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只為你停留
滿額折

只為你停留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60 元
優惠價
90324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書摘/試閱
得獎作品

商品簡介

我那不完整的靈魂,總少了點什麼,直到遇見一隻鶴……

這是一個不可能的遭遇
一份帶著驚奇,也帶著祕密的情感
一段即使破碎,也能感受喜悅的愛情
因為妳,改變了我的下半生……
擁有與失去、激情與承諾,追尋與放手……
在愛情裡,我們該選擇哪一樣?

《時代雜誌》約翰‧葛林(John Green):派崔克‧奈斯的文字美得如癡如狂。
英國圖書信託基金會:一部佳作,出自一位人們年復一年、傳頌下去的偉大作家。
Oprah.com、《圖書館期刊》、《觀察家報》、《每日電訊報》、《獨立報》、《泰晤士報》、《金融時報》、《文學評論》、《都市報》、娥蘇拉‧勒瑰恩、T.C. Boyle、紐西蘭《週日先驅報》
一致強力推薦

入圍英國國家圖書獎年度作家決選名單!
繼《噪反三部曲》及《怪物來敲門》後,
各大國際文學大獎得主派崔克‧奈斯,
受日本《鶴妻》傳說及美國民謠樂團The Decemberists啟發創作的浪漫新作!

《只為你停留》改編自日本民間故事,是一部充滿魔法的小說,想像一位心碎的男子,在救了負傷降落自家後院的白鶴後,生命產生了怎樣的轉變。
喬治‧鄧肯是個在倫敦安居立業的美國人。48歲,離了婚,是家小影印店的老闆,日子過得比他以為的還要寂寞。女兒阿曼達偶爾會帶外孫來探望他;生活看似安穩的喬治,面對人事變化,其實內心的傷痛一直都在。過去交往過的對象,最後全都因為他人太好而選擇離開。某晚,他被一個駭人的聲音驚醒──後院某處傳來一聲教人膽寒的哀號。他趨前查看,沒想到竟發現一隻大白鶴,一隻比他還高的鳥,如蘆葦纖細,雪白一身。但卻被一支利箭射穿牠的翅膀。
這是所謂「生命中交會的一刻」。
喬治內心的激動無以名狀,鼓起勇氣走向她,試圖鬆動翅膀裡的箭,奮力從巨鳥的翅膀拔出利箭,解救牠的性命。當箭離開的剎那,一聲哀號傳來──但那並非來自鶴,而是來自喬治的身體。這聲音從從他的胸膛發出,提醒了他,那裡還收藏著一顆破碎、依然跳動的心,以及需要有人理解的人生……
喬治目送白鶴飛入夜空。
隔天早晨,心煩意亂的喬治展開他的日常慣例,躲進店裡後場,拿不要的書來剪紙,這是他無害的、私人的嗜好,豈料前門竟走進一個女人。她名叫久美子,讓喬治看了她用白色羽毛製作的拼貼藝術作品後,激發了喬治熄滅已久的創作熱情,他重拾許久以前的嗜好,用隨意裁切的舊書碎片拼貼出新畫面,創作出一系列新作品。
久美子與喬治的作品不多久便受到藝評家熱烈讚賞,觀者無不為之動容。兩人的作品讓他們迅速致富,成為英國藝術圈的新貴。
然而隨著她陸續創作的一系列作品,看似神祕瑰麗的畫面中,逐漸拼湊出一個來自超自然世界的故事,其中隱藏的,便是久美子的真正身世,而這個最不尋常的故事,將再次震撼喬治的世界……她的美貌和成謎的身世令喬治驚豔不已,開始無法自拔地愛上她。
喬治生命有了極大的轉彎,他重拾許久以前的嗜好,用隨意裁切的舊書碎片拼貼出新畫面,創作出一系列紙磚新作品,成為紙磚創作家,女兒阿曼達因離婚而帶來的傷痛似乎也漸漸撫平──獲得藝評家賞識而名利雙收,喬治的人生開始一帆風順。然而,白鶴到來的情景依然如夢境般籠罩他的生活:過去的傷痛因何能得到撫慰,已經擁有在掌心的,一定可以保存至永遠嗎?而他該用多堅強的情感承受愛人的祕密,證明自己絕對純粹的愛?
而那個夜晚白鶴的到來,只是為了對他說一個故事嗎?為什麼一切都那麼湊巧?湊巧到能改變他的生活?
這是用生命領受幸福,體會心痛也將會使我們成長的動人愛情故事。
派崔克‧奈斯新作《只為你停留》,逸趣橫生、帶有魔幻色彩、富浪漫情懷,是個激情與犧牲的故事,在夢與神話的層面引人共鳴。這部小說頌揚的,是創意無限的想像力,和愛情崩裂的力量。
機巧、浪漫、神奇、風趣,《只為你停留》是一首充滿創意想像的詩歌,也是對愛的破壞與救贖力量的頌揚。

作者簡介

派崔克‧奈斯(Patrick Ness)
1971年生於美國維吉尼亞州貝爾沃堡陸軍基地,六歲之前在夏威夷度過。派崔克自述五歲時在幼稚園得知了日本民間傳說「鶴妻」,一直為此故事的情節而感動。本書即是他取材自「鶴妻」,發揮迷人的說故事技巧,將一則古老的傳說結合現代的浪漫感情經歷,交織而成的迷人愛情故事。
派崔克從小最大的嗜好就是編故事。大學就讀美國南加大英語文學系,1999年遷往倫敦,曾在牛津大學教授創意寫作三年,學生通常比他這位老師年紀還大,並為《每日電訊報》、《泰晤士報文學增刊》、《週日電訊報》與《衛報》等媒體撰寫書評。在「噪反三部曲」之前,曾出版過兩部成人作品,分別為長篇小說《The Crash of Hennington》與短篇小說集《Topics About Which I Know Nothing》。「噪反三部曲」是他首次嘗試青少年小說,2008年推出後隨即大受好評,《出版家週刊》稱之為「近年來最重要的青少年科幻小說」,衛報譽為「本系列小說未來必將進入本世紀最出色的文學成就之林」。此外,這三部曲已獲得衛報童書獎、圖書信託基金會青少年小說獎、柯斯達文學獎最佳童書與卡內基童書獎,並入圍亞瑟‧克拉克獎決選名單,是史上第二部入圍此獎決選的青少年小說。
《怪物來敲門》是他的第二部青少年小說創作,出版後即獲得廣大迴響,橫掃歐美各大文學獎項,並被眾多雜誌報紙選為最佳書籍。
此外,他身上有個犀牛紋身,跑過兩次馬拉松,是具有專業水準的潛水員,曾寫過一部關於吸血鬼的廣播喜劇,從來沒去過紐約,但去過雪黎、奧克蘭和東京,曾被電影學院錄取,但為了學習寫作而放棄這個機會。年少時曾是哥德族成員,不過每逢週日還是會去教堂,如今他已不再是哥德族。他不吃洋蔥。

譯者簡介
謝雅文
聽得懂六人行裡錢德式的幽默,喜歡BJ單身日記女主角的傻勁,佩服艾蜜莉異想世界中主人翁的勇氣,覺得最難翻譯的語言是觀念分歧。近期譯作包括:《搜影者I:遺落的王族》、《當宅男遇見珍‧奧斯汀》

名人/編輯推薦

國際書評和媒體,一致讚譽和肯定
一個可愛而神奇的故事。派崔克‧奈斯重新創造了我們熟知的世界,並在其中注入魔法與奇幻。」──小說家T. C.博伊爾(T. C. Boyle)

崔克‧奈斯的文字美得如痴如狂。──《時代雜誌》約翰‧葛林(John Green)

派崔克‧奈斯是頂尖作家,《只為你停留》用靈魂交織出苦澀與甜美的奇蹟,是悲歡交織、深富人性的一本奇書。一頓饗宴。」──麥特‧海格(Matt Haig)(《雷特利一族》作者)

故事生動,諧詼百出。──《衛報》(The Guardian),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Le Guin)

喬治和他的女兒擁有看似尋常的怪癖和傷痛,在結識一位謎樣女子之後,藝術、美、與神話成了他們的生活原力。這部鞭辟入裡的小說,迴響來自遠古的惆悵和哀傷。但最令人驚喜的,是派崔克‧奈斯帶入故事的幽默與人性。──愛歐文‧艾維(Eowyn Ivey)(《紐約時報》暢銷小說《雪地裡的女孩》作者)

作者派崔克‧奈斯在塵世與魔幻間游移,告訴我們,生命中,什麼事都是有可能的──只要天時地利人和,要火山與飛鳥共結連理,也不無可能。──Oprah.com,麗‧紐曼

溫暖人心的文學新聲。──《衛報》

一個不可思議的美麗故事創作者。──《時代週刊》

這是我所讀過最簡單而又美麗的故事。我被深深打動,無法釋卷。這故事既悲傷又觸動人心,充滿希望但又絕望。──Bite The Book閱讀部落格

我又哭又笑……讀完之後,感覺彷彿經歷了另一場人生,也感覺內心的一部分隨之死去。派崔克‧奈斯的新小說就是這麼厲害。──Tor.com, Niall Alexander

這是備受讚揚的青少年小說作家奈斯第三本寫給成人的書,在刻畫工作不順、婚姻破裂、道德模糊地帶的同時,他鋪陳了犧牲、原諒、和自我接納的嚴肅主題。儘管主題沉重,作者串聯交織兩個故事的純熟筆觸卻很輕快。……奇妙虛幻,天馬行空,卻也痛苦交纏,奈斯筆下的這部小說與「世上最棒樂團《壓軸樂團》(The Decemberists)」的絕讚專輯《鶴妻》同名。不妨將它當作一顆試金石。如果你和奈斯一樣喜愛獨立樂團五重唱,請繼續往下讀。──書單(Booklist),凱薩琳‧法朗克(Katharine Fronk)

奈斯撰述馬賽克鑲嵌似的散文,在文字裡穿插神話般的寓言片段,創造出失落與愛、悲喜交加的故事。敍事的步調教人愛不釋手,交織貫穿其中的比喻和象徵,讓讀者即使闔上書許久,仍久久無法忘懷。──《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這部小說踏著輕如鴻毛的步伐,走過魔法觸動的尋常生活,然後撲動著強大說書能力的雙翼起飛。──艾力‧蕭(Ali Shaw)(《玻璃腳的女孩》作者)

奈斯是位才華洋溢的說書人,縷縷綿綿的故事情節中,地心引力強到它不致脫離塵世、虛幻不實。難能可貴的是,他能以幽默的筆觸深入刻畫、打動人心……營造的氣氛威力無邊,教人心懸著喘不過氣。」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麥可‧普羅傑爾(Michael Prodger)

富道德寓意的近郊故事,場景設在倫敦南區,無比逼真。這樣的故事化為繞指柔情,處處充滿驚奇。──《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難得見到改編自神話的小說,非但沒有簡化它的起源,反而呈現了神話的面貌,傳達出讀者回響的、但不一定能被定義的事實。這點《只為你停留》辦到了,也因為如此,它是一本適合成人的讀物。──《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傑克‧克里基(Jake Kerridge)

最令人驚豔的,是奈斯筆墨下的美與人性。──《觀察家報》,班‧伊斯特(Ben East)讀來令人愉快、暖人心扉。──Grazia雜誌

《只為你停留》是本特別的小說:超現實比喻,與精心設計的內在邏輯,兩者完美結合。閱畢之後,我把書擱在手裡翻來轉去,愈發覺得它像是個日式益智盒,裡面的詩集、點子、跟笑話相互交纏,並在出人意料的角度現蹤。──《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海倫‧布朗(Helen Brown)

引人入勝、讀來愉悅……對話生動又有創意,暗藏波濤洶湧。──《獨立報》(The Independent),萊拉‧薩奈(Leyla Sanai)

一流說書功力下的中年危機喜劇。──《泰晤士報》(The Times),凱特‧桑德斯(Kate Saunders)

令人難忘、意味深長的作品,結合了善良、愛、悔恨、失去、與原諒的元素。──More2Read,盧‧彭德格拉斯特(Lou Pendergrast)

我愛死《只為你停留》了。開頭就催人落淚,結尾也賺人熱淚,中間好幾次教我笑中帶淚……我到現在仍發現自己默想著發生在主角身上的故事,這是好書的象徵,令我陶醉其中。──Savidge Reads

更迭的觀點為我們的世界注入明亮的、心靈上的共鳴。──《都市報》(Metro),班‧費爾森堡(Ben Felsenburg)

派崔克‧奈斯行雲流水的散文令人著迷,這段注定沒有結果的戀情,在小說結尾呈現了一場無可避免、催人淚下的熊熊烈火。──The Lady雜誌,莎拉‧克勞頓(Sarah Crowden)

字裡行間充滿魔法,在尋常生活中以出神入化的手法穿插民間傳說。我讀到一半,準備睡覺,卻在半夜爬起來繼續往下讀。──The Hungry Reader

《只為你停留》令人動容,而且說不定會讓你潸然淚下。文筆敏銳詼諧、妙筆生花但稍縱即逝。這本書說的是故事與愛情、藝術與美,以令人出奇感動的筆觸娓娓道來;它將帶你坐上白鶴的翅膀,俯瞰著、讚嘆著那人類尚未尋得的美麗之境。──《品味閱讀》(Bookmunch)

《只為你停留》帶來閱讀的享受。我會推薦給誰?對現實厭煩的人,還有,想在生命中找到樂趣、純真、與美的人。──麗奈特‧華盛頓(Lynette Washington)

這本小說會帶你上天下海;無論你在床上讀,在餐桌上邊吃早餐邊讀,搭地鐵或過地下道時讀,又或者是上班偷讀,它都會在你身上施展恆久的魔法,即使閱畢,仍在你心裡、在你腦中,久久縈繞不去。──Dreaming Between The Lies

一部佳作,出自一位人們年復一年、傳頌下去的偉大作家。──英國圖書信託基金會(Booktrust)

《只為你停留》一書苦樂參半、悲喜交織,那樣的美,即使你闔上書、讀完書,仍會徘徊心頭幾小時、幾天之久,教讀者細忖我們是誰、又在生命中追尋什麼、從生活中探求什麼。──Stardust Reader

蘊含在《只為你停留》的堅持是:歧異也可以有建設性,同一故事也可以有不同版本。奈斯筆下的故事同步存在,彼此挨著相互共鳴,與其說是彼此較量,不如說是讀者能消化多少,它就提供了多少寓意,怎麼也不願縮減至意義的任何一種故事形式。──Words of Mercury

《只為你停留》為我開了一扇窗,通往魔法的、亙古恆常的美妙世界,很少有書能這樣撩撥我的心弦。如果你對愛與美、和使我們之所以為人的主題有任何一點興趣,都該讀讀這本書,讓它在你的身上施展魔法。──《小讀者書房》(Little Reader Library),佩妮‧塔特索爾(Penny Tattersall)

這部小說,說的是故事,以及故事在不同說書人的演繹之下,所產生的變化。起初微妙浮現的中心思想,在不同版本的高潮災難降臨時,就變得愈加清晰。等到了痛苦的結尾,這樣的異想天開,教他的讀者喜出望外、求之不得。──The List,布萊恩‧唐納森(Brian Donaldson)

《只為你停留》是本充滿魔法、美妙的書──從頭到尾,扣人心弦。──紐西蘭《週日先驅報》(Herald On Sunday)

書摘/試閱

第一章
真正喚醒他的是那脫俗的聲音─冰寒午夜落至凡間的淒涼碎裂聲,錐刺著他的心,就這樣永遠嵌在那裡,動彈不得、融化不了─但他,凡夫俗子的他,卻以為醒來的原因是膀胱負荷過大。
蜷在被窩的他暗自試探,看自己有多尿急。夠急的了。他嘆了口氣。四十八歲也算年輕,竟要夜裡起床解手那麼多次,需求顯然跟老頭子無異。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這檔事解決之前,他也甭想回去睡了。或許動作快的話,他甚至不必完全清醒。好吧。那就這樣吧。起床。站直身子,穿過走廊。
一踏上浴室地板,赤腳往那冷冰冰的地上一挨,他就倒抽一口氣。浴室沒有暖氣,牆上只有一個神祕的扁平鍵盤,他總是無法向別人貼切地形容那玩意兒:開了之後燙到摸不得,但周遭氣溫的上升卻微乎其微。他離婚後一直有意解決這個問題,但九年過去了,邁入第十年,如今他腳趾依舊發寒,弓著出奇嬌嫩的肌膚,赤身露體地站在馬桶前。
「冷哪,」他咕噥著說,藉著洩入窗內的月光,或多或少瞄準馬桶,一開始小便就聽聲辨位,領著那話兒把剩下的尿撒完。
今年冬天反常且矛盾,彷彿在天人交戰。白天天氣和煦,有時甚至豔陽高照,可是到了夜裡卻嚴寒刺骨,屋裡的濕氣更添寒意。熙來攘往、令人目眩神迷的大城市據稱只離男人的門階幾尺之遙,只是屋內好似瀰漫百年前寒氣逼人的迷霧。女兒阿曼達上次來訪,外套脫了一半就打住,調侃著問他是不是不要命了。
他解完手甩掉最後幾滴尿,然後撕掉一截衛生紙,輕拭命根子頭上的殘餘穢液,他的前妻曾對他這個習慣動作深情凝望,教人無法理解。「好像熊寶寶的可愛睫毛,」她這麼說。
儘管如此,她還是不願和他白頭偕老。
他把那截衛生紙扔進馬桶,傾身準備刷水,就在那不光彩的瞬間,怪聲再度響起,這是他清醒之後第一次聽見。
他愣在原處,手在伸向水箱把手的半空。
浴室的窗子面向他的小後院,後院狹窄,往後拉長,和左鄰右舍的院子如出一轍;而那怪聲無疑是從那頭,從大理石花紋的玻璃後方所傳來。
但那是啥玩意?動一下腦,他和貌似合理的答案選項皆不吻合,就是不像夜裡這個時辰在這個街坊會出現的聲音:不是交配的狐狸令人緊張的叫聲,也不是鄰居的貓(再次)受困他家車庫的嗚咽,更不是竊賊的喊叫。哪門子的賊會發出這種聲音?
怪聲再度響起,劃破午夜,把他嚇了一跳,唯有奇寒透骨之物才能如此銳利。
他那無力且顫抖的思緒萌生一個詞彙。那聽起來像是輓歌。什麼玩意兒正在哀號,教他聽了熱淚盈眶,這反應猝不及防,說老實話也令人詫異。它撕心裂肺,宛若一場急轉直下的夢,這無言的呼救幾乎立刻潑了他一桶冷水,他頓覺自己無能為力,救不了那身陷險境的東西,就連去試也沒有意義。
後來等他回憶這永難忘懷的夜晚,才發覺那聲音不可理喻。因為他找到那隻鳥的時候,牠沒發出半點聲響。
他趕回臥室著裝:套了褲子沒穿內褲,穿鞋沒穿襪,穿夾克沒配襯衫。他穿衣時沒往任何一扇窗張望。推敲怪聲為何實屬合理行為,他卻寧可蒙在鼓裡、獨自心煩。他憑直覺辦事,第六感告訴他要是有半點遲疑,無論是什麼,牠就會莫名溜走,好似被遺忘的愛人瞬間蒸發。所以他只是採取行動,而且動作迅速。
他笨拙地下樓,手忙腳亂地從褲子口袋掏出鑰匙,穿過凌亂的起居室進入廚房,暗慍自己鑰匙插入後門鎖孔怎會發出如此巨響(誰會在屋裡設鎖呀?萬一發生火災,呼,猛敲那道永遠開不了的門,嗚呼哀哉。這事他本來也打算處理,但十年過去了……)
他打開門,後門旋而開向寒夜。他知道自己笨手笨腳,開門和轉動門鎖的一連串巨響鐵定把那發出怪聲的東西給嚇跑了,這是一定的。牠落荒而逃、撲翅而飛、溜之大吉─沒想到牠杵在那裡,獨自站在他簡樸獨棟房屋裡簡樸後院的一塊簡樸草地。
一隻大白鳥,與他同高,又或許比他還高,如蘆葦一般纖細。
他暗自揣想:繁星做的蘆葦。
接著念頭一轉:「繁星做的蘆葦」?那是打哪兒來的?
只有冰澈晴朗的冬季夜月照亮鳥兒,襯著他家草坪的暗影,那白色、灰色、暗色組成的生物凝視著他,眼睛與他齊平,是碧波蕩漾的小小金光;牠的身子和青少年時期苗條的他同長。他傻傻的,以為牠彷彿要說話,好像牠會張開那尖尖的、夾緊的喙,跟他說些至關緊要、唯有高人托夢才能得知、偏偏又夢醒即忘的事。
然而天寒地凍,對衣衫單薄的他來說,這絕不是夢;而鳥兒想當然耳保持沉默,那輓歌連一聲也不再覆述,只是哀號的來源除了牠別無他處。
這一幕好壯觀。不只因為牠的突如其來,或牠在這裡─這個以枯燥乏味聞名,也因土生土長藝術家遷居而遠近馳名的倫敦市郊後院─有多格格不入。就算在動物園,對一位非愛鳥人士來說,這隻鳥也肯定吸晴。牠胸部和脖子的一片雪白,即使在暗處,那片雪白也一如牠身後草地結的霜,是冰天雪地的一部分。那片雪白流至羽翼,離他近的那片垂得低到幾可拂掠草地。
黑毛從鳥喙的兩邊拉出三角形,牠的頭頂有頂令人驚豔的紅蓋帽,縱使月光昏暗依舊可辨,宛若遙遠異國的軍徽。牠凝視的目光居高臨下,有鳥類眼神的威武不屈。牠知道他來了,並與他四目相接,但既不驚訝也沒飛走或流露半點惶恐。
依他所見,牠流露的惶恐又或者不是針對他。
他甩甩頭。這些思緒沒有幫助。這天冷得太過殘暴,不但沒使他清醒,反而令他意識朦朧。他思忖片刻,猜想人們困在暴風雪中肯定是這麼死的,哪怕隆冬證據唾手可得,那萎靡昏沉感覺起來卻好暖和。他搓揉胳臂,但隨即停下來,彷彿這動作會把鳥嚇跑。
不過鳥兒在原地不動。
鷺鷥?他在心裡揣想。還是鸛?然而牠一點也不像那些彎腰駝背、帶紫的灰色鳥類,他偶爾看見牠們好似沒洗澡的老紳士在城市周圍潛伏。
說時遲那時快,那個詞在當晚第二次浮現在他的腦海。誰曉得他有沒有說中,這事有誰比他懂,誰知道什麼鳥叫什麼名,什麼東西叫什麼名,都到了學過即忘、該記的老是記不住的這把年紀,又何必多此一舉去記?但名字就這麼從他腦海蹦出來,無論牠打哪兒來的、是對是錯,就是被他說中了。他心裡有數,只是念出聲讓他更加確定。
「鶴,」他輕聲說:「你是一隻鶴。」
鶴轉過身子,彷彿在回應他的呼喚,目光依舊緊盯他不放。他發現鳥兒身後的翅膀不似鄰近的那片合攏,而是難堪地往外伸。
因為它被箭射穿了。
「哦,該死,」男人低語,詞彙匯成一縷徒勞無功的熱氣出現在他的唇前。「不好了。」
那根箭很長,出奇地長,起碼有四呎,男人的視線愈清晰,愈驚覺那是根如假包換的箭,其中一頭可見剪裁利落的羽毛在箭上分成間隔平均的三排,另一頭閃閃發光的晶亮箭頭約末有他的兩指寬。它還給人年代出奇久遠的感覺,暗示著雕刻的原料是貨真價實的高級木頭,而非輕質杉木、竹材,或用來做筷子的材料,也比你在小國報導奧運的新聞上看見選手擲出、講究實效的桿子要講究千萬倍。
這是根用來殺戮的箭。甚至可以取人性命的箭。中世紀的弓箭手會祈求上蒼庇祐他的弓,並將箭射中異教徒腐臭的心臟。如今男人也找著他想找的了,鶴腳邊的那灘深色污漬,是由箭頭滴至結霜草地的鮮血。
都什麼年頭了,世上還有誰會射這玩意兒?它又是打哪兒來的?還有,這究竟是為了什麼?
他往前想幫這隻鶴,卻不知該從何幫起,又自覺力有未逮;他發現白鶴沒有閃躲,便驚訝地停下腳步。他稍待片刻,然後發現自己竟對著牠講話。
「你是打哪兒來的?」他問道。「可憐的傢伙迷路了。」
白鶴保持沉默。男人又憶起先前聽到的哀嚎,感覺胸口悶著一聲淒涼的共鳴;可是現在這隻鳥沒有發出聲音。也沒有聲音從任何地方發出。他倆彷彿站在夢裡─只是在他鞋裡移轉、凍傷他腳趾的寒意卻另有所指,儘管他再怎麼憋,零星的尿還是滴在他沒穿內褲的褲襠,縱使千百個無奈,卻擺明了告訴他這是現實人生。
但就算這不是夢,也是現實裡一處特別的角落,是他這輩子回憶起來屈指可數的一個片段,在那一刻世界縮到極小,似乎只為他停留,好讓他的剎那能被捕捉成永恆。好比他在菁英英文課把童貞獻給那個長濕疹的女孩,那一刻強烈地短,也短得強烈,彷彿他倆在沒有制約的物理瞬間,脫離了常人的存在。又好比有次他去新喀里多尼亞度假,浮潛後浮出水面,因為海水上漲,有那麼出奇平靜的一、兩秒,他居然無法看見原來潛水客跳下的船,直到後來他妻子怒吼著:「他在那裡!」他才被吸回現實。這不包括他女兒誕生的過程,那是個令他氣喘心悸的紅色騷動,不過女兒出生的後一天,筋疲力盡的妻子沉入夢鄉,只剩他和那個小小的、小小的生命,她睜眼望著他,驚愕地發現他在那裡,驚愕地、或許略帶憤慨地發現她自己在那裡;而他必須承認,阿曼達一直處在這個狀況,沒多少改變。
然而,這件事,此時此刻,這個瞬間,就好比那些例子,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和那隻身負重傷的鳥兒身處一個天寒地凍的後院,而這可能是他認知裡已知宇宙的邊界。永恆就是在這種地方出現的。
就在他凝望的同時,白鶴往旁邊跨出一步,踉蹌倒地。
他一個箭步,往前接牠,牠就這樣落在他的懷裡;牠的上半身和長脖子(表面和天鵝類似卻又截然不同)出奇地重,完好的那側翅膀開始撲動。
那股氣味!聞得出驚慌與屎尿、血與恐懼,以及耗盡鳥兒一點一滴力氣的飛行。那股氣味比其他的一切更有說服力,告訴男人這不是場夢。就算他擔心傷到白鶴的掛慮,以及這突如其來的災難:驚撲的翅膀、亂飛的羽毛,以及看樣子很可能刺穿胸膛、直搗心臟的鳥喙,他知道他的大腦─雖然可愛─卻怎麼也變不出如此豐富、充斥如此多變調味的氣息。
「哇,你乖,」他安撫著蠕動掙扎的鳥兒,牠現在才發現自己落入這個形單影隻、可能掠食成性的生物手中,實在為時已晚。牠又用鳥喙戳他,把他的臉頰鑿到濺血。「媽的!」

得獎作品

英國國家圖書獎年度作家決選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24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