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佛教常識答問(簡體書)
滿額折

佛教常識答問(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價
:NT$ 210 元
優惠價
87183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佛教常識答問(最新修訂插圖本)》是學習佛教知識的最通俗讀本,瞭解佛教文化的首選入門書。採用答問的形式,對佛教的源流、佛學的基本內容和學佛態度都作了詳細的表述,涉及了佛教方方面面的知識。讀完《佛教常識答問(最新修訂插圖本)》對佛教就會有全面透徹的瞭解。《佛教常識答問(最新修訂插圖本)》國內印行已達數十萬冊,被譯成日文、英文、韓文等多國文字,暢銷海內外,是快速瞭解佛教的最佳入門書。

作者簡介

趙朴初,1907-2000,著名社會活動家、佛教人士、書法家、詩人、作家,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人。歷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顧問,中國宗教和平委員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常委、民進中央參議委員會主任、副主席、名譽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長期從事佛學研究,擅長詩詞、書法,著有《滴水集》、《片石集》、《佛教常識答問》等。

名人/編輯推薦

《佛教常識答問》已被譯成英、日、韓等多國文字,深受讀者歡迎。這并不是一本簡單的小書,作為佛教協會出版的《法音文庫》叢書之一,已經發行了幾十萬冊。盡管薄薄一冊,裝幀簡樸,但是當年趙樸初老先生住院,江澤民總書記去看望,得到的就是這樣的書。據說,江總書記讀后曾建議別人都能讀一讀。
如趙樸初本人所說,這是本“小題大做”而成的書。在書中,作者將佛教的深刻學說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加以闡釋,深入淺出,是初通佛學和佛教文化者的超級入門書。此外,書中還加載有精美插圖,與文字部分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可用心體悟,永久珍藏。


這本書是我四十年前開始寫的,因為事務冗忙,時作時輟。原來計劃,除現在書中的五章外,還有三章是有關中國與外國佛教關系史的,因佛教協會已有這方面資料的編輯和著作,所以不重復了。
我寫成第一章后,曾以《楞嚴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句話中提出“飲水”二字作為筆名陸續在《現代佛學》雜志上發表。有一位朋友問我:“你為什么用這樣一個小題目?”我說:“我喜歡‘小題大做’,而不愿‘大題小做’,更害怕‘有題空做’。”這本英譯的書名很好,很合我的心意。
幾年前,一位青年僧人用日文翻譯這本書,我應他的要求寫《序》時,曾記下與本書有關的一件事:1957年我陪一位柬埔寨僧人見毛澤東主席,客人未到之前,我先到了,毛主席便和我漫談。他問:“佛教有這么一個公式——趙樸初,即非趙樸初,是名趙樸初,有沒有這個公式呀?”我說:“有。”主席再問:“為什么?先肯定,后否定?”我說:“不是先肯定,后否定,而是同時肯定,同時否定。”談到這里,客人到了,沒有能談下去。后來,我在寫這本書的第二章時,想起這一次未談完的問答,我想,書中談到緣起性空的思想,可能補充了當時我在毛主席面前所想講的話。
我曾看到一本毛主席的勤務員李銀橋寫的書。有一天,毛主席在延安出門散步,毛主席對李銀橋說:“我們去看看佛教寺廟,好不好?”李銀橋說:“那有什么看頭?都是一些迷信。”毛主席說:“片面,片面,那是文化。”我因而想起“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周建人先生寫信給我說,“文革”初期范文瀾先生向他說,自己正在補課,讀佛書。范老說,佛教在中國將近兩千年,對中國文化有那么深厚的影響,不懂佛教,就不能懂得中國文化史。1987年,我到四川一個佛教勝地看到被人貼迷信標語的事實,回來寫了一份報告,錢學森博士看見了,寫信給我說:“宗教是文化。”
這三個人,一是偉大的革命家,一是著名的歷史學家,一是當代的大科學家,所見相同,都承認佛教是文化,而今還有不少人的認識水平和當年李銀橋的一樣。
我最初寫這本書的動機只是為了和外國朋友談話時,翻譯人員因缺乏佛教知識而感到困難,想為他們提供一些方便。但這許多年來,得到國內不少人的關懷、鼓勵,也得到一些外國朋友的注意。事實說明,這一本小書對于增進人們對佛教的了解,增進國際朋友對中國佛教的了解,不無少許貢獻。
我感謝譯者為此書所付出的寶貴的心力。我虔誠期待國際朋友對于此書內容給予指教。

目次

第一章 佛陀和佛教的創立第二章 佛法的基本內容和佛教經籍第三章 僧伽和佛的弟子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衰滅與復興第五章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與演變……

書摘/試閱

第一章
佛陀和佛教的創立
問:什么是佛教?
答:佛教,廣義地說,它是一種宗教,包括它的經典、儀式、習慣、教團的組織等等;狹義地說,它就是佛所說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術語來說,應當叫做佛法(Buddha Dharma)。
問:“法”是什么意思?
答:“法”字的梵語是“達磨”(Dharma)。佛教對這個字的解釋是:“任持自性、軌生物解。”這就是說,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質和相狀,有它一定軌則,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例如水,它保持著它的濕性,它有水的一定軌則,使人一見便生起水的了解;反過來說,如果一件東西沒有濕性,它的軌則不同于水的軌則,便不能生起水的了解。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做“法”。佛經中常見到的“一切法”、“諸法”字樣,就是“一切事物”或“宇宙萬有”的意思。照佛教的解釋,佛根據自己對一切法如實的了解而宣示出來的言教,它本身也同樣具有“任持自性、軌生物解”的作用,所以也叫做法。
問:佛是神嗎?
答:不,佛不是神。他是公元前6世紀時代的人,有名有姓,他的名字是悉達多(S.Siddhārtha,P.Siddhattha),他的姓是喬達摩(S.Gautama,P.Gotama)。因為他屬于釋迦(Sāt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圣人。
問:為什么稱他為佛呢?佛的意義是什么?
答:“佛”字是“佛陀”的簡稱,是Buddha的音譯(如果用今天的漢語音譯,應當是“布達”),佛陀的意義是“覺者”或“智者”。“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給它加了三種涵義:(1)正覺(對一切法的性質相狀,無增無減地、如實地覺了);(2)等覺或遍覺(不僅自覺,即自己覺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覺他,即使別人覺悟);(3)圓覺或無上覺(自覺覺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達到最高的、最圓滿的境地)。
問:除釋迦牟尼外,有沒有另外的佛?
答:佛教認為過去有人成佛,未來也會有人成佛,一切人都有得到覺悟的可能性,所以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
問:如來佛是不是釋迦牟尼,還是另一人?
答:“如來”這個名詞是從梵語Tathāgata譯出來的。“如”字就是“真如”(Tathā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實狀況,它又包含“如實”(Yathābhfūtam)的意義。佛經對“如來”的解釋是:“乘真如之道而來”,又說“如實而來”。“如來”是一個通用名詞,它是“佛陀”的異名。如釋迦牟尼佛,可以稱釋迦牟尼如來;阿彌陀佛,可以稱阿彌陀如來。
問: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不是一個人嗎?
答:不是。阿彌陀佛是另外一個世界上的佛。阿彌陀佛是梵語Amitābha的音譯,意義是“無量的光明”。
問:“南無佛”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讀起來是“那摩佛”?
答:“南無”是梵語Namo的音譯,念成“那摩”,是保持原來古代的讀音。現代廣東、福建一部分地區,仍保持這個古音。它的意義是“敬禮”。今天印度人相見,互道“那摩悉對”,就是說“敬禮了”。
問:可以簡略介紹一下釋迦牟尼的一生嗎?
答:可以。釋迦牟尼的時代,約當公元前6世紀中葉,正是我國春秋時代,與孔子同時。他是當時迦毗羅衛國(Kapilavatthu,今尼泊爾境內)國王的長子。父親名凈飯(Suddhodana),母親名摩耶(Māyā)。摩耶夫人生產前,根據當時風俗,回到母家去,路過藍毗尼花園(Lumbinī),在樹下休息的時候,生下了悉達多王子。
問:藍毗尼園現在還有遺址留存下來嗎?
答:公元7世紀時,我國玄奘法師曾到過藍毗尼。根據他的記載,他曾經看到在他之前八百多年阿育王(Aoka)在那里建立的石柱,標志著佛陀誕生之處,但當時石柱已被雷擊破,柱頭倒在地下,已經是衰落的情景了。后來由于沒有人能夠識得柱上的文字,因此佛陀誕生的地址久已湮沒無聞。直到1897年阿育王的石柱才被人發現,考古家認出上面的文字,這才發掘出藍毗尼園的遺址,并且在附近發掘出古代的市鎮,其中有些可以相信是屬于當時的迦毗羅衛城的。今天尼泊爾政府已經把這個地方作為圣地加以建設和保護。
問:釋迦牟尼幼年教養情況是怎樣的?
答:摩耶夫人產后不久就死了。幼年時代的釋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夫人(Prajāpati)養育的。他自小從婆羅門學者們學習文學、哲學、算學等等,知識很廣博;又從武士們學習武術,是一個騎射擊劍的能手。因為他天資聰慧、相貌奇偉,他父親凈飯王對他期望很大,希望他繼承王位后,建功立業,成為一個“轉輪王”(統一天下的君主)。
問:那么,他后來為什么不繼承王位呢?
答:悉達多王子在幼年的時候,就有沉思的習慣,世間許多現象,給他看到,都容易引起他的感觸和深思:饑渴困乏、在烈日下耕田的農人,繩索鞭打、口喘汗流拖著犁頭耕地的牛,蛇蟲鳥獸弱肉強食的情景,衰丑龍鐘的老人,輾轉呻吟的病人,親朋哭泣送葬中的死人,這些都促使他思索著一個問題——如何解脫世界的苦痛。他讀過的《吠陀書》(Veda,婆羅門經典)不能解決他的問題,他學到的知識和他未來的王位、權力也都不能解決他的問題。于是他很早就有了出家的念頭,后來終于舍棄了王位。
問:他父親怎么會讓他出家呢?
答:凈飯王發覺了他兒子的心思后,曾經想過各種辦法阻止他,特別是企圖從生活的享受上羈縻他。悉達多王子十六歲時,凈飯王便為他娶了鄰國的王女耶輸陀羅(Yasodharā)為妃,生了一個兒子叫羅睺羅(Rahula)。但是這一切都沒有能夠阻止他,終于在一天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偷偷地出了國城,進入一個森林中,換去王子的衣服,剃去須發,成為一個修道者。關于他出家時的年齡,有兩種不同記載,一說是十九歲,一說是二十九歲。
問:出家以后的情形怎樣?
答:他父親曾盡力勸他回去無效,只好在親族中選派五個人隨從他一起,這五個人的名字是:陳如(Kaundinya,P.Kond aa)、跋堤(Bhadrika,P.Bhaddiya)、跋波(Vāspa,P.Vappa)、摩訶男(Mahānama,P.Mahānama)、阿說示(Asvajit,P.Assaji)。悉達多王子和他的侍者們先后尋訪當時三個有名的學者,從他們學道,但都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于是他知道當時哲學思想中沒有真正解脫之法,便離開了他們,走到尼連禪河(Nairajanā,P.Nerajarā,現在叫做Lilaian)岸邊的樹林中,和那里的苦行人(極端刻苦修行的人)在一起。為了尋求解脫,他嘗夠了艱苦辛酸,堅持不懈,經歷六年之久。但是結果徒勞無功,方才悟到苦行是無益的。于是他走到尼連禪河里去沐浴,洗去了六年的積垢,隨后受了一個牧女供養的牛奶,恢復了氣力。當時隨從他的五個人見到他的情景,以為他放棄了信心和努力,便離開了他,前往波羅奈城(Benares)去繼續他們的苦行。王子于是一個人走到一棵畢缽羅(Pippala)樹下,鋪上了吉祥草,向著東方盤腿坐著,發誓說:“我今如不證到無上大覺,寧可讓此身粉碎,終不起此座。”他便這樣在樹下思維解脫之道,終于在一個夜里,戰勝了最后的煩惱魔障,獲得了徹底覺悟而成了佛陀。
問:釋迦牟尼成佛處,現有遺跡留存嗎?
答:釋迦牟尼成佛處,自古稱為菩提道場或菩提伽耶(Buddhagayā)。那里的畢缽羅樹,因為佛坐在樹下成道的緣故,得到了菩提樹之名。從此,所有畢缽羅樹都叫做菩提樹。“菩提”就是“覺”的意思,菩提伽耶在今天印度比哈爾邦伽耶城(Gayā)的南郊。那棵菩提樹在兩千數百年中曾兩次遭到斫伐,一次遭風拔,但都重生了新芽,現在的菩提樹是原來那棵樹的曾孫。樹下釋迦牟尼坐處有石刻的金剛座。樹的東面有一座宏偉莊嚴的塔寺,名叫大菩提寺,至今約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附近還有許多佛的遺跡和古代石刻與建筑。1956年,印度比哈爾邦政府為了這個圣地的建設和管理,設立了一個國際性的咨詢委員會。中國佛教協會接受了邀請,指派了兩名代表參加該會。
問:可以簡略地談一談釋迦牟尼成佛后的事跡嗎?
答:釋迦牟尼成佛的年齡,也有不同的記載,有的說三十歲,有的說三十五歲。此后五十年(或四十五年)中,直到他八十歲逝世前,他沒有間斷過他的說法工作。他到處游行,向大眾宣示他自己證悟的真理。他最初到波羅奈城去找離開了他的五個侍者,為他們說法。佛教把佛陀第一次說法,叫做“初轉法輪”。
問:“轉法輪”是什么意思?
答:“輪”(Cakra),是印度古代戰爭中用的一種武器,它的形狀像個輪子。印度古代有一種傳說,征服四方的大王叫做轉輪王,他出生的時候,空中自然出現此輪,預示他的前途無敵。這里以輪來比喻佛所說的法。佛的法輪出現于世,一切不正確的見解、不善的法都破碎無余,所以把說法叫做轉法輪。佛初轉法輪處是鹿野苑(Sārnāth),在今天波羅奈城。經過近代的發掘,鹿野苑發現了不少有價值的文物。有阿育王的石柱,有公元4世紀石刻的佛初轉法輪像等等,并且發掘到古代塔寺的遺址。鹿野苑現有佛寺、博物館和圖書館,都是近幾十年來陸續興建起來的。佛初轉法輪處的鹿野苑和佛誕生處的藍毗尼園、佛成道處的菩提伽耶、佛逝世處的拘尸那伽(S.Kuinagara,P.Kusināra),是佛教四大圣跡。值得指出的是:近代學者們對這些圣跡以及其他一些古跡的發掘和修復,主要都是根據我國古代高僧法顯、玄奘等的記載。
問:為什么佛初次說法的地方要比其他說法的地方看得重要呢?
答:佛在鹿野苑初轉法輪這件事是佛教的一件大事。從那時起,開始建立了佛教;從那時起,開始具足了三寶。
問:“三寶”是什么?
答:佛陀是佛寶,佛所說的法是法寶,佛的出家弟子的團體——僧伽(Sagha)是僧寶。稱之為寶,是因為它能夠令大眾止惡行善、離苦得樂,是極可尊貴的意思。佛初轉法輪,陳如等五人都皈依佛,出家為弟子,于是形成了僧伽。所以說,從那時起開始具足了三寶。
問:什么叫做皈依?
答:皈依的意思是:身心歸向它、依靠它。皈依三寶的人是佛教徒。“皈依”也可以寫成“歸依”,“皈”與“歸”的讀音和意義相同。
問:佛在世的時候,皈依的人多嗎?
答:是的,佛初轉法輪后從鹿野苑到摩揭陀國(Ma-gadha)去的一路上,受到他的教化而皈依的人就很多。其中有拜火教的婆羅門姓迦葉的三兄弟,都改變了原來的信仰,率領他們的弟子一千多人皈依了佛教。佛到了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Rājagrha)后,皈依的人更多。其中最有名的出家弟子有舍利弗(Sāriputta)、摩訶目犍連(Mahāmoggallāna)、摩訶迦葉(Mahākassapa)等人。后來佛回到故鄉去,他的異母弟難陀(Nanda)、堂兄弟阿難陀(nanda)、提婆達多(Devadatta)和他兒子羅睺羅等都隨他出了家。還有宮廷中一個剃發工奴優波離(Upāli)也出家加入了僧團,后來成為有名的佛教戒律學大師。佛的姨母波阇波提也皈依了佛,是第一個出家女弟子。至于不出家而皈依三寶的弟子則為數更多。佛的出家弟子,男的叫比丘(Bhikkhu),女的叫做比丘尼(Bhikkhunī);在家弟子,男的叫做鄔波索迦(Upāasaka),女的叫做鄔波斯迦(Upāsikā),合稱為四眾弟子。
問:釋迦牟尼一生游行教化的區域,是哪些地方?
答:根據記載和發掘的資料,佛自己足跡所到的地方,主要是中印度。他的弟子們分到四方游化,可能更遠一些。但是斯里蘭卡和緬甸都有佛曾經到過并留下足印的傳說。佛居住的地方以摩揭陀國的王舍城和拘薩羅國(Kosala)的舍衛城(Sātvatthli)的時間為最多。在王舍城外有一個竹林,是頻毗娑羅王(Bimbisāra)獻給佛和僧眾居住的,后人稱為竹林精舍。在舍衛城有一個林園是當地一個富商須達多(Sudatta)和拘薩羅國王子祇陀(Jeta)共同獻給佛的,后人稱為祇園精舍。佛常往來兩處,所以竹林、祇園并為說法的重地。王舍城南面的靈鷲山(Gijjhakūta)也是佛常和弟子們說法的地方。佛逝世前由王舍城北行到毗舍離(Vesālī)城(今印度比哈爾省境內),又由毗舍離向西北行,最后到了拘尸那伽(今印度聯合省伽夏城Kasia),佛是在拘尸那伽逝世的。現在佛逝世處,發掘出佛遺體火化的地方和石刻的佛涅槃像以及其他古跡。印度政府為了紀念佛涅槃二千五百年,曾對這個圣地予以必要的修復和建設。
問:什么叫做“涅槃”?
答:現在暫不詳細解答,這里可簡單解釋為“逝世”。
問:佛涅槃前后的情形是怎樣的?
答:佛在毗舍離城的時候,已經有了重病,在那里度過雨季后,偕弟子們向西北走去,路上受了鐵匠純陀(Cunda)供獻的食品,病更加劇。最后走到拘尸那伽一條河邊,洗了澡,在一處四方各有兩棵娑羅樹的中間安置了繩床,枕著右手側身臥著。后來所有臥佛像(即佛涅槃像)都是這樣的姿勢。佛告知弟子們將要涅槃,弟子都守候著。夜間有婆羅門學者須跋陀羅(Subhadda)去見佛,阿難陀想擋住他,佛知道了,喚他到床前為他說法,于是須跋陀羅成了佛的最后的弟子。佛在毗舍離臨出發前和在途中為弟子們作了多次的教誨,到了那天半夜逝世前又最后囑咐弟子不要以為失去了導師,應當以戒為師,要努力精進,不要放逸。
佛逝世后,遺體舉行火化。摩揭陀國人和釋迦族等八國將佛的舍利分為八份,各在他們的本土上建塔安奉。其中摩揭陀國安奉在菩提伽耶的一份,到公元前3世紀,被阿育王取出,分成許多份送到各地建塔。1898年,考古家在尼泊爾南境發掘迦毗羅國故址,發現一舍利塔,塔內藏有石瓶石函等物;有一瓶放在鐵和水晶層疊的函內,里面有黃金花,花上安放著佛骨。從函上刻的文字知道,這就是釋迦族供養的佛的舍利。
問:舍利是什么?
答:舍利(Sarīra)就是遺體,但這個名稱一般只用于佛和有德行的出家人的遺體。
問:塔是做什么用的?
答:“塔”又稱“塔波”,是梵語Stūpa(P.Thūpa)省略的音譯,完整的音譯是“率堵波”,意義是“高顯”或“墳”。塔一般是藏舍利的,也有不藏舍利而作為標志紀念之用的。
問:佛涅槃的年代,有沒有不同的計算?
答:關于佛涅槃的年代,東南亞佛教徒一般認為是公元前545年,所以1956年和1957年各國都舉行佛涅槃二千五百年盛大紀念。我國關于佛涅槃年代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一般公認的年代是公元前486年,與南傳佛歷相差五十九年。
問:佛的涅粲日是哪一天?
答:我國一般認為農歷二月十五是佛涅粲日,四月初八是佛誕生日,十二月初八是佛成道日。南方各國則以公歷五月月圓日(相當于我國農歷四月十五日)為佛節日(Vesākhā),認為佛誕生、成道、涅槃都在這一天。
問:聽了上面的談話,對釋迦牟尼佛的一生事跡已經有了輪廓的了解。現在想請您談一談當時佛教創立的歷史背景。
答:這是一個較難的問題,因為第一關于印度古代歷史資料缺乏,第二我自己在這方面少研究。但是我仍然愿意將一些我所知道的材料和所想到的線索,提供你參考、研究和判斷。
問:很好。我認為,任何宗教和思想都是歷史的產物,能夠了解一些當時社會的情況,是有助于對佛教的了解的。希望您就幾個主要的問題談一談,能說明一個大概就行了。
答:先從當時的形勢談起吧。你知道古代印度曾經有一個區域叫做“中國”嗎?
問:這倒不知道。那是在印度的什么地區?
答:大約三千五百年到四千年前,雅利安(rya)人逐漸由中亞細亞進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那里的土著民族,并且吸收了他們的文明,在那里定居下來,建立了好些國家。因為長期成為雅利安人政治文化的中心(也就是婆羅門文明的中心),當時那個地區被稱為“中國”(Madhya Des'a)。至于東方和南方的恒河流域的廣大地區,則被稱為是化外的“邊地”。但是到了釋迦牟尼時代,形勢有了很大的改變。原來“中國”地方的國家已經開始衰落,而東南邊地的國家則勃然興起。釋迦牟尼居住最久、教化最盛的摩揭陀國就是當時新興的霸國。這時候,文明的中心已經轉移到摩揭陀國的王舍城、拘薩羅國的舍衛城、跋耆國的毗舍離城等新都市,其中王舍城尤為重要。
問:這些新興國家除了實力強盛之外,在社會、經濟、文化方面有沒有什么特點?
答:據我初步的研究,有三種情況值得一提:(1)在種族問題上,矛盾的增多;(2)在經濟問題上,社會生產力的發展;(3)在思想上,反婆羅門教義的新思想的興起。這三種情況都反映在“種姓制度”問題上。
問:什么是種姓制度?
答:種姓制度是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之后創立的。“種姓”這個詞兒是從梵語“Varna”(P.Vanna)翻譯過來的,它的原來的字義是“顏色”或“品質”。照他們的說法,膚色白的雅利安人是品質高貴的種族,深色皮膚的達羅毗荼(Dravida)族和其他土著民族是品質低賤的種族。這種制度原來是用以劃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的界限的。后來隨著工作和職業的分化的發展,本來用以劃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的種姓差別,也在雅利安人自己中間起了反映,于是有四姓(四個種姓)的劃分。最高的種姓是婆羅門(Brāhmana),是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侶階級(到后來婆羅門也可以當國王);其次是剎帝利(Ksatriya),是掌握軍政的國王和武士階級;再其次是吠舍(Vais'-ya),是商人、手工業者,也有從事農耕的農民階級;最下的種姓是首陀羅(ūdra),是農人、牧人、仆役和奴隸。前三者是雅利安人,后者是非雅利安人。各種姓有它的世襲的職業,不許被婚姻混亂,尤其嚴禁首陀羅和別的種姓混亂。對首陀羅男子和別的種姓女子結合所生的混血種,特別訂有法律,給予一種賤名,如首陀羅男子與婆羅門女子的混血種名為旃陀羅(Can-dāla)。他們的地位最低賤,不能與一般人接觸,被稱為“不可觸者”。這種人世世代代操著當時認為下賤的職業,如抬死尸、屠宰、當劊子手之類。種姓制度不僅訂在法律里面,而且神圣不可動搖地規定在宗教教義和教條中。在婆羅門教勢力強盛的“中國”地方,種姓制度最嚴格。
問:在新興國家地方也有種姓制度嗎?
答:隨著雅利安人勢力的擴展,這些國家都不能不受到婆羅門文化的影響,當然也都存在著種姓制度,但種姓制度所遇到的困難就比較多得多。第一,在這些國家里,土著人占的比率大;第二,雅利安與非雅利安種族混合情況比較普遍;第三,為了鞏固雅利安人在那些地方的統治,有不少土著部族的首領通過入教儀式被安排在剎帝利種姓之列。在種姓制度下,統治階層的婆羅門和剎帝利之間一向存在著矛盾,尤其是非雅利安人的剎帝利對婆羅門的優越地位的反抗,更加顯著。據研究,摩揭陀國的人多半是吠舍和首陀羅的混血種,婆羅門法典認為他們是半雅利安、半野蠻的下等種族。后來統一印度的摩揭陀國阿育王,據說就是首陀羅的血統。在這種環境中,反對婆羅門種姓制度教義的學說,容易為大眾所接受和歡迎,而釋迦牟尼倡導的“四姓平等”之說,事實上反映著當時那些新興國家的人民對種姓制度的不滿。
問:釋迦是不是雅利安種?
答:關于釋迦的種族問題,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說是蒙古種,有的說是雅利安種。但是從當時的地理看,迦毗羅國地處僻遠,又是小國(有人研究,認為它當時是拘薩羅國的附庸國),因此它的王族不是雅利安種的可能性較大,而且佛經上不止一次說釋迦牟尼的身體是紫金色的,這可以為釋迦族不屬于白色的雅利安種的一個論據。
問:能不能說當時種姓制度問題上的矛盾純粹是種族的矛盾?
答:不能那么說。據我看,它還反映著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所帶來的矛盾。
問:釋迦牟尼時代印度的社會是不是奴隸社會?
答:近代在印度河流域的發掘,證明在公元前3500—前2750年之間,那里的土著民族(可能就是達羅毗荼族),早已有了驚人的城市文明。他們有城市規劃,有下水道;有兩三層磚建樓房,有公私浴室;街道上有貨攤和店鋪,有紡織業和陶業。這個事實推翻了西方學者們一向認定印度文明是雅利安人帶來的說法,事實上是游牧民族的雅利安人接受了土著的高級文明。根據發掘的材料來看,當時的土著民族已經進入了奴隸社會,而且可以斷定他們有了相當發達的農業。至于雅利安人定居下來很長時期(約一千年)以后,到了種姓制度確立了的時期,那里的社會是否仍然是奴隸社會,值得研究。從婆羅門的法典看來,首陀羅并不是奴隸,只是有一部分人當奴隸,而奴隸只是從事雜役勞動,在生產部門很少參加,顯然奴隸不是主要生產者,因此很難斷定當時是奴隸社會。
問:據您看當時是什么制度的社會呢?
答:佛經中的資料記載,當時國王每年有一固定的日期,在自己的田地里舉行親耕儀式,人民都在替他耕田。這與婆羅門的法典規定的靠自己勞動為生的首陀羅人要以勞動向國王納稅的條文相合。根據我國古代譯師的注釋,“剎帝利”的原來字義是“田主”。從這個線索來推斷,似乎“種姓”制度開始完備地確立的時期,印度已經進入了封建領主統治的農奴社會。而到了釋迦牟尼時代,在新興的國家里,情形又有所演變。根據佛經的資料,當時的商業很發達,有相當規模的陸運和航運的商隊,商人掌握著雄厚的經濟力量,例如把一座林園送給佛的大富商須達多,他有力量以黃金布地和拘薩羅的王子比富。手工業也很發達,有細密的分工,自由經營的小工商業在生產上占重要地位。當時有了納稅的自由農民,有佃農。可以設想,在吠舍人和首陀羅人混合種族的新興國家里,剎帝利可能不是領主,而是新興地主階級的代表。印度在公元前一千年間已經有了鐵器,到這時期,鐵制農業器具更已普遍使用,農業上生產力有了很大的發展。在當時的經濟情況下,封建領主的割據,是不利于商業、手工業,特別是農業的發展的。歷史證明,統一興修水利和灌溉系統是促成阿育王統一印度的重要原因。雖然阿育王是佛逝世二百年以后的人,但是佛在世時,人們就有“轉輪王統一天下”的理想。佛幼年時,他的父王和國人曾期望他做轉輪王。佛雖然舍棄了王位,但是他也推崇轉輪王這樣的理想人物。“轉輪王”思想,實際是反映著當時一般人要求有一個中央集權政府來代替領主割據的愿望,這個要求和愿望必然和種姓制度發生沖突。
問:釋迦牟尼和婆羅門、剎帝利的關系怎樣?
答:釋迦牟尼是公開宣布反對婆羅門教義的,所以一生遭到婆羅門攻擊的事很多。但是也有不少婆羅門教徒和學者改變了原來的信仰而歸依了他。婆羅門人受了佛教的刺激,就有了《摩奴法典》的出現。這部法典一方面固然是為了維護種姓制度,一方面也可能作了一些修正。在《摩奴法典》里攻擊佛教的文句雖不明顯,但后出的《述記氏法論》則把攻擊佛教的態度明白地表示出來。至于佛和剎帝利的關系,你知道,佛是出身于剎帝利種姓的。當時佛所游化的那些國家的國王們,如摩揭陀國的頻毗娑羅王、拘薩羅國的波斯匿王等,都是他的信徒和有力的支持者;后來阿育王更大弘佛法。應當說,新興國家的剎帝利對佛是極其尊重信仰的。值得注意的是,佛經中提到四姓時,改變了原來以婆羅門為首的次序(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而把婆羅門放在剎帝利之后,這是違反傳統習慣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他貶抑婆羅門地位的態度。
問:釋迦牟尼和平民的關系怎樣?
答:釋迦牟尼教化的方式是接近平民的。他說法不用婆羅門的雅語,而用當時平民的俗語,就是一個例子。前面說過釋迦牟尼曾經接受一個首陀羅人優波離為弟子,佛的兄弟和兒子在僧團內行次在他之下,他們都得向優波離禮拜。對一般人不肯接觸的旃陀羅人,佛和弟子們平等接受他們的供養。佛曾經設法和一個不敢見他的旃陀羅人相見,并為他說法。佛對待所有不幸的人都是這樣,他的弟子中有乞丐,也有妓女。有一次,佛謝絕了國王的邀請,而到一個不幸的墮落的女人那里去應供。在古代印度社會里,婦女的地位和奴隸差不多。佛接受婦女為出家弟子,讓她們參加僧團的事實,被認為是宗教史上一個很大的革命舉動。
問:佛雖然對不幸的人們表示同情,但是他沒有教他們向統治者進行反抗,不是嗎?
答:誠然,佛沒有教他們以怎樣的實際行動反抗統治者。佛主要教導人們斷除內心的煩惱,以求解脫。同時又說現世止惡行善的因,會獲得來世安樂的果,在這方面可以說,佛對現實生活問題,是抱著容忍的態度的。但是,他在思想上推倒了婆羅門的神權,宣布眾生平等,說出“諸法無常”的真理,對當時的社會起了進步的作用。
問:當時思想界的情況怎樣?
答:和我國春秋戰國時代相仿佛,當時印度思想界也正處在一個“百家爭鳴”的時期。總的說來,當時思想界有兩大潮流,一個是正統的婆羅門教思想的潮流,一個是異端的反婆羅門教思想的潮流,佛教屬于后者。
問:婆羅門教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婆羅門教是多神教,而又帶著一神教的色彩,崇拜各種自然的神祇,盛行祭祀祈禱以招福禳災,而以梵(Brahmā)為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梵從口生出婆羅門,從肩部生出剎帝利,從腹部生出吠舍,從足部生出首陀羅,以此定四姓的貴賤,這就成為種姓制度的根據。人應當服從梵天的意旨,因此應當信奉《吠陀經》,奉事婆羅門,嚴格遵守種姓制度。后來婆羅門教義有所發展,它把“梵”抽象起來作為宇宙的本體,或宇宙生起的最高原理;一方面又從個人觀察,認為“我”是個人的主宰和本體,人的身體由“我”而生,人的活動由“我”而起,外界萬物也都因“我”而存在。由此推論出“我”與“梵”本來不二,人所應當努力的就是經過修行以達到梵我一致的境地,這樣才能免去輪回之苦而得到大自在。
問:當時反婆羅門教的思想有多少派別?
答:根據佛經所說有九十六種之多,最特出的有六個教派,佛經稱這些教派的創立者為六師。其中一個就是耆那教(Jaina)的始祖尼乾子(Nigantha Nātaputta),其余五人是富蘭那迦葉(Purāna Kassapa)、末迦梨(Makkhali Gosāla)、阿耆多(Ajita Kesakambala)、婆鳩多(Pakudha Kaccāyana)、散若夷(Sajaya Belatthiputta)。除耆那教現還存在、有典籍可考外,其余五人都沒有正式記載,現在只能從反駁他們學說的其他教派典籍中看到一鱗一爪。他們有的是否認因果關系的懷疑論者;有的主張縱欲;有的主張苦行;有的認為人由四大(地、水、火、風四元素)組合而成,死后四大分散,歸于斷滅,否認來世,是唯物論者。
問:佛教和各教派的關系怎樣?
答:佛教一方面批判婆羅門教義,同時也反對非婆羅門教的各教派。但是佛教和婆羅門教以及各教派的思想都有淵源,佛教接受了他們的某些思想,而根據“緣起”和“業”的理論,予以另一種解釋。如“三世因果”(前世造因,今世受果,今世造因,來世受果)、“六道輪回”(隨著自己善惡行為,或生天界而為天人,或生人界而為人,或為阿修羅——一種和天人差不多的好戰斗的神,或為畜生,或為鬼,或墮地獄。一切眾生永遠升沉于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六道中,猶如車輪沒有始終地轉著,所以叫做輪回)、“四大和合”(地、水、火、風四元素)等等,并接受了關于天文地理的某些傳統說法。
對婆羅門教的神祇,佛教也沒有否定他們的存在,只是貶抑他們的地位,當做一種眾生看待,認為他們也不免輪回生死之苦。如對于梵天,認為只是天界中的天人,將來也會墮地獄。關于這些,以后還可以談。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