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品讀國學經典
滿額折

品讀國學經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530 元
優惠價
9047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2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一部品讀經典、思考人生的學術隨筆集。作者從我國古代文史哲名篇中,選取部分思想深邃、富有文采的代表性作品進行解讀,在介紹作品內容和文學特色的基礎上,通過“知人論史”、“品文論世”,對文章涉及的歷史背景、人生際遇、哲學思想等方面進行全方位闡釋。文章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個方面,涵蓋修身、齊家、治國各個領域,基本是採用“解構”與“建構”的寫作手法,在解析原文、“走近古人”的過程中重構對文本的理解。對於廣大讀者學習古文經典、汲取人生智慧、提升文化素養,具有指導和啟發意義。

作者簡介

夏海,浙江孝豐人,法學博士。1978年入中山大學哲學系,1982年分配到中央國家機關,1999年考入北京大學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系攻讀博士學位。主要著作有《中國政府架構》、《政府的自我革命》、《西方發達國家政府管理制度》、《論語與人生》。

自序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國學經典燦若群星。遨遊在中華文明的長河是愉悅,翱翔在國學經典的天空是快意。國學經典是中華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也是中國人文化身份的象徵。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讀一點國學經典,沐浴中華文明的陽光雨露,領悟中華文明的智慧、情感和詩意。

所謂國學,比較一致的看法是以儒學為主體的中國固有學術。這既是中華文明的最高形態,也是中國學術的源頭發軔,更是中國人立身處世的精神家園。所謂經典,按照阿根廷著名作家博爾赫斯的理解,「是一個民族或幾個民族長期以來決定閱讀的書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於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熱情和神秘的忠誠閱讀的書」。因此,國學經典,就是中華文明最好、最有價值的書籍,就是中國人最誠心、最喜歡閱讀的書籍。

國學經典的主題是豐富的,既有關於國家大事和社稷安危的思想議論,又有山水清遊、親友往來和個人情緒的雋言妙語。無論哪一類主題,實質都是關於真、善、美的追問,關於人的心靈和靈魂的思考,關於信仰信念、思想真理、價值標準和道德修身的闡述。經典的形式是多樣的,主要形式是哲學、歷史和文學作品。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所有歷史都是關於人的活動的記載,一切文學都是人學。閱讀經典,就是學哲學,看歷史,欣賞文學作品。在哲學經典中,我們仿佛倘佯在思辨的王國,感觸思想的震撼,享受智慧的樂趣。在歷史書籍中,我們好像同先賢前輩一起呼吸,探秘他們的活動蹤跡,感悟他們的內心世界。在文學作品中,我們猶如身歷其境,可以愛、可以恨,在愛中追求善與美,在恨中鞭撻醜與惡。總之,品讀國學經典,益處頗多,最大的益處是修身養性,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質。誠如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所說:「個體自我的每一次偉大的提高,都源於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觸。」

二○○七年夏天,在潛心研讀《論語》基礎上,我寫成了《論語與人生》。擱筆之餘,意猶未盡,還想多讀一些國學經典。由於公務事繁,不能有整塊的時間集中閱讀學習,就選擇了《古文觀止》,進而擴充閱讀有關文選。刊行於17世紀末葉的《古文觀止》,編選初衷無非「課業子弟」以及「請教於海內君子」,卻於無意之中成了最受歡迎、影響最大的古文選集。其中的文章短小精悍,大都是名篇佳作,有的甚至是千古絕唱。更重要的是,這些文章不僅文筆優美,而且滲透着國學義理和先賢睿智。凡是承載國學義理而又不朽的作品,都可以看成是國學經典。讀這些文章,就是讀國學經典。夜深人靜,經年累月,口不絕吟於經典名文,手不停錄於思緒心得,於是成就了《品讀國學經典》。

《品讀國學經典》視野宏闊,從先秦管子《牧民》開篇,到清朝《曾國藩家書》收筆,橫跨兩千多年時間,品讀三十六篇經典。這些經典絕大多數是散文,其中,有韻文和駢體文;源於《古文觀止》有二十篇;春秋戰國、秦漢時期、三國和魏晉時期各品讀五篇,唐朝品讀七篇,宋朝品讀六篇,明朝、清朝各品讀四篇。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個方面,涵蓋修身、齊家、治國各個領域。在介紹經典內容、作者用心和文筆特色的基礎上,把普及性與學術性結合起來,「知人論史」、「知人論世」,對經典的歷史背景、人生際遇和思想觀點進行全方位闡釋,寄託着品讀者的人生沉思。

《品讀國學經典》風格獨特,沒有局限於研究鑒賞對象本身,而是進一步挖掘、梳理經典名篇的潛在意蘊和審美情趣,即「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讀者之用心未必不然」。基本寫作手法是「解構」與「建構」,從思想體悟、藝術感受、審美判斷方面對經典進行解讀和重新鑒賞。「解構」源於法國哲學家德達的思想,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把經典分解為互不聯繫的若干部分,具有批判意義。「建構」源於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的思想,就是通過與原著、作者、歷史相互作用,重構對經典的認識和理解。解構與建構密切相關,解構是建構的前提,有利於更深入地走近古人,理解經典;建構是解構的邏輯必然,以便於超越古人,重新認識經典。解構與建構既是一次鑒賞過程,也是一個再創作過程,自然融入了品讀者本人的感情偏好和思想觀點。

《品讀國學經典》文字厚重,每篇文章一般分為五個層次。第一層次是介紹作者有關情況,重點是事功、思想造詣和文學成就。第二層次是解讀經典本身,指明其段落層次和主要觀點。第三層次相對多樣,呈發散思維,有的是集中闡述經典主旨,有的是介紹寫作背景和技巧,有的是品評作者的心路歷程,有的是研讀作者的相關文章。思維不同,目標趨一,都是為了更好地解讀經典名篇。第四層次是文章的主體部分,品讀者既尊重經典原著,又根據自身的閱歷、知識、思想和情趣,着力重構對經典新的理解。第五層次是經典的啟示和品讀者的感悟,見仁見智,應由讀者去體驗和判斷。

國學經典是天空,更是大海,蘊藏着無窮的寶藏,內聚着中華民族的精神密碼和文化基因。每一個中國人都應奔向國學經典的海洋,有的可以在海邊拾貝,有的可以到海中暢遊,有的可以深入海底潛水。無論哪一種方式,對於中華文明而言,都是在保護精神血脈,弘揚文化傳統;對於個體生命而言,都是在培育高尚人格,塑造完美人生。

 

作者謹記於甲午年春月

目次

自序 v

禮義廉恥 國之四維——讀管仲《牧民》有感 〇〇一

廣開言路 虛心納諫——讀《鄒忌諷齊王納諫》有感 〇一一

保民而王 莫之能禦——讀孟子《齊桓晉文之事》有感 〇一九

學而不已 神明自得——讀荀子《勸學》有感 〇二九

敢於進言 善於進言——讀韓非子《說難》有感 〇三九

真心求人才 大膽用人才——讀李斯《諫逐客書》有感 〇四九

求賢用賢 共治天下——讀劉邦、劉徹「求賢詔」有感 〇五九

忍辱負重 志在《史記》——讀司馬遷《報任安書》有感 〇六九

施仁義 治天下——讀賈誼《過秦論》有感 〇七七

重農貴粟 政之本務——讀晁錯《論貴粟疏》有感 〇八六

唯才是舉 不拘一格——讀曹操「求賢三令」有感 〇九六

經國之大業 不朽之盛事——讀曹丕《典論‧論文》有感 一〇六

為國以忠 鞠躬盡力——讀諸葛亮《出師表》有感 一一六

百善孝為先 至孝者至忠——讀李密《陳情表》有感 一二六

質性自然 樂天知命——讀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有感 一三三

思國之安者 必積其德義——讀魏徵《諫太宗十思疏》有感 一四三

老當益壯 窮且益堅——讀王勃《滕王閣序》有感 一五〇

蒼涼悲歌 守在四夷——讀李華《弔古戰場文》有感 一六〇

陋室可銘 德者居之——讀劉禹錫《陋室銘》有感 一七〇

阿房宮賦 執政者鑒——讀杜牧《阿房宮賦》有感 一七九

業精於勤 行成於思——讀韓愈《進學解》有感 一八九

分封郡縣 勢之必然——讀柳宗元《封建論》有感 一九八

超越自我 心憂天下——讀范仲淹《岳陽樓記》有感 二〇八

君子同道 小人同利——讀歐陽修《朋黨論》有感 二一五

欲君必納 欲臣必諫——讀蘇洵《諫論》有感 二二五

江上之清風 山間之明月——讀蘇東坡《赤壁賦》有感 二三五

求思之深 往往有得——讀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有感 二四四

浩然正氣 報國忠心——讀文天祥《正氣歌》有感 二五三

躬行勸學 情真意切——讀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有感 二六三

金玉其外 敗絮其中——讀劉基《賣柑者言》有感 二七二

經為常道 知行合一——讀王陽明《尊經閣記》有感 二八一

人格之尊嚴 官品之清正——讀宗臣《報劉一丈書》有感 二九一

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讀錢大昕《弈喻》有感 三〇一

好問則裕 學而有成——讀劉開《問說》有感 三一〇

劍氣簫心 皆憂人才——讀龔自珍《病梅館記》有感 三二〇

齊家之要 耕讀孝友——讀《曾國藩家書》有感 三二九

參考書目 三三九

後記 三四一

書摘/試閱

禮義廉恥 國之四維—讀管仲《牧民》有感

管仲是春秋時期大政治家,相齊四十年,推行全面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國強兵方略。他對內劃分政區、分設官吏,選拔士子、賞勤罰惰,開徵賦稅、獎勵農耕,統一鑄造和管理錢幣,頒佈捕魚和煮鹽之法;對外「尊王攘夷」,即尊奉周王朝,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從而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高度評價管仲,「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賜」;甚至認為如果沒有管仲,我們都會披頭散髮,左開衣襟,像個野蠻人,「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歷史名相諸葛亮常自比管仲,以管仲為楷模,相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管仲著述甚豐,後人輯成《管子》一書,共二十四卷、八十五篇,現存七十六篇。《管子》涉及儒、道、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輿地、經濟和農業等方面的知識,其中經濟方面的著述,廣泛討論生產、分配、交易、消費、財政等問題,是研究先秦經濟和農業的珍貴資料。《牧民》是《管子》一書的首篇,充分反映了管仲治國理政的基本思想。

管仲是中國古代第一個明確提出「以人為本」觀點並付諸實踐的政治家,「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牧民,即統治和管理民眾。《牧民》圍繞如何治理民眾,系統論述了治國理政的原則,以及這些原則在實施過程中取得的正反兩方面經驗。全文分為五個部分,共一千餘字。第一部分是「國頌」,為全篇的總論,指出治國理政既要發展經濟,又要建立社會秩序,既要重視物質建設,又要重視精神引領。生產與倫理並重、生活與信仰同舉,才能治理好國家。第二部分是「四維」,維即總綱,《淮南子》曰:「昔者,共工與顓頊爭奪成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這一部分強調禮、義、廉、恥是國家的四根精神支柱,支柱立則國家興,支柱廢則國家亡。第三部分是「四順」,突出闡明了治國理政的關鍵在於順民心,着力滿足民眾對於安逸、富貴、穩定和生存的願望。第四部分是「十一經」,從官吏選擇到政令施行,提出了十一個方面的要求,具有微觀性和操作性。第五部分是「六親五法」,揭示治國理政的規律,具有宏觀性和指導性,其中君王行為對於治國安民所起的導向和表率作用,更有積極意義。《牧民》既是管仲治國理政的思想指導,又是管仲治國理政的經驗總結和實踐寫照。管仲取得了彪炳史冊的輝煌政績,以致司馬遷認為:「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

品讀《牧民》,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管仲的「民本」思想。《牧民》是管仲論及民本思想最多、最集中的一篇文章,其核心觀點是治國理政在順民心。民本思想在中國古代悠久而綿長。上古的夏禹提出:「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商湯盤庚要求貴戚近臣拋卻私心,施恩於民,「汝克黜乃心,施實德於民」;周朝開國元勛周公旦總結商紂滅亡教訓,強調「敬德保民」。客觀地說,現在看到的上古時期的民本思想,只能是隻言片語。真正形成完整思想體系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尤其是儒家的「民貴君輕」思想,更是光耀千秋。但是,春秋戰國數百年間,既提出民本思想又躬身實踐者,惟管仲一人。在管仲那,不僅有民本的理論昇華,而且有民本的成功實踐。在理論方面,管仲深知民眾對於治國理政的基礎作用。《管子》記載,一次齊桓公問什麼是王霸之本,管仲指出:「齊國百姓,公之本也。」管仲認為,爭奪天下要靠民眾,「爭天下者,必先爭人」;治理天下也要靠民眾,「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石是指柱石,後人注釋四民者,「國之本,猶柱之石也」。在實踐方面,管仲實施了愛民、利民、富民政策,政治上采取「四民分業定居」措施,促進了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軍事力量的強大;經濟上采取「均地分力」措施,把土地公平地租給農民,使其分戶耕種,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文化上采取「教民」措施,既教民以禮,又授民以知。正是管仲的民本思想和實踐,成就了齊桓公的霸業,孔子認為:「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牧民》強調治國理政的關鍵是順民心。按照唯物史觀的理解,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和創造者,治國理政的基本規律是「得民心得天下,失民心失天下」。順應民心,政權就鞏固,社會就發展;逆反民心,政權就危險,社會就停滯。令人驚歎的是,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管仲就清楚地認識到這一規律,並用明白曉暢的語言給予表達:「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在管仲看來,人人都有追求安逸、富貴、穩定和生存的欲望,順民心就要滿足民眾的基本欲望,讓百姓安居樂業、休養生息,幫助他們避免憂勞、貧賤、危難和滅絕,「民惡憂勞,我佚樂之;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滅絕,我生育之」。管仲認為,立法要順民心,民眾才能服從法律,君王才有尊嚴,「法立而民樂之,令出而民銜之。法令之合於民心,如符節之相得也,則主尊顯」;頒布政令和制定政策要符合民心,「下令於流水之原者,令順民心也」。意思是,把政令下達在流水的源頭上,就得要政令順乎民心。《牧民》進一步指出,順民心就是從民欲去民惡。只要從民欲,疏遠的人自會前來親近;如果不去民惡,違反民眾願望,原來親近的人也會叛離,「故從其四欲,則遠者自親;行其四惡,則近者叛之」。管仲十分重視民意,認為順民心還要尊重民眾的意願,不要勉為其難,「不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處不可久,不行不可復」。意思是,對待民眾,不要去做辦不到的事情,不要去求得不到的利益,不要居處難以持久的地位,不要去做不可重複的事情。《牧民》進一步指出,順民心應該量民力而行,不要迫使民眾幹他們厭惡的事情,不要求一時苟且,不要欺騙民眾。只有這樣,民眾才會擁戴,即「量民力,則事無不成。不強民以其所惡,則詐偽不生。不偷取一世,則民無怨心。不欺其民,則下親其上。」管仲具有明顯的法家傾向,在輔佐齊桓公過程中很重視刑罰和法律,但他仍然認為,順民心不能過分倚重法制,「刑罰不足以畏其意,殺戮不足以服其心」。意思是,刑罰不足以使民意畏懼,殺戮不足以使民心屈服。《牧民》進一步指出,順民心不能太多地使用刑罰。刑罰繁雜,不利於政令推行;殺戮過多,君王的地位就會有危險,「故刑罰繁而意不恐,則令不行矣;殺戮眾而心不服,則上位危矣」。管仲認為,治國理政實質是一個君王與民眾互動的過程,君王順民心,民眾就擁護,否則,民眾就反對。因此,只有順民心,才能得到民眾最好的回報,「能佚樂之,則民為之憂勞;能富貴之,則民為之貧賤;能存安之,則民為之危墜;能生育之,則民為之滅絕」。意思是,君王能使民眾安樂,民眾就能為君王承受憂勞;能使民眾富貴,民眾就能為君王承受貧賤;能使民眾安定,民眾就能為君王承受危難;能使民眾生育繁衍,民眾就能為君王承受絕嗣的犧牲。這是一幅多麼理想的君王與民眾良好互動的圖景。《牧民》強調,順民心,形式上是給予民眾,實質上是取於民眾。「予」就是「取」,這是治國理政的法寶,「故知予之為取者,政之寶也」。

《牧民》認為治國理政的職責是既要物質又要精神。「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這一名言集中體現了管仲的政治智慧,也揭示了統治者管理國家的精髓。作為社會關係的人,最基本的需求概括起來就是物質和精神需求。倉廩和衣食屬於物質範疇,禮節和榮辱屬於精神範疇,兩者相比,物質更具有基礎性。治國理政首先要滿足人的物質需求,進而滿足人的精神需求。按照馬斯洛的學說,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可以分解為五個層次,第一層是生存需求,第二層是安全需求,第三層是情感和歸屬的需求,第四層是受人尊重的需求,第五層是自我實現的需求。管仲實際已經體悟到了這一心理規律,在他看來,治國理政第一位的工作是務在四時,滿足生存需求。《牧民》開篇就說:「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這句話揭示了古代社會經濟的本質,就是要發展農業生產。管仲在《治國》篇中明確指出:「粟者,王之本事也。」管仲認為,農業生產的條件是天時地利,「不務天時,則財不生;不務地利,則倉廩不盈」;農業生產的內容是五穀六畜,「積於不涸之倉者,務五穀也。藏於不竭之府者,養桑麻育六畜也」。意思是,把糧食積存在取之不盡的倉囤中,就得致力於五穀生產;把財資貯藏在用之不竭的府庫,就得種植桑麻、飼養六畜。農業生產的好處是國富民強,「務五穀,則食足;養桑麻、育六畜,則民富」。更重要的是,「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意思是,國家富足多財,遠方的人們就會前來投奔;荒地開發起來,國內的居民就會安居下來。二是建立刑賞,滿足安全需求。刑賞制度是社會秩序的基本要素,也是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牧民》指出:「明必死之路者,嚴刑罰也;開必得之門者,信慶賞也」。意思是,明告百姓犯罪必死的道路,就得使刑罰嚴格起來;向百姓開啟立功必得賞賜的大門,就得使獎賞能夠兌現。同時,要避免刑罰的繁複,「省刑之要,在禁文巧」。文巧即機巧、詐偽,「文巧不禁則民乃淫」。三是守住「四維」,滿足精神需求。治國理政不僅要重視物質財富的積累,而且要重視文化心理和精神價值的培育。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文化精神具有重要意義,因為文化精神規範着民眾的行為,引領着發展的方向,積聚着前進的動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既要有硬實力,也要有軟實力,而真正的實力或者說實力的最高形態是文化精神。管仲倡導的文化精神就是「國之四維」。「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管仲認為,四維是治國理政的基本原則,「守國之度,在飾四維」。四維能夠引領規範民眾的行為,即「禮不逾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四維幫助實現國家社會的穩定,「故不逾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意思是,堅守四維,民眾不越過規範,君王的地位就安穩;民眾不妄圖進取,就不會有巧詐行為;民眾不掩飾過錯,品行就會完好;民眾不追隨邪曲,就不會產生惡事。因而管仲告誡統治者:「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四是推行祭祀,滿足信仰需求。西哲認為,每個人都有宗教感情,尤其在人類社會的幼年時代。所謂宗教感情,實質是信仰需求。治國理政不能忽視民眾的宗教感情和信仰需求,這在古代尤為必要,有利於加強執政的合法性和神聖性。管仲指出:「順民之經,在明鬼神、祗山川、敬宗廟、恭祖舊」。意思是,使民馴服的辦法,在於尊崇鬼神、祭祀山川、敬奉宗廟和恭敬宗親故舊。否則,「不明鬼神,則陋民不悟;不祗山川,則威令不聞;不敬宗廟,則民乃上校;不恭祖舊,則孝悌不備」。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7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