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此刻富土的黎明(簡體書)
滿額折

此刻富土的黎明(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6 元
定價
:NT$ 96 元
優惠價
8784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百年前,在東京西郊的武藏野地區,有一個名為粕谷的 村落。一位與大自然有著特殊緣分的作家,受大文豪托爾斯 泰的啟示,帶上自己的妻子,來到了這片土地,扎根于泥土 之中,做了一位“美的百姓”。他就是日本著名作家德富蘆 花。后來人們為了紀念他,還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了蘆花紀念公園。
德富蘆花在這里觸摸到了四季寧靜柔和的輪回,譜寫了 “春之暮”“夏之頌”“秋之寂”和“冬之雪”。他在這里尋到了自然之子的皈依,做名農夫,插秧、除草、挖野菜,和 小狗一起在草地上嬉戲,用心聆聽蝴蝶溫柔的低語……

作者簡介

作者:(日)德富蘆花 譯者:陳德文
德富蘆花,本名德富健次郎,日本現代著名小說家和散文家,1898年發表長篇小說《不如歸》一舉成名,其散文則是描寫自然與人生的典范之作。1907年,他去耶路撒冷朝圣,歸途中專程拜訪了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大受其感染,回國后在武藏野的粕谷開始了晴耕雨讀的生活,嘗試做一個“美的百姓”。

德富蘆花一生寫下了多部散文作品。其散文集《自然與人生》曾被定為日本國民實行“情感教育”的通讀書目,《蚯蚓的戲言》則是他受托翁影響后“扎根于泥土之中”的經典田園文學。在他的散文中,我們可以碰觸自然與人生最微妙的感應,可以傾聽萬物與本我最親密的絮語。

名人/編輯推薦

德富蘆花編著的《此刻富士的黎明》講述了:春星迷離地點綴著夜空。微茫的月色,映在花上。濃密的樹枝,鎖著月光,黑黝黝連成一片。獨有疏朗的一枝,直指月亮,光閃閃的,別有一番風情。淡光薄影,落花點點滿庭芳,步行于地宛如走在天上。漫步在月色下,凝視著櫻花靜靜開放的是日本著名作家、“美的百姓”德富蘆花。來聽他講述春花秋草的美麗、釣魚的快樂、耕種的辛勤和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故事吧!

大自然是人類的搖籃。文明人類所擁有的一切,無不起源干自然。我們的生命,我們的情感,我們對美和幸福的渴望,對夢想的追求,都和大自然緊密相連。如果沒有大自然,人類的一切都是虛無。
謳歌自然之美,抒發人類沉浸在自然中的優美寧靜的心境,是文學作品常寫常新的主題。古往今來,無數文學家用他們獨特的文字,寫出了人類對自然的贊美,寫出了他們親近自然的深情感受。自然之美,是文學創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收在這套書中的文字,是文學家和大自然的奇妙對話,是來自大自然的天籟之聲。這些作品,都是享譽世界的文學名篇,自它們誕生以來,已被翻譯成各種不同的文字,在人間流傳,感動過無數讀者。在年輕時代,我曾迷戀過其中的好幾位作家的文字,如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梭羅的《瓦爾登湖》,還有儒勒·米什萊和康·帕烏斯托夫斯基的作品。我曾跟隨他們的目光和腳步,游歷天地間的美景,諦察大自然的萬種風情,聆聽天籟在人心中引發的奇妙回聲。收入這套書的另外幾位作家,也是大自然的歌手,約翰·繆爾、阿爾多·李奧帕德、約翰·巴勒斯、德富蘆花,他們置身于大自然,情不自禁地書寫著心中的贊嘆和沉醉。他們的文字,不僅描繪自然的四時景色,還將生靈的自由鳴唱轉化成語言,撥動讀者的心弦。這些熱愛大自然的智者,將大自然的聲音化成了美妙的文字,在自然和人心之問架起了橋梁。閱讀這些謳歌自然的作品,能驅逐煩躁,使心靈歸于寧靜,讀者可以在這些智者的指引之下,作奇妙的自然之旅。
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城市正在大規模地擴展。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大自然在縮小,甚至在慢慢消失。野草花樹、溪流湖泊、曠野峻嶺……這些自然的景象,似乎都已退到陌生的地方,和現代人的生活距離越來越遙遠。然而,我們必須認定一個不會變更的事實:大自然依然存在,而且永遠不會消失。人類無法改變她,無法躲避她,更無法消滅她,她永遠在我們的身邊,默默地注視我們、安撫我們、陪伴我們、哺養我們。從前,我們曾經喊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這樣的口號,有人認為人類可以主宰自然,可以對自然頤指氣使,按自己的需求改變自然的形態。這樣做的結果,必定是失去安寧和美,并終將受到懲罰。
對大自然,我們應該懷抱敬畏和感恩之心,大自然坦陳在天地之間,是我們視野中美的盛宴,而隨風飄漾的天籟之聲,是最動聽的音樂。能親近大自然,欣賞大自然,聆聽大自然,是人類的幸福。這套書中的文字,可以讓讀者品味這種幸福。
記得普里什文曾經說過,如果熱愛自然,即便是面對一片風中落葉,也能寫出一首長詩。在這套書中,到處可以感受到這樣的詩意。請讀一讀從書中隨手摘錄的文字吧:
“我以為是微風過處,一張老樹葉抖動了一下,卻原來是第一只蝴蝶飛出來了;我以為是自己眼冒金星,卻原來是第一朵花兒開放了。”
“我喜歡在祥和的月圓之夜走出家門,凝視著皎潔的月色,還有被月光洗滌過的雪地。空氣中像是藏著團火,寒冷卻溫暖著我。”
“只要我還活著,我就要傾聽風兒、鳥兒和瀑布的歌唱,就要讀懂巖石、洪水、風暴和山崩的語言。我要和原野、冰川交朋友,盡我所能貼近大自然的心……”
讓我們追隨這些優美的文字,去貼近大自然的心。在閱讀這些文字的同時,讀者也會由衷地生出愿望:邁出家門,走向遼闊的原野、山林、江海,以自由的身心,去擁抱大自然,傾聽真正的天籟之聲。
2013年9月17日于四步齋

目次

這本書要帶你去的地方
面對自然的五分鐘
夏興
湘南雜筆
釣鲹
鄉村一年
夏之頌
除草
落穗掇拾

書摘/試閱

此刻的富士的黎明
請有心人看一看此刻的富士的黎明。
午前六時過后,就站在逗子的海濱眺望吧。眼前是水霧浩蕩的相模灘。灘的盡頭,沿水平線可以看到微暗的藍色。若在北端望不見相同藍色的富士,那你也許不知道它正潛隱于足柄、箱根、伊豆等群山的一抹藍色之中呢。
海,山,仍在沉睡。
唯有一抹薔薇色的光,低低浮在富士峰巔,左右橫斜著。忍著寒冷,再站著看一會兒吧。你會看到這薔薇色的光,一秒一秒,沿著富士之巔向下爬動。一丈,五尺,三尺,一尺,而至于一寸。
富士這才從熟睡中醒來。
它現在醒了。看吧,山峰東面的一角,變成薔薇色了。
看吧,請不要眨一下眼睛。富土山巔的紅霞,眼看將富士黎明前的暗影驅趕下來了。一分——兩分——肩頭——胸前。看吧,那佇立于天邊的珊瑚般的富士,那桃紅溢香的雪膚,整座山變得玲瓏剔透了。
富士于薄紅中醒來。請將眼睛下移。紅霞早已罩在最北面的大山頂上了。接著,很快波及足柄山,又轉移到箱根山。看吧,黎明正腳步匆匆追趕著黑夜。紅追而藍奔,伊豆的連山早已一派桃紅。
當黎明紅色的腳步越過伊豆山脈南端的天城山的時候,請把你的眼睛轉回富土山下吧。你會看到紫色的江之島一帶,忽而有兩三點金帆,閃閃爍爍。
海已經醒了。
你若佇立良久仍然毫無倦意,那就再看看江之島對面的腰越岬赫然蘇醒的情景吧。接著再看看小坪岬。還可以再站一會兒,當面前映著你頎長的身影的時候,你會看到相模灘水氣漸收,海光一碧,波明如鏡。此時,抬眼仰望,群山退了紅妝,天由鵝黃變成淡藍。白雪富士,高倚晴空。
啊,請有心人看一看此刻的富士的黎明。
明冶三十一年一月記
上州的山
織機的聲響,繅絲的煙靄,桑樹的海洋。這上面高聳著赤城、榛名、妙義、碓冰諸山。遠處有淺間、甲斐、秩父的連山,日光、足尾的連山,越后境的連山,或奇峭,或雄偉。根植于地,頭頂于天,堂堂而立。
走不盡無邊無際的桑原的道路。抬頭仰望,這些山峰總是泰然自若地昂著頭顱。
那些廁身于日常的齷齪的生活之中,而心境卻挺然向著無窮天際的偉人們,確乎也是如此吧。
自己每到上州,總覺得群山在向我如此低語。
空山流水
某年秋,十月末。我坐在鹽原帚川的支流鹿股川畔的石頭上。昨夜,秋風勁吹,紅葉大抵散落,河床一片艷紅。左右兩側皆是高聳的山峰。夾著一帶細長的青空,仿佛天上也有一條河流過似的。時值秋末,河水瘦縮。近于干涸的細流,打亂石中間穿行。河床蜿蜒于高山深谷之間,曲折而下。遠處可以看到流水的盡頭。恰巧有一座高山當河而立,堵塞了河水的通路。遠遠望去,仿佛河水已被山峰吸入體內,又好像這山極力抱住水流,規勸道:“停留在這兒吧,流進村莊有什么好?停下吧,停下吧。”
然而,河水依然流過河底的碎石,鉆進紅葉厚積的柵欄,高唱著歌兒向前奔去。坐在石頭上,用心傾聽,有一種聲音!松風。這無人彈奏的鳴琴般的聲音,拿什么比喻它好呢?身子坐在石頭上,心兒卻追思著流水的行止。遠了,遠了,遠了——啊,依然隱約可聞。
至今,夜半夢醒,潛心傾聽,似乎從遠處仍能聽到這樣的聲音。P3-7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84
絕版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