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想像統獨:兩岸統合研究
滿額折
想像統獨:兩岸統合研究
想像統獨:兩岸統合研究
想像統獨:兩岸統合研究
想像統獨:兩岸統合研究
想像統獨:兩岸統合研究
想像統獨:兩岸統合研究
想像統獨:兩岸統合研究
想像統獨:兩岸統合研究
想像統獨:兩岸統合研究
想像統獨:兩岸統合研究
想像統獨:兩岸統合研究
想像統獨:兩岸統合研究
想像統獨:兩岸統合研究
想像統獨:兩岸統合研究
想像統獨:兩岸統合研究
想像統獨:兩岸統合研究
想像統獨:兩岸統合研究
想像統獨:兩岸統合研究
想像統獨:兩岸統合研究
想像統獨:兩岸統合研究
想像統獨:兩岸統合研究

想像統獨:兩岸統合研究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60 元
優惠價
90324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6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在「統獨」的光譜中間,『統合』,是否會成為兩岸的下一個階段?
兩岸對峙長達數十年,臺灣主政者由蔣介石時代「漢賊不兩立」的立場,轉為蔣經國時代「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態度,再經李登輝政府透過「兩國論」為臺灣獨立運動奠下政策基石,從而來到陳水扁政府進一步以「一邊一國」明示臺灣獨立的追求目標;目前則是馬英九政府所提倡的「不統、不獨、不武」政策,藉此全力化解兩岸緊張情勢,經濟文化的交流也轉趨緊密。

本書特色 

以豐富圖表闡述兩岸「統合」的可能。

作者簡介

劉文斌

台灣苗栗縣人,1959年生,政大東亞研究所碩士、政大中山研究所博士。研究專長為兩岸關係、台灣國家認同、兩岸政治發展。現任《展望與探索月刊》研究員、輔仁大學及醒吾技術學院之兼任助理教授。已出版《為人民服務:兩岸制度競爭的核心》、《台灣國家認同變遷下的兩岸關係》專書,並發表〈從戰略三角評析國、民、共三黨競逐關係〉等學術論文十數篇。

【自序】

兩岸在2008 年馬英九政府就任後,加速各方面的交流,而緊密的交流是否造成兩岸的「統合」始終是各方熱議的話題,甚至有部分主張台灣獨立人士拒絕進一步與大陸交往,以免臺灣因交往而與大陸統合為一。但主張臺獨的前總統陳水扁,於2000 年12 月31 日在〈跨世紀談話〉中,提出「超越目前的爭執和僵局,從兩岸經貿與文化的統合開始著手,逐步建立兩岸之間的信任,進而共同尋求兩岸永久和平、政治統合的新架構」,凸顯「統合」並不專屬於贊成兩岸統一者的論述,縱使「統合」有表達兩岸可能統一的意義,但在現實條件上是否等同於兩岸必然會統一,仍有待事實加以證明。因此,「統合」在兩岸關係的研究中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種狀態的描述,是中性的名詞與工具。兩岸不一定因為經貿、文化、社會、安全等各層次的緊密交流,就最終演變成政治上結合為一的統合,更何況依據筆者的研究認為,所謂「統合」尚可以區分為「實質統合」與「法理統合」兩種概念,各有其特殊意義。兩岸緊密交流是否真會引發兩岸統一的法理統合,本就是研究兩岸關係者所關注的問題。詳細研究兩岸「統合」問題,已成為當前兩岸關係健康發展所必須從事的重要工程,因此,更凸顯本書的價值。

本書得以完成並付梓,必須感謝郭崇武先生、葉雅嫻小姐、蔡顯吉先生、廖劍峰先生、吳天雲先生、張佩琦小姐,或提供寫作意
見或熱情校稿或協助完成資料彙整,更感謝秀威出版社提供出版機會。當然,所有文責由本人負責。

將本書獻給筆者的博士論文指導老師,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趙建民教授。趙老師在指導學生過程中,會不斷的要求學生反思所做研究結果「對學術有何貢獻?」以做為釐定研究方向與內容的尺規,此書就在戰戰兢兢於是否對學術有所貢獻的心情下完成。希望因本書的出版真能為學術研究做出貢獻。更將此書獻給最賢慧與最親愛的內助惠鈴,及就讀於大學近日不畏勞苦戮力追求夢想的小犬承啟,與不論品學都自動自發自我完善的小女承歡,願全家隨著歲月在各方面一起成長。

劉文斌 2012.12.20 於新店

目次

自 序

第壹章 緒論
第貳章 統合論在兩岸關係範疇的反思
第參章 兩岸周邊統合與對臺壓力
第伍章 兩岸統合的實際
第陸章 結論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周邊地區統合對臺灣之影響】

當前臺灣周邊地區國際局勢,除朝鮮半島的緊張關係外,其他地區雖有為領土主權衝突的可能,但這些爭議引發全面性衝突的可能性似乎不高,且美國與中國大陸不願輕易武力對抗,反而認為維持平穩的東亞局勢,對於世界和平穩定也有一定的幫助,而維持目前兩岸態勢,更是對美國與中國大陸雙方最有利的安排。因此,在大致和平的東亞局勢中,中國大陸憑其廣大的市場與國際政治實力,尋求與東亞其他國家的實質統合,追求更大的國家利益,自然是理性的選擇。

中國大陸加入東亞地區各類國際性組織,運用政治影響力的重要目標當然是封殺臺灣的國際活動空間防止臺灣獨立,致使臺灣因政治因素無法跟上東亞地區統合的腳步,如何加緊速度擺脫此種困境,自然成為臺灣主政者所必須面對的現實。

當前以經濟全球化為各國主要追求目標的氛圍中,因WTO 杜哈會談至今未有進一步成效,促使全球各國紛紛以雙邊貿易或地區貿易協定的方式解決彼此經貿障礙問題,並希望從中獲取經貿利益,因而累計至今,全球各地區經貿組織高達數百個;東亞地區進行自由貿易區整合的途徑包含有,東南亞國協分別與中國大陸、日本、南韓簽訂貿易協定促成,或東南亞國協與中國大陸、南韓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再加上中(共)、日、南韓三國自由貿易協定成就東南亞自由貿易區或東南亞國協同時與日本、大陸、南韓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成就東亞自由貿易區,各種組合,都因為各種組合完成的時間不同,而呈現對各成員國利弊不同的結果。117各國都極度擔心若未加入地區或國際經貿組織,經貿力量甚至政治力量都將被邊緣化,外交孤立的臺灣對此感受尤其深切,因此,與大陸簽訂ECFA 也在此思維中誕生。但地區經濟組織,也面臨如第貳章所述的挑戰:

一、對於經濟組織中會員國的利益是增加或減少的爭議,甚至認為經濟組織的經貿利益,亦可以外溢至非會員國。
二、區域經濟組織到底是進一步成立國際經貿組織或促進國際經濟貿易自由的基礎,還是其障礙?始終爭辯不休。在地區經濟貿易組織中,大國更可以其影響力占盡組織內的各種利益,對於中小國家不見得有利。

但是,依據國際貿易分析推斷(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GATP)模式,推算東亞地區各種組合的自由貿易協定建立(包括中國大陸與香港的自由貿易協定、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國協的自由貿易協定、日本與東南亞國協的自由貿易協定、日本與南韓的自由貿易協定、ASEAN+2、ASEAN+3 等六種組合),2004 年在臺灣被排除在外的情況下,造成臺灣的GDP 損失由-0.02%至-0.71%不等。反之,若臺灣加入各種組合的自由貿易協定(包括:臺灣與日本、臺灣與南韓、臺灣與美國、臺灣與大陸及香港、臺灣與ASEAN+中國大陸+香港+日本+南韓、臺灣全面對全球開放等六種組合),對臺灣GDP 的貢獻度,則由0.29%至4.54%不等。

118另有學者將臺灣周邊國家的統合,區分為東南亞國協自由貿易區、ASEAN+3 與印度自由貿易區、ASEAN+3再加南亞國家自由貿易區三種形態,以2004 年5 月的商品貿易各國最惠國待遇平均關稅,自0 至55.8%,及交易性服務貿業跨境成本係數自0 至46.3%,及非交易類跨境服務業成本參數自0 至46.4%為基準,119並以2001 年的價格為基礎,換算出,2017 年東亞及南亞各國家加入前三種組合自由貿易區的利弊得失。其中,因臺灣都無法加入任何一種自由貿易區,因此,至2017 年臺灣在ASEAN+3 自由貿易區的組合中,將損失104.93 億美金,GDP 下降2%;在SAEAN+3 並加入印度的自營貿易區模式下,臺灣將損失107.7 億美元,GDP 下降2.1%;在ASEAN+3 再加入南亞自由貿易區的模式下,臺灣將喪失109.97 億美元,GDP 下降2.1%。

若僅從出口面來估算,則臺灣於2017 年在ASEAN+3 自由貿易區模式下將下降2.70%,在AESAN+3 與印度自由貿易區模式下,將下降2.72%,在ASEAN+3 加南亞自由貿易區模式下,將下降2.74%。而非技術工人工資,依前述三種自由貿易區的組合,將分別下降1.97%、2.05%及2.10%;技術工人工資依前述三種自由貿易區組合,則分別下降1.98%、2.05%及2.08%。而出口與產出,臺灣在前三種模式中,雖有部分產品獲利,但一般說來,工業製造、紡織品、電子機器甚至服務業都遭受1.4%至42.81%不等之損失。依此模型推論結果,臺灣似又無法不加入周邊國家組織,並進行相當程度的統合。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2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