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滿額折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不怕生病就怕看錯醫生吃錯藥(下):從被治錯的癌症說起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保健書說了很多,沒有一本書能真正幫你治病,而這本書卻能幫你救命!
同樣是SARS,為什麼有人不治,有人能治?
同樣是癌症,為什麼有人會死,有人能活?
高血壓、低血壓真正的標準在哪?
慢性肝炎真的會轉化成肝癌嗎?
敗血症、紅斑性狼瘡等等,是怎麼變成難治之症的?真的不能治嗎?
癌症的存活期是怎麼被計算出來的?誰訂的?以什麼做判斷的?
80歲老醫師潘德孚,勸你趕緊擺脫藥罐子,以他行醫將近50年的臨床經驗,告訴你:
是生命生病,而不是身體生病。
生命本身就擁有一套自我康復系統,這套自我康復系統是怎麼運作的?
醫師和醫藥是如何危害你的健康、危害你的生命的?
去看醫生一定要為自己準備哪些最基本的求醫用藥常識,才能保護自己?
為什麼小病更要當作大病看,大病反而要當作小病想?
病非如此——
沒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沒本領的醫生;
因為疾病和治病,本來就不是醫生以為的那樣,也絕非你想像的如此!
讀這本書,遠勝過讀百本醫學保健書;
因為它將告訴你生理和病理的基本原理、身體和生命的關鍵關係,以及醫生、醫藥和醫病之間的許多誤解、誤診和誤治,而這才是我們真正的保健初步。

作者簡介

潘德孚
1935年出生,中醫師。
近三十歲時開始自學中醫,曾先後師事溫州十大名醫之方鼎如、胡天游、谷振聲等人,專習臨床治療,行醫將近五十年。
1981年發表《腹診淺探》,2003年連續發表《阿是治療和阿是效應》、《阿是聯想——內病外治》、《潘德孚醫案疑難病例選編》等,之後更陸續發表《潘德孚醫話》、《天下無癌論》、《解悟中醫——相信你的自癒力》等;近幾年從事生命醫學的研究,著有《中醫小故事》、《人體生命醫學綱要》、《人體生命醫學》、《生命醫道書系》等,致力於生命醫道的發揚,並曾受邀至北大講堂演講。
現職溫州市潘德孚中醫診所、溫州市漢字現代化研究會會長、溫師院教科所兼職研究員;因受中醫學理論的啟示,曾專門從事漢字編碼研究,三年刻苦鑽研有成,開創了一門新的學科,被稱為「溫州奇人」。

寫給廣大的求醫求藥的患者和用藥治病的醫者們

病人到醫院裡求醫,說去治病;醫生在醫院裡行醫,也說在治病。本書是既給求醫的病人看,也給行醫的醫生看 —— 病人看了知道一些求醫治病的常識,或可預防醫生常犯的錯誤,少一些醫療傷害,對醫生治病也並不無好處;醫生看了之後,對自己多一點謹慎,也可避免傷人健康,損人不利己。
我的一個好朋友,患白內障去做手術,手術後請託眼科醫生為他加重消炎藥劑量,讓他好得快一些,誰知沒幾天,就因為肝壞死而去世,年僅六十歲。這使得我非常痛心,加重了我對「科學醫學」的「感冒」。我這位朋友就只因為憑著一知半解的醫學用藥常識,把自己送上了鬼門關,而醫生竟然也同意他的要求,成了他死亡的推手。
醫療傷害的可怕,是因為病人去求醫,對醫生寄予極大的希望,同時也給以最大的信任。他們交給醫生的是自己的健康,許多時候得到的卻是失望,一步小心也因此送了性命而不自知。本想得益,卻要受害,醫療的目的走向了它的反面,這其中就牽涉了許多醫學和醫師的認知和診治問題。但這種事情的嚴重性,已到了根深柢固、氾濫成災的地步,一下子也翻不過身來。唯一的辦法,也只能多多提醒病人自己小心 —— 這就是我寫此書的目的。
治療手段和藥物,兩者都是雙刃劍,不是對生命有利,就是對生命有害,醫生用藥治病用於病人的的身上,誰也不能說有絕對的把握。我的經驗認為:許多疾病的痊癒,尤其是疑難病、慢性病,決定權並不在醫生,而是得靠著病人心理、生理、物理的三種因素起作用,一個好的醫生,就在這三種因素的審酌和把握。但只顧著飯碗和荷包,不顧病人健康或生命安全的醫生太多了,我們也只能不斷提醒許多汲汲於求醫的患者,小心科學和醫學知識的後面有陷阱!
美國醫療相對算安全的,但每年因醫療事故而住院的,仍然超過了兩百萬人,死亡率約8%,其中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就佔了死亡人數的61%。可見醫療一旦出問題,受威脅最大的,仍然是抵抗力越趨衰微的熟齡族群,而求醫治病應有的認識,卻沒有隨著年歲而增長更多。
外科醫師手術前,許多病人家屬甚至事先都會盤算著要給他們送紅包,病人家屬希望什麼?無非也就是要求手術後病人還能安然地活下來,病家與醫師的信任建立這紅包上,本來已經是恥辱,卻仍有一些醫師為此沾沾自喜,醫生的職業道德已經淪落至此,又有什麼話可說?而家屬們偏不理解,以為自己給了錢,醫生就應該還他一條命,豈知醫生不是閻王爺,沒有那麼大的權力。
為能對醫療的危害和腐敗提出一些諍言,為大眾多保一些人命下來,我把普及醫療安全常識和中醫藥知識,作為自己餘生的努力目標。中醫學雖然早就已經成熟,但現代更需要的是知識普及,讓更多的人都知道它的一些基本概念,就必須用符合現代社會而更為淺顯的語言來表達。
我與溫州名醫、我的好友婁紹昆先生,都曾經有過西醫西藥的資歷,也已從事幾十年的中醫臨床,我們經常會碰到那些在大醫院、名醫師治不好或被治壞的病例,而我們用中醫中藥卻很容易的給治癒,例子不勝枚舉。有的病人在醫院裡,天天打點滴用藥,病情卻逐日加重,醫院也弄得沒辦法了,病家才請我們到醫院出診,但也沒多少天就病癒出院了,從中越發使我們體會到中華醫學的成熟與社會適應的不足,也更了解了西醫學極不成熟的一面。
西醫治療與檢驗分家,彼此經常未必能配套,許多檢出的毛病卻不一定能治療,有許多檢驗不僅有害無益,反而還促使病情加重,對病人的心理又帶來更大的負擔,生了病想痊癒就更難了。譬如癌症本是慢性病,卻一直被渲染得如同死刑判決,以致於一些患者被醫院檢查出得了癌症,精神隨即癱瘓,很快就踏入死亡之門。另有一些人卻很不一樣,醫生宣判他存活不久無疑,卻十幾年、幾十年都活得好好的 —— 因為不怕死亡的人,死亡也就怕了他。
患者有病如何求醫?看過本書,知道一些求醫用藥的治病常識,再到醫院裡去,就會心裡有數。此外,醫學本是為活命而服務,不是為死亡服務,因此生命的研究才是醫學的正題,這也是本書的主題。
感謝好友婁紹昆先生長期給予我的協助和啟發,藉此特別對他表示由衷的感激!

作者 / 潘德孚

目次

導 讀 / 隨著大醫,向大自然學習
自 序 / 寫給廣大的求醫求藥的患者和用藥治病的醫者們

下冊
第五章:癌症的治療常識
第一節 癌症是怎麼變絕症的?
第二節 一張治肝癌草藥方
第三節 死活不是憑醫生的宣判決定的
第四節 三把治療癌症的刀
第五節 癌症必死,只是醫學無能的託詞
第六章:一些常見病的治療方法
第一節 治哮喘,在一味藥的加減之間
第二節 同樣是結石,辨證不同,處方就不同
第三節 珍惜身上每一塊肉
第四節 骨折治療的常識
第五節 談談熱天放痧
第六節 正確對待發炎
第七節 腦血栓的成因與預防
第八節 色素痣的治療
第九節 老鼠痣的治療
第十節 卵巢囊腫,請刀下留情

第七章:銀髮族必須具備的知識
第一節 年長者的健康,更需要靠自己
第二節 關於《一個臨終病人的治療清單》
第三節 生而為人就要學會的事

第八章:醫學和醫藥的問題 —— 西醫篇
第一節 微生態的平衡與失衡
第二節 分科醫學的拼圖遊戲
第三節 解剖學開啟的醫學歧途
第四節 解剖學帶來的醫害
第五節 西醫藥物學的困局
第六節 西醫臨床診斷與治療的科學性何在?

第九章:醫學和醫藥的問題 —— 中醫篇
第一節 中醫怎麼不見了?
第二節 中醫治病與用藥
第三節 中醫西醫化的心理過程

附錄一、書中所提西藥品名與其他常用名稱對照簡表
附錄二、老中醫看現代西醫醫學的誤導

書摘/試閱

癌症是怎麼變絕症的?

癌症,等於絕症 —— 這種說法,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人體的細胞中,本就存在著癌基因,在正常情況下,癌基因不會發生癌變,而且對正常細胞的生長和分化擔負著重要的作用。這也意味著,人體本身天生就有制止癌變的能力,這就是許多患癌病人可以帶癌生存,有的被判為晚期癌症者,也會逐漸恢復,甚至使癌腫消失的原因。
患癌必死論是西醫的「特產」,西醫依仗的是手術切除,然而絕大多數患癌病人切除後都會復發,甚至導致擴散;把病治壞了,把人治死了,自己嚇自己,順水推舟也製造了癌症必死論。其實,生癌就像生「瘰兒」,就是指與中醫的外科病,包括疔、瘡、癰、疽、瘰、癧相似 —— 病發於體表,稱為疔、瘡、癰、疽、瘰、癧;發於體內,有一些則稱為癌。這些發於體表的外科病都可治,同理,患於體內的癌也未必不可治,並非必死;只是生於體內的比發於體外的,難以捉摸而已。
癌症之所以不治,是醫學和醫生沒能力。說癌症不治,是醫學研究不到位和醫生無能的遮羞布。
作者為此採訪了很多的患癌後痊癒者,得出如下結論:
一、癌症必死論是錯誤的。
二、治癌無專家。因為,這些專家面對癌症的時候,在氣勢上都矮它一截了,而且他們的判斷經常出錯。
三、治癒癌症最重要的方法不是切除或化療,而是改變生活方式,改變生活環境。
四、悲觀失望和害怕,是治癌的最大敵人。
五、手術、化療、放療都是與癌拼命之舉,得不償失,往往導致病人與癌共亡。
「美國癌研究者哈定‧B‧瓊斯的調查表明,未經治療的癌症患者,其生存希望看來要比經過治療的患者要大!」(《疾病的希望》,[德]托•德特勒夫森等著,賈維德等譯,春風文藝出版社)這就說明了,西醫的外科醫生把治癌的希望寄託於手術切除,將這種手術叫做「除根術」,但實踐檢驗的結果,證明已經完全失敗,不僅除不了癌的根,還把人的抗癌能力破壞無遺了。
採用中醫、草藥托裡清毒、散結軟堅的方法,加上調整心態,改變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事實證明,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大機會所在。
1.)肝癌患者的壽命還有多長?
得了癌症就等於判了死刑,這個說法毫無依據。人們都說患原發性肝癌,只有三個月的壽命,可是,我所見所聞的事實卻與這種論調相差極大;有的經確診後再活了幾十年,當然也有的只幾天就沒命了。
某天,一個朋友說:「老潘,有件奇怪事我真想不通。我的母親六十多歲時,醫院判為肝癌,一般都認為已發現的肝癌患者,只有三個月的壽命。醫生要給她做肝穿刺,我不同意,我說既然已經確診,就給她治肝癌的藥物吧。但醫生說肝癌無藥;我說,既然沒有藥物可治,那麼做肝穿刺絲毫沒有任何意義,我們就出院回家。回家後聽人說,蒸煮海帶調冰糖可治此症,我就每天按時蒸煮海帶給母親服食,後來果然好了。她活到九十歲才去世,而同病房的另一個女患者,醫生也說是肝癌,她同意穿刺,真的就是三個月就送命了……。」
表弟阿虎也說他朋友的母親得了肝癌,在醫院做了「介入」,又去上海再做肝切除,回家後十餘年,沒事。幾年前去做B超(超音波)檢查,說被割的地方長出了一塊東西,家人認為這可能是肝癌復發,覺得她年歲已大,不能再做手術,只能聽天由命。後來再做檢查,說無故消失不見了。
另一個朋友告訴我,他堂兄患肝癌,自認為必死,於是吃喝玩樂什麼都來,聽天由命;十餘年過去,還是好好的。四年前說癌轉移得鼻咽癌,可到現在也沒長大。
詩人李豈林,頭天還好好的,到醫院檢查後,醫生說他患了肝癌,他當場昏倒,心神瞬間崩潰,結果只一個星期就亡故了。
二OO四年的「非典」時期,有報導說兩個「非典」患者,一個很害怕,一個很坦然,結果坦然的存活,害怕的死了。
人該如何對待疾病,這些報導給了一個線索:人的生命很脆弱,也很頑強,生病使身體成為一個戰場,生命要的是存活,疾病進行的是破壞、摧垮。而思想意識是生命的總指揮部(也是生命體攻防的關鍵處),如果思想垮了,存活的希望就少了。
要問患了癌症後,壽命還有多長,這個問題誰都不能回答,就看患病的人自己安定不安定、堅強不堅強、坦然不坦然,以及他改變了什麼、接納了什麼、相信了什麼!
2.)為什麼人體上幾乎到處都會生癌?
人體絕大多數部位都會生癌,連流動著的血液也會生血癌 —— 癌從哪裡來?有人認為是病毒,有人認為是基因,有人認為是細胞異變……。
人體以細胞為最小單位,它組成了各種各樣的功能器官;這些器官的活動,構成了生命的活動。器官活動直到生命的終結,但生命的過程中,構成器官的細胞卻不斷新陳代謝,讓老細胞死亡代之以新的細胞。
人體各個器官在生產新細胞的過程中,由於各種不可知的原因,必然會生產出一些不合格、不成熟的新細胞,如果讓這些不合格的新細胞「走馬上任」,它們就成了癌細胞的「候選人」。
四十歲以上的人,儘管身體很健康,仍然每天都會產生很多的不成熟細胞。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些不成熟的細胞在「上任」作亂之前,就會被淘汰出局,不至於變成癌腫瘤。生命的這種能力,猶如工廠裡的產品檢驗員,未等這些「候選人」進入「定位」,就把它們處理掉了;即使有一些因檢驗員的不小心,「次品」被混作「正品」,也仍有極大的機會隨時遭受清除。
人體各個器官的細胞,都要做新陳代謝活動:老細胞不斷死亡,新細胞不斷生產出來,以代替那些死亡的老細胞繼續工作,我們的生命才得以維持和發展。因此,生命中就有「監督系統」的設計,來檢查這個工作,讓老細胞安全的「退役」,新細胞合格合宜的「上路」。如果在這個過程中「監督部門」出了毛病,就會使得有一些老細胞不接受生命的控制因而發生癌變,有一些新細胞還不成熟就「倉促上陣」,也會因為不聽「指揮」而發生癌變。但這新陳代謝過程中的某個或某種薄弱的環節,導致癌細胞的產生,仍只是其原因的一種;癌症的起因多種多樣,沒法講得清楚。
例如:因為思想、身心感到環境的壓迫而不舒暢,導致氣血運行阻滯;或因為吃的食物中有變異、致癌物質,改變了細胞的性能;或因為頻繁使用某些引起癌變的醫療器械(X射線照射、鐳射照射、短波、微波照射),而導致基因變異;或因為吸進了一些有毒的空氣,改變了細胞的內容物質……等等。而且,這些致癌細胞能夠附著、散發出讓人無法即時發覺它存在的「迷惑素」,並發展它的「組織」、「佔山稱王」(佔位性病變),導致生命的資訊運行癱瘓,癌腫從而滋生。
人體生命就像個社會,癌細胞就像正常的公民變為盜賊一樣,不為整體的生命而工作,卻聚眾結黨作亂。政府若管理得好,有的會被剿滅,有的會被招安,有的洗心革面,不再作惡;政府若管理不好,盜賊越來越多,立寨為王,燒殺搶掠,禍害百姓,結果盜賊越聚越眾,使政府管理不了,整個社會動盪,最後還會顛覆政府 —— 對國家來說,這就是衰亡的徵兆;對個人來說,到這個時候,就是存亡的關鍵。
3.)他們是怎麼擊退癌症的?
生命對全身細胞的管理,也像國家或企業的管理,不管癌症是大是小,是如何厲害,人只要活著,生命就會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拼搏。
《不治而癒》書中記述一個名叫克莉絲汀的十九歲女孩子,發現身上有瘀塊,醫院檢查後說她的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計數都極低,骨髓檢查後診斷為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中的血細胞只有正常值的2%,是一種絕症。其後,經多次化療以及多種抗癌治療,卵巢也受到了破壞……。
「除了全面維持生命和安慰她以外,醫生們已無計可施……。可是克莉絲汀並沒有絕望……。這家醫院的心理醫生將她推薦給洛杉磯加州大學的一位研究精神康復的研究人員。通過他,她認識了一位利用以手摩頂祝福和催眠療法給人治病的信仰療法術士。在住院期間,克莉絲汀進行兩週、每週兩次這樣的治療。最後一次治療結束時,化驗結果表明她的骨髓略有回升……。醫院放棄了努力……,克莉絲汀仍然固執的尋找信仰療法術士。她新找到的一位信仰療法術士,每週五天來給她做摩頂祝福儀式。兩週之後,奇蹟又出現了:血細胞上升到正常範圍的最低水準。」
後來加上一些飲食節制,病慢慢好了。二十年後,她已經是四個孩子的母親,並且成了持有自然療法執照的醫生,和一個福利部門的志工。
克莉絲汀的痊癒,得益於信仰療法術士的摩頂祝福,到底這樣的祝福有什麼可以用科學方法檢測得到的依據?我相信沒有。但是,在醫院都已經放棄努力的情況下,術士的祝福卻產生了奇蹟;而且,這個奇蹟是馬上發生,還立即以實驗來證實,也就是血象逐日好轉的檢測結果。
重點或許不在於摩頂祝福,而是堅持信念的為自己保持住旺盛的鬥志,只要不輕易自我放棄,堅定的相信、支持,並懂得激發自我生命的自癒潛力,及早擺脫對對抗醫學的依賴,遠離千篇一律的醫療手段、怠惰平庸的醫者,最後戰勝癌症的,靠的不是奇蹟的降臨、不是或然率的發生,而是我們自己求醫觀念的改變、治病習慣的改變,以及生活與生命態度的改變;就是這些改變了癌症在我們體內的發展,進而改變了命運。
一九八九年,四十七歲的阿蘭‧開普勒發現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掃描結果顯示從頸部到腹股溝有二十五至三十個異常淋巴結,活檢後診斷為淋巴系統癌症,醫生認為只能活七年,並建議他做化療。
可是阿蘭自己就是分子生物學化療專業的醫生,知道化療的毒負作用的傷害絕不會低於癌症的傷害,果斷的拒絕了這個建議。他決定進行食療。
「從一九八九年十一月開始,他進行嚴格的長壽飲食法治療:糙米、日本豆麵醬湯(味噌湯)、豆類、各種蔬菜菜餚和各種海菜,或者用他的話說就是:『東方僧侶式的基本飲食。』該食譜不含水果或沙拉、不含油,沒有麵包、沒有補品,當然也沒有一點肉或乳製品、沒有糖和酒精……。一九九O年九月,就在阿蘭四十八歲生日前後,他注意到淋巴結在縮小。十月底時,症狀消失了,腹股溝完全恢復正常了。」 —— 請注意:這也就意味著,因為阿蘭這項改變,對他身上這個癌腫瘤所帶來的良性進展,前後不到一年。
一九九三年,阿蘭由於工作忙碌,同時放棄了原來的飲食療法,發現癌症再度復發,決定仍按原來的食譜治療,同時服用一種含有七種草藥的藥方,規定每餐飯後吃一點。不到兩個月,他頸部的淋巴結縮小了,從此再也沒有復發過。
系統淋巴癌是全身性的,沒辦法做手術,阿蘭自己也不願意做化療。阿蘭的痊癒,除了給他的飲食帶來了改變,也改變了他的生活習慣。
一位六十七歲名叫海倫的婦女,一九八五年發現在「骨盆和腹腔內三至九毫米腹膜破壞點超過一百個」,活檢確診為惡性腫瘤,後做了多次手術,但仍有殘留。她不願意繼續看腫瘤醫生,也拒絕接續做化療,她接受了一項綜合治療計畫:低脂肪、低糖、高纖維飲食;補充抗氧化維生素和礦物質;經常鍛練並結合想像(觀想)腫瘤消失的自我冥想治療;同時改變對丈夫的態度,變得寬容。「手術一個月後,她的貧血現象消失了,肝功能也恢復了正常。」又繼續生活了八年,直到七十五歲因別的疾病去世。
《不治而癒》記述了許多癌症病人,有的都很嚴重,有的經醫院施用多種療法,把病人的健康都破壞殆盡了,可是病人仍然充滿信心,不放棄生命的希望 —— 不管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總是要竭盡所能和尋找各種適合的、順應自己身體的治療方法,絕不怨天尤人,也不依賴別人、或坐以待斃,就會見到「奇蹟」。而那些一聽自己患了癌症就灰心喪氣,對癒病康復不具備信心的人,就難以獲得成功。
只要生命存在,它就必然要與各種疾病做殊死的搏鬥 —— 這是生命的本能,這份深刻的理解和信心非常重要,因為這也就是許多人在瀕臨死亡邊緣之所以奇蹟般轉危為安、起死回生、恢復健康的原因。
4.)活神仙的治癌心得
我與楊立人先生談及我寫的一篇《生命醫學》,他說文成(浙江文成縣,隸屬溫州市)的夏景清先生也曾提到這個概念。出於好奇,我很想與他見上一面。
夏先生在文成,綽號活神仙,原為文成縣醫科所所長,治癒癌症幾十例,有的已瀕臨死亡邊緣,他也給治好了。他曾經講了兩個癌症病例奇怪的自癒:
一人膝上部患骨癌,腫塊有巴掌大,信了宗教,一年內,腫塊完全消失;某次與朋友飲酒後復發,不治。另有一婦女患鼻咽癌,懷孕後癌腫消失;生產後又復發,不治。
我想聽聽他治癌的經驗,同時問一些他治療的藥方,豈知他的話卻完全出於我的意料之外。
他說:「英國有一人,也不是當醫生的,一天突然心血來潮,想到癌症治療為世界難題,有一部分病人卻能夠自癒,其中道理雖不能明白,但我們測定癌症自癒的資料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他就去找上下院議員要求給予支持。然而,無論他怎麼說,所有的議員都不理睬他,他只好在某天乘機攔住女王鑾駕,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女王。女王大概被他的精神所感動,表示願意支持。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他終於得出了癌症患者的自癒率為百分之五的結論。」
我的朋友胡寶桂,也曾經遇見一個頭上生了皮膚癌的老太太,已經潰爛,流濃水了,但沒錢去醫院,就到他的診所換藥。他只給常規的換洗包紮,一段時間後,卻見這癌腫收口痊癒了,以後也沒有再發。
所以,他告訴我,有一部分癌症是能自癒的。他說,研究這個問題很有意義,可惜沒有條件。他在永嘉縣中塘鄉行醫數十年,碰到不少的癌症病人,都是去醫院開刀、化療,或做介入,但最後的結果都不好,不像這個老太太。
夏先生認為,科學要講資料,把癌症治好,不應該單說這些已經痊癒的人,而應該統計已經治了多少人,有多少死亡的,有多少是治癒的,算出比例。他說「有一個膀胱癌病人,檢查已經擴散,病情十分嚴重,連吃飯都有困難了。有一天,家裡燒芥菜飯,病人食後覺得很舒服,以後就叫家人天天給他吃芥菜飯,病竟然逐漸痊癒了。但很難說此癌症到底是不是芥菜飯吃好的,因為,別人的膀胱癌不一定能用芥菜飯吃好。
另有一病人的癌症也很嚴重,醫院也認為無藥可治了,後來農村裡給他吃大蒜痊癒了;而別人生癌也不一定能用大蒜會治好。一個癌症患者由於膽囊阻塞,全身發黃,快要死了,我給他開了一副〈茵陳蒿湯〉,原本我只想著先幫他緩解,誰能想得到,他竟然痊癒了。」
夏先生說:「人家叫我活神仙,把會死的癌症都治好,其實那是空話。現在有許多人吹牛說自己能治癌症,完全是騙人的。我對照自己治過的癌症,治癒率只百分之二,比那個不是當醫生的英國人還差百分之三。這些人怎麼能算我治好的?我治好幾十例癌症,應該說都是自癒的,如果每天有一百個癌症病人給你寫信,你只要給他們吃安慰劑,保持這百分之二的治癒率,那你每天就可能治癒兩個人,一個月就能治癒六十人,你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治癌專家了。」
夏先生年逾古稀,說話像一個小孩子,天真、誠實、不掩飾、不作偽,句句真話,醫務界像他這樣的人已經不多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