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他們辦到了!:一群哈林區小孩成為州榜首的奇蹟故事
滿額折

他們辦到了!:一群哈林區小孩成為州榜首的奇蹟故事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30 元
優惠價
90297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一個承受喪夫打擊的女博士 一群被看不起的哈林區小孩
如何從生活逆境中力爭上游、成為全美榜首的真實故事
一座公辦民營的普通學校 一群充滿熱忱與理想的老師
如何讓不被看好的學校 成為連美國總統都親訪的優質校園

她為美國基礎教育立下典範
用公立學校拮据窘迫的資源
帶領不被看好的哈林區小孩
突破萬難、登上學習的頂峰

《君子雜誌》封她為全美最傑出人士!
《富比世雜誌》盛讚她「為美國全民義務教育設立黃金準則」!

美國總統親赴她的「哈林村學苑」參觀取經、找尋教育方針!
歐普拉稱讚她為深具遠見的教育家!

她創辦的學校,震撼了全美教育界!
善用企管大師彼得?杜拉克的卓越觀點,創造出師生雙贏的框架。
為有心栽培、卻供不起孩子讀菁英私校的家長,
點出最容易實踐、最平凡踏實的教育精髓!

一九九九年,年輕的黛博拉失去了摯愛。身為芝麻街集團出版部總裁的她,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和收入,撫養三個幼兒長大不成問題。
但黛博拉卻毅然決然投入全民義務教育的革新。她賭上畢生積蓄、打破教育界的陋習、走遍全美知名校園、延攬有熱情的教師,終於為紐約最不受重視的哈林區,爭取到一所公辦民營學校──她創立了哈林村學苑。

哈林村學苑的入學新生,程度都比一般學生落後好多年。但在短短幾年內,他們進步神速到名列紐約州榜首,所有八年級生在數理和社會學科及閱讀能力的表現,均達優秀等級,令人咋舌稱奇。品格教育更是出色,校園內霸凌事件為零。
他們,究竟是如何辦到的?

黛博拉博士在書中分享她發展十年的教育新見:改變工作環境、創造最有影響力的教學文化、讓學校徹底革新。她不藏私地公開如何吸引最有才能教師到校服務;如何帶領學生邁向學習殿堂的巔峰;如何創造出不僅家長滿意,連老師也會愛上的神奇校園。 這段博士圓夢的感人故事,無論是關心孩童教育的家長、想提升學生學習力的師長、補教業者、教育從業人員,絕不容錯過的必讀好書。

作者簡介

黛博拉∙肯尼Deborah Kenny

黛博拉‧凱尼是哥倫比亞大學比較國際教育學博士、芝麻街集團雜誌部門前總裁。年輕喪偶的她,致力創建公平又優質的基礎教育,她不辭辛苦地奔走多年,終獲得蓋茲基金會的贊助,於二〇〇三年在紐約創辦了哈林村學苑(Harlem Village Academies)。哈村苑為公辦民營,僅有一般公立學校的資源,收費低廉但享有最高水準的師資。在黛博拉以及一群熱情老師的帶領下,學生有極其出色的學業及品格表現,使黛博拉享有全美最有影響力教育家的讚譽。黛博拉經常接受電視或平面媒體的邀請專訪,傳揚她平易近人的教育觀。現居紐約市。

譯者
胡洲賢

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嗜書成性,賣文維生。專業翻譯與寫作,兼職廣播節目主持人,在空中分享閱讀喜悅。平日住在山明水秀的台東,熱愛悠閒生活。

譯作包括《撒哈拉》、《帝國》(馬可孛羅出版);《瘦的秘密》、《鋼琴課》(遠流出版);《科隆911》、《俄羅斯之冬》(野人出版);《誰搬走了我的乳酪》(青少年及兒童版)(奧林出版);《小熊貝兒為什麼傷心?》(大穎出版);《終點之城》(麥田出版);《127小時》(大於創意出版) ;《遠方的姊妹》、《偷月A計畫》(大步出版)等近三百本。

譯者
繆靜玫

淡江大學西語系畢業。1993年起從事專職翻譯工作,喜好翻譯與悠閒的居家生活。譯作包括:《阿根廷別為我哭泣》(由方智出版)、《過動兒》、《媽媽的私房話》、《一個小女孩的希望》、《折翼的女孩不流淚》、《露西的意外人生》、《又見席拉》、《向日葵森林》、果藤書房占星師凱蒂克蘭系列:《冥王星魅影》、《木星守護神》、《火星螯》(以上由新苗出版)《127小時》(由大於創意出版)

名人/編輯推薦

親子教育專家洪蘭教授、媒體教母余湘董事長、金鐘獎最佳主持人謝佳勳
誠摯推薦

《註定崛起》佳評如潮

「一位有遠見的教育家!黛博拉重新定義了國民基礎教育。」
--《O, 歐普拉雜誌(O, The Oprah Magazine)》

「想點燃員工熱情之火的學校領導人,一定要讀這本書!」
--通用電器執行長傑克˙威爾許

「黛博拉啟發人心的故事,也給全美的家長、老師、職員和教育部官員上了有力的一課。」
--紐約市長麥可˙彭博

「每個國家都需要更多像哈林村學苑這樣的學校。」
--美國教育部長阿恩˙鄧肯

「黛博拉的熱情感動所有人,此書務必一讀。」
--五次葛萊美獎獲獎歌手約翰˙傳奇。

「黛博拉在哈林區開創了奇蹟,我從未見識過孩子能有這樣的學習熱情。」
--澳洲演員休˙傑克曼

「黛博拉的歷程是份禮物!她教導了孩子熱愛學習。」
--美國演員、作家及電視製作人比爾˙寇斯比

推薦序/發光吧!孩子!你也能有向上崛起的力量!
洪蘭教授

這是一本非常令人感動的書,看了使人放不下,等我一口氣看完時,天都亮了。這本書讓我很慚愧,我在偏鄉看到很多閱讀程度在小學三年級左右的國中畢業生,他們就像麵包大師吳寶春自己說的,國中畢業時,英文26個字母背不全,中國字也認不到五百個,我每次都暗自立誓要去教他們學會閱讀,因為他們天資沒有不如人,只是缺乏恰當的學習環境與機會罷了。但是跟作者比起來,我就像南海的和尚,她已經去朝聖回來了,我還在做計畫,現在退休年資拉長到九十,我必須教到七十歲才能拿月退,要實現這個理想,恐怕要更晚了,真是「有意圖沒有執行等於空想」,我還停留在空想的階段,怎能不慚愧?

作者的毅力真令人佩服,我不去睡,硬撐要看完的另一個原因是憑著書中所列出申請辦學所需要的公文流程,我就確定她辦不了學,實在太繁複了,光看了就令人頭昏,但是從書名知道她成功了,所以拚著睡意,要看到底,想知道她是怎麼成功的。

她的成功印證了西諺一句話「成功的人不是最聰明的人,而是最有毅力的人」,中國人也說「苦心人天不負,有志者事竟成」,她一路上有許多貴人幫助,因為大家都被她的理想、決心與毅力所感動。所謂「自助,人助,天助」,她在最後關頭總能化險為夷,還贏得布希總統親自去參觀她的學校,給她打氣,真是如她自己說的,始料未及。更令人敬佩的是她一直保持著初衷,她沒有像別人一樣申請時,說的天花亂墜,通過後,丟到腦後。她堅持造福貧童的理想,用抽籤的方式,不論資質好壞,公平公正的收社區中的學生,並在學校終於成立後,不辭辛苦的去各個學校實地觀察她未來老師上課的情形。她辦學會成功是她找到了認同她理念(每個孩子都有接受最好教育的權利,哈林區貧民窟的孩子跟波士頓最有名的私立學校孩子一樣,有權利享受最好的教育),也有充滿愛心的老師來教他們。這些孩子也沒有辜負她的苦心,一個個後來都上了大學,跌破所有人的眼鏡。

在書中,我深切感覺到辦教育最重要的是人,是老師的那顆愛心,軟體絕對比大樓、教學設備等硬體重要。書中有一段非常令人感動:一位資深老師走過七年級班級,看到年輕女老師背過去寫黑板時,學生丟橡皮擦到講台前面,他看到地上已有十多個橡皮擦,馬上知道事態嚴重,奔回教師休息室把這情況一說,老師們立刻站起來,紛紛放下手邊在做的事,一起走到教室去支援那位新手老師。學生看到十四個老師魚貫走進教室,都嚇了一跳,為首的那位資深老師並沒有罵學生,他站在講台上,安靜的請知道丟橡皮擦這件事的同學舉手,全班都舉了手,他再請做了這件事的同學舉手,結果十幾個學生舉了手;老師只很沈痛的問學生,知不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學生都低下了頭,就有一位女學生舉手道歉,並開始哭泣。人都有良心,只要不用罵的,學生自己會檢討。打罵只會激起學生反抗之心,全力在反駁老師罵的話,反而忘了去檢討自己的過錯。這種不訴諸情緒,平靜跟學生講道理的方式,實在是比打罵更有效,可惜大部分的凡人做不到這一點。

書中有描述紐約一般公立學校上課的樣子:學生隨意走動、吃東西、聊天、打架、霸凌別人,但是這些學生轉學進哈林學苑後,這些行為就消失了。這不是奇蹟,而是他們知道這裡的老師不容許這種行為發生,他們更知道這裡的老師在乎他們,願意花時間管教他們。這些孩子要的不過就是愛和關心罷了,感受到了愛,他們努力念書報答老師,這真是最令人感動的地方。

每一個孩子不論貧富、美醜、愚智,都渴望被愛。一個本性善良的孩子最後走上吸毒、搶劫的不歸路,像最近報上十七歲的冷血殺手,未成年就變成打家劫舍的大盜,是誰的錯呢?這本書值得所有的老師和父母好好的看,我們可以效法的地方太多了。

目次

發光吧!孩子!你也能有向上崛起的力量!/洪蘭
這將是你上過最動人的一堂課!/余湘
愛與希望的展現/謝佳勳

第一章 自我探索
第二章 生命的期待
第三章 是人,而不是產品
第四章 天意
第五章 給我孩子的學校
第六章 成敗未卜
第七章 創校初期
第八章 搖滾明星
第九章 通往正義之道
第十章 溺水了
第十一章 我的孩子又像個孩子了 
第十二章 以前我都把書扔掉
第十三章 美國總統和我堅持的文化
第十四章 橡皮擦事件
第十五章 快樂的力量最大
第十六章 註定崛起
終曲:教育宣言
致謝辭

書摘/試閱

Ch11我的孩子又像個孩子了

每天我在觀察每間教室時,可以看到學生們感受到每位老師的愛和奉獻。但我也立刻注意到同樣的學生,會依老師而有完全不同的行為表現。同樣的學生,在這間教室裡表現良好,在另一間教室表現平平,在第三間教室則行為表現不良。隨著時間過去,被請出教室、送到主任辦公室的學生人數不斷增加。我自問,我們要如何讓學生在所有的課裡,在任何時間裡,都能夠有良好的表現?
到了十點多,我走到走廊盡頭的最後一間教室,原本只打算比照像在其他教室一樣,花大約二十分鐘在蕾貝嘉的教室。但是一看她教學我就無法離開。教室前方的蕾貝嘉簡直如魚得水般,彷彿是在演奏中的音樂大師,完全融入其中。學務上的指導固然讓人印象深刻,但強烈吸引我的,是貫穿她課程的絃外之音,一種持續、非懲罰性糾正行為的絃外之音。

蕾貝嘉說話的語氣溫和但堅定。「布萊登,打直身體坐好了。」她說,而當孩子沒有完全坐直時,她就會直視著他,然後說:「確實坐直了。」
即使是在講課時,蕾貝嘉的雙眼也都在每位學生身上,確定每位學生都確實在聽她說話,看著她,而且只有在被點到時,才會發言。
「同學,讓我看看你們準備好要上課了。坐好,往前看。」
「布萊登,把你的頭抬起來。」
「沒有同學會在這堂課上露出厭倦的樣子。」
「潔絲敏,挺直坐好,那樣我才知道妳確實有在聽課。」
蕾貝嘉的糾正是持續進行的,似乎每一分鐘都有,而且是明確的針對甚至只是有一點點不專心的學生。

「戴思蒂尼,妳要看著我,而不是窗外。」
「卡里姆,我需要你讓我看到你的努力。」
蕾貝嘉決心要他們改掉之前的學校所放任的習慣。她為每一個學習活動設計了例行程序,這裡頭包括了在何處、如何做、以及該做什麼的明確細節,接著她要學生反覆練習。那讓我想起梅爾常說的某件事:「重覆就是教育。」
蕾貝嘉把她的指令分成很小的部分,以明確告知學生她想要的東西,好讓學生達成。「我們的步驟是要把紙歸檔進我們的文書夾裡,這樣做??」就在這時,一位在教室後面的學生突然搶先偷跑,打開了她的文書夾。蕾貝嘉看到了:「維多利亞,還沒開始。我還沒有給你們指令。」

她幾乎每個小時糾正學生數十次的行為指令數量深深吸引住我,但更讓我著迷的,十分神奇地,蕾貝嘉的行為訓練並不會因而成為上課的焦點。它是融在背景裡,是精密學術課程的一種絃外之音。行為糾正就像一部好電影裡的音樂,豐富了對話,卻沒有分散對話。
很快的,我就發現自己寫下那堂課所有的絃外之音,留下了文字紀錄,這樣那天晚上我就可以好好分析。
其中一個關鍵是,蕾貝嘉不會下籠統的糾正指令,她相當清楚每位學生的名字和每個即將發生的動作。「卡里姆,坐起來。維多利亞,眼睛看著我。戴蒙,聽維多利亞發言。史岱芬,你那樣我沒辦法教你。你的雙眼必須看著我,那樣我才知道你在聽。」整堂課都如這般進行。

在一堂字彙課裡,她問道:「妳覺得呢,潔絲敏?」大家都看著潔絲敏。潔絲敏並沒有專心聽課,當然只能給個馬馬虎虎的答案。蕾貝嘉用很失望的眼神看著她,那讓潔絲敏還有所有的學生知道,如果他們不想讓這位很棒的老師失望,最好專心上課。
蕾貝嘉在下每一道指令前,都會環視整間教室,確定所有的學生都看著她,然後才會說:「好,現在我們要看拼字書。」
我將第二天裡好幾個小時的時間,都花在蕾貝嘉的班上,並設法至少再到所有的教室去看一次。

隔天,我回到蕾貝嘉的教室時,發現她已經又改變了自己的做法。「昨天,我注意到我們放學時有些推擠和碰撞,因此我設計了一套新的常規。我們會讓男生排一排,女生排一排,你們會看到我放在地板上的藍色膠布,從那裡開始排隊。」接著她會繼續描述她設計來處理問題的辦法是什麼。
蕾貝嘉散發出一股急切感,學生們也注意到了。「我們有許多東西要學,因此我們在這間教室裡不要浪費任何時間,絕對不要。」
在許多我所參觀的教室裡,行為的標準是那麼低,以至於老師在講課時,學生經常也在私底下講話。但是在蕾貝嘉的教室裡,如果一位學生甚至只是小聲地和他旁邊的同學說話,蕾貝嘉都會以最不敢相信的表情盯著那位學生看,然後說類似這樣的話:「布萊登,我正在上課。」

我們像傳統公立學校一樣,都有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每個班級都有少數幾個孩子,不論周遭發生什麼事,依舊能表現得很好,而大部分的孩子相當容易受影響。當然,也有丑角和想要干擾班級的惡霸。在我們創校的第一年裡,其中一個惡霸是一位名叫凱拉的女孩。我在第一天的朝會裡就注意到凱拉,甚至所
有老師也都注意到她了。她臉上有那種「別惹我」的表情。我們之後得知她母親會虐待她,而她以及一群我們的其他學生,在之前的學校裡曾多次遭到休學。因此從他們一踏進我們的學校那一刻起,就重覆他們的霸凌行為。

凱拉會故意干擾上課,但這並不會影響到蕾貝嘉。她每天都以親切和嚴格的方式,恩威並用的對待凱拉,凱拉之前顯然沒有過那樣的經驗。有時候,蕾貝嘉會把她帶到一旁,單獨和她談話。上課期間,她會讓凱拉就位,同時讓班上其他人知道,負責這間教室的,是老師,而不是一個十歲大的孩子。蕾貝嘉的命令不是只有「凱拉,坐直」,而是「凱拉,讓自己坐得和班上其他人一樣直。」或者「凱拉,別讓我只為了妳而必須重覆指令;跟上班上其他同學。」
蕾貝嘉基本上是在壓低她的氣焰。

如果凱拉轉動眼睛表示不耐煩,蕾貝嘉就會停下講到一半的話,瞪著她看,然後說:「凱拉,妳不是這間教室的老闆。」
蕾貝嘉的準備相當周全,課堂上的她可以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每位學生身上。雖然每天下午都會再看一下第二天要教的課,但她還是會在週日晚上,就把一週的教學計劃都安排好。即使之前已經讀過好幾遍,她還是會經常重讀她要教的書。她也從未想過在課堂上做她所謂「老師分內的事」,譬如改考卷。

蕾貝嘉把自己的期待講得很清楚,學生們很容易遵從。「今天早上有幾個孩子在教室裡發牢騷。因此現在大家要仔細聽好我要說的話:如果你對我發牢騷,那絕對不會改變你在發牢騷的事,因為那是不尊重的。當你在發牢騷時,我的耳朵只會關掉!如果你用尊重的語氣跟我說話,我就一定會試著幫你。」

我認為蕾貝嘉的方法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很適當的。當她真的照做,而且只協助禮貌發言的學生,所有的孩子都明白她是認真的。日復一日,週復一週,蕾貝嘉在教這些小孩養成他們的生活習慣,她在教導他們成為懂得尊重人、專心、負責任的學生,這正是我希望我們整個學校,而且是所有的學校都能達成的目標。
那是為何我看到蕾貝嘉的學生在其他教室的表現時,會那麼失望的原因……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97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