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尚書》歷史思想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尚書》歷史思想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9 元
定價
:NT$ 354 元
優惠價
8730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尚書>歷史思想研究》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也是中國最早的古籍和史著;同時,中國向來又以“歷史的國度”著稱于世,歷史思想含蘊豐富而影響巨大。《<尚書>歷史思想研究》以“歷史思想”為研究對象,系統考察了書中的華夏歷史意識、歷史天人觀念、歷史變動觀念、歷史功用思想、歷史審美思想等諸多方面,評述了歷史思想的影響和當代價值,第一次對歷史思想作出了全面、系統的考察,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理論意義,有助于弘揚傳統文化,深化對民族文化基因的認識。

作者簡介

王燦,男,1972年10月生,山東棗莊人,漢族。1994、2008和2011年先后獲得文學學士、文學碩士和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教于河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在站文學博士后。博士所學專業為“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學術文化”。自1990年入大學讀書至今二十余年,一直對史學、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保持濃厚興趣。自1998年以來,共發表雜文、論文等共50余篇,參與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5項,主持和參與其他項目多項。

名人/編輯推薦

《<尚書>歷史思想研究》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目次


緒論
一《尚書》文獻源流簡述
二今本《尚書》文獻界定
三《尚書》歷史思想研究現狀
第一章先秦史視閾下的《尚書》歷史思想
第一節《尚書》在先秦文化中的獨特地位
一 《尚書》是先秦文化的文獻源頭
二 《尚書》在先秦歷史思想中的地位
第二節《尚書》歷史思想的先秦文化印記
一 《尚書》的農業根基和周人文化印記
二 《尚書》的宗法色彩和史官制度印記
三 《尚書》祖先崇拜和“先王”思想印記
第二章《尚書》編纂中的華夏歷史意識
第一節 “四代”觀念與華夏歷史意識
一 “華夏歷史意識”相關研究成果
二 先秦古籍的“四代”“三代”意識
三 華夏歷史意識的成因和影響
第二節《尚書》歷史記錄與“大一統”政治觀
一 《尚書》所載時代的政治狀況
二 《尚書》歷史記錄表現的“大一統”政治觀
三 《尚書》“大一統”政治觀產生的基礎
第三節《尚書》“大一統”觀念的展開
一 《春秋》及《公羊傳》的“大一統”觀念
二 《世本》《竹書紀年》的“大一統”觀念
三 《史記》及中國通史思想之萌芽
第四節 《尚書》華夏歷史意識與“華夷之辨”
一 《尚書》“華夷”觀念的獨特內涵
二 《尚書》“華夷”觀念的成因
三 《尚書》“華夷”觀念的歷史影響
第五節 華夏歷史意識、“一元”史觀及現代民族意識
一 與華夏歷史意識相關的觀點
二 文化在民族意識形成中的作用
三 中西民族意識的不同文化背景
四 華夏歷史意識的影響和價值
第三章《尚書》“天人”歷史觀念
第一節《尚書》論“天”及“人”
一 《尚書》天人觀念之體現
二 《尚書》“天”之特性
第二節《尚書》天人關系論
一 《尚書》天人觀念的演變
二 《尚書》天人關系的特點
三 《尚書》天人觀念的成因
第三節《尚書》歷史本原思想
一 《圣經》“歷史神創”論
二 《尚書》“歷史非神創”思想
三 《尚書》“歷史非神創”思想的成因
第四節《尚書》歷史主體思想
一 歷史是“人”的歷史
二 歷史是“所有人”的歷史
第五節《尚書》天人觀念與春秋戰國人文思潮
一 《尚書》:先秦天人觀念的文獻源頭
二 《尚書》天人觀念對春秋戰國時期人文思潮的影響
第四章《尚書》歷史變動思想
第一節《尚書》“稽古”觀念與歷史因革論
一 《尚書》歷史連續觀念之體現
二 《尚書》歷史連續觀念的影響
第二節《尚書》“革命”論與循環史觀
一 “革命”論與《尚書》
二 《尚書》“革命論”的內涵及成因
三 《尚書》“革命論”的重大影響
四 “革命”與“禪讓”
五 《尚書》循環史觀的內涵及成因
六 辯證看待《尚書》循環史觀
第三節 《尚書》歷史變動思想的兩重性視角
一 《尚書》對新舊時代嬗變的態度
二 《尚書》對往昔圣王時代的追慕
三 《尚書》歷史變動觀念的兩重性視角
第四節 《尚書》《周易》歷史變動思想比較
一 《尚書》《周易》歷史變動觀念的相通性
二 《尚書》《周易》歷史變動觀念的相異點
三 《尚書》《周易》歷史變動觀念的影響
第五節 《尚書》歷史變動思想與先秦諸子歷史變動觀
一 《尚書》與儒家諸子歷史變動觀之關系
二 《尚書》與老莊歷史變動觀之關系
三 其他諸子歷史變動觀念與《尚書》
四 “通變”的影響與儒家的中庸
第五章《尚書》歷史功用思想
第一節《尚書》“憂患”意識
一 “憂患”意識源于《尚書》
“憂患”意識是一種歷史意識
三 《尚書》“憂患”意識的體現
第二節《尚書》“殷鑒”思想
一 《尚書》“殷鑒”思想內涵及價值
“殷鑒”思想的基石
三 “殷鑒”的目的
第三節《尚書》“先王”觀念
一 《尚書》“先王”觀念與歷史意識
“先王”觀念的成因和實質
三 “先王”觀念的影響
第四節《尚書》與“資治”思想
一 “資治”思想的發端與內涵
二 “資治”思想產生的基礎
三 歷史功用思想與“資治”思想的價值
第六章《尚書》其他歷史思想
第一節《尚書》對杰出人物歷史作用的看法
一 《尚書》中的“圣王”形象
二 《尚書》中的“賢臣”形象
三 《尚書》歷史杰出人物的特質
四 《尚書》對杰出人物歷史作用的看法
第二節《尚書》家族歷史思想
一 《尚書》“福善禍淫”的家族歷史思想
二 《尚書》后嗣觀念的特質
三 后嗣觀念與歷史意識
第三節《尚書》歷史審美思想
一 對人之品德的贊美
二 對人之功業和力量的審美
三 對歷史之功用的審美
第七章 《尚書》歷史思想的影響和當代價值
第一節《尚書》歷史思想的影響
一 對中國歷史思想的影響
二 對中國文化整體的影響
第二節《尚書》歷史思想的當代價值
一 應重新評價《尚書》的價值
二 《尚書》歷史思想的當代價值
……
結語《尚書》歷史思想的特點
參考文獻
附錄一儒家后嗣觀念對歷史意識、宗教意識的影響
附錄二經史分途的“文化層級”和“身份選擇”意識
附錄三 《尚書》的教育思想及其價值
后記

書摘/試閱



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己日:“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訓于王。曰:“惟天監下民,典厥義。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絕命。民有不若德,不聽罪。天既孚命正厥德。乃日:‘其如臺。’嗚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無豐于昵。”(《高宗肜日》)
高宗正是由于相信他的祭品先祖們可以得到,所以才格外照顧其近祖,而祖己認為這樣不妥,應該對祖先們一視同仁。可見君臣二人都是相信可以通過祭祀與先人溝通,而他們也相信先人們在彼岸世界確實也可以“享用”到他們的祭品。另外,《盤庚》中盤庚動輒拿祖先作為說服臣民的借口,字里行間也充分表明了商人對于后嗣可以實現與祖先溝通的信仰。當然,有兩點應該注意:其一,只有后嗣才有資格祭祀先人;其二,這種祭祀與西方傳統中的祭祀對象不同。西方是將神靈(一般是至上神)作為最重要的祭祀目標。
商人和周人對于祖先神的崇拜非常強烈,這些都已經被卜辭、金文等原始一手材料證實,成為學術界的共識。而祖先崇拜與后嗣觀念事實上是緊密相連的,以祖先能夠與后嗣實現溝通和受到奉養為重要特征。
從《尚書》開始,中國傳統文化就格外注重己身與后嗣的一體性和連續性,并且相信在人死后,其后嗣的供養仍然可以感受到,而死去的人也只有靠這種方式才能獲得永生。這與西方文化以及后來傳人中國的佛教文化中的來世觀念大為不同;因為,在西方宗教和佛教思想中,人的永生并不與后嗣發生必然關系,甚至可以說沒有關系,而只與這個人的修為有關。
(二)《尚書》后嗣觀念的歷史影響
發端于《尚書》的這一觀念一直延續下來,成為獨具中國文化內涵的傳統思想。比如,中國的傳統掃墓和其他的祖先祭祀活動絕不僅是紀念儀式,更是后嗣必須履行的義務,其目的是實現與已經去世的先人的溝通并“奉養”他們,這些活動有固定的時間規定。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