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中國人的宗教生活
滿額折

中國人的宗教生活

商品資訊

定價
:NT$ 813 元
優惠價
7964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71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以強烈的歷史、文化、社會及政治脈絡為背景,帶領讀者討論大中華宗教。《中國人的宗教生活》有異於其他普及讀物,它並沒有探討舊社會的宗教歷史或教條傳統,而是對宗教生活的社會因素作出全面的研究。本書探索宗教在都市、鄉郊及對少數族群的影響,亦從宗教角度思考當代中國社會的各個範疇,如人體、性別、環境,以至公民社會,甚至論及歷史學、社會學、經濟及政治學。本書的各章節均由來自世界頂尖研究機構的專家執筆,包括香港、中國大陸、臺灣、新加坡、歐洲和北美。

本書的文字淺白易懂,以普羅大眾,修讀宗教學、社會學、人類學、通識學科或中國研究的本科生和通識學科的高中生為對象。

作者簡介

宗樹人 (David A. Palmer),法國國立高等實證研究院 (EPHE) 宗教人類學博士、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及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副研究員。

夏龍 (Glenn Shive),亞洲區基督教高等教育董事會副主席。

魏克利 (Philip L. Wickeri),香港聖公會大主教神學及歷史研究顧問、美國柏克萊聯合神學研究院
資深教授、中國上海大學歷史系暨中國社會研究中心兼職教授。

名人/編輯推薦

「此書對當代中國宗教生活提供了最新、最全面的分析。它採納跨學科的方式,將中國人的宗教生活置放於更廣闊的文化、經濟、政治和全球化脈絡中來討論。《中國人的宗教生活》是了解現今中國宗教文化因應過去幾十年所產生之轉變的必然讀物。」
——郭佩蘭,《中國女性與基督教,1860–1927》 (Chinese Women and Christianity, 1860–1927) 作者

「本書以務實的方法與實證研究,探討宗教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並通過一系列耐讀、具深度的文章,讓中國宗教進入生活,既合時、富有趣味,又精闢有效地把中國宗教的特色展示出來。」
——丁荷生 (Kenneth Dean),加拿大麥基爾大學 (McGill University)

「優秀的中國宗教入門著述。想明白中國人/華人之宗教生活的種種形態的基本讀物⋯⋯極力推薦。」
——《宗教與神學評論》 (Reviews in Religion & Theology)

魏克利 (節錄)

 

當下,中國宗教生活正以不同的形式在蓬勃發展,方興未艾。宗教不單在中國大陸,也在臺灣、香港、澳門以及海外華人社群當中有長足發展。過去30年間,中國大陸的宗教生活重新恢復。在社會、政治和經濟環境快速變化的背景下,儘管社會生活某些領域仍然面臨官方壓制,中國社會對宗教已經形成了一種新的開放態度。在華東一所著名佛教寺院裡,信眾絡繹不絕前來進香拜佛,或者請寺裡和尚給家人做法事。在農曆新年之際,農民聚在一起辭舊迎新,並向當地神靈獻上供品。生活在中國西部邊陲的伊斯蘭教徒,每天去就近的清真寺做五次祈禱。臺灣的佛教徒則重新喚醒服務社會的熱情。一個年老的婦女找了算命先生問卦,想知道自己兒子一家人出國的前途吉凶。在剛剛建成或者重新開放的教堂裡,基督徒星期天一大清早就來為禮拜活動作準備。有個廚師在自己經營的餐館後面立了一個小小的神龕,神龕前面供奉著水果、供品和香燭。一群男女在公園會合,修煉有益身心的太極拳。

自從中國政府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上述宗教生活情景就成了人們越來越熟悉的畫面。中國公民、外國遊客和在中國定居的海外人士可隨意參觀或者參加在公共場所舉行的宗教活動,不受限制。但是,除了這些公開舉行的宗教活動之外,還有一些人們不大熟悉和比較隱秘的信仰表達形式。在一家飯店裡,一個年輕的和尚向一群人傳授某種新的修行方法。距離拉薩不遠的一個小城裡,藏傳佛教的喇嘛在示威遊行,要求宗教信仰自由。一個本地的養生專家向退休人士傳授各種有益身心的冥想和中草藥知識。某個財力雄厚的寺院開辦了一家工廠,專門生產各種宗教用品,以滿足私人和公共宗教活動的需要。某個天主教教堂由於在「未經登記批准」的地點聚會而被警方強行關閉。一群來自不同大學的專家學者在舉行學術研討會,討論宗教在農村的復興及其對當代中國社會的影響等問題。

本書是一本介紹中國豐富多彩的宗教生活的普及讀物,撰稿者都是國際知名學者,他們從不同學科的視角探討中國的宗教生活。全書的重點始終落在兩個方面,即宗教在當代中國的公共生活(文化、社會和政治)中的表現,以及不同社群的宗教實踐如何影響其中的個人和家庭生活。自古以來,中國人的宗教生活一直和宗教在中國社會的公開表現形式密不可分。因此,宗教為觀察當代中國乃至整個世界面臨的挑戰和許多複雜議題提供了一個透視角度。這些議題涉及經濟、性別和兩性關係、環境、人權、少數民族和全球化等領域。中國不存在宗教和公共生活的單一「模式」,各種可以想像的情況在中國都可能見到。本書各章探討的都是具有普遍性、不予定論的宗教生活領域的主題,但是這些主題均有獨特的中國歷史和文化特徵。本書通過探討這些主題,旨在為普羅讀者與這些主題建立聯繫。對中國宗教的理解必須建基於其獨特國情,但本書論述力求讓對中國認識不深的廣大讀者也能夠了解中國的宗教。

本書的撰稿者對中國的「宗教」和「信教者」各有不同闡釋,然而都一致強調「宗教實踐」。這就使本書理解宗教的出發點與那些從信仰、教條或者信念體系來理解宗教的方法有異。周越在第四章介紹了中國人「做宗教」的五種模式。相對來説,這五種「做宗教」模式彼此之間界限分明,人們可以對這些模式進行整合,以滿足各種不同的需求,而且同一種「做宗教」模式包含的內容可能千差萬別。按照周越的説法,這五種「做宗教的模式」分別是:話語∕經文模式以宗教著作的撰寫和使用為基礎;個人修煉模式涉及對長期自我修煉與自我成長的志趣;儀式模式注重由教士、僧人或者其他儀式專家主持的儀式程序;即時靈驗模式旨在利用宗教手段或法術快速達到某種實際效果;關係∕來往模式強調人、神靈、鬼和祖先之間以及家庭、村莊和宗教社群內部的人際關係。這五種模式對不同的宗教傳統一概適用,可用來研究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儒教(不管把它視為宗教還是哲學)。它們彼此也不互相排斥,儘管有些宗教傳統可能會更重視其中一個模式。個人和某個宗教社群可能會採用某一種模式,或者五種模式並用來「做宗教」。本書著重介紹宗教在中國如何實踐,周越提出的這個分類法對我們理解宗教實踐的方式很有用。

像世界上其他地區的宗教現象一樣,中國的宗教和宗教實踐涵蓋的範圍相當廣泛。中國宗教的內涵既包含個人對安全、健康、財富、生命意義、身分認同、生活目的以及超驗世界等的希望,也包括公眾對社會倫理道德和行為規範等的期求,並為社會交往提供了場合和空間。從政治的角度來看,宗教實踐既與政權的合法性、忠誠和守法、凝聚集體(或者族群)認同等相關,也和信仰、理想和儀式等有聯繋。宗教還有可能為營造社會抵抗運動、反對國家政權或者醞釀叛亂等提供組織手段。從宗教信仰群體自身的立場來看,宗教的內涵包括崇拜的形式、技巧和儀式;宇宙論、意識形態和神學;道德規範和修心養性之道;宇宙起源的神話、烏托邦社會或者世界末日的景象等。各個宗教中的人物形象也五花八門,而且經常被理想化:有魅力超凡的宗教領袖、聖徒、大徹大悟者、長生不老的神仙、先知;還有各種神靈、鬼魂和祖先。這些元素或偏或全地被糅合在一起,產生了各種形式的宗教組織,以滿足個人、社會和政治的需要,或者滿足信眾的需求。在中國,這些不同的宗教組織形式可能與被認可的公共生活框架相對應,也可能不盡相應。傳統的儒學菁英、儀式專家班子、本地廟宇組織、佛教的僧團、羅馬天主教教廷、某個相信太平盛世即將來臨的宗教運動、當代中國的知識界、某個主要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等,這些都是有組織的宗教生活或者公共宗教實踐的例子。

討論中國「公共」的宗教生活,並無意貶低中國個人或者社區宗教活動的重要性。毋寧説,本書是通過討論宗教與文化、社會和政治等公共領域的關係來解讀宗教實踐(也包括宗教的個人和社區面向)的內涵。在傳統的中國社會裡,公共生活是通過專門的儀式和禮儀而得到規範的。儀式和禮儀確定了每個人在公共生活中的尊卑秩序,規定了父子、夫婦、君臣之間恰當的或者説普遍接受的關係模式。廟宇、儀式和傳統節日都是在中國傳統社會的社區內部和社會群體之間協調彼此關係的公共領域。宗教與社會的基本結構可説是盤根錯節。

中國進入現代和當代社會以後,宗教和社會的傳統概念不再適用。在當代社會,公共生活乃是指獨立的個體活動,而社會則被理解為一種空間,個體在這種空間中形成集體。關於文化、社會責任和「公德」的各種爭論,影響著個人參與社會和文化生活(包括宗教)的廣度和深度。中國共產黨居中調停這些爭論,有時則直接介人並精心安排這種爭論。當今中國的公共生活是一個爭論激烈的空間,宗教在這個空間中的重要性正在日益上升。人們對許多和宗教有關的問題進行探討和辯論。「公民社會」在當代社會指的是什麼?社會仲介組織和社會運動起到什麼作用?個人和社會是如何通過有意識的公共活動而影響社會和文化演進的?國家和共產黨在公共生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本書探討的就包括這些與宗教實踐和宗教生活相關的公共話題。

我們沒有在本書中闢出專門的章節來討論中國的民間宗教,也沒有專門論述道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具體的宗教傳統,這是本書與許多研究中國宗教的著作不同之處。本書有幾章專門介紹一些具體的宗教信仰者群體和宗教實踐群體的情況。第九章概述了中國宗教的歷史發展脈絡,而第十章則對一些具體的宗教社群在二十世紀的社會組織狀況作了介紹。但是,我們的總體視角還是在於介紹和探討宗教的實踐和文化表現形式,以及影響著所有宗教傳統或者宗教社群的社會和政治議題。我們是從與文化、社會和政治相關聯的角度來討論宗教社群生活的。這樣的研究角度,使我們能夠以一種讓一般讀者更容易理解的方式來討論中國宗教的多樣性。

本書中所説的「中國」,指的是「大中華」概念,涵蓋了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香港和澳門,以及東南亞和其他地區的華人社會。本書有幾章的內容主要是關於中國大陸的宗教生活的,但也不是完全不涉及其他地區的宗教情況。縱觀全書,我們的興趣始終在於介紹當代華人社會的宗教生活,以便讀者在華人社會與其他社會的宗教生活之間建立起直接明瞭或者間接隱含的聯繋。

目次

圖表及補充資料目錄 vii

銘謝 xi

作者簡介 xiii

序 魏克利 (Philip L. Wickeri) xv

 

第一部份:華人世界宗教信仰的形式

1. 一個當代中國都市的精神生活/范麗珠、白大誠 (James D. Whitehead) 3

2. 中國農村的集體祭拜活動和節日/譚偉倫 23

3. 少數民族的宗教生活/魏克利、譚翼輝 45

4. 「做宗教」的模式/周越 63

 

第二部份:宗教、文化與社會

5. 人體:健康、民族與超驗性/宗樹人 (David A. Palmer) 85

6. 性別與兩性關係/黃倩玉、阿琳娜 (Elena Valussi)、宗樹人 107

7. 中國的宇宙論與自然環境/魏樂博 (Robert P. Weller) 127

8. 宗教慈善活動與中國的公民社會/安德瑞 (André Laliberté)、宗樹人、吳科平 145

 

第三部份:宗教、政治與經濟

9. 宗教之於中國社會政治史/宗樹人 161

10. 二十世紀宗教社群的社會組織形式/高萬桑 (Vincent Goossaert) 181

11. 中國政教關係的當代爭議/安德瑞 203

12. 市場經濟與宗教復興/楊鳳崗 223

 

第四部份:放眼全球

13. 中國宗教和傳統文化的全球化/趙文柯 (Richard Madsen)、史來家 (Elijah Siegler) 243

 

結論/夏龍 (Glenn Shive) 259

索引 275

書摘/試閱

第一部分 華人世界宗教信仰的形式

 

第一章 一個當代中國都市的精神生活1

范麗珠、白大誠

 

星期六的深圳,在這個毗鄰香港的繁華都市,中午時分,一家非常大的素食館裡擠滿了各種各樣的食客。有的是家庭聚餐、有的是出來逛街要填飽肚子的人。餐廳內座無虛席,大堂外還有不少輪候的人。

這家素食館和普通餐館相比有其獨特之處。大堂外面的走廊設置了一個很大的布吿欄,還有一排書架,書架上基本上都是佛教的書籍,輪候的人可以瀏覽其中有關素食的知識和宣揚佛教道德的文章。其中也不乏關於修行和積累功德的內容:在當今日益複雜的生活中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如何在和朋友交往、生意往來中保持誠信,如何理解婚姻和家庭中出現的問題,如何改善身體和感情狀況等等。布吿欄上還有來自海內外各類高僧大德的講座信息及居士們研討會的通吿和海報。顧客就座後,年輕的服務生會帶領顧客到餐館中央的自助食品區,那裡有大量冷熱素食供人選擇。

餐館裡,人們不僅規矩地選取、品嘗食物,還有人離開餐桌經過廚房到餐廳的內部去。原來,這家餐館特別開闢了一個大廳專供講座使用。房門通常是關閉的,當有人走過來時,一個老年婦女會把門打開,請人進去。裡面有人席地而坐。大廳的前方是一個小佛龕,此外沒有多餘的家具和陳設,來者都要坐在地板上。

講座時間大約三、四個小時,五位穿著佛教僧衣的年輕法師主持一系列的儀式——在佛像前焚香行禮、大聲誦經念咒。餐館的顧客來來往往,一些人加入到儀式中,更多的人只是在裡面靜靜地看著。

這時,一位中年法師走進來,房間裡的人和年輕的法師尊敬地向他致意。很快,大廳座無虛席,一些人因為無法進入而失望地離開。這位法師開始講話,擁擠喧鬧的人群立刻肅靜下來。演講結束後,法師離開,眾人散去,大廳重新恢復了餐廳的功能。

大家可能會覺得奇怪,餐館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活動?宗教儀式為何以這種形式舉行?在一家普通的餐館裡——深圳日常經濟活動的一部分,而不是在一個官方認可的宗教場所。這裡舉行的是佛教儀式,和尚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他們並不是活動的發起人,發起人是幾位自稱是佛教居士的人。這個活動的組織者先生是餐館的經理。先生通過經營這家素食館作為其個人信仰實踐的方式,餐館提供素食餐飲服務,各種各樣的(宗教性)善書、不斷更新的當地宗教活動資訊,以及經常舉辦簡單的禮佛儀式等等。

作為中國大陸毗鄰香港的都市,在深圳,現代化的動力與人們對精神意義的追尋相互影響,中產階級市民有選擇地從中國本土文化傳統中汲取營養,支持其個人的精神追求。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個現象,我們需要走進這座城市。

在這種新的宗教環境下,傳統因素很容易被調整以適應新的生活狀況。於是,在迅速發展的城市環境中,尋求精神意義的特徵表現為強調個人的選擇。

 

深圳這座都市

深圳,一個離香港只有一小時車程的城市,從前只是一個沉寂的漁村。1979年,作為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組成部分,鄧小平宣布在深圳及其周邊地區成立經濟特區。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向深圳移民的第一波浪潮中,大量技術含量低的勞動者和復員軍人成為當時最主要的開發大軍,滿足了工廠生產和城市建設的需要。到上世紀90年代,隨著第二波移民浪潮的到來,內地很多中產階級都參與到這個城市的發展中,有的成為管理人員,有的開始創業。由於在深圳引進國外投資可以享受寬鬆的税收政策,於是這裡逐漸成為擁有千萬人口的大都市。在深圳的人口中,有好幾百萬都是臨時居民,就是人們常説的「漂族」,他們從事各種工作,但是沒有深圳戶籍,其法律權利和各種社會保障是這個大都市需要解決的問題。

西方觀察家常常在深圳注意到:工廠的生產條件惡劣、環境被破壞以及各種各樣的貪污腐化現象。事實上,一場工業革命和資訊革命正同時在這座城市悄悄啟動。

深圳具有很多中國城市獨一無二的特點:非本地出生的居民佔90%以上,當前流動居民的平均年齢小於30歲。在這裡,居民在生活中所承受的社會和心理壓力,與中國內陸目前的主流生活方式相比,有顯著的差異。深圳的變化速度之快,甚至超過了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其他發展迅速的現代化大都市。

儘管這種經濟自由的特區並非今日中國的典型代表,不過它可以描繪出中國未來發展的圖景。全球化的動力在這裡表現得如此突出,因而,深圳理所當然成為考察社會變遷對人們的宗教意識造成何種影響的理想場域。

 

深圳的精神尋覓者

在深圳這個大都市,被官方認可的五大宗教——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新教和天主教——都有其活動場所。雖然像其他地方一樣,信徒數量不斷增加,但準確的信徒數字難以掌握。通過對深圳的觀察發現,人們對現代化的追求往往過於側重經濟發展。另一個非常重要也令人驚訝的現象是,在深圳這個現代化程度較高並且十分世俗化的城市中,宣稱自己信仰某一宗教的人日漸增多,其中自稱為佛教信徒的人佔很大比例。這些信徒對表明宗教信仰的坦率態度和對佛教信仰的認識與執著程度,以至對宗教的熱忱等,都遠遠超過了學者通過文獻研究和對於目前中國大陸有關宗教政策的討論所得出的刻板印象。

由於深圳是個年輕的城市,其所接觸的信徒年齢基本上在20至50歲之間,較少有老年人。非常有趣的是,多數人坦言在來深圳之前根本沒有任何宗教背景;而那些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人把接納傳統信仰和實踐,作為個人精神覺悟的一部分。

面對有關人生意義和人生目標的問題,這些市民並沒有完全轉向受建制認可的宗教尋求幫助,而是在傳統中國文化中尋找個人的精神歸宿。儘管在過去一百多年間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來自基督教傳教士、受西方文化影響的中國知識分子,以及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的各種挑戰,這一精神傳統在當代中國大陸仍然普遍地存在於民眾生活中。

共同的宗教傳統在中國大陸農村所保持的活力,受到了當代田野研究者的高度關注。2我們在深圳的研究,顯示出共同的信仰傳統繼續為中國民眾提供精神資源。民間信仰所具有的多元化價值體系,在中國社會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642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