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簡體書)
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簡體書)
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簡體書)
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簡體書)
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簡體書)
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簡體書)
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簡體書)
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簡體書)
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簡體書)
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簡體書)
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簡體書)
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簡體書)
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簡體書)

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8 元
定價
:NT$ 468 元
優惠價
87407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稿是《中古中國知識·信仰·制度研究書系》第二輯之一種,是一部涉及中國古代一個特殊的神學領域(包括讖緯神學、星占術、歷律學、術數學、政治預言術等)與古代政治間的相互關係的書稿。全書除《緒論》外,分上篇《天命與預言》、中篇《祥瑞與災異》、下篇《歷數與歷術》,涵蓋了古代神學的主要內容。作者主要關注中國中古時期即秦漢至隋唐時期的特殊神學與政治生活的內容與關係,搜集了豐富的資料,文字流暢,論證詳盡。目前學術界相關研究成果不多,本書著力較深,其研究具有相當的學術價值。

后 記
我記得在巴伊亞附近的一個夜晚,我沉浸在一次磷光螢火蟲的焰火表演之中;它們蒼白的光閃亮,消失,再閃亮,但都無法用任何真正的光明刺穿黑夜。事件也是如此:在它們光亮范圍之外,黑暗統治一切。
——布羅代爾《菲力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馬克斯·韋伯認為,支配理性世界獨一無二的手段,是授予自我權能的職業。德文的職業一般用詞為“beruf”,它的動詞形式berufen,意思是“召喚”——韋伯非常強調這個詞的宗教背景——因此,英文一般將其翻譯為“calling”,意思是“奉神的感召去從事某事”。韋伯的“以學術為志業”,是視學術為神圣事業,為之奉獻自己的一切。韋伯為此特別說到了教師,教師不是領袖,他不應該在講臺上或明或暗地采用任何方式將自己的態度和想法強加于學生,而是為學生打開自由思想的大門。我很慶幸,自己選擇的人生道路恰是自己“志業”指引的方向,同時在我的成長道路上,又不斷有老師給我打開一扇扇自由思想的大門。
時問總比我們想象的要快,許多喜悅或者傷感的片段,雖然已經無可挽留,但依然仿佛發生在昨日,不時從腦海里跳出來。在北京大學讀書的七年是非常快樂的。十年前的這個時候,北京正鬧“非典”,我被隔離在南門內的一幢宿舍里。跟我同屋的有現在中國社科院歷史所的成一農。這是我第一次體驗到被當作“異類”的感覺。懷著同情的心態,隔著門給我送瓜、送校樣的,有現在復旦大學的余欣、夏洞奇,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的王利、中山大學的王媛媛等——我并不是說,凡是給我送過“牢飯”的都能當教授,這個故事的另一面并不是喜劇——我的老師榮新江當時正在發愁怎么給我答辯。他一度說要找幾個老師隔著墻給我答辯——這里面并不盡然是幽默。事情的真相是,我是比較能給老師闖禍的學生;幸運的是,榮老師是能包容我的老師。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我一步步走進了學術之門。
從本科做學年論文開始,我就得榮老師照顧,開始初步的學術訓練。他從不限制我讀書的范圍,更不干涉我做學問的路徑與方法,但是卻總能樹立起我對學術的信念和執著,更在關鍵的地方給予潛移默化的激發。從敦煌佛教文獻,到中古石刻史料,再到隋唐長安城和中古佛教史,他都是給予鼓勵,任我隨意馳騁。不管我有多么不成熟的想法,他都認真地聽,從不打擊我的積極性。最初我還是小孩,一次他騎自行車把我從二院載到中古史中心的新址,無意中說起自己也很喜歡足球,我才慢慢發現,其實老師也不是從開始就是如此敬業的學者,也是犧牲了自己很多的個人愛好。直到現在,我都時刻告誡自己,大好風光,正好讀書。第一次見榮老師,是在六院的舊辦公室。走的時候,他從書架上抽出一大摞稿紙,在身上揩了幾下,送到我手上——那時候電腦還不普及,我的作業都是手寫的。那時候飯量很大,我的師兄弟大部分都是膀大腰圓,榮老師時常請吃飯,如果沒有硬菜,真的難以管飽。很多年以后,自己也已經做了教授,回到北大,榮老師依然像以前一樣,很自然地給我加一個葷菜。很多教育,就是從吃飯來的,比如,做學問跟吃飯一樣,必須有硬菜。在北大的七年,在榮老師等先生的關懷教育下,我完成了人生的定位,套用海子的詩,就是決定“揮霍青春的歲月,然后去做鐵石心腸的船長”。
告別北大,負笈美東。卡內基湖畔的六年,是沉下心讀書的六年,至今令我深深地懷念。大部分的時光,我都在火石(Firestone)圖書館、瑪德(Mudd)寫本圖書館和葛思德(Gest)東亞圖書館等處流連忘返。讀書、做筆記是每天基本的工作。我感覺自己像是一個隱士,在山水江湖之問,自由自在,讀書寫字,真是最快樂的六年。艾爾曼(B.E1man)老師也如榮老師一樣,盡管非常關心我的成長,卻從不干涉我的方向、方法、研究內容。
……

目次

書序緣起
序言
緒論
一、神文與人文
二、天命與天道
三、預言與災祥
四、歷術與歷數
五、烏托邦與救世主
上篇 天命與預言
第一章 “洛陽測影”與“洛州無影”:中古知識世界與政治中心觀
一、“洛州無影”的文化沖突說
二、“洛陽測影”的知識邏輯和思想意涵
三、黃旗紫蓋,終于入洛:洛陽測影與南北對峙
四、推算時間:洛陽測影與日長之瑞
五、武周政權與“洛州無影”
六、義凈與武周政權之關系
七、余論
第二章 “黃旗紫蓋”與“帝出乎震”:中古時代術數語境下的政權對立
一、對峙南北: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的政治宣傳
二、厭勝東南:“黃旗紫蓋”與隋唐長安城
三、天子之氣:云氣占與中古天命說
四、望氣西北:歸義軍時代的“龍興紫蓋”及其思想意義
五、帝出乎震:其含義變形與政權對峙
第三章 “太平天子”:中古時代的救世主主義與政治宣傳
一、貞觀十七年涼州瑞石出現的政治背景
二、作為政治理想的“太平”
三、作為符命的“太平天子”
四、“千年太子”
五、余論:重新審視李唐的神權譜系
第四章 金刀之讖:政治預言與宗教信仰的融合
一、金刀之讖的根源:“種族文化”說與“道教讖記”說
二、尋找新的理論基礎:“劉氏復興”與彌勒新佛
三、走向對立:唐代前期的彌勒叛亂與“金刀”之讖
四、信仰競爭與王權之爭:“真君出世”與“彌勒下生”
五、重新梳理“卯金刀”讖的演進過程
六、結論

中篇 祥瑞與災異
第一章 樂與政通:《景云河清歌》的政治文化史研究
一、《景云河清歌》的內容與背景”
二、祥瑞與“作樂”一
三、“像功德而歌舞”:唐代宮廷樂舞的政治語言“
四、隋文帝“黃鐘一宮,不假余律”的政治含義“
五、太平之樂與亡國之音:《樂緯》的分析
……
第二章 祥瑞抑或羽孽:五色大鳥與中古時代的政治宣傳
第三章 佛教對陰陽災異說的化解:以地震、火災與武周革命為中心
第四章 慶山還是祇阇崛山:重釋《寶雨經》與武周政權之關系

下篇 歷數與歷術
第一章 “朔旦冬至”與“甲子革令”:歷法、中古政治
第二章 “辛酉革命”說與龍朔革命:7-9世紀的緯學思想與東亞政治
第三章 無年號與改正朔:安史之亂中肅宗重塑正統的努力——兼論歷法與中古政治之關系

附錄
動物異象與中古政治——評陳懷宇《動物與中古政治宗教秩序》
征引文獻
書名索引
人名索引
專名索引
后記

書摘/試閱

四、歷術與歷數
時問和空問是人類感知自我存在的基礎。在解釋自己為何具有統治人民的資格時,時間和空間都非常重要。空間容易理解,本書中筆者通過天文測量與天地之中、云氣占與反政治中心主義兩章進行論述。但時間看不見、摸不著,容易讓人困惑,這里再專門交代一下筆者的思路和想法。
1962年2月竺可楨赴廣州參加科學技術十年(1963—1972)規劃會議。會議開幕之前,竺可楨與中科院副院長吳有訓一起去看望陳寅恪。事后竺可楨在日記中寫道:
……又談及今年壬寅,據印度歷乃是大災年。中國相傳“日月合璧,五星連珠”。今年陰歷年初是立春(晦日),而歲逢攝提格,是宋以來第一次(據我估計大約450年一次)。日月合璧無疑是有的,但五星連珠則未必,蓋金木水火土聚于一宿(中國宿又大小不同)乃要數萬年才有一次。①
陳寅恪對年歷之學向來重視,他早年出任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之一時列出他本人指導的學科范圍,排在第一的就是“年歷學(古代閏朔日月食之類)”,其次才是古代碑志與外族有關系者之研究、摩尼教經典回紇譯文之研究、佛教經典各種文字譯本之比較研究,以及蒙古、滿洲書籍及碑志與歷史有關系者之研究②。雖然陳先生并未撰述太多年歷之學的研究文字,但是從竺可楨日記可以看出,他對年歷之學始終抱持著濃厚的興趣。而竺可楨雖然后來主要精力集中于物候學及氣候變遷,但是其青年時代,實際上對天文學史有精湛的研究。此時“三年自然災害,,剛剛結束,陳寅恪雖然失明已久,但是依然關注時局的發展,希望從天文異象中追尋歷史運行的軌跡。
一切的歷史事件都發生在時間里,所有的文明、政權、信仰的興衰更替,也都在時間里發生。對一個政權或一個信仰體系而言,其神圣性成立的一個基礎,也是時間——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它的出現和興起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是歷史的“必然選擇”。它們必須闡述自己在時間長河中的位置,必須說明自己在時間(歷史、現實、未來)里的角色(必然性、神性、異相、自然)。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處在什么樣子的發展階段,代表著什么樣的必然前景。
雖然植根的知識和信仰基礎不同,古今中外的政權和類政權體制,在維護專制統治合法性的做法方面,并沒有顯著的區別。我們現在把基督教主導的歐洲歷史稱為“中世紀”,但是當時的基督教知識分子并不這么認為。他們認為世界歷史和基督教的歷史是同一的,始自伊甸園里的亞當和夏娃,終結于“末日審判”①。在這種觀念下,他們的時代就是耶穌第一次來到人間之后的時代,而他們對人類歷史的分期是建立在人類世界會走到盡頭的認知基礎上的。當基督教觀念已經牢固地支配著意識領域時,中世紀的史書作者們記載自己的歷史、文化和制度時,不再將它們追溯到羅馬世界,而是歸于他們自己②。他們并不認為自己是處在一個所謂的“中世紀”。對他們來說,他們就是現代——他們代表的才是真理和歷史發展的趨勢。工業革命之后各種政治思潮的興起,雖然理論千變萬化,于J出的旗號五花八門,但是無不需要極力論證自己代表的才是真正的歷史發展趨勢。近代歷史發展觀雖然逐漸排除了“神學”的影響。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07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