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三分管人七分做人(白金版)(簡體書)
滿額折

三分管人七分做人(白金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打鐵還須自身硬”——在企業管理活動中,領導者應該率先垂范、令行禁止、積極進取,時刻把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領導者還要業務精熟、專業過硬,處處做下屬的楷模——唯有如此,下屬才能真心誠意地敬佩你,才能無怨無悔地追隨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管理的難題。
本書從領導者本身入手,提出了“三分管人七分做人”觀點,全書語言簡捷、明快,將管理與勵志充分結合,簡單實用,通俗而不失厚重,是值得主管者珍藏的一本好書。

作者簡介

李偉 ,出生于七十年代,哲學、歷史學碩士。2000年獲北大光華管理學院MBA學位。曾任教于北京某職業學校、多家知名企業高管、管理咨詢師,現為財經自由撰稿人。管理通俗化與本土化的領軍者,長期致力于通俗管理的研究,并多有著作出版,其中《三分管人七分做人》截止今日已經暢銷超過150000冊。

目次

1.可以嚴于律己,不可嚴于律人?
2.就算是才智過人,也不可能樣樣精通?
3.把自己的面子給別人?
4.平靜地面對冒犯?
5.實干興邦,空談誤國?
6.給目標設定一個期限?
7.欣賞勝于一切?
8.經營上,100-1=0?
9.不要總想成為贏家?
10.慎做性情中人?
11.與下屬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12.維護上級的尊嚴?
13.贏得上司的信任最重要?
14.要24小時負責?
15.多講“禮”,少講“理”?
1.可以嚴于律己,不可嚴于律人?
2.就算是才智過人,也不可能樣樣精通?
3.把自己的面子給別人?
4.平靜地面對冒犯?
5.實干興邦,空談誤國?
6.給目標設定一個期限?
7.欣賞勝于一切?
8.經營上,100-1=0?
9.不要總想成為贏家?
10.慎做性情中人?
11.與下屬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12.維護上級的尊嚴?
13.贏得上司的信任最重要?
14.要24小時負責?
15.多講“禮”,少講“理”?
16.對待“墻頭草”的三種辦法?
17.熱忱是會傳染的?
18.良弓難張,良馬難乘?
19.多思考少說話?
20.謹防“多重領導”?
21.不能聽風就是雨?
22.不要與卑微者爭執不休?
23.在偉大來臨之前,請耐心等待?
24.停止把問題推給別人?
25.忍得一時之氣,免卻百日之憂?
26.勝算不大時,不如轉過身來?
27.找找上司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28.獎得多,不如獎得及時?
29.錢是衡量人的重要標準?
30.過高的權力是一把雙刃劍?
31.主動去適應上司的習慣?
32.沒有絕對的誠實?
33.謙和易處世,低調好做人?
34.適當地露些鋒芒?
35.發火后,要做好善后工作?
36.財聚人散,財散人聚?
37.不要立刻說“不”?
38.寬容待人,是成功者的風范?
39.笑到最后才算真贏?
40.給人相對穩定的工作?
41.制度的改變是根本問題?
42.認清問題的關鍵所在?
43.僅僅提出建議,讓別人得出結論?
44.確認每一個人都很重要?
45.有“賭一把”的勇氣?
46.勿隨意亂點頭,或亂搖頭?
47.知道太多的秘密是件危險的事?
48.拘泥于小節者常忽視大局?
49.每天早來半小時?
50.因為無知,所以偏見?
51.時刻注意,不要搶了上司的風頭?
52.裁員的三種方式?
53.建立你的人脈圈?
54.失去堅強意志將一事無成?
55.有明確目標的人,會受到尊敬與注目?
56.放權是必要的,及時跟進是必須的?
57.給下屬留點發揮的余地?
58.成功了,再贏一次?
59.不要害怕給下屬增加責任?
60.懶惰是一種疾病?
61.私心不可有,野心不可無?
62.寬嚴相濟?
63.把事情交給忙碌的人?
64.優雅使你看起來更出色?
65.容易成才的兩種人?
66.強將手下無弱兵?
67.近則庸,疏則威?
68.要想影響別人,首先要能夠控制自己?
69.滿足部屬內心的期望?
70.遇事先打個招呼?
71.男兒自立,須有倔強之氣?
72.管人是管理之根本?
73.和藹與友善將主宰一切?
74.認識真正的自己?
75.沒有學習,就沒有發展?
76.讓正直敢言成為一種風氣?
77.老少摻用,人才互補?
78.認清自我?
79.不要為自己做出的選擇而去埋怨別人?
80.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慌張?
81.有根基有城府是一種必要的修養?
82.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83.與被辭退員工談話,只談事件本身?
84.要下屬明白:想要得到?
85.時刻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
86.沒有適宜的位置,自然默默無聞?
87.知道哪些是“不需要知道的事情”?
88.更要看重敗軍之將?
89.自我利益才是員工考慮的重點?
90.不要一次給人太多的好處?
91.做生意,歸根到底是做人?
92.不可逢會必到?
93.注重第一印象?
94.首先要管住自己?
95.糾正下屬越權的方法?
96.對于危機處理,必須當機立斷?
97.勇于負責才會贏得敬重?
98.與成功者合作?
99.不要譴責一切?
100.運用金錢的力量?

書摘/試閱

1.可以嚴于律己,不可嚴于律人
于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明史》稱他“英邁過人,歷事三朝”。他的命運與明朝的兩次重大事件——“土木之變”和“奪門之變”緊密聯系在一起。“土木之變”之后,他成為救時的英雄,舉國擁戴;而“奪門之變”則使他身敗名裂,命喪刑場。于謙的悲劇固然是由多種因素促成的,但有一個問題可能是于謙至死也未能想透的,那就是自己一身正氣致使同僚最終倒戈相向。
“土木之變”于謙立下了蓋世的功勞,而“奪門之變”是文臣武將及宦官聯合“倒謙”的結果。在“倒謙集團”中,文臣、武將、宦官分別以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為代表。這些人在“土木之變”后,曾與于謙共同守衛京城并共同擁立新君。然而,在隨后的日子里,這些人對于謙由協作、支持逐漸轉變為敵視,必欲除之而后快。
這是為什么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于謙做事情唯標準是從的價值觀。
電視劇《大明風云》中,有一段情節是描述于謙的個人生活的,講的是他的結發妻子早亡,他一生懷念,對其他的異性一概不接受。在那個歷史時期,男人妻妾成群是很平常的事情,但他對感情的執著如一,可見其為人處世的原則性及其標準。
古人做官頗有講究,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在傳統思想文化熏陶下的官僚士大夫,在官場中表現出來的是兩種截然對立的價值觀:一種是剛正不阿、不諳熟也不肯融入于圓滑的官場,不愿曲意奉迎他人,對于懦弱、貪腐多有鄙視;另一種則是投機鉆營,左右逢源,見縫插針,一切從個人私利出發,拉朋結黨。毫無疑問,在封建社會的官場中,后者更為普遍。于謙的原則性近乎于不近人情,從而得罪了那些投機鉆營、牟取私利者。于謙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律己律人,但最終的悲劇性結局一定在他內心留下了永久的困惑。
原則性強、律己律人、剛直不阿、不肯變通是他們的天性,也正是這樣的天性,成就了他們的事業,也導致了他們的孤立,在非常時期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坎坷曲折。
于謙是一個執著的理想主義者,是民族英雄。但他至死都未明白中國傳統文化中,那些為大部分人所認同的為人為官之道。他的所作所為在后人看來是正義而高尚的,但在當時的人際環境中不僅難以被理解,反而成為招致怨恨的主要因素。于謙的悲劇是時代造成的,也是其個性的必然結果。
領導者
“原則性強、律己律人、剛直不阿、不肯變通”成就了一些人的事業,同時也導致了他們的孤立。

2.就算是才智過人,也不可能樣樣精通
每一位渴望成功的人,尤其是那些處在創業階段的奮進者,一定要時時處處防范自己,不要濫鋪攤子、濫用精力、四處出擊,而應當像錐子那樣,鉆其一點。讓自己在某一方面顯示出特長,這樣才能贏取更大的成功。那些自以為多才多藝、精力超群的人,看起來樣樣懂,實際上樣樣都只通一點皮毛。這樣,別人可以“一招鮮,吃遍天”,而你卻無所適從,因此痛失獲得成功的各種機會。
任何有所作為的人,都不會在所有領域里都有作為的。就算在某一領域里,也不是每一方面都有所建樹。全知全能無非是天真的幻想。聰明的人絕不會四處出擊,樣樣都深入,門門爭第一。你的每一種欲望都會跟你的另一些欲望發生沖突。如果你疲于應付,就會被折磨得不勝煩惱。長期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你的精力就會被耗空,最終將一事無成。
除了極少數天賦極高的天才在不少領域都能所獲極豐外,多數人,就算是才氣過人的智者,也沒有可能樣樣都精通。
從千百萬個成功者的身上,我們能夠發現一個共同的事實:他們幾乎都是從自己的興趣、特長起步,果斷進行戰略決策,明確自己的主攻目標,再“縮小包圍圈”,向此目標步步逼近,最后一舉成功。
那些在事業上有所作為的人無不是懂得限制自己的人,無不是在明確了目標后,根據自身的興趣、特長和現實需要,在眾多的選擇中擷取其一,放棄其他,然后集中“優勢兵力”,圍追攻克某一領地。有些人在一生中,任何時候都非常清楚取舍的辯證關系,知道自己應該追求什么,應該舍棄什么,總是能夠將自己的精力、才能集中于某個領域,并創出驕人業績。
領導者
除了極少數天賦極高的天才在不少領域都能所獲極豐外,多數人,就算是才氣過人的智者,也沒有可能樣樣都精通。

3.把自己的面子給別人
人都愛面子,你給他面子就是給他一份厚禮。你給別人一個面子就相當于承認別人比自己尊貴,比自己占分量,比自己有面子。他領了情,日后也一定會對你作出相應的回報。
反過來,無論你采取什么方式指出別人的錯誤——一個蔑視的眼神、一種不滿的腔調、一個不耐煩的手勢,都有可能帶來極為不利的后果。
永遠不要說這樣的話:“看著吧!你會知道誰是誰非的。”
古時有位大俠名叫郭解。有一次,洛陽某人因與他人結怨而心煩,多次央求地方上有名望的人士出來調停,對方就是不給面子。后來他找到郭解門下,請他來化解這段恩怨。
郭解接受了這個請求,親自上門拜訪那個人,做了大量的說服工作,好不容易使這人同意了和解。照常理,郭解此時不負人托,完成這一化解恩怨的任務,可以走人了。可郭解還有高人一著的棋,有更巧妙的處理方法。
一切講清楚后,他對那人說:“這件事,聽說過去有許多當地有名望的人調解過,但因不能得到雙方的共同認可而沒能達成協議。這次我很幸運,你也很給我面子,讓我了結了這件事。我在感謝你的同時,也為自己擔心,我畢竟是外鄉人,在本地人出面不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由我這個外地人來完成和解,未免會使本地那些有名望的人感到丟面子。”他進一步說:“這件事這么辦,請你再幫我一次,從表面上要做到讓人以為我出面也解決不了問題。等我明天離開此地,本地幾位紳士、俠客還會上門,你把面子給他們,算作他們完成此一美舉吧。拜托了。”
郭解把自己的面子扯下來,送給其他有名望的人,其心態之高,其心態之平,實在令人感佩。
當然,給別人面子一定要自然,不要讓對方明白,這是你有意使然,否則便顯得你很虛偽,別人對這種面子也不會感興趣。
領導者
你給別人一個面子就相當于承認別人比自己尊貴,比自己占分量,比自己有面子。他領了情,日后也一定會對你作出相應的回報。

4.平靜地面對冒犯
在生活和工作中,冒犯你、搶白你的人,大多是心直口快的親朋好友,他們是想讓你把事情做得更好。對此,你沒有理由生氣。
即便是身處高位之人,也不敢保證沒有人會在什么時候冒犯自己。遇到這種情況,大多數人會氣憤不已,修養好的也許會沉默不語,脾氣暴躁的則有可能破口大罵。如果一旦聽到不符合自己心意的話就如此行事,那豈不是每天都要氣得半死?對這些違逆你心意的人或事,首先應該冷靜下來分析一下,他是否帶有惡意或故意與你作對,他所說的對自己有利還是不利,而不是聽完之后馬上做出反應。
不管是有意還是無心之語,聽完之后都要做到表面平靜,決不要流露內心的不快。
領導者
對于冒犯者不管是有意還是無心之語,聽完之后都要做到表面平靜,決不要流露內心的不快。

5.實干興邦,空談誤國
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對于我們各級領導干部來說,應當少講空話,注重實干。然而,眼下我們少數領導干部卻沾染了只說空話、套話的不良習氣。對于這些干部,群眾說他們是患了“空談癥”。
患上這種“空談癥”的人,有的高高在上,不調查,不研究,制訂目標時豪言壯語,氣吞山河,聽起來似乎決心很大,道理很多,但是有唱功,沒有做功,嘴行千里,屁股仍在屋時。時間一年年過去,本單位、本地區的面貌依然故我,變化甚微;有的不是學先進,爭上游,而是習慣坐在辦公室里,頤指氣使,“茶杯一端,說話無邊;香煙一點,專說人短”。處理問題“踢足球”;“辦起來事來”打排球,有的“不當戰斗員,只當裁判員,只吹哨不上場”,別人在前面干,干好了他說“早該如此”,干錯了他說“意料中事”。凡此種種,這些人雖沒貪污受賄,作奸犯科,然而他們的官僚主義作風卻渙散了別人的斗志,污染了周圍的風氣,貽誤了社會主義事業。
空談,也叫清談,歷來就是我國士大夫中存在的一種不良習氣。空談誤國事,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實干興邦,空談誤國”,這是中華民族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現在我們的各級領導干部,是實現新世紀宏偉目標的帶頭人,若老是空談,既談不出效益,談不走貧困,談不好治安,談不出現代化,也談不來真正的威信。有人患上了“空談癥”,這是形式主認、官僚主義在他們頭腦中作怪,其要害是“脫離群眾,做官做老爺”。
領導者
空談既談不出效益,談不走貧困,談不好治安,談不出現代化,也談不來真正的威信。

6.給目標設定一個期限
1958年,經過多年調查研究,英國歷史學家、政治學家諾斯科特帕金森提出了“帕金森定律”。他發現,同一個人做同一件事耗費的時間差別極大:一個人10分鐘就能看完的一份報紙,也可以看上半天;忙的時候,在20分鐘內就能寄出一疊明信片,但在他閑著沒事的時候,為了給太太寄張明信片,可以花上一整天……
用一句話來概括“帕金森定律”,那就是:如果不加以規劃,工作會延展到填滿你所有的時間。在現代生活中,這個定律經常能發生作用。
一天早上,邁克在讀報紙時,幸運地發現自己中了一項大獎,可以免費去瑞士度假三天,住在豪華的海邊別墅里,吃住全包,一分錢都不用花,而且第二天一早就出發。邁克的第一個反應是:這簡直太棒了!但冷靜下來一想,自己還有一大堆事情要做,短短一天,怎么可能做得完呢?
于是,邁克馬上開動腦筋安排開了,他拿出紙筆,首先把要做的事一一記下來,依據重要程度排好,取消一些不必要的約會,還把一些事情委托給其他人處理,短短一上午工夫,邁克就完成了平時需要好幾天才能完成的工作。接下來的三天,他享受了有生以來最愉快的一次假期。
時間太過充裕,一般人就會有懈怠的心理。所以給目標設定一個期限,然后全力以赴,是贏得成功所必備的條件。
領導者
時間太過充裕,一般人就會有懈怠的心理。

7.欣賞勝于一切
心理學家指出,人的一生都在追求重要感。人們都有這樣一種意識存在,希望自己受到重視,鶴立雞群,是群體中的中心,是焦點人物。然而,在今天這個機械化、集團化的社會中,一個人常常是辦公室里的某個裝備或某個裝備零部件。個性得不到表現,個人得不到重視,從而影響其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要克服這種弊端,一種可行的方法,就是管理者把每個員工都當做一位重要的大人物看待,使得每個人渴望被重視的心理得到滿足,從而成為一種積極工作的推動力,盡心竭力為組織效力。
把員工當做大人物看,有時甚至比直接給下屬員工物質方面的激勵更能激發他們的士氣。因為,任何人在得到別人的承認和尊重時,心理上就得到一種莫大的安慰,這是無法用金錢、地位、工作環境來彌補的。
員工常憑直覺就能知道管理人員究竟是否欣賞他們。員工若感覺到管理者對自己自然流露出對專家般的敬意,定會使他們感到工作的快樂,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答管理者的這種敬意和信任。若得不到這份應有的尊重,員工就會覺得自己無所作為,或覺得自己已不為上級所賞識,自己的價值得不到上司的承認。這樣,員工就會沮喪,就會泄氣,就會變得無精打采。工作效率自然會一路下滑。
對此,H.羅斯佩羅特說:“不要對你的員工頤指氣使。如果你自以為是,恣意行事,他們則變得唯唯諾諾,這樣一來,他們創造力也就無從談起,結果也就可想而知。而且,相信也沒有人能容忍一個濫用特權的上司。”
領導者
雖然某些人嘴上說著“我只是一個小兵”,但他的心里比誰都需要被重視的感覺。這是人的天性,沒有人喜歡被忽視,沒有人喜歡無足輕重。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