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古典禪研究:中唐至五代禪宗發展新探(修訂版)(簡體書)
滿額折

古典禪研究:中唐至五代禪宗發展新探(修訂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當代中國哲學叢書.古典禪研究:中唐至五代禪宗發展新探(修訂版)》採用綜合文獻學考證、歷史學研究和哲學宗教學闡釋的研究方法,全面參考中文、日文、英文、法文等研究論著,在較為寬廣的視野下對古典禪展開多角度的新探討。全書共分十章,並收有三個附錄。首章為全書導論,辨析有關古典禪研究的問題焦點、研究方法和文獻資料。接下來四章精細地考證馬祖道一的生平,天皇道悟、丹霞天然及藥山惟儼的師資疑案,禪宗語錄的構成和原始文本的形態,機緣問答的出現和成熟時間,歸屬于馬祖及其弟子輩的禪文獻等。

目次

第一章 導論第二章 馬祖道一的傳法歷程和時代背景一、出家蜀中二、遊學湖北湖南三、傳法福建江西四、大化洪州第三章 馬祖弟子疑案辨析一、天皇和天王二、丹霞迷案三、藥山碑諍記四、馬祖弟子名單考述第四章 機緣問答的出現和成熟一、禪宗語錄的構成和原始文本的形態二、機緣問答的產生、發展和成熟第五章 歸屬于馬祖道一及其弟子的文獻考辨一、歸屬于馬祖的語錄考辨二、歸屬于馬祖弟子的文獻考辨第六章 古典禪宗旨及實踐一、平常心和佛性二、本覺和無修三、性在作用四、即心是佛,無心是道五、古典禪的宗教實踐第七章 通向正統之路一、《寶林傳》和禪宗祖統:正統的雙重宣稱二、樹立權威:歸屬于寶志和永嘉玄覺的禪偈考辨三、《寶藏論》與馬祖弟子輩的可能關聯第八章 洪州宗的崛起一、建設基地:禪院及寺規的創立二、傳播和崛起第九章 融合和分化:古典禪的成立和發展一、有關洪州禪宗旨的兩大爭論和古典禪的成立二、融合和分化:解構禪宗傳統兩系圖三、“師唱誰家曲”:解構禪宗傳統五宗圖第十章 晚唐五代禪宗重要家系門風辨析一、溈仰門風二、曹洞門風三、德山門風四、臨濟門風五、石霜門風六、雪峰門風七、雲門門風八、法眼門風附錄一 馬祖語錄校注附錄二 晚唐五代禪寺考一、江西二、湖南三、福建四、浙江五、江蘇六、廣東七、安徽八、湖北九、四川十、河南十一、河北十二、陝西十三、甘肅十四、山西附錄三 傳世《寒山詩集》中禪詩作者考辨一、《寒山詩集》中禪詩與非禪詩之區別及矛盾二、曹山本寂:《寒山詩集》中禪詩之真正作者三、附考:閭丘胤序及拾得、豐幹詩之真正作者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導論
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研究中,古典禪(classicalChanBud-dhsm)一詞經常被用來描述馬祖道一(709-788)等中唐禪師及其在晚唐五代的后裔的活動,大致覆蓋8世紀后期至10世紀后期約兩個世紀的時期。禪佛教發展的這一古典時期,還經常被稱為黃金時代。歸屬于這些大師們的語錄和相關故事構成傳統禪文獻的核心,成為古典的公案,為后代禪僧所反復記誦、拈舉、解說及頌揚。他們的形象被偶像化,成為禪精神的代表和特征,為中國、朝鮮、日本、越南等禪僧所共同尊仰。
然而,從90年代開始,出現了對于古典禪一詞的新詮釋。一些學者認為,古典禪是宋代禪僧的回溯性創造,馬祖及其他唐代禪師只是在他們自己的時代已經逝去之后才成為古典時期的代表’這時他們的特性已經被重新設計,以便適應宋代禪宗發展的需要;古典禪本身是后代編造的機緣問答文本的一種浪漫描述,禪的黃金時代不是在中唐至五代的古典時期,而是在宋代。
這種新詮釋基于近二十年來對于8世紀至10世紀禪文獻的一股“疑古”潮流,雖然類似懷疑早在20世紀初已經萌芽。在20世紀20年代,胡適(1891-1962)開始撰寫中國禪宗史稿卻又不得不停下,因為他感到:“今日所存的禪宗材料,至少有百分之八九十是北宋和尚道原、贊寧、契嵩以后的材料,往往經過了種種妄改和偽造的手續,故不可深信。我們若要作一部禪宗的信史,必須先搜求唐朝的原料,必不可輕信五代以后改造過的材料。”于是他轉向敦煌文獻去尋找原始的禪宗史料。結果他和其他學者雖然如愿以償,找到了眾多早期禪宗文本,但同時卻發現這些文本也有問題:“發現了神會的許多文件,又發現了《壇經》的三個最古本,我們還沒有發現真歷史,只發現了假歷史的制造人們,只發現了假歷史如何造成的來歷與經過。”
在其后八十多年中,由于眾多學者的努力考辨和闡釋,籠罩在敦煌禪宗史料上的迷霧已逐漸被撥開,而早期禪宗的發展歷史也被越來越清晰地勾畫出來。然而,由于敦煌文獻中鮮有與中唐至五代時期禪宗發展相關的資料,研究者不得不重新回到傳統的語錄和燈史資料,從而面對方法論和闡釋學的兩難困境,表現出不同的態度和方法。這些態度和方法可以大致概括為三種類型。其一,較早的及不少現行的研究者不加鑒別地將傳世語錄和燈史看成歷史事實,并以禪宗的傳統世系為基礎構建出這一時期的禪史。其二,從20世紀50年代胡適和鈴木大拙(1870-1966)有關禪與史的辯論以來,一些學者對這一時期的禪文獻采取一種較為折中的態度,一方面承認這些語錄燈史經歷了不斷踵事增華、編造修飾的過程,另一方面又從宗教學或文學的角度,強調禪宗史料所體現的不同于現代史學的歷史意識和敘述模式,如對于正統宗系、本心啟悟的終極關懷,夸張渲染的宗教宣傳手段,及禪宗機緣問答的儀式表演模式等,從而給予一定的寬容和理解。其三,近年來不少學者采取一種較為激進的態度,認為那些歸屬于唐代禪宗大師們的文獻,特別是其中的機緣問答及相關故事,皆是宋代禪師們的追溯性創造。有的學者甚至斷言:由于“惠能以后的唐代禪師的傳記和語錄都見于后世的編集(未見有早于952年者),而且未出現在敦煌發現的或日本保存的唐代資料中”,這些文獻不過是宋代禪僧創造的宗教神話,目的是用來在宋代禪宗的領域里發揮門派、爭論、儀式及說教等功用,因此它們只能用來研究宋代禪宗,而與唐代禪宗無關。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