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十二樓(簡體書)
滿額折

十二樓(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0 元
定價
:NT$ 180 元
優惠價
87157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古代小說汗牛充棟,蔚為大觀,其中許多作品世代流傳,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中國古代小說是中國古代人民勞動、生活、情感、智慧的形象反映,是我們珍貴的精神遺產。為了弘揚華夏文化,我社從卷帙浩繁的古典文學寶庫中精選了有代表性的作品100余部,奉獻給大家。這套書選題面寬,除了歷史寫實類的作品如《秦始皇傳》、《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說唐》、《說岳全傳》、《水滸全傳》等外,還有言情類作品《紅樓夢》、《好逑傳》、《定情人》、《玉嬌梨》、《怡情佚史》等,神魔類作品《封神演義》、《搜神記》、《西游記》、《韓湘子全傳》、 《觀音達摩羅漢全傳》等,公案類作品《狄公案》、 《包公案》、《彭公案》、《施公案》、《劉公案》等。除了長篇作品,也選了一些中短篇代表作,如三言二拍等。為了方便閱讀,我們在每一本書前都寫了前言,介紹本書的作者及作品成書情況,對書中難讀的字詞典故也作了注釋。希望這套叢書能得到您的喜愛,也希望專家和讀者提出意見和建議,以使這套叢書日臻完善。

作者簡介

作者:(清)李漁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是我國清初著名作家李漁的白話短篇小說集。書中共收十二個故事,每個故事中都有一座樓,樓名即篇名,故總稱《十二樓》。所敘故事,多取材于社會現實生活,結構新奇,情節曲折,人物刻畫不落俗套。尤其是語言清新流暢、輕松幽默,摹寫人情世態,細致入微,更是為人稱賞。本書曾被譯為英、法、德、俄等多種文字,在國外廣為流傳。

《十二樓》又名《覺世名言十二樓》、《覺世名言》,是清代著名孤本白話短篇小說集。全書共十二卷三十八回,每卷寫一個故事,每個故事都涉及一座樓閣,人物命運與情節發展均與樓有關,故命名為“十二樓”。
《十二樓》的作者李漁(1611—1679),字笠鴻、謫凡,號笠翁,浙江蘭溪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學家、戲曲家。讀者一般都熟知李漁的戲曲劇作《比目魚》、《風箏誤》和戲曲理論著作《閑情偶寄》。其實,在李漁的創作生涯中,雖然戲劇創作是主要的,但小說創作也成績斐然,他的小說在當時風靡一時。李漁是繼馮夢龍、凌濛初之后影響最大、最富有創作個性的白話短篇小說家。李漁在創作小說時,加以戲曲理論指導,形成了其獨有的風格和特點。這在《十二樓》中表現最為突出。
作者把戲劇創作的手法和技巧搬到小說創作中來,使小說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十二樓》的每個故事都主題鮮明,線索明晰,中心人物貫穿始終,在敘述過程中決不橫生枝蔓;情節設計新穎奇特,懸念叢生,出人意表,但銜接上自然合理,不留破綻;結局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語言通俗淺顯易懂,生動流利,涉筆成趣,具有很強的娛樂功能。但小說畢竟不同于戲劇,用戲劇的創作手法來創作小說,有時情節顯得過于單純,重故事而輕人物;有時過分逐奇弄巧,失之于輕佻薄俗,損害了作品的藝術性。但總的來看,《十二樓》在藝術上是成功的,在清代白話短篇小說中可推為上乘之作。
《十二樓》的思想內容相當復雜。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有著進步的思想意義。比如,在《萃雅樓》、《鶴歸樓》中能看到對統治階級集團上層人物丑惡靈魂和殘暴本質的揭露和鞭撻;《生我樓》、《奉先樓》從表面上看是破鏡重圓的喜劇故事,而實際上描寫的是千家萬戶妻離子散、流離失所的辛酸,反映了明末清初的社會動亂、造成人民顛沛流離的現實,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奪錦樓》、《拂云樓》借青年男女的愛情波折,批判了封建禮教對青年戀愛婚姻的禁錮,批判了封建社會的門第觀念與嫌貧愛富的市儈哲學,熱情地肯定了青年男女為反抗封建束縛,追求婚姻自由所進行的斗爭。但是,《十二樓》中所表現出的思想糟粕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在反映人民流離之苦的幾篇小說中,有詆毀明末農民起義的內容;在勸善懲惡一類的小說中,也大都充斥著封建倫理道德的的說教;在描寫愛情、婚姻和兩性關系的作品中,主張并贊賞一夫多妻制,甚至有時把愛情和性愛相混淆,自覺或不自覺地宣揚封建享樂主義,并夾雜著低級庸俗的猥褻描寫,這些是我們在閱讀時應當予以批判的。
在這次再版中,我們約請了相關學者對原書進行了大量的較為精細的校勘、補正和釋義,對原書原來缺字的地方用口表示了出來。希望盡量為讀者掃除閱讀障礙。由于時間倉促,水平有限,難免有疏漏之處,望各位專家及廣大讀者予以指正。
編者
2011年3月

目次

合影樓
第一回防奸盜刻意藏形起情氛無心露影
第二回受罵翁代圖好事被棄女錯害相思
第三回墮巧計愛女嫁媒人湊奇緣媒人賠愛女
奪錦樓
第一回生二女連吃四家茶娶雙妻反合孤鸞命
三與樓
第一回造園亭未成先賣圖產業欲取姑予
第二回不窩不盜忽致奇贓連產連人愿歸舊主
第三回老俠士設計處貪人賢令君留心折疑獄
夏宜樓
第一回浴荷池女伴肆頑皮慕花容仙郎馳遠目
第二回 冒神仙才郎不測斷詩句造物留情
第三回賺奇緣新詩半首圓妙謊密疏一篇
歸正樓

合影樓

第一回防奸盜刻意藏形起情氛無心露影

第二回受罵翁代圖好事被棄女錯害相思

第三回墮巧計愛女嫁媒人湊奇緣媒人賠愛女

奪錦樓

第一回生二女連吃四家茶娶雙妻反合孤鸞命

三與樓

第一回造園亭未成先賣圖產業欲取姑予

第二回不窩不盜忽致奇贓連產連人愿歸舊主

第三回老俠士設計處貪人賢令君留心折疑獄

夏宜樓

第一回浴荷池女伴肆頑皮慕花容仙郎馳遠目

第二回 冒神仙才郎不測斷詩句造物留情

第三回賺奇緣新詩半首圓妙謊密疏一篇

歸正樓

第一回發利市財食兼收恃精詳金銀兩失

第二回斂眾怨惡貫將盈散多金善心陡發

第三回顯神機字添一畫施妙術殿起雙層

第四回僥天幸拐子成功墮人謀檀那得福

萃雅樓

第一回賣花郎不賣后庭花買貨人慣買無錢貨

第二回保后件失去前件結恩人遇著仇人

第三回 權貴失便宜棄頭顱而換卵 閹人圖報復遺尿溺以酬涎

拂云樓

第一回洗脂粉嬌女增嬌弄娉婷丑妻出丑

第二回溫舊好數致殷勤失新歡三遭叱辱

第三回破疑人片言成二美癡情客一跪得雙嬌

 ……

十*樓

鶴歸樓

奉先樓

生我樓

聞過樓

顯示全部信息

書摘/試閱

合影樓
第一回 防奸盜刻意藏形 起情氛無心露影
詞云:
世間欲斷鐘情路,男女分開住。掘條深塹在中間,使他終身不度是非關。
塹深又怕能生事,水滿情偏熾。綠波慣會做紅娘,不見御溝流出墨痕香。
——右調《虞美人》
這首詞,是說天地問越禮犯分之事,件件可以消除,獨有男女相慕之情,枕席交歡之誼,只除非禁于未發之先;若到那男子婦人動了念頭之后,莫道家法無所施,官威不能攝,就使玉皇大帝下了誅夷之詔,閻羅天子出了緝獲的牌,山川草木盡作刀兵,日月星辰皆為矢石,他總是拼了一死,定要去遂心了愿。覺得此愿不了,就活上幾千歲,然后飛升,究竟是個鰥寡神仙。此心一遂,就死上一萬年不得轉世,也還是個風流鬼魅。到了這怨生慕死的地步,你說還有什么法則可以防御得他?所以懲奸遏欲之事,定要行在未發之先。未發之先,又沒有別樣禁法,只是嚴分內外,重別嫌疑,使男女不相親近而已。
儒書云:“男女授受不親。”道書云:“不見可欲,使心不亂。”這兩句話,極講得周密。男子與婦人,親手遞一件東西,或是相見一面,他自他,我自我,有何關礙,這等防得森嚴?要曉得古圣先賢,也是有情有欲的人,都曾經歷過來,知道一見了面,一沾了手,就要把無意之事,認作有心,不容你自家做主,要顛倒錯亂起來。譬如婦人取一件東西,遞與男子,過手的時節,或高或下,或重或輕,總是出于無意。當不得那接手的人,常要畫蛇添足:輕的說他故示溫柔;重的說他有心戲謔;高的說他提心在手,何異舉案齊眉;低的說他借物丟情,不啻拋球擲果。想到此處,就不好辜其來意,也要弄些手勢答他。焉知那位婦人不肯將錯就錯。這本風流戲文,就從這件東西上做起了。
至于男女相見,那種眉眼招災、聲音起禍的利害,也是如此。所以只是不見不親的妙。不信,但引兩對古人做個證驗:李藥師所得的紅拂妓,當初關在楊越公府中,何曾知道男子面黃面白?崔千牛所盜的紅綃女,立在郭令公身畔,何曾對著男子說短說長?只為家主公要賣弄豪華,把兩個得意侍兒與男子見得一面,不想她五個指頭、一雙眼睛就會說起話來。及至機心一動,任你銅墻鐵壁,也禁她不住。私奔的私奔出去,竊負的竊負將來。若還守了這兩句格言,使他“授受不親”,“不見可欲”,哪有這般不幸之事?
我今日這回小說,總是要使齊家之人,知道防微杜漸,非但不可露形,亦且不可露影,不是單闡風情,又替才子佳人辟出一條相思路也。
元朝至正年間,廣東韶州府曲江縣有兩個閑住的縉紳:一姓屠,一姓管。姓屠的由黃甲起家,官至觀察之職;姓管的由鄉貢起家,官至提舉之職。他兩個是一門之婿,只因內族無子,先后贅在家中。才情學術,都是一般,只有心性各別:管提舉古板執拗,是個道學先生;屠觀察跌宕豪華,是個風流才子。兩位夫人的性格,起先原是一般,只因各適所夫,受了形于之化,也漸漸的相背起來:聽過道學的,就怕講風情;說慣風情的,又厭聞道學。這一對連襟、兩個姊妹,雖是嫡親瓜葛,只因好尚不同,互相貶駁,日復一日,就弄做仇家敵國一般。起先還是同居,到了岳丈、岳母死后,就把一宅分為兩院。凡是界限之處,都筑了高墻,使彼此不能相見。獨是后園之中,有兩座水閣:一座面西的,是屠觀察所得;一座面東的,是管提舉所得。中間隔著池水,正合著唐詩二句:
遙知楊柳是門處,似隔芙蓉無路通。陸地上的界限,都好設立墻垣,獨有這深水之中,下不得石腳,還是上連下隔的。
論起理來,盈盈一水,也當得過黃河天塹?當不得管提舉多心,還怕這位姨夫要在隔水間花之處,窺視他的姬妾。就不惜工費,在水底下立了石柱,水面上架了石板,也砌起一帶墻垣,分了彼此,使他眼光不能相射。從此以后,這兩戶人家,莫說男子與婦人,終年不得謀面;就是男子與男子,一年之內,也會不上一兩遭。
卻說屠觀察生有一子,名日珍生;管提舉生有一女,名日玉娟:玉娟長珍生半歲。兩個的面貌,競像一副印板印下來的。只因兩位母親,原是同胞姊妹,面容骨骼,相去不遠,又且嬌媚異常。這兩個孩子,又能各肖其母,在襁褓的時節,還是同居,辨不出誰珍誰玉。有時屠夫人把玉娟認做兒子,抱在懷中飼奶;有時管夫人把珍生認做女兒,摟在身邊睡覺。后來竟習以為常,兩母兩兒互相乳育。有《詩經》二句道得好:
螟蛉有子,式轂似之。
從來孩子的面貌,多肖乳娘,總是血脈相蔭的緣故。
同居之際,兩個都是孩子,沒有知識,面貌像與不像,他也不得而知。直到分居析產之后,垂髫總角之時,聽見人說,才有些疑心,要把兩副面容合來印正一印正,以驗人言之確否。卻又咫尺之間,分了天南地北,這兩副面貌印正不成了。再過幾年,他兩人的心事就不謀而合,時常對著鏡子,賞鑒自家的面容,只管嘖嘖贊羨道:“我這樣人物,只說是天下無雙,人間少二的了,難道還有第二個人,趕得我上不成?”他們這番念頭,還是一片相忌之心,并不曾有相憐之意。只說九分相合,畢竟有一分相歧,好不到這般地步,要讓他獨擅其美。哪里知道,相忌之中,就埋伏了相憐之隙,想到后面做出一本風流戲來。
玉娟是個女兒,雖有其心,不好過門求見。珍生是個男子,心上思量道:“大人不相合,與我們孩子無干。便時常過去走走,也不失親親之義。姨娘可見,表妹獨不可見乎?”就忽然破起格來,競走過去拜謁。哪里知道,那位姨翁預先立了禁約,卻像知道的一般,竟寫幾行大字,貼在廳后道:
凡系內親,勿進內室。本衙止別男婦,不問親疏,各宜體諒。
P1-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