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明史演義(上)(簡體書)
滿額折

明史演義(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0 元
定價
:NT$ 120 元
優惠價
87104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明朝的系統,是漢族為主。明太祖朱元璋,應運而興,不數年即驅逐元帝,統一華夏,嗣后傳世十二,凡一十七帝,歷二百七十有六年,其間如何興、如何盛、如何衰、如何亡,統有一段極大的原因。先賢有言:“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國必興盛;君子道消,小人道長,國悵衰亡。”這句話雖是古今至信,但總屬普通說法,不能便作一代興衰的確證。
明代由興而衰、由盛而亡,卻蹈著元朝五大覆轍;第一弊是骨肉相殘,第二弊是權閹迭起;第三弊是奸賊模行,第四弊是宮闈恃寵,第五弊是流寇殃民。此外還有國內的黨發,國外的強敵,膠膠擾擾,愈亂愈熾,勉強支持了數十百年,終弄到一敗涂地,把明祖創造經營的一座錦繡江山,拱手讓與滿族,說將起來,也是可悲可慘的。

作者簡介

蔡東藩(1877—1945),名郕,字椿壽,號東藩,清山陰縣臨浦(今屬蕭山)人。 從1916年開始,到1926年為止,蔡東藩用10年的心血和驚人的毅力,先后完成了前漢(含秦)、后漢、兩晉、南北朝、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國共11部歷史通俗演義,合稱《歷朝通俗演義》,時間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國九年,凡二千一百六十六年。加上《西太后演義》及《歷朝史演義》兩部,總共撰寫了13部計724萬字的通俗史巨著,其內容跨越時間之長、人物之眾、篇制之巨,堪稱歷史演義之最。被人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是中國迄今唯一一套寫盡秦朝到民國2000 多年歷史百態的通俗歷史巨著。該書出版后就受到毛澤東、顧頡剛、二月河等眾多名人的大力推崇,成為風靡全球的通俗歷史暢銷書,重印數十版,累計銷量超過1000 萬冊。被譽為小說版的中國通史、平民版的“二十四史”。

有明一代之事實,見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鑒》及《明史紀事本末》為最詳。《明史》《明通鑒》,官史也。《明史紀事本末》,私乘也。嘗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鑒綱目》凡二十卷,《明史紀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輯錄,多則數千百萬言,少亦不下百萬言,非窮數年之目力,不能舉此三書而遍閱之。況乎稗乘雜出,代有成書,就令有志稽古,亦往往因才力之未逮,不遑搜覽;即搜覽矣,憑一時之獺祭,能一一記憶乎?且官私史乘,互相勘照,有同而異者,有異而同者,有彼詳而此略者,有此諱言而彼實敘者,是非真偽之別,尤賴閱史者之悉心鑒衡,茍徒事覽觀,能一一明辨乎?鄙人涉獵史乘有年矣,自愧蠢愚,未敢論史,但于前數年間,戲成《清史演義》百回。海內大雅,不嫌蕪陋,引而進之,且屬編元明演義,為三朝一貫之舉。爰勉徇眾見,于去年草成《元史演義》六十回,本年復草成《明史演義》百回。《元史》多闕漏,苦乏考證;《明史》多繁復,苦費抉擇,不得已搜集成書。無論為官史,為私乘,悉行鉤考,乃舉一代治亂興亡之實跡,擇其大者要者,演成俚語,依次編纂。其間關于忠臣義士及貞夫烈婦之所為,尤必表而出之,以示來許;反之,為元惡大憝,神奸巨蠹,亦旨直揭其隱,毋使遁形。為善固師,不善亦師,此鄙人歷來編輯之微旨,而于此書尤三致意焉。若夫燕詞郢說,不列正史,其有可旁證者,則概存之;其無可旁證而太涉荒唐者,則務從略,或下斷語以辨明之。文不尚虛,語惟從俗,蓋猶是元、清兩演義之故例也。編既竣,爰述鄙見以為序。
中華民國九年九月古越蔡東藩自識于臨江書舍

目次

第一回 揭史綱開宗明義 困涸轍避難為僧
第二回 投軍伍有幸配佳人 捍孤城仗義拯主帥
第三回 攻城掠地迭遇奇才 獻幣釋嫌全資賢婦
第四回 登雉堞語驚張天祐 探虎穴約會孫德崖
第五回 郭家女入侍濠城 常將軍力拔采石
第六回 取集慶朱公開府 陷常州徐帥立功
第七回 朱亮祖戰敗遭擒 張士德縶歸絕粒
第八回 入太湖廖永安陷沒 略東浙胡大海薦賢
第九回 劉伯溫定計破敵 陳友諒挈眷逃生
第十回 救安豐護歸小明王 援南昌大戰偽漢主
第十一回 鄱陽湖友諒亡身 應天府吳王即位
第十二回 取武昌移師東下 失平江闔室自焚
第十三回 檄北方徐元帥進兵 下南閩陳平章死節
第十四回 四海歸心誕登帝位 三軍效命直搗元都
第十五回 襲太原元擴廓中計 略臨洮李思齊出降
第十六回 納降誅叛西徼揚威 逐梟擒雛南京獻俘
第十七回 降夏主蕩平巴蜀 擊元將轉戰朔方
第十八回 下征書高人抗志 泄逆謀奸相伏誅
第十九回 定云南沐英留鎮 征漠北藍玉報功
第二十回 鳳微德杳再喪儲君 鳥盡弓藏迭興黨獄
第二十一回 削藩封諸王得罪 戕使臣靖難興師
第二十二回 耿炳文敗績滹沱河 燕王棣詐入大寧府
第二十三回 折大旗南軍失律 脫重圍北走還都
第二十四回 往復貽書囚使激怒 倉皇挽粟遇伏失糧
第二十五回 越長江燕王入京 出鬼門建文遜國
第二十六回 拒草詔忠臣遭慘戮 善諷諫長子得承家
第二十七回 梅駙馬含冤水府 鄭中官出使外洋
第二十八回 下南交殺敵擒渠 出北塞銘功勒石
第二十九回 徙樂安皇子得罪 鬧蒲臺妖婦揭竿
第三十回 窮兵黷武數次親征 疲命勞師歸途晏駕
第三十一回 二豎監軍黎利煽亂 六師討逆高煦成擒
第三十二回 棄交趾甘隳前功 易中宮傾心內嬖
第三十三回 享太平與民同樂 儆權閹為主斥奸
第三十四回 王驥討平麓川蠻 英宗敗陷土木堡
第三十五回 誅黨奸景帝登極 卻強敵于謙奏功
第三十六回 議和餞別上皇還都 希旨陳詞東宮易位
第三十七回 拒忠諫詔獄濫刑 定密謀奪門復辟
第三十八回 于少保沉冤東市 徐有貞充戍南方
第三十九回 發逆謀曹石覆宗 上徽號李彭抗議
第四十回萬貞兒怙權傾正后 紀淑妃誕子匿深宮
第四十一回 白圭討平鄖陽盜 韓雍攻破藤峽猺
第四十二回 樹威權汪直竊兵柄 善譎諫阿丑悟君心
第四十三回 悼貴妃促疾亡身 審聶女秉公遭譴
第四十四回 受主知三老承顧命 逢君惡八豎逞讒言
第四十五回 劉太監榜斥群賢 張吏部強奪彼美
第四十六回 入檻車叛藩中計 縛菜廠逆閹伏辜
第四十七回 河北盜橫行畿輔 山東賊畢命狼山
第四十八回 經略西番鎮臣得罪 承恩北闕義兒導淫
第四十九回 幸邊塞走馬看花 入酒肆游龍戲鳳
第五十回 覓佳麗幸逢歌婦 罪直諫杖斃言官

書摘/試閱



江山無恙,大地春回,日暖花香,窗明幾凈,小子擱筆已一月有余了。回憶去年編述《元史演義》,曾敘到元亡明續的交界;嗣經臘鼓頻催,大家免不得一番俗例:什么守歲?什么賀年?因此將元史交代清楚,便把那管城子放了一月的假。現在時序已過去了,身子已少閑了,《元史演義》的余味,尚留含腦中,《明史演義》的起頭,恰好從此下筆。淡淡寫來,興味盎然。元朝的統系,是蒙族為主;明朝的統系,是漢族為主。明太祖朱元璋,應運而興,不數年即驅逐元帝,統一華夏,政體雖猶是君主,也算是一位大革命家,大建設家。嗣后傳世十二,凡一十六帝,歷二百七十有七年,其間如何興,如何盛,如何衰,如何亡,統有一段極大的原因,不是幾句說得了的。先賢有言:“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國必興盛;君子道消,小人道長,國必衰亡。”這句話雖是古今至言,但總屬普通說法,不能便作一代興衰的確證。
小子嘗謂明代開國,與元太祖元世祖的情形,雖然不同,但后來由興而衰,由盛而亡,卻蹈著元朝五大覆轍。看官欲問這五大弊嗎?第一弊是骨肉相戕;第二弊是權閹迭起;第三弊是奸賊橫行;第四弊是宮闈恃寵;第五弊是流寇殃民。這五大弊循環不息,已足斫喪元氣,傾覆國祚;還有國內的黨爭,國外的強敵,膠膠擾擾,愈亂愈熾,勉強支持了數十百年,終弄到一敗涂地,把明祖創造經營的一座錦繡江山,拱手讓與滿族,說將起來,也是可悲可慘的。提綱挈領,眼光直注全書。目今滿主退位,漢族光復,感世變之滄桑,話前朝之興替,國體雖是不同,理亂相關,當亦相去不遠。遠鑒胡元,近鑒滿清,不如鑒著有明,所以元、清兩史演義,既依次編成,這《明史演義》,是萬不能罷手的。況乎歷代正史,卷帙最多,《宋史》以外,要算《明史》。若要把《明史》三百三十二卷,從頭至尾,展閱一遍,差不多要好幾年工夫。現在的士子們,能有幾個目不窺園,十年攻苦,就使購置了一部《明史》,也不過庋藏書室,做一個讀史的模樣,哪里肯悉心翻閱呢?并非挖苦士子,乃是今日實情。何況為官為商為農為工,連辦事謀生,尚覺不暇,或且目不識丁,胸無點墨,怎知道去閱《明史》?怎知道明代史事的得失?小子為通俗教育起見,越見得欲罷不能,所以今日寫幾行,明日編幾行,窮年累月,又輯成一部《明史演義》出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