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新能源危機中的大國對策(簡體書)
滿額折

新能源危機中的大國對策(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5 元
定價
:NT$ 330 元
優惠價
87287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發展新能源是一場革命,更是一場能源效率的革命和清潔能源的革命。面對新能源危機,我們要大膽“亮劍”,在發展中爭取主動權。但是,發展新能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前進的路上還有很多未知的問題尚待破解,還有大量的技術難題等待攻關,需要經過不斷地探索與努力,新能源才能造福于人類,才能實現環境與經濟的雙贏,為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和基礎,才能實現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任皓編著的這本《新能源危機中的大國對策》從大眾化讀者的角度,旨在為廣大讀者揭開新能源神秘的面紗,披露國際上有關新能源研發過程的博弈,了解我國在新能源開發過程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通過本書的閱讀,應能對國際能源爭奪背后鮮為人知的新能源開發以及我們應采取的對策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新能源危機中的大國對策》是一本研究圍繞新能源開發的大眾化通俗讀物。

作者簡介

任皓,陜西勉縣人,1960年7月生,教授,碩士生導師。1982年7月畢業于西南石油學院化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2003年畢業于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情報學專業,獲管理學博士學位。現任西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從事企業信息管理的教學和研究,主要研究領域:企業競爭情報、企業信息資源管理、企業知識管理。公開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論企業知識資源的組織》、《知識管理的重要步驟知識整合》等10余篇論文發表在國家級學術期刊上;主持并完成《企業的知識資源管理與知識發現》、《突發災害下公共危機信息管理機制研究》等省部級科研項目;主編和參編《組織的知識管理》、《小型煉油廠綜合加工工藝進展》、《領導的批評藝術》、《石油金權一一國際石油貿易真相考證》等學術著作。先后獲得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重點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二等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優秀科技信息成果二等獎等。

目次

第1章 新能源為何引起世界關注
侵襲全球的能源危機
新能源能否代替傳統能源
中國能源的近憂與遠慮
誰掌握了新能源,誰就掌握了世界
第2章 能源危機中的大國對策
歐洲國家如何應對新能源侵襲
美國也在發展新能源
新能源對日本經濟舉足輕重
發展新能源,我們應當走什么路?
第3章 經濟影響新能源,更影響著世界
透視我國能源消費結構
是什么制約著我國經濟的增長
應運而生的低碳經濟
歐盟的未來——以低碳經濟為主
第1章 新能源為何引起世界關注
侵襲全球的能源危機
新能源能否代替傳統能源
中國能源的近憂與遠慮
誰掌握了新能源,誰就掌握了世界
第2章 能源危機中的大國對策
歐洲國家如何應對新能源侵襲
美國也在發展新能源
新能源對日本經濟舉足輕重
發展新能源,我們應當走什么路?
第3章 經濟影響新能源,更影響著世界
透視我國能源消費結構
是什么制約著我國經濟的增長
應運而生的低碳經濟
歐盟的未來——以低碳經濟為主
光伏——我國與歐盟的新一輪貿易戰
全世界都在發展新能源汽車
一個陰謀的誕生——低碳經濟對我國出口的打擊
美元的回流其實很簡單——用專利和技術打敗你
石油美元繼續橫行世界
第4章 新能源——讓人歡喜讓人憂
我們現在使用的新能源就清潔嗎?
成本高昂的太陽能
技術低、難利用讓企業對風能望而卻步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生物能
未來糧食的格局將改變世界
日本大地震之后,世界核能何去何從
日本大地震對世界的影響
第5章 博弈論無處不在——新能源中的道德博弈
新能源在發達國家的“細水長流”
發達國家的“超級實驗室”
中國新能源的尷尬——尚未成熟就產能過剩
中國新能源發展的成就
中國能否復制美國頁巖氣的成功
第6章 是挑戰更是機遇
路漫漫其修遠兮,一步一個腳印
能源壟斷須到頭了
讓無法再生的傳統能源發揮出最大效用
實現資源良性可持續發展
治國之根本——需健全法律制度
國內媒體和民間力量是把雙刃劍
國家存亡,國企站出來
1+1>2各能源的統籌兼顧
參考文獻
后記

顯示全部信息

書摘/試閱

改革開放后中國工業化水平迅速提高,對能源的需求也隨之猛增,而中國的能源主要依靠外部“輸血”。在中國的一次能源結構中,煤炭的消費量達68.8%,石油天然氣為23.1%,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我們還處在煤炭時代。2008年中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雖然晚了近百年,但還是成功地成為世界石油消費國俱樂部里的“新生”力量。
中國海關總署2013年1月10日發布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原油進口量約為2.71億噸,同比增長6.8%。有專家預判,2013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將達到2.85億噸左右,中國原油進口依存度可能突破60%。此外,從2009年起,中國從一個煤炭凈出口國居然轉變成煤炭凈進口國,2012年,中國累計進口煤炭2.9億噸,進口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居世界第一,與第二名的日本相比,要超出他們近億噸。除了石油和煤炭這兩大能源凈進口外,天然氣也開始大量進口。很多人認為中國應該大力發展核電,理由就是中國的石油必須依賴進口。但實際上更需依賴進口的必需品還不是石油,而是核戰略物資——鈾。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2010年中國鈾產量僅為827噸,而2011年中國鈾消耗量卻達到4400噸。在生產遠遠達不到需求的情況下,中國將不得不更加依賴鈾進口。
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預計在3~5年內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而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盡管中國的人均排放水平只有美國的1/4、日本的1/2,但總的來說,中國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國際壓力。
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或許是中國解決能源環境問題、履行對國際社會承諾的重要突破口。
早在1995年初,由國家計委、國家科委、國家經貿委制定的《1996—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綱要》,對我國在未來十五年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目標和方向提出了具體要求,旨在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和產業建設步伐。2000年8月,國家經貿委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司又頒布了《2000一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對中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化發展的基礎、市場開發的潛力、預期效益、制約因素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為了發展新能源,從2001年開始,我國政府對新能源產業給予政策性扶持,重點是對可再生能源的發電執行稅收優惠政策。為了克服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所面臨的法律和政策障礙,大力推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于2005年2月28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以下簡稱《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為制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政策提供了法律依據。
《可再生能源法》的正式實施,標志著中國可再生能源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2007年9月4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成為指引我國未來十五年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規劃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將占到全部能源的15%,力爭使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在總裝機容量中的比例達到30%以上,其中太陽能要達到200萬千瓦,風能3000萬千瓦,生物質能3000萬千瓦,太陽能熱水器要達到3億立方米。2007年12月,我國發布《中國的能源狀況與政策》白皮書,著重提出能源的多元化發展戰略,并將可再生能源發展列為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雖然目前我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勁頭很大,但隨著新能源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在成本、技術、裝備、人才、政策和相關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問題也逐步顯現出來,這些問題將會制約我國新能源產業規模化的發展。新能源快速發展面臨以下問題。
新能源的成本相對較高,缺乏市場競爭力。
當前,成本較高、市場競爭力弱仍然是新能源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排除常規能源外部環境成本不考慮,目前利用的新能源,除太陽能熱水器外,絕大多數用來生產電力、熱力,液體燃料產品的成本仍然比常規能源產品要高很多,這就使新能源失去了經濟上的競爭優勢,使其不具備完全自主商業化發展的能力。
盡管我國在建立新能源市場方面做了很多的準備,但由于利用新能源的成本相對較高,再加上其產品自身的特點等原因,造成新能源還不能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和完善的市場環境。比如電網應該如何接納新能源電力的問題,石油企業和用戶對用生物液體作為燃料存在著疑慮,建筑開發商還在阻撓住戶使用太陽能熱水器等。
技術研發資金缺口較大,自主創新能力不能適應發展的要求。
資金不足制約新能源研發的發展,如果要盡快降低成本,克服外部支撐條件的限制,就必須依靠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應用。雖然我國在關鍵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方面進行了不斷探索,局面有所改變,但總體上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然非常落后,在技術研究水平和科研投入水平方面也有很大差距。
目前,國內大部分企業新能源的核心技術都依賴于國外引進,我國自主研發的新能源尚不具備競爭力,并且起步較晚、水平較低,缺乏強有力的技術研究支撐平臺,缺乏清晰的系統的技術發展路線以及長期的發展思路,對創新性、基礎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重視不夠,沒有一個連續、長期的研發投入計劃,在研究開發方面的資金支持也明顯不足。
產業體系尚未形成,配套能力不強。P11-13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8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