立了一個首都,古埃及南方的十六、十七王朝與北方喜克索斯人的第十五王朝對立,前1570年,阿赫摩斯在底比斯成為第十八王朝的法老,他開創了古埃及的黃金時代,新王國時期。
阿赫摩斯先是平定南方努比亞人的叛亂,接著使用淺底帆船裝載部隊,從尼羅河上快速進攻孟斐斯,他成功地趕走了喜克索斯人。第十八王朝的法老依次是阿赫摩斯、阿蒙荷太普一世(他向南攻到了尼羅河第四瀑布,徹底擊潰努比亞,接著向北方進軍,拿下巴勒斯坦、敘利亞,最終打到了美索不達米亞)、圖特摩斯二世、哈特舍普蘇(女法老)、圖特摩斯三世(再次攻入美索不達米亞,確立了古埃及在北非和西亞的統治地位)、阿蒙荷太普二世、圖特摩斯四世(擊敗了新興的赫梯人,確立一位新神阿頓神)、阿蒙荷太普三世(善于享樂,無武功建樹)、阿赫那頓(異端法老)、圖坦卡門(少年法老)、阿伊、赫倫希布。第十八王朝統治了埃及385年。
拉美西斯建立了第十九王朝,他的孫子拉美西斯二世完成了古埃及最輝煌和完美的篇章,拉美西斯二世在卡迭石之役中徹底擊敗了赫梯人,古埃及的建筑越來越豪華,但只是為法老和貴族們準備的。
進入前最后一個千年后,古埃及數次被利比亞人和波斯人統治,當亞歷山大在前334年從波斯人手中得到埃及時,古埃及的法老王朝結束了,開始了托勒密王朝的希臘化時代。
八、金字塔
前3000年,美索不達米亞的烏爾人準備建造一座神廟紀念城市的保護神——月神伊南娜,此時的烏爾已經是一座大城邦,城外他們還擁有六十七個村莊,村莊包圍著烏爾城,城外的農夫們同樣是烏爾公民。伊南娜是所有烏爾人的神,這座神廟必須讓所有烏爾人看到。于是,一座巨大的三層臺階式神廟在烏爾城的東北部建起,神廟高約75米,即使在城外30公里處,平原上耕種的烏爾農夫依然可以看到這座神廟。
烏爾城的伊南娜神廟,是人類最早的金字塔式建筑。整個地球上,也布滿了金字塔式的建筑。在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前3000年后,幾乎每一座蘇美爾人的城市都有臺階式金字塔神廟;在北美,伊利諾伊州的原居民在前開始建造金字塔狀的人造土丘;在中美洲,瑪雅人、托爾特克人和阿茲特克人對于臺階式的石質金字塔異常迷戀,活人祭祀在他們的金字塔上上演。整個中美洲,只有帕倫克城第11世瑪雅君主卡帕爾金字塔具有墳墓功能,其余的金字塔,是互動型的宗教活動場所。羅馬人也建造過金字塔,這些金字塔的材質各異,材料包括了閃長巖和大理石。
全世界大部分的金字塔都是一種宗教活動的場所,國王、祭司和普通百姓們以金字塔為中心進行著互動,不論祈禱還是祭祀,所有人在活動時的地位是平等的。只有古埃及的金字塔是個例外,古埃及的金字塔是法老的墳墓。
萬物終消逝,金字塔永存。
這句阿拉伯諺語描述的是開羅吉薩金字塔群的宏偉和壯觀,古埃及金字塔是古王國第三、四王朝的重要標志和產物。伊蒙荷太普為第三王朝的喬塞爾設計出層級金字塔,伊蒙荷太普的另一個創舉是,他放棄此舉建造馬斯塔巴式陵墓的建筑材料泥磚,改用石料建起喬塞爾層級金字塔,喬塞爾層級金字塔是人類最早的石質金字塔建筑,
第四王朝開國法老斯尼弗魯,則對層級金字塔的外貌進行了改變,出于美觀的要求,斯尼弗魯先是修了一座八階的層級金字塔,然后再用碎石將每層的空隙填滿,最后,再用石炭巖將整個層級金字塔包裹起來,形成了最終的角錐體金字塔,斯尼弗魯的錐體金字塔的四邊角度非常狹小,因此又被稱為彎形金字塔。
在喬塞爾層級金字塔周圍的建筑中,出土一份宗教文獻,上面清晰的記載了喬塞爾金字塔的作用:“為他(國王)架起通向天堂的階梯,他可以由此登上天堂。”由此可以看到,金字塔是具有明顯象征意義的陵墓,它是幫助死去的法老們前往在天堂的階梯。
在斯尼弗魯的彎形金字塔中,金字塔不僅具有將法老帶上天堂的功能,金字塔還被認為是太陽拉神的一種象征,彎形金字塔的四個側面都可以折射陽光,就如同破云而出的太陽將陽光灑向地球一樣。金字塔上記載了這樣一段文字:“愿天空為你增強太陽光!這樣,你就可以上天堂作為拉神的眼睛!”
斯尼弗魯是一位武功強大的法老,他平定了西奈半島上閃族人的叛亂,古埃及國力在斯尼弗魯時期也達到了第一個頂峰期,斯尼弗魯一生建造了三座金字塔,這些金字塔石料的運輸過程中需要木材,金字塔的角架也需要木材,他還派船前往黎巴嫩購買杉木。總體來說,斯尼弗魯還不算太奢侈,國力還能滿足他建造金字塔的要求。而斯尼弗魯的兒子胡夫,則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即我們所說的大金字塔,它修建于前2670年,整個金字塔建造在一塊巨大的凸形巖石上,塔高原為146.59米,經過數千年的風蝕,現在高為137米,塔基成四方形,每邊寬約230米,塔基面積約為52906平方米。胡夫金字塔四個角均接近90度,整座塔共用巨石230萬塊,平均每塊重約2.5噸。
胡夫死亡之后,他的兒子考夫拉在胡夫金字塔邊上建造了考夫拉金字塔,高度為143.5米,但塔身更加陡峭,四個角的角度約為53度;在考夫拉金字塔的左側,是孟考拉的金字塔。考夫拉時代,因為賦稅過重,人民一度爆發了起義,孟考拉修建的金字塔就小了許多,原高65.5米,而在孟考拉金字塔南邊,還有三座小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是由胡夫的弟弟海米昂設計(發現了相關海米昂的銘文),建造者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時期的建筑工人和農夫們,他們通過為建造胡夫金字塔而獲得免稅以及免費食物的報酬。有關金字塔是奴隸建造的說法已經被推翻了。
在吉薩高地附近,有一塊巨大的石灰巖采石場,但建造吉薩(胡夫)金字塔群所需的石料主要還是在尼羅河岸邊開采的,開采完后石頭裝上船,再用船將石頭運到吉薩金字塔附近的尼羅河碼頭。運輸船為平底駁船;然后,用鹽和硝石修建一條從碼頭到金字塔的緩緩上坡道,將碼頭與金字塔相連,每一塊石頭從船上卸到碼頭時,石頭左右兩側下方都會放上木橇,石頭被繩子綁住,前方的工人順著斜坡向前行走,一邊行走一邊用繩索拉動著石頭,后方的工人在遇到坡道坎坷(因不斷運輸時磨損所致)無法前行時,就會撬動木橇。修建金字塔的石塊就是這樣一點點被運到金字塔上。
建造金字塔消耗了大量的國力,第五王朝時金字塔依然作為法老的陵墓存在,而且金字塔內出現了大量的祈禱用的象形文字(祈禱法老在另一個世界里可以擁有同樣的權力);第六王朝是一個混亂的王朝,地方割據勢力(州長)和各個世家都認為自己有權力與法老們平起平坐,但農民起義不斷爆發,起義者和盜墓者們把進入法老金字塔進行劫掠當做最快樂的事情,到了第十二王朝時期,金字塔變得窄小而粗陋,隨著喜克索斯人的入侵,金字塔最終不再建設。
新王國時期的國王們把位于底比斯城尼羅河西岸的王陵谷當做尸體的安放地,金字塔最終成為古埃及古王國時期的象征。
九、古巴比倫
美索不達米亞。
烏爾第三王朝被閃族部落摧毀之前,美索不達米亞已經陷入混亂之中,這里除了有埃蘭人和庫提人,還有一支被蘇美爾人稱為“馬爾圖人”的閃族游牧部落,這支部落在巴比倫西亞地區定居下來,蘇美爾人嘴中的馬爾圖人,是歷史學家嘴中的阿摩利人,他們還有另外一個更加震撼的名字,古巴比倫人。
前2004年,埃蘭人與庫提人的混合部隊攻陷烏爾城,屠城,蘇美爾人形容當時烏爾的慘況:“人的尸體如同太陽下的脂肪一樣慢慢分解”。不懂得城市文明的埃蘭人毀滅烏爾城后就離開了,殘存的蘇美爾人凝聚在一位蘇美爾王公伊比什的周圍,控制烏魯克城的伊比什創造了伊新王朝。而在烏爾滅亡前的前2029年,阿摩利人首領納普拉努姆建立了拉爾薩城邦;商業城市馬里因為可以獲得豐厚的稅收也發展起來,成為美索不達米亞第三大城邦。三大城邦的混戰進行了一百余年,誰也無法獲得絕對的勝利。
前1894年,阿摩利人蘇姆?阿布姆在巴比倫西亞的南部、東距基什城十公里、幼發拉底河左岸建造了一座城市,這座城市被蘇美爾人稱為KA?DINGIR?RA,被阿卡德語人稱為Bel?ilim,,這兩個詞的意思是相同的,即“神的大門”。后世的古希臘人給這座城市一個更響亮的名字,Babylon(巴比倫),阿布姆創造的正是古巴比倫王國。
三大城邦中無人注意到巴比倫的建國,他們依然在互相爭斗著,古巴倫王國得以迅速發展,古巴比倫王國與伊新王朝和馬里城邦關系緊密,定期向他們提供賦稅,為此,古巴倫王國受到了拉爾薩的進攻,前1794年,拉爾薩王里姆?辛滅亡了蘇美爾人的伊新王朝,馬里則被閃族的亞述人征服。
前1792年,古巴比倫第五王辛?穆巴里特辭世,他的兒子漢謨拉比成為古巴比倫王國第六王,此時的古巴比倫王國,是一個長約130公里,寬約32公里的小國。漢謨拉比擔任國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和疏導水利設施,第二件事就是重修(建)巴比倫城墻。由于伊新和馬里的失敗,古巴比倫王國在拉爾薩眼中只是個三流城邦,漢謨拉比宣布古巴比倫效忠于拉爾薩王及拉爾薩王的使臣,他的忠誠并沒有得到拉爾薩王的回應,拉爾薩王做出的唯一表示是,他不再主動進攻忠于他的弱小城邦巴比倫。已經臣服拉爾薩王的馬里城邦,依然是古巴比倫王國的盟友。
經過了近三十年的發展,漢謨拉比手中的古巴比倫王國,已經成為美索不達米亞的一個大國。埃蘭人突然從西部向美索不達米亞發動進攻,拉爾薩王必須找到一個盟友來對抗埃蘭人,拉爾薩王里納?辛選擇了漢謨拉比。
依靠與拉爾薩王的盟約,漢謨拉比輕松擋住了埃蘭人的進攻,與薩爾貢一世一樣,他也建立一支常備軍隊,常備軍里的士兵和將領,被分配給予田園、房屋和牲畜,他們可以將自己的田地租給別人租種。一旦成為漢謨拉比的士兵,你可以擁有一份不動產業,這些產業可以世襲,如果士兵死亡或者被俘,他的兒子有權利全部或者部分繼承這份產業,前提是兒子再次成為漢謨拉底的常備軍士兵。
漢謨拉比決定征服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地區,他成功了,他向馬里派出了部隊,把馬里從亞述人手中解放出來,馬里與古巴比倫結成聯盟后,漢謨拉比向拉爾薩進攻;漢謨拉比用圍城的戰術包圍了拉爾薩王國第二大城沙比爾,成功拿下后漢謨拉比沒有屠城,而是將城里原有的士兵編入自己的隊伍,接著,漢謨拉比再次用圍城的戰術拿下了拉爾薩,由于沙比爾城的前例,拉爾薩的士兵紛紛投降,漢謨拉比輕松摧毀了不可一世的拉爾薩王國。
最后,拿下拉爾薩后,漢謨拉比突然進攻馬里,前1759年,漢謨拉比拿下馬里城;接著,漢謨拉比揮師北進,他的主要對手現在變成了閃族亞述人。
亞述人異常兇悍,但是此時的亞述部落四分五裂,不成氣候;漢謨拉比的常備軍擁有皮質盾牌、扁斧和長矛,而且富有戰斗經驗,古巴比倫人成功擊退了亞述聯軍。前1755年,漢謨拉比正式統一美索不達米亞和巴比倫西亞,并占領了敘利亞大部分,帝國最南方位于波斯灣出海口,最北方位于阿淑爾城北部的地中海港口,與阿卡德帝國一樣,此時的古巴比倫王國也“連接了上海與下海”。
漢謨拉比在完成帝國霸業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除了頒布并實施了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他還對城市規劃提出要求,統一后,古巴比倫王國所有的城市必須按照古巴比倫城的模樣建設,城內建有運河,并有宗教區、行政區、居民區、商業區和手工業區,五個區域被城內運河網分割,運河上的橋梁是城內互通的方式。
漢謨拉比建立了一個完整的政府體系,這個體系中包括了立法、司法、行政、軍事和宗教五部門,五部門領導由漢謨拉比任命,并絕對服從于漢謨拉比的意志;漢謨拉比也任命總督管理帝國邊遠地區,但總督受到監視,王室成員和祭司們可能會突然前往該總督領地視察,一旦發現有總督有貪污或不忠的情況,就地免職。漢謨拉比還允許普通百姓給他寫信,鼓勵他們檢舉貪污和不忠的官員,不過,如果一個人檢舉官員而無法證明他檢舉的真實性,他會被處死。
古巴比倫王國在漢謨拉比手中達到極限,前1750年,漢謨拉比死亡,王國陷入了衰落,帝國的南方受到了印歐語系的加喜特人的進攻,北方受到另一支印歐語系赫梯人的進攻,前1595年,古巴比倫亡國。
十、漢謨拉比法典
“強大的王、巴比倫之王、阿穆魯全國之王、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的王,四方的王漢謨拉比,被天神安努選定;諸神已就全世界選定巴比倫,并在這里建立一萬年永不被摧毀的王國。安努及諸神叫道,“漢謨拉比,你當使正義傳遍四方……你當教化萬民……你當保全巴比倫的財產……你確是我們忠實的奴仆。”
這段話,不是古巴比倫王國某個祭祀場景的開場白,而是一部法典的前言,這部法典就是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
人類最早的法典是烏爾第三王朝第二王舒爾吉以其父名命名的《烏爾納姆法典》,這是一個非常寬松的法典,寬松體現在對于人命案件的判斷,允許罪犯用金錢贖買自己的罪行,在交不起巨額罰金的情況下再處死,在烏爾第三王朝時期,惡性殺人案并不多見,也沒有人愿意用交巨額罰金的方式去傷害別人。
但烏爾第三王朝被滅亡后,美索不達米亞和巴比倫西亞陷入了巨大的混亂中,自由人和奴隸之間的區別并不大,一旦一個城市被攻破,整個城市的居民就會全部淪為奴隸,漢謨拉比統治的古巴比倫王國中,奴隸數目劇增;此外,由于戰爭和天災,很多時候農民需要貸款來獲取最基本的種子以及生活費用,高利貸商人產生了,伴隨著高利貸商人的出現,是無休止的訴訟。
一部更完善,比《烏爾納姆法典》更能保障統治者利益的法典出現了,這就是《漢謨拉比法典》,這部法典向我們展現了古巴比倫王國經濟和社會情況,《漢謨拉比法典》第89條如下約定:每借一庫卡谷物一年,第二年需還100卡谷利息,一庫卡約合300卡,谷物的年利率約為33%;每借一西克勒銀,第二年需還六分之一西克勒又六塞銀的利息,銀的年利率約為20%。如果無法還清所借款項,借款人須把自己或者家人送入借貸人手中服役三年,第四年自由。
法典對土地關系進行法律確定,王田不容侵犯和占領,服役田(士兵的不動產)不可以買賣和轉讓,王田可以對普通人出租,租金至少占該田理論收成的一半,如果租種人第二年無法交納第一年的租金,就成為債務奴隸。
殺人者死的定律體現在同階層人之間,一個自由民A殺死另外一個自由民B,A處死,如果A殺死的是B的兒子,那么就應該處死殺人者A的兒子,如果殺人者A無兒子,再處死A。王室成員或將領殺害自由民,他們不需以命償命,可以用交納罰金的方式免責,如果殺死奴隸,只需要賠奴隸主人20西克勒銀;奴隸只要敢對自由民動拳,就要割去耳朵。
奴隸是不受法律保護的階層,一個商人殺死屬于自己的奴隸,不需要負責任;奴隸的標記是獨特的發式和文身,任何人幫助奴隸抹去文身或者發式,處死,如果是在不知(對方是奴隸)情的情況下,無罪。但法典中還有一條非常有趣的法規,我們來看一下。
法典規定奴隸的價格約為20西克勒銀,當時約合一頭牛的價格,這個價格體現在抵押關系上,在正常情況下,奴隸的價格是變動,美麗的女奴可以賣到80西克勒銀以上,身體強壯可以被培養成保鏢的男奴,可以賣到90西克勒銀。但如果一個自由民A欠另一個自由民B錢,A決定用奴隸抵債,那么抵債的奴隸最高只能作價20克勒銀。如果A抵押的是一個債務奴隸,該債務奴隸的前身也是自由民,如果該債務奴隸在被抵押到自由民B手中時死亡,自由民B會被處以死刑;而如果A沒有抵押該債務奴隸,該債務奴隸在為A服役的三年間死亡,A不需要負責任。這條奇異的法規說到底,保護的還是自由民A的利益。
社會倫理關系被正式列入《漢謨拉比法典》中,這是《烏爾納姆法典》中缺失的。
領養、過繼、娶妻都可能會對家庭產生經濟分割,必須對領養、過繼以及娶妻后的家庭(經濟)關系制訂契約,該契約在領養、過繼和娶妻之前進行約定,一旦約定成文,違反者將不受到任何保護。
對婦女和兒童實施性犯罪的,一經證實,立即處死;與自己女兒亂倫,流放,永失自由民身份;與自己母親亂倫,兩人一起被淹死。
《漢謨拉比法典》鼓勵普通人對于違法的事情進行檢舉,但檢舉的成本很高,《漢謨拉比法典》規定了對于誹謗罪的處理,如果一自由民對另一自由民或者官員進行檢舉,經調查不屬實,檢舉者將被處以死刑。
《漢謨拉比法典》中某些細節異常嚴苛,但這部法典具有創時代的意義,因為在《烏爾納姆法典》中,還有殘存的氏族社會約定,而《漢謨拉比法典》則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商業性質。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