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光影道之幕後玩家
滿額折

光影道之幕後玩家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40 元
優惠價
90396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行家解讀香港電影
港產片幕後大玩家的人生百態

香港電影的「幕後玩家」莊澄,縱横影壇三十餘年,既是企業的管理者也是電影創作的推手,見證了香港電影由八十年代的黃金時代走到今天,被《商業周刊》譽為「李小龍、成龍以來,最成功的香港電影監製」。他再次執筆為文,為香港電影工業把脈,剖析中國電影市場大爆發背後的機遇與危險、香港電影工業的真正動力、以及互聯網世代的影業新發展,同時放眼世界,讓讀者從一個更廣闊的角度理解電影工業。

所謂「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從影一生的莊澄除了電影,亦是一位生活的「玩家」,文質彬彬,同時又是體壇健將,投入工作之餘,也追求玩樂,對人生百態有獨到見解。本書把他對世情的觀察一一收錄,全方位地把這位香港電影的「幕後玩家」的生活百態呈現給讀者。

作者簡介

莊澄,資深電影人。1980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曾任電視台資料搜集員、廣告撰稿員,寫過歌詞、影評、劇本,做過電影宣傳、監製、出品人,現任天馬電影製作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寰亞綜藝集團創辦人之一,於集團工作18年(1994-2012),離任前為集團行政總裁。2004年被美國《商業週刊》( Business Week) 選為 「亞洲之星」 (Stars of Asia)五位企業家之一。以編劇、監製、出品人身份參與電影超過一百部,包括《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女兒紅》、《野獸刑警》、《無間道》系列、《天下無賊》、《頭文字D》、《放逐》、《伊莎貝拉》、《志明與春嬌》、《雲圖》等。其中《無間道》被美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購得重拍版權,由大導演馬田史高西斯拍成《無間道風雲》The Departed,並奪得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四大獎項。2005-2009年任香港電影編劇家拹會會長。

序一:電影監製這一物種

常常被人問我電影監製主要做什麼工作?我沒當過監製,只能以我接觸過的監製作藍本來找出答案。

監製最重要搞得掂資金,資金在老闆袋裏,即監製必須搞得掂老闆,讓老闆伸手進口袋,把錢掏出來。(很多學做監製的人,只學懂一半,飲飲食食花天酒地,搞得掂老闆,但搞不到老闆口袋裏的錢。)

監製要搞得掂演員,身體是演員的,監製搞掂演員讓他身體準時出現在鏡頭前,讓導演拍下。(很多想做監製的人,只學懂一半,軟硬兼施半呃半騙,搞掂了演員,搞掂了演員的身體……)

監製要搞掂導演,創意是導演的,監製搞得掂導演,就搞得掂創意,就乜都搞掂!(但很多時,導演自己都未搞得掂自己的創意,結果要監製搞埋。)

我一向認為能夠完全搞掂上述三點的人,基本上係無野搞唔掂的!

莊澄先生就是少數能搞得掂的人,算是稀有物種。

他搞得掂,是因為他有智慧同時又能與反智並存,因為他嚴謹同時又能與求其共生,悲觀中能樂觀,忿怒時能嘻笑,……合作時,聽莊先生講笑話,往往都是人間慘劇;聽莊先生談正經事,每每爆笑收場!

好多人說:「等埋發叔」一劇,全宇宙沒有一個編劇寫得出,但不知何解,我第一個卻想起莊澄先生,因為這種戲劇性是他的獨門絕學。

由於離開編劇行列,這種戲劇性變成只是合作伙伴親友行家之間獨家享用的Best Kept Secret,但自從莊澄先生在新聞紙上開檔,這種享受已變成公眾利益!今天莊澄先生又把文章彙編成書,讓這種戲劇性更一氣呵成的呈現,小弟借此向大家推介,本書讀到的不只是影壇故事,更是一隻稀有物種的智慧心靈。

 

莊文強

 

序二:光影澄懷

何時認識莊澄兄,確實記不起了,相信是與我十多年來的記者採訪工作有關了,但更深印象是,莊兄和我是多年街坊,久不久便街坊裝偶遇街頭,那時他雖是電影公司的要人,還是一臉書生模樣,溫文有禮。

只是直至他離開自己長期工作崗位,回復自由身,我才膽敢邀請他寫「光影澄懷」的專欄,莊兄實名才在文字媒介出現,每周一聚,從光影到情懷,用文字與讀者溝通。

一幌眼,三年剛過去了,莊兄文稿從未間斷,生活中瑣事,所見所聞,沒有將影業作八卦和窺秘,反而寫出了自己觀察事物的趣味,行文結構十分嚴謹,往往連蹺帶point,很多時還帶着一份幽默,而且仍舊斯文有禮。

我思疑他的編劇基因作崇,文裏起承轉合足比一個劇本分場,筆下人物多有對白,不時互相搶白妙語如珠,記人記事都多了一份電影感,如最近談到出席兒子大學畢業禮,無論是老朋友啜核對話,描寫嘉賓講者致辭如表演等等,生動風趣。我閱來不禁默默佩服,這些人生必經的社交場合,他仍挑通眼眉,發揮其編劇的觀察力和想像力,幽自己一默。

莊兄文章中,我記憶尤深的是,他藉悼念中國著名乒乓球運動員莊則棟,淡寫自己成長片段,乘興說到自己大學時練乒乓球的往事,很難想像吧,但就很有人味,有趣啊。

他大學時主修哲學,料不到後來投身電影業,閱他談到勞思光教授一文,一位哲學學生的底子又跑出來了,他對老師「安心於道」的敬佩,也令我想起哲學不過是人生,人生又如戲,兩者慢慢絲連在一起,投進平常生活之中去。

也難怪,莊兄文中的人生百態,觀察事物的觀點,聰慧真誠,輕巧而具哲思,他做人做事的務實態度,往往都溢於其文字當中,盡管是生活點滴和過濾,讓我每周拜讀時得著不少啟發。務實而不務虛,含蓄有餘地,對照此時此地眾聲喧嘩,這無疑是種美德了。

最近,他又回復自由身,騰出時間蓄文成集,文字空間寬闊無垠,記下兩度自由身間的澄懷,時光荏苒,逢緣短序,以茲紀念。

 

登徒

目次

序一:電影監製這一物種

序二:光影澄懷

引言

 

第一部 浮世光景

浮世

「馬」彈琴

18 年的烏托邦

次等消費者

古老理髮店

「好景」不常

財經電影與現實

通俗文字的時限

哲理氾濫

說人生

名字(一)

名字(二)

月球人與月光族

救火的聯想

腦袋的指揮

代溝

我的志願

最新族群

中國情人節

一笑談退休

畢業生

莫放春秋佳日過

最難風雨故人來

 

天下事

釣魚台與「馬」

「考馬記」

笑論論政

政客與電影

一笑人間事

中西富二代的故事

中美故事

殘忍的評語

倫奧的「冷」

 

人像

企業家與兵法家

懷念邱剛健剛筆健影

教授

莊則棟

武林正宗劉家良導演

無言

《涉過憤怒的河》(一)

《涉過憤怒的河》(二)

「三無」王寶強

一門三派創作人

電影界的伯樂

「風雲」往事

我所認識的劉偉強

徐克與「老爺」

半澤直樹

 

幕後搜秘

編劇看電影

內地編劇地位高於港台同業

電影的「原作者」們

最佳劇本的假設

生活編劇

新西蘭「行家」(一)

新西蘭「行家」(二)

藝評的角度

強於「計算」的話事人

康城賣片

監製奇聞

導演的禮物

笑點創作

武男看《激戰》

從《激戰》到《洛奇》的爭議

《一代宗師》的背後

《香港仔》的鯨魚

 

第二部 影壇縱橫

香港本色

香港電影是否太商業化

什麼是香港電影本色?

香港樂壇影壇仍未死

港片數目萎縮之謎

從「一片獨大」到香港電影個性

港片是否剩下三種類型

談編劇(一)

談編劇(二)

論香港電影市場先行

香港導演在中國市場(一)

香港導演在中國市場(二)

「拔尖」對行業存亡不是最重要

CEPA對港片貢獻大

投資電影業不只靠財力

創作人不一定能當經營者

影業應「開源節流」

施政報告電影發展的爭議(一)

施政報告電影發展的爭議(二)

與電影系同學對談(一)

與電影系同學對談(二)

與電影系同學對談(三)

 

華語影壇

《北京遇上西雅圖》為中產電影範例

《中國合伙人》的成功與價值取向

是誰替觀眾選擇電影

中國電影何去何從

中國影業有待解決的問題

中國合拍片十年小結

李安論兩岸電影

爛片為何高票房

明星片酬應引入分紅概念

文藝片賣座靠標籤

宣傳與電影的成敗關係

兩地劇本版權保護機制

由版權爭議說起

電影劇本審查放寬的謬誤

關於電影發展的經濟政策

 

國際視野

中美電影老闆大不同

美國製片人協會新猷值國產片參考

論中國電影與國際市場

美國雜誌眼中的2013中國市場

中美電影公司合作成風

中外合拍電影談

華語片在中國市場的挑戰

中美電影公司合作因由

談《星戰》導演之言

《採訪》風雲

大公司與金牌監製

 

網絡天下

電影業進入互聯網時代

網絡公司與電影

《臥虎藏龍Ⅱ》影院視頻同日播

大企業與電影業

互聯網基因

 

附錄

梁款與莊澄對話:流行文化的光影道

書摘/試閱

「馬」彈琴

同樣的事物在不同的人眼中的印象和理解可以完全兩樣,不一定是「你的蜜糖是我的毒藥」這種單一相反的模式,但卻可以千差萬別,以下是一真實個案。

今年,暮春三月,維也納英雄廣場(Heldenplatz)天色明亮,卻有點冷。廣場的馬路旁傳來悅耳的音樂,有路過的人駐足圍觀,稍遠處,一個未懂言語的小女孩站着看得入神,父親想把她拖走,但遭拒絕。大概小女孩眼中看見一隻馬在演奏手風琴,馬能彈琴的確罕見。圍觀的成年人也十分好奇,見一個街頭音樂家穿上一身西服,戴了一個精緻的馬頭面具在演奏。音樂家的面容和頸部全被馬頭遮蓋,雖然氣溫接近冰點,應該也不會太舒服。不知甚麼理由,慷慨解囊的人很多,硬幣落在盒子上的聲音此起彼落。

此時,有幾個香港遊客經過。首先看見「馬」的是一個商人,他對太太說:「這人真聰明,有創意,所以能賺更多的錢。」肥太太望了一眼「馬」,沒有表情也沒有說話。同行的靚女看見「馬」說:「你看,他真慘,雙手都凍得紅了。」靚女的四眼丈夫點點頭,他雖然留意到「馬」得的錢明顯比行家多,「馬」的手紅了;但他關心的是小女孩。此時,父親給小女孩硬幣,她戰戰兢兢行近「馬」,放下硬幣後迅速回到原處,仍不肯離去。原來四眼男士憂慮的是女孩父親如何才能把她帶走,這場「戲」應如何結束?為甚麼我還未想到?這問題是因為他的職業病而起,他是一位編劇。

當兩個大男人(小孩的父親和編劇)茫無頭緒之際,一隻小狗輕輕跑過,引起女孩的注意,女孩隨即追去,父親順勢把女孩拖走了。這是最佳的處理方法,編劇心想。

這件「馬」彈琴的事,相信大部分目擊者都會淡忘,只有那編劇刻骨銘心,因為他再次意會到上帝才是最佳編劇;還有,他的職業病無可救藥。

 

18年的烏托邦

有道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卻希望可以操縱生命的步伐,不信「上台容易下台難」的宿命,決定離開身為創辦人之一的公司,為18年「不變」的生涯劃上句號,同事按慣例為我準備了一個歡送會。

曾經出席過不少歡送會,今次唯一不同是自己當主角,有時在歡送會中,主角會收到禮物。當大家為送甚麼而煩惱時,我會提出送筆,戲稱寓意「一筆勾銷」。今次的歡送會,我收到比筆更有意義的禮物。當晚酒過三巡後,同事請我到台前給我看一段短片。我心想看片無數,說坐在原位看就可以,想不到看了半分鐘已目瞪口呆了。

這是我和公司一起成長的紀錄片,片中有天王、天后及大導演的訪問,他們講的當然都是誇獎的說話。又有公司出品過的電影片段,透過人物的對白巧妙地演繹我的心路歷程,最難忘的是同事在片中的問候和叮嚀。原來他們預先組成製作小組,籌備了個多月,暗中進行訪問和製作,為的是給我一個驚喜和紀錄。看完五分鐘的短片,眼前一片朦朧,景物都扭曲了。

不是說電影圈是名利場嗎?理應是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吧!想不到在夢工場的一隅,我遇上忠誠、優秀、富人情味的一群。驀然回首,這18年就仿如生活於烏托邦中,亮麗的成績、出色的團隊,能成為其中一員,除了感恩,我復無言。

 

2012-09-06

 

次等消費者

聽說今年香港「十.一」黃金周不再「黃金」,零售業表現遜往年,於是試走進最受內地客歡迎的名店實地體驗一下。在店中逗留不夠五分鐘,就有十多個店員輪流恭敬地說:「你好!隨便參觀。」說的還是廣東話。這樣的禮遇已久違五六年了。

這些年沒有逛名店,就是因為有些店員把我等一般香港人視作次等消費者,從商業上看或有道理,我們用腳投票亦無可厚非吧!

內地客對名牌的追捧,真有點盲目,以下一個親身經歷,現在看來真難以置信。話說大概六年前有一牌子大減價,於是進店內看看,隨即有兩位內地同胞進來,問店員這店是否L.V.,店員呆了一下說「不是」,同胞即指着店名說「第1個英文字母是L和第4個英文字母是V,怎可能不是?」店員費了一番唇舌,兩位同胞才一臉懷疑地離去。

同胞來港買名牌,帶旺香港經濟是好事,但本地人成為次等消費者的經驗就不太好受了。大概五年前,我走進一家意大利名店,女店員用普通話說:「早!請參觀。」我說:「早晨!我是香港人。」那店員立刻離開去招呼「普通話人」。後來我挑選了一件襯衣,店員都無暇理會我這「廣東話人」,惟有放下襯衣輕輕的走了。

春江水暖鴨先知,今年有不少名店開始巧立名目促銷,店員又開始「懂」說廣東話。其後,同胞不「佔領」廣東道,改佔大嶼山沙灘。名店是「親民」了,但還是不敢幫襯;不是記仇,是因為貨品價錢在幾年間暴升以倍數計,我根本負擔不起,是名副其實的次等消費者,一些名店店員真有先見之明。

 

2012-10-18

 

古老理髮店

俗語說:睹物思人。做電影的有時會睹物思電影。

那天坐在上海理髮店的古老理髮椅上,想起《一代宗師》中張震飾演一綫天,把來收保護費的小瀋陽打到跌坐在理髮椅上的一段。把人打到古老理髮椅上並不容易,因為這種座椅較高,被打者應是被打到「飛起」。這種狀況在武林逸事中確有記載。據說數十年前意拳名家韓星垣師傅來港不久,常到一家上海理髮店,理髮師指他的功夫厲害,每每能把人打到指定的理髮椅上,可謂不折不扣的技驚四座(令其他理髮師的座上客震驚)。

眾所周知,王家衛導演在籌拍《一代宗師》時就曾派員到中港台各門派搜集武林資料,有可能知道韓師傅的事迹。至於一綫天打小瀋陽一段有否受韓師傅逸事啟發,就得求證王導演了。

筆者為何忽然成為古老理髮椅的座上客就說來話長,大概三四十年沒有幫襯上海理髮店,多年來都在髮型屋剪髮,因為怕在古老理髮店洗頭。這些理髮店多沒有躺着洗頭的臥床,洗頭要在大型洗手盆解決;理髮師把客人的頭按着洗,頗有置身斷頭台的感覺。但髮型屋的技師大多很忙,更頭痛的是我遇上的技師多有藝術家氣質,有時會主動「加工」,甚至連長短的簡單要求都不能稱意。

那天就想起不如去古老理髮店試試,至少你叫他如何剪都可以,一吋不多,一分不少,技法絕對純熟,更不用等,唯一要忍耐的是「斷頭台」。誰知剪完髮後,理髮師問:「洗不洗頭?」嘩!原來可以不「斷頭」。「不洗!不洗!」立刻埋單,不洗頭少付廿元,不到60元。剩下的「預算」可看兩齣電影,心情和髮型一樣,清爽了不少。

 

2013-05-23

 

「好景」不常

導演艾倫多年前購入一個連天台的物業,擁有無敵海景,故經常與朋友在家度蹺暢聚,不亦樂乎。可惜幾年後他住的大廈前興建了一座新樓,他家的無敵海景變為「樓景」,極之無奈。艾倫的個案很普遍,買樓真的要查清楚附近的土地用途,而老友是一典型「叻仔」,他的方法值得借鑑。

老友廿多年前準備置業,覓得理想單位後發現樓前有一空地,不知將有何種用途。於是請教當城市規劃師的同學,查得該地將建公園,可永久保留景觀,才購下物業。

後來老友遷往火炭區,地產代理向他推薦某屋苑,說背後的貨倉將改建為酒店,地價有上升潛力,而前面的馬場景在新盤中更是絕無僅有,值得投資。雖然當城市規劃師的同學已退休,老友憑直覺得知酒店是否興建很難定論,但馬場景的確為大賣點,應有保障。誰知三年後,老友可以朝朝在家看晨操的景觀,被一新建的馬會辦公大樓遮去大半,無敵馬場景變為「有限」馬場景,可謂欲哭無淚。

老友慨歎,以他的聰明才智都無法覓得有保證的「靚景」樓,莫非真是「好景」不常?但他很快調節過來,認為反正景觀無保障,不如找「樓景」樓居住,價錢應較便宜又不用對景觀患得患失。其實也不一定,某老牌大型屋苑不是要建「插針樓」嗎?怎麼樣的景觀都不一定有保證的。

回頭說艾倫,失去海景後,他不斷查地契和各樣文件,不得要領之餘,與拍檔寫了一個以土地為題的劇本,探討「土地的用途是甚麼」?電影在中港兩地大賣,都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艾倫得到片酬和分紅,猜想不會賣去原來的單位再買一個新海景單位,因為他的電影中說:「土地不是用來賣來賣去的。」而且「好景」不常是普遍現象。

 

2014-05-19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96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