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菩提心〈簡體書〉
滿額折

菩提心〈簡體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790 元
優惠價
9071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78元
庫存:6
可得紅利積點:2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菩提心》,是一本書 法、繪畫、攝影三種藝術形式的合集,這本書是為了配合“菩提心藝展”而由新加坡“菩提閣”出版,八方文化創作室製作。收入本書的三位 藝術家包括企業攝影家郭令裕、華 族文化中心總裁朱添壽、著名畫家林祿。他們分別將自己的攝影、書法、繪畫作品捐出義賣,用於菩提閣重建之費用。
三位藝術家:企業攝影家郭令裕捐出10幅優秀攝影作品;寫得一手好字的華族文化中心總裁朱添壽則捐出17幅書法佳作,著名畫家、天行健藝術院院長林祿在也慨捐20幅精美畫作,在“菩提心藝展”中展賣。
2012年被美國創意協會授予終身 成就獎的郭令裕,自9歲擁有第一台相機起,便把攝影當成陶冶性情和磨練品格的一種方式。他將個人天賦與愛好 融入商業發展、社會服務和環境保護之中。 曾擔任國家藝術理事會理事長(1996至2003年)和南洋藝術學院院長(2003至2014年)的朱添壽,跟隨留月斎 主人曾守蔭研習書法20多年。他這次受果峻法師之托,花了兩個多月時間,用禪偈、經文作為創作內容,以篆書、 隸屬等形體創作書法作品。 擅長中國彩墨畫,曾出版《中國當代畫家林祿在畫集》《皓月清風》《高情逸思》等多種畫集的林祿在,2008年是新加坡唯一獲選參加在北京舉辦奧林匹克美術大會的本地畫家。他也參加了2012年在倫敦舉行的奧林匹克美術大會。他這次展賣的作品,同樣圍 繞著菩提心主題。

Forewor􀈏 缘起
修菩提心 还菩提愿
菩提閣,前後各種有一棵菩提樹,前為願菩提,後為行菩提。發願力行,種因得果。現任住持果峻法師說,這裡的一切都源自松年老法師。“沒有松老,就沒有菩提閣。”
松老是聞名遐邇的新加坡“藝僧”,西元一九九七年,圓寂于武吉知馬路上段、羅弄基叻門牌八號的菩提閣,享壽八十七歲。他出生中國江蘇省海淩縣,十六歲剃度出家,一生漂泊,輾轉南來,一九六三年受宗鑒法師之委,為菩提閣信託人並接任為
住持。
無處是家處處家的松年長老,安住道場,攝眾度生之餘,不忘社會公益,籌募義款的書畫捐獻,不計其數。一九六九年松老發願重修菩提閣,翌年修竣落成,由新加坡佛教總會會長宏船法師主持開光典禮。
行年四十的果峻住持,是松年長老的關門弟子。一九九七年依止松老出家時,便聽他感慨本地沒有一間佛學院,須派遣弟子到臺灣等外地學習,興起把菩提閣建為佛學院的想法。但當時因緣不成熟,構想並未付諸實行。
二○○八年,菩提閣一些護法隨果峻法師到臺灣朝聖,有感臺灣佛教之興盛,便建議重建菩提閣弘揚佛法,並一遂老和尚的心願。然則此時光明山已創建了佛學院,不少道場也興建了附屬的學佛組織,果峻住持於是將願景與宗旨擴大至修禪習佛、文化藝術、教育弘法、社會關懷四個方面。
從二○○九年開始的規劃,三年設計,兩年建築,重建後的菩提閣,定於二○一四年十一月廿三日敦請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主持開幕。
一年前曾獲建設局綠色建築金獎的菩提閣,是座水月道場,禪修與藝術中心,也是個綠意盎然的生態園。外觀是一襲福田衣——袈裟,板塊由夜裡能夠發光的縞瑪瑙做成。四周環水,設為恬靜幽雅的蓮池。果峻法師細語:“地、水、火、風、空,都可以發揮佛經和咒語的加持。”
菩提閣不設山門,以傳達禪宗所雲“大道無門”之意。門前香爐是密封的,善眾禮佛只需點燃“心香”。門口右方是清水混凝土襯底的一幅直瀉瀑布,氣勢磅礴,洗滌身心。兩壁為琉璃萬佛牆,回首佛揮手接引眾生。
殿前供奉漢白玉石觀音,造型為水月觀音與自在觀音的糅合。背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松年長老的隸體書法。
傳統的“大雄寶殿”,在普提閣稱為“普光明殿”。松老過去曾在定慧寺華嚴閣修行,而佛陀講華嚴經,是在菩提道場的普光明殿,這是菩提閣一名的出典。善眾誠心入內,才能仰見懸坐半空的三尊仿唐佛像:中為毗盧遮那佛(即大日如來),兩旁為文殊與普賢二位菩薩。
大鐘,上刻“南無大乘妙法蓮華經”字樣。果峻住持說:“晨鐘喚醒夢中人。”他希望人們不要把菩提閣僅僅當作宗教場所,而是心靈場所。人們不分性別、宗教,都可到來得到心靈的提升。
地面底下一層為五觀堂,底下二層則是金剛地基。上二樓,是禪堂和密壇;三樓則是竹林觀音園,亦稱百福亭。樓頂天臺,則是禪苑和蝴蝶園所在。禪苑為令人肅穆冥思之松石造園,供奉著松年長老的舍利塔。松老涅七年時,臺灣隆根法師曾為舍利塔主持動土。一旁的蝴蝶園種著吸引蜂蝶的時花,寓意為傳粉播種,源源不絕。果峻法師說,他希望螢火蟲能在晚上到來,因為自己就像是螢火蟲,有一分生命,發一分光,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回顧五年前提出菩提閣重建規劃時,這裡只是座獨立洋樓式的寺廟,坐落在一萬二千方尺的土地上。規劃中的重建費用,為一千六百萬新元。而一生淡泊名利的松年長老,在世時只知付出與關懷,一九九三年十月,他更把畢生珍藏的一百一十七幅書畫作品,悉數捐獻給國家博物館。
“松老沒留下一張字畫,沒留半分錢,我們是從零做起。”果峻住持說。華人常講,富不過三代,“祖業”往往丟失在後人手裡。重建菩提閣,把基業發揚光大,“這是他(松老)給我的功課。”
果峻住持接著指出,長老給後輩留下了一句話:要長智慧,智慧就是財富。“松老生前結的善緣,不斷支持著我們。”
重建後的菩提閣,處處流露松老的書法真跡。二樓題臺灣張齡所撰對聯:“觀空悉泯根塵相,照世長然(燃)智慧燈”,便是少見的松老行書。
一千六百萬元,刻下已籌得了大部分。菩提閣丈室諸君,通過三年的努力,把松年長老散置坊間的作品一張張邀來鑒定、收購,已集了三千多幀,其中的八百張精品,則彙編在絹面線裝的四部《松年長老書畫冊》中。此外,菩提閣也在橋南路八十號設了松年書院,館藏了老法師的墨寶,同時把樓下辟為藝術工作者的展覽平臺。
果峻法師說,菩提閣的重建經費,目前仍須籌集兩百萬元,希望通過三位元藝術家的五十件作品義展籌得。那是商界名人郭令裕的攝影作品九幅;南洋藝術學院前院長、現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總裁朱添壽的書法二十件;從中國福建南來定居的畫家林祿在水墨作品二十件。三位藝術家也將以攝影、書法、水墨的不同媒介,聯手完成作品一幀,作為藝展的“驚喜”。
菩提心,是果峻法師給藝術家們定的主題,手法如何則讓大家自由發揮。
菩提閣古刹重光,三人藝展翰墨生輝,這都是百年的盛事。愚乃凡夫俗子,豈能牽強附會妄為沾光?僅以半輩子新聞工作的微薄經驗,把所見所聞整理陳述,祈為大眾傳遞一點資訊,如此而已。恭為立序。
六十六叟
莊永康
2014年9月

目次

Foreword 緣起 04
Calligraphy 書法 13 朱添壽
Chinese Ink Painting 國畫 39 林祿在
Photographic Work 攝影 79 郭令裕
Author Biography 作者簡歷 94
Acknowledgements 鳴謝 9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711
庫存:6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