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吃的藝術(簡體書)
滿額折
吃的藝術(簡體書)
吃的藝術(簡體書)
吃的藝術(簡體書)
吃的藝術(簡體書)
吃的藝術(簡體書)
吃的藝術(簡體書)
吃的藝術(簡體書)
吃的藝術(簡體書)
吃的藝術(簡體書)
吃的藝術(簡體書)
吃的藝術(簡體書)
吃的藝術(簡體書)
吃的藝術(簡體書)

吃的藝術(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吃的藝術》是作者積多年廚藝,以散文筆法寫就的食譜。一日三餐,無非煎炒烹炸烤烙燒,經她一說,篇篇充溢著趣味和人文。舉凡山珍海錯、青菜蘿卜,皆可成文;可觀可賞之鮮花,亦可入菜……這是真正愛食物的人寫的書。

作者簡介

劉枋(19192007),作家。祖籍山東,長在北京,后居臺灣。著有散文集《千佛山之戀》、《我及其他》,小說《逝水》、《兇手》、《小蝴蝶和半袋面》,劇本《陋巷天使》、《六祖慧能大師傳》,傳記《顧正秋的舞臺回顧》、《大鼓生涯的回憶》,報導文學《非花之花》等。在臺灣文壇素享“五項全能”之美譽。

名人/編輯推薦

林海音曾以“五項全能”形容劉枋的跨文類寫作功力。這次,劉枋在《吃的藝術》中,把吃寫得傳神入骨,令人饞涎欲滴。有吃,有故事,有學問,有智慧……謂之“吃的藝術”。

目次


自序


 


【禽蛋肉類篇】


關于吃蛋


元宵里的丸子


豬八戒


膾不厭細


煙熏


烤——火燎


關于“鴨”


珍重一只雞


燒雞之戀


與雞斗法


鴿兒舉隅


鴨的悲劇


鴨亦可風


鍋燒與鍋塌


菊花鍋與涮羊肉


沙茶、毛肚、雞素燒


鹵菜的秘訣


酥鍋子


酥肉和酥雞


天下第一菜和砂鍋


焦炸與軟炸


好吃最是家常飯


大塊文章


冷凍與涼拌富貴與叫化


且說雞包翅


豬肉與蘇東坡


蜜汁本非蜜


涮烤知秋


全家有福


打鹵與炸醬


那一點竅門


化腐朽為神奇


如何不下飯


凍子


涼拌


 


【水產篇】


蝦的吃法


活魚三吃


所欲者魚


燕窩種種


且說魚翅


小老鼠——海參


海參與海茄子


干貝——江珧柱


鮑魚之肆


無腸味美


一帆風順


 


 


【蔬菜篇】


豆腐的故事


有餡的菜


素涼拌


洋涼拌——沙拉


四季豆


豇豆、扁豆、毛豆


豆中雙鮮


冬瓜、絲瓜、老窩瓜


冬天的恩物——大白菜


如意菜——黃豆芽


掐菜——銀芽


大蘿卜


黃瓜茄子


藕——蓮菜


卷心菜與菜花


最后之青菜


青菜豆腐保平安


瓜的世界


夜雨剪春韭


一菜兩吃


菇菇筵


紅絨線燉豆腐


 


【酒席與佳節美食篇】


酒席的今昔


冷盤的商榷關于炒菜


燴飯改良


所謂大菜


梅花宴


十全十美


事事如意


中國菜


西菜中吃


談自助餐


圣誕大餐


煎炒烹炸烙烤熬


天津菜


吃之于色


入味


菜名的商榷


芬芳鮮花登盤來


新春話春吃


農歷佳節美食


新正大生財


什么是寒食


春餅及其他餡餅與一鍋絲


中秋談餅年年慶有余——魚


年年菜


大吉大利


 


【面點篇】


高麗、拔絲


好吃莫如餃子


再談餃子餡


瓠塌子及其他


果汁機里花樣多


熱煮涼吃


涼的,好吃的


再談涼的


煮它一大鍋


書摘/試閱

元宵里的丸子

元宵里的丸子并不是酒筵之上的一道名菜,而是我這純粹北方佬初到江南引起的笑話。北方人正月里吃元宵,餡子雖然也有豆沙、芝麻、山楂、玫瑰等各種名堂,但卻絕對離不開糖,除了甜之外不會有別的滋味。而那年在南京,我被朋友請去吃四喜湯團,起初嘗到的豆沙芝麻兩個特大號的元宵,只是覺得油多了點,倒還甜糯適口,等吃到第三個,一股咸膩的油汁流到嘴里,不禁大吃一驚,定睛一看,咦!怎么元宵里有個丸子?原來那是只肉心湯團。于是,我這少見多怪地出洋相,便在朋友群中不脛而走。這事距今已幾十年,自己在見識上早已不復是當初的鄉巴佬,但在飲食習慣上,卻還墨守舊章,明知道湯團比元宵做得細致,餡兒講究,但還是不能忍受那包著肉丸子的湯團。
元宵里的丸子,不由得聯想到北方人把凡是圓形球狀的可吃之物都叫做丸子,譬如揚州獅子頭,我們叫做四喜丸子;西菜中的煎牛肉餅,也叫做炸牛肉丸子。同時,一些非肉類也可做成綠豆丸子、豆腐丸子等。
在北方,丸子之名雖如此普遍,但并無特別突出的如揚州獅子頭舉國皆知,不過,北方做丸子倒是真的另有特殊手法。就以獅子頭為例,它的正宗做法是細切粗斬,肥肉精肉是四六之比。切時個別處理,然后再行混合,為的是要保持肉粒之間的距離,燒出來才嫩才酥。可是,任是做得多好的獅子頭,多好胃口的人也無法多吃,原因是太油膩了。假如不油膩,減少其肥肉的比例,則會成一團“死”肉,硬硬的有失獅子頭的美點了。而北方做四喜丸子卻另有一套,飯店餐館那標榜按照揚州正宗做法的不去講它。一般家庭里,做大個的丸子,多是在丸子里另摻配料,以荸薺、地瓜(涼薯)等為配者還不算離譜,最妙的是以干饅首屑代肥肉。也就是說,做丸子可以用百分之百的純精嫩肉,斬好后,除了加入蛋白、鹽、酒等調味品,至少要摻上三成五成的(和肉的比例)干饅首屑(隔夜的饅首,切極碎,經風干,或者先把饅首切片在火上焙烤脫水后再揉碎)。如果是紅燒,可以略加醬油,先把丸子過了油,再行燒煮 ;如果是清燉,便是一鍋煮好的寬湯大白菜,把丸子做好放入菜湯中,蓋鍋煮透。這種丸子,可以做成碩大無朋,一個大海碗中底下墊了白菜,上面擺上四只已極壯觀,吃起來,松、酥、嫩、腴兼備,而無絲毫油膩之感。同時,家常吃時,只吃丸子不吃主食亦可果腹,因為里面已經有饅首在了。
北方人會笑南方的元宵里包丸子,南方人可曾見過北方這種丸子里加饅首嗎?

也許有人認為北方人那種“饅首丸子”是鄉下土吃,難登大雅之堂,其實,若不說穿,不知之人,會只覺得其不過分油膩,在賣相上,絕不輸于一咬滿口油的大獅子頭的。
獅子頭除了純肉制成之外,加螃蟹肉的蟹粉獅子頭更名貴,尤其是每只丸子面上貼著兩條整齊的蟹腿肉,看起來分外引人,不過北地不以魚蝦著稱,魚丸、蝦丸平常人家極少自制,更遑論螃蟹,所以現在把這名貴者暫且不提,仍就土吃來談。
過去我們做那種饅首大丸子,在饅首方面,確實加工不少,目前,市上有賣成筒的現成的面包粉(即干面包屑,供炸排骨之用者),可以作為饅首的代用品,所差者這種面包粉太細、太干,若在肉中混合的時間過久,易變成糜,便黏而發死,若時間太短,其干度未透,亦不是味,這是需要去體會運用的。
不過,如用這種面包屑,對北派的焦炸小丸子,倒是非常增色。炸丸子為求其外皮脆焦,一般的是用回鍋辦法,就是先把丸子炸好,涼透,等臨上桌時再入大火熱油重炸一次。現在如把丸子外表滾一層面包屑,炸好即會又香又脆了。炸小丸子配家常餅、大蔥甜醬,再有涼涼的綠豆稀飯,是大夏天的美食。
汆丸子也是北方人夏季吃飯(米飯)時愛用的一道湯菜。冬瓜片或小白菜,先入鍋煮之,俟其湯滾,把丸子一個個汆入,一滾即離火,這種吃的是湯清而鮮,丸子香嫩,所以不宜用肥肉,一般的多是把鮮毛豆剁碎摻在丸子里,以求其松。一顆顆淺粉色的丸子雜著星星碧綠,在色調上極為悅目。若摻荸薺或涼薯亦無不可,如摻蔥花,則地地道道的土味了。
丸子也是北方人過年時大量預備的年菜之一種,炸丸子是深色的,蒸丸子是淺色的,有這兩種丸子再配點肉片、肝、肚,便可裝個十分像樣的火鍋。金針木耳?炸丸子是一個菜,黃瓜片炒蒸丸子(對剖為二)便可以是另一個菜。而且最后的主食仍可以是面皮里包丸子的餃子呢!
說起蒸丸子,一下子想到湖北的珍珠圓子,那肉丸子外面裹著一層亮晶晶的糯米,乍看給人觀感極佳,吃起來也真香糯適口,同是糯米為衣,卻比肉心湯團更讓北方人習慣。不過,這珍珠圓子技巧在米要泡得透,肉丸沾米時要均勻,蒸時最好是直接放在籠屜中,若是擺在器皿里,蒸餾水積聚在底部,有的丸子便會被水泡得不成形了。
關于丸子,還有太多太多,一時說不完,現在不多說啦!
關于吃蛋

大家都知道的,人體所需的營養素,最主要的是蛋白質。大家也都知道,我們每天所吃的雞鴨魚肉,各種豆谷,都包含著或多或少、或完全的或不完全的蛋白質,攝取蛋白質,并不一定非自蛋不可。
但是,吃蛋是最直截了當攝取蛋白質的途徑,卻勿庸置疑。
“高蛋白,低卡熱”是減肥食譜的秘訣,有人一天吃三個白煮蛋,此外只飲不加糖、不加奶的咖啡或紅茶,隨意地吃些水果,每周可減輕三磅,而健康無損,精神煥發依然。蛋類在烹煮之前,不必仔細洗濯、費時割切,最是干凈省事,同時又煎炒烹煮蒸無所不宜。所以,我說蛋是人類恩物,更是主持灶下工作的主婦的恩物。
對此恩物,若只一切率由舊章,馬馬虎虎地吃吃算了,實在未免辜負于它,為此,我愿不惜筆墨,寫出有關吃蛋的種種。老一輩的人相信生雞蛋最滋補,晨起把蛋放在洗面盆的溫熱水中,等洗好了臉再把微溫的生蛋敲個小洞,一吸而盡,算作早點,是最原始的吃法。冰糖荷包嫩蛋、白糖麻油開水沖蛋花,則一脈相承而已。這在消化力強、吸收良好的人,其營養價值當然極佳,但也有人不喜如此。
白煮蛋常見于西人早餐桌上,我們則只有產婦才把它當做主要食品。煎荷包蛋放上兩片火腿,在我們稱做西式早點,炒蛋才算是餐桌上的菜。
炒蛋可以說最簡單不過,可是仔細講究,也還有很多花樣和技巧。
清炒蛋能炒成松松的圓餅一個,嫩而不干,色黃味香,是最佳技術,主要的要火大油多、鏟炒恰當。
番茄炒蛋若把番茄切丁先加蛋打攪,然后入鍋,則以炒成嫩嫩的稠糊狀較適口 ;若先把蛋炒成塊,再加入去籽去皮的番茄塊,則色調極美。
韭菜炒蛋、香椿炒蛋都是北方人的鄉土吃法,蘿卜干炒蛋、大頭菜炒蛋,廣東人和本省人都視為配飯佳肴。但這必須把配料斬為細末,打勻下鍋,炒時火候略久,才咸香下飯 ;若炒成蛋歸蛋,菜干歸菜干,各自為政,就完全不是意思了。
湖南人吃什么都離不了大蒜、辣椒,炒蛋亦然。把青青的蒜葉、紅紅的辣椒都加以細切和入蛋中,油不必多,火候略久而不必烈,翻鏟炒成香辣的“蛋松”,也是另有風味的吃法。
四川人動輒魚香,炒蛋也不例外,蛋先入鍋炒成塊,加入切好的蔥姜辣椒碎末,再潑上適量的醬油、醋、糖,便告成功。只是炒蛋,上列種種,并未完盡,其他吃蛋,容續篇再談。

吃在中國,我們真是可以當之無愧。只是一個炒蛋,在我這既非烹飪專家,又非庖中名廚的人就記憶所及,隨便數來,已寫了十余種花樣之多,而言猶未盡,現在還得接著再談。
屬于炒蛋范疇的還有 :
蟹黃蛋,這是以姜、醋作主要配料,炒之前,蛋不加以打和,入鍋后,略加翻鏟,使蛋白蛋黃分別凝結,即刻撒上姜絲、潑上醋,使樣子猶如炒蟹粉,味亦亂真。為求其更像蟹黃,可以加入咸蛋蛋黃,但其蛋白必須舍棄,否則含堿性的蛋白遇醋,便味苦難入口了。
?黃菜,是以大量的豬油炒純蛋黃,訣竅在蛋白必須瀝盡,蛋黃在打和時加適量水(高湯更佳),鍋中重油大火,蛋黃傾入,略加翻炒,見凝為濃糊,即刻離火,再稍翻炒即成。其味濃腴可口,但不能多吃。烤鴨三吃時的這品菜,以鴨油代豬油更鮮美,若以素油炒之,則遜色殊多。炒時摻一點鮮嫩豌豆粒,或斬碎的荸薺丁,盛盤后撒點鮮紅的火腿屑,色味均增。
芙蓉雞片,其實可以無雞,只是純蛋白加點太白粉打勻后,在鍋中攤炒成片,略加蔥、蒜等調味即成,這也是要用豬油的,若素油炒,其色便難純白。當然在蛋白中和以打爛的雞蓉才名副其實,或以豬里脊肉蓉代之亦無不可。
蒸蛋花色較炒蛋略少。把蛋打和,加適量水,入鍋蒸成一碗嫩嫩蛋羹,家常吃只澆上點醬油已很適口,若用以享客,蒸蛋的碗選美觀點的,蛋羹只占碗的一半,上面澆上海參、肚片、肉片等濃湯,色味均美。山西餐廳就有這樣一品菜,用以入席。
蛋白加雞蓉蒸成羹,上面加純雞湯配鮮豆苗,是名貴的豆苗雞糕。
蛋白加刮細的豬肝泥蒸成羹,是川菜珍品豬肝糕,應屬于蒸蛋。
蛋打和而不加水,蒸成豆腐狀,再切塊,加肉末蔥姜,照麻婆豆腐方法炒之,比豆腐鮮嫩。
蒸好的蛋糕切骨牌塊,蘸上蛋汁,入油鍋煎炸后,再加醬油、酒、醋、糖、鹽等略煮,名之曰?雞酪。
也許有人認為煮蛋除了鹵蛋、茶葉蛋之外不可能另有花頭,其實事在人為,略用心思,便有不同。
把白煮蛋橫切成片,蘸點稀面糊,入油鍋炸成金黃小圓餅,蘸花椒鹽吃,是秦淮歌女曾以待客的“金錢蛋”。
把蛋敲小孔,傾出黃白,打和加鹽,裝入原蛋殼,以紙封其口,排列鍋中再煮,熟了便成“混沌蛋”。
用前法摻入肉末、蝦米、香菇等,煮成的則是“和合蛋”。
先塞一團小肉丸入蛋殼,再灌回蛋白,用力搖之,煮成了是“肉心蛋”。
最妙的還有把十多個蛋灌入一個洗凈的豬尿泡中,扎緊其口,垂入井中,過夜取出煮熟,就會變成個蛋黃集聚中心的完整的大蛋,而不是黃白間雜的花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