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福報:星雲大師的人生財富課之一
滿額折

福報:星雲大師的人生財富課之一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60 元
優惠價
79284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1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財富怎麼來?有因緣,財富自然會來,你不要特別去找它,它會來找你的。怎樣儲蓄未來的財富?你說一句好話,你做一件善事,一個好的念頭,這些都會儲存起來的,未來你可以把它拿出來使用。

在佛教看來,世間上並沒有窮人。有時間的人,用時間去幫助別人,他不就是時間的富者嗎?他善於言詞,用語言來讚美鼓勵別人,他不就是一個語言的富者嗎?他用微笑、歡喜、禮敬待人,他不就是一個內心充實的富者嗎?他用力氣幫助別人、服務他人,這不也是有力的富者嗎?所以,貪心不足永遠是貧窮的人,樂於助人則永遠都是富貴的人。

作者簡介

星雲大師,1927年出生於江蘇江都,12歲剃度出家,21歲時出任南京華藏寺住持,授記臨濟宗第48代傳人。1949年赴台灣,1967年創建佛光山,廣設道場和佛教學院,培育佛教人才,主張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著有《寬心》、《捨得》、《包容的智慧》、《釋迦牟尼佛傳》、《往事百語》、《迷語之間》、《當代人心思潮》等。

代序

 

世間財富知多少(節錄)

一個出家人講財富,好像太社會化,太世俗化。我想,佛教的名相不容易懂,我還是用通俗一點的方式來説,人需要財富,財富與般若有着重要的關係。

父母生養我們之後,我的眼睛,就是我的財富。我的眼睛所看到的世間萬事萬物,也都是財富,都與我之間有點關係。天氣寒冷,我可以曬太陽;心裏煩悶,可以遊山玩水;花紅柳綠,哪一樣東西不能增加我們的希望?所以我覺得,有了眼睛,人就有財富。

耳朵也是我的財富,聽老師講話,聽朋友訴説,聽父母教誨,聽世界上美好的音聲,這一切也是我們的財富。

嘴巴也是我的財富,我説好話,會有功德;我讚美人,人家歡喜;我可以講出很多道理,與大家分享,所以嘴巴也是財富。

雙手也是我的財富,雙手萬能,可以做很多研究、勞動、服務,也可以替我賺不少財富。甚至我的頭腦,也是我的財富。

最大的財富在哪裏?不是在銀行裏,也不是在世間的那一個地方。真正最多財富的地方是在我心裏。心好像一個工廠,只要我的工廠不給壞的、煩惱的工人,它就是一個有財富的銀行,就是一個清淨的淨土世界,就是我的寶藏。我們開山、採礦、金銀財寶,那些都是有形的財富、有限的財富,在我們內心的財富,是慈悲、歡喜、思想,是無形、無限的,我的心寬大,我的心中有世界,心中有多少,就能包容多少財富。

因此,財富處處求,不一定只向錢看。錢,只是財富中的一種。金錢也不一定是絕對好的東西,好像拳頭,假如我用拳頭打人,他可以到派出所吿我,我就犯罪了;假如我用拳頭替你捶背,你覺得好舒服,還會連聲道謝。因此,同樣是財富,我們可以把有罪過的、不清淨的、有人我的財富,把它變成善財、淨財。其實,把財富擴大開來看,在金錢之外,對我們來説,平安、安全就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一個嬰兒,從母親懷胎十月到呱呱墮地,他第一個需要的就是要安全。冷了要哭,肚子餓了要哭,這都是在告訴我們,他需要安全。所以我們各位青年同學朋友們,你們要保重自己,健康應該是我們的財富,我們的人格、道德是我們的財富。我們有了這許多財富,我的親人、父母、老師,都會為我們歡喜。我們有智慧、學問,就是財富;我們勤勞,勤能致富,黃金隨着流水流下來,也要起早把它撈起來。葡萄架下面的地埋了黃金,你也要去開墾,才能擁有財富。所以我覺得財富到處都有,就看我們用智慧、慈悲、勞動,用甚麼力量去找我需要的財富。

財富不一定往錢看。很多財富,我想最好是享有比擁有更好。比方説,你有錢,你建大樓,我窮,我沒有錢,我建不起大樓,但下雨的時候,我可以到你建的大樓下躲雨。你有錢,你建百貨公司,你開商店,我建不起百貨公司,不過我可以來買東西。有人捐錢建學校,我可以來聽講演;你建公園,我可以到公園散步;你有錢買電視,我可以站在旁邊看一看。雖然公園不是我的,大樓不是我的,電視機不是我的,但是我不一定要佔有,我可以享有。桌上的這盆花,多麼美麗,是我們種的嗎?是我們栽的嗎?不是,是別人種的,別人栽的,是別人的花,但是我們可以欣賞它的美。

「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郁郁黃花皆是妙諦」,世間的一切,都是屬於人世間的財富。

説到財富,我們把它擴大開來説,有前世的財富,有今生的財富,有來世的財富。

你們有許多青年朋友學生,很會讀書,那是天才的,不用甚麼努力學就會了。怎麼叫天才?他是從過去生中,就有這種基因,就有這種成份,他把過去餘下的財富帶來了,所以今生有智慧,有好的因緣。但是我們仰仗着過去的父母、老師、朋友,給予我們財富,前世的財富到今生,今生的財富到未來,意思是説,我的財富不能用盡。我的財富,等於銀行的存款,要慢慢地用。有人説,一個好人,他非常善良,但是很貧窮,為甚麼老天爺不保護這種好人呢?或者説一個壞人,無惡不作,欺世盜名,但是他發大財,老天爺怎麼不懲罰他呢?或者説,怎麼沒有因果呢?怎麼沒有報應呢?不是説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嗎?這個明明就不太公平。

要知道,這就是因果報應。你的銀行裏沒有存款,不能説你很善良,我做銀行的經理就要支錢給你用,這個不可以。你無惡不作,你是壞人,不過你在銀行裏的存款很多,法令也沒有辦法説不給你用你自己的錢。所以,這就是因果,如是因才招感如是果。你要有錢,你必須要勤勞,你必須會經營,你必須講究情義,你必須具備很多能力、學問,才能慢慢賺到財富。如果你沒有這許多能量,光是説我有好心,我有道德,這是不夠的,一切都是因緣所生。這一朵花所以盛開,不能只有土壤,也不能只有種子,必須把種子擺到土壤裏,加上水份、陽光、空氣、肥料等很多因緣,花才會慢慢地成長。

因果中的「緣份」很重要,所以你光是有好心,沒有緣也不行。因此要結很多的好緣,才會有好的結果,所謂廣結善緣。

因果是人生的法則,是管理自己良心道德的一個標準,一個警覺。我們不要錯亂了因果,甚麼是錯亂因果?比方説這個人死了,你説,看他修身養性,對宗教那麼虔誠,可是他的命運不好,佛袓都不保護他。不能這麼説的,你不能要求宗教做保險公司。你要身體好,你必須要均衡營養,注意保健、運動,這個才是身體好的因果;你不能説我念佛、拜佛,身體就會好,這是錯亂因果。

你要發財,也不能説求神、拜神,神明就會幫助你發財,這個也是錯亂因果。神明又不是你的經紀人,他怎麼能幫助你發財?這是不當的祈求。例如説,一塊石頭掉進水裏,它應該沉到水裏去,我們説:「神明啊,神明啊,拜託你,把這塊石頭浮起來吧。」神明不會把它浮起來的,因為不符合因果啊。石頭的因,果就是往下沉,這個是理則。我們吃的油,好像麻油、花生油,油是浮在水面上,你説:「神明啊,神明啊,把油沉到水裏吧。」神明也不會聽你的話,這不是祈求就能做到的。

人生在世,許多事情都需要管理,好像學校有學校的管理,圖書館有圖書的管理,財富也要有財富的管理。有財富是福報,會用財富才是智慧。

目次

代序 世間財富知多少……7

 

財富的高端

宇宙山河都是我的……26

利和同均……29

合理的經濟生活……34

最大的財富是結緣(一)……41

最大的財富是結緣(二)……44

真財實富……47

「罰他也做個大富翁」……53

淡有淡的味道……63

人要生活……66

貧窮是罪惡……72

佛教最認可的財富……85

我一輩子的成就……95

 

經濟抱負

民生的命脈……108

「拚」經濟……114

經濟憑甚麼復蘇……118

財富戰爭……125

企業的功德……128

企業家的財富觀……135

 

生財有道

「高級」賺錢術……146

錢要給它自然來……150

可靠的經商之道……153

善財七法……157

最佳投資……161

克難……164

錢品……171

我們的財神爺……177

才與財……185

君子愛財(一)……189

君子愛財(二)……194

說薪水……197

書摘/試閱

財富的高端

 

宇宙山河都是我的

財富人人喜愛,但是,聖者又説「黃金是毒蛇」,財富究竟是好是壞呢?當然,善財、淨財用得得當,財富越多越好;用得不當,財富也會造業。所謂「名枷和利鎖,相牽入火坑」,可不慎乎!

財富如水,「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財富沒有「善惡」,但是,善的因緣能成就一切,不善的因緣又能分散一切,正如水火,相助相克!

其實,財富可以有很多的種類,有狹義的財富,有廣義的財富;有有價的財富,有無價的財富。

所謂狹義的財富,就是金錢、房屋、土地、股票等;所謂廣義的財富,就是健康、智慧、人緣、信用、口才等等。

所謂有價的財富,諸如聲望、名譽、成就、歷史等,這些都是有價的財富;無價的財富,例如人格、道德、真心、本性等等。

除了以上這許多廣義、狹義、有價、無價的財富類別以外,還有聖者的財富。

甚麼是聖者的財富呢?有一次,佛陀與阿難尊者在路上行腳,看到一群烏鴉為了一塊死老鼠的肉,彼此爭搶,打得頭破血流。阿難無限慨嘆地説:「真可憐!一塊死老鼠的肉,也值得這樣爭食嗎?」佛陀説:「世間的人,對功名富貴的追逐,不也是像烏鴉爭食死老鼠嗎?」

在聖者的眼中看來,功名富貴如同死老鼠,但是,眾生也是爭得頭破血流。

所謂聖者的財富,他們安住於般若撣定的財富裏,他們擁有法喜禪悦的財富享受,他們懷着慚愧慈悲的財富願力,他們在「七聖財」裏享用無盡。

説到財富,有有形的財富,有無形的財富;有現世的財富,有來世的財富;有個人的財富,也有大眾的財富;有物質的財富,也有精神的財富;有一時的財富,也有永遠的財富。

其實,你固然可以擁有私有的財富,但更要懂得享受共有的財富,例如陽光空氣、淨水等。如果你懂得的話,宇宙山河、公園道路,都是我們的財富,我們還會貧窮嗎?

 

‧星雲日記‧

甚麼才叫歡喜?吃好的,不一定歡喜,因腸胃吃壞了就歡喜不起來,跳舞跳累了,打牌輸錢了,都不會歡喜,唯有從聞法中得到的法喜、打坐、禮佛、襌定、結緣、讚美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歡喜!發財,要發甚麼財?有形的金錢、股票、投資皆靠不住,故勉大家要發信仰的財富,發懺悔的財富,發勤勞的財富,發知足的財富。

 

利和同均

一個國家的經濟蕭條,人民所得偏低,國家太窮了,固然是社會制度不好;過份的貧富不均,也是社會制度有了問題,所謂「朱門酒肉臭,野有凍死骨」,這都是不完善,這樣的社會形態,國家難以長治久安。

貧富不均,其實是古今中外存在已久的問題,根據經濟學家米拉諾維奇為世界銀行進行的一項「世界貧富分化形勢」研究顯示,全球貧富分化情况有急劇惡化的趨勢,從一九八八年到一九九三年之間,全球貧富差距又增加了百分之五。目前全球人口中最富裕的百分之一(五千萬個家庭)的平均收入是二萬四千美元,他們的總收入要高於收入較低的百分之六十全球人口的總收入。全球貧富差距比人們以前所想的要大得多,當中最大的貧富收入差距出現在世界五個經濟大國:美國、日本、德國、法國和英國的全國人口,以及印度、中國和非洲的農村貧困人口之間。

這項調查並指出:百分之八十四的全球人口只有百分之十六全球人口的收入,全球最富裕的百分之十人口的收入是最窮的百分之十人口收入的一百一十四倍,而這些差距可能還會擴大。

貧富不均是國家的隱憂,尤其城鄕的貧富懸殊,一直是多數國家普遍存在的現。例如根據「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經過數年調查完成的《中國城鄕收入差距調查》顯示,中國的城鄕收入差距已是「世界最高」。中國的城市,除了上海、北京、南京等幾個大城市外,一般的鄕村經濟落後,尤其西部地區先天的自然環境限制,加上人才外流嚴重,更難有所發展。

英業達集團副董事溫世仁先生曾説,每次他到西部城市,都會聽到當地人民抱怨,西部的人才都跑到沿海地區去了;而到了農村一看,農村好不容易培養的少數人才也大多離開農村。在整個社會由農業轉型到工業時代的過程中,西部農村一開始就沒有來得及搭上「工業化的列車」,尤其現在舉世已經進入資訊網路化時代,更令農民們望塵莫及。農民因為沒有機會、能力獲得各種資訊,與城市相比,在知識、資訊和機會上不對稱,這也是造成他們繼續貧困的原因。

對此,先生想出了走資訊技術培訓的道路,着手培育當地「知識工人」,發展網路經濟,讓「農業社會」轉型為「網路社會」。於是他投資五千萬美元在大陸西部開展「千郷萬才」計劃。首先他以甘肅河西走廊最東端的山村黃羊川做為這個計劃的第一個基地,贊助他們電腦,教他們如何利用電腦銷售產品,因為網際網路是與全世界聯線,只要一上網,即可打出銷路,很快把產品賣完,慢慢就能改善經濟,達到城鄉均衡發展。結果這項計劃從二〇〇〇年七月開始實施,三年來,黃羊川靠着電子商務,已成功賣出三萬美元的農產品,成效裴然。這在千百年來貧窮而靜止的小山村,可謂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黃羊川地區因為網路而走出貧窮,成為知識經濟下郷成功的實例。這項成果於二〇〇二年秋在墨西哥舉辦的APEC會議上,先生將之公之於世,隨即引來泰國政府表示,希望有二十所泰國學校加入「千鄕萬才」計劃。

先生一手發展的「千鄕萬才」計劃,旨在把資訊網路科技引入農業社會的鄕鎮,促進當地發展知識型的經濟,達到「就地創造財富,就地改善生活,就地發展文化」為目的。他認為硬體設施的改善,並不能從本質上解決落後、偏僻地區的所遇到的問題;唯有把最新的觀念和資訊給他們,輔導他們掌握適應資訊社會的方法,才能讓他們儘快縮短與發達地區的差距。另外,他覺得開發落後地區,建設的重點應該在「道路」與「網路」兩方面,因為「道路」可以把有形的資源送到落後的地區,而「網路」則可以把無形的資訊快速傳到落後地區,譲學習能力更加快速。先生的見解與作法,值得參考。

在佛教有所謂「利和同均」,也就是僧圑中如果有施主財施供養,不可私自獨享,要交由常住集中處理,大眾共有,透過經濟上的均衡分配,大眾才能過着「利和同均」的經濟生活,所以在佛光山,個人不要有錢,點滴歸公,讓團體有錢,才能有所發展。

這種利益共用的觀念,現在企業界也普遍有此共識,不少企業主也懂得把利益分享員工,例如依公司盈餘發放年終獎金,甚至有些公同讓員工持股,員工自然以公司為家,發奮工作,努力經營,自能提高效率,創造利潤,彼此共用。

「利和同均」的思想運用在社會上,譲有錢的人幫助窮困的人,有力量的人扶助弱小的人,如此在沒有經濟的壟斷、勞資的對立、貧富的懸殊等社會問題下,人人得其所應得,自然可以建立一個民有、民享,而且均平、富足的社會。

 

‧星雲日記‧

常有人説,執台灣工商界牛耳的王永慶先生是最富有的人,但我卻認為我們比王永慶更富有。因王永慶擁有的是幾家塑膠廠及幾千億的財富,而我們學佛的人則擁有三千大千世界,世界都是我們的。更何況外在的財富是有限的,内心的寳藏才是珍貴,從「無」上去體會,實際上得到的會更多。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無庫存之港版書籍,將需向海外調貨,平均作業時間約3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縮短等待時間,建議您將港書與一般繁體書籍分開下單,以獲得最快的取貨速度。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8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