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現代服裝材料與應用(簡體書)
滿額折

現代服裝材料與應用(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價
:NT$ 210 元
優惠價
87183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服裝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級規劃教材.本科:現代服裝材料與應用》在著重介紹服裝用纖維、紗線、織物、輔料等基本服裝材料的種類、特點和性能知識的基礎上,對新型服裝材料進行了比較全面的擴展。而且在服裝材料的選擇和應用上形成特色,在對典型服裝企業實際生產調研的基礎上,分別針對服裝設計、服裝工程(生產)、防護性服裝的特點,通過大量實例探討了服裝材料選用的原則和運用。作為服裝材料應用的延伸,《服裝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級規劃教材.本科:現代服裝材料與應用》也對服裝面料二次設計進行了闡述,與後續服裝專業課程形成承上啟下之勢。《服裝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級規劃教材.本科:現代服裝材料與應用》的附錄中收錄了大量服裝材料專業常識,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實踐性。所附光盤中收集了大量的服裝材料圖片,為教學提供直觀的素材,有利於學生“預習”和“複習”。本書得到上海市重點課程《服裝材料學》建設項目的資助。主要面向服裝設計與工程及其相關專業和專業方向的本科生應用,也可以作為服裝學科外其他學生和服裝科研人員的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林蘭天,教授,工學碩士(東華大學紡織工程專業),1983年以來一直從事紡織教學與科研工作,現任上海市紡織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服裝設計與工程學科帶頭人,曾受聘東華大學紡織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講授過的主要課程有:《機織學》、《新型織造方法》、《織造學》、《機織綜合實驗》、《漿料物理與化學》等。長期以來主要從事產業用紡織品(新型高性能纖維的開發與應用)、機織學方面的研究。多年來,先後主持《織機電子送經裝置的研製》、《PBO纖維的性能測試與應用》、《維綸新產品開發》和《棉型紡織品功能性整理及其綜合性能研究》等多項市級科研項目,以及《聚丙烯酸類漿料性能的研究》、《通絲新產品開發》、《海寧經編產品開發》和《芳碸綸耐日曬與阻燃性能的測試與分析》等多項企業委託項目.在核心期刊上先後發表“減少防彈衣非貫穿性損傷的方法探討”、“PBO-AS纖維的應用探討”、“PBO纖維的力學性能探討”、“芳碸綸應用於消防防護服的性能研究”等數十篇論文.參編《生態紡織的構建與評價》、《常用/特殊服裝功能構成、評價與展望》、《汽車用紡織品的開發與應用》等著作.三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分別獲得過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和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部分科研成果在企業得以產業化應用,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名人/編輯推薦

《服裝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級規劃教材?本科:現代服裝材料與應用》得到上海市重點課程《服裝材料學》建設項目的資助。教材主要面向服裝設計與工程及其相關專業和專業方向的本科生應用。教材在保留了服裝材料學整體內容的基礎上,根據教學中的經驗積累,以及學生對于課程教學的反饋,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重新編排。教材重點突出了服裝材料的應用,針對服裝設計、服裝工程(生產)、特殊/功能性服裝的特點,分別分析了各自對于服裝材料的要求,并結合大量的實例探討了服裝材料選擇和應用的原則和依據等。教材的另一個特點是增加了服裝材料的分析和設計部分的內容,是服裝設計與面料設計的關系更加緊密,突出服裝與材料相輔相成的特點。附錄中收錄大量服裝材料專業常識,提高應用性。


本教材得到上海市重點課程《服裝材料學》建設項目的資助。教材在突出特色和重點的同時,也注重服裝材料基礎知識的介紹,以保證專業教學的基礎,并拓展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協調應用。教材主要面向服裝設計與工程及其相關專業和專業方向的本科生應用,也可以作為服裝學科外其他學生和服裝科研人員的參考資料。
《服裝材料學》是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本課程在專業培養目標中的定位與課程目標是:要求學生從理論和實踐中充分了解和認識各類服裝材料的種類、特點和性能,為服裝設計和成衣加工合理選擇和搭配材料,并了解各種材料在使用中的保養和維護要求。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學會分析和掌握服裝材料的流行趨勢,在服裝材料的發展新動向中不斷激發創造性思維和提高科學運用技能,為后繼課程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專業基礎和實踐技能。
《現代服裝材料與應用》教材的書寫上,采用簡潔明了、圖文結合的表達形式,突出條理性,并附上體現出教學相長的教學提示與思考題,也有其可取之處。內容組織上,根據教學中積累的經驗,以及歷年來學生對于課程教學的反饋,在著重介紹服裝用纖維、紗線、織物等基本服裝材料的種類、特點和性能知識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整合和更新。
教材對新型服裝材料進行了比較全面的擴展,結合實例闡述了新材料的結構、性能和用途等。對于服裝用織物的染整內容,較為精煉簡明地介紹了染色、印花及后整理的相關內容,連貫系統,并舉例圖示,側重于分析在服裝面料上的應用與最終效果。
服裝材料的應用內容是本教材內容整合的特色之一,分別針對服裝設計、服裝工程(生產)、防護性服裝的特點,通過大量實例探討了服裝材料選用的原則和運用等。在對典型服裝企業實際生產調研的基礎上,比較詳細地闡述了服裝材料在生產中的選擇方法、加工中的性能特點、質量檢驗內容等,以充實原有教材中的不足,也是為現今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人才的教學需要。當今,對服裝專業的教學科研已從時尚生活延伸到太空航天等裝備,正是歷史向我們專業學科提出了又一個光榮又艱難的課題。防護服裝也是當前國際上對服裝材料應用方面一個重大突破口,前景廣闊,本教材涉及相應的啟迪內容也是恰當的。
教材內容整合的另一特色體現在服裝面料二次設計的章節與后續服裝專業課程形成承上啟下之勢,也是服裝材料應用的延伸。該章節闡明了服裝面料二次設計的特征、原則和方法等,使服裝設計與面料設計的關系更加緊密,更突出服裝設計與服裝材料兩者相輔相成、再次創意的特點。
教材的附錄中收錄了大量服裝材料專業常識,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實踐性。教材所附光盤中收集了大量的服裝材料圖片,為教學提供直觀的素材,有利于學生“預習”和“復習”。
《現代服裝材料與應用》教材的編寫團隊的教學科研水平成績顯著,近年來取得了可喜的教書育人成果,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的兩位主編教師曾分別被評為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校教學明星。團隊教師教學認真、責任感強,參編教師團隊成員均具有本課程的主講經驗。自2006年以來,《服裝材料學》課程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先后獲得校級精品課程、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和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教學成果三等獎。因此,今天該教學團隊能出色地完成上海市重點課程《服裝材料學》建設項目的任務,正是教學團隊全體教師長期企盼的,為報效我國高等專業教育建設的心愿。教材的第一章、第三章第二節和第十章由柯寶珠副教授完成;第二章和第五章由許穎琦老師完成;第三章第一節和第三節、第四節、第七章、第八章第一節、附錄二由李艷梅副教授完成;第四章由劉茜副教授完成;第六章由復旦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仇曉坤老師完成;第八章第三節和第九章由林蘭天教授和吳海燕副教授完成;第八章第二節由服裝研究所馮憲高工完成;附錄一由沈逸平副教授完成。全書由林蘭天教授統稿。作為主審,我在逾耄耋之年能參與這項教材工作,也是向教學團隊教師學習、交流的機會,喜見一代勝過一代,祖國的教育事業大有希望。
王傳銘
2012-8-8

目次

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服裝材料學的內容一、服裝材料學的內容二、服裝材料與服裝設計第二節 服裝材料的發展一、服裝材料的發展簡史二、服裝材料的發展趨勢思考題第二章 服裝用原材料第一節 服裝用纖維一、服裝用纖維的定義二、服裝用纖維的種類三、服裝用纖維的形態結構及基本性能指標四、常見服裝用纖維的特性五、纖維的鑒別第二節 服裝用紗線一、紗線的分類二、紗線的品質指標三、花式紗線四、變形紗五、新型紗線思考題第三章 服裝用織物第一節 機織物的構成與種類一、機織物的構成原理二、機織物的組織結構三、機織物的分類四、機織物的主要規格五、機織物的常見品種及特徵第二節 針織物的構成與種類一、針織物的構成原理二、針織物的主要規格三、針織物的特點四、針織物的組織與產品第三節 非織造布的構成與種類一、非織造布的定義二、非織造布生產的優勢三、非織造布的分類四、非織造布的加工工藝五、非織造布的應用第四節織物的服用性能與風格評價一、影響服裝外觀的織物性能二、影響服裝舒適性的織物性能三、織物的強度和耐用性能四、織物的風格評價五、織物的風格類型思考題第四章 服裝用織物的染整第一節 概述第二節 染色與印花一、染料與顏料二、染色方法三、印花方法第三節 後整理一、後整理的目的二、一般整理三、風格整理四、功能性整理思考題第五章 服裝用毛皮與皮革第一節 毛皮一、天然毛皮二、人造毛皮三、天然毛皮與人造毛皮的區別第二節 皮革一、天然皮革二、人造皮革三、真假皮革的區分思考題第六章 新型服裝材料第一節 新型服裝材料的發展概況一、新型纖維被大量開發並應用二、環保材料的開發三、織物形式多樣化四、染整工藝的改進第二節 新型環保服裝材料一、天然環保材料二、再生環保材料第三節 新型功能服裝材料一、高舒適性服裝材料二、衛生保健服裝材料三、防護功能服裝材料四、高性能服裝材料第四節新型智能服裝材料一、智能調溫紡織品二、變色材料三、形狀記憶材料四、電子智能紡織品第五節高感性服裝材料一、超細纖維二、彈性纖維三、芳香纖維四、仿生纖維——仿蜘蛛絲纖維思考題第七章 服裝輔料第一節 服裝裡料一、服裝裡料的作用二、服裝裡料的類型三、服裝裡料的選配第二節 服裝用襯墊材料一、襯墊的作用二、襯料的種類及用途第三節 服裝用絮填材料一、絮類填料的主要品種及用途二、線材類填料的主要品種及用途第四節服裝用固緊材料一、紐扣二、拉鍊三、其他固緊材料四、固緊材料的選用第五節其他服裝輔料一、縫紉線二、花邊三、商標和標誌思考題第八章 服裝材料的選擇和應用第一節 服裝材料的設計應用一、服裝材料的選用原則二、服裝材料的選用依據三、品牌服裝材料應用實例分析第二節 服裝材料的工程應用一、服裝材料工程配置的內容與管理二、服裝材料質量檢驗的標準、項目與基本方法三、服裝材料的加工、維護與保管第三節 特種防護服裝的材料應用一、服裝的防護功能二、特種防護服裝的材料選擇思考題第九章 服裝面料的二次設計第一節 服裝面料二次設計的概念一、服裝面料二次設計概述二、影響服裝面料二次設計的因素第二節 服裝面料二次設計的原則與方法一、服裝面料二次設計的原則二、服裝面料二次設計的構成方法第三節 服裝面料二次設計的實現方法一、服裝面料結構的整體再造——變形設計二、服裝面料結構的局部再造——破壞性設計三、服裝面料添加裝飾性附著物設計四、服裝面料的多元組合設計思考題第十章 服裝材料的洗滌、保養與標誌第一節 服裝材料的洗滌一、濕洗二、乾洗三、特殊污漬的去除第二節 服裝材料的熨燙一、熨燙的作用二、熨燙的基本原理三、熨燙的要求四、常見織物的熨燙要點第三節 服裝材料的保養一、服裝材料的保養要點二、不同服裝材料的保養方法第四節服裝的標誌一、常見服裝成分及含量標誌二、服裝的號碼標誌三、服裝的洗滌熨燙標誌四、紡織產品健康安全標誌思考題參考文獻附錄附錄1 服裝面輔料展會與交易會一、服裝面輔料展會與交易會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二、海外主要服裝面輔料交易會簡介附錄2 各類紡織品編號及含義一、棉織物的編號二、毛織物的編號三、絲織物的編號四、麻織物的編號五、化學纖維織物的分類及編號

書摘/試閱

應用理論及專業技能——服裝用毛皮與皮革
教學內容:1.毛皮 2.皮革。
上課時數:3課時。
教學提示:
1.主要闡述毛皮與皮革的主要種類和特性,真假毛皮和皮革的區分,以及毛皮和皮革在服裝中的應用等內容。分析毛皮和皮革的質量評定方法。
2.指導學生對織物收集和調研作業進行交流和講評。
教學要求:
1.使學生掌握服裝中常用的毛皮和皮革材料以及它們的特性和應用。
2.使學生掌握區分真假毛皮和皮革的方法。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天然和人造毛皮和皮革的圖片和樣品。
第五章 服裝用毛皮與皮革
毛皮與皮革是珍貴的服裝材料。一般將帶毛鞣制后的動物天然毛皮稱為毛皮,又稱為裘皮,而把由動物毛皮經加工除去動物毛并鞣制而成的光面或絨面皮板稱為皮革。裘皮是防寒服裝的理想材料,取其保暖、輕便、耐用且華麗高貴的品質。皮革經過染色處理后可得到各種外觀風格,深受人們的喜愛。近年來,毛皮與皮革服裝成為秋冬高端服裝的主流。
第一節 毛皮
一、天然毛皮
裘皮服飾在我國有很長的歷史,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表現“裘之制毛在外”的象形字。動物毛皮(俗稱生皮)是裘皮的原料,原皮取自大動物的稱為“hide”或“pelt”,取自小動物的稱為“skin”。經過化學處理和技術加工,成為既柔軟又御寒的熟皮。用于制作服裝、披肩、帽子、衣領、手套以及靠墊、掛毯和玩具等制品。
(一)毛皮的結構與組成
天然毛皮主要來源于毛皮獸。一般獸毛皮由毛被和皮板組成。
1.毛被的組成
毛被由針毛、絨毛和粗毛等三種體毛構成,它隨著毛的生長過程而變換。針毛生長數量少,是長而伸出到最外部的毛,呈針狀,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鮮麗的光澤,給毛皮以華麗的外觀;絨毛生長數量多,是在針毛、粗毛下面密集生長著的纖細而柔軟的毛,主要起保持調節體溫的作用,絨毛的密度和厚度越大,毛皮的防寒性能就越好;粗毛的數量和長度介于針毛和絨毛之間,毛多呈彎曲狀態,具有防水性和表現外觀毛色和光澤的作用。鑒于動物種類不同,這幾種毛組成比例不同,因而使毛皮的質量存在高低、好壞之差異。
圖5-1.皮板縱切面結構
2.皮板的結構
皮板由表皮層、真皮層和皮下層組成(圖5-1)。表皮層很薄,主要起保護動物體免受外來傷害的作用,其牢度很低。真皮層一般由乳頭層與網狀層組成。不同的動物,這兩層的相對厚度不一樣,纖維的結構與緊密度也不同。皮下組織是動物體與動物皮之間相互聯系的疏松組織,其中含有大量脂肪以及血管、淋巴管等。
(二)毛皮的加工
中國傳統的制裘工藝早在距今 3000多年前商朝末期就形成了,商朝丞相比干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發明熟皮制裘工藝的人。人們通過硝熟動物的毛皮來制作裘皮服裝,并且“集腋成裘”制作成一件華麗的狐裘大衣,所以北方一直習慣稱作“裘皮”,比干也被后人奉為“中國裘皮的鼻祖”。
毛皮加工包括鞣制和染整。鞣制是帶毛生皮轉變成毛皮的過程。鞣制前通常需要浸水、洗滌、去肉、軟化、浸酸,使生皮充水、回軟,除去油膜和污物,分散皮內膠原纖維。染整是對毛皮進行整飾,包括染色、褪色、增白、剪絨和毛革加工等。
1.準備工序
準備工序是指清除油污和臟物、乳肉、乳油,增加皮板水分含量。包括浸水、洗滌、削里、毛被脫脂(乳化法、吸附法、酶法、萃取法)、浸酸軟化。
2.鞣制工序
鞣制工序改善毛皮質量,提高皮板的穩定性和牢度。包括鉻鞣法、鉻—鋁鞣法、醛鞣法、油鞣法、干鞣法。綿羊皮通常采用醛—鋁鞣;細毛羊皮、狗皮、家兔皮采用鉻—鋁鞣;水貂皮、藍狐皮、黃鼠狼皮一般采用鋁—油鞣。為了使毛皮柔軟、潔凈,鞣后需水洗、加油、干燥、回潮、拉軟、鏟軟、脫脂和整修。鞣制后,毛皮應軟、輕、薄,耐熱、抗水、無油膩感,毛被松散、光亮、無異味。
3.染色與整理工序
染色后整理使皮板堅牢、輕柔,毛被光潔、艷麗。包括加油、干燥、洗毛、拉軟、皮板磨里、毛被整理。
(三)毛皮的分類
1.按季節分
2.按毛的外形分
3.按毛的長短分
4.按毛的粗細分
分為粗毛和細毛。
5.按生活環境分
分為陸地動物皮毛和海產動物皮毛。
6.按飼養方法分
分為春皮、夏皮、秋皮、冬皮。
分為直毛皮和曲毛皮。
分為長毛和短毛。分為家養動物皮毛和野生動物皮毛。
(1)家養動物皮:主要有羊皮類、家兔皮、狗皮、家貓皮、牛犢皮和馬駒皮等。
(2)野生動物皮:主要有水貂皮、狐貍皮、紫貂皮、貉子皮、黃鼠狼皮和麝鼠皮等,此外,還有旱獺、猞猁、水獺、艾虎、灰鼠、銀鼠、竹鼠、海貍、猸子、毛絲鼠、掃雪貂、獾、海豹、虎、豹等獸皮。
7.按皮板厚薄、毛被的長短及外觀質量分
分為小毛細皮、大毛細皮、粗毛皮和雜毛皮。
(1)小毛細皮:珍貴毛皮,毛短細密柔軟,用于制毛皮帽、大衣等。主要有紫貂皮、水獺皮、掃雪皮、黃鼬皮、灰鼠皮、銀鼠皮、麝鼠皮、香貍皮、海貍鼠皮、旱獺皮、水貂皮、猸子皮、小靈貓皮等。
(2)大毛細皮:較珍貴的長毛毛皮,用于制皮帽、大衣、斗篷等。主要有狐皮、貉子皮、猞猁皮、獾皮、貍子皮、青徭皮。
(3)粗毛皮:中檔毛皮,用于制帽、大衣、馬甲、衣里、褥墊等。主要有羊皮、狗皮、狼皮、豹皮等。
(4)雜毛皮:皮質稍差的低檔毛皮,用于制衣、帽及童大衣等。主要有貓皮、兔皮等。
(四)毛皮的主要品種與特點
用作服裝材料的毛皮,以具有密生的絨毛、厚度厚、重量輕、含氣性好為上乘。就服裝用毛皮來說,主要有以下種類。
1.水貂皮
皮板緊密,強度高,針毛松散、光亮,絨毛細密,屬小型珍貴細皮,有“裘皮之王”的美稱。適宜制作翻毛大衣、皮帽、夾克、披肩、斗篷及圍巾等,以美國標準黑褐色水貂皮和斯堪的納維亞沙嘎水貂皮質量最佳。彩貂皮有白色、咖啡色、棕色、珍珠米色、藍寶石色和灰色等,顏色純正,針毛齊全,色澤美觀者價值最高。水貂現已大量人工養殖。
2.紫貂皮
又稱黑貂皮,稀少而珍貴,毛細密、柔軟,呈黑褐色或灰褐色。俄羅斯年產紫貂皮約14.5萬張,以西伯利亞紫貂皮的質量最佳。中國、蒙古、朝鮮半島均有分布。其針毛粗、長、亮,毛被綿軟,絨毛稠密,質軟堅韌,為高級毛皮。用于服裝的外套、長袍、披肩等。
3.狐貍皮
狐貍皮主要品種有北極狐、赤狐、銀黑狐、銀狐(玄狐)、十字狐和沙狐皮等。北極狐又稱藍狐,有白色和淺藍色兩種色型。藍狐皮毛被蓬松、稠密、柔軟,底絨呈帶藍頭的棕色,針毛呈藍紅到棕色,板質輕軟,有韌性。藍狐在歐洲、亞洲及北美接近北冰洋地帶均有分布。赤狐即紅狐,毛呈棕紅色。美國產紅狐狐毛稠密,有絲光感,在紅狐皮中價值最高。亞洲北部的堪察加紅狐皮最漂亮。銀黑狐皮和藍狐皮價值昂貴,銀黑狐現已大量人工飼養。狐皮的毛色光亮艷麗,屬高級毛皮。多用于女用披肩、圍巾、外套、斗篷等。
4.水獺皮
水獺皮的毛被密生著大量的絨毛,其中含有粗毛,屬針毛劣而絨毛好的皮種,其皮板堅韌有力。多用于長、短大衣、毛皮帽等。
5.貉子皮
貉子皮的毛被長而蓬松,針毛尖端呈黑色,底絨豐厚,呈灰褐色或駝色。保暖效果良好,手感亦柔滑,并帶有自然光澤。是高檔品牌中裝飾棉襖帽檐運用最多的皮毛。中國有七個亞種,年產量超過 10萬張。北貉子皮的質量比南貉子皮好。烏蘇里子皮質量最優。
6.黃鼠狼皮
黃鼠狼皮板薄,毛絨短,呈均勻的黃色。中國東北、內蒙古東部所產黃鼠狼皮稱元皮(圓筒式剝皮),年產量約 250萬張。西伯利亞元皮質量最優,毛柔軟,有絲光感,適于仿染紫貂色、水貂色。其適合制作裘皮服裝、皮領、服裝鑲邊等。
7.麝鼠皮
麝鼠皮又稱水老鼠皮、青根貂皮,毛被呈深褐色,底絨細密,針毛稀疏而光亮,制品保暖耐用。可拔去針毛、剪毛、染色,生產仿海豹皮。其產于美國、加拿大、中國和俄羅斯。可制作裘皮大衣、皮帽、皮領及皮褥等。
8.旱獺皮
旱獺皮毛呈棕黃色,不光滑,產于德國、中國(內蒙古、新疆、青海)、俄羅斯,以西伯利亞旱獺皮最著名,可制作長短大衣、皮帽等。
9.猞猁皮
猞猁皮毛絨厚,呈棕灰色,皮板軟而厚,保暖性強,堅實耐用,價值極高,以產于哈德遜灣和瑞典的猞猁皮最優。適宜制作各式皮衣、皮帽和皮領等。
10.羊皮類
羊皮包括綿羊皮、小綿羊皮、山羊皮和小山羊皮。
(1)綿羊皮:分粗毛綿羊皮、半細毛綿羊皮和細毛綿羊皮。粗毛綿羊皮毛粗直,纖維結構緊密,如中國內蒙古綿羊皮、哈薩克綿羊皮和西藏綿羊皮等。巴爾干綿羊皮多為粗毛綿羊皮。中國的寒羊皮、月羊皮及闐羊皮為半細毛綿羊皮。細毛綿羊皮毛細密,纖維結構疏松,如美麗奴細毛綿羊皮和澳大利亞細毛綿羊皮。經雜交的改良種細毛綿羊皮以中國新疆細毛綿羊皮和東北細毛綿羊皮著名。綿羊皮屬中檔毛皮,其毛被毛多呈彎曲狀,粗毛退化后成絨毛,光澤柔和,皮板厚薄均勻、不板結。主要用來做帽、坎肩、衣里、褥墊等。
(2)小綿羊皮:又稱羔皮,主要產自俄羅斯、阿富汗等國。其毛被花彎綹絮多樣,無針毛,整體為絨毛,色澤光潤,皮板綿軟耐用,為較珍貴的毛皮。一般用于外套、袖窿、衣領等。中國張家口羔皮、庫車羔皮、貴德黑紫羔皮,毛被呈波浪花紋的浙江小湖羊皮,毛被呈7~9道彎的寧夏灘羔皮和灘毛皮,均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波斯羔皮又稱卡拉庫爾皮,中國稱三北羔皮,毛呈黑色、琥珀色、白金色、棕色、灰色及粉紅色等,以毛被呈臥蠶形花卷者價值最高。
(3)山羊皮:中國內蒙古山羊絨皮,皮板緊密,針毛粗長,絨毛稠密。
(4)小山羊皮:又稱猾子皮,有黑猾皮、白猾皮和青猾皮之分。中國濟寧青猾皮馳名中外。
11.狗毛皮
狗毛皮特點是針毛峰尖長,毛厚板韌,顏色甚多,一般用在衣里、帽子以及被褥上。
12.兔毛皮
兔毛皮有本種兔皮、大耳白兔皮、大耳黑油兔皮、獺兔皮、安哥拉兔皮等。皮板薄,絨毛稠密,針毛脆,耐用性差,毛色較雜,色澤光潤,手感非常柔滑。屬低檔毛皮,可用于衣帽及童大衣等。
(五)毛皮的質量與性能
毛皮的質量與許多因素有關,同一種類的毛皮由于其產地、捕獲季節、生活環境、性別與年齡的區別,其質量也有所不同。對毛皮的質量判定,要觀察毛被的色彩、光澤、疏密、長短、粗細,皮板的大小、軟硬、厚薄、損傷情況、物理力學性能等。
1.毛被的疏密度
毛被的疏密度是指單位面積上毛的數目和毛的細度。其決定毛皮的御寒能力、毛被的耐磨性和外觀質量。毛密絨足的毛皮價值高,其質量隨動物品種、動物的部位以及取皮的季節有關。
2.毛被的顏色和色調
毛被的顏色和色調取決于毛被的種類和毛皮的等級,決定毛皮的價值。通常,同一動物的毛被往往有不同的色調,毛皮的背脊部位色澤較深,花紋明顯,由脊部向兩肋,顏色逐漸變淺,腹部最淺。
3.毛的長度
毛的平均伸直長度,決定毛被的高度和毛皮的御寒能力。
4.毛被的光澤
毛被光澤取決于鱗片層的構造、針毛質量、生長環境及皮脂腺分泌物的油潤程度。光澤以柔和、有油潤感的為最好。一般,棲息在水中的毛皮獸的毛被較好。
5.毛被的彈性
毛被的彈性取決于原料皮毛被的彈性和加工方法。以彈性好、柔軟的毛被為好,彈性差的毛受壓或折疊后長時間不能恢復,從而影響外觀,也易成氈。
6.毛被的柔軟度
毛被的柔軟度取決于毛的長度、細度、獸齡及有髓毛和無髓毛的數量之比。服裝用的毛皮以毛被柔軟為好。
7.毛被的成氈性
由于毛干鱗片層的存在,使毛在外力作用下散亂糾纏。毛細而長,天然卷曲強的毛被成氈性強。
8.皮板的厚度、彈性、強度
皮板的厚度、彈性、強度決定毛皮的強度、御寒能力和重量。以厚而彈性好、強度高的毛皮質量為好。
9.毛與皮板結合的牢度
毛與皮板結合的牢度取決于動物種類、毛深入真皮中的程度、毛在皮板中被真皮纖維包圍的緊密程度以及在取皮以后生皮的保存方法等。易掉毛的毛皮質量較差。
10.毛皮的損傷情況
毛皮的損傷情況是指在動物生長和皮板加工過程中,造成毛皮的一定損傷,影響毛皮的質量,如光板、掉毛、蟲害等。
11.毛皮的物理力學性能
毛皮的物理力學性能主要有抗張強度、耐磨性、毛被堅牢度、彈性、延伸性、堅韌性等。
12.毛皮的服用性能
優良皮毛的皮板有良好的吸濕性,毛被具有極好的保暖性和防風性能,并且質地輕、軟、膨松、外觀美麗豪華。
通常鑒定毛皮質量好壞,歸納起來可用四個字概括,即看、吹、摸、抓。看毛皮的花紋、光澤及色彩;吹毛的松軟程度與絨毛的細密程度;摸毛皮光滑、細膩或粗糙情況;抓皮的柔軟程度。優質毛皮的毛被松軟、光潔,外表美麗,有良好的保暖性;皮板柔韌,有彈性、可塑性及吸濕透氣性。一般冬季產的毛皮質量好,針毛的毛尖柔軟,底絨密足,皮板厚壯。發育最好的是耐寒的背部和兩肋的毛皮。一般細毛、長毛顯得柔軟,短絨柔軟。一般成年獸毛絨最豐滿,接近老年時,毛絨逐漸退化。棲息水中的毛皮獸的毛絨細密、柔軟、光潔;棲息山中的野生動物毛皮色彩優美,毛厚板壯;而混養家畜的毛皮含雜質較多,毛顯粗糙。
二、人造毛皮
做工精細的高檔裘皮服裝,是富有、高貴的身份象征。為了擴大毛皮資源,降低毛皮的成本,人造毛皮服裝更多地占據了裘皮市場。使用人造毛皮可以簡化服裝制作工藝,增加花色品種,而且價格較低,易于保存。另外,由底布和絨毛組成的人造毛皮具有天然毛皮的外觀,在服用性能上也與天然毛皮接近,是極好的裘皮代用品。
(一)人造毛皮的制造
1.針織人造毛皮
針織人造毛皮是在針織毛皮機上采用長毛絨組織,由腈綸、氯綸或黏膠纖維做毛紗,用滌綸、錦綸或棉紗為地紗,在織物表面形成類似于針毛與絨毛的層結構。其外觀類似于天然毛皮,且保暖性、透氣性和彈性均較好。
2.機織人造毛皮
機織人造毛皮是以毛紗或棉紗做經緯紗、羊毛或腈綸等低捻紗做毛絨在毛絨織機上采用雙層結構織成的經起毛組織,經割絨后在織物表面形成毛絨。這種人造毛皮的絨毛固結牢固,毛絨整齊、彈性好,保暖與透氣性可與天然毛皮相仿,但生產流程長。
3.人造卷毛皮
人造卷毛皮是采用膠黏法,在各種機織、針織或無紡織物的底布上粘滿仿羔皮的卷毛紗線,從而形成天然毛皮外觀特征的毛被。其表面有類似天然的花綹花彎,毛絨柔軟,質地輕,保暖性和排濕透氣性良好,不易腐蝕,易洗易干,被廣泛地用在各個方面。
(二)人造毛皮的分類
1.按加工方式分
人造毛皮分為機織人造毛皮、針織人造毛皮、非織造人造毛皮。
2.按絨面外觀分
人造毛皮分為平剪絨、長毛絨、仿裘皮、仿羔皮、仿水獺皮等仿動物毛皮類。
3.按服用檔次分
人造毛皮分為高檔流行色人造毛皮、高檔仿天然裘皮、中檔提花平剪絨毛皮、低檔素色平剪絨毛皮。
(三)人造毛皮的特點
人造毛皮風格獨特,毛絨整齊,毛色均勻,花紋連續,光澤和彈性良好,質輕保暖,排濕透氣,抗霉防蛀,易于收藏,價低,可水洗。其缺點是防風性較差,易脫毛或打結。人造毛皮保暖性雖不及真毛皮,但輕柔、美觀,可制成仿獸毛美觀花紋,且可進行干洗和防燃處理。常用于大衣、服裝襯里、帽子、衣領以及玩具、褥墊、室內裝飾物和地毯等產品。
三、天然毛皮與人造毛皮的區別
1.燒
揪一根毛用火點燃,若立即炭化為黑色灰燼,并伴隨有燒毛發氣味,是天然毛皮;如立即熔化,并有一股塑料味,則為人造毛皮。
2.看
撥開毛被看毛與皮連接處,若每一個毛囊有三到四根毛均勻地分布在皮板上,是天然毛皮;如有明顯的經緯線或布基形狀,是人造毛皮。
3.拉
用力提拉毛被,拉不動為天然毛皮;能拉起者為人造毛皮。
4.驗
對光驗毛,天然毛皮毛被有較長且硬的針毛、較粗硬的剛毛和柔軟的絨毛,各種毛的長度不等,整張毛皮不同部位的長度、密度、手感均有區別;而人造毛皮一般毛被齊整,且光澤較粗糙。
第二節.皮革
皮革自古以來就是人們非常熟悉、親近的天然服用材料。由動物皮中的真皮組織的生皮制成皮革,具有其他天然服用材料所沒有的組織結構和服用性能,作為服裝材料使用已有著悠久的歷史。一般經鞣制后的皮革也被稱為“皮草”。
一、天然皮革
天然皮革是將動物的生皮經脫毛和鞣制等物理、化學加工處理后變性成為不易腐爛的動物皮。皮革是由天然蛋白質纖維呈網狀交錯而構成,其表面有一層特殊的粒面層,具有自然的粒紋和光澤,手感舒適。
(一)皮革的結構
1.表皮
表皮位于毛發之下,緊貼在真皮的上面,由不同形狀的表皮細胞排列組成。表皮的厚度隨著動物的不同而異。例如,牛皮的表皮厚度為總厚度的0.5%~1.5%,綿羊皮和山羊皮為2%~3%,而豬皮則為2%~5%。由蛋白質角質素所構成的表皮,由于新陳代謝的作用而經常脫落,無法成為革,在制革過程中必須將之去除。
2.真皮
真皮位于表皮之下,介于表皮與皮下組織之間,是生皮的主要部分。其重量或厚度約占生皮的 90%以上。真皮層是原料皮的基本組成部分,也是鞣制成皮革的部分,分上下兩層。上層的乳頭層具有粒狀構造,形成皮革表面的“粒面效應”。下層的網狀層主要由膠原纖維、彈性纖維和網狀纖維呈網狀交錯而構成,有如鉸鏈之功用,其厚度占整個皮革的60%~90%,起使皮革結實、有彈性、能整體抗擊外來沖擊的作用。
3.皮下層
皮下層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非常松軟,制革工序中要除去。
(二)皮革的加工過程
皮革原是人類食用動物肉后所得的副產品,割除肌肉后剩下的皮,在經過鞣制處理(剔除脂肪、臟污等廢物,使皮能防腐、耐熱和具有柔軟性的一連串作業)后,才能成為實用的皮革。
動物革制成成品皮革需經的工序有:生皮→浸水→去肉→脫脂→脫毛→浸堿→膨脹→脫灰→軟化→浸酸→鞣制→剖層→削勻→復鞣→中和→染色加油→填充→干燥→整理→涂飾→成品皮革。成品皮革是一種固定、耐用的物質,具有柔軟、堅韌、遇水不易變形、干燥不易收縮、耐濕熱、耐化學藥劑等性能,有透氣性好和防老化等特殊優點。
(三)皮革的分類
1.按來源分
可分為獸皮革(牛、羊、豬、馬、鹿、麂、羚羊)、海獸皮革(海豬)、魚皮革(鯊魚、鯨、海豚、海豹、河馬)、爬蟲皮革(蛇、鱷魚、蜥蜴)。
2.按用途分
可分為服裝用革(正面革和絨面革)和鞋用革(鞋面革、底革、鞋里革、內底革)、球革、箱包革、裝具革、工業用革、國防用革等。
3.按張幅和重量分
可分為輕革和重革。一般用于鞋面、服裝、手套等用革,稱為輕革,按面積計量;用較厚的動物皮經植物鞣劑或結合鞣制,用于皮鞋內、外底以及工業配件等用革稱為重革,按重量計量。
4.按鞣制方法分
5.按層次分
可分為鋁鞣革、油鞣革、鉻鞣革、植鞣革、醛鞣革和結合鞣革等。
可分為頭層革和二層革。
(1)頭層革:由各種動物的原皮直接加工而成,或對較厚皮層的牛、豬、馬等動物皮脫毛后橫剖成上下兩層,將纖維組織嚴密的上層部分加工成各種頭層革。
(2)二層革:是纖維組織較疏松的下層部分,經過涂飾或貼膜等系列工序加工而成。這類皮革比較硬,容易折斷,延伸度不夠,牢度、耐磨性較差,是同類皮革中比較廉價的一種。
因此,區分頭層皮和二層皮的有效方法,是觀察皮的縱切面纖維密度。頭層皮由又密又薄的纖維層及與其緊密連在一起的稍疏松的過度層共同組成,具有良好的強度、彈性和工藝可塑性等特點。二層皮則只有疏松的纖維組織層,只有在噴涂化工原料或拋光后才能用來制作皮具制品。它保持著一定的自然彈性和工藝可塑性的特點,但強度較差,其厚度要求同頭層革一樣。
6.按性能分
皮革按性能可分為粒面革、絨面革、修面革、貼膜革、復合革、涂飾性剖層革等。
(1)粒面革:分為全粒面革和半粒面革。在諸多的皮革品種中,全粒面革居榜首,因為它是由傷殘較少的上等原料皮加工而成,革面上保留完好的天然狀態,涂層薄,能展現出動物皮自然的花紋美。
①全粒面皮革:分為軟面革、皺紋革、正面革等。特性為完整保留粒面,毛孔清晰、細小、緊密、排列不規律,表面豐滿細致,富有彈性,并有良好的耐磨、透氣性,是一種高檔皮革。因此,其制成的皮革產品,舒適、耐久且美觀。
②半粒面革:在制作過程中經設備加工、修磨成只有一半的粒面。它保持了天然皮革的部分風格,毛孔平坦呈橢圓形,排列不規則,手感堅硬,一般選用等級較差的原料皮,屬中檔皮革。因工藝的特殊性使其表面無傷殘及疤痕且利用率較高,其制成品不易變形,所以一般用于面積較大的公文箱類產品。
(2)絨面革:表面呈絨狀的皮革。利用皮革正面(生長毛或鱗的一面)經磨制成的稱為正絨,利用皮革反面(肉面)經磨成的稱為反絨,利用二層皮革制成的稱為二層絨,由于絨面革沒有涂飾層,其透氣性能較好,柔軟性較為改觀,但其防水性、防塵和保養性變差,沒有粒面的正絨革堅牢性變低。絨面革制成品穿著舒適,衛生性能好,但除了油鞣法制成的絨面革外,絨面革易臟,不易清洗和保養,主要用于皮鞋、皮服裝、皮包和手套制作。
(3)修面革:利用磨革機將粒面表面部分磨去,以減輕粒面瑕疵的影響,然后通過不同整飾方法造出一個假粒面,以模仿全粒面皮的皮革。世界皮革產量的 18%屬于這種皮革。這種皮革經過較多的加工,如磨砂、打磨、壓花、涂顏料來掩飾原有的瑕疵,蟲咬、鐵絲網的擦傷、角傷等在涂飾前可用磨砂去掉。另外,修面革有頭層修面革和二層修面革之分,其表面薄膜多數以各種化學材料配制成的涂飾液經多次涂飾及壓制某些花紋而成。修面革主要是彌補材料表面不足,其透氣性差,堅牢性低,耐折性抗老化性降低,穿用不如全粒面革舒適,但其抗水性好,易于清潔和保養。修面革特性為表面平坦光滑無毛孔及皮紋,在制作中表層粒面做輕微磨面修飾,在皮革上面噴涂一層有色樹脂,掩蓋皮革表面紋路,再噴涂水性光透樹脂,所以也是一種高檔皮革。特別是亮面牛皮,其光亮耀眼、高貴華麗的風格,是時裝皮具的流行皮革。
(4)貼膜革:也稱移膜革。將涂上有色聚氨酯薄膜及黏合劑的離型紙粘貼于剖層革表面,經熨燙、干燥、冷卻后,剝去離型紙,即在革面留下一層類似天然粒面圖紋的假粒面,用以改善剖層革的外觀,提高使用價值和增加附加值,但穿用時衛生性能較差。主要用于制作皮鞋面、運動鞋面或皮包等。
(5)復合革:在剖層皮上復合一層橡膠膜,有很好的耐化學性、耐久性,適合于作靴類鞋。
(6)涂飾性剖層革:在剖層皮上加上著色樹脂層。
(四)皮革的主要品種與特點
目前,主要用于服裝革的原料皮多以牛、豬、羊、馬、鹿皮等為主。
1.牛皮革
牛皮革紋理細致、堅韌、耐磨、耐折,吸濕、透氣性能良好,常用于皮衣、皮包、皮鞋等。最主要的牛皮原料是黃牛革。皮革表面毛孔呈圓形,毛孔密而均勻,排列不規則,粒面磨光后光亮度較好,而絨面革的絨細而密。皮革因牛身上的部位不同,質量差異較大。脊部中心皮皮質最好,真皮層厚而均勻、毛孔細密、分布均勻、堅實致密;頭頸皮有明顯的皺皮,皮層厚度不均,毛孔大小不一;腹部皮革的肌纖維較粗糙、柔軟、容易延展;側邊皮真皮層薄,毛孔稀而大,結構松弛。牛皮革包括水牛皮和小牛皮。水牛皮革較黃牛革厚,毛孔粗大,毛孔的數量也比黃牛皮革少,粒面粗糙,組織結構較松散,不如黃牛革豐滿細膩。小牛皮柔軟、輕薄、粒面致密,是制作服裝的好材料。
2.豬皮革
豬皮革的真皮組織結構緊密,粒面層厚實,耐折耐磨,不易斷裂。毛根深且穿過皮層到脂肪層,因而皮革毛孔有空隙,透氣性優于牛皮;但皮質粗糙、彈性欠佳,粒面凹凸不平,毛孔粗大而深,明顯地集三點成一小組則是豬皮革獨有的風格。因檔次不高,主要用于服裝襯料、手套、制鞋業等。
3.山羊皮革
山羊皮革皮身較薄,真皮層的纖維皮質較細、在表面上平行排列較多,組織較緊密,所以表面有較強的光澤,且透氣、柔韌、堅牢。粒面毛孔呈扁圓形斜伸入革內,粗紋向上凸,幾個毛孔為一組呈魚鱗狀排列。用于制作外套、運動上衣等。
4.綿羊皮革
綿羊皮革表皮薄,粒面層較厚,甚至超過網狀層。因網狀層的膠原纖維束較細,排列疏松,其成品革手感滑潤,透氣性、延伸性和彈性較好,但強度稍差。廣泛用于服裝、鞋、帽、手套、背包等。
5.馬皮革
馬皮革毛孔稍大,呈橢圓形,斜伸入革內,呈波浪形排列。前身皮較薄,結構松弛,手感柔軟,吸濕透氣性好,可用于服裝和箱包。后背部分的皮質細密堅實,可用作鞋底革。
6.鹿皮
鹿科動物的皮,具有柔軟、結實、美觀、耐水、重量輕、韌性足、延伸性大等特點,是制作高檔真皮服飾以及高檔裝飾的優質材料。
7.麂皮
野生動物麂的皮,皮質粗糙、毛孔粗大、粒面傷殘較多,不適合做光面革。但皮質厚實,纖維組織也較緊密,是加工絨面革的上等皮料。經磨絨后,絨面細密,柔軟光潔,吸濕透氣性好,堅韌耐磨。用于高檔服裝、鞋帽等設計制作中,現因產量有限常用優質山羊皮、綿羊皮、鹿皮代替。
8.鴕鳥皮革
鴕鳥皮革屬世界名貴的優質皮革之一,其皮革制品歷來被認為是品位、富有和地位的象征。皮革表面有突顯的圓形顆粒毛孔,柔軟、質輕、拉力大(是牛皮的3~5倍)、透氣性好、耐磨、不易老化。可加工成高檔皮鞋、皮帶、皮包等。
此外,蛇皮革、鱷魚皮革等也常用于服裝以及裝飾用具等的加工制作。
(五)皮革的質量評定
服裝革的質量要求可用七個字概括:“輕、松、軟、挺、滑、香、牢”。即重量輕,纖維疏松,革身豐滿柔軟、平挺,有一定彈性,手感滑爽,具有悅人的質感及一定的牢度。評價皮革質量好壞的標準包括外觀質量和內在質量兩個方面。外觀質量從皮革的身骨、軟硬度、彈性、色澤、粒面細度、皮面殘疵及皮板缺陷等方面用眼看、手摸的方法憑經驗進行感官評定。內在質量從皮革的化學、物理性能指標進行評定。其中,化學性能主要包括水分、油脂、灰分、氧化鉻、皮質、結合鞣質、水溶物等的含量和酸堿值等。物理性能主要指革的抗張強度、伸長率、撕裂強度、崩裂強度、曲撓強度、透氣性、吸水性、耐磨度、耐老化性、耐汗性、涂層耐干濕摩擦性能以及收縮溫度等。
一般要求服裝用皮革的厚薄均勻,顏色一致,色差小,具有較好的透氣性、吸濕性、強度、濕摩擦牢度以及耐光性等。其中,絨面革則要求絨毛均勻、細致、長短一致,且必須有合理的厚度,以保證必要的強度。
二、人造皮革
天然皮革服裝的天然優越性,加深了人們對它的偏愛,其價值也隨之大幅度地上漲。為了降低天然皮革產品的成本,擴大其來源,近年來,人造皮革有了較大發展。
(一)人造皮革的種類和特點
1.聚氯乙烯人造革(PVC革)
聚氯乙烯人造革主要是在棉布、化纖布等底布上,由各種不同配方的聚氯乙烯發泡或覆膜加工制成表面具有類似于天然皮革的結構。可以根據不同強度、耐磨度、耐寒度和色彩、光澤、花紋圖案等要求加工制成,具有花色品種繁多、防水性能好、邊幅整齊、利用率高和相對真皮價格便宜等特點。
聚氯乙烯涂制的人造革與天然皮革相比,有許多優點,如耐用性好、彈性好、不易變形、耐污易洗等;但缺少透氣性和吸水性,影響穿著的舒適感。尼龍樹脂制成的人造革比聚氯乙烯涂層人造革有所改觀,增加了一定的透氣和透濕效果。
聚氯乙烯人造革是早期一直到現在都極為流行的一類材料,被普遍用來制作各種皮革制品。它日益先進的制作工藝,正被二層皮的加工制作廣泛采用。如今,極似真皮特性的人造革已生產面市,它的表面工藝及其基材的纖維組織,幾乎達到真皮的效果,其價格與國產頭層皮的價格不相上下。
2.聚氨酯合成革(PU革)
聚氨酯合成革模擬天然革的組成和結構并可作為其代用材料。表面主要是聚氨酯,基材是滌綸、棉、丙綸等合成纖維制成的非織造布。其正反面都與皮革十分相似,并具有一定的透氣性。特點是光澤漂亮,不易發霉和蟲蛀,并且比普通人造革更接近天然革。
聚氨酯合成革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人造皮革,目前使用較為普遍。原因是這種合成革采用了具有微孔結構的聚氨酯做面層,以聚酯纖維制成的非織造布做底布,既具有較好的耐水性和耐磨性,又提高了其透水汽性,仿真效果好,有類似于動物皮革的纖維結構,加之易洗、易縫、易修補、價格便宜,因此成為一種廣泛、普遍使用的產品。與聚氯乙烯人造革相比,其強度和耐磨性高,服用舒適性優,不含增塑劑,表面光滑緊密,使用溫度范圍廣(-40~+45℃),耐光老化性和耐水解穩定性好,柔韌耐磨。
聚氨酯合成革品種繁多,各種合成革除具有合成纖維非織造布底基和聚氨酯微孔面層等共同特點外,其非織造布纖維品種和加工工藝各不相同。合成革表面光滑,通張厚薄,色澤和強度等均一,在防水、耐酸堿、微生物方面優于天然皮革。
3.人造麂皮
人造麂皮又稱人造絨面革。模仿動物麂皮的織物,表面有密集的纖細而柔軟的短絨毛。過去曾用牛皮和羊皮仿制。20世紀70年代以來,采用滌綸、錦綸、腈綸、醋酸纖維等化學纖維為原料仿制,克服了動物麂皮著水收縮變硬、易被蟲蛀、縫制困難的缺點,具有質地輕軟、絨毛細密、透氣保暖、耐穿耐用的優點,適宜制作春秋季大衣、外套、運動衫、鞋面、手套、帽子等服裝和服飾用品。
人造麂皮的加工方法很多,通常是在塑料糊中加入大量的水溶性物質,當將塑料糊涂覆于纖維基材上并經加熱塑化后,即將其浸入水中,此時包含于塑料中的可溶物即溶于水中,形成了無數的微孔,而沒有可溶物的地方被保留下來,形成人造絨面革的絨頭。也有用機械拉絨法:以超細旦化纖(0.4旦以下)為原料的經編織物、機織物或無紡布為基布,經聚氨基甲酸酯溶液處理,再起毛磨絨,然后進行染色整理而成。另一種方法是:在涂過膠液的底布上,采用靜電植絨工藝,使底布表面均勻地布滿一層絨毛,從而產生麂皮般的絨狀效果。
(二)人造革的選用
人造皮革面料的各向彈性差異取決于底布組織結構。在服裝排料和裁剪過程中,需要按紙樣所標注布紋方向操作;人造皮革面料以涂飾層為正面,光澤好,防水,易刷洗去污,不宜表面熨燙;人造皮革面料表面平整,形態穩定無皺折,懸垂性差,且彈性恢復率高,不宜作褶裥的定型處理,用分割裁片處理;人造皮革面料可縫性好,適合用滌綸或錦綸低彈縫紉線車縫,可省包縫工序;人造皮革面料接觸機油等化學溶劑易變色或老化;人造皮革易清洗且不變形,里料適合用滌綸絲綢面料。
三、真假皮革的區分
與天然皮革服裝比較,人造皮革服裝存在著許多缺陷,不僅表現在內在的穿用性能上而且還體現在外觀上。因此,如何準確地分辨出真假皮革服裝十分重要,下面是幾個要點。
(一)外觀鑒別
天然皮革的外觀有明顯的分布不規則、深淺不均勻的毛孔;服裝的不顯露部位,如領子里、袋蓋下、腋下等,多使用質量較差、與正身部位明顯不同的皮革(高級皮衣除外)。
而人造皮革的外觀毛孔不明顯,且排列規則整齊,表面均勻一致;服裝不顯露部位的材料與正面處無差別。對于絨面服裝,其外表質地不均勻、絨毛長短有差別的多為天然皮革服裝;反之則可能是人造皮革。
(二)反面、斷面鑒別
天然皮革反面有動物纖維,層次明顯可辨,用指甲刮拭會出現皮革纖維豎起,有起絨的感覺,少量纖維也可掉落下來。人造皮革反面為各種織物布基,質地均勻一致。天然皮革的斷面呈無規則的纖維狀,指甲刮拭其斷面時,會出現蓬松變厚現象。人造皮革的斷面是有規則的織物纖維,比較死板。
(三)手感鑒別
天然皮革手感舒適,有豐滿、柔軟和一定的溫暖感;手感富有彈性,將皮革正面向下彎折 90。左右會出現自然皺褶,彎折不同部位,產生的褶皺紋路粗細、多少,有明顯的不均勻。人造皮革手感近于塑料,豐滿、柔軟性差,無溫暖感,而且回復性較差,不同部位彎折后的褶皺紋路粗細、多少基本相似。
(四)吸濕鑒別
天然皮革表面的吸濕性較好;而人造皮革與之相反,有較好的抗水性。可通過滴水試驗來判斷,天然皮革滴水后吸濕較多,且擦干后顏色變深;而人造皮革無以上現象。
(五)氣味鑒別
天然皮革有較濃的動物皮味,即使經過處理,味道也較明顯;而人造皮革則為塑料味,無皮革味。
(六)燃燒鑒別
主要是嗅焦臭味和看灰燼狀態。天然皮革燃燒時會發出燒毛發的焦味,燒成的灰燼一般易碎成粉狀;而人造皮革,燃燒時火焰較旺,收縮迅速,并有刺鼻的塑料味,燒后發黏,冷卻后會發硬結塊。對于服裝成品的鑒別,可用打火機在離皮面 2cm的地方燒一下,通常天然皮革燒后皮面只是發熱,人造皮革燒后則會變色、變形甚至皺縮到一起。
以上鑒別方法僅作參考,因為現在有些仿皮革制作得非常精巧,從外觀上,可以做到以假亂真,而且價格不菲。精確區分還需通過化學方法或儀器加以鑒定。
思考題
1.試調查毛皮與皮革服裝市場上常見的品種有哪些?價格如何?
2.你曾接觸過哪些裘皮與皮革制品?各有什么特點?
3.什么樣的毛皮屬于上乘毛皮,如何鑒別?
4.目前市場上仿裘皮、皮革服裝很多,你有方法鑒別嗎?
5.在購買皮具(皮包、皮鞋等)時,如何判斷皮革種類的不同,其價格差異如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