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嘉言鑄青史:聆聽《國語》(簡體書)
滿額折

嘉言鑄青史:聆聽《國語》(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9.5 元
定價
:NT$ 117 元
優惠價
8710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國語》是關于西周、春秋時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人物、事跡、言論的國別史雜記,因而也叫《春秋外傳》。書稿以春秋時各國著名人物為主線,客觀敘述了他們身上發生的典型故事,并以此貫穿當時的歷史環境,視角獨特,立意新穎,對于春秋一段歷史的愛好者和初級研究者有一定參考價值和閱讀價值。

作者簡介

何昆,黑龍江雞西人。2005年于哈爾濱師范大學獲得學士學位。2008年于四川師范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專業為中國古典文獻學。現為黑河學院中文系講師,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現代漢語的教學與研究,目前正作為訪問學者在黑龍江大學研修學習。曾于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并參與科研課題多項。

名人/編輯推薦

時間似不停旋轉著的舞者,身上的微塵一一飄落,一點點、一層層慢慢堆積成了歷史。那些再也回不去的前塵往事,只能憑借史籍的記載去了解一二。只是,那厚厚的歷史著作猶如面容嚴肅的長者,令人敬重而畏懼。先秦史冊,在人們心中更猶如不茍言笑、言辭犀利的智者,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史冊的誕生不是為了被束之高閣,而是為了給后人留下經驗與教訓。史籍中的國家興亡、人生得失,對我們而言是何其珍貴的精神財富,怎能忍心將其拒于心門之外?既然這樣,何妨將那艱澀的文字潤色成簡潔明了的語言,將勞心勞力的閱讀變成賞心悅目的悅讀。我們需要的是歷史的厚重與真實,不必拘泥于佶屈聱牙的文字,用心聆聽就好,聽聽先哲們的智言慧語、先賢們的妙語佳言,就讓我們帶著膜拜而輕松的心情聆聽《國語》。
《國語》是一部先秦時期的歷史文獻匯編。它是我國第一部按國記事的國別史,記載了西周末年至春秋時期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的史事,全書共二十一卷,《周語》三卷、《魯語》2卷、《齊語》一卷、《晉語》九卷、《鄭語》一卷、《楚語》二卷、《吳語》一卷、《越語》二卷。所記八國史事并不是有系統的,而是有側重的,不僅各語分量不同,而且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選擇亦有不同。比如:《魯語》以記載臧文仲、里革、公父文伯之母的事跡為多,特別是公父文伯之母,《魯語下》共二十一篇,記述其事跡的就有八篇之多。此外,《國語》所記載的內容主要是當時各級貴族治國的相關言論。通過人物言論來表現歷史事件是《國語》的特色,即以人物的對話、言論、辯論來反映歷史事實或說明觀點。 該書以"國"分目、以記"語"為主,著重記述"邦國成敗,嘉言善語",故書名為《國語》。又因《國語》與《左傳》同是記錄春秋時期史事的典籍,而《左傳》以記魯國史事為主,被稱作《春秋內傳》,《國語》卻分八國記事,便被稱作《春秋外傳》。兩書一為記事、一為記言;一為編年史、一為國別史,各有特色、互為補充。
從刀筆尺牘,到筆墨紙硯,再到鍵盤電腦,斗轉星移的時代更迭,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帶來了書寫的便利、閱讀的方便,卻也在不覺中帶來了心境的浮躁。于浮華塵世中忙忙碌碌的我們,在難得的清閑時光里,能安坐桌前靜心讀書者已是難得,若能讀一本古史簡直是可貴了。其實,原可不必如此"鄭重其事"的,輕輕放下那忐忑與惶惑的心,靜靜去聆聽,聽聽君王之語、智者之語、諫臣之語、賢卿之語,再聽聽謀士之語、奸佞之語、女性之語、庶民之語,讓這蕓蕓眾生的得失成敗、人間眾相的心事物語,化作一種無形的力量,豐潤我們疲憊的心靈、喚醒我們蟄伏的靈犀,這便是《國語》雍容華美的風采。

目次

前言
一、君王之語
(一) 秦穆公——獨霸西戎顯功德
(二) 晉悼公——中興復霸成大業
(三) 晉惠公——背信棄義負罵名
(四) 夫差——拒忠諫霸業成空
(五) 虢公——自欺欺人終亡國
二、智者之語
(一)單襄公——先見之明警世人
(二)王孫滿——觀秦師智論成敗
(三)宮之奇——唇亡齒寒千古訓
(四)聲伯——深謀遠慮辭賄賂
(五)史蘇——齒牙為猾禍亂始
三、諫臣之語
(一)直諫:邵公——用心良苦諫暴君
(二)反諫:叔向——反話正說妙趣生
(三)巧諫:史黯——“模仿達人”巧進諫
(四)強諫:里革——犯顏極諫匡君過
(五)智諫:公孫固——見微知著善識人
四、賢卿之語
(一)沈諸梁——慧眼識人辨忠奸
(二)郵無正——公私分明顧大局
(三)胥臣——因勢利導教有道
(四)展禽——坐懷不亂賢君子
(五)趙衰——謙謙君子三讓賢
五、謀士之語
(一)范蠡——功成名遂身自退
(二)鮑叔牙——管鮑之交情誼深
(三)伍舉——愛惜民力駁臺美
(四)郭偃——考省不倦語精妙
(五)曹劌——施惠于民勝必至
六、奸佞之語 
(一)欒書——盛名之下禍心藏
(二)里克——自作聰明身名滅
(三)董叔——攀龍附鳳陷窘境
(四)驪姬——多情美人無情心
(五)寺人勃鞮——坦坦蕩蕩真小人
七、女性之語
(一) 敬姜——知禮守制善教化
(二) 叔向母——相面聞聲知禍福
(三) 密康公之母——深謀遠慮責康公
(四) 伯宗妻——靜觀默察憂夫難
(五) 齊姜——深明大義賢內助
八、庶民之語
(一) 醫者:醫和——醫國良醫斷生死
(二) 車夫:車者——臨危不亂語驚人
(三) 刺客:鉏麑——觸槐而亡全忠義
(四) 商人:寧嬴氏——察言觀色避禍殃
(五) 優伶:優施——載歌載舞施陰謀

書摘/試閱

君王之語
一.秦穆公——獨霸西戎顯功德
春秋時代,周王室勢力日益衰微,諸侯群雄紛爭旁落之大權,硝煙之后,總有強者稱霸。秦穆公,這個名字便赫然在列。這位內修國政、外圖霸業的有為之君,在位期間對內重視人才、任用賢臣能士,對外扶持晉君、實現秦晉聯盟,并不斷開疆辟土,終稱霸西戎,為日后秦國一統六國打下了歷史性的基礎。
這個雄才偉略的人物始出現于《國語》中,不是因為他的光彩照人,而是因為晉國那場著名的政亂——驪姬之亂。這個政治事件導致太子申生自縊、群公子被逐。也正因這一事件秦穆公開始了他扶立晉君的政治生涯——一位是不義之君晉惠公;一位是顯達千秋的晉文公。公元前651年,晉獻公臨終前將驪姬之子奚齊定為繼承人,囑托荀息輔政。然而,大臣里克及其同僚并不承認奚齊政權的合法性, 奚齊和驪姬先后被殺,荀息自盡。晉國一時陷入群龍無首的混亂之中,里克和丕鄭讓屠岸夷去狄國迎接了重耳回國即位,重耳在舅舅子犯的建議下婉言謝絕了。呂甥和郤稱也派蒲城午去梁國對公子夷吾建議說:“你送厚禮給秦國,求他們幫助你回國繼承君位,我們在國內為你策應。”夷吾在他的師傅冀芮建議下答應了。于是,呂甥向正一籌莫展的晉國大夫們提議請求秦穆公幫助晉國確立新君,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夫們的響應。 
秦穆公就這樣亮相了。晉國本就是強國,此時竟需借秦國之力擁立新君。晉國的愁云慘霧,正顯出秦國的不容小覷。這秦穆公自然是位在政治上頗有作為的君主。晉國使者的一番言辭懇切的溢美之詞使秦穆公答應了晉國的請求。為此事秦穆公緊急召見了大夫孟明視和公孫枝。一心想為晉國選一位明君的秦穆公殷切地問道:“晉國陷于大亂,懇請我幫助他們立個新君。如何解決晉國迫在眉睫的問題呢?在兩位公子中,我該選哪一個送回晉國為君?”大夫孟明視說:“國君派公子縶去辦這件事吧。公子縶聰敏知禮,待人恭敬,而且能洞察精微的道理。聰敏便能熟諳謀略,知禮適合派作使者;恭敬不會有誤君命,洞察精微的道理就能判斷誰可以立為君。您就派他去為您解憂吧。”于是就派公子縶去狄國吊慰公子重耳、去梁國吊慰公子夷吾。
不久后,公子縶回到秦國,向秦穆公復命。秦穆公聽完公子縶的匯報后直言道:“我支持公子重耳回國繼承君位,因為重耳仁德。他只跪拜不磕頭,是表示不貪圖國君之位。站起來后哭泣,是為失去父親而哀痛。退下后不私自拜訪,是不圖謀私利。這樣的仁德的人一定會成為賢明的國君。”公子縶望著秦穆公,微微搖頭說:“國君的話錯了。如果您輔立晉君是為了成全晉國,那么立一個仁德的公子未嘗不可。如果您輔立晉君是為了成就秦國的威名,就不如立一個不仁德的公子以擾亂晉國,并且可進可退。”公子縶的話讓秦穆公一怔,成全晉國的確是自己的初衷,所以才會不假思索地贊賞公子重耳。然而,公子縶的小人之語何嘗不是自己的心事?成就秦國的威名、成就自己的霸業,不一直是自己的所思所想嗎?秦穆公若有所思地沉默了,而沉默是一種無聲的高明的語言,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語言。
盡管秦穆公心中已有打算,但身為政治家的他仍不忘向夷吾的師傅冀芮詢問:“公子夷吾在晉國有誰可以依靠?”冀芮一聽此問,借機不露聲色地贊揚起夷吾:“我聽說,逃亡在外的人沒有黨羽,有黨羽必然就有仇敵。夷吾小時候,不貪玩耍,不喜歡過分報復與之爭斗的人,喜怒不形之于色,長大后也沒改變。所以出亡在外,國人對他沒有什么怨恨,大家都認為他安詳。否則,夷吾沒有才能,還有誰能依靠呢?”這正是秦穆公希望聽到的話,代表晉國人意愿的話,符合自己心意的話。這樣一來,立公子夷吾為晉君就顯得合情合理了。于是,夷吾成為了晉國新君——晉惠公。這位不仁德的公子果然如公子縶所言,成為一位擾亂晉國的國君。
晉惠公繼位之后,不僅違背當初對秦的許諾,還誅殺了里克、丕鄭、七輿大夫,大失民望。丕鄭的兒子叫豹,逃到了秦國,請秦穆公討伐晉惠公,將他驅逐出晉國。秦穆公冷靜地分析道:“失掉了民眾怎么還能殺這么多人?況且他的罪還不到死的地步,大夫們就不會作亂,民眾就不會造反。罪足以死的人,不會留在晉國。留在晉國的人,罪還不足死。勝敗變化無常,有殺身之禍的人都離開了晉國,誰還能把晉君趕出國呢?此事還是從長計議吧!” 秦穆公的話顯示出政治家善謀善斷的睿智,但似乎總有幾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嫌疑。
也許是晉君的失德引起了上天的不滿,晉國發生饑荒。晉國向秦國請求購買糧食,以渡難關。丕豹對穆公說:“晉君對您無禮,人所共知。去年有禍難,如今又鬧饑荒。看來晉君不僅已經失去了民心,而且失去了天意,他將災難重重,您應該趁此討伐他,不要賣給他糧食!”丕豹雖是晉國舊臣,但與晉君有殺父之仇,有此言行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不過對秦穆公來講,這確實是一個打擊晉國的機會。可是,一直渴望稱霸諸侯的秦穆公卻一點沒動心,平靜地說:“我是憎惡晉君,但他的百姓有什么罪呢?天災流行,各國都會可能遇到這種困境。救濟災荒,使人民免于饑餓,這才是正道,是不可廢棄的正義公理啊。”秦穆公便安排船只把糧食運往晉國,以解其燃眉之急。 
扶立夷吾、縱其妄為,其中或許多少有些機心權謀,但處理此事的方式卻著實令人欽佩,讓人領略到其以民為重、胸襟寬闊的王者之風。《史記·秦本紀》中也記載著一則秦穆公寬宏大量的小故事。秦穆公的一匹駿馬走失了,被一群山野村夫當成了食物給吃掉了。官吏捕捉到他們,準備法辦。秦穆公卻說:“君子怎能因為牲畜的緣故而傷害人呢?我聽說,吃了馬肉,不喝灑,會傷人身體。”于是就賜酒給村夫們喝,并赦免了他們。到秦晉大戰時,秦穆公被晉軍圍困,危在旦夕,這些被赦免的村夫救了秦穆公,這就是秦穆公仁德愛民的福報,而背信棄義的晉惠公則成了秦國的俘虜。
為君者,勤政固然重要,而愛民終是根本。為王者,謀略固然重要,而仁德方是本色。雖然秦穆公的霸業被其所立的第二位晉君晉文公(重耳)所阻礙,沒能成為真正的中原霸主,但誰又能說秦穆公不是一個有功有德的君主呢?霸業成敗在青史,美名流芳于民心。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