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恍然大悟365個簡單哲理:經典名言一點就通,每天讀一句,懂了自己、工作與人生的眉角
滿額折

恍然大悟365個簡單哲理:經典名言一點就通,每天讀一句,懂了自己、工作與人生的眉角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00 元
優惠價
90360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推廣中國文學不遺餘力的古典名家守屋洋,
從41部歷久彌新的中國經典中精選集結。
365則經典名言 一點就通,一生受用。
日本長銷26年,熱銷突破30萬冊。

面對失敗多於成功的低谷時,
一天讀一句,振起逆轉人生的志氣!
日日磨練,修己治人。
不只閱讀古人智慧,更是生存之道的建言。
值得細細琢磨,不斷學習。
與每位決心改變想法、
讓工作與生活更有自信的朋友共勉。

◎慢讀歷久彌新的經典智慧格言,一天讀一則,最適合忙碌的你,與決心改變想法、創造嶄新可能的現代人閱讀
本書自41部中國重要經典,包括《論語》、《老子》、《莊子》、《史記》、《文選》、《近思錄》、《菜根譚》、《詩經》等,精選出365則格言,以一日一則形式,貫串一年365天。格言與作者的詮釋文字皆篇幅短,歷久彌新的千年智慧以最簡約方便的閱讀形式構成,貼近人生日常,實踐與可行性極高,最適合每個忙碌的現代讀者,有助思考人生與開創人生中的嶄新可能。

◎精選經典名言扣緊人生課題,可立即實踐活用於人生與工作,是最實用的生活參考書
書末所附內容索引,作者將365則中國經典名言分為活用於「人生」與活用於「工作」二大主題,「人生」主題包含活得偉大、提升自我、考慮社會、踏實生活;「工作」主題包括突破逆境、成功、待人與領導人的心得,附上格言原文與內文頁碼,方便讀者一目了然,每天可立即實踐活用。

◎詮釋智慧名言深入淺出,讓深奧的中國典籍一讀就通,越讀越懂人生各面向的眉角
本書作者守屋洋為中國文學的研究專門,以中國文學工作者的身分在日本從事著述與演講,十分活躍,累積數十年的著述經驗,擁有廣大讀者,本書熱銷26年,詮釋古典好讀易懂,越讀越有興味,更懂得關於自己人生的方方面面。

◎選題廣泛,跳脫格言書千篇一律的模式
作者在格言選擇的廣度方面做足工夫,不只收錄耳熟能詳的語錄,更涵蓋眾多經常被一般讀者忽略,或不曾讀懂的重要格言。

◎認識中國古典智慧精華,發現閱讀喜好,拓展人生視野
作者於序言說:「書中的名言或許有讀者曾看過,也有的人是第一次看到……乍看之下是平凡的語句,但等你慢慢琢磨後,或許別有一番滋味。中國古典的魅力就在此。」書末附「出處介紹」,作者簡介41部中國重要經典,讀者可從特別有體會的格言中找出自己的經典閱讀喜好,拓展人生的視野,並加深對人的理解。


【名句欣賞】
──活用於人生──
「曲則全。」
——出自《老子》
《老子》也說:「因為屈才能伸;因為凹陷才能填滿水。」
不辭辛苦敢於彎曲或屈服的生存方式,
在某種意義上或許是堅強的生存方式吧。

「人須磨在事上。」
——出自《傳習錄》
知識若不伴隨實踐,終究不過是不懂裝懂。
唯有在實踐中磨練過,
人與知識才會都貨真價實。

──活用於工作──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出自《論語》
建立長期的目標,然後力求朝目標一步步踏實前進。
這麼一來既不會急躁,也不會被小利誘惑了吧。
孔子的建議乍看之下似乎很平凡,
卻總是一針見血地掌握關鍵。

「貴其所長,忘其所短。」
——出自《三國志》
孫權曾說:「我以此態度面對部下。」
比起被責備,人在得到誇獎時更會拿出幹勁,並成長進步。
比起議論人的缺點,像孫權這樣表揚優點,
說不定才是純熟掌握部下的訣竅。

【好評推薦】
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 石滋宜
「作者將今日可用之中國經典名言擷取,希冀讀者能琢磨、感悟、實踐,以享受更美好的人生真意。」

TEDxTaipei策展人、TED亞洲大使 許毓仁
「智猶水也,不流則腐。從經典中我獲得新生的活水,也希望這本活水可以澄淨大家的心靈。」

華人閱讀社群主編 鄭俊德
「一句影響生命、改變想法的名言,每天只要花上一分鐘,就可能翻轉你的人生。」

台北市國民小學候用校長盧金鳳

王品集團董事長 戴勝益
「半部論語創王品」,而本書集結了中國41部重要經典中的365句格言,必能讓人終身受用無窮。」

作者簡介

守屋洋
1932年5月出生於宮城縣。東京都立大學主修中國文學碩士課程結業。現在以中國文學工作者的身分從事著述與演講,十分活躍。
有《貞觀政要》《諸葛孔明的兵法》(德間書店)、《三國志》(Diamond社)、《中國古典人際學》(president社)、《孫子的讀法》(日本實業出版社)、《新釋菜根譚》《「三國志」的人物學》、《中國人想出的80個智慧》《中國古典百言百話(6) 老子、莊子》(PHP研究所)等多部著作。

◎譯者簡介
陳冠貴
專職日文譯者,國立台灣大學日文系雙修中文系畢業,譯作橫跨小說、藝術、商管、科普、手工藝、生活健康等各領域。自我期許能優游於中日文之間,帶給讀者閱讀無礙的文字饗宴。苦心孤譯

【文庫版序文】
中國古典的魅力就是詞句。
本書從主要古典中選出三百六十五句名言,以一日一言的形式,貫串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不過這終究是形式,你閱讀時想從哪裡開始讀都可以。
書中的名言或許有讀者曾看過,也有的人是第一次看到。此外,也可能讀到令人不禁恍然大悟的名言,或者是讀起來十分平凡的語句。
然而,乍看之下是平凡的語句,但等你慢慢琢磨後,或許別有一番滋味。中國古典的魅力就在此。
我之所以選擇三百六十五句,是希望能對大家的生活有幫助。若大家在享受閱讀言詞時,不知不覺中能拓展人生的視野,並加深對人的理解,那麼本書的目的就達成一半了。
本書在三年前曾由PHP研究所出版,但當時沒在市場上販售,因此一般讀者幾乎沒機會讀到。儘管如此,仍多次再版,在今天收錄於PHP文庫中,而有機會接觸更多讀者。因此我要對PHP研究所的相關人員表達深深的感謝。
若閱讀本書的讀者能將之作為人生的指針來活用,將是我無上的幸福。


【前言】
所謂向古典學習、向歷史學習。
的確我們生於現代,要展望未來,就必須學習古典與歷史。因為古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歷史則是人類艱苦奮鬥的紀錄。學習先人的智慧,至少在嚴酷的現實生活能提供很有用的借鑑。
可是,不管是古典還是歷史的紀錄,量都極為龐大,要從哪條路線登上去才好總是令人困惑。特別是筆者專門研究的中國古典,這種感覺又更深了。這種想法對於活躍在商業社會第一線的諸位而言,必定格外深刻。
這其實就是我編纂本書的目的。本書的目標就是,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中國古典的精華給忙碌的商業社會人。
本書以這樣的宗旨出發,閱讀時請留意以下兩點:
一、中國的古典從修己治人的指導哲學,涉及很棒的處事智慧等多方面。
本書盡量避免陷入千篇一律的模式,試著挑選範圍廣泛的名言。
二、書中提出的不僅是知識,而是對每天商務或生活有用的、可實踐的智慧。
畢竟書籍篇幅有限,我想還是有許多不充分之處。此外,筆者力有未逮之處,也只能衷心盼望各位讀者海涵。
若本書能成為各位更深入親近中國古典的契機將是我的榮幸。

目次

<文庫版序文>

<前言>

一月之言
二月之言
三月之言
四月之言
五月之言
六月之言
七月之言
八月之言
九月之言
十月之言
十一月之言
十二月之言

[出處介紹]

[內容索引]
◎活用於人生
活得偉大
提升自我
考慮社會
踏實地生活
◎活用於工作
用來突破逆境的心得
成功的心得
用來待人的心得
領導人的心得

書摘/試閱

一月之言

1日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大學》
這是自我啟發的建議。
《大學》是全文僅一千七百五十三字的小書,其內容的精華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卻意外地困難。本書介紹的第一句就出現在《大學》中 。
一提到修身或修養,不少人會莫名地產生反感,然而這不是來自別人強加的東西,鍛鍊自己的自覺努力本就不可少。這句話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
據說很久以前有位叫殷湯的明君,他把這句話刻在洗臉的容器上,重新下定決心「修身」。近代則有土光敏夫 執著於「行政改革」的例子,他也將這句話當作座右銘,磨練身為領導者的德行。
人要是沒有這樣的決心,永遠都不可能會進步。

2日
溫故知新。
──《論語》
每天的自我啟發──也就是冀望成為怎樣的人。如果沒有這個願望,就無法充實自己的人生。
然而,比任何人都更期望達到目標的,無非是站在別人之上的人,也就是領導者。領導者若懶於自我啟發,就不會有身為領導者的說服力。
那麼,自我啟發有哪些方法呢?
闡明這件事的無非是孔子的這句話: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翻譯後的意思如下:
「透過深入探究歷史,加深對現代的認識,這種態度正是領導者該具備的資格」。
這句話也省略成「溫故知新」流傳下來。

3日
夫驥一日而千里,駑馬十駕,則亦及之矣。
──《荀子》
所謂的「驥」是指一天可以跑千里的名馬。以人來說,應該算是天才。
相對於此,「駑馬」則是蠢才,比起天才只有差不多十分之一的能力。然而即使是這種「駑馬」,也只要連續跑十天,就能追上「驥」跑一天的路程。
不用說,其意思就是不斷努力是很重要的。
難得立了偉大的目標,若不訴諸執行,就等於空中畫餅。此外,即使訴諸執行,若半途而廢也是毫無用處。任何事情都要能持之以恆,才能期待豐收的成果。
特別是自我啟發更需要這種持續的努力。身為領導者,必須學習「駑馬」,努力鍛鍊自己,一天也不可以懈怠。

4日
吞舟之魚,不游枝流。
──《列子》
所謂的「吞舟之魚」就是指可以一口吞下船隻的魚,而這種大魚不會游在河川的支流中。
我認為這句話有以下兩個含意:
一、心懷大目標
二、整頓環境
人生的目標越大越好,如果一開始立了小目標,就會滿足於那個小成果。在這一點上,若立了大目標,假設就算只實現一半,也能走到相當遠的地方。
一旦確立目標後,就要整頓用來實現目標的環境。如同不混入「枝流」般的岔路一樣,應該時常確保是朝目標的方向走去。慢慢走也沒關係,只不過目光不可偏離目標。

5日
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
──《晉書》
意思是世上不順自己意的事情占了七、八成,據說這句話是晉朝的羊祜將軍所言。
羊祜是征南大將軍,沿著南邊的國境駐軍,研究對吳的進攻作戰策略。然而,他對政府進言多次,卻未得到進攻的許可。雖然他胸有成竹,但若沒有政府的許可就不能動軍。
羊祜辛苦研究作戰計畫,想必非常著急不耐。據說他就是在此時說了這句話,以發洩不滿。
羊祜的哀嘆用在現代也完全適合。特別是在組織中生存的人,應該對這句悲嘆感受更深刻。
人生中常有不管多努力、多辛苦卻沒得到回報的情況,但重要的是把這點銘記在心,仍努力不懈。


十一月之言

2日
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
──《書經》
如果不做偏離正道的事,心裡就沒有愧疚,所以每天都能快樂平靜地生活;相反的,如果做了偏離正道的事,就會需要隱瞞或掩飾,而每天不斷操心,工作也不順利了。為「德」或為「偽」會讓心理的狀況完全改變,而這個差別很大。
每個人或許都有這種經驗,一天做了某件好事,整天都心情好;但若做了不如意的事情時,整天都心情沉重,這樣的話當然不可能對工作有好的影響。光是一天就有這種差別了,時間一旦拉得更長,說不定這個差距會更擴大。
所謂的「作偽」或許可以在短期內成功,但長期來看就很難順利。不欺騙自己踏實生活,結果才會有利。

3日
道在爾,而求諸遠。
──《孟子》
「道」就是人該實踐的路,那並不在很高遠的地方,而是在日常的身邊。不過人忘了這點,總是在高遠的地方求道。
那麼「在爾」是什麼意思?《孟子》這麼說:「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意思是只要能愛雙親,尊敬長輩,天下就太平了。雖然感覺有點太樂觀了,但這兩點的確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光做到這些肯定就能讓社會非常不同了。
最近討論道德的聲浪很高,雖然討論很好,但列出很多成年人無法實行的事情也沒有用。只要明示這兩三個大原則不是比較好嗎?

4日
小人之過也必文。
──《論語》
「文」就是掩飾表面,因此意思是「小人犯了錯,就只想著掩飾」。據說這是孔子的弟子子夏所說的話。
「文」為什麼很糟呢?第一,因為這欠缺去探究犯錯原因的態度,恐怕會重蹈覆轍。第二,因為不反省,就無法進步或提升。
當然君子也會失敗。可是,君子即使犯錯了,只要一發現就會立即改正,經常反省,不懈怠,因此他們不會重蹈覆轍。孔子有個弟子叫曾子,他也說:「吾日三省吾身」。我們也可以至少一個月「省吾身」一次吧。


【內容索引 】

──活用於人生───────
◎活得偉大
吞舟之魚不游枝流 
上善如水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君子有三樂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人生如白駒過隙 
蝸牛角上之爭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大道以多岐亡羊 
窮亦樂,通亦樂 
人生百年,晝夜各分 
慮事深遠,則近於迂矣 

◎提升自我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溫故知新
驥一日而千里,駑馬十駕,則亦及之矣 
欹器以滿覆 
懷與安實敗名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 
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 
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須磨在事上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殷鑑不遠,在夏后之世
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考慮社會
苛政猛於虎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眾怒難犯,專欲難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公事有公利,無私忌 
善待問者如撞鐘 
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大道廢有仁義 
朝三而暮四 
天道是邪非邪 
去無用之費,聖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踏實地生活
行百里者半九十 
無恆產,因無恆心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良賈深藏若虛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無面從退有後言 
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天地之道,極則反,盈則損 
毋恃久安,毋憚初難 
樂不可極 

──活用於工作────────────
◎用來突破逆境的心得
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 
好死不如惡活
不怨天,不尤人 
遇不遇者時也
百年俟河清 
伏久者飛必高 
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轉禍而為福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德不孤,必有鄰 
樂天知命,故不憂 
有德慧術知者恒存乎疢疾 
舟覆乃見善游,馬奔乃見良御
於不可已而已者,無所不已 
疾風知勁草 
窮則變,變則通

◎成功的心得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愚公移山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膽欲大而心欲小 
智者之慮必雜利害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見可而進,知難而退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愚者闇於成事,智者見於未萌 
爭天下者必先爭人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用來待人的心得
君子之交淡若水 
卑讓德之基也 
巧詐不如拙誠 
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 
知不知,尚矣 
夜郎自大
用兵之道,攻心為上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和為貴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滿招損,謙受益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交絕不出惡聲 
管鮑之交接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領導人的心得
貴其所長,忘其所短 
士不可以不弘毅 
寬而見畏,嚴而見愛 
綸言如汗 
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 
德者事業之基 
善將者愛與威而已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 
善吏者樹德 
疑勿用,用勿疑 
推赤心置人腹中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守一隅而遺萬方 
諂諛我者吾賊也 
用兵之害猶豫最大 
士為知己者死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出處介紹】
《三國志》
六十五卷。正史之一,是關於漢滅亡後,三分天下的三國(魏、吳、蜀)的史書。由西晉陳壽撰。
大學一卷。本來是《禮記》中的一篇,但宋代以後獨立為單行本,朱熹將此書當作四書之一後,尤其廣受閱讀。

《中庸》
本來是《禮記》中的一篇,後來算進四書之一。相傳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撰。

《文選》
三十卷。南朝梁蕭統(昭明太子)所撰。除了從周到南北朝時代的梁之間約一千年時間,一百三十幾人的詩賦文章之外,也收錄若干作者不明的古詩與古樂府。

《史記》
一百三十卷。前漢的司馬遷所撰,為中國第一部通史。以紀傳體記錄從上古的黃帝至漢武帝的歷史。

《左傳》
三十卷。《春秋左氏傳》的簡稱,相傳是魯國左丘明所撰,是《春秋》的注釋書,也稱為《左氏傳》。十三經之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60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