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對接與沖突:三民主義在孫中山身后的流變1925-1945(簡體書)
滿額折

對接與沖突:三民主義在孫中山身后的流變1925-1945(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8.4 元
定價
:NT$ 170 元
優惠價
8714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近現代中國政治與社會變遷’”學術研究叢書是廣州中山大學“985”研究課題的最終成果,重點是研究近現代中國政治與社會變遷的關系。
政治是一個涵義廣泛、內容復雜的概念。本課題將政治作廣義的論述,研究視野拓展到近現代中國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和國際環境。對外關系,以及在此基礎上的重要政治人物和重大政治事件,將政治與社會結合起來,考察政治與經濟的關系、政治對教育和人才培養的影響、政治與社會的穩定和文明進步、政治與對外關系,尤其是對一些重要人物的政治態度和他們的治國理論、方針、手段造成的社會影響,做多角度、多層面的透視,試圖用政治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就政治與社會的互動關系做新的探索,用社會的穩定、進步、發展和文明的程度來衡量與評論政治思想、主張和政治人物施政的正誤。這是一種新的嘗試。
近代中國政治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架構下形成的。以資本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作為一方,掌握中國的統治權;以廣大的愛國、革命的人民大眾和追求進步、追趕時代潮流的各種知識分子作為另一方。兩方代表著中國的兩種社會勢力,反映近代中 國的兩種前途,他們的政治理念、思想,以及改革中國的主張制約著近代中國的發展路向。近代中國政治是考察近代中國社會轉型的中心內容和基礎背景。現代中國的政治權力掌握在廣大人民的手里,國家的權力中心是以中國共產黨為核心的中央政府,國家集中力量發展經濟、文化和教育,使中國社會迅速發展。以往中國近現代史在各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和顯著突破,但是也有不足,比如控制近現代中國社會轉型的關鍵樞紐——政治變遷,對社會影響的研究較為薄弱,有更迫切研究的需要和更高的要求;研究重心有從社會各面向中心回歸的發展趨勢和從具體研究向整體把握提高的客觀要求。既往的政治史研究,著重于講階級斗爭和革命運動,單向性地解釋政治變遷給社會造成的動蕩和不安,對經濟、文化、教育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近現代中國政治史研究領域的拓展和理論的提高。本課題把近現代中國政治與社會變遷的互動作為基本切入點,在既有微觀研究的基礎上,建立富于創見和有時代特征的宏觀闡釋系統,以觀察視野的拓展和研究層面的深入為主導,通過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研究和方法的創新,提升研究水平,開辟新的路徑。
中國近現代政治史是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重要方面,從整體上看,過去的研究兼具成果數量多而缺陷嚴重的雙重特點,可以進一步開發的空間仍然較大。我什1中山大學在近現代中國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人物和國際關系等方面的研究有良好的傳統和優勢,在孫中山與近現代中國政治等方面的研究走在國內外學術界的前列,講求學術規范,長期以來形成求實求真的精神和相互協作的學術風氣,在多個方面頗具潛力。參與“近現代中國政治與社會變遷”課題研究的有老一輩的教授、博士生導師,有博士后研究者,其余均是取得博士學位的博士,是一個老中青結合的研究班子,各人就其興趣和研究所得進行新探索;不少論著是他們的博士學位論文,曾獲得答辯委員的。良好評價,經過反復修改才拿出來出版示人的作品。他們圍繞近現代中國政治與社會的關系,從不同視野和不同角度進行的專題研究各有特色、各有優長,具有前瞻性和學術性。現在奉獻給讀者的“近現代中國政治與社會變遷”學術叢書,是他們辛勤勞動的成果,希望這些成果能對人們從新的角度理解政治與社會變遷的關系有所幫助與啟迪。當然,我們更期望讀者和學術界的批評和指正。

作者簡介

張軍民,男,1969年生,湖北羅田人,歷史學博士,副研究員。1992年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95年畢業于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獲歷史學碩士學位,并留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孫中山研究所工作;2002年畢業于廣州中山大學,獲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博士學位。現供職于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曾發表孫中山思想研究學術論文十余篇。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三民主義本體問題的哲學證辯
 一 《新生命》月刊對三民主義本體問題的討論
1.三民主義要有一個本體
2.民生主義是三民主義的本體
3.對否定者的回應
4.建設性共識
 二 民生史觀的精神內核與性質歸屬
1.戴季陶的仁愛說
2.薩孟武、周佛海的生存技術說
3.胡漢民的心物合一說
 三 唯生論的提出與民生史觀的公式化
1.梅思平的“生的世界”說
2.陳立夫的“唯生論”
3.民生史觀的公式化
 四 三民主義理論體系的“鑄就”及其政治效驗
第二章 “東亞聯盟”輿論聲中的大亞洲主義
 一 日本大亞洲主義的興起與孫中山的回應
1.對“亞洲聯盟”論和“中日提攜”觀的回應
2.對文化亞洲主義的持同
3.對日本早期大陸政策的警告
 二 “東亞聯盟”聲中的孫氏大亞洲主義
1.拋棄民族情結,無原則地倡導“東亞聯盟”
2.探究“王道”,強飾“東亞聯盟”之文化根柢
3.借“文化溝通”,掩“大陸政策”侵略之罪惡
 三 “門羅”亞洲下的和平建國迷夢
1.“和平建國”的幻想
2.民族主義的徘徊
3.對共產主義的排斥
第三章 “五五憲草”與孫中山的憲法精神
 一 從《訓政時期約法》到“五五憲草”
1.《訓政時期約法》的出臺
2.“五五憲草”的出臺及其基本精神
 二 善諍與固辯
1.立憲是毒藥,“也須得忍耐的吞下去”
2.保障人權,還是限制人權
3.一權還是五權
 三 拘泥與應變
第四章 三民主義的“法茜斯蒂”變異危機
 一 世界法西斯主義對中國的波及
 二 三民主義的法西斯化危局
 ……
第五章 中國共產黨對三民主義的理解和運用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