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印鈔者:中央銀行如何製造與救贖金融危機(簡體書)
滿額折

印鈔者:中央銀行如何製造與救贖金融危機(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金融危機是信用經濟的固然產物,金融週期和經濟週期一樣難以回避。我們不是在面臨一場危機,就是走在一場危機的路上。也正因為如此,瞭解你的對手是誰、它如何形成、如何作用于現實經濟,在當下也無比重要。
金融的本質是什麼?
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來看,資本在不同時空的置換交易背後,金融的本質在於合作,對於經濟發展,這種人際合作秩序的拓展必然抵賴經濟的效率的提升,其背後伴隨著人性百態,其中亢奮與膽怯也構成經濟週期的繁榮與蕭條。
金融不斷進化的過程,也催生了人類社會諸多變化,大到帝國興衰,小到個人貧困。
而金融對於經濟效率的提升,一方面可以催生現代紙幣與中央銀行,促使了前工業時代英國的崛起,現代金融市場的繁榮,以及奮鬥期間的個體的財富榮譽,另一方面,這種提升鼓勵冒險,其後果並非均勻分佈,因此帶來了現代時代的大蕭條,甚至2008年金融危機,再到歐債危機,再到中國。
金融進化之中,中央銀行是不可不談的話題,從最早的瑞典央行到英格蘭銀行,再到美聯儲與歐洲央行,甚至中國央行,全球央行與金融危機的博弈與互動,某種意義上構成金融市場乃至社會制度的過去與現在。金融進化從國家到個人,其優點和短板都在體現。除了監管者與資本市場之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貓鼠遊戲,更在於社會個體在經濟博弈之外的調節與合作。
本書立意在於金融常識,一系列財經事件與經濟人物背後,離不開其滋生的土壤以及背景,從中亦可一窺金融歷史的進化之旅,甚至國家文明興衰失敗的暗湧脈絡。

作者簡介

徐瑾,85後,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財經版塊主編,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著有《凱恩斯的中國聚會》《中國經濟怎麼了》、《危機與轉型》等,作品獲得韋森、張維迎等中國知名經濟學家好評。

目次

緒論 大歷史中的貨幣之手

第一部分 18世紀:中央銀行VS爭霸歐洲/001

從帝國戰爭到英國突圍/004
國王的最後一根稻草/008
讓國家的歸國家,國王的歸國王/013
1720年:南海泡沫與約翰·勞/017
從銀行券到紙幣/022

第二部分 19世紀:金融革命VS英國崛起/027

1825年危機:英國歷史上的“錢荒”/030
金塊辯論:貨幣主義VS凱恩斯主義/033
英鎊與金本位/037
像英格蘭銀行一樣可靠/041
大英帝國四角關係/046
金融背後的制度變遷/050
弗格森:感謝大英帝國/054

第三部分 20世紀:大蕭條VS對抗危機/059

1929年崩盤:盛衰極限/062
羅斯福新政:恐懼與自由/067
大蕭條:事實與神話/074
中央銀行家:毀滅與救贖/080
從白芝浩到伯南克:最後貸款人/084
第四部分 迄今為止的21世紀:全球金融危機VS債務狂歡幻滅/091

I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093
雷曼之隕:驕傲的代價/096
花旗:全能銀行夢碎/102
保爾森的峭壁邊緣/108
格林斯潘懺悔錄/116
金融危機啟示錄/131

II 歐債危機/141
冰島“破產”/144
哀希臘:第一次希臘風波/151
拯救歐元/158
盧布危機與美元歸來/168
希臘退歐:灰天鵝重現/183
中央銀行:後QE時代的諸神之亂/202

III 後金融危機後的中國與世界/217
金磚五國的困境/220
4萬億刺激與地方債危機/225
大收縮:全球債務危機中的中國/239
央行版錢荒真相/245
人民幣與資本開放兩難/257
中國第一與世界新平庸/272
未來新常態與五大風險/283
央行困境:沉默通縮甚於喧囂通脹/295

尾聲 審計中央銀行/301
後記 我們都在經歷歷史/307
主要參考資料/31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