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資治通鑒(簡體書)
滿額折

資治通鑒(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8.8 元
定價
:NT$ 113 元
優惠價
8798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資治通鑒》簡單來講,就是一部歷史書,記載了長達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首先這本書是一部政治史。國家的興亡,君主的賢愚,官吏的良莠,構成了書的主要環節。它對歷代王朝的政治措施、統治集團中主要人物的英明果斷進行贊頌,對腐敗現象進行揭露,警示皇帝要吸取前朝統治者的經驗教訓。除此之外,它還是一部軍事史,記錄了中國歷史上諸多以少勝強的戰役,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對軍事、政治進行記錄之外,它還記錄了經濟、文化和歷史評論。經濟方面,歷代的重要經濟制度、改革措施都有記載。文化方面,上至先秦諸子,下至漢唐名士,文學、宗教、藝術、歷法、天文地理等各種內容都有體現。歷史評論有兩類:一類是作者本人對史實發表的議論,另一類是引用前人的論述。在行文上生動優美、結構嚴謹,堪稱中國文學史上難得一見的瑰寶,展現了作者如火純青的文字駕馭能力。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1086年),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北宋陜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縣,原字公實,后改君實,原號迂夫,后改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司馬光著述頗多。除了《資治通鑒》,還有《通鑒舉要歷》八十卷、《稽古錄》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學、經學、哲學乃至醫學方面都進行過鉆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詩草》《注古文學經》《易說》《注太玄經》《注揚子》《書儀》《游山行記》《續詩治》《醫問》《涑水記聞》《類篇》《司馬文正公集》等。在歷史上,司馬光曾被奉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兩人是孔子和孟子)。

名人/編輯推薦

注音解詞釋疑,無障礙讀原音。
根據最新版《語文課程標準》和各版本教材修訂
【無障礙閱讀】
讓孩子們有興趣讀和讀上去不難。叢書將生僻詞、重要人物、重點語句、引用內容等進行了詳細的注釋和精評,促使孩子們更多、更好、更快地閱讀;
【導讀】
全書導讀使孩子知道所閱讀圖書的整個故事情節,做到了然于心。獨特的導學提示讓孩子們知曉名著應該讀什么,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感悟、學習文學知識、積累寫作素材,做到讀有所得。
【新課標素質閱讀】
叢書所選編目大都是與課本同步的名著,孩子愛看。書中的導讀和思考題讓孩子讀有所思,讀有所悟,滿足這個年齡段對社會、對人生的好奇與探索的需求,保留了名著特有的認識人生的特點。
國學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國脈傳承的精神紐帶,是中華民族面臨嚴峻挑戰以及面對各種復雜環境屹立不倒、歷經劫難而百不撓的力量源泉。
本書在展現經典原貌的同時對文中的閱讀障礙加以注解和評析,掃除同學們閱讀過程中的障礙,更好的理解文中的內容,加深閱讀印象,提高閱讀效率。
希望本從書能夠帶領讀者重溫古文化之旅,感悟國學經典的博大精深,從國學經典中汲取知識,獲得文化熏陶。


目次

周紀
三家分晉
豫讓復仇
吳起才識
商鞅變法
圍魏救趙
客死秦國
胡服騎射
長平之戰
毛遂自薦
竊符救趙
李園亂楚
荊軻刺秦
大澤起義
破釜沉舟

周紀 
三家分晉 
豫讓復仇 
吳起才識 
商鞅變法 
圍魏救趙 
客死秦國 
胡服騎射 
長平之戰 
毛遂自薦 
竊符救趙 
李園亂楚 
荊軻刺秦 
大澤起義 
破釜沉舟 
漢紀 
楚漢相爭 
韓信之死 
諸呂之變 
飛將李廣 
大將衛青 
戾太子事件 
王莽復出 
馬皇后抑制外戚 
宦官專權 
魏紀 
司馬懿誅曹爽 
晉紀 
桓溫廢立 
淝水之戰 
齊紀 
魏遷洛陽 
梁紀 
侯景之亂 
陳紀 
楊堅篡周 
隋紀 
楊廣奪嫡 
唐紀 
玄武門之變 
貞觀治道 
中宗復辟 
中宗和韋后之死 
李林甫當政 
馬嵬事變 
李輔國弄權 
王叔文、王伾用事 
李锜叛亂 
甘露之變 
唐昭宗和朱溫 
后梁紀 
叔侄之爭 
承業進諫 
后周紀 
周世宗征伐淮南


書摘/試閱

周 紀
三家分晉
【原文】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初,智宣子將以瑤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瑤之賢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髯長大則賢,射御足力則賢,伎藝畢給則賢,巧文辯慧則賢,強毅果敢則賢,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賢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誰能待之?若果立瑤也,智宗必滅。”弗聽,智果別族a于太史為輔氏。趙簡子之子,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將置后,不知所立。乃書訓戒之辭于二簡,以授二子曰:“謹識之。”三年而問之,伯魯不能舉其辭,求其簡,已失之矣。問無恤,誦其辭甚習,求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于是簡子以無恤為賢,立以為后。簡子使尹鐸為晉陽。請曰:“以為繭絲b呼?抑為保障c呼?”簡子曰:“保障哉!”尹鐸損其戶數。
【注釋】
a別族:從智氏宗族分出,另立族姓。
b繭絲:指斂取人民的財物像抽絲一樣,不抽盡就不停止。
c保障:指待民寬厚,少斂取財物,猶如筑堡為屏障一樣。
【譯文】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當初,智宣子準備立智瑤為繼承人。族人智果說:“不如立智宵好。因為智瑤比別人賢能的地方有五點,卻有一點短處。他留有美髯,身材高大,是一賢;擅長射箭,駕車有力,是二賢;技能出眾,才藝超群,是三賢;巧言善辯,文辭優美,是四賢;堅強果決,剛毅勇敢,是五賢。雖然有如此的賢能,但他唯獨沒有仁德之心。如果他運用這五種賢能去駕馭別人,而用不仁之心去力行,誰能受得了呢?如果立智瑤為繼承人,智氏種族必遭滅門之災。”智宣子對此置之不理。智果為了避災,改依別族為輔氏。趙國大夫趙簡子的大兒子叫伯魯,小兒子叫無恤。趙簡子不知道立哪一個為繼承人更好,于是他把日常訓誡之言刻在兩塊竹簡上,分別交給兩個兒子,并囑咐道:“用心記住這些話!”過了三年,趙簡子叫來兩個兒子,詢問他們竹簡上的內容。大兒子伯魯說不出來,讓他拿出竹簡,他說早已丟了。趙簡子又問小兒子無恤,他則熟練地將竹簡上的話背出,問他竹簡在哪兒,他立即從袖中取出奉上。通過這件事,趙簡子認為無恤賢能,便立他為繼承人。趙簡子派尹鐸去治理晉陽,尹鐸請示:“您是打算讓我去抽絲剝繭般地搜刮財富呢,還是把那里建為一道保障呢?”趙簡子說:“建為一道保障。”尹鐸便去整理戶籍,減少交稅的戶數,減輕百姓的負擔。
【原文】
簡子謂無恤曰:“晉國有難,而無以尹鐸為少,無以晉陽為遠,必以為歸。”及智宣子卒,智襄子為政,與韓康子、魏桓子宴于藍臺。智伯戲康子而侮段規。智國聞之,諫曰:“主不備,難必至矣!”智伯曰:“難將由我。我不為難,誰敢興之?”對曰:“不然。《夏書》有之曰:‘一人三失,怨豈在明,不見是圖。’夫君子能勤小物,故無大患。今主一宴而恥人之君相,又弗備,曰不敢興難,無乃不可乎!、蟻、蜂、蠆a,皆能害人,況君相乎!”弗聽。
【注釋】
a蠆(chài):蛇、蝎類的毒蟲的古稱。
【譯文】
趙簡子對兒子無恤說:“晉國如果有禍亂,你不要嫌尹鐸的地位低,不要嫌晉陽地方遠,一定要以他那里作為依靠。”等智宣子去世后,智襄子智瑤繼位當政,他與韓康子、魏桓子在藍臺飲宴。席間,智襄子戲弄韓康子,又羞辱了他的國相段規。智瑤的家臣智國聽說此事,便告誡說道:“主公,您不加提防,災禍就一定會降臨啊!”智瑤說:“別人的生死禍福都取決于我。我不降災落禍,誰還敢興風作浪?”智國說:“并不是您說的那樣。《夏書》上有這樣的話:‘一個人屢次犯錯,人們的怨恨往往克制著不表露出來,所以要在不顯著時謹慎提防。’賢德的人要在小事上謹慎戒備,才能避免招來大禍。現在主公在一次宴會上就得罪了人家的國君和國相,事后又不加戒備,還說別人不敢興風作浪,這恐怕不行啊!蚊子、螞蟻、蜜蜂、蝎子都能害人,何況是國君、國相呢!”智瑤不聽。
【原文】
智伯請地于韓康子,康子欲弗與。段規曰:“智伯好利而愎,不與,將伐我;不如與之。彼狃于得地,必請于他人;他人不與,必向之以兵。然則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變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萬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悅。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與。任章曰:“何故弗與?”桓子曰:“無故索地,故弗與。”任章曰:“無故索地,諸大夫必懼;吾與之地,智伯必驕。彼驕而輕敵,此懼而相親。以相親之兵待輕敵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長矣。《周書》曰:‘將欲敗之,必姑輔之;將欲取之,必姑與之。’主不如與之以驕智伯,然后可以擇交而圖智氏矣。奈何獨以吾為智氏質乎!”
【譯文】
智瑤向韓康子提出割地的要求,韓康子不同意。段規說:“智瑤貪財好利,又剛愎自用,如果不割地給他,他一定會討伐我們,不如答應他。他得到了土地,一定會更加狂妄,而再向別人索要;別人不給,他一定會興兵討伐。這樣一來,我們便避開了禍患,就可以伺機而動了。”韓康子說:“好主意。”便派使臣去見智瑤,同意把一塊有萬戶人家的土地割讓給他。智瑤大喜,果然又向魏桓子提出割地要求,魏桓子打算不給他。任章問:“為什么不給呢?”魏桓子說:“他無緣無故地來要地,所以不給。”任章說:“智瑤無緣無故地強索他人領地,一定會引起其他大夫官員們的警懼,我們答應給地,他一定會驕傲。他因驕傲而輕視敵人,我們因恐懼而互相團結。用團結的隊伍來對付驕傲的智瑤,智氏的命運就不會長久了。《周書》說:‘要想戰勝敵人,姑且先聽從他;要想奪取敵人的利益,姑且先給他一些好處。’主公不如先答應智瑤的要求,以助長他的驕橫,然后我們可以選擇盟友共同對付智氏,何必要單獨成為智瑤的攻擊目標呢!”
【原文】
桓子曰:“善。”復與之萬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趙襄子,襄子弗與。智伯怒,帥韓、魏之甲以攻趙氏。襄子將出,曰:“吾何走乎?”從者曰:“長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罷力以完之。又斃死以守之,其誰與我!”從者曰:“邯鄲之倉庫實。”襄子曰:“浚民之膏澤以實之,又因而殺之,其誰與我!其晉陽乎,先主之所屬也,尹鐸之所寬也,民必和矣。”乃走晉陽。
三家以國人圍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產蛙,民無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韓康子驂乘a。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國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絳水可以灌平陽也。疵謂智伯曰:“韓、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疵曰:“以人事知之。夫從韓、魏之兵以攻趙,趙亡,難必及韓、魏矣。今約勝趙而三分其地,城不沒者三版,人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無喜志,有憂色,是非反而何?”
【注釋】
a驂(cān)乘:又作“參乘”,陪乘或陪乘的人。
【譯文】
魏桓子說:“好。”于是也把一塊萬戶人口的土地割讓給智瑤。智瑤又向趙襄子索要蔡和皋狼兩處土地。趙襄子拒絕了他。智瑤勃然大怒,率領韓、魏的軍隊進攻趙氏。趙襄子準備外出避難,問道:“我到哪里去呢?”隨從建議:“長子城最近,而且城墻堅厚完整。”趙襄子說:“百姓筋疲力盡才修好城墻,又要他們舍身入死地為我守御,誰能與我同心?”隨從又說:“邯鄲城倉庫充實。”趙襄子說:“搜刮民脂民膏才使倉庫充實起來,又因為倉庫充實而讓百姓送命,他們能與我同心嗎?還是投奔晉陽吧,那里是先主的屬地,尹鐸又待民寬厚,百姓一定會和我們同舟共濟的。”于是趙襄子逃往晉陽。
智瑤、韓康子、魏桓子三家圍住晉陽,引水灌城。城墻只剩六尺露出水面,鍋灶泡在水中,青蛙四處亂跳,但百姓都沒有叛變之心。智瑤巡視水勢,魏桓子為他駕車,韓康子持矛居右護衛。智瑤說:“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亡人之國啊!”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碰韓康子,韓康子也踩了踩魏桓子的足背——因為汾水可以灌魏國都城邑,絳水也可以灌韓國都城平陽啊!智家的謀士疵對智瑤說:“韓魏兩家一定要反叛了。”智瑤問:“你怎么會知道?”疵說:“我是就人之常情而論的。我們調集韓、魏兩家的軍隊來圍攻趙家,趙氏滅亡,隨后災難必然會降臨到韓、魏兩家。我們約定滅掉趙氏后,三家分其地。現在,晉陽城僅差六尺就被水淹沒了,城中糧絕,已經在宰馬為食了,破城也是指日可待。然而,這兩人不但沒有高興的表情,反而面有憂色。這不是要反叛又是什么?”
【原文】
明日,智伯以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讒人欲為趙氏游說,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趙氏也。不然,夫二家豈不利朝夕分趙氏之田,而欲為危難不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對曰:“臣見其視臣端而趨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疵請使于齊。
趙襄子使張孟談潛出見二子,曰:“臣聞唇亡則齒寒。今智伯帥韓、魏以攻趙,趙亡則韓、魏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謀泄,則禍立至矣。”張孟談曰:“謀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傷也?”二子乃陰與張孟談約,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殺守堤之吏,而決水灌智伯軍。智伯軍救水而亂,韓、魏翼而擊之,襄子將卒犯其前,大敗智伯之眾。遂殺智伯,盡滅智氏之族。唯輔果在。
【譯文】
第二天,智瑤把疵的話告訴了韓、魏二人。二人齊聲說道:“這一定是小人想為趙氏游說,使主公您懷疑我們兩家,從而放松對趙氏的進攻。不要相信這樣的話。我們兩家豈會放棄馬上就要分到手的趙氏之地,而去圖謀那既危險又必不可成的事呢?”兩人走后。疵進來,問道:“主公,您為什么把臣的話告訴他們兩人呢?”智瑤吃驚地問:“你怎么知道的?”疵說:“剛才他們兩個人見到我,便仔細地端詳我,然后匆匆走開,可見他們已經知道我識破他們的心思了。”智瑤不聽疵的勸諫,仍不肯改變主張。疵見狀,便只好請求出使齊國。
趙襄子派遣張孟談秘密出城,來見韓、魏二人,說道:“我聽說唇亡則齒寒。現在智瑤率領韓、魏兩家進攻趙家,趙家一亡,就該輪到你們兩家了。”韓康子、魏桓子說:“我們也知道會這樣,只怕事情還未辦好而計謀先泄露了出去,那樣就要大禍臨頭了。”張孟談說:“計謀出自兩位主公之口,只進入我一人耳中,有什么妨害呢?”于是兩人秘密地與張孟談商議,約定好起事的日子,然后便讓他回城了。這天夜里,趙襄子派人殺死智軍守堤官吏,決開堤口,讓大水倒灌智瑤軍營。智瑤軍隊為救水亂作一團,韓、魏兩軍乘機從兩邊殺來,趙襄子率兵從正面攻擊,大敗智瑤之軍,殺了智瑤,又將智氏族人盡行誅滅。只有輔果一家幸免于難。
【評析】
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智氏,三分晉國土地。從此,晉國為韓、趙、魏三家瓜分。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認三家為諸侯,標志著戰國時代的開始。這篇“三家分晉”講的就是這個故事。躊躇滿志的智瑤以為攻下趙氏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卻沒有考慮到韓、魏兩家為了自身的利益,會和趙氏合作。當智瑤正沉浸于獨霸晉國的美夢之中的時候,自己反而成了眾矢之的,落得家破身亡。
豫讓復仇
【原文】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三家a分智氏之田。趙襄子漆b智伯之頭,以為飲器。智伯之臣豫讓欲為之報仇,乃詐為刑人,挾匕首,入襄子宮中涂廁。襄子如廁心動,索之,獲豫讓。左右欲殺之,襄子曰:“智伯死無后,而此人欲為報仇,真義士也!吾謹避之耳。”乃舍之。豫讓又漆身為癩,吞炭為啞,行乞于市,其妻不識也。行見其友,其友識之,為之泣曰:“以子之才,臣事趙孟,必得近幸。子乃為所欲為,顧不易邪?何乃自苦如此!求以報仇,不亦難乎?”豫讓曰:“不可!既已委質c為臣,而又求殺之,是二心也。凡吾所為者,極難耳。然所以為此者,將以愧天下后世之為人臣懷二心者也。”襄子出,豫讓伏于橋下。襄子至橋,馬驚,索之,得豫讓,遂殺之。
【注釋】
a三家:指原來晉國的韓、趙、魏三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共同出兵消滅了智氏,周天子只好承認三家的諸侯地位。自此,中國的歷史進入了戰國時代。
b漆:名詞作動詞,用油涂到物體上。
c委質:臣服、歸附。
【譯文】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韓、趙、魏三家分了智氏的田地。趙襄子還把智伯的頭顱油漆后,當做自己的飲酒器具。智瑤的臣子豫讓打算為主公報仇,就假扮為受過刑罰做苦工的人,暗藏匕首,進入了趙襄子宮中的廁所里面打掃衛生。趙襄子在上廁所的時候,心里忽然感到一陣不安,就下令搜查,把豫讓逮住了。趙襄子周圍的人都想殺掉豫讓,而趙襄子卻說:“智瑤死了沒有什么后人,這個人卻想為他報仇,是一條真正的漢子!我以后小心戒備就可以了。”然后把豫讓給釋放了。豫讓又把自己的全身涂成黑色,好像得了癩病一樣,還吞下火炭使聲音變得嘶啞,在集市上乞討度日,就連他的妻子也沒有認出他來。豫讓走到一位朋友面前,朋友認出他以后大吃一驚,流著淚對他說:“以你的才能,在趙襄子手下做臣子,必然會得到機會接近他。到時候你想做什么,還不是易如反掌?怎么能自殘形體以至于此呢?用這種方式來報仇,不是太難了嗎?”豫讓說:“不可以!如果已經委身做他的臣子,而又找機會去殺掉他,這是對他懷有二心。我也知道自己想做的事情非常難以實現,但是我之所以堅持這么做,是要后世那些為人臣子而心懷不忠的人感到羞愧!”有一次,趙襄子出宮,豫讓就埋伏在他必經的橋下。趙襄子走到橋邊,所騎的馬忽然受驚,就下令搜索,逮住了意圖行刺的豫讓,然后殺了他。
【評析】
俠客是我國自古就有的一類人,特別是在戰火紛飛的時候,俠客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豫讓為了報仇刺殺趙襄子,聶政刺死了俠累,這些人都是俠義、豪爽、重信用的人。和秦朝的荊軻、唐朝的紅線、聶隱娘等人一樣,他們都是為了自己的恩人或主人不畏生死、慷慨赴難的俠義之士。就像李白寫的“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這樣的人活著就是供后人敬仰的。
吳起才識
【原文】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安王十五年(公無前403年,公元前387年)
吳起者,衛人,仕于魯。齊人伐魯,魯人欲以為將,起取齊女為妻,魯人疑之,起殺妻以求將,大破齊師。或譖a之魯侯曰:“起始事曾參,母死不奔喪,曾參絕之。今又殺妻以求為君將。起,殘忍薄行人也。且以魯國區區而有勝敵之名,則諸侯圖魯矣。”起恐得罪,聞魏文侯賢,乃往歸之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