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梁衡經典散文(簡體書)
滿額折

梁衡經典散文(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7 元
定價
:NT$ 222 元
優惠價
8719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本《大家·經典:梁衡經典散文》收錄了其創作的散文作品:《人生沒有返程票》、《書與人的隨想》、《做人如寫字,先方後圓》、《美是什麼》、《年感》、《海思》、《秋思》、《泰山:人向天的傾訴》、《長島讀海》、《聖彌愛爾大教堂》、《青州說壽:一個永恒的範仲淹》。

作者簡介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州人。196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歷任《內蒙古日報》記者、《光明日報》記者、國家新聞出版署副署長、中國記協常務理事、《人民日報》副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作品有科學史章回小說《數理化通俗演義》,新聞集《沒有新聞的角落》《新聞綠葉的脈絡》《新聞原理的思考》《跟梁衡學新聞》,散文集《覓渡》《紅色經典》《只求新去處》《名山大川》《人杰鬼雄》,政論集《繼承與超越》。有梁衡散文九卷。曾獲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等。散文《晉祠》《夏感》《覓渡,覓渡,覓何處?》《跨越百年的美麗》《追尋那遙遠的美麗》《青山不老》等入選中學和大學課本。

名人/編輯推薦

梁衡196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曾獲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等。散文《晉祠》《夏感》《覓渡,覓渡,覓何處?》《跨越百年的美麗》《追尋那遙遠的美麗》《青山不老》等入選中學和大學課本。這本《大家·經典:梁衡經典散文》收錄了其創作的散文作品。

山東文藝出版社希望我能編一本自選集,這是一個難題。因為這之前已經出過幾個集子,需要盡量避免重復,以方便讀者選讀。想來想去定了這樣一個原則:因我的作品以紅色題材、歷史人物見長,這方面評論多,選本也多,這次就基本不選;而許多貼近現實生活的作品,過去說的不多、選的不多,這次就多選。但是出版社說不行,因為是經典系列,雖過去選過的,只要是代表作也不能一個不選,否則變臉太快,讀者不認。總之還是從讀者處著想。

於是考慮再三,就定下現在的這個格局。全書分四個部分。部分在政治、人物、歷史、山水題材中各選一、二篇代表作,不敢多選,怕重復。正好這部分的文章也曾是全部入選小學、中學、大學課本的,還有一定的影響。第二部分是作者在記者生涯、宦海浮沉中碰到的人物、事件及所感、所思,力圖以小見大。第三部分,全部是發生在山東這塊土地上的人、事及風景。這是考慮到在山東出書,本地讀者近水樓臺,要首先考慮他們的需求。恰好我的作品中山東題材又為數多。這雖是巧合,也是山東自身的優勢。論風景這裡有山有海有平原,論歷史從齊魯立國說起,故事良多,這是一塊文學的土壤。

《大家·經典:梁衡經典散文》中寫到的範仲淹、李清照、辛棄疾、季羨林等都是山東人物,是我們民族的精英,以他們為題材的文章也成了我的代表作的一部分。他們是山東的驕傲,我亦因有緣寫到他們而自豪。比如《大家·經典:梁衡經典散文》的首篇,就是已入選教材的以辛棄疾為物件的《把欄桿拍遍》。第四部分與第二部分內容相同,因為發生在國外,所以單列。

《大家·經典:梁衡經典散文》原是另有一個書名的,因叢書一律統稱“經典”,也只好入鄉隨俗。但心裡實不敢接受。我在《說經典》一文中曾指出:“什麼是經典?常念為經,常數為典。經典就是經得起重復,常被人想起,不會忘記。”“經典之所以經得起重復,原因有三:一是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二是有絕後的效果;三是上升到了理性,有長遠的指導意義。”以這個標準來衡量這《大家·經典:梁衡經典散文》,大都不夠格。其中只有少數篇章是經常被人提起的。

如《晉祠》1982年入選中學課本,至今一直還在使用,已32年。如《大無大有周恩來》是1998年總理百年誕辰紀念時的作品,已過了16年,每年一月總理忌日時總會有報刊摘轉。《覓渡,覓渡,渡何處?》已發表18年,也已入選課本,不斷被收入各種選本。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題材上沾了光,因為如晉祠這樣的名勝和周恩來、瞿秋白這樣的偉人本身就是歷史經典。作者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當然也有一些文學上的創新,如《覓渡,覓渡,渡何處?》一文中意象的使用;《大無大有周恩來》一文中理性的發揮。

一般作家談到自己的成長時常會舉出很多大部頭的文學名著,而對我影響的主要是一些單篇的散文。我進入文學領域是從讀經典文章、背經典文章入手的。不像現在的孩子讀網絡、讀快餐。小時背過大量的古典詩詞、散文。直到大學畢業當了記者,出差時包裡還裝一本《歷代文選》,有空就背,實在受益匪淺。出於這種感恩心理我還編了一本《影響中國歷史的十篇政治美文》。我主張文章為思想而寫,為美而寫。散文不像小說,要以精取勝,靠思想和美感流傳,要能經受住時間的檢驗。雖然,對一個散文作家來說這很難,但也只能循著這個理跋涉向前。

目次

編 教材舉例

把欄桿拍遍

覓渡,覓渡,渡何處?

大無大有周恩來

追尋那遙遠的美麗

青山不老

跨越百年的美麗

晉祠

壺口瀑布

夏感

教材的力量


第二編 人生感悟

母親石

與樸老緣結釣魚臺

九華山悟佛

反求我心,大慧大覺

——《名家佛性散文選》序

太原往事

忽又重聽走西口

試著病了一回

凌晨就診記

山中夜話

桑氏老人

熱炕

事業便是你的宗教

以後這樣的人不多了

你怎麼就是得不到愛

千年萬裡縱橫行

——南行日記

草原八月末

三十年的草原四十年的歌

河套憶

烏梁素海

——帶傷的美麗

河套日記

——四十年前的河套與烏梁

素海采訪日記

那青海湖邊的蘑菇香

說興趣

你不能沒有家

人人皆可為國王

人生沒有返程票

書與人的隨想

做人如寫字,先方後圓

美是什麼

年感

海思

秋思


第三編 齊魯風韻

泰山:人向天的傾訴

長島讀海

聖彌愛爾大教堂

青州說壽:一個永恒的範仲淹

《岳陽樓記》是怎樣寫成的

——我們該怎樣做官、做人、做文

亂世中的美神

百年明鏡季羨老

一片歷史的青花

——季羨林先生談話錄

第四編 域外風景

和秋相遇在莫斯科

一個公開透明的人

奉獻給死者的藝術

這熱辣辣的生命之美

到處都伸出一雙乞討的手

在美國說錢

附錄

梁衡創作年表

書摘/試閱

中國歷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終以文為業,成為大詩詞作家的只有一人,這就是辛棄疾。這也注定了他的詞及他這個人在文人中的性和在歷史上的獨特地位。

在我看到的資料裡,辛棄疾至少是快刀利劍地殺過幾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從小苦修劍法。他又生於金宋亂世,不滿金人的侵略蹂躪,22歲時他就拉起了一支數千人的義軍,後又與耿京為首的義軍合並,並兼任書記長,掌管印信。一次義軍中出了叛徒,將印信偷走,準備投金。辛棄疾手提利劍單人獨馬追賊兩日,第三天提回一顆人頭。為了光復大業,他又說服耿京南歸,並親自南下臨安聯絡。不想就這幾天之內又變生肘腋,當他完成任務返回時,部將叛變,耿京被殺。辛棄疾大怒,躍馬橫刀,只率數騎突入敵營生擒叛將,又奔突千裡,將其押解至臨安正法,並率萬人南下歸宋。說來,他幹這場壯舉時還只是一個英雄少年,正血氣方剛,欲為朝廷痛殺賊寇,收復失地。

但世上的事並不能心想事成。南歸之後,他手裡立即失去了鋼刀利劍,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軟筆,他也再沒有機會奔走沙場,血濺戰袍,而只能筆走龍蛇,淚灑宣紙,為歷史留下一聲聲悲壯的呼喊、遺憾的嘆息和無奈的自嘲。

應該說,辛棄疾的詞不是用筆寫成,而是用刀和劍刻成的。他是以一個沙場英雄和愛國將軍的形象留存在歷史上和自己的詩詞中。時隔幹年,當今天我們重讀他的作品時,仍感到一種凜然殺氣和磅礴之勢。比如這首著名的《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我敢大膽說一句,這首詞除了武聖岳飛的《滿江紅》可與之媲美外,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裡,再難找出第二首這樣有金戈之聲的力作。雖然杜甫也寫過“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詩人盧綸也寫過“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但這些都是旁觀式的想象、抒發和描述,哪一個詩人曾有他這樣親身在刀刃劍尖上滾過來的經歷?“列艦層樓”、“投鞭飛渡”、“劍指三秦”、“西風塞馬”,他的詩詞簡直是一部軍事辭典。他本來是以身許國,準備血灑大漠,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後他被迫脫離戰場,再無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樣仰問蒼天,像共工那樣怒撞不周,他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拍欄桿,只能熱淚橫流。

楚天千裡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誰能懂得他這個遊子,實際上是亡國浪子的悲憤之心呢?這是他登臨建康城賞心亭時所作。此亭遙對古秦淮河,是歷代文人墨客賞心雅興之所,但辛棄疾在這裡發出的卻是一聲悲愴的呼喊。

他痛拍欄桿時一定想起過當年的拍刀催馬,馳騁沙場,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處使呢?我曾專門到南京尋找過這個辛公拍欄桿處,但人去樓毀,早已了無痕跡,唯有江水悠悠,似詞人的長嘆,東流不息。

辛詞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層的不同,是他的詞不是用墨來寫,而是蘸著血和淚塗抹而成的。我們今天讀其詞,總是清清楚楚地聽到一個愛國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訴,一次一次地表白。總忘不了他那在夕陽中扶欄遠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辛棄疾南歸後為什麼這樣不為朝廷喜歡呢?他在一首《戒酒》的戲作中說:“怨無大小,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成災。”這首小品正好刻畫出他的政治苦悶。他因愛國而生怨,因盡職而招災。他太愛國家、愛百姓、愛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煩他、忌用他。

他作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時間被閑置一旁,而在斷斷續續被使用的20多年間又有37次頻繁調動。但是,每當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機會,他就特別認真,特別執著地去工作。本來有碗飯吃便不該再多事,可是那顆熾熱的愛國心燒得他渾身發熱。40年間無論在何地何時任何職,甚至賦閑期間,他都不停地上書,不停地嘮叨,一有機會還要真抓實幹,練兵、籌款、整飭政務,時刻擺出一副要衝上前線的樣子。你想這怎能不讓主和茍安的朝廷心煩?他任湖南安撫使,這本是一個地方行政長官,他卻在任上創辦了一支2500人的“飛虎軍”,鐵甲烈馬,威風凜凜,雄鎮江南。建軍之初,造營房,恰逢連日陰雨,無法燒制屋瓦。他就令長沙市民,每戶送瓦20片,立付現銀,兩日內便全部籌足。其施政的幹練作風可見一斑。後來他到福建任地方官,又在那裡招兵買馬。閩南與漠北相隔何遠,但還是隔不斷他的憂民情、復國志。他這個書生,這個工作狂,實在太過了,“過則成災”,終於惹來了許多的誹謗,甚至說他獨裁、犯上。皇帝對他也就時用時棄。國有危難時招來用幾天,朝有謗言,又棄而閑幾年,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節奏,也是他一生的悲劇。別看他飽讀詩書,在詞中到處用典,甚至被後人譏為“掉書袋”。但他至死,也沒有弄懂南宋小朝廷為什麼只圖茍安而不願去收復失地。

辛棄疾名棄疾,但他那從小使槍舞劍、壯如鐵塔的五尺身軀,何嘗有什麼疾病?他只有一塊心病,金甌缺,月未圓,山河碎,心不安。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