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黑伯爵(簡體書)
滿額折

黑伯爵(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9.8 元
定價
:NT$ 299 元
優惠價
87260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普利策獎獲獎作品;即將由熱播美劇《真探》導演搬上銀幕。
他是一位真正的伯爵,卻是法國貴族和非洲黑奴的私生子!
他是拿破侖的愛將,統帥騎兵團橫掃歐洲,卻不想被拿破侖背叛,身陷囹圄!
他的身影出現在《三個火槍手》和《基督山伯爵》中!
他就是法國小說家大仲馬的父親:亞力克斯?仲馬將軍!

作者簡介

湯姆·雷斯(Tom Reiss),國際暢銷書《東方學家》一書作者。他經常為《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紐約客》等撰寫有關政治和文化類文章。 

名人/編輯推薦

他是一位真正的伯爵,卻是法國貴族和非洲黑奴的私生子! 

他是拿破侖的愛將,統帥騎兵團橫掃歐洲,卻不想被拿破侖背叛,身陷囹圄! 

他的身影出現在《三個火槍手》和《基督山伯爵》中! 

他就是法國小說家大仲馬的父親——亞力克斯·仲馬將軍! 

目次

序一 1806年2月26日
序二 2007年1月25日
第一卷

第一章 糖廠
第二章 《黑人法典》
第三章 諾曼征服
第四章 “法國不應存在奴隸”
第五章 美國人在巴黎
第六章 光明之城的黑伯爵
第七章 王后的龍騎兵
第二卷

第八章 革命之夏
第九章 “浴血重生”

序一1806年2月26日

序二 2007年1月25日

第一卷

 

第一章 糖廠

第二章 《黑人法典》

第三章 諾曼征服

第四章 “法國不應存在奴隸”

第五章 美國人在巴黎

第六章 光明之城的黑伯爵

第七章 王后的龍騎兵

第二卷

 

第八章 革命之夏

第九章 “浴血重生”

第十章 “黑色之心亦向往自由”

第十一章“仁愛先生”

第十二章世界大佬之爭

第十三章革命觸底

第十四章圍攻

第十五章黑魔

第三卷

 

第十六章遠征隊長

第十七章“共和理念的譫妄”

第十八章如夢燃火

第十九章神圣信仰軍囚犯

第二十章“女公民仲馬……擔憂丈夫的命運”

第二十一章 地牢

第二十二章 等待與希望

后記 遺忘的雕像

 


 

書摘/試閱

序一 

1806年2月26日

 

1806年2月26日午夜,亞歷山大·仲馬睡在了叔叔家。這位日后的《基督山伯爵》和《三個火槍手》作者雖時年尚不滿四歲,但由于家中父親病重,母親認為送他寄居在叔叔家是最佳選擇。午夜鐘聲將小亞歷山大從夢中驚醒。借著床邊案上的昏暗燈光,他看到堂姐已從床上坐起,面色驚恐。小亞歷山大起身下了床。40多年后,他在回憶錄中寫道:

 

堂姐叫道:“你去哪里?”

“噢,去給爸爸開門,他跟我們告別來啦。”我平靜地答道。

可憐的姑娘從床上跳了起來,一把抓住了我伸向門把手的手,狠命地將我拽回床上。

我使出渾身力氣想要掙脫,卻只能大喊:“再見,爸爸!再見,爸爸!”

 

第二天清晨,大人喚醒了孩子們,小亞歷山大得知父親已在前晚去世。

 

“爸爸死了,”我問道,“是什么意思?”

“就是說你再也見不到他了。”

“你為什么說我再也見不到爸爸了?……為什么會見不到?”

“因為上帝帶他回去了。”

“永遠嗎?”

“永遠。”

“你說我再也見不到他了?……一次也不行嗎?”

“一次也見不到。”

“上帝住在哪里?”

“上帝住在天堂。”

我苦思了一會兒。盡管當年只是個懵懂孩童,我還是意識到發生了什么無法挽回的事。趁著大人們不注意,我從叔叔家溜了出去,跑回了自己家。

家里的每扇門都敞開著,所有人都面露懼色;彌漫著死亡的氣息。

沒有人發現我的到來。我找到了家里存放武器的房間,扛起了那桿槍,那桿父親答應等我長大后就贈予我的槍。

我扛著槍爬上了樓梯。

在二樓樓梯口,我碰到了母親。

她剛從父親房間出來,臉上掛滿淚水。

“你去哪兒?”母親見到我,十分吃驚,以為我還在叔叔家。

“我要去天堂!”我答道。

“什么,你要去天堂?”

“讓我過去。”

“孩子,你去天堂做什么?”

“我要去殺了上帝,他殺了爸爸。”

母親一把將我摟進懷里,緊得讓我透不過氣來。

 

亞歷山大·仲馬45歲時寫下了上述文字,他認為是時候該回顧此生了。他沒有采用編年體例記錄自己31歲前的點滴,而31歲時他還遠沒有成為家喻戶曉的作家,但是他卻用了200多頁敘述父親仲馬將軍如小說般跌宕起伏的一生——仲馬將軍出生于法國殖民地,在法國大革命中九死一生,以過人的勇武與膽識,成為了拿破侖麾下一名統帥五萬精兵的將軍。這是傳記文學史上的一次大膽嘗試,其中關于他父親的素材來自于母親和父親朋友們的回憶,以及從母親及法國軍務部收集的信件和官方文件,雖然存在很多空白省略以及情節和對話的再創作,卻實乃誠懇之作。直至敘述完了父親去世時的畫面,大仲馬才開始在自傳中回顧了自己的一生。

一名幼童如何能憶起如此多的細節,也許有人會對此產生懷疑,大仲馬在《基督山伯爵》中塑造的白人奴隸海蒂這一角色恰好可以替他解答。在海蒂四歲時,她的父親遭小說中的主要反派人物之一陷害謀殺,在對伯爵談起自己父親時,她說:“雖然當時我年僅四歲,但當年的事對我萬分重要,一絲一毫都不曾忘記。”

在大仲馬的小說中,記住一個人是最重要的事,而忘記是最惡劣的罪行。《基督山伯爵》的反派人物沒有將主人公愛德蒙·堂泰斯殺害,而是將他關入了地牢,讓世人將其遺忘。大仲馬筆下的主人公不會忘記任何事或任何人,例如堂泰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記憶超群,對所遇之人過目不忘。當他一一報復三個仇家時,卻發現他們早已忘記了他,更別提當年所犯下的罪行。

之所以為亞歷山大·仲馬將軍這位被遺忘的英雄寫傳,是因為兒時拜讀過大仲馬傳記中關于其父親的回憶錄,至今令人難以忘懷。

 

第一章 糖廠 

 

1714年2月26日,亞歷山大·仲馬將軍的父親——亞歷山大-安托萬·戴維·佩勒特里出生于法國諾曼,該省地處法國西北海岸,在高高的白堊質峭壁之上有大片綿延的奶牛場。據一張書寫潦草的小紙片記載,他當年受洗時“沒有儀式,由于身子太弱,只能在家從簡完成”,可見當時他病得很厲害,根本不能抱去當地教堂受洗。他是家族的長子,盡管這個古老家族擁有一座城堡,現金卻少得可憐,家族成員也大多閑散放縱,不過在這方面,安托萬后來超過了家族里所有人。

小安托萬活了下來。第二年,時人尊稱“太陽王”、在位執政72年之久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辭世。臨終前,路易十四對他五歲的重孫路易十五說道:“我酷愛戰爭,不要學我這一點,也不要學我揮霍的毛病。”五歲的路易十五應該很認真地點了頭。但是,他的統治卻因無度的揮霍和窮兵黷武組成的怪圈著稱,不僅讓他本人面上無光,也給法國君主制度抹了黑。

不過君主揮霍好戰的陋習并未讓法國停滯不前。事實上,這個“偉大的國家”即將迎來一個哲學家的時代,啟蒙運動以及其他的一切紛至沓來。法國即將因進入現代而撼動世界。但在這之前,法國人需要錢,一大筆錢。

諾曼不可能找到大錢,佩勒特里城堡更不可能。佩勒特里家族的盾形徽章背景為天藍色,其上三只*簇擁著一只金戒指,看起來高貴威嚴,卻沒有多大意義。佩勒特里家族雖說是省里的貴族,卻空享舊時榮耀而無金錢實力。如不工作,家族的財產不足以維系他們的浮華生活,甚至一代人都難。

不過,貴族頭銜仍要代代相傳。作為長子,安托萬繼承了“侯爵”的頭銜以及貝勒維拉的家族地產。其他繼承人依次是他的兩個弟弟——1716年出生的查爾斯·安妮·愛德華和1718年出生的路易·弗朗索瓦·特雷澤。

面對諾曼有限的前景,三兄弟決定參軍尋求出路,當時法國的貴族子弟12歲起就可以應召入伍。安托萬加入了皇家炮兵部隊,一支很有前途的部隊,16歲已被擢升為少尉。兩個弟弟緊隨其后,成為了低等軍官。1734年,法國參加了波蘭王位繼承戰爭,18世紀歐洲各王朝間經常由于利益沖突而爆發戰爭。這場王位繼承戰爭背后,是歐洲大陸上爭奪統治權的兩大傳統勢力——統治法國的波旁王朝與統治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英國不久后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公海和新大陸。)

加入皇家炮兵部隊后,安托萬在前線擔任國王那位瀟灑又極其富有的表哥康帝親王的近衛,參加了1734年的菲利普斯堡戰役。這場戰役被卡爾克勞塞維茨記入了軍事年鑒,在《戰爭論》一書中評價它是“構筑要塞的完美反面教材,好似一個用鼻子抵墻而立的傻子。”當時,伏爾泰為躲避皇室追捕,也逃到了菲利普斯堡,靠做戰區勞軍服務維持生計,停火歇戰時為軍人們端上白蘭地,獻上頌歌。

最值得一提的是,安托萬在菲利普斯堡服役期間曾作為里克森親王與黎塞留公爵決斗的見證人。這起有名的決斗發生在康帝親王的生日聚會后,里克森親王嘲笑黎塞留家族為暴發戶,這讓黎塞留公爵極為惱怒。公爵的曾叔叔曾是紅衣主教(后來大仲馬在《三個火槍手》中塑造了他翹八字胡的不朽大反派形象),路易十三時代的法國首相,著名的政治活動家。他對內恢復和強化專制王權,對外謀求法國的霸主地位。但即使有這樣的成就,黎塞留家族仍不入里克森親王的法眼,而自家表妹嫁給了黎塞留公爵更讓他覺得面上無光。

午夜時分,這對著名的姻親來到了用餐帳篷和戰壕之間的決斗場。借著隨從們手中提燈的微光,他們斗在了一處。起初,里克森親王略占上風,刺傷了黎塞留公爵的大腿。兩人毫不相讓,寒光閃爍,戰壕上下斗個不休,隨從們將手中提燈換成了火把。親王再施奇招,刺傷了公爵的肩部。正在這時,敵軍的流彈照亮了決斗場,一名隨從中彈身亡。

黎塞留公爵趁機奮起反擊,將佩劍刺入了親王的胸膛。當時人們認為親王之死是因果循環、命該如此。不久前在同樣由言語不和而招致的另外一起決斗中,里克森親王殺死了自己夫人的叔叔里格內維爾侯爵。在18世紀的決斗場上,這種誤傷致死的案例并不少見。

1738年,波蘭王位繼承戰爭結束,安托萬選擇退役,并離開歐洲。安托萬在菲利普斯堡服役期間,弟弟查爾斯調入了殖民軍團,前往西印度群島伊斯帕尼奧拉島上的法屬圣多明克殖民地。這是一個美差。

糖料種植在18世紀大受追捧,圣多明克是法蘭西王國西部荒原殖民地的邊境地帶,窮困的貴族家庭子弟可以在這里發家致富。查爾斯被派駐到此地時年僅16歲,22歲時他遇到了摯愛瑪麗-安妮·都菲。都菲家族在富庶的殖民地東北海岸擁有一大片糖料種植園。安托萬決定前往圣多明克。

由于現代飲食習慣,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并被貼上了各種廉價和不健康的標簽,在過去情況卻大為不同。在西印度群島被殖民的18世紀,糖極其稀少而珍貴,被公認為是有益于身體健康的物質。醫生紛紛把糖作為醫治百病的良藥,無論心臟病、頭痛、肺癆,還是產痛、精神錯亂、老年病,甚至是失明,開處方時都會加上糖片。法語中有句諺語,“像無糖可用的藥劑師一樣”,用來形容一個人陷入絕望的境地。圣多明克當時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產神奇藥品——糖的制藥工廠。

1493年,哥倫布在第二次航行時將甘蔗帶到了伊斯帕尼奧拉島——歐洲在新世界的第一個殖民地。西班牙和葡萄牙最先在歐洲種植甘蔗,當開始探索新大陸時,最先“發現”的北非附近島嶼非常適合種植甘蔗。伊比利亞探險家們沿非洲海岸線繼續南下——葡萄牙人繞過非洲之角到達了東亞,而西班牙人一路向西發現了美洲——不管是葡萄牙還是西班牙,始終堅持兩大目標:尋找貴金屬和種植甘蔗。(對了,還有傳播“上帝”這個詞。)

西班牙在伊斯帕尼奧拉島東側建立了殖民地,將其命名為圣多明克;后來,殖民地逐漸擴張至島嶼東部的三分之二,大致相當于現在多米尼加共和國的版圖。(當地土著居民把整個島嶼叫做“海地”。)西班牙從西非附近的加那利群島帶來了大批工人,建造了制糖需要的精榨機、鍋爐、磨坊,而后又帶來了最關鍵的部分:非洲奴隸。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6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