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底線:默多克與《泰晤士報》之爭背後的新聞自由(簡體書)
滿額折

底線:默多克與《泰晤士報》之爭背後的新聞自由(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一句真話能比整個世界的分量還重”《泰晤士報》主編親述事件真相,真實呈現民主體制下的公正與輿論操縱。“只要金錢與媒體加深一天聯繫,言論自由就會以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方式失去一點。”傳統新聞業沉浮起落的餘緒,也是衡量政治、經濟與媒體關係的標尺。 英倫現實版《新聞編輯室》,一份偉大日報編輯的生動寫照再現報社諸君,在各種新聞報道和調查性活動中大顯身手,推動公眾參與和社會改革,“英國人民靠閱讀《泰晤士報》參加對自己國家的管理”。 從《華盛頓郵報》並購案反觀歷史巨變時刻的報業舊事,也是照出新聞現實之鏡。由2013年《華盛頓郵報》並購案,再念默多克時代《泰晤士報》的罪與罰,迴響深遠。

作者簡介

哈羅德.埃文斯(Harold Evans),縱橫英美媒體圈60餘年,公認的最偉大的英倫報紙編輯。獲國際新聞學會50大“世界新聞自由英雄獎”。埃文斯的報業生涯得評價:“對英國出版自由的貢獻遠勝過首相。”供職於《星期日泰晤士報》14年間,開創英國調查性報道和活動性報道之先河。1982年,擔任《泰晤士報》主編僅一年後,轉戰美國,先後執掌《大西洋月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紐約每日新聞報》等優質報刊。著有兩部歷史類暢銷書:《美國世紀》和《他們創造了美國》(又譯《美國創新史》)。2009年,出版《我的報業人生:追憶似水年華》。

目次

再版前言初版前言第1章 《星期日泰晤士報》和克羅斯曼日記新聞業不再刨根問底。它們批評政客,實則與之狼狽為奸,不敢越雷池半步;它們是事後諸葛亮,不做出頭鳥。20世紀70年代,《星期日泰晤士報》挫敗了來自開放、民主的大不列顛政府的眾多干涉。克羅斯曼案可以說是一座里程碑。新聞業與專制權力的碰撞,確實孕育了改變。第2章 DC-10空難《星期日泰晤士報》花了近兩年的時間來追查這個謊言,DC-10空難本可以避免。我們又一次在通向終極考驗的道路上幾經波折。在美國的憲法體制下,一家英國報紙嘗試以這種手段行使知情權尚屬首次。和反應停醜聞一樣,本案的出現也伴隨著相同的問題:新聞界在代表公民挑戰大公司權力的道路上要走多遠?第3章 菲爾比間諜案政府曾對英情報部門的蘇聯間諜一事瞞天過海。菲爾比案的調查是“洞察力團隊”的一塊試金石。作為一名前地方性報紙的主編,這也是我第一次和中央政府如此深入地打交道。調查強度前所未有。真相何時會在國家安全面前低頭?毫無疑問,菲爾比一案表明,公眾問責在未來沒有自發產生的可能。第4章 反應停醜聞《星期日泰晤士報》對悲劇的追根溯源,使得一場宏大的官司就此拉開序幕,其結果界定了在新聞自由和法律施用中的公眾利益天平。判決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並沒有過多強調新聞的出版權力,而是把重心放在了個人獲取可能影響到生活、自由和幸福的信息的權利之上。它賦予了我們一件抗衡當時英國眾多審查制度的有力武器。第5章 世紀大拍賣“默多克問我,你能否接受他。”漢密爾頓漫不經心地說,“我告訴他,只要他服從幾個特定的擔保,你會的。”我驚得目瞪口呆。唯一的解釋是,漢密爾頓曾經馴服過凱姆斯利和湯姆森,他認為自己能在默多克身上故技重施。自從拒絕了我請他牽頭的邀請後,漢密爾頓就從未考慮過我們的財團。但他對默多克的態度卻來了個360度大轉彎。第6章 擔保每個人都被設定成了默多克模式:漢密爾頓寫私人便條支持默多克;行業協會認為公司已是默多克的囊中之物;“鐵路列車”四處失援……並購即將提交反壟斷委員會,默多克勢不可當。“阻止默多克”聯盟在公司內修築戰壕,力爭從默多克那裡得到一個擔保——編輯獨立性不容侵犯。六人對抗一人,但我們是對手嗎?第7章 比芬遺失的百萬英鎊這宗報業史上前所未有的並購,僅僅花了三天時間。貿易大臣和湯姆森集團金蟬脫殼,默多克終於摘下了面紗。“洞察力團隊”前主編說:“他很清楚要如何成為泰晤士報業公司的立憲君主,並且是毅然決然、毋庸置疑的……一分鐘前,他還面帶笑容在水中遊弋。彈指間,你的頭就沒有了,周圍的海水也被鮮血染紅了。”第8章 第十任所有者默多克看似靦腆羞怯,實則在生意場上不惜豪賭。這位“從事卑鄙、醜陋和暴力新聞報道的不良分子”,在英國和紐約受到的孤立顯而易見。他已不再是一個新聞業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進入了道義層面。然而,“默多克失敗論”常常與節節攀升的銷售量並不相符。第9章 信任問題默多克是傑拉爾德.隆眼中的“天才”,還是《紐約時報》主編所說的險惡勢力?一個人需要擁有80份報紙來滿足自己對新聞工作的愛嗎?他對所有權持續不斷的積累,反倒讓他漸行漸遠。默多克曾表示不會插手干預,這也鑄就他永恆的窘境。只要他在場,就會讓人相信他不會撕破承諾;遠離他,就不要篤信他會信守諾言。他生來就是為了打破諾言的,這一點他無法克制。第10章 《泰晤士報》的前世今生與北岩勳爵相仿,默多克也是從大眾報業那頭,帶著金錢和承諾成功且粗魯地擠了進來。歷史會重演嗎?對我們會是災難性的嗎?人們都說,北岩勳爵降低了《泰晤士報》的傳統標準。不過,他猛烈又恰當地抨擊了彌漫在印刷所廣場的那股“死板的懈怠”之氣。次日開啟的旅程,冒失和危險並存。於我而言,沒有地圖,也不曾有哪任《泰晤士報》的主編和所有者的關係如此微妙。第11章 初版我不是為了謀求人氣,我必須變得強硬、強硬再強硬,取得一些成績,為了我自己,為了《泰晤士報》,改進這份報紙。然而,默多克表現出了對主編權力的敏感,他為此培養了很多年。全國董事自行提名任命的權力也無意間交到了默多克手中。曾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希望自己在報道上的刻苦勁兒能小一點。第12章 黑衣修士記報紙的靈魂——新的社論團隊塵埃落定。我把《泰晤士報》政策中的明晰和一致,視為主編的基本義務之一。社論團隊確立的國內政治路線招致默多克越來越多的反對;我對中東問題的處理,則被視為對默多克的綏靖。在我稍後的主編生涯中,默多克終將用積攢起來的壓力,操縱《泰晤士報》獨立的編輯政策。第13章 改頭換面讀者擔心報紙被默多克握在手中,然而《泰晤士報》內部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問題,即報紙本身的概念。經過一系列整頓,我們一直失之交臂的新聞報道,再次獲得了證明自身價值的機會;報紙形成了新的版面編排風格。這段時期裡,默多克絕口不談策略或金錢,但在其他事情上積極地支持著我的編輯工作。他在辦公室的總體行為令人釋疑。第14章 政治和金錢我已在《泰晤士報》度過了6個月的時光。種種跡象表明,我和默多克的蜜月期行將結束。我們在那個秋天刊登的大量內容,一直困擾著唐寧街10號。我無意讓董事總經理插手編輯事宜,但更嚴重的問題還在後面。默多克正在收緊絞索,用預算鉗制住我。漢密爾頓的突然離去,斬斷了維繫湯姆森時代的價值與成就的最後一環。魯珀特.默多克將出任新一任的董事長。第15章 陰謀默多克想讓《泰晤士報》的主編在技術上能幹有力,在政治上順從妥協。他的挑釁表現形式多樣,有針對個人的攻擊,也有投向《泰晤士報》的敵意。在新的一年裡,他的目標就是擺脫我。默多克在沒有徵求主編意見的情況下制訂預算,又向工會發出了裁員的最後通牒。一系列針對我的活動拉開了新篇章的序幕。第16章 消失的所有權嚴峻的問題現在大白於天下:幾位全國董事失去了權威,而報紙的完整和特性正依賴於這些權力;鬼祟的轉讓工作,以及在附屬細則上尋找漏洞的無恥嘗試,都暴露了默多克對章程的敵意。但是危機還遠沒有露出真身,而是深深埋在了默多克能夠決定《泰晤士報》和《星期日泰晤士報》命運的權力之中。第17章 殉難日我驚訝於自己在獲悉默多克要求我辭職時表現出的那份冷靜。我不屬�粘液質的人,我已經為《泰晤士報》傾盡了所能。在我看來,這就像一道深深的傷口。你看著鮮血止不住地流出來,卻感覺不到一絲疼痛,直到許久之後,才會深深感到那種劇痛。後記鳴謝附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