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農業經營制度:理論框架變遷邏輯及案例解讀(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農業經營制度:理論框架變遷邏輯及案例解讀(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價
:NT$ 216 元
優惠價
8718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作者簡介

羅必良 博士。現為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農業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 先后主持各類科研課題共計70余項,獲得各種科研成果獎勵40佘項。迄今出版專(合)著2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380佘篇。 獲得的榮譽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廣東省優秀中青年社會科學家、廣州十大杰出青年、廣東青年五四獎章、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農業經營制度:理論框架、變遷邏輯及案例解讀》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

目次

前言
I.理論框架
農業經營制度:改革面臨創新
——基于產權理論與分工理論的思考
一、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歷史沿革與制度底線
二、農業經營的現實格局:面臨的挑戰與努力的績效
三、從規模經濟轉向分工經濟:基于文獻的梳理
四、農業家庭經營卷入分工:一個超邊際分析模型
五、重新認識家庭經營:回歸常識與轉型發展
六、稟賦效應、人格化財產與交易裝置:拓展科斯定理
七、崇州的實踐:對“農業共營制”模式的解讀
八、結論與討論
Ⅱ.變遷邏輯
勞動監督、隱性退出與公社制度效率問題
——來自湖北廣濟余川公社的經驗證據(1957—1975年)
前言
I.理論框架
農業經營制度:改革面臨創新
——基于產權理論與分工理論的思考
一、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歷史沿革與制度底線
二、農業經營的現實格局:面臨的挑戰與努力的績效
三、從規模經濟轉向分工經濟:基于文獻的梳理
四、農業家庭經營卷入分工:一個超邊際分析模型
五、重新認識家庭經營:回歸常識與轉型發展
六、稟賦效應、人格化財產與交易裝置:拓展科斯定理
七、崇州的實踐:對“農業共營制”模式的解讀
八、結論與討論
Ⅱ.變遷邏輯
勞動監督、隱性退出與公社制度效率問題
——來自湖北廣濟余川公社的經驗證據(1957—1975年)
一、文獻回顧
二、人民公社:制度特征及其低效率
三、偷懶、監督與激勵不足:公社制度失敗的進一步解釋
四、公社制度的延續:隱性退出與制度維護
五、計量驗證:來自湖北省余川人民公社的面板數據分析
六、進一步的討論
產權管制、制度行為與經濟績效
——來自中國農業經濟體制轉軌的證據(1958—2005年)
一、引言
二、一個新的SCP范式及其假說
三、數據來源、變量選取與測量
四、協整分析與假說檢驗
五、結論與啟示
資源特性、行為能力與產權匹配
——來自中國農地制度變遷的經驗證據(1949—2009年)
一、問題的提出:私產、國有抑或其他?
二、資源特性一行為能力一產權匹配:一個3×3×3的理論模型
三、假說檢驗:中國農地制度變遷的經驗證據
四、結論與啟示
Ⅲ.案例解讀
合約、合約不穩定與合約治理
——以東進農牧公司的土地承租為例
一、問題的提出
二、文獻梳理與思想模型
三、從商品合約到要素合約:東進公司初期的實踐
四、土地承租:合約不穩定性及其維護
五、新的試驗:以合約治理合約
六、進一步的討論
契約資本、交易形式與收益分配
——以“公司+農戶”的溫氏模式為例
一、經濟交易形式:非此即彼還是狀態依存
二、案例背景:溫氏與養戶問的交易關系
三、理論框架
四、“公司+農戶”的交易反串機制:概念模型與思想實驗
五、經濟交易形式的反串:來自溫氏的微觀證據
六、經濟交易形式反串與溫氏的價值分配
七、交易形式反串的價值創造及其局限性
八、結論與討論
村落地權、產權匹配與效率來源
——來自廣東化州市浪山村的個案
一、問題的提出
二、個案描述
三、產權匹配問題:一個分析思路
四、浪山村地權配置的效率來源
五、結論與討論
地權細分、合約治理與農業分工發展
——崇州市“1+l+l”農業經營模式的創新實踐
一、引言
二、崇州模式:一個事實描述
三、產權、合約和分工:崇州模式的運行機理
四、結論與討論

顯示全部信息

書摘/試閱



農戶每流人1畝土地,非農就業率就降低0.79個百分點;農戶每流出1畝土地,非農就業率則提高5.84個百分點(胡初枝等,2008)。
因此,上述三個層面,都共同表達了農地流轉的必要性與可能性。但現實的反差是,與農業勞動力的大量轉移相比,中國農地流轉的發生率嚴重滯后。1984——1992年間,完全沒有參與農地流轉的農戶高達93.80%,到2006年農地流轉率只有4.57%,2008年為8.6%。近幾年農地流轉的速度有所提升,但到2011年依然只有17.80 0/00(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2013)。
進一步推進工業化與城鎮化進程,促進農業人口向非農部門的轉移,是現階段我國依然面臨的基本趨勢。但突出的問題是,由于城鄉體制與要素市場的二元分割,在農村勞動力非農化流動的同時,并未產生有效的人口遷徙與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退出。其主要特征是,普遍表象為“人動地不動”,即人口發生大量流動(進城),但遷徙嚴重滯后。一方面是農民的“離農”,但卻沒有“離地”;一方面是農民工“進城”,但卻沒有“棄地”;一方面是土地的“棄耕”,但卻沒有發生有效的農地流轉,導致了人地關系的扭曲與人地矛盾的固化。
因此,盡管經過差不多30年的政策努力,我國土地分散化的經營格局不僅沒有發生基本改觀,反而有惡化的趨勢。1996年,經營土地規模在10畝以下的農戶占家庭承包戶總數的76.00%,2011年的比重則高達86.00%;l996年經營規模在10~30畝的農戶占農戶總數的20.20%,2011年則只占10.70%(表1)。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