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覺悟:濟群法師談人生佛教與智慧人生(簡體書)
滿額折

覺悟:濟群法師談人生佛教與智慧人生(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價
:NT$ 192 元
優惠價
87167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每個眾生都具有覺悟的潛質,具有成佛的力量;佛是覺悟者,法是認識宇宙人生,走向覺醒的方法;認識人生,改善人生,覺悟人生!《覺悟》是濟群法師歷年弘法的理念和核心思想,特別是他在太虛大師人間佛教思想基礎上提出了人生佛教,用佛法的智慧來指導人生。本書分三篇:「有所思」,講述人生佛教的提出和思考過程;「有所行」,講述佛教教育、弘法的具體實踐;「修學之旅」則是濟群法師本人的修學經歷和體會。 濟群法師,當代著名高僧,溈仰宗第十代傳人。1984年畢業於中國佛學院,現任戒幢佛學研究所所長,閩南佛學院研究生導師。濟群法師多年來一直從事佛學研究及教學、弘法的工作。並受聘為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廈門大學宗教研究所高級顧問、客座教授。

作者簡介

濟群法師,當代著名高僧,溈仰宗第十代傳人。 1984年畢業于中國佛學院,現任戒幢佛學研究所所長,閩南佛學院研究生導師。濟群法師多年來一直從事佛學研究及教學、弘法的工作。并受聘為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廈門大學宗教研究所高級顧問、客座教授。擅講唯識、戒律、阿含等課程。 濟群法師是學修并重的僧人,他繼承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讓人生更智慧”的理念,并結合目前社會現狀,為大眾解說、傳授正法。為使佛法走近生活,濟群法師從不排斥使用現代工具輔助弘法,所以早在20年前便開始使用電腦,為信眾答疑解惑,在10多年前便建立個人主頁并相繼開辦網絡佛學院、開設個人博客、微博等,目前擁有粉絲40多萬人。近年來,濟群法師還積極投身于建設大型公益性學習組織——菩提書院。

名人/編輯推薦

濟群法師是當代著名高僧,學修并重的僧人! 善用網絡開示智慧法語,微博達人,新浪微博粉絲超過50萬人!
創辦大型公益學習型組織“菩提書院”,教化眾多海內外信眾!
本叢書從歷年精華文章中精選五大主題,問道、覺悟、安心、處世、云水禪心。幫助解決人生困惑,調適心靈,獲得智慧人生!
周國平鄭重推薦!

自序:在許多人心目中,佛教只是燒香、拜佛、求平安、求保佑,除此之外,不知道佛法跟生活有什么關系;也有人覺得佛法是高深的哲理,距離現實人生很遙遠,不知道對當下的生活有什么幫助。
我覺得佛法這么好,了解的人卻這么少,實在很遺憾!這種想法不光是佛法能不能得到廣泛傳播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太需要佛法了。我一向比較講究實用,倘若佛法缺少實用的價值,我想我應該不會選擇佛教作為我的信仰,更不會獻身于佛法的弘揚。
佛法的智慧,對中國人來說有兩個重大意義:一是繼承傳統文化的意義。說到中國傳統文化,人們比較容易想到儒家、道家思想,認為佛教是外來的。其實佛教傳到中國兩千多年了,自漢魏以來儒釋道三家思想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力量。佛教思想也滲透到中國文化的各個領域,如文學、哲學、藝術、民俗等,和中國文化水乳交融,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了解佛學,就不能很好的繼承中國傳統文化。
另外,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對于了解心性,了悟生命真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今社會,許多人都活在浮躁、混亂中,內心總有許多困惑、許多煩惱,雖然擁有豐富的物質條件,但活得并不幸福、并不自在。原因在哪里呢?
這個世界由兩大因素組成的,一是物質,一是心靈。當物質極大豐富卻不能給人們帶來快樂時,那原因一定是出在心靈上,于是人們開始關心心理問題。這幾年,心理學逐漸受到重視,涌現出一大批心理學的從業者。本人也經常應邀參加心理學界高層論壇的對話,以及一些心理學高端培訓的講座,這些活動讓我對心理學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時也和心理學界結下很深的因緣。
其實,佛法就是東方的心理學。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儒家是做人、治理國家的哲學;道家是養身,追求長生不老的學問;佛家是心性之學。佛教傳到中國以來,一直承擔著中國人心理輔導的角色,幫助中國人了解自己的心性,乃至明心見性,解除生死輪回。從實現心靈的安寧,到解決生命永恒的困惑。
西方心理學雖然源于古希臘哲學,但主要還是立足于唯物科學的基礎上,在佛教看來,對于心理問題的解決也是不究竟的。在東西文化交流的過程中,許多西方心理學家,紛紛把目光轉向東方的佛教。學習南傳的禪修,漢傳的禪宗,以及藏傳佛教,把佛法的智慧運用到心理學的理論建設和心理治療,這方面的成果也頻繁被翻譯到國內,在許多書店中都能看到。國內也有不少心理學的從業者開始學佛,參加禪修。
在這個充滿浮躁、混亂的時代,佛法的覺醒之光,是這個時代的希望。佛陀對我們這個世界眾生的最大貢獻,是他在菩提樹下明心見性,發現了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有覺悟的潛質。也就是眾生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這無疑是給我們人類生命帶來光明和希望。
人類因為無明,看不清自己,也不認識世界,產生對自我的錯誤設定,對世界的錯誤認識,由此發展出貪嗔癡煩惱,形成了凡夫心的迷惑系統。人類深陷在這樣的生命系統中,長久地輪回著,看不到方向,找不到出路。在煩惱中掙扎,在痛苦中煎熬。
佛陀的教法,便是幫助我們開發覺悟潛質的智慧和方法,它可以幫助我們認清生命的真相,走出迷惘,走向覺醒。佛教所說的解脫,似乎離我們很遙遠,其實跟我們關系非常密切,因為我們的內心有許多困惑、許多焦慮、許多煩惱,通過戒定慧的修行,這些都是可以究竟解除的。佛教所說的涅槃,便是代表著煩惱徹底的平息和寂靜。
佛法既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生命的永恒困惑,也能給我們的現實人生以智慧的指導。學佛并非要放棄一切,也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智慧的過紅塵生活。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一直立足于對人生問題的關注,從佛法的角度,對現實人生存在的各種問題,提供思考和解決方法,先后在高校、企業界、佛教界、心理學界等,發表各種專題演講或討論交流,這些內容也都陸續整理成書,收集在這套叢書中。
我希望這套叢書的出版,能夠幫助更多的人正確認識佛法,走進佛法。讓生命的覺醒之光,在這個時代發揚光大。

濟群
2012年秋寫于阿蘭若

目次

【有所思】
信什么,怎么信——當代信仰問題的思考
改良社會人心的一劑良藥——佛教在當代社會
佛教的人本主義運動——人生佛教的思考
人成即佛成——人生佛教在當代的弘揚

【有所行】
佛教的教育
我理想中的僧教育
一座沒有圍墻的心靈學院:菩提書院

【修學之旅】
我的修學經歷——與閩院畢業生談心
發心求正覺,忘己濟群生——訪戒幢佛學研究所所長濟群法師
【有所思】
信什么,怎么信——當代信仰問題的思考
改良社會人心的一劑良藥——佛教在當代社會
佛教的人本主義運動——人生佛教的思考
人成即佛成——人生佛教在當代的弘揚

【有所行】
佛教的教育
我理想中的僧教育
一座沒有圍墻的心靈學院:菩提書院

【修學之旅】
我的修學經歷——與閩院畢業生談心
發心求正覺,忘己濟群生——訪戒幢佛學研究所所長濟群法師

【有所思】
信什么,怎么信——當代信仰問題的思考
改良社會人心的一劑良藥——佛教在當代社會
佛教的人本主義運動——人生佛教的思考
人成即佛成——人生佛教在當代的弘揚

【有所行】
佛教的教育
我理想中的僧教育
一座沒有圍墻的心靈學院:菩提書院

【修學之旅】
我的修學經歷——與閩院畢業生談心
發心求正覺,忘己濟群生——訪戒幢佛學研究所所長濟群法師


書摘/試閱

佛教的教育
在座各位都是從事教育的,其實,佛教也是一種教育。我們所在的寺院,就具有學校的功能。它的教化包括兩方面,一是對出家人的教化,一是面向社會的教化。
一、佛教的教育目標
寺院供奉的造像有兩大類,一是屬于護法,如我們熟悉的四大天王等,相當于現代社會的保安人員,起到維護道場的作用。另一部分,就是佛、菩薩、羅漢造像,這些屬于教育目標的象征。佛教的教育目標是什么?就是通過佛教特有的教育方式使人成為圣賢。其中,又包含三級目標。
初級目標,是通過人天乘的教育,造就身心健康、品行高尚的人。
中級目標,是通過聲聞乘的教育,造就解脫的圣者,也就是佛教所說的阿羅漢。所謂解脫,就是通過修行徹底擺脫生命內在的迷惑煩惱,證得涅槃。不少人以為,涅槃就是死亡的代名詞,其實不然。涅槃是代表寂靜,是煩惱平息后的內心寂靜。這種寂靜不是無聲的安靜,而是體悟宇宙究竟真理后,由空性散發的強大力量。阿羅漢,就是聲聞乘的最高果位,是證得涅槃解脫的圣者。
高級目標,是通過菩薩道的教育,造就佛陀那樣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究竟覺者。在很多人感覺中,佛菩薩只是存在于書本和想象中,是脫離現實的。其實,成佛并不是成為行走云端的神仙,而是代表高尚生命品質的成就。這種品質包括三部分,分別是斷德、智德和悲德。所謂斷德,即斷除一切煩惱,這也是中級目標所成就的。所謂智德,即圓滿一切智慧,這種智慧并不是通常所說的知識,而是通達宇宙真相的能力,是超越思維和理性的根本智慧。這種能力是眾生本自具足的,只須通過修行開發出來。所謂悲德,即成就大慈大悲的品質,對一切眾生都能生起無限的、平等無別的慈悲。這就需要發起菩提心,愿為眾生拔苦與樂。具備這種愿望并付諸實踐者,就是菩薩。
二、為什么接受教育
從教育目標可以看出,佛教就是人格改造的教育,是生命提升的教育。那么,佛陀為什么要施設這樣的教育?我們又為什么要接
受這樣的教育?
1.無明造成的誤解
生活在這個世間,時時都要面對很多問題。如何看待這些現象?多數人會以為,凡我親眼所見,必是最真實的。因為我們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的看法。那么,這種經驗究竟有多大的可靠性?
關于這個問題,佛法有著極為精辟的論述。如唯識宗是以三性理論將世界分為三個層面,一是超越對待的真理世界,即圓成實的世界;一是客觀的現象世界,即依他起的世界;一是在呈現于我們認識上的世界,即遍計所執的世界。
佛法告訴我們,在認識上呈現的世界,是被我執處理過的,和客觀世界并非一體。比如眼前這個杯子,呈現在認識上的,不僅包括杯子的形狀體積,還有是否美觀、是否值錢、是否屬于我等種種設定。這些設定都是我們附加其上的,并非客觀存在。但我們卻會執著這些設定,認為它就是美的,就是值錢的,就是我的。就像夜行人遇到一條繩子,因看不清而誤以為蛇,嚇得魂飛魄散。從客觀來說,只有繩子而沒有蛇。但在我們的感覺中,卻只有蛇而沒有繩子。
我們所認為的美丑、價值等等,只是投射于境界的認識,是蛇而非繩子。但我們投射之后,卻覺得這就是親眼所見,就是絕對真實。伴隨這種錯誤認識,貪隨之而來了,嗔隨之而來了,煩惱隨之而來了。
我們每天忙來忙去,表面看是忙于各種事務,事實上,都是為內心不斷增長的需求忙碌。比如做事業,固然有種種不得已的客觀理由,但更關鍵的,是因為我們需要這份事業來支撐,似乎這樣才會有成就感,才會無愧于人生。伴隨這種執著,對事業的需求又會進一步成長。然后再來看待事業時,就戴上了變色眼鏡。因為我們是帶著一系列依托事業而產生的情緒來看問題,這些心理將推動對事業的追逐。在追逐過程中,相關心理又得到增長,從而產生更高需求。
2.認清人生本質
我們需要接受教育的原因還在于,現前生命存在種種缺陷。主要體現于兩方面,一是存在迷惑,二是存在煩惱。這是佛陀對生命現實所作的審視和評估,結論就是———人生是苦。
當然,從現象層面來說是苦樂參半的。佛教也承認情感有苦樂憂喜舍的不同,他所說的這種苦,是對生命本質的透視。因為一切快樂都是由某種渴求得到緩解而產生,而渴求本身是痛苦之因。任何緩解只能起到局部和暫時的作用,無法改變其痛苦本質。就像醫生可以治療疾病,但無法改寫有生必有死的結局。
我們還要看到,認識苦不是為了被動地接受苦,而是為了正視現實,尋求究竟的離苦之道。所以說,這種對苦的認識是直面人生的積極態度,并非逃避現實的消極心態。
人生痛苦是多方面的,如色身的生老病死,及無明、欲望制造的煩惱。此外,還有社會環境帶來的痛苦,如怨憎會、求不得、愛別離;有自然環境帶來的痛苦,如天災人禍、酷暑嚴寒。從表面看,這些痛苦似乎是外來的,是加載于身心的客觀存在。事實上,所有痛苦都根源于內心,都取決于我們看待問題的方式。
如求不得苦,這種苦的程度,就在于我們對這一追求的執著程度。若是志在必得,那么,得不到的痛苦將無比強烈。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輕者導致精神受挫,重者甚而自尋短見。其實,任何追求都有得到和得不到兩種可能。只要對此有客觀認識,那么,得到固然欣喜,得不到也能坦然面對。怨憎會也是同樣,若能以慈悲而不是對立的心看待他人,也就沒有什么冤家仇敵了,自然不會有冤家路窄的痛苦。
此外,從個人到社會的一切變故,只要我們能正確面對,都不會因此帶來無法承受的痛苦。因為世間是無常的,這種無常是本來如此的現實。只是我們將這種無常誤以為常,才會因此感到不幸。所以,這種不幸在很大程度上是因誤解而造成,并不在于環境。如果僅僅從環境著手改變,是無法根除痛苦的。
3.盲目需求和錯誤依賴
佛法認為,一切問題的根源在于惑和業。惑就是迷惑,就是不了解自己,不了解世界,所以我們往往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些什么。一個人究竟需要多少才能過日子?對古人來說,電腦、手機和各種家用電器都是聞所未聞的,但生活并不因此缺少什么。但對現代人來說,少了任何一樣都會帶來諸多不便。為什么會產生這個問題?正是因為我們的盲目需求以及對需求形成的依賴所造成。
今天的社會,商家都在拼命鼓動消費。對于那些本身就在四處追逐的人,是根本經不起誘惑的。所以當一個新品出現時,立刻會被抓住,由此建立一種需要。一旦習慣這種需要,又會進而形成依賴。對商家來說,市場是可以培養的。這種培養,其實就是在培養
人們的需求,以及對這種需求的依賴。
沒有某種需求,我們就不會有這一需求無法滿足的煩惱。而當需求上升到依賴時,就埋下了心理疾病的隱患。如近年出現的電子游戲依賴癥、手機依賴癥、電子郵件依賴癥等,就是非常典型的病例。在電子游戲沒有出現時,世間哪有什么電子游戲依賴癥呢?而當人們產生這種需求時,就成為潛在患者了,或者說,成為某種病原體的攜帶者。
事實上,我們對家庭、感情、事業的需求也會形成依賴,也會帶來同樣的問題。這種需求越強烈,越執著,發病幾率就越高,病情就越嚴重。這些需求其實都是我們制造的心靈影像。你覺得這是成就,將此設定為目標,然后不斷追逐,樂此不疲。一旦目標破滅,就會茫然失措。就像奮力撲向一堵幻覺中的墻,不料卻撲了空,重重摔倒在地。所以說,痛苦的根源不在別處,就在于需求以及對需求的依賴。
今天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時代更為豐富。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混亂。這種環境中,很容易滋長各種需求,這使現代人活得很累。你要問哪個人苦不苦,多半不會認為苦。因為大家覺得生活條件不錯,不愿承認痛苦。事實上,現代人也沒有非常深刻的痛苦。因為物質享樂層出不窮,一種渴求得不到滿足時,很快可以找到替代品。所以這種渴求尚未達到一定的量就會被轉移,而不是在那里不斷累積。但人們也因此制造了更多需求。
過去的人,生活所需不過是吃飽穿暖,而現代人卻很難滿足于簡單的溫飽。因為他們已在不知不覺中制造了過多需求,應付這些需求,就足以讓人疲于奔命了。這種勞累,甚至已波及孩子。二十年前的孩子,還能有輕松快樂的童年。但在今天,除了日益繁重的學習外,他們還需要用所剩無幾的課外時間再去進修英語、繪畫、音樂、舞蹈等種種課程。更何況,其中很多人還不是出于興趣。在這種超負荷勞累中成長起來的孩子,能有健康的身心嗎?
4.造業和輪回
現代社會的最大問題,就是人的心態不健康,普遍活得浮躁而混亂。需求太多,情緒太多,卻從未管理。這種狀態,就是惑業苦的狀態。因為迷惑而產生錯誤觀念,因為錯誤觀念而產生煩惱。這些不良心理的成長過程,就是業的成長過程。
業就是行為,包括思想、語言、身體三種。通常,我們更多是關注表現出來的行為,卻忽略了尚未表現的行為。事實上,不論這一行為是否表現出來,都會在內心留下痕跡,形成內在的心理結果,影響未來的生命走向。
在座的每個人都不一樣。長得不一樣,想法不一樣,性格不一樣,興趣愛好也不一樣,這些差別是來自生活方式和心靈軌道的積累。這種積累的發展,就會呈現出相應的生命形態。所以,商人有商人的特征,軍人有軍人的特征,藝術家有藝術家的特征。
佛教所說的六道,也是生命發展過程中呈現的不同形態。比如餓鬼是代表渴求的心理,這種渴求被無限張揚后,就會呈現出餓鬼的生命狀態。阿修羅是代表好斗的心理,這種好斗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呈現出阿修羅的生命形態。動物是代表愚癡的心理,除生存本能以外沒有更多思考。如果人生僅僅停留于飲食男女,那和動物是沒什么差別的。
所以說,輪回不在別處,正是每種心理發展的不同生命形態。其實輪回不難理解,比如你喜歡做什么,追求什么,幾乎每天都會重復。在重復過程中,又使這種喜好得到成長,促使我們再去追求。這種重復就是輪回的顯現。從起點到終點,再從終點回到起點,周而復始。
這種追求又包含相應的價值觀,覺得我要這樣活著才充實,才有意義。那么,我們追求的這些到底有沒有價值?是不是值得去做?這就取決于我們對生命的思考,取決于我們的認知。
三、佛教的教育
1.提高認知能力
佛教之所以重視人的身份,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在于人有理性,可以有高尚的人生追求。但對凡夫來說,這種追求往往受到諸多局限,如社會背景的局限、文化習俗的局限、認識能力的局限等。我們通常以為,需要通過對物質的研究來認識世界。其實,這種認識永遠是有限的。我們已經可以登月,可以探索火星,但直到今天,人類還走不出太陽系。更何況,還有廣袤的銀河系,還有無邊無際的未知空間。
從某種層面上說,后人很難達到古代圣哲對世界的認識高度。因為他們的認知不是建立于對事相的了解,而是通過冥想來抵達,通過修行所證得。
佛法認為,人對世界的認識是取決于自身的認識能力。認識達到什么高度,對世界才能有什么樣的視野。從佛教觀點來看,心和宇宙是相通的。心的本質,就是宇宙的本質。唯有以無限的心,才能認識無限的宇宙。這不是有限認知所能涵蓋的。佛教教育所做的,就是改善我們的認知能力,進而改善生命品質。凡夫的生命都是以無明迷惑為基礎,因此,每個人都是一臺不斷制造痛苦的機器。雖然我們一直在試圖緩解痛苦,但制造痛苦的速度太快了,所以這種緩解永遠跟不上制造的速度。
若不改善生命品質,痛苦是沒有止境的。當人心出現問題,就會將人性的負面因素充分張揚出來。這不僅會造成個人問題,也會帶來社會問題,帶來環境問題。這也是今天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生態環境日益惡劣的根源所在。最后的結果,就是共同走向毀滅。
但我們也不必氣餒。佛法告訴我們,生命雖存在種種缺陷,但同時還有良性潛能,具備解脫煩惱的能力,這正是修行建立的基礎。否則,就像蒸沙不能成飯那樣,是不可能修出什么結果的。
2.依戒定慧開展教育
佛是覺者之義,代表生命的覺醒。佛教的教育,就是幫助我們認識并啟動生命潛藏的覺性力量。所以,真正解決生命問題必須靠我們自己,這是任何人無法替代的。佛菩薩只是起到導師的作用,告訴我們生命是怎么回事,又該怎樣改變自己。
佛教中,稱佛陀為“本師釋迦牟尼佛”。所謂本師,就是最根本的老師。佛陀證道后,根據眾生的不同根機進行開示,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余會,后由弟子結集成文,成為經藏。作用主要有兩點:一是幫助我們了解生命真相,不再被妄心所轉;一是教授改
善生命的方法,即佛教的定慧之道、止觀之道。
同時結集的還有戒律,這是佛陀為弟子們制定的行事規則。生命發展是有規律的,當下的心行,就決定了未來的生命形態。但一般人看不到這種因果,所以佛陀告訴我們,哪些心行會發展出哪些生命形態。使我們知道,希望有什么未來,就應該怎么去做;不希望有什么未來,就不能做些什么。就像保障行人安全的交通規則,戒律也能保障我們安全行進在解脫之路,避免進入生命的不良慣性。所以說,戒律就是心路的交通規則。
戒律中,除個人應該遵循的行為之外,還包括僧眾共同生活的準則。僧團是一個法治團體,為保障大眾和合共住,需要有團體的管理制度。佛陀入滅時,沒有把僧團領導權交給誰,也沒有設立教主之類的管理層。他所強調的,是自依止,是法依止。修行首先要靠自己努力,其次還要有方法。這個法,也是佛法僧三寶的核心所在。無論佛陀還是僧眾,都是依法修行,依法解脫,依法成就一切功德。
方法從哪里來?是不是有了方法就能使用?未必,所以還需要向導引領。這個向導必須具有解脫經驗,否則是無法帶著我們走出心靈誤區的。所以,佛教特別強調親近善知識,其作用,就是幫助我們使用這些方法,依此認識并改造生命。
佛陀是因機設教,對上根利智者,可直接啟動內在的解脫能力;對根機駑鈍者,則是“先說端正法,后說正法要”,循序漸進地加以引導。除本師釋迦牟尼佛外,歷代祖師大德都是我們的教授師。他們本著契理契機的原則,根據某一部分佛典建立宗派。如漢傳佛教有禪宗、凈土、三論、唯識、華嚴、天臺等八大宗派。在這些修行體系中,既有理論指導,也有修學次第、實踐方法和檢驗標準。從這個角度來說,每個宗派都代表著不同的佛教教育體系。
結語
今天主要從教育的角度,向各位介紹了佛法修行的框架性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佛教是成佛作祖的教育,但同時也是做人的教育,是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因為我們首先是一個人,然后才在家庭、社會中擔任各種角色和職業。如果不懂得怎么做人,就不可能給子女和學生全面的教育,不可能成為合格的父母,成為合格的教師。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個道,就是做人之道,是生命提升之道。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67
絕版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