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灰屋頂的巴黎(簡體書)
滿額折

灰屋頂的巴黎(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價
:NT$ 239 元
優惠價
87208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灰屋頂的巴黎》寫的是一個叫掃舍的女人眼中那一小塊法國生活,那一小塊巴黎情感,這些生活和情感,雖然是小視角的,但是是屬於她這樣一個生命的。

作者簡介

掃舍,本名曾瓊,生於成都,曾為紀錄片編導、外企金領。現為藝術經紀人,在歐洲和中國之間行走。著有散文集《在普羅旺斯的太陽下》等。

名人/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灰屋頂的巴黎》講述法國的散文集確實令我印象深刻。她是寫意,是抒情,是思考;她既溫情脈脈,也不乏褒貶,又略帶調侃。

掃舍在這裡以她天賦的才華及獨特的筆觸描述了我自以為最瞭解的的國家—我的國家。

可是讀著這篇作品,我才意識到如果不瞭解他人觀察的視角,我們對自己國家的認識也是支離和片面的。

解讀一位中國女性對我所如此熟悉的國家的感受,對我來說既是重新認識,又是揭示她嶄新面貌的過程。我想,不論對法國的瞭解有多少,中國讀者們也會和我一樣感同身受。

現在,讓我們進入她的旅程!──皮爾·卡丹

 

媒體評論

頭腦在雲間,雙腳在地上

作者:於是

去年我採訪過掃舍,她說自己喜歡把灰撲撲的老瓦背回家,尤其是明孝陵的那塊。她也說起把親手縫製的薰衣草香袋送給親朋好友。這兩個細節,成了掃舍在我心裡的ICON。這些典故都被收入了《灰屋頂的巴黎》,回憶本身也像那些“薰衣草枝條上被陽光曬乾發脆的灰藍色花粒”, 經過撿拾,收藏,被納入珍貴的布袋。

首先,註定是司空見慣的巴黎景致,蒙娜麗沙真容憔悴,公墓裡星光燦爛,掃舍帶著瞻仰的心飛奔而去,然後卻是扎實在生活裡, 想沸騰的水沉靜下來,再也沒有旅人式的倉促膜拜。 在地下墓穴,她會和身穿防水服的工作人員聊幾句;在60個地鐵站裡關注乞討者;在露天現代舞場,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被肢體的魅力震撼……章節的安排就像一組意味深長的蒙太奇,從全景的,公認的巴黎, 移到一個中國女人身上。

慢慢浮出的這個旅居法國的中國女人,在唐人街裡找不到鄉愁,在香榭麗舍大街上確認自己的身份,在聖日爾曼大街上緬懷左岸的靈魂,移動的鏡頭起初會讓我覺得很像風光片,很像遊記,直到她在除夕夜買了黃色臘梅和大紅真絲越式旗袍在鏡前定格時,旅程仿佛停下來了,屬於歷史,城市,他人的流光異彩都退去,映照出一個女人在生活中的常態,憂鬱,思戀,彷徨,豔麗。

旅行和夢想,終久是非常態吧。 當我讀到“天氣不熱,可果子卻熟得比往年早。大馬士革李子都熟軟了,摘下來做了一次派,一盤盤的擱在廚房裡當零食吃。 從義大利回來時看見地上落了好多爛熟的無花果,糖份太重癱在地上招了許多蒼蠅。葡萄結得多,卻都不大……” 永遠有種家的感覺,好像旅行的終點永遠是自家花園,或廚房。

然後就會安心地看她在暑日空城的沙灘節裡帶著孩子玩耍,並代表巴黎市民揶揄一句:“8月裡在巴黎生病的人是最倒楣的人。”會覺得,孩子是一種錨, 穩下旅人沉浮飄蕩的心。比如小兒子到了11歲才終於願意品嘗媽媽愛喝的中國粥。

更好看的是她對法國人,中國人的簡筆描摹。 掃舍不是在寫小說,但生活中總有些人物很精彩,寥寥就幾筆就足以讓人唏噓。 人生的旅途裡, 有些人如老瓦,有些人如這一季的花香, 有人陪你長路,有人只有朝夕之緣。 寫人的故事時,作者也懷著看風景的心。

掃舍這樣寫自己:“我是那種頭腦在雲間雙腳卻必須落在地上的人。 喜歡生活中許多具體的時刻: 收衣服時在滿懷曬得脆脆的衣服中聞到太陽的味道, 整齊乾淨的廚房裡飄處的飯香,聽著喜歡的音樂熨燙衣服,想一點心事,晚上睡覺前在柔和的燈光下讀一本好書……。幸福是個很大的詞,可對我來說,就是由這麼些瑣碎和具體的片刻來組成的。”

說到底,她不是寫遊記,不是寫法國,只是在寫生活。在這樣的文字裡,我沒有感覺到對法式情調的恭維,文字本身也沒有矯情。連巴黎的情調都能被還原成生活本相,還有什麼身段放不下呢?

 

目次

再版序:活著,並活成一個對得起自己一生的人

原版序:關於掃舍, 關於掃舍的巴黎

Partie 1

星期天, 去看巴黎

我的橋,我的心

左岸

真的值得看

四本打開的書

在香榭麗舍找到你的所有

慢船去中國

地下鐵

走過地下墓穴

音樂結束

Partie 2

八月不起義

法國和大熊貓

誰來吃晚餐

吃洋薊

于先生

無花果

國王餅

法式蝸牛

逐臭之快樂

甜蜜地苦著

維拉和Patchouli

一個叫喀麥隆的房間

安涅斯

Partie 3

我知道你是誰

在花園

幾乎可以在外面吃飯的晚上

薰衣草工坊

如果沒有我的媽媽

粥或麵包

開襠褲和"犯人頭"

上火了

營巢記

阿爾城和凡·高

環法自行車運動

鄉村旅店

Partie 4

美國人在巴黎

破碎的女神

天,她親眼看到過凡·高

這樣的故事

兩個法國女作家

誰買了畢卡索

法國永遠的壞孩子

從頭開始,以頭結束的傳奇

印象主義的貓

有種美是有毒的

一次顛覆

再見,拉誇先生

古劇場裡的現代舞

誰還記得錢拉· 菲力普

無國界的彌撒

科萊特和瑪麗·特蘭蒂昂

墨鏡後面的歌者

三個巴黎女人

畫家丹尼赫巴斯

莫内的花園

邂逅喬治桑

巴黎,我愛你

 

書摘/試閱

于先生

于先生是這樣的一個人,高高的個子,戴著一副眼鏡,看似隨意的衣著其實是精心選擇的,也很正常,高幹出身的家庭,本人又是社科院的研究員,舉止之間總會帶有些精英的特色。

還在上世紀80年代,于先生就是京城著名的人物了。精英自然有精英的見識。于先生又是學哲學的,雖然還沒有出過國門,但西方的那些文學和哲學大師們已經成了他熟悉的朋友,因此他有了使命感。他不僅為自己也為中國人尋求著未來之路,而這路,所有的人就覺得是在西方。

于先生在北京有一套不大不小的公寓,正好夠他用來做一個沙龍。正如他唯讀經典著作一樣,他也只和他認為優秀的人交往。那真是意氣風發的沙龍啊,人們喝著酒,談著文化,聽著歌劇,彈著鋼琴,于先生妙語連珠,語不驚人誓不休的樣子。有時候沙龍裡也來些外國人,大都是些記者,或某國的文化官員,他們吸著飄著煤灰粉塵的北京的空氣,那些藍眼睛、高鼻樑讓沙龍有了國際化的意味,于先生的聲譽越發地響亮了,跨越國境地響著,他幾乎算得上是個代表著中國未來的人。

有一天于先生被國家某部門的官員找了去,官員很和氣地問,那些外國人都在你哪裡做什麼?他們都關心什麼樣的問題。于先生傲然地說,我們聽柴可夫斯基,談論什麼是G大調。不過官員也不能說柴可夫斯基和G大調有什麼不對,何況馬克思也說過全世界的無產者要團結起來,幾個外國人說不定也是無產者的一部分呢。

然而,于先生終於還是決定走了,他要去的地方是巴黎。臨行前朋友們在一起喝酒,于先生帶著一種和自己的過去告別的激動。于先生對自己靈魂的高貴性能在巴黎找到歸屬絲毫也不懷疑。他在遙遠的北京想起巴黎時就像想起自己的一個朋友,這麼多年來,通過翻譯後的文字他已經讀了那麼多關於法國的書,從薩特的哲學到雨果的小說,他還看了那麼多關於法國的電影、戲劇,他對普契尼的歌劇《卡門》幾乎爛熟於心,從理論和抽象的意義上來說,他想他已經掌握了法國:一個真正的革命的發源地,一個民主而文明的國家。

這樣的離開,幾乎帶有歷史性的意義,于先生的女朋友甚至專門去了次美容院。那個時代粗陋的美容技術也沒有嚇著她,她帶著令人恐怖的濃重的眼線去了巴黎。他們幾乎想呼喊一聲:巴黎,我們來了!

最開始時于先生寫信給國內的朋友,說巴黎的空氣多麼自由,文化多麼燦爛,繪畫多麼傑出。于先生將巴黎大小的博物館都看遍了,他像個真正的知識份子一樣和他能接觸到的各種派別的人見面,討論一些中國未來的事情。但是不久之後,于先生的政治理想就不得不面對生存的現實。他發現在巴黎這個自由而美麗的大都市,僅靠一個中國人的政治熱情是活不下去的。

于先生給朋友的信越來越少了,他和所有漂洋過海的中國人一樣不得不為生計操勞。于先生在郊區的商業中心開了一家服裝店,賣一些從中國進口過來的絲綢服裝。在時裝之都的巴黎,于先生的中國服裝看上去老派而土氣,只是因為便宜的價格,時裝店仍然可以吸引一些住在郊區的中下層顧客。很多時候,于先生就待在他的店裡,捧著一本厚厚的哲學書,他仍然在讀福科和海德格爾,有客人進店的時候他放下書沉默地等待著一筆生意。店裡的客人,以移民到法國的非洲人、阿爾及利亞人為主,這些人和于先生一樣都是這個國家的非主流人群,于先生難過地發現,即使是這些人,都說著一口比

他流利許多的法語。

語言的障礙讓于先生徹底地萎縮了。他曾經的精彩,是要通過語言這個載體來傳達的。他的智慧和深刻,被法語堵在了內心,成為一堆愈積愈大的暗影。在所有的顧客眼裡,他僅僅是個緘言的憂鬱的普通中國人,和那些在十三區的中國餐廳、中國超市、中國乾洗店的中國人一樣,做著自己本分安靜的小營生,賺著一份生活。

過了一些時間,中國的國門打開了,于先生曾經的一些朋友陸續地開始在中歐之間旅行。他們和于先生見面後免不了是要唏噓感慨一番的,但很快,他們的話題就轉向了一些在中國正熱著的事情。這些朋友現在也有了讓于先生陌生的身份,他們談的都是融資、並購、版稅、國外大學講座。中國開始成為世界經濟的熱點了,那些一日千里的變化,讓于先生再次失語。

20年過去了,于先生離開的那個中國只存在他的記憶中,現在的中國是他陌生的,不僅是思想方式、文化傾向,甚至包括語言。一代一代的人用他們新派的生活推進了中文的更換、創新,于先生有一天拿起朋友留在家裡的國內的報紙,覺得那上面有許多的名詞都是他從未聽說過的。

20年過去了,于先生居住的法國扼殺了他曾經為之驕傲的想像力。那個書本中的法國,那個抽象的法國,那種讓他欣賞的有異國情調的法國,在他的法國現實生活中漸漸地消失了。他想他和法國的相遇存在著一個時間的錯位,他其實是那個該生活在古典的法國中的人。

于先生現在算得上是個有產階級了,他在巴黎郊區買了塊地,修建了自己的房子。設計房子時,他專門讓人修了個地下音響室,用了最高級的音響設備。空閒的時候,于先生會獨自待在他的音響室裡一遍又一遍地聽那些他熱愛的音樂,音樂在大空間裡顯出了寂寞,于先生安靜地聽著,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麼,他的背有些駝了,頭髮也掉了許多,剩下的也基本上白了。

最後一次收到于先生的信時,他說很高興他的房子旁邊有條小河,上面有座小木橋,他給那橋命名為:莫内橋。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