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吳敬璉文集(全3冊)(簡體書)
滿額折

吳敬璉文集(全3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0 元
定價
:NT$ 3480 元
優惠價
873028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吳敬璉文集(套裝全3冊)》收錄了吳敬璉先生1980—2012年最具代表性的文章,160多萬字。這些文章共分8個專題:(1)綜論改革和發展;(2)改革的整體推進戰略和方案設計;(3)企業改革和所有制結構調整;(4)經濟發展方式轉變;(5)宏觀經濟態勢和政策研究;(6)維護社會公正,抗擊權貴資本主義;(7)法治、民主與公民社會建設;(8)經濟學與中國改革。每個專題按照寫作時間先後順序進行排列。這8個專題,不僅涵蓋了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主要方面,而且對經濟改革為什麼以及怎樣與政治改革、公民社會建設協同推進有深入的闡述。其中相當一部分論述,已經成為改革史上的重要文獻。

作者簡介

吳敬璉,當代中國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1930年生於南京。1948年考入金陵大學經濟系,1950年入學,1952年高等院校調整轉入復旦大學經濟系,1954年畢業。同年分配到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工作。1955至1956年跟隨蘇聯經濟學家A.M.畢爾曼(AlexanderM.Birman),研究企業財務和國家財政問題。其後,參加全國範圍的體制調查和體制改革研究。上世紀60年代前期,先後參加孫冶方《社會主義經濟論》寫作組和於光遠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寫作組工作。“文革”下放“五七”幹校期間,得到顧准的指導和幫助,結成了忘年之交。“文革”結束後,吳敬璉忙碌多產。他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幹事,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方案研究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經濟社會體制比較》雜誌主編,《改革》雜誌主編,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常委兼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耶魯大學、牛津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客座研究員或客座教授,國際經濟學會(InternationalEconomic Association,IEA)執行委員會委員。現任國務院發展中心研究員,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寶鋼經濟學教席教授,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比較》輯刊、《洪範評論》輯刊主編,國際經濟學會執行委員會顧問,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1984年、1986年、1988年、1990年和1992年吳敬璉五次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其學術著作先後榮獲第二屆和第四屆國家圖書獎。2005年獲首屆中國經濟學傑出貢獻獎。2009年因《中國增長模式抉擇》一書獲第二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2010年因整體改革理論獲第三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2000年、2005年香港浸會大學和香港大學分別授予他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2003年國際管理學會(IAM)授予他“傑出成就獎”。2011年國際經濟學會(IEA)授予他“榮譽會長”稱號,以表彰他對經濟理論和政策研究以及中外學術交流的傑出貢獻。

目次

《當代中國思想家文庫》總序出版說明總目(上)第一篇 綜論中國改革和發展經濟發展戰略與經濟體制模式的選擇 (1982年12月)論作為資源配置方式的計劃與市場 (1991年8月)建議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 (1992年4月)關於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論爭 (1998年2月)“中國模式”會成為全球榜樣嗎? (2010年10月)重啟改革議程 (2012年9月)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包容性的經濟和政治制度 (2012年10月)第二篇 改革的整體推進戰略和方案設計單項推進,還是配套改革 (1985年7月)關於改革戰略選擇的若干思考 (1987年1月)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一種整體設想 (1987年7月)經濟體制中期(1988—1995)改革規劃綱要 (1988年5月)中國經濟改革戰略的分歧與選擇 (1988年10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 (2001年11月)加強頂層設計,認真推進改革 (2012年3月)(中)第三篇 企業改革和所有制結構調整城市改革的關鍵是增強企業的活力 (1984年9月)“兩權分離”和“承包制”概念辨析 (1987年9月)產權制度和大中型企業的改革 (1989年4月)關於公司化 (1993年8月)在公司化改制中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 (1995年3月)實現國有經濟的戰略性改組———國有企業改革的一種思路 (1997年5月)對經濟形勢的估量和放手發展中小企業的對策建議 (1998年7月)如何合理合法地實現國企改制和產權明晰 (2007年1月)國有經濟的布局調整和國有企業的改革不能停步 (2011年9月)第四篇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關於“經濟增長方式”及其轉變 (1995年8—12月)制度重於技術———論發展我國高技術產業 (1999年5月)“十一五”時期必須認真解決工業化道路和增長模式的問題 (2005年3月)我為什麼研究起增長模式和工業化道路來 (2005年10月)從早期經濟增長到現代經濟增長 (2005年10月)出口導向戰略與粗放增長模式的持續 (2008年9月)集中力量解決長期增長中的問題 (2010年1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政府自身改革更關鍵 (2011年1月)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問題:提高服務活動在經濟活動總量中的比重 (2011年11月)我國城市化面臨的效率問題和政策選擇 (2012年10月)第五篇 宏觀經濟態勢和政策研究當前貨幣流通形勢和對策 (1984年12月)論控制需求和改善供給 (1986年3月)控制需求,疏導貨幣,改革價格 (1988年4月)國民經濟的困境和出路 (1990年9月)論通貨膨脹政策之不可行和根本出路在於落實各項改革措施 (1994年3月)關於人民幣匯率問題 (2004年12月)增長模式與資本市場 (2008年9月)金融海嘯和中國經濟 (2008年12月)對如何走出宏觀經濟政策兩難困境的思考 (2010年8月)“十二五”中國宏觀經濟態勢和展望 (2011年5月)(下)第六篇 維護社會公正,抗擊權貴資本主義“尋租”理論與我國經濟中的某些消極現象 (1988年8月)貧富差距大小談 (1994年2月)再談根治腐敗 (1996年4月)社會主義經濟:社會公正+市場經濟 (1997年8月)中國會成為尋租社會嗎? (1999年4月)股市七題 (2001年3月)腐敗與反腐敗的經濟學思考 (2002年5月)關於劃撥國有資產歸還國家對老職工社會保障基金欠帳的建議(2003年3月)就《中國的社會保障改革研究》課題給溫家寶總理的一封信 (2004年11月)妥善處理收入差距過大問題 (2006年6月)警惕尋租新動力 (2006年12月)要讓老百姓富起來 (2011年2月)縮小收入差距不能單靠再分配 (2011年6月)第七篇 法治、民主與公民社會建設經濟改革與政治穩定 (1995年8月)新形勢下政府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 (2000年6月)建設民間商會 (2002年5月)用信息化推動民主政治建設 (2002年8月)法治中國 (2002年12月)修改憲法和實施憲政 (2003年6月)建設一個公開、透明和可問責的服務型政府 (2003年6月)努力構築市場經濟的制度基礎 (2004年12月)政治不改革,經濟改革也落實不了 (2012年2月)第八篇 經濟學與中國改革論孫冶方的經濟理論體系 (1984年9月)從匈牙利的經驗看我國當前的改革 (1985年8月)經濟理論的演變與改革戰略的選擇———對中國實例的分析(1988年12月)資源配置與經濟體制 (1991年12月)經濟學家、經濟學與中國改革 (2004年2月)“市場社會主義”與中國經濟改革 (2005年1月)中國的轉型 (2005年8月)創新還是尋租:中國轉型制度環境與企業家才能配置 (2007年3月)薛暮橋與中國市場經濟的開拓 (2011年4月)經濟學與中國經濟的崛起 (2011年7月)索引中國人名外國人名專有名詞後 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2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