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神奇健骨法+奈米磁石熱敷帶輕鬆擺脫筋骨酸痛
滿額折

神奇健骨法+奈米磁石熱敷帶輕鬆擺脫筋骨酸痛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49 元
優惠價
90314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台灣有一半的成年人,均有骨質疏鬆的情況
如果將骨骼當作是一座銀行,骨質就是其中最有價值的骨本,
平時厚植的骨本,將是老年時豐厚的本錢。

補鈣越早越好:女性35歲要注意補鈣
你知道哪些生活習慣,會讓鈣質快速流失嗎?
天天吃鈣片,為何仍是缺鈣?

生活上你一定見過駝背的老先生或老太太,也一定聽過「呷老會倒縮」的說法,許多人都誤以為駝背、身高變矮的老倒縮是屬於正常老化現象,和頭髮長白髮、臉上有皺紋沒兩樣,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其實老退縮就是骨質疏鬆症所引起的病症結果。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高齡社會的到來,罹患此症的病患愈來愈多,又因為這種疾病在發展的過程中沒有任何症狀,所以被稱為「無聲無息的流行病」。
隨著全球邁入高齡化社會,骨質疏鬆症已經是一個嚴重的健康問題,是全球第二大的重要流行病,盛行率僅次於心血管疾病。
骨質疏鬆的可怕之處,就是它的發病過程中患者是沒有什麼感覺的,直到因為出現骨折後就醫,才會知道原來早就已經罹患了骨質疏鬆症,因此又被稱為「沉默的疾病」,危害了許多中老年人的健康,造成骨折發生率的增加,導致身體活動性降低、行動不便,最後喪失獨立自主的能力,並且容易併發其他症狀導致高死亡率。
然而骨鬆患者又特別容易發生骨折,最常發生骨折部位就在髖部、脊椎及手腕處。在美國成年女子當中約有20%在有生之年難逃髖骨骨折的命運,更令人驚訝的是,罹患髖骨骨折的病人約有10%會在一年之內死亡,因此全美國光是在醫治骨質疏鬆症及其併發症的費用,每年就高達百億美元;然而在亞洲地區常見的是脊椎體壓迫性骨折,就是常看到的老倒縮現象,以台灣地區六十歲以上婦女的盛行率就高達30%,嚴重時隨時會造成死亡,其後果十分嚴重!
骨質疏鬆症在早期因為沒有明顯的症狀,通常都要到了經常性跌倒骨折或是輕輕碰撞就發生骨頭斷裂,才會驚覺它的存在,此外身高變矮、駝背、持續性腰部、背部、骨盆區域的長期慢性疼痛,都很有可能是骨質疏鬆症所造成的警訊。
根據醫學研究發現,人體到三十五至四十歲時骨骼密度將達到最高峰,其次就會因為老化而慢慢流失,在一生中骨質的流失就可高達50%以上,無聲無息的骨質流失結果,最終進展成為骨質疏鬆症;其中又以男性比較晚開始流失,其進展也相較女性來的緩慢,所以過去骨質疏鬆症在男性中的發病率都比女性來的低。
但是,在最近幾年中,男性骨質疏鬆症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公眾健康問題。據估計,年齡超過七十歲的男性人數將隨著平均壽命的持續提高而不斷增長。這使得男性骨質疏鬆症顯得更為重要。
骨質的健康與否,從外表上是很難判斷,因此三十五歲之後,要每二年做一次骨質密度測試,越早認識骨質疏鬆症,才能夠提早做好預防保住骨本,才不至於到了老年之後,會因為骨折受傷而導致需要終身臥病在床的遺憾發生。

作者簡介

台日華僑,曾任職於東京都康復醫院骨科醫師,擁有多年的骨科臨床經驗,並積極參與骨質疏鬆症診療。現職從事骨質疏鬆症相關的研究,並有多項研究獲得日本骨質疏鬆症學會獎,近年來極力宣導肌肉對骨骼的重要性。

目次

目錄
骨鬆危機!無聲無息的流行病

Chapter 1 骨質疏鬆症是什麼?為什麼要關心它?
1、人體的骨骼結構與組成/010
2、骨骼細胞內的生長代謝過程/012
3、正常骨骼與骨質疏鬆症的差異/014
4、骨質疏鬆症的類型及因素/016
5、骨質疏鬆症會有哪些症狀及警訊/020
6、免疫功能對骨質疏鬆症的影響/023

Chapter 2 骨質疏鬆為何大多數發生在老年人及女性身上?
1、那些人比較容易會發生骨質疏鬆症?/026
2、六成五的成年女性,骨質潛藏異常危機!/028
3、蝦米!光看臉就能知道「骨頭」鬆了沒?/029
4、骨質疏鬆容易導致骨折的部位/030
5、一分鐘自我測試骨質風險的危機/038

Chapter 3 培養肌肉可以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症?
1、鍛鍊肌力永遠不嫌晚,隨時都能增加肌肉質量/044
2、女性比男性更需要進行肌力訓練?/046
3、擔心練肌肉會變成金剛芭比的壯壯女嗎? /047
4、提高腕關節骨密度,增強上臂肌肉的畫圓體操/048
5、強化鍛鍊上半身,有效解決壓迫性脊椎骨折/052
6、喚醒核心肌群,提高腰部柔軟度的健骨運動/056
7、訓練小腿肌力提高平衡力,預防跌倒骨折/060
8、刺激造骨細胞生長,預防骨質疏鬆/064
9、穩定性增進內轉肌的生長,杜絕髖部骨折發生/068
10、維持肌肉的熱效應,睡覺也能提高骨質容量/072

Chapter 4 遠離骨質疏鬆,日常飲食就要補好鈣!
1、每天需要攝取量多少鈣才算足夠?/078
2、吃就對了!哪些食物擁有豐富的鈣質!/080
3、預防骨質疏鬆,只有「補鈣」就夠了嗎?/084
4、你知道有哪些生活及飲食習慣,會讓鈣質快速流失嗎? /088
5、蛋白質攝取不足,骨鬆恐提早上身! /092
6、七大關鍵營養素,預防骨鬆從飲食做起/094

Chapter 5 如何減輕「骨質疏鬆症」所帶來的衝擊?
1、臨床上骨質疏鬆的診斷方式/098
2、骨質疏鬆患者常見的五大迷思/102
3、骨質疏鬆症患者常見的治療方式/104
4、面對骨質疏鬆症的三階段防禦對策/106
5、「骨質疏鬆症」的患者,家中該有怎樣的應變措施?/108

結語、提早存好骨本,預防骨質疏鬆越年輕越好

書摘/試閱

PART 1、
骨質疏鬆症是什麼?為什麼要關心它?
骨質疏鬆是指骨頭質量會開始慢慢減少的一種狀態,經過長年累月持續不間斷的減少下,這會使得身體的骨骼變得脆弱,原因是骨頭裡的鈣質逐漸流失,使得內部骨質變為單薄無連結,造成許多孔隙空洞,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骨質疏鬆症」的名字就是由此而來的。而已經疏鬆的骨頭,不再有能力承受日常生活所必須造成的身體壓力,就會開始伴隨腰酸背痛、容易骨折、脊椎變形等傷害產生,形成嚴重的後果。
歲月會決定骨骼的密度,根據研究顯示,人體的骨質從幼年成長階段經過青春期直到成年的前期,骨質的生長量大於流失的比例,而骨質蓄積約到三十歲至三十五歲時達到高峰期;四十歲以後,不論男女,骨質就會開始慢慢流失,這是屬於正常的老化現象,平均每年下降1.2%。而女性在更年期後,每年骨質流失的比例比男性還要高上約2∼3%。骨質流失減少的速度快與慢,是受很多因素影響所造成的,流失鈣質的骨骼和正常骨骼相比較,外型是一樣,但其內容的質量卻減少了。
正常老化速度流失的骨質稱為「骨質缺乏」,而骨質疏鬆就是比正常老化的速度還要快上許多,此外骨質的流失通常不會引起明顯的警告徵兆,所以骨質疏鬆症又被稱為「無聲的疾病」。然而最為明顯的症狀,通常是骨折發生時才會被發現,骨折又最常出現在脊椎處,隨著骨質疏鬆的發展,椎體會發生壓縮性骨折,造成駝背姿勢、身高減少及慢性背痛等,影響脊柱的彎曲度造成長期的病痛問題。

為什麼要關心它?

根據統計六十五歲以上的人,每兩位女性中就有一位因骨質疏鬆症而引致骨折;而男性則是每五位中有一位,其中尤其以脊椎體及髖部骨折最為嚴重,一旦發生骨折,就可能會引起一些嚴重的後果。臨床統計顯示嚴重發生脊椎或髖骨骨折的患者,一年內大概有一成會死亡,三成會導致永久殘廢沒有辦法獨立行走,四成以上的患者生活中至少喪失一項獨立活動的能力,嚴重威脅日後的生活品質。
骨折發生率還會隨著年齡而攀升,臨床統計年紀越大的骨鬆患者每十次跌倒,就會有四次以上會發生骨折,一旦曾經有骨折紀錄後,再次發生骨折的機會就會提高,這是因為患者在骨折後大多數都會造成行動不便,就容易經常性臥床而少動,體內骨質流失就會更快,所以容易再度發生骨折,有研究顯示,骨折病患有30%機率會在一年之內再次發生骨折。
此外骨質疏鬆造成的致死率也日益增高,過去大多數都以為只有癌症死亡率是屬於較高的,但其實因為骨折而導致五年內會死亡的人數遽增,其中女性比例為15%,男性則為24%,然而每年有逾二萬人會發生髖骨骨折,差不多是每十七分鐘就有一人骨折,因為需要長期臥床治療,造成照護人力、醫療消耗、社會及家庭的沉重負擔等非常嚴重的經濟問題。尤其是目前老年人口快速增多,推估到了二○三○年亞洲區每年將有五百萬名以上的髖骨骨折病患,於是世界衛生組織將骨質疏鬆症,正式列為是老年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健康問題。



1、人體的骨骼結構與組成

人體骨骼的組成結構,主要由有206塊骨頭所構成的(包括:頭蓋骨23塊,耳小骨6塊,胸廓骨25塊,脊柱26塊,上肢64塊,下肢62塊),根據骨的形態不同,可分為長骨、短骨、扁骨和不規則骨,每一塊骨頭都有一定的名稱與形狀。多數的骨是由圓柱以同心圓排列組合而成,其中以頭顱、脊椎、肋骨與胸骨,形成中軸骨骼。手臂、肩、腿與臀部的骨,在身體左右兩側對稱的排列。骨骼的主要用途為形成人體架構及保護體內器官的功能。
骨頭的形成,主要由膠原蛋白、鈣、蛋白質及磷、鎂、鋅、氟等礦物質所組成骨組織、結締組織及神經組織形成骨質,密度越高骨頭就會變得更堅硬,原因是骨頭內部有許多針狀或片狀,按照有規則的排列著,達到最大的堅固性,最後建造成一個立體網狀的結構。
骨頭主要分為骨質、骨膜、骨髓三個主要部分,每個部位都有其專職的功能,其中骨質是骨的主要部分,分為骨密質和骨鬆質,骨密質堅硬,位於骨的表面;骨鬆質位於骨的深部。骨膜是覆蓋在骨表面的軟組織,緊貼骨密質的薄層結締組織膜,它富有神經、血管和造血細胞功能,能增生新的骨層,使受損的骨產生癒合和再生的作用。
骨髓則是具有造血功能,新生兒骨髓都是紅骨髓,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髓腔內的紅骨髓逐漸被脂肪組織代替,變成黃骨髓,失去了造血功能,只剩下長骨的骨鬆質內或扁骨的骨髓是紅骨髓,始終保持著造血功能。
骨的功能和身體其他的器官一樣,由骨頭的外表看來,其硬度非常堅硬如石頭,但其實是一種極具有生命力的組織,內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可以讓細胞能夠不斷生長和死亡。人體的骨在成長的過程中會不斷生長增長變粗,尤其是六至十八歲間的兒童少年,由於骨骼尚未完全骨化(軟骨成骨的過程),尚有許多軟骨存在,所以骨增長的速度很快。直到了十八至二十五歲期間,骨化過程逐漸完成,骨就不再增長,人體也就不再增高。
然而當骨的結構一但失衡,就好比大樓的地基與樑柱歪斜,就會進而影響到全身的骨骼嚴重威脅到生命,可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唯有依靠平日的保養,定期檢查骨質,幫助及早發現骨鬆問題並予以治療防治。



2、骨骼細胞內的生長代謝過程

首先,我們要了解,人體骨骼並非死的支架,而是有生命的細胞組織。它與其他器官或組織最大不同的地方,是骨骼特有兩種細胞分別為「造骨細胞」和「破骨細胞」兩種重要的核心細胞,專門用來負責「新陳」和「代謝」讓骨骼終身都在不停的進行『換舊更新』。骨質的代謝及改建就是由造骨細胞與破骨細胞通過複雜的分子機制,來協同作用完成骨質的平衡。因此破骨細胞和造骨細胞對維持骨骼的恆定極為重要。
破骨細胞是一個高度分化的多核細胞,負責分解骨骼,簡單來說就是負責破壞陳舊的骨細胞,將骨頭裡的老化鈣質,利用酵素來溶蝕骨質細胞釋放出鈣至血液中供身體細胞再利用;由於年齡的增長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會造成體內酸性物質大量堆積,加劇破骨細胞的活性,因此破骨細胞的過度活躍也是造成骨質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
然而造骨細胞的作用則相反,負責讓血液中的鈣質形成新的骨細胞存放至骨骼中;造骨細胞的主要功能有二點:
1、形成骨基質:
分泌膠原與糖蛋白,並通過鹼性磷酸酶等多種酶介導入骨組織的礦化過程,合成新的骨質細胞以維持骨質的健康及硬度。
2、參與破骨細胞的調控作用:
作為破骨細胞的輔助細胞,參與骨的吸收與分解。當這二種細胞間之間協調如果出現失衡現象,將導致骨質細胞新舊交替失衡,而出現臨床上常見之骨質流失。當破骨細胞大於造骨細胞,一旦這種骨的吸收與形成的平衡被破壞,則進入骨代謝性障礙,就會產生骨質疏鬆等問題。
對於成長中的兒童和青少年而言,通常造骨細胞的活性都會大於破骨細胞,因此骨骼容易會長大長得堅硬,然而像是女性在初經來的一年半之後,骨骼就會開始自我抑制而不再增長,這也就是通常女性月經來得較早的人,之後的平均身高會比較矮的原因。
從發育期過後到了二十歲左右,這兩種細胞的活動會維持在一個平衡點,而當年齡達到三十歲時是一生中骨骼質量的最高峰,而年齡過了三十五歲之後破骨細胞的活性會就開始大於造骨細胞,因此骨骼的代謝速率會超過造骨的速度,也就是說骨質會開始流失。值得注意的是,這時無論你攝取多少鈣質,造骨細胞的活動還是會略低於破骨細胞,也就是說人體無法完全的避免鈣質的流失,只能盡可能的減少流失的比例,這就是人體無法完全避免老化的原因。


3、正常骨骼與骨質疏鬆症的差異

形成骨骼主要的成份是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有機物質主要是膠原纖維和黏多糖蛋白(約佔骨總重量的30∼40%),使骨頭具有一定的柔韌度,而無機物質主要是磷酸鈣,其次是碳酸鈣和氟化鈣(約佔骨總重量的60∼70%),構成骨頭所需要的硬度,骨骼整體的彈性和硬度也就是由這兩種化學成分的比例而決定。
因此人體的骨骼既有柔韌度又有硬度,然而骨骼中有機物質與無機物質的比率會隨著人體在不同年齡的改變而產生變化,其中兒童及成長中少年的骨骼,有機物的含量比無機物為多,所以他們的骨骼柔韌度及可塑性比較高,而成年人的骨骼中含有三分之二的無機物和三分之一的有機物,這樣的比率原則會使得骨骼有最大的堅固性。
比較之下老年人的骨骼中的無機物隨歲月而逐漸增多,有機物卻相對地減少,故此他們的骨骼,硬度比較高較脆而易折斷,而且不易愈合,因此,老年人不宜從事太過劇烈和幅度大的活動。
骨質疏鬆的骨頭與正常骨骼最大的差異就是其內部的質量及密度不同,直接影響到組織結構與其功能,減少的骨質量會使得骨頭內部單位體積密度變差,造成許多空洞產生,就會導致骨小樑變細,骨小樑之間的空隙也會隨之變大,骨骼外圍的皮質骨厚度也會跟著變薄,這時骨骼的支撐能力減低,以致無法承受壓力而容易發生骨折情形;孔隙多的骨骼和正常骨骼相比較,外型是一樣的,但其內部質量卻減少了。
人體中90%以上的鈣都儲存於骨骼中,當身體長期缺乏鈣質時,就會造成骨骼中的質量減少,原因是因為骨骼組織在體內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當要製造新的骨骼組織時,首先會把舊的組織破壞掉,然後,在形成新的組織細胞,如果此時沒有足夠的鈣質來生成新的細胞,一旦被破壞的組織超過新生的部分時,內部結構就會變得空空洞洞、骨骼架構就會變脆、變弱,容易產生斷裂、骨折現象;除此之外人體骨骼的質量大約在30∼35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質量便逐年慢慢減少,不論男女,當骨骼質量達顛峰以後,就會開始以每年約0.5∼1%的速度漸漸流失,不斷減少的質量就會使得骨頭內部變得更加空洞化,就會形成「骨質疏鬆症」。
特別是女性在停經以後,由於雌激素減少的關係,抑制骨骼中的鈣流失能力變差,導致加速骨質流失,更加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所以停經後的婦女骨質疏鬆症和骨折情形是最為嚴重的族群。



4、骨質疏鬆症的類型及因素

骨質疏鬆症依其造成的原因不同,可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骨質疏鬆症(primary osteoprosis)約佔80%,這是與年齡相關的骨質流失,屬於退化性骨質疏鬆症,其中又分為由於停經後所引起,稱之為停經後骨質疏鬆症及老年型骨質疏鬆症。
停經後骨質疏鬆症又稱為第一型骨質疏鬆症,常見於停經後婦女,在停經後發生,由於女性停經後體內雌性素量急遽減少,骨母細胞逐漸死亡,雌激素有抑制破骨細胞減少被破壞的骨質,還有促進骨質細胞活性,達到生長骨質的形成作用;停經後骨量流失快速,其副甲狀腺功能降低,導致體內鈣質容易跟隨尿液被排出體外現象,停經後骨質疏鬆症經常會發生骨小樑含量較多部位的骨折,包括脊椎壓迫性骨折、腕部及髖部股骨轉子間骨折等。
老年性骨質疏鬆症又稱第二型骨質疏鬆症,常見於六十歲以上女性或七十歲以上男性,女性比例又約為男性的二倍,在人體老化的過程中骨基質在量與質方面都在改變,原因是年老時造骨細胞功能衰退,腸道吸收功能變差,鈣和維生素D攝取量普遍不足,蛋白質合成性代謝刺激減弱以及成骨細胞功能減退,導致骨質生長合成減少,以致於骨皮質變粗鬆大孔,骨小樑消失,骨強度明顯減低;不同於停經性骨質疏鬆症的地方就是副甲狀腺功能正常,尿液中鈣量正常,鈣質不會大量的流失。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經常引起多發性脊椎楔形骨折、肱骨、脛骨、髖部的股骨頸骨折。
續發性骨質疏鬆症(Secondary osteoporosis)約佔20%,骨質的流失是由於某種原因造成例如:生活飲食方式、疾病或藥物所致,詳細介紹如下。
1、營養性骨質疏鬆:
在日常飲食習慣上經常性的偏食、挑食或是使用不當的減肥法來節食,導致身體長期缺乏足夠的蛋白質、鈣質及維生素C,骨質內有機基質生成不良,並使膠原組織的成熟發生障礙影響基質形成,就會直接性的影響骨骼的成長。
2、缺乏運動:
長時間久坐不動,缺乏運動來活動筋骨,對骨骼的刺激減弱造成肌肉萎縮、骨質生長形成作用減少,就會讓骨骼的成長受到壓抑無法有效率的完成生長的任務。
3、經常性的熬夜、睡眠不足:
人體內的骨骼組織生長細胞,大多數都是利用晚間睡眠時間來工作成長,當睡眠不足或是睡眠習慣不正常時,都會使骨質不易留存,而致骨質流失。
4、有酗酒習慣:
很多醫學證據都顯示出,酗酒會降低骨質密度,及鈣質的吸收,就會導致骨質疏鬆的風險增高。
5、長時間的吸煙:
香煙中的煙草、尼古丁及其他化學成分會對骨骼有直接的毒性,還會抑制骨骼健康所需的鈣及其他營養成份的吸收。
6、遺傳性組織病:
遺傳性的基因問題,像是成骨不全症,就是一種染色體顯性遺體疾病,由於成骨細胞產生骨基質較少,會影響到骨骼的生長速度,導致罹患骨質疏鬆的風險提高。
7、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對組織各種細胞:如間質細胞、原始骨細胞、前破骨細胞破骨細胞、前成骨細胞、成骨細胞及骨細胞均有影響,大量甲狀腺激素對骨骼有直接作用,發揮其溶骨吸收作用同時促進少數無活性的前破骨細胞轉變為有活性的破骨細胞,從而使破骨細胞在數量上大為增多溶骨吸收過程進一步加強,加快了骨質細胞死亡的速度,生成骨細胞變得既小又少,絕大數骨鈣鹽還會外流至血液之中,不利於骨質成長。
8、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因高尿糖滲透性利尿,導致尿鈣磷排出增多及腎小管對鈣、磷回吸收障礙,導致體內負鈣平衡引起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加重了骨質脫鈣,此外由於胰島素相對不足情況下導致蛋白質合成產生障礙,膠原組織合成受到干擾,骨胺基酸減少、骨質有機基質生成不良影響骨骼的生長。
9、肢端肥大症:
此症常有腎上腺增大皮質肥厚,甲狀腺功能相對亢進,與此同時性腺功能減退受抑制生長激素、皮質醇、甲狀腺激素可增加尿鈣排出。
10、皮質醇增多症:
由於糖皮質激素抑製成骨細胞活動影響骨基質的形成,抑制腸鈣吸收,增加尿鈣排出量同時蛋白質合成抑制,分解增加,導致負鈣及負氮平衡使骨質生成障礙,但主要是骨質吸收增加。
11、罹患胃腸道類的疾病:
胃腸道疾病會影響身體對鈣質以及其他營養素成份的吸收。
12、高鈣尿症:
這是一種會過度將鈣質從尿液中排出的疾病,因此無法供應骨骼生長所需的鈣。
13、長時間臥床:
在長期臥床一段時間後,人體骨質密度就會迅速下降導致嚴重的骨質流失。
14、糖皮質激素藥物:
這是一種類固醇的藥物,用於治療哮喘及類風濕性關節炎之類的疾病。此類藥物具有對骨骼直接影響性其副作用就是會導致骨質流失,降低腸胃對鈣的吸收能力。
15、其他疾病:
一些疾病如肝、腎疾患、卵巢切除、類風濕性關節炎、庫欣式症候群、性腺機能減退障礙等,都會影響到骨質的恆定。



5、骨質疏鬆症會有哪些症狀及警訊

一般來說,早期的骨質疏鬆症通常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大多數都是等到骨頭變得疏鬆脆弱,一碰發生斷裂、骨折的情形,檢查後才會知道原來是骨質疏鬆所引起的,但是當病患發現自己原來是罹患「骨質疏鬆症」後,這時的骨質早就已經流失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這種病才又稱為「無聲無息的流行病」。
但其實當一個人開始罹患骨質疏鬆症時,期間骨骼質量緩緩流失過程中還是有一些小地方可以做為可能罹患骨質疏鬆症的參考依據,主要有以下幾種症狀及徵兆:
1、經常性疼痛:
這是罹患骨質疏鬆症最常見的症狀,就是以腰酸背痛為主要疼痛點,佔疼痛患者問題中的70%,早期可能局限某部位,後來可能遍佈全身,這是因為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彎腰、伸展活動、咳嗽或是身體施力時明顯會感受疼痛加深,原因是椎體骨質萎縮,脊柱前屈椎體過度壓縮而變形,腰部肌肉為了糾正脊柱前屈,不斷的加倍收縮,肌肉產生疲勞甚至痙攣,進而產生疼痛感,嚴重會造成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劇痛,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就會導致四肢痠痛、行動能力受限,甚至無法行動;也有可能產生肋間神經痛、胸骨後疼痛等類似心絞痛情形發生。
2、容易骨折:
骨質疏鬆症的主要因素為骨質組織流失,從而導致骨質變得脆弱,大大增加骨折的可能性,是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併發症,常好發於第四、第五腰椎、大腿骨、橈骨之間。其中老年時期如果發生骨折時,特別容易導致喪失活動能力,必須長時間臥床,嚴重時還會引起其他併發症症狀產生,根據醫學臨床統計,只有約半數病患之後可以繼續自由活動。
3、不經意的駝背:
這是因為頸椎及脊椎等處之骨骼,在長期的壓迫骨折所形成的現象。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鬆的問題日益惡化嚴重之下,脊椎椎體支撐力量變小,迫使脊椎前傾,容易壓縮變形造成背曲加劇,最後導致駝背產生,大多數都是在不斷疼痛之後出現。
4、身高開始變矮:
人體有24節脊椎椎體,是身體的支柱,由鬆質骨質所組成,由於長時間的骨質疏鬆症問題,椎體會被壓縮,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正常人每一椎體高度約兩公分左右,嚴重駝背現象時,每椎體縮短兩公分左右,身高就會明顯變矮。
5、呼吸的功能下降:
主要是由於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後彎和胸廓畸形,導致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可能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 
6、經常性腸胃不適:
因為脊椎前屈及骨折所導致腹部內的腸胃器官受到壓迫形成不舒服的情況。
7、臉部皺紋增多變深:
醫學研究指出,骨質流失的現象可以從臉部皺紋數量及深度變化看出徵兆,尤其是前額部位的皺紋與骨密度息息相關,因為當人體骨質密度變低時,體內的膠原蛋白含量就會不足,反映在皮膚上,就會造成臉部肌肉支撐力變弱、眼眶骨萎縮等現象,導致皺紋增加、眼角下垂等老態的外表,而隨著臉上紋路越深,就要注意這很可能是骨質疏鬆症的前兆!
然而身體的骨質健康與否,從外表上的皺紋只能初步判斷,還是需要透過專業的骨質密度測試才能有效的認定及防治,尤其是即將進入更年期及停經後的熟女們,若是臉部皺紋快速增加時,必須特別注意骨質流失的狀況,千萬不要單純誤認為是正常老化,卻可能掩蓋骨質流失的徵兆;只顧外表卻未兼顧到骨骼的健康,忽略了骨質疏鬆的前兆後果將是不堪設想。因此建議四十歲之後,要每二年做一次骨質密度定期檢測,才能提早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4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