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一門虎癡:張善子.胡爽盦.安雲霽(簡體書)
滿額折

一門虎癡:張善子.胡爽盦.安雲霽(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18 元
定價
:NT$ 1308 元
優惠價
87113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一門虎癡:張善子、胡爽盦、安雲霽》主要內容包括:虎癡善於,我心寫之、虎癡:張善子、國民政府褒揚張善子令、張善子小傳、張善子傳、追述善子先兄事略、跋張善子先生百齡紀念畫集、憶善子二兄、愛國藝人張善子、千秋正氣一代虎癡、附:感吟張善子先生(12首)、張善子先生藝術年譜、附:關於張善子先生的墓、尋覓張善子先生墓塚感吟(6首)、讀汪毅先生《尋覓張善子先生墓塚感吟》之感懷(12首)、張善子圖典等。

作者簡介

汪毅,1955年8月生於重慶,畢業于北京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曾任四川省內江市張大千紀念館首任館長、文化局副局長等職,科技拔尖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重慶大足石刻研究會第六屆副會長、四川省文聯第三屆、第五屆委員。現任四川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副巡視員、四川省地方誌學會副會長、《四川省志》副總編、《巴蜀史志》副主編。一級文學創作(教授)。在全國、省、市級報刊發表文藝作品及論文500餘篇。作品曾獲全國獎及四川省“五個一工程”獎等獎項。出版著作有《張大千的世界(3卷)》《尋蹤張大千:臺灣之旅》《張大千、張善子黃山記遊》《走近張大千》《臺灣文化之旅》《中國佛教與安嶽石刻藝術》等13種,主編或副主編有《大風堂報》《張大千名跡》《三星堆圖志》,編有《走近張大千文論集》《張大千的世界研究》。《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文匯讀書週報》《中華文化論壇》、香港《讀書人》等報刊發表評論汪毅著作的文章60餘篇,有研究汪毅創作的《汪毅著作評論集》出版。四度赴臺灣文化交流。曾參加“百年來中國文學學術研討會”“94敦煌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龍門石窟15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等國際性學術會議及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被臺北故宮博物院原院長秦孝儀譽為:“(張)大千身後知己”“(張)大千知己”。中央電視臺《百年巨匠——張大千》大型文獻紀錄片文史顧問。

名人/編輯推薦

《一門虎癡:張善子、胡爽盦、安云霽》對于張善子及其藝術所進行的述(《張善子先生藝術年譜》)、論(《千秋正氣,一代虎癡》)、證(若干文獻,特別是張善子圖典、張善子虎選輯、張善子畫冊集錦等)互為一體的展示和研究,相得益彰,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甚至不乏研究的方法論意義,即修飛機跑道(述的基礎)與飛機高翾(論的提升)的意義,讓兩者關系更具有指向性,以傳達筆者由衷希冀:借此全面地、系統地、深入地推動對張善子藝術人生的研究、抗戰文化的研究、國民(中美)外交的研究,因為他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中實在是具有討論意義和研究價值。

目次

虎癡善於,我心寫之(汪毅)虎癡:張善子國民政府褒揚張善子令張善子小傳(曾熙)張善子傳追述善子先兄事略(張文修)跋張善子先生百齡紀念畫集(張大千)憶善子二兄(張目寒)愛國藝人張善子(胥端甫)千秋正氣一代虎癡(汪毅)附:感吟張善子先生(12首)(汪毅)張善子先生藝術年譜(汪毅)附:關於張善子先生的墓(汪毅)尋覓張善子先生墓塚感吟(6首)(汪毅)讀汪毅先生《尋覓張善子先生墓塚感吟》之感懷(12首)(李代遠)張善子圖典昆仲情愫虎癡張善子大情張善子風雅領袖張善子張善子的黃山情愫附:張善子黃山記遊詩選(10首)讀張善子、張大千《黃山畫最》攝影集(汪毅)《黃山畫景》攝影集題識張善子黃山攝影作品選張善子黃山繪畫作品選張善子黃山留痕抗戰畫家張善子張善子的《正氣歌像傳》張善子的《古代英傑像傳》張善子在歐美身後殊榮——永遠的懷念張善子作品(虎)選輯張善子虎圖張善子虎圖(扇面)張善子虎圖(粉本)張善子畫冊集錦虎癡:胡爽盦胡爽盦小傳胡爽盦與大風堂胡爽盦作品(虎)選輯大風堂一嘯風堂傳承有續(安雲霽)虎癡:安雲霽安雲霽小傳安雲霽與大風堂安雲霽作品(虎)選輯虎虎生氣筆下出(蘇士澍)我與安雲霽交往兩三事(潘衍習)贊雲霽畫虎(徐書城)續得大風即為家(汪毅)後記

書摘/試閱



比張目寒回皖中故鄉,而善子已先由郎溪赴漢皋矣。未幾,目寒至漢皋,亂離相見,悲喜交集,因語目寒日:“《正氣歌圖像》,曾一度展覽,朝野人士,頗以為我之工作能與抗戰相配合。總裁且取之懸諸中央政校,鼓勵諸生,吾心滋慰。”于是日日畫虎于篷,謂將以分贈前方將領,勉其許國之精神也。自南京失陷以后,寇益西進,目寒復由皖返漢,遂囑攜眷往宜昌舊宅,與其夫人浣青暫居。時漢上正籌備“八一三”周年紀念,善子預作巨幅宣傳畫,取兩大素帛拼為之,寫雄獅怒目狂吼于日本富土山,此即世所艷稱:“中國,怒吼了”之名作也。作此畫時,奪髯揮筆義憤見于顏色間,與揮戈殺敵于疆場之上,又何以異哉?
二十七年八月六日,善子攜同浣青、子比德與目寒夫婦,發自宜昌,乘民生實業公司之民權輪西行入蜀,同輪有劉禺生、曾洪父等,私心竊喜此行為不孤寂矣。八弟大干在京滬時原繪有《巫峽清秋圖》,以張僧繇之沒骨法,設色青綠,層巒疊嶂,蒼松白云,掩映于嵯峨紫翠之間,落筆雄奇,出入意表。劉、曾等人,前睹是圖,更配以鄺(酈)道元《水經注》寫三峽之文而想像求之,未免有海市蜃樓,空中亭閣之感。至是由宜西入峽數里,即見奇峰秀出,江水瀠洄,回頭東望大江,煙波萬里;比過沈家坪以后,小石深黃,排列巔際,狀如屏風,一變上下江水之奇,劉禺生驚嘆日:“今日始知張氏兄弟描寫山川之可貴矣。吳越名家,無此眼福,故無此真奇。”眾皆嘆服。以輪裝貨稽延,七日午后申刻起碇,時經三日抵渝,已山城燈火矣。
三峽途中,善子繪畫不輟,張目寒《蜀中紀游》記云:“(民權輪)經理鄭君素傾仰兄,招待極周至,兄于大餐間猶攤紙作畫不輟。船至三峽,舟主特命機師稍弛碼力緩緩而進,俾兄得對山靈寫照,兄為之大喜,下筆落紙如風雨縱橫,須臾即成數幅,山靈有知,其欣幸又如何耶?”善子略寫《巫峽揚飄圖》以壯其雄險,目寒則作《川東紀游》以描摹其山川人物,古跡名勝之美典。尤以三峽一段,寫峽也,則有西陵、瞿塘、巫峽、與兵書寶劍、牛肝馬肺之嵌奇;寫城郭也,則有秭歸、巴東與白帝城等沿革歷史古跡;寫人物也,則有香溪之王昭君,佳麗絕代,潤色史乘;巴東跳石之雷萬春,中矢不動,光輝唐室。其他述少陵、述寇菜公,述諸葛武侯之八陣圖,是功業文章,天香國色,皆炳然千古,今則一以文傳,一以畫顯,真可收相得益彰之效。山靈更何幸如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13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