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人生親像大舞臺:陳亞蘭講俗語,人情世事看乎透
滿額折

人生親像大舞臺:陳亞蘭講俗語,人情世事看乎透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99 元
優惠價
90359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是陳亞蘭的戲臺人生,
更是她透過歌仔戲中的俗語,
傳遞自己對於千年來,庶民智慧的體會。

豬哥亮(名主持人)、吳念真(導演)
林鶴宜(臺大戲劇系主任) 林茂賢(臺中教育大學臺文系副教授)
誠摯推薦

◎本書特色

★臺灣歌仔戲天王陳亞蘭,融合自己的戲臺故事與人生體會,傳授臺灣俗諺,一看就懂,一聽就會說。
★天王與國寶夢幻組合!隨書附小鳳仙X陳亞蘭 俗語開講70分鐘。
★陳亞蘭首度著書披露她的成長歷程與歌仔戲人生。
★介紹多部傳承不輟之經典歌仔戲戲碼。
★收錄歌仔戲基本常識,輕鬆進入歌仔戲賞析殿堂。
★百來幀歌仔戲班前臺演出與後臺實錄珍貴寫真,首度曝光。
★隨書附贈〈天龍傳奇〉獨家贈品,一人二角之楚雲天&龍霸天精彩對決典藏海報,值得粉絲珍藏。

◎「人生親像大舞台,苦齣笑料攏總來」──台語俗諺濃縮千年庶民智慧
人生,宛如舞台上一齣又一齣充滿悲歡離合與喜怒哀樂的戲碼。
原本平淡無奇的一句話,透過這句台語俗諺卻靈活靈現了起來,這就是俗語的魅力。
俗語原是平民百姓即興、集體的口語創作,輾轉流傳,濃縮了千年來庶民的智慧,俗語源自常民對生活的體會,簡單直白卻字字珠璣,更貼近人生。

陳亞蘭從小隨著經營歌仔戲團的父母在市井奔波,
許多不識字的長輩,滿口俗諺俚語,生動的口語表達直指人心,令她印象深刻,
而最深刻的一次是,一戶富有人家以異樣的眼光看著他們,說了句:
「好額等後世,做官學做戲。」
當時的情景至今仍深深烙印在陳亞蘭的心中,
但同時她卻不得不佩服這句諺語用得實在太貼切了。

◎「吃水就愛知影水源頭」──為傳承台灣常民文化,投注七年心血撰寫成書
俗語更是歌仔戲裡不可或缺的元素,靈活的語言是畫龍點睛的要角。
尤其早期歌仔戲多由演員臨場表現,靠的正是所謂「腹內工夫」,要能即席編詞行腔,劇本由資深藝人口耳相傳,再經手抄紀錄成為口述劇本。

陳亞蘭出身戲劇世家,從小耳濡目染,不只台語講得地道,
更從歌仔戲裡習得非常多的俗諺和俚語。
她從楊麗花接班人跨棲主持、甚至跨海到廈門主持節目長達五年,獲得許多觀眾的喜愛,便是因為她的語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她深感歌仔戲這項傳統藝術面臨傳承斷層,吃水就愛知影水源頭,
七年前便開始撰寫本書,以俗語為引,細數歌仔戲從野台戲到電視歌仔戲的變遷、歌仔戲的經典戲碼、歌仔戲的基本知識與藝術表現等,
希望為台灣文化的代表之一,歌仔戲的傳承盡一份心力。

◎「坐這條船,就要這條船走」──陳亞蘭的一生是台灣歌仔戲半世紀縮影
陳亞蘭從在媽媽的肚子裡就開始接觸歌仔戲。
父親經營台灣歌仔戲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寶銀社少女歌劇團」,
母親是以扮演「關公」聞名的「關公月」,
陳亞蘭的一生是台灣歌仔戲半世紀的縮影,從野臺到電視,乃至沒落。
2009年她結束廈門的主持工作,回台製作電視歌仔戲〈天龍傳奇〉,獲得文化部第一名補助,
這是繼2003年楊麗花歌仔戲〈君臣情深〉之後,10年來台灣第一齣電視歌仔戲。

陳亞蘭的一生都跟歌仔戲緊密相連。
她跟戲班一起生活,她的人生簡直可用歌仔戲中的眾多角色來串連,
她不僅從戲碼裡呈現角色的喜怒哀愛,也深刻地體會到歌仔戲裡的俗語,
是如何貼切生動地體現了人生。

◎隨書附「鬥陣講俗語,精彩話人生」70分鐘CD
陳亞蘭和國家級藝師小鳳仙以對話形式,詮釋本書百來則台語俗語,
處處機鋒,精彩更勝內文,邀請讀者親身領受台語文化之美。

◎亞蘭話俗語
*有燒香就有保庇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辛苦的血汗是不會白流的。
*好額等後世,做官學做戲:諷人要發財等下輩子,若想做官,不如去學做戲必較有可能得到扮演大官甚至皇帝的機會。
*人在人情在,人亡人情亡:人情隨當事人存亡而定,喻人性現實。
*世事陪到夠,無鼎擱無灶:形容人為應付各種交際應酬,卻捉襟見肘,產生了經濟問題的狀況。
*上山看山勢,入門看人意:這是教人應對要得體的「勸世話」。不過,從另一個角度去解釋,也可說是要人懂得「見風轉舵」。
*叫豬叫狗,毋值著自己走:意謂求人不如求己。
*一人一家代,公媽隨人拜(擺):各管各的,不多管他人閒事。

作者簡介

陳亞蘭

澎湖出生。臺灣歌仔戲演員、主持人、歌手、連續劇主角等多棲明星。為臺灣國寶級知名歌仔戲藝人楊麗花的得意門生,多以反串歌仔戲小生為主,扮相俊俏,丰采迷人。二00五年至二0一0年於中國大陸廈門海峽衛視主持《娛樂鬥陣行》。

歌仔戲代表作有《韓信》、《薛剛》、《孫臏下山》、《乞丐與千金》、《紅塵奇英》、《神機妙算劉伯溫》、《薛丁山與樊梨花》、《雙槍陸文龍》、《丹心救主》等數十部,對傳統文化歌仔戲與臺語文化的傳承致力不輟;更於二0一二年首度擔任製作人,籌拍電視歌仔戲《天龍傳奇》。本劇不僅榮獲文化部以第一名補助,更是暨二00三年楊麗花歌仔戲《君臣情深》以來整整十年,臺灣電視再次播映歌仔戲。

名人/編輯推薦

◎各界誠懇推薦

我以我的心,我的人來掛保證,這本書沒看有夠可惜!
----名主持人 豬哥亮

《人生親像大舞臺》以生動的臺灣俗語諺語,結合陳亞蘭戲班家庭的成長經驗和藝術追求的點點滴滴,充分表現了作者極積樂觀的打拼精神,以及幽默看待世事的生命智慧,創意十足,令人一打開書,就愛不釋手。
----臺大戲劇系系主任林鶴宜教授

亞蘭不僅在演藝界叱咤風雲,如今更要將她在學戲、演戲過程中所蒐集的梨園諺語撰寫出書分享觀眾,這些諺語是藝人智慧的結晶,反映戲班生活狀況與藝人價值觀。常言道:「人生如戲不離生旦淨丑,戲如人生無非喜怒哀樂」,透過這些梨園諺語,非但讓我們了解戲劇生態,且能讓我們體悟生命的智慧。
----臺中教育大學臺文系副教授 林茂賢

人生親像大舞臺,苦齣笑料攏總來──歌仔戲教我的事

很多年長一輩的人,因為時代的關係,有滿多沒讀過書,儘管如此,不少閩南人擅長使用諺語、俚俗語、歇後語、成語,將閩南語的精華運用得淋漓盡致,將一些比較平淡無味的句子說得精彩絕倫。

以前總覺得家裡是演歌仔戲,有很多道具佈景,怕同學笑我,現在想想那真是自己笑自己,因為我如果不是出身在歌仔戲世家,從小耳濡目染,現在我也無法將閩南語講得那麼道地,更沒辦法懂得那麼多的俗諺和俚語。在福建我會有那麼多觀眾喜歡我,除了他們因為看歌仔戲而認識、進而喜歡我以外,另一個原因就是喜歡聽我說「閩南語」。而且,我主持節目的時候,會三不五時(三不五時在國語和閩南語都會通喔)的加上幾句閩南俗諺,使得他們不只覺得我有親和力,更覺得我有閩南的文化底蘊。

從小的記憶當中,我們家一直都住在廟的旁邊,一來父親喜歡,他認為「有燒香就有保庇」,二來廟的房舍租金比較便宜。我詢問過媽媽,當初爸爸經營的「寶銀社少女歌劇團」那麼出名,我們應該是賺不少錢,為什麼連一棟房子都買不起?媽媽告訴我,爸爸相當注重劇團的形象,也很愛面子,所以都把錢用在製作劇團的服裝、佈景,購買西式與中式的樂器,賺多少就花多少,直到我出生以後,他才認為需要讓我們有個安定的家,所以才在澎湖買了第一棟房子。不過,好景不常,當時遇到馬路拓寬,我們第一個窩就這麼給拆掉了。於是,全家就從澎湖搬到臺灣,又因為父母工作的關係,我們兄妹倆可以說是住遍了親戚家,曾經住過岡山,再轉到臺南阿姨家,再從臺南住到臺中,再從臺中轉學回臺南,光是臺南一個縣市,我跟哥哥就移動過六次住處。

我最記得國中的時候租在一個四合院,當時附近有很多有錢人,他們用著異樣的眼光看著我們,讓我印象深刻的第一句閩南俗諺:「好額等後世,做官學做戲」,是從他們的口中說出來的。雖然這不是一句好聽的話,但以我們家當時的情況,讓我不得不佩服他們,這句俗諺實在用得非常恰當,而當時的景象與這句話,也一直深刻地烙印在我的心中。等到後來我加入了「楊麗花歌仔戲團」,稍稍有名氣之後,他們對我的態度和口氣又截然不同。在這裡,我並不希望將大家導向於富貴貧賤的觀點,因為你想讓人看得起或是輕視你,都在於你自己是否肯付出努力。

「人生親像大舞臺,苦齣笑料攏總來。」這句閩南俗諺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可以感同身受吧?!人生的過程中勢必有悲、歡、離、合,喜、怒、哀、樂,但也端看你用什麼心態去面對它。

我加入「藝月園歌劇團」演戲之後,曾經有很多次的颱風天是在舞臺渡過的。我特別記得有一次的颱風天,那天舞臺底下一個觀眾也沒有(這應該是正常的)大風大雨的,大家都回家躲颱風了,連廟裡都好像沒人看守一樣,但我們卻是有家歸不得。因為如果風雨停止,我們就必須隨即開演,所以我們全體演員是化好妝,聚集在後臺候場。但那天風雨實在太大、太強了,野臺的舞臺雖然是用鋼架搭的,但當時搖晃得非常厲害,並且只有三邊的帆布擋風遮雨,父親擔心團員的安危,正與大家商量要前去跟廟方溝通,看看今天是否可以放假時,突然舞臺從中央應聲垮下。此時,尖叫聲四起,但只有那麼一聲以後,隨即恢復平靜。因為再叫也沒用,還是趕快動手修復比較實在,要不然等舞臺整個垮掉,戲籠、頭盔全部都會被壓垮,戲服也會泡湯。

等到修理完畢,我爸爸希望大家到廟裡躲雨比較安全,但沒有人想去,怕的是所有家當付諸流水,當然,爸爸的損失最為慘重,所以全部的人都願意留下來保護劇團的財產。還好,風漸漸小了,但大雨依然持續不停,我們獲得一天的假期;這時候,劇團每個人又恢復到先前的狀態,該聊天的聊天,該罵尪的罵尪,完全忘了剛剛才歷經舞臺垮下的危險。事後想想,那天如果風雨更強,後果真不堪設想,所以這句「人生親像大舞臺,苦齣笑料攏總來」,是不是很經典?

在這裡還想與大家分享幾句:

譬如我們說這個人「對鹽館入去,對染坊出來」,用來形容人「鹹甲澀」。這是歇後語,因為鹽館是賣鹽的舖子,它的環境鹹鹹;染坊是染布工廠,染料都很澀。從鹽館進去,從染坊出來,則其人是又鹹又澀也,用以諷刺人吝嗇到極點。

還有「棺材底的老鼠,吵死人」。因為棺材都裝死人,裡面如有老鼠,那就只有吵到死人囉!其實這都是從小在戲班子裡長大的我,經常聽到大家說的。如果常看歌仔戲或布袋戲,就會常聽到他們運用在戲裡面。比方「生、旦、淨、末、丑」這些角色,從他們的形容詞當中,就可以識別他們的行當。

小生會說:「識時務者為豪傑,知進退者為英雄。」
小旦會說:「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壞人會說:「順我者生,逆我者亡。」
老生會說:「人在人情在,人亡人情亡。」
老旦會說:「世事陪到夠,無鼎擱無灶。」

小丑最多了,「上山看山勢入門看人意」、「教豬教狗,毋值著家治走」;「一人一家代,公媽隨人猜(擺)」;更有意思是「人在江湖要有六套方法,『哄、騙、術、氣、暢、忍』,為了在江湖行走要用盡任何辦法對付對手,有時也須能忍則忍。」這應該是心機比較重的小丑吧!
所以說啦,你覺得閩南語精不精彩?該不該學習與保留?

目次

前言_人生親像大舞臺,苦齣笑料攏總來──歌仔戲教我的事

01_呷人一斤,報人一斗──憲兵陳的寶銀社少女歌劇團
02_嫁雞對雞飛,嫁狗隨狗走,嫁乞食願揹笳箕斗──我的臺柱媽媽
03_父母無聲勢,生子來做戲──我的歌仔戲處女秀
04_姑疼孫同字姓──住家戲與四句聯
05_加官禮較濟過戲金銀──戲班禁忌
06_坐這條船,就要這條船走──戲班人生的辛酸應變
07_無後臺行無腳步──後臺師傅謝謝你!
08_輸人不輸陣,輸陣歹看面──無役不與的戲箱們
09_七月半鴨,不知死活──與楊麗花初公演
10_做戲空,看戲憨──媽媽,我上電視了!
11_惜花連盆,疼子連孫──從國家劇院到小巨蛋
12_要講話頭長,沒講心會酸──突破萬難,只為歌仔戲
13千算萬算,不值天一劃──從歌仔戲到主持

附錄_我的父親,與媽媽們
附錄_戲路人生的恩師
一箱戲迷

書摘/試閱

第三章_父母無聲勢,生囝來做戲──我的歌仔戲處女秀

《吳漢殺妻》

漢朝孝子吳漢,為家中獨子,其父吳章為漢朝忠臣。吳漢幼年時王莽篡位、殺害吳章,吳母記恨在心。十八年後,吳漢登科文武狀元,在不知殺父之仇的狀況下,受王莽賞識招為駙馬,將妹妹王英許配給他,並重用吳漢鎮守潼關。但自此吳母鬱鬱寡歡,其妻則終日於佛堂誦經,婆媳雖共處一室,但亦互不往來。

皇室宗親劉秀,為討回漢室江山,於潼關起義被俘。吳漢立功向母稟報,欲討母親歡心,不意吳母大怒,吐出十八年前的國仇家恨。吳漢悲憤之下,持劍入佛堂殺了妻子,然吳母卻也於此時上吊自殺。吳漢痛失至親至愛,化悲憤為力量,助劉秀中興漢室,為漢朝名將之一。

我是在媽媽的肚仔裡就聽歌仔戲了。可能是胎教的關係,再加上從小生活在歌仔戲班裡,很多長輩都說我是註定要學歌仔戲的。因為我在滿三歲的時候,就讓他們見證到我的實力了──這叫做「家己褒,卡袂臭臊」。話雖如此。從我開始懂事以後,卻變得很排斥歌仔戲,所以小時候壓根沒想到過,自己會需要上台演歌仔戲,甚至到現在還成為我的最愛,這就叫做「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在「寶銀社少女歌劇團」告別舞台三年之後,爸爸將團名改為「藝月園歌劇團」重出江湖,因為媽媽的名字有個「月」字。仔細回想起來,酷酷的老爸骨子裡也是很浪漫深情的。

說起來,我是吃歌仔戲的飯長大的,為什麼那時候會這麼排斥它?因為當時社會環境跟價值觀,很多人看不起野台歌仔戲演員。

有句話不是這樣說的嗎?「父母無聲勢,生囝來做戲」。

所以開始上學以後,便沒帶過同學去我家,深怕讓人知道家裡是歌仔戲班,怕他們看不起我。因為只要一進家門,就會發現擺了好多戲箱子,裡面有裝戲服的、道具的啦,還有四散在家裡各個角落的布景,同學一來馬上就穿幫。在這樣微妙的心理影響下,真的從沒想過有一天我會演歌仔戲。

哥哥在畢業之後,繼續升學,我呢?則必須開始負擔家計。所以,在快要畢業的時候,怕被拉到家中劇團演戲,就跟媽媽說,「我想學美容。」為什麼是美容?全是因為舅媽的緣故。我舅媽是學美容的,每回她出現時,總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頭髮梳得流行、時髦,妝化得高雅、得體,尤其是她的皮膚,看起來好得不得了,實在是讓我太羨慕了。

其實我們劇團一直很缺演員,尤其很多其他團的團長,都會希望家人可以成為團員,這樣就可以鞏固班底。但是媽媽知道演戲辛苦,既然我對美容有興趣,她就說服爸爸,讓我去做我想做的事。

於是就在畢業典禮結束後,我挑了一個好日子,就跑到一家台南非常有名的美容店,打算去應徵。沒想到那一天,那家店居然公休。「這是不是一種徵兆?」我有點宿命論,心想可能是學不成了,好像天公伯在給我暗示。於是,我就這麼放棄了「美容修業之路」。

但問題來了。既然已經畢業,學校不必去了,工作也還沒有著落,那天天待在家裡做什麼?尤其我們住在廟旁,爸爸覺得這附近龍蛇混雜,怕我就此學壞,便想出個好主意。

「學好三年,學壞三日。妳現在不去上課,都待在家裡也不好,不然先來跟在身邊,順便學戲好啦!」老爸說。

我在心中直犯嘀咕,因為我根本不想演戲。但是面對一個綽號叫「憲兵陳」,以管理憲兵的嚴格方式,來管教劇團跟小孩的老爸,我能不去嗎?我敢說「不」嗎?鼻子一摸,嘴巴一抿,也只能帶刀帶槍,上戲啦!

但人講「人的囝賣偷生」,我的大眼睛遺傳自父親,我的拗脾氣應該也是得自他的真傳,雖然因為怕他而進入劇團,但我也很有個性,不想演那種要唱、有台詞的。媽媽也不敢勉強我,便安排我演旗排軍,就是那種「來啊,帶槍!」我就帶槍,「來啊,帶刀!」我就帶刀的小嘍囉。大概演了半年嘍囉,那時候團裡發生了一件大事──我們的小生要漲價。

那段時間我較為懂事了,開始感覺到爸媽他們生活的壓力,也才了解他們有多麼的辛苦,一下子這個不做,一下子那個不演,然後就要操心個老半天,四處去找演員。看到這個狀況,自己也希望能幫上忙,就開口跟媽媽要求派個角色給我。

當時我跟媽媽要求的時候,還學會一句俗諺來與媽媽溝通。我說:「我已經來劇團那麼久了,妳就派個角色讓我演一演吧,要不我不就是『活活馬縛在死欉樹』?」想想,我還真的很不怕我媽耶!明明之前就是自己不想演的,現在居然反倒怪她讓我壯志難伸,真的很是歹勢。

還記得那時候第一次演的是小旦,就是那種「舉香隨拜」,跟著大家走的那種小旦。我們出場有四個人,因為我很高,其他三個小旦都很矮(不過小旦嬌小是正常的,這樣才能小鳥依人),所以特別高大的我就像一根竹竿一樣站在中間,看起來真的很突兀,也很好笑。但大家都只會暗地裡偷偷笑,深怕我的鬥志才剛激起,如果因為恥笑而讓我退卻,那劇團演員就又會少了個人。可見當時劇團的向心力有多強。

其實當下我根本沒感覺自己有多突兀,心裡只想著怎麼把戲演好。當時我們出場之後,不只會一起唱,還會分配一句一句輪流唱。因為我在旁邊看了半年,差不多知道劇情,只是懶得開口唱,也不是很想演。幸而第一次表演很順利,增加了我不少信心。

這又得說到「人的囝賣偷生」這句俗諺了。我的演戲細胞來自我的媽媽,滿三歲就曾經登台演出。那時候的歌仔戲分成「肉聲班」,也就是演員必須自己開口唱戲,還有「錄音班」,在這種劇團演員只要對嘴即可。那時我父親的劇團陸續栽培新秀,雖然可以上台表演,但是唱唸的穩定度並不高,所以就由類似我媽媽這種資深演員,把整齣戲的唱唸錄音下來,然後由這些新秀去詮釋。

有一天,一個演小孩的女演員在快要該她上場的時候突然肚子痛,非得去上廁所不可。怎麼辦?每個角色都是分配好的,而且太臨時了,演員哪來得及化妝梳頭啊?這時候我媽媽臨機一動,想到了還拉著她衣袖的我,只有我不用化妝梳頭就真的是個小孩。於是,她蹲下來告訴我:「妹仔,等一下妳就出去外面(她指著舞台),然後走到廣東叔叔那邊(控制燈光的地方,也就是文場的後方),開口叫媽媽,接下來再跑到打鼓阿發叔叔這邊(武場的位置)再喊媽媽,要一直喊喔!」

於是,時間一到,我開始了我的處女秀。

這個戲的內容大概是描述壞女人愛上女主角的老公,但是老公深愛女主角與她的小孩(也就是我要演的那個),於是壞女人就先支使男主角離開,然後找幫手向女主角潑硫酸,還放火燒她們家。女主角在這種慘烈的情形之下,根本無法顧及小孩,這時候可憐的小孩就必須上場四處找媽媽。因為是放錄音帶的,所以小孩喊媽媽的聲音沒停止,我就不能下台。

於是那場戲一開鑼,只見舞台上出現一個圍著小肚兜的小女孩,非常乖巧聰明地按照媽媽的指令,先跑到廣東叔叔那邊,再回到打鼓阿發叔叔這邊,但這個時候,找媽媽的音樂還沒停止。說也奇怪,當時我不僅會將雙手放在小嘴旁呈現呼喊狀,對嘴也對得剛好,並且我還知道音樂還沒結束,所以並沒有離開舞台。但當時畢竟還小,我想,「媽媽交代我的動作都已經做完了,,那音樂怎麼還不停啊?」開始有點不耐煩了。於是,我瞄了後台,看見媽媽正站在那兒看著我,我就用我的大眼睛瞪著她,意思是「到底怎麼回事啊」?

這是在我長大、熱愛歌仔戲以後,媽媽告訴我的。

她說,我很成功地完成那場表演,而且下場的時間與錄音帶播完的時間一秒不差。當時所有的團員就誇說,我是出生要來演戲的。但其實也沒那麼神啦,只是從小就看戲了,多多少少有些印象,如果要跟團長楊麗花還有囝仔生許秀年、小鳳仙老師相比,還差一大截呢!

如果三歲客串的那場戲是「錄音班」的處女秀,那前面說我演小旦的那場戲就算是「肉聲班」的處女秀了。因為是自己的劇團,而且媽媽覺得我「還有臭破布味仔」,所以旦、末、丑都讓我去嘗試,反應還不錯哩!

為什麼沒提到「淨」?「淨」是花臉,以我的戲齡是無法詮釋的。至於「生」,馬上就有了。因為後來,我們劇團的當家小生真的不演了。內舉不避親,當然是由我這個團長的女兒優先錄取,所以就開始了我的小生生涯。

當時我是有備而來,因為提前知道那個小生要離開,所以一直很認真的在「走台籠」 旁邊偷師。人講「戲棚下站久人的」,所以幾乎每齣戲碼,甚至每個角色的台詞我都可以倒背如流。當時的記性真的是很讚,記得我去看其他很有名的劇團演出的時候,她們聽說我要去,還臨時更換戲碼咧!

不過,記性好並不代表不需要用功。當時由我們劇團的武生老師指導我,他讓我每天早上五點起床練功,但我「真知頭重」,因為學戲的年齡已經太晚,又加上身兼重責大任,所以都提早在四點或是四點半就先起床跑圓場、蹲馬步;等老師到的時候才開始練習刀槍。要下功夫苦練,才有辦法演得好。老師也不藏私,將他的「步數盡放」,所以講「也著師父賢,也著材料到」。

學歌仔戲,大家都想學小生,因為戲都在小生身上。我打從一開始就沒想過學小旦,一方面因為自己太高了,另一方面還是因為小生比較有戲,很少有戲是為了小旦寫的。比方說穆桂英啊、王寶釧,旁邊還是得有個薛平貴或楊宗寶。

在我演小生不久之後,有一次,一間常找我們的廟方,希望能夠演像陳世美這種戲。因為這間廟我們常去演出,「住家戲」 都演完了。當時我爸正在傷腦筋,想說到底要排演什麼樣的戲碼,廟方就要求我們演要有「公堂戲」的,就是像陳世美這種戲,我爸立刻答應,但我媽居然反對。她說:「不要演這個戲,阿妹仔演不來啦!」

當時真有點不服氣。我覺得自己可以演,為什麼不要演?你們不是常常說「中主人意,便是好功夫!」人家廟方都已經要求了,而且這個戲我看過好多次,真的可以演。

我媽講了一句諺語來做回答。她說:「小生驚公堂戲,老生驚中箭,小旦驚肖戲。」

她覺得我才剛演小生不久,就要演公堂戲,難度太高了。因為這種公堂戲,小生有很重的內心戲,還有水袖動作,「魁頭」(眉角)很多,不懂那個眉角就比較難演;而且不是說照著演就可以,要有一定的程度才能遊刃有餘。

有一些男戲迷特別愛看向陳世美這種劇情的公堂戲。除了愛看「陳」最後被包公鍘了以外(有句俗諺說「不殺歹人給人看,觀眾不願散」,說的就是這類戲),還喜歡公堂戲的節奏感。倘若演出失誤,還會被這些看戲看成精的戲迷們抓包。他們甚至會比較各團的小生,評比哪一團的小生演公堂戲時會如何如何,批評另一個小生什麼眉角做得不好之類的。

最後,聽從媽媽專業的經驗,我沒有演成陳世美。雖然那時這件事讓我的情緒非常低落,但也令我體會到「學無止境」,更加緊練習我的功夫底子。

經過父親的溝通協調,我們改演《吳漢殺妻》。這齣戲對小生來說也是非常大的挑戰,光看劇名就知道吳漢是戲份最多的主角,但根據歷史記載,當時吳漢的歲數不小,所以小生必須戴上鬍子,所以就必須學習甩鬍子的功夫,我還因為詮釋吳漢的內心戲以及與妻訣別的戲,獲得了那年地方戲曲比賽的最佳男主角獎。

現在的我不再覺得「父母無聲勢,生子來做戲」,我認為應該是「學戲的小孩不會變壞」。透過戲裡的忠孝節義,還有劇團的相互扶持的優良傳統,讓我在演藝圈裡的人緣還算不錯,也更懂得設身處地的替別人著想。

雖然很久沒演歌仔戲了,但是「吃水就愛知影水源頭」,是歌仔戲把我養大的,一路上還遇見許許多多貴人指導、提攜,讓我的歌仔戲藝更加進步。前輩們將這麼珍貴的傳統戲曲教導給我,我也有責任將歌仔戲傳承給下一代,讓這個優美的戲曲聲音流傳萬古。

BOX
-亞蘭話台語-

*父母無聲勢,生囝來做戲 早期歌仔戲演員多是來自貧苦家庭,因父母無力養育子女,而將子女送到戲班去,一方面班主會依約定年限給父母一筆錢,另一方面戲班會供吃供住,孩子也不會餓死。現今則多是自己有興趣加入戲班學戲,已無上述狀況。

*家己褒,卡袂臭臊 自誇自讚,不嫌刺耳;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之意。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人生一切,皆是命中注定。

*學好三年,學壞三日 要養成好習慣、要學好需要很多時間,可是一旦學壞,很快就沉淪下去了。有句俗諺「學好千日不足,學壞一時有餘」,也是同樣的意思。

*人的囝賣偷生 小孩是不能偷生的。

*活活馬縛在死欉樹 喻懷才不遇,壯志難伸。

*戲棚下站久人的 在還沒有電視、野台戲盛行的年代,觀眾經常人山人海,先到的人才能佔個好位置細細觀賞;來得晚的人,如果要前進到較好的位置觀看,只能慢慢等,耐心站著看,站久了,就可以遞補到較好的位置。這句諺語形容做事要有耐心、恆心,成功自然可期。

*真知頭重 謂知道輕重緩急。

*還有臭破布味仔 謂還有一點小本事,即真有那麼一回事。

*也著師父賢,也著材料到 跟著厲害的師父學,他願意將什麼都教給你是其一,其二則是自己要準備好,才有辦法學得起來。

*中主人意,便是好功夫 做事能合東家的口味,便可說是做得很好。

*小生驚公堂戲,老生驚中箭,小旦驚肖戲 小生驚公堂戲的原因如內文所述。至於老生,以前每團幾乎都有一個男角,扮仙時就扮福祿壽最中間的「福」;一般戲裡面人講「粗轎」的,也是他,這種角色就叫「老生」,大概都是年紀比較大的。因為年紀大了,還要叫他演那種中箭的戲,又要搶背又要拔劍,得演一些滾來滾去的橋段,就比較辛苦。
小旦驚肖戲,是因為「肖戲」大部分都是青衣被害的時候,出場時就會唱北管,演出瘋瘋癲顛的樣子,頭上還要亂插花,非常破壞形象。小旦平常都演得很矜持,難免會放不開,突然要她演一個抓狂的人,心理壓力真的會比較大一點。

*不殺歹人給人看,觀眾不願散 傳統戲劇反映出人民追求公義的心理,在最後一定要演出「惡有惡報」的結局,要讓觀眾看到因果報應,並以大團團收場,觀眾們才會心滿意足地散場離去。

*吃水就愛知影水源頭 謂飲水思源。

11_惜花連盆,疼子連孫──從國家劇院到小巨蛋

《薛丁山與樊梨花》

唐朝名將薛丁山路阻寒江關,與梨山老母之徒樊梨花大戰,兵敗受擒。樊梨花對薛丁山一見鍾情,迫薛丁山娶其為妻。薛丁山百般不願,但礙於樊梨花法力高強,只好就範,並立下忠貞誓言。然因梨花收了薛應龍為義子,疑心其不守婦道,憤而休妻。卻因違背己誓而使父親薛仁貴震怒,為從父命只得三跪九叩前往邊關,再與樊梨花求合。兩人互相使計捉弄,隨後歡喜團聚,再娶圓滿。

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三、二十四日,楊麗花歌仔戲又開創先例,登上了從未有戲劇演出的台北小巨蛋。這裡是一個絕大部分以演唱會、演奏會或者是大型文藝表演為主的場所,對戲劇,尤其對戲曲,是一大挑戰。還好現今音響設備先進,但是因為場地太大,自然觀眾的距離就遙遠,戲劇表現必須讓觀眾清楚看到舞台上演員的一顰一笑,才能與戲共鳴。幸而此次演出每一場都博得滿堂彩,可見台灣文化「歌仔戲」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當然我的恩師楊麗花功不可沒。

薛丁山與樊梨花是楊阿姨的住家戲,她演出此劇無數次,可謂駕輕就熟。薛丁山這個小生,能屈能伸,風流倜儻,還需要有些小痞子的感覺,楊阿姨演來令人拍案叫絕。此劇從發想我就參與其中,其他角色都是取之專長,勝任有餘。最令我驚訝的是指派我演樊梨花。在大家既定的印象裡,要飾演楊麗花的老婆,真是有不可言喻的壓力,尤其是平常反串小生的我,一些武打動作在電視的表演或許可以避重就輕,或是運用鏡頭掩飾肢體動作的不足(例如在《洛神》裡飾演郭笑)。但是上了大舞台,就要有真槍實彈的旦角功夫底子。

回想跟著楊阿姨上大舞台的經驗,一九九九年楊阿姨主演《呂布與貂蟬》,我飾演劉備,這算正常。這是我跟隨楊阿姨第一次登上國家殿堂──國家戲劇院的演出。但在還沒有國家劇院之前,台灣最高殿堂的表演場所就是國父紀念館,國父紀念館第一次有歌仔戲的演出也是楊麗花歌仔戲團,當時的戲碼是《漁孃》,但因為當時我還沒有加入,所以是後來才有機會參與。而在這齣《呂布與貂蟬》裡,劉備雖然只有兩場戲,卻是害死男主角呂布的關鍵人物。當時因為戲分少,反而讓我回到了從前野台學戲時的感覺。站在舞台旁看戲,只覺得楊阿姨身上怎麼會有那麼多能量跟光芒。

國家劇院舞台比以前我的野台大上兩到三倍,呂布幾乎場場都有,又要唱又要跑,當真是由衷地佩服她。沒想到經過六年,呂布這個角色落在我的頭上,此次主要角色皆由楊麗花第一、第二期的學生演出,包括我這個一點五期的,她只在謝幕時,以導師的身分出現,並對觀眾說我是她的接班人,希望觀眾「惜花連盆,疼子連孫」,觀眾也真的是「無棄嫌,菜脯根仔罔咬鹼」,很熱情地以掌聲回報我們這些學生。接下來在事隔三年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我飾演丑角四九,但畢竟還是不離男生的身段,卻在二○○七年我接到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丹心救主》,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狸貓換太子》當中,要我飾演寇珠。這一向是年姊(許秀年)飾演的角色,但是因為她這次接演的李妃戲分比寇珠吃重,所以一向被認為女主角的角色,就由我這隻「樂咖蚊」(因為劇團裡我最高)來接演。

天哪,要走碎步耶。雖然有搶背還有雙龍繳水的動作,這些基本功對我來說倒還可以勝任,但是要我很「幼秀」,似乎有些難度。後來DVD發行之後,也覺得自己表現不佳,想不到楊阿姨在事隔五年後,又指派我演女主角樊梨花,哈哈,她也跟我一樣「青瞑仔不畏槍」,不怕我砸鍋。

楊阿姨每次都讓我嘗試不一樣的角色,而我將這些任務視為挑戰,從挑戰中學習,從學習中開發自我內在潛能。畢竟既不需繳學費又成就我人生的歷練,何樂而不為。所以我樂在其中,享受當下,鞭策自我。況且在國寶的帶領下,以傳統創新兼具的型態,表現戲曲文化的藝術美,這是何其榮耀。

幸好小巨蛋演出當時並沒有任何差錯,平常排演的努力,總算讓這次的表演平安度過。不過人說「功夫三日無,烏溜爬上樹」,希望真如楊阿姨所說,每年都會出來公演。

這次演出看到很多的畫面真是令人感動,平常看多了新聞報導社會新聞,總覺得對現今的台灣失望,好像很多人對道德感與孝道似乎不那麼在乎。可是這次在台北小巨蛋裡,處處可見兒女帶著父母,孫輩帶著爺奶,扶老攜幼,男女老少齊聚一堂,隨便一排觀眾年紀加起來都有幾百幾千,真的是千歲千歲千千歲,萬歲萬歲萬萬歲。要說我們又創了什麼紀錄,想必是小巨蛋史上觀眾年齡層最高的一次吧。所以說,「看歌仔戲的囝仔不會變歹」,正因為歌仔戲裡敘述的都是忠孝節義的故事,觀眾不分階級年紀,都可以從看戲當中學到美好的品德,而這次的演出也讓我們相信,好的文化傳統,絕對是值得流傳千古的。

以下是與諸位讀者們分享《薛丁山與樊梨花》此劇的俚俗語。

第一場 移山倒海

當薛丁山被樊梨花捉住,假意答應婚事,藉機襲擊樊梨花。
薛丁山:三代無烘爐,四代無茶古,也不會娶番婆做某。
意謂中國是個泱泱大國,若娶番邦女子,將是一件不恥的事。

樊梨花運用隱身術不見,薛丁山自知非樊梨花對手,想快點離開。
薛丁山:鯉魚跳出金鉤釣,搖頭擺尾不回頭。
意謂機會一失,不會再來。但此劇裡則解釋為脫離險境,不會重蹈覆轍。

薛丁山終究被樊梨花用綑仙索吊在半空中,但又假意發誓想騙樊梨花。
薛丁山:天再高,地再低,丁山我一個,若是欺騙樊梨花,從菜園經過,讓蔥仔刺不死。
樊梨花:蔥仔若會刺死人,竹葉仔可以做棺材。
意謂不可能的事。

薛丁山又再次欺騙樊梨花,樊梨花移山倒海困住薛丁山,薛丁山已知樊梨花的厲害,願娶樊梨花為妻,希望樊梨花將他釋放。
樊梨花:你嘴唇雙層皮,也會講也會回。
意謂:很會說話,死的可以說成活的。

第二場 布置洞房

竇一虎、秦漢恥笑薛丁山二老婆陳金定很醜,連帶恥笑竇一虎老婆薛金蓮,正好被薛金蓮聽到,怒斥竇一虎, 一虎原本就怕老婆,於是陳金定以牙還牙。

陳金定:惡馬惡人騎,胭脂馬遇到關老爺。
意謂一物降一物。

於是金蓮生氣一虎。
金蓮:未曾吃一直跟,吃久嫌奧貨。
意謂男人追求女人到手之後始亂終棄。

一虎終究還是討得金蓮歡心,秦漢卻酸溜溜。
秦漢:嫌罔嫌,心肝結相黏。
意謂心意相通,但嘴上又故意嫌東嫌西。

第三場 洞房

樊梨花對兩人感情沒把握,於是薛丁山又再度發誓,若違背樊梨花,將三步一跪五步一拜。
樊梨花:舉頭三尺有神明。
意謂誡人做事審慎,若不,神明只在頭頂。

第五場 轅門斬子

薛丁山洞房殺妻,其父仁貴非常生氣,決定轅門斬子。一虎與秦漢請來程咬金救人,但程咬金因年紀大走路慢吞吞,一虎即說再慢元帥就沒命了。

竇一虎:頭殼跟身軀就要分家。
意謂被砍頭後身首異處。

程咬金勸薛丁山去求樊梨花,薛丁山不肯,程咬金意欲給薛丁山一個教訓,就不想再保丁山。秦漢即罵程咬金「半奸忠」,意謂此人為牆頭草,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第七場 三步一跪五步一拜

薛丁山無奈奉旨照誓而行迎接樊梨花,行程中三步一跪五步一拜,被「監視官」秦漢與竇一虎打個半死。丁山反責怪兩人造謠生非「生言弄語」。

第八場 同謀妙計

程咬金給樊梨花通風報信,但樊梨花深知薛丁山是心不甘情不願,只是礙於聖旨。程咬金為了讓她安心,說「我與皇上『一個乩童,一個桌頭』」,意謂兩人一搭一唱即可成事。

第九場 歡喜冤家

竇一虎、秦漢已知薛丁山用計欺騙兩人,讓自己不需跪拜,兩人不服,責怪薛丁山怎可騙他們,薛丁山笑說:巧的人用頭殼,憨的人才出力。意謂聰明的人出主意,傻的人去執行。

樊梨花詐死,秋娟要樊梨花鬼魂回來索命,竇一虎害怕地說「死人直」,意謂人剛死之時,魂魄茫茫渺渺,若招喚死人,將會隨招喚之語去做。

樊梨花扮鬼嚇唬薛丁山,薛丁山亦假死反嚇樊梨花,樊梨花生氣責問薛丁山為何如此?薛丁山答「有樣看樣,無樣自己想。」意謂有樣學樣,如果沒有範例則需自己發想。

樊梨花見薛丁山故意戲弄她,遂不想與他和好。薛丁山千求萬求,「尪婆尪婆,床頭打床尾和」,意謂夫妻吵架要盡快和好,免得傷了雙方感情,畢竟兩人要相處一輩子。

BOX
-亞蘭話俗語-

*惜花連盆,疼子連孫:即愛屋及烏之意。

*無棄嫌,菜脯根仔罔咬鹼:意指粗茶淡飯請勿見怪。

*功夫三日無,烏溜爬上樹:謂所學的技藝三日不複習就會生疏

*看歌仔戲的囝仔抹變歹:歌仔戲演的都是忠孝節義的故事,耳濡目染之下,孩子自然而然也會懂得這些道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59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