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2015影視文化(12)(簡體書)
滿額折

2015影視文化(12)(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0 元
定價
:NT$ 240 元
優惠價
87209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影視文化》系列圖書是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與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共同組稿的以當下電影電視及相關文化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理論性圖書,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社會意義。《2015年影視文化(12)》延續了該系列的特點,以電影和電視文化現象為研究對象進行學理性分析,具有一定理論深度。同時,該書對電影學研究的泰斗級人物——李少白做了專題研究和分析。

目次

追思李少白先生
創一個時代——追記李少白先生
編史載千秋傳道育繁花——祭李少白老師
話語轉換與現代化追求——李少白與中國電影史學研究
拓荒者的歷史遺產——李少白先生的電影史觀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少白電影教育思想研究

中國電影誕辰110周年
一篇新發現的唐納文章
早期中日電影交流先驅:川谷莊平
連續與復調:作為情欲倫理片的《金瓶梅》系列影片
東北電影公司在長春運營研究(1945-1946)
從拒映美片看新中國成立初期上海私營電影院的社會主義改造

互聯網與影視
數字時代與中國電影的國際化發展:技術提升、業態轉型與大數據應用
亟待填平的審美裂隙——對“二次元審美”現象的思考
互聯網思維下的中國動畫電影創新研究——基于產業與藝術實踐的學術思考
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機遇與威脅

電視研究
作者化實踐中藝術美學理念的回歸——2014年國產電視劇創作觀察
媒介融合與電視內容生產
略論影視藝術中的“本山文化現象”

影視理論研究
電影的邊界與電影話語的重構
吉爾·德勒茲的“身體電影”——以讓一呂克·戈達爾的《狂人皮埃羅》等影片為例
資本邏輯的影像編碼——以娛樂為范式的電影產業對電影美學的建構
試論觀眾預期與電影創作

外國電影研究
世界電影題材發展趨勢及對中國電影的啟示
論全球生態電影的精神指歸
“作者論”與“類型電影”的交互性及影響
武士道的影像嬗變——日本武士電影初探

書摘/試閱

《2015年影視文化(12)》:
此文刊載于《戲》第四期,1938年1月22日出版。這是一份電影、戲劇綜合性雜志,1938年元旦創刊,每周一冊,售價六分。發行者為沈劍公,社址位于上海愛多亞路一六0號三樓三二0號,總經售彭記書報社。十六開本,封面、封底刊名套紅,配有一幅黑白劇照。每期只有二十頁左右,薄薄的一本。內容以戲劇為主,也有一些電影報道和文字,配有大量圖片。1938年2月停刊,共出五期。創刊號編者的“幾句開場白”說:“我們為什么要出這一小冊子?實在在目下還是談談戲,來得比較‘真實’,好在大家都有的是工夫:不妨多化一點時間,多費一點心血,在這上面研討研討,而我們的手段是以比較進步的編輯技巧來介紹或發揚最古老的中國戲劇;我們的目的則是希望本刊的讀者都能相信戲劇——無論舊劇新劇。——不完全是為了娛樂而產生。戲,自有它的教育上的使命,這一藝術若給我們看作一件玩笑的東西,那就似乎太刻薄而輕妄了。我們一面欣賞,我們一面研討,本雜志的出版,便純粹的站在這個立場上與諸君相見,極盼望讀者先生們加以贊助,不勝榮幸。”這種“談談戲”的“純粹”態度,顯然與當時嚴峻的局勢有關,但究竟是真的逃避還是有意掩飾,就不好妄加評論了。不過它同時強調戲劇并非僅僅是為了娛樂,而是肩負著社會教育使命。載有蔡楚生、史東山、吳永剛等人的文章,以及關于演劇隊的消息,據此我倒比較傾向于后者。
唐納站在進步的思想立場,一直堅持唯物論反映論的藝術觀念,堅持現實主義創作方法,他曾情不自禁地發出呼喚:“勝利的一定是徹底的現實主義”,充滿希望和期待。《思想·山水·人物》一以貫之體現了這一藝術精神,著重分析了現實與藝術、內容與形式的內在聯系和辯證關系,對現實主義基本理論作了進一步闡述和強調。
這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生活與藝術之間的聯系,不是一般混合而是相互融合,最后統一在藝術形象之中。客觀存在是第一性的,現實生活是藝術的本源,懷疑或否定這一點,必然會墮入藝術至上或二元論的泥淖。唐納始終認為一切文學藝術不僅是供大眾愉悅的娛樂品,更是教育他們的精神食糧。他堅持唯物論反映論的觀點,過去曾明確主張并提出徹底的寫實主義:“所謂徹底的寫實主義,唯一的原則是‘描寫真實,更寫實主義地’;而所以達到這原則的是嚴肅的去把握現實。”還說:“藝術是客觀現實的反映”,“只有愈接近生活,愈真實的作品才能感動人心”。這一思想在《思想·山水·人物》中得到進一步發揮,他嚴厲批駁了反對忠于現實的現實主義、認為反映現實生活就不是藝術的錯誤論調,指出事實上“不論作家是為了表現自己或為著千百萬大眾而制作其藝術品,在各種各樣的程度上反映了客觀現實的一點是無可否認的”。問題在于是真實而正確地再現了生活,還是粉飾,甚至歪曲了現實。他強調無視或違背現實等于說謊,越有藝術性危害就越大。他要求作家藝術家忠實于現實,真實反映生活,表現重大社會內容,揭示嚴肅人生主題,認為這對現實主義來說不僅是應該的,而且是必須的。
他進一步指出,要求作家藝術家忠于現實反映生活,并不等于要他們成為喪失靈魂的機器。“作家或者是修改了粉碎了現實;或者是創造了新時代的雛形,暴露了現實的丑惡面,表現了某種社會生活,不過,這里是通過了作家的頭腦的反映,是經過了藝術的采擇,整理,概括,統一等作用的。”藝術作品是作家藝術家頭腦活動的產物,作為客觀現實的主觀反映,它不是生活的刻板模仿照搬,而是藝術家對生活的能動創造。只有把對生活的體驗和認識集中起來,經過提煉、加工和概括,才能產生出內容真實思想深刻的藝術作品。在這過程中,必然會受其世界觀和思維方式的影響和制約。他多年前就說過,“作品是不是表現客觀現實的真實,是和作家的世界觀分不開的”。既沒有不帶傾向性的藝術家,也沒有所謂純客觀的觀照態度。現實主義不僅要求忠于客觀現實,而且要求正確思想的指導。只有站在進步的立場,運用先進的思想,才能真實表現客觀存在,深刻揭示生活真實。他指出必須反對機械論、客觀主義和自然主義創作傾向,它們也是阻止進步藝術發展的障礙。
正因為世界觀在藝術創作中發揮如此重要作用,那么主觀與客觀發生不相適應甚至矛盾時,作家、藝術家應該及時調整或改變自己的觀點和立場。對此,唐納說:“為了真理,為了追求真理的藝術家的良心,藝術家之拾棄其固有的不正確的人生觀或宇宙觀是有絕對的必要的,他應該換上一個新的‘自己的靈魂’。”中外文藝史上不少寫實主義作家藝術家,以唯物主義態度,直面現實,尊重生活,最后在生活的感召下改變了原來不正確的立場。唐納曾高度評價左拉和巴爾扎克,由于強烈的正義感和對現實生活的深刻認識,使他們突破了自身階級思想的局限,從而獲得巨大成功。他以此說明,“在研究現實世界的過程中,優秀的作家便會改變其世界觀”。在《思想·山水·人物》中,他又通過果戈理自毀《死魂靈》第二部書稿,強調“只有忠于客觀現實才能忠于藝術家的良心”,重申作家藝術家應當在認識和研究現實生活過程中,不斷重鑄藝術良心,自覺進行思想和世界觀的改造和提升。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