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服裝面輔料測試與評價(簡體書)
滿額折

服裝面輔料測試與評價(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9.8 元
定價
:NT$ 299 元
優惠價
87260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服裝面輔料測試與評價》一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服裝面輔料測試與評價的理論部分,分為七章。首先介紹服裝面輔料測試與評價基礎、紡織標準基礎,然后系統闡述服裝面輔料的結構與規格、服用性能、加工性能與風格、功能性及生態性測試與評價等內容,主要包括各項性能的基本概念和影響因素、試驗標準、試驗方法與試驗原理等。下篇為服裝面輔料測試與評價的實踐部分,分為九個試驗項目,共計37個試驗,每個試驗包括試驗標準、試驗原理、試驗儀器、試樣準備、試驗步驟及試驗結果等內容,其中一些試驗還具有不同的試驗方法,內容全面,系統性、邏輯性、實用性較強。
《服裝面輔料測試與評價》一書主要適用于紡織服裝高等院校的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紡織品檢測專業、紡織品貿易專業,也可作為其他紡織服裝類專業的基礎和實驗教材以及紡織品服裝檢驗和商貿人員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陳麗華,現任北京服裝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服裝材料與工效評價實驗室主任,具有豐富的教學和科研經驗。
主要研究方向:紡織服裝材料的設計、開發與測試評價。
主要科研項目:滌綸差別化短纖維面料的開發,高收縮聚酯纖維的面料開發,聚酯纖維家用紡織品測試評價與前景預測,服裝面輔料樣品庫建設及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等。
近年主要著作:《現代家用紡織品的設計與開發》,中國紡織出版社, 2004年,合著;《紡織品大全》,中國紡織出版社年,2005年,合著;《服裝材料學》,遼寧美術出版社年,2006年,編著。
近年在各種國內核心及國際期刊等刊物及國際國內會議上發近60篇科研與教學論文。

名人/編輯推薦

《服裝面輔料測試與評價》一書由北京服裝學院陳麗華教授精心編寫,內容全面系統、簡明易懂;既涵蓋理論知識,又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既是一本紡織服裝專業的基礎和實驗教材,也是一本紡織品檢測人員和商貿人員的實用參考書!

目次

上篇測試與評價理論
第一章服裝面輔料測試與評價基礎
第一節紡織品檢驗形式和種類
一、按檢驗內容分類
二、按檢驗主體及其目的分類
三、按檢驗產品流向分類
四、按檢驗性質分類
五、按檢驗數量分類
第二節紡織品質量檢驗
一、紡織品質量檢驗作用
二、紡織品質量檢驗機構
三、商品檢驗
第三節服裝面輔料試驗用標準大氣與測量誤差
一、服裝面輔料試驗用大氣條件
二、測量誤差

上篇測試與評價理論
第一章服裝面輔料測試與評價基礎
第一節紡織品檢驗形式和種類
一、按檢驗內容分類
二、按檢驗主體及其目的分類
三、按檢驗產品流向分類
四、按檢驗性質分類
五、按檢驗數量分類
第二節紡織品質量檢驗
一、紡織品質量檢驗作用
二、紡織品質量檢驗機構
三、商品檢驗
第三節服裝面輔料試驗用標準大氣與測量誤差
一、服裝面輔料試驗用大氣條件
二、測量誤差
三、數據處理
第四節服裝面輔料測試與評價項目
一、服裝的檢驗
二、服裝面輔料測試與評價

第二章紡織標準基礎
第一節紡織標準的定義與執行方式
一、紡織標準的定義
二、紡織標準的執行方式
第二節紡織標準的表現形式與種類
一、紡織標準的表現形式
二、紡織標準的種類
第三節紡織標準的級別
一、國際標準(InternationalStandard)
二、區域標準(RegionalStandard)
三、國家標準(NationalStandard)
四、行業標準(SpecializedStandard)
五、地方標準(LocalStandard)
六、企業標準(CompanyStandard)
第四節國內外紡織標準的差異
一、標準體系
二、標準職能
三、標準水平
第五節紡織品質量監督與質量認證
一、紡織品質量監督
二、紡織品質量認證

第三章服裝面輔料結構與規格測試與評價
第一節服裝面輔料纖維檢測與分析
一、紡織纖維的定性分析
二、紡織纖維的定量分析
第二節服裝面輔料紗線結構測試與評價
一、紗線細度的測定
二、紗線捻度的測定
第三節服裝面輔料織物組織結構與規格測試與分析
一、織物組織的分析
二、織物密度的測定
三、織物厚度的測定
四、織物質量的測定

第四章服裝面輔料服用性能測試與評價
第一節服裝面輔料舒適性能測試與評價
一、織物吸濕性
二、織物透氣性
三、織物透濕性
四、織物熱阻與濕阻
五、織物吸水性
六、織物放濕性
第二節服裝面輔料外觀性能測試與評價
一、織物剛柔性
二、織物懸垂性
三、織物折皺回復性(CreaseRecovery)
四、織物起毛起球性
五、織物勾絲性
六、織物形態穩定性
七、織物色牢度
第三節服裝面輔料耐用性能測試與評價
一、織物拉伸性能
二、織物撕破性能
三、織物頂破性能
四、織物耐磨性能

第五章服裝面輔料加工性能與風格評價
第一節服裝面輔料加工性能測試與評價
一、織物熱定型性
二、織物可縫性
三、黏合襯剝離強力
第二節服裝面輔料風格的評價
一、織物風格的基本概念
二、織物風格的評定方法
三、織物風格儀

第六章服裝面輔料功能性測試與評價
第一節服裝面輔料舒適功能性測試與評價
一、織物吸濕速干性能
二、織物防水透濕性能
第二節服裝面輔料防護功能性測試與評價
一、織物防紫外線性能
二、織物靜電性能
三、織物燃燒性能
四、織物拒油性能
五、織物抗菌性能
六、織物防鉆絨性能
七、織物防輻射性能

第七章服裝面輔料生態性檢測與評價
第一節生態紡織品概述
一、紡織生態學
二、生態紡織品標準
三、生態紡織品
四、生態紡織品檢測認證
第二節紡織品中有害物質
一、紡織品中有害物質的來源與危害
二、紡織產品的分類
三、生態紡織品的技術要求
第三節紡織品中有害物質的檢測
一、水萃取液pH
二、甲醛
三、可萃取的重金屬
四、有害染料
五、殺蟲劑
六、其他有害物質
七、揮發性物質
八、異常氣味

下篇測試與評價實踐
項目一服裝面輔料結構測試與評價
試驗1紡織纖維檢測與分析
試驗1-1紡織纖維的定性分析
試驗1-2紡織纖維的定量分析
試驗2紗線結構測試與評價
試驗2-1紗線線密度的測定
試驗2-2紗線捻度的測定
試驗3織物組織結構與規格測試與評價
試驗3-1織物密度的測定
試驗3-2織物厚度的測定
試驗3-3織物質量的測定

項目二服裝面輔料服用與加工性能測試與評價
試驗1服裝面輔料舒適性測試與評價
試驗1-1織物吸濕性測定
試驗1-2織物透氣性測定
試驗1-3織物透濕性測定
試驗1-4織物吸水性測定
試驗1-5紡織品熱濕傳遞性測定
試驗2服裝面輔料外觀性測試與評價
試驗2-1織物彎曲性測定
試驗2-2織物懸垂性測定
試驗2-3織物折痕回復性測定
試驗2-4織物起毛起球性測定
試驗2-5織物勾絲性測定
試驗2-6織物尺寸穩定性測定
試驗2-7織物外觀穩定性測定
試驗2-8熱熔黏合襯外觀及尺寸變化測定
試驗2-9織物色牢度測定
試驗3服裝面輔料耐用性能測試與評價
試驗3-1織物拉伸性能測定
試驗3-2織物撕破性能測定
試驗3-3織物頂破性能測定
試驗3-4織物耐磨性能測定
試驗4服裝面輔料加工性能測試與評價
試驗4-1機織物接縫處紗線抗滑移測定
試驗4-2織物及其制品接縫拉伸性能測定
試驗4-3熱熔黏合襯剝離強力測定

項目三服裝面輔料功能性與生態性測試與評價
試驗1服裝面輔料舒適功能性測試與評價
試驗1-1紡織品吸濕速干性測定
試驗1-2紡織品防水性測定
試驗2服裝面輔料防護功能性測試與評價
試驗2-1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測
試驗2-2紡織品靜電性能測定
試驗2-3紡織品燃燒性能測定
試驗2-4紡織品拒油性能測定
試驗2-5紡織品防鉆絨性能測定
試驗3服裝面輔料生態性測試與評價
試驗3-1紡織品甲醛的測定
試驗3-2紡織品水萃取液pH的測定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第四章 服裝面輔料服用性能測試與評價
第一節 服裝面輔料舒適性能測試與評價
舒適性指服裝面輔料為了滿足人體生理衛生和活動自如需要所必須具備的性能。舒適性通常分為熱濕舒適性、接觸舒適性、運動舒適性及美學舒適性。冬夏兩季服裝和內衣對熱濕舒適性要求較高。熱濕舒適性的標準是符合人體要求的、滿意的熱濕平衡,服裝在人體與周圍環境間可以起到溫度、濕度的調節作用,以維持人體的熱濕舒適,這涉及服裝面輔料的熱濕傳遞性能,包括織物吸濕、織物透氣、織物透濕、織物熱阻與濕阻、織物吸水、織物放濕等性能。
一、織物吸濕性
織物吸濕性指服裝面輔料在空氣中吸收或放出氣態水的能力。吸濕性強的服裝面輔料能及時吸收人體排出的汗液,起到散熱和調節體溫的作用,使人體感覺舒適。
吸濕性、透濕性是服裝面輔料重要的衛生指標。吸濕性不僅會使服裝面輔料質量變化,而且會引起一系列的性質變化,如使剛性下降、斷裂伸長性及導電性增大等,對商品貿易、質量控制、性質測定以及生產加工都會產生影響,最重要的是影響服裝穿著的舒適感,因此對服裝面輔料吸濕性的測試與評價是十分必要的。吸濕性通常用回潮率和含水率表示。
(1)回潮率:在規定條件下測得的紡織材料中水分的含量,以試樣烘前質量與烘干質量的差數對烘干質量的百分率表示。
(2)含水率:在規定條件下測得的紡織材料中水分的含量,以試樣烘前質量與烘干質量的差數對烘前質量的百分率表示。
回潮率(W)與含水率(M)的相互轉換關系:
W=100M/(100-M)
M=100W/(100+W)
(一)影響因素
織物吸濕性的大小主要取決于纖維的組成和結構,還與所處環境的濕度有關。
1.纖維結構
各種纖維的結構與成分不同,因此它們的吸濕性也不盡相同。
纖維內部親水基團的存在是纖維吸濕的主要原因。纖維分子結構中的親水基團極性越強、數量越多的纖維,吸濕能力越高;結晶度低、纖維中有空腔及空隙的纖維,具有較好的吸濕性;纖維的比表面積越大,吸濕性越強。
天然纖維和再生纖維大分子中含有親水基團,能夠吸附水分子并滲入纖維內部,因此吸濕性好。合成纖維分子中大多不含或含有相當弱的親水基團,加上分子排列緊密,其織物吸濕性差,有些纖維織物幾乎不吸濕。
2.織物結構
織物結構較稀疏的織物,水分能夠從織物間隙中透過,也能起到一定的吸濕作用;弱捻紗織物比強捻紗織物蓬松、含氣量大,因而吸濕性好;針織物比機織物吸濕性好;起絨、起毛織物比一般織物吸濕性好。
3.空氣相對濕度
吸濕性越好的纖維,越易受環境濕度的影響。空氣相對濕度越大,纖維的回潮率越大。
(二)試驗方法與原理
1.試驗方法
(1)間接測定法:利用紡織材料中含濕量與某些性質密切相關的原理,通過測試這些性質來推測材料的回潮率和含水率。如電阻測濕法、電容測濕法、微波吸收法等。
(2)直接測定法:分別測出服裝材料的濕重和干重,計算得出回潮率和含水率,是目前測定服裝材料回潮率最基本的方法。如烘箱干燥法、紅外線干燥法、真空干燥法、微波烘燥法、吸濕劑干燥法等,其中通風式烘箱干燥法是國家標準中規定的方法。
2.試驗原理
試樣在烘箱中暴露于流動的加熱至規定溫度的空氣中,直至達到恒重。烘燥過程中的全部質量損失都作為水分,并以含水率和回潮率表示。供給烘箱的大氣應為紡織品調濕和試驗用標準大氣,如果實際上不能實現時,可把在非標準大氣條件下測得的烘干質量修正到標準大氣條件下的數值。
(三)試驗標準
GB/T9995—1997《紡織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測定烘箱干燥法》,適用于各種紡織原材料及其制品。
二、織物透氣性
織物透氣性指當織物兩側空氣存在壓力差時,織物透過空氣的性能。織物透氣性通常以在規定的試驗面積、壓降和時間條件下,氣流垂直通過試樣的速率來表示。其相反特性是防風性。
紡織品的透氣性能直接影響到服裝的透濕和保暖等舒適性。透氣的織物一般也可以透過水汽以及液態水,它直接影響人體汗氣和汗液的向外傳遞。透氣性的大小與織物的含氣率有很大關系,一般來說,含氣率小的織物,可以說其透氣率也小。冬季外衣織物需要防風保溫,應具有較小的透氣性,使織物中儲存較多的靜止空氣,以保證服裝具有良好的防風保暖性能。夏令服裝面料應具有良好的透氣性,以獲得涼爽感。透氣性也是服裝面輔料重要的衛生指標,它的作用在于排出衣服內積蓄的二氧化碳和水分,使新鮮空氣透過。
透氣性過小的織物,由于人體熱、濕不易排出而使人感到悶熱不適。但透氣性過大的織物,由于其薄紗狀或非常疏松的結構,也會使外界溫度的變化迅速影響人體,或者寒風刺骨,或者在驕陽下引起皮膚斑點小皰,造成人體不適。織物透氣性的設計,應綜合權衡利弊,視其用途和穿用季節來確定。對某些特殊用途的織物,如降落傘傘面、帆船篷布、服用涂層面料及宇航服等,都有特定的透氣要求。
(一)影響因素
透氣性取決于織物中紗線間以及纖維間空隙的大小與多少。
1.纖維形態及性能
天然纖維織物比化學纖維織物的透氣性好,天然纖維織物中棉、麻、絲織物的透氣性比較好,而羊毛織物的透氣性稍差;大多數異形截面纖維的織物內纖維間的孔隙率較高,織物具有較好的透氣性;纖維較粗的織物,透氣性較大;纖維長度增加,織物透氣性開始下降,繼而升高;吸濕性強的纖維織物,吸濕(吸水)后纖維直徑明顯膨脹,織物緊度增加,使織物內部的空隙減少,再加上附著水分,空隙被阻塞,透氣性下降;壓縮彈性好的纖維,其織物透氣性也好。如羊毛制品由于拒水性和彈性較好,織物內部的空隙不易減少,因此羊毛織物吸濕、吸水后的透氣性遞減趨勢平緩。
2.紗線結構
紗線線密度減小,透氣性增加。如紗線線密度降為原來的1/5時,其透氣性增加為原來的5倍。在一定范圍內,隨著紗線捻度的增大,紗線直徑和織物緊度降低,織物透氣性有變大的趨勢。
3.織物組織結構
對于同樣厚度的織物,組織結構較疏松的織物要比組織結構較緊密的織物透氣性大。若織物的經緯紗細度不變,織物密度增大,則透氣性下降,當密度增加為原來的3倍時,織物的透氣性僅為原來的1%;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織物內紗線浮長增加;織物的孔隙將增大,從而使透氣性增加。對織物的基本組織來說,透氣性的順序為:緞紋組織最大,斜紋組織居中,平紋組織最小;當織物單位面積質量增加時,織物趨于緊密厚實,其透氣性變差;透氣性與氣孔形態的關系甚大,織物組織的織眼的直通氣孔比不定型氣孔(如纖維內部空隙、絮料裂紋等)更利于空氣的透過,因此,呢絨織物的不規則氣孔的透氣性較差;一般針織物比機織物的透氣性要好;皮革、毛皮的透氣性較差;橡膠、塑料等制品則不具備透氣性。
4.織物后整理
起絨、起毛、雙層織物,以及經水洗、砂洗、磨毛等后整理的織物,結構緊密度增加,織物的透氣性減小。此外,織物的透氣性還受外界大氣因素的影響,一般氣溫升高,透氣性下降,風速增加,則透氣性增大。
(二)試驗標準
GB/T 5453—1997《紡織品織物透氣性的測定》,適用于多種紡織織物,包括產業用織物、非織造布和其他可透氣的紡織制品。
(三)試驗原理
在規定的壓差條件下,測定一定時間內垂直通過試樣給定面積的氣流流量,計算出透氣率。氣流速率可直接測出,也可通過測定流量孔徑兩面的壓差換算而得。
三、織物透濕性
織物透濕性指織物兩側在一定相對濕度差條件下,織物透過水汽的性能,也稱織物透氣性。透濕性是影響舒適性的重要指標,對人體的熱、濕平衡十分重要。
人體中會有大量的水蒸氣蒸發散熱,特別是在夏季高溫高濕的環境中,這種蒸發散熱如不及時排泄,會在皮膚與衣服之間形成高溫區,使人感到悶熱不適。織物如能吸收汗水使其向外散發,就能起到調節溫度的作用。織物透濕性的評價指標通常用透濕率、透濕度和透濕系數來表示。
(1)透濕率:在試樣兩面保持規定的溫濕度條件下,規定時間內垂直通過單位面積試樣的水蒸氣質量,g/(m2·h)或g/(m2·24h)。
(2)透濕度:在試樣兩面保持規定的溫濕度條件下,單位水蒸氣壓差下,規定時間內垂直通過單位面積試樣的水蒸氣質量,g/(m2·Pa·h)。
(3)透濕系數:在試樣兩面保持規定的溫濕度條件下,單位水蒸氣壓差下,單位時間內垂直透過單位面積、一定厚度試樣的水蒸氣質量,g·cm/(cm2·s·Pa)。
(一)影響因素
1.纖維特性
織物的透濕性與纖維的吸濕性密切相關。吸濕性好的天然纖維織物和人造纖維織物,都有較好的透濕性。特別是苧麻纖維吸濕性好,裂紋、胞腔大,而且吸濕和透濕速率大,吸濕散熱快,接觸冷感強,所以苧麻織物透濕性優良,貼身穿著時無粘身感,是理想的夏季衣料。羊毛纖維雖然吸濕性好,但放濕速度較慢,透濕性不如其他天然纖維織物,因此不適宜制作夏裝。合成纖維吸濕性能較差,有的幾乎不吸濕,故合成纖維織物的透濕性一般都較差,穿著有悶熱感,但其易洗快干,具有優良的洗可穿性;若與天然纖維混紡,透濕性可以得到改善。
2.紗線結構
若織物密度不變而經、緯紗線密度減小,則織物透濕性增大。紗線捻度低、結構疏松、吸濕性好的纖維分布在紗線外層的織物透濕性較好。如滌棉包芯紗,由于棉纖維包覆于紗線外層,有利于吸濕,故滌棉包芯紗織物的透濕性比普通滌棉混紡織物要好。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6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