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母親節暖心加碼,點我領取「限時加碼券」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滿額折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80 元
優惠價
9043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最珍貴的大師靈感手稿與語錄,一次珍藏!
用法國時尚權威的內行人觀點,
解讀時裝大師的成功要訣和一舉成名之作

◆ 從Marc Jacob、Karl Lagerfeld、Giorgio Armani到山本耀司、高堤耶,大師靈感手稿曝光!
◆ 法國權威總編,獨家揭露100位大師的第一手觀察與祕辛
◆ 總覽名家&風格,包括:法國、日本、比利時、義大利、美國、英國設計師,建築風、藝術派、古着時尚
◆ 深具啟發的大師手稿與語錄,收錄逾110張文件和插圖,包括設計手稿、草圖、邀請卡……
◆ 內行人觀點,道盡品牌與設計師故事結合1960-2000流行小史的時尚事典
◆ 本書榮獲法國里昂時尚大學「時尚書籍大獎」

我想要每個女孩做他們自己故事的主角。──Olivier Theyskens

Marc Jacobs如何改造LV,成為2010最受注目的設計師,入選時代雜誌影響百大?如果認識 Fendi家族的事業發展,就會明白,原來天份是會遺傳的?日本設計師從何時開始引領風潮?川久保玲如何掀起時尚革命?誰是時尚界的巨星、天才、鬼才?誰是瑪丹娜、黛安娜王妃的最愛?誰是當今銳不可當的Gucci女設計師?誰又是後2000年,不可不知的矚目新星?……
《時尚大師的手繪時尚》,給你最完整的時尚輪廓!

法國時尚權威總編──弗蕾德莉克.莫利,透過長年的採訪與第一手觀察,以最精準的角度,揭露時尚的美麗秘密。她以長年在《費加洛》雜誌廣結的人脈,力邀90位時尚大師,公開他們珍貴的靈感手稿。

這些名家是:1960年代的姬龍雪、皮爾˙卡登、紀梵希;1970年代的Kenzo、YSL、Karl Lagerfeld、Sonia Rykiel和三宅一生;1980年代的Gaultier、山本耀司、Martin Margiela、Armani、Dolce & Gabbana、Fendi、Ferragamo;1990年代的Christian Lacroix、Calvin Klein、Vivienne Westwood、John Gaillano、Alexander McQueen;2000年的Marc Jacobs、Alber Elbaz、Olivier Theyskens、Frida Giannini。

她以內行人的解讀,詳述1960年代至2000年的時裝界天之驕子,他們的成功要訣和一舉成名之作。她比誰都瞭若指掌,對時代和對人的高度敏感,造就了她的寫作天份,她日以累積的時裝知識與經驗,好比一本活字典,細說重頭,娓娓道來時尚風格的遞變,與大師不可一世的才華與才情。如此的組合,讓這本書獨樹一格,不只有深具啟發的大師語錄與手稿,更是一本道盡設計師故事與發展歷史的時尚事典。

【時尚大師語錄】
業界
如果今天要選擇一個方向,我很可能會轉向大量普及,那是未來趨勢。──Gerard Pipart
今天出人意料,明日已不再令人驚奇,永遠如此。──Pierre Cardin
時尚不再由專家創造,而是由名人和明星決定。──Angelo Tarlazzi
我不懂為什麼服裝會走回頭路?時尚業是不斷演變的行業,我喜歡置身於這股洪流中。──Dominique Sirop
一個女人穿上衣服感覺舒服,整個人就會平靜、自在、亮眼。──Guy Paulin
做這一行,不能老是依賴誘惑有錢的女士或是靠配件,還有別的方法可行。──Olivier Lapidus
巴黎女人有女人味,西班牙女人熱愛生活卻很保守,倫敦女人太瘋狂,義大利女人最挑剔。──Narciso Rodriguez
作為交換,我帶領美國女人以新的眼光看待時尚,接受度更甚法國女人。──Catherine Malandrino
時裝是恆久的劇場,戲服源自想像的小說。──Christian Lacroix
服裝不該變得比穿它的人還重要。──Calvin Klein

風格
我喜歡為女人塑造摩登的形象,拿掉所有的矯飾和侵略性;相反地,男裝應該要帶些性感,別害怕加太多。──Giorgio Armani
露出頸項的低領服永遠討人喜歡。──姬龍雪
衣服是第二層皮膚,可以是積極的、挑逗的,容許各種瘋狂念頭,尤其是晚禮服。──Umanuel Ungaro
在男性時尚這一塊,得鼓勵老闆多嘗試,讓服裝更有生命力,不然看起來都一樣。── Hedi Slimane
極簡主義是很複雜的,它傳達一種現代作風,排除所有情緒。──Helmut Lang
布料決定身型,一件衣服應該同時強調正面、輪廓和背面。──Azzedine Alaia
要讓一款新包包具體成真,思考比創意多更多。因為品質是不容許妥協的。──Renaud Pellegrino

創作
我創作的時候會想著特定的女性友人,款式就一點一滴逐漸成形。──Marc Bohan
我一向喜歡女人主動積極,能夠自己下決定。──Per Spook
就是在巴黎,讓我決心做我自己。──三宅一生
我的服裝,是為自己而設計!──Sonia Rykiel
什麼東西我都能設計,除了令人沉悶的正規服裝!別想在我的作品中尋找模式,那是不可能的。──Jean-Paul Gaultier
要當一名時尚設計師,必須為自己創造一個角色。──Patrick Lavoix
我做喜歡法國女人的天馬行空,他們勇於接受一眼愛上東西的衝動。──Michael Kors
我的風格是非常媚俗與非常美麗的結合。──Paul Smith
當我鑽研一段歷史,我等於活在裡頭。我喜歡難題,喜歡挑戰。──John Galliano
只為年輕人和身材苗條的人設計衣服,真是荒謬。所有女人都能穿我的衣服。──Alber Elbaz

※原書名:《繪時尚》

作者簡介

弗蕾德莉克.莫利( Frédérique Mory)

法國時尚記者,於《費加洛報》、《費加洛》雜誌撰寫專欄,參與《費加洛仕女》雜誌創刊,並於1985-2003擔任總編輯。

近三十年的編輯生涯,讓她與時尚界最偉大的服裝設計師們有過第一手接觸,從成衣先驅(如Jean Bouquin、Pierre Cardin或Daniel Hechter)到年輕新秀(Alber Elbaz、John Galliano、Nicolas Ghesquière、Marc Jacobs、Alexander McQueen……)。她親臨服裝秀為他們喝采,並因主編《費加洛仕女》雜誌與他們交會。

本書收錄逾110張文件和插圖,包括設計手稿、草圖、邀請卡……,以編年方式,介紹這些重量級人物留名歷史的重要代表作。內容分五章呈現:1960年代、1970年代、1980年代(介紹法國、日本、比利時和義大利設計師)、1990年代(介紹美國時尚、英國設計師)、2000年代(介紹建築風、藝術派、古着時尚)。

行文風格自然生動,趣味橫生,兼論全世界一百多位設計師的服裝生涯(Dolce & Gabbana、Calvin Klein、Christian Lacroix、Karl Lagerfeld、Franco Moschino、Ann Demeulemeester、Ralph Lauren、Thierry Mugler、Yves Saint Laurent、Hedi Slimane、Vivienne Westwood、Yohji Yamamoto……),並隨時序介紹潮流脈動更替,描繪出最完整的時尚輪廓。

譯者簡介:

吳佩芬
法國第戎市IUP Denis-Diderot文化管理碩士。曾從事藝術行政多年,現為自由文字編輯。

作者序 服裝,我們的第二層皮膚

「經由藝術家形塑,每個文明都有自己對世界的觀點。」
──安德列.馬勒侯(André Malraux),作家、法國前文化部長

「您長得像奧黛麗.赫本嗎?」

時間回到1960年代前夕,阿爾及利亞的首都阿爾吉爾,我出生的城市。報紙以上頭那一行吸引人的標題,刊登一則消息。不久將有一個徵選,歡迎夢想成為電影明星、雜誌明星的青少年前來參加。我費盡心思打扮參加徵選:短髮整齊往後梳,服貼在頭上,刷上眼影的眼睛從幾綹散落的髮絲下露出來。但我的改變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白白犧牲了秀麗的長髮!儼然是「時尚的受害者」!

這一回與媒體的第一次接觸,冥冥之中決定我日後職場生涯的關鍵。之後我成為記者,橫跨平面媒體、廣播及電視,之後更當上《費加洛仕女雜誌》(Madame Figaro)的總編輯。我讓自己平分在兩件事情之間:一是我曾經的最愛──文字,以及我的職業「週刊時尚總監」。每年我必須看上兩季服裝秀,每一季有三百多場成衣秀(在巴黎、米蘭及紐約),再加上高級訂製服及一些男性時裝秀。我和工作夥伴們根據這些服裝秀的內容整理分析,決定往後六個月出現在報紙的時尚照片的主要潮流。要知道,那些用文字評論時尚的人幾乎是不用照片的(照片是「時尚攝影師」的工作),反之亦然。

就這樣,從1960年代末期到新千禧年的初期,從報導到訪談,從系列照片到服裝秀,因為工作的緣故我得以接近服裝設計師,這些穿著打扮的藝術家們創造時尚又打亂時尚,抓住時代的氛圍,超越或者反映社會變動:風尚習俗的解放,以及音樂、繪畫、攝影、電影、文學的革新。服裝是第二層皮膚,而設計師不分男女,都以製作新的服裝線來標誌自己的時代,有怪誕、甜美、巴洛克式、剛硬、結構風、運動風,每個系列都反映出一種個性。

因為跟這些獨一無二的創作者接觸,我經歷過一段熱情動人的時光,而他們打造的服裝文化將豐富你個人的想像力。經過將近三十年,我保存了無數設計師出於友誼送給我的手稿及草圖,至今未曾出版過,其他一些手稿插畫則是特別為本書繪製。

這本圖文集的呈現,依隨我個人的回憶(我只保留那些美好的!),那些我與設計師交會的故事,以及他們以創新熱情所畫的草圖,由這兩者共同發展而來,讓近代時尚史中的某些美好時刻再度重生。

 

目次

作者序
服裝,我們的第二層皮膚

【1960s 年輕時尚引領風騷】
Gérard Pipart 傑哈.彼琶
Louis Féraud 路易.費侯
Philippe Guibourgé 菲利浦.基布爾傑
André Courrèges 安德烈.庫雷熱
Jean Bouquin 讓.布甘
Ted Lapidus 泰德.拉皮迪
Guy Laroche 姬龍雪
Chantal Thomass 香塔爾.托馬斯
Emanuel Ungaro艾曼紐埃.恩嘉洛
Paco Rabanne 帕可.拉巴納
Hubert de Givenchy 于貝.紀梵希
Pierre Cardin 皮爾.卡登


【1970s 流行風格百花齊放】
Kenzo 高田賢三
Erik Mortensen 艾瑞克.莫爾當森
Yves Saint Laurent 依夫.聖羅蘭
Marc Bohan 馬克.博昂
Marithé et François Girbaud 瑪麗黛與弗朗索瓦.吉爾波
Karl Lagerfeld 卡爾.拉格斐爾
Bernard Perris 伯納.佩瑞斯
Angelo Tarlazzi 安哲羅.達拉茲
Jean-Charles de Castelbajac 尚夏爾.德.卡戴勒巴札
Per Spook 派爾.斯布克
Jean-Louis Scherrer 尚路易.謝瑞
Michel Schreiber 米歇爾.史瑞博
Issey Miyake 三宅一生
Renata 芮納塔
Sonia Rykiel 桑妮亞.麗姬兒
Michel Klein 米歇爾.克萊因

【1980s 設計新秀活力年代】
Thierry Mugler 堤耶里.穆格雷
Claude Montana 克勞德.蒙塔納
Anne-Marie Beretta 安瑪麗.貝瑞塔
Guy Paulin 吉.波藍
Patrick Kelly 派崔克.凱利
Azzedine Alaïa 阿澤汀.阿萊亞
Jean-Paul Gaultier 尚保羅.高第耶

日本時尚 La mode japonaise
Yohji Yamamoto 山本耀司
Irié 入江
Yuki Torii 鳥居由紀

比利時設計師 Les créateurs belges
Martin Margiela 馬丁.馬吉拉
Dries Van Noten德利斯.范.諾頓
Ann Demeulemeester 安.德穆拉梅斯特

義大利時尚 la mode italienne
Fendi 芬迪
Franco Moschino 法蘭科.莫斯奇諾
Gianni Versace 吉安尼.凡賽斯
Giorgio Armani 喬治.亞曼尼
Alberta Ferretti 阿爾蓓塔.菲瑞蒂
Gucci 古馳
Dolce & Gabbana 杜嘉班納
Stéphan Janson 史帝芬.詹森
Prada 普拉達
Gianfranco Ferré 吉安弗朗科.費瑞
Ferragamo 菲拉格慕
La famille Missoni 米索尼家族
Max Mara 麥絲瑪拉
Tod’s 陶德斯
Valentino 范倫鐵諾

【1980s 名模加名牌的時尚旋風】
Dominique Sirop 多明尼克.西羅
Frank Sorbier 法蘭克.索爾比埃
Christian Lacroix 克里斯堤安.拉夸
Renaud Pellegrino 雷諾.佩雷格里諾
Dominique Morlotti 多明尼克.摩洛帝
Martine Sitbon 瑪汀娜.席特本
Gilles Dufour 吉勒.杜福爾
Barbara Bui 芭芭拉.畢
Patrick Lavoix 派崔克.拉瓦
Eric Bergère 艾瑞克.貝爵爾
Olivier Lapidus 奧利維耶.拉皮迪

美國時尚 La mode américaine
Oscar de la Renta 奧斯卡.德拉倫塔
Michael Kors 麥可.寇爾斯
Calvin Klein 卡文.克萊
Hervé Pierre 埃爾韋.皮耶
Ralph Lauren 雷夫.羅倫
Donna Karan 唐娜.凱倫
Narciso Rodriguez 納西索.羅德里格茲
Catherine Malandrino 凱瑟琳.瑪蘭蒂諾

英國設計師 Les créateurs anglais
Vivienne Westwood 薇薇安.衛斯伍德
Paul Smith 保羅.史密斯
John Galliano 約翰.加里安諾
Alexander McQueen 亞歷山大.麥昆

【2000s 奢華逸品的品牌時代】

建築風設計師 Les architectes
Nicolas Ghesquière 尼古拉.蓋斯奇耶爾
Hedi Slimane 海迪.斯里曼
Tomas Maier 托馬.梅耶
Marc Jacobs 馬克.賈可柏
Jean-Paul Knott 尚保羅.諾特

藝術派設計師 Les artistes
Viktor & Rolf 維多&羅夫
Alber Elbaz 艾爾伯.艾巴茲
Hubert Barrère 于貝.巴海爾
Olivier Theyskens 奧利維耶.泰斯金斯

古著風設計師 Le Vintage
E2

結語
寫給下一輪時尚的備忘錄

書摘/試閱

【當代名家內文介紹】
Marc Jacobs 馬克.賈可柏
最貼近當代的LV總監
生於美國|1963
1.1991年為品牌Perry Ellis推出個人風格的頹廢服裝系列
2.1997年起擔任Louis Vuitton設計總監
3.將Vuitton各線產品推上時尚領導地位
4.為Vuitton時裝風格添加美國服裝特點
5.顛覆Vuitton經典傳統印花圖案

1991年當Marc Jacobs為美國品牌Perry Ellis效力時,就已經大膽推出非常個人化的一個服裝系列,伸展台上的衣著淩亂頹廢,為未來的「頹廢」(grunge)流行風潮定調。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在四十不惑之齡,這名美國設計師成為品牌Louis Vuitton的天才,他將一個配件的經典老牌,轉變為各類產品的領導名牌,包括皮件、成衣、珠寶、手錶。憑著他的天份以及高度媒體操作的服裝秀,紐約人Marc Jacobs總算不負兩位領導人所託使命──品牌總經理Yves Carcelle、品牌所屬LVMH集團總裁Bernard Arnault。他跟Louis Vuitton的合作促成他的成功,一如他對這個製箱企業助益良多。

不過,他在1997年的首次服裝發表會並未獲得太多掌聲,因為我們這些時尚界的女士一致認為太過「知識份子」了。六個月之後,他明白了品牌的精神和準則。從此,Vuitton風格一季一季漸入佳境,尤其是女裝,最後變成每個人都想擁有的「那個」品牌。Vuitton的風格偏好簡單線條和精緻材質,細節處理大膽,但擁有一貫的好品味。他添上想像、精巧以及美國服裝傳承的數項特點,設計出令人讚嘆的時髦產品,譬如:他創作的運動休閒服,呈現中產階級的乾淨以及美國式的保守高尚風格;裙子像是給慶祝中學最後一學期的甜美年輕女孩穿的;修飾過的軍裝外套有搖滾精神;大鈕扣的圓領大衣靈感來自洋娃娃的衣服;一抹迪斯可味道取自年輕時代的狂歡夜。

在配件方面,他顛覆傳統,用全新眼光看待Vuitton聞名遐邇的面料:以塗鴉改畫經典花紋(2001),或找來藝術家村上隆,設計出滿佈花朵的櫻花包(2003),或是以黑、白為底將經典花紋變成多彩的彩色包。Marc同時監管款式不落俗套的珠寶線。依我看,他跟Nicolas Ghesquière一樣,是最能夠貼近時代的當代服裝設計師。

Martin Margiela 馬丁.馬吉拉
深諳回收的低調魔術師
生於比利時︱1957
1.拒絕公開現身
2.創作風格低調、摩登、充滿令人驚奇的想像力
3.回收舊衣重新加工創造出全新風貌

他的服裝線「Maison Martin Margiela」的白色棉布衣標僅僅縫住四個角,上面沒有品牌名稱,表明了設計師眷戀低調。這位隱形設計師(拒絕任何公開現身),總是創作出充滿想像、驚奇又摩登的款式:縫線外露,沒有車邊,用綁帶或繫扣取代拉鍊,並且強調肩肘的處理。他深諳「回收」的藝術,透過重新加工、染、剪、拼組,賦予舊衣物全新生命,甚至用再生回收的符號來標示其中一條訂製服服裝線。Martin Margiela曾跟Jean-Paul Gaultier工作,也曾幫Hermès設計成衣,那時他就懂得怎麼將嚴謹和剪裁技巧運用於奢華名牌,而且同時保有個人特質。

John Galliano 約翰.加里安諾
極盡挑釁的設計鬼才
生於直布羅陀|1960
1.為法國品牌工作的英國設計師
2.從服裝史取經創作出眾多角色
3.豪華服裝秀充滿狂想創意
4.革新Dior高級訂製服使其年輕化

一個為巴黎蒙田大道名店做設計的英國人。在Dior,John Galliano從服裝史取經,將不同年代摻雜調和,放任想像力自由馳騁,創作出許多角色:北美印第安的卻洛奇族人和蘇族人、東非的馬薩伊人,或是侯爵夫人、波希米亞女人、流浪者、奇特的生物。他以無垠創意製作許多耗資龐大的服裝秀,評價有褒有貶,但永遠能博得媒體版面。早在1983年,他於倫敦聖馬丁學院的畢業服裝秀就已經得獎了,主題:法國大革命,他對座右銘「勇於夢想」奉行不渝,豐沛的創造力終於得以淋漓盡致表現。在等候最後高潮來臨的片刻停頓,漫不經心的女郎,身體擺成奇特的姿勢,看著他穿越豪華秀場的瘋狂荒誕,只有他才曉得怎麼統整一切。

他表明:「這是我創作過程的一部分。當我鑽研一段歷史,我等於活在那裡頭。我喜歡難題,喜歡有挑戰。」在他事業剛起步的時候,我很喜愛他斜裁的洋裝,但不認識這一號人物。他為Givenchy推出的服裝秀(魔法般的魅力),還有幾季後為Dior製作的精采絕倫的走秀,把他推到聚光燈下。我承認,他那些可以委託訂製的狂想,誇張的裝模作樣,還有角色扮演,曾經讓我滿肚子火。隨著一季一季過去,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服裝秀,我已學會看穿他的挑釁,能夠欣賞他的大膽,並為他天才的服裝鼓掌。

《費加洛仕女》有次要做一個關於他生活及個性的專題報導,召開工作會議以決定主要的主題,在會議上我見識到他的認真,蓄勢待發要全心投入一項計畫。John將在服裝史留名,如同二十世紀初的Paul Poiret一樣。他是最重要的訂製服設計師、戲服設計師、點子與形象的創造者、時下流行的製造能手,敢於革新高級訂製服使之更年輕化。

Alber Elbaz 艾爾伯.艾巴茲
因為了解,所以賦予女人絕對的優雅
生於摩洛哥|1961
1.曾為Guy Laroche、Yves Saint Laurent Rive Gauche、Krizia設計服裝
2.現任Lavin設計總監開啟品牌第二春
3.創作靈感融合過去與未來

1996年Guy Laroche聘用他創作成衣系列,呈現的服裝身形就跟他畫的草稿一樣淘氣詼諧。全巴黎都愛這個超有天賦、親和力十足的男人,他生於摩洛哥,在以色列長大,到美國當設計師Geoffrey Beene(傑佛瑞.賓恩)的助手,回到法國展開個人生涯。他為Yves Saint Laurent Rive Gauche設計了三、四個服裝系列就被迫離開,因為品牌被Gucci集團買下,而Tom Ford打算接手設計。有一天在小老頭廣場(place des Petits-Pères)的咖啡館,他對我坦承失望之情,不過,他的眼睛馬上閃著光芒說反正也沒打算再待在那裡!他對接任者扮了個嘲弄的鬼臉(還有對這一行,因為就Albert看來,他的工作沒有受到足夠的讚美之辭),就到義大利的Krizia工作,發表了靈感「非常Yves Saint Laurent」的高貴服裝系列,引用大師所有的準則,表達致敬之意。

經過六個月「沉思時光」的休假後,他去Lavin工作,為品牌帶來第二春。Alber知道怎麼鑽進偉大名牌的風格裡,同時不失個人的獨特創意:「當我們混合過去與現在,就會作出懷舊的東西。如果混合過去和未來,就能完成跨時代的創作,永不褪流行。這就是我的靈感來源。」他又解釋道:「我的服裝系列先從技巧著手,然後進入設計階段,樣式會具體成形。接下來的魅力和優雅就要看穿衣服的人的個性了。就外表而言,我認為打扮入時不是最重要的。美永遠都是現代的,只想著顏色、長度、肩線、腰線就落伍了。我覺得只為年輕人和身材苗條的人設計衣服真是荒謬,我自己就圓圓肉肉的,做出來的衣服款式從來不會是扁平瘦削。所有女人都能穿我的衣服。」

Olivier Theyskens 奧利維耶.泰斯金斯
唯美的黑暗王子
生於比利時|1977
1.比利時設計師
2.曾任Rochas、Nina Ricci藝術總監
3.精雕細琢的優雅風格不同於比利時時尚
4.汲取50年代靈感的套裝嚴謹現代
5.鑽研品牌前輩的作品檔案重新賦予個人的當代語言

西元2000年,他二十三歲,自己的同名品牌系列服裝只做了四季便建立起名聲。接下來他成為品牌Rochas(羅莎)的設計師,然後到位於弗朗索瓦一世街(rue François 1er)的Nina Ricci工作,兩者相距不過幾公尺。Nina Ricci的品牌光環完好無損,它的歷史、高級訂製服和香水更造就知名度。Olivier Theyskens是比利時人,風格不像大家所稱的「比利時派」,另闢風潮,他稱為「可演變的世故優雅」。「因為精雕細琢到極限,所以世故優雅。我是個病態的完美主義者,永遠都覺得做的不夠好。可演變,則是因為對服裝的感受會隨環境條件而改變。時下服裝不會反映社會的艱苦,而是喚起我們的夢想(攫取自己會有的形象),同時考量必備的商業要素。」他從1950年代得到靈感的套裝也很成功,嚴謹的服裝整體很有當代感。有拉鏈的外套、帶裙撐架的裙子,過去在他的個人品牌都已獲得肯定,正如同他知道該鑽研前輩大師的作品檔案:Marcel Rochas(馬歇.羅莎)、Nina Ricci、Gérard Pipart。於是誕生了黑色小洋裝,邊緣剪裁俐落,鑲著花邊,精緻的迷你晚禮服,喇叭裙,或是短西裝外套下搭多層次襯裙。風格非常Rochas、非常訂製服、非常Ricci。「我覺得1980年代的時尚叫人炫目著迷,雖然當時年紀還小。我很好奇現在的孩子看到時下的服裝風格形象有什麼反應,如果他們一點都不會讚嘆,也不夢想擁有,那表示我們的流行不夠好。」

經典大師內文介紹
「我的企業,就是我的愛情故事」──Giorgio Arman
Giorgio Armani 喬治.亞曼尼
低調的北義優雅
生於義大利︱1934
1.強調女裝純粹優雅、男裝性感
2.創造上衣去襯裡、柔和肩線的解構特色
3.產品線眾多並跨足家飾與旅館業
4.擁有企業完整控制權的設計師、經理人兼銷售商
5.2005年首度發表高級訂製服

每年全世界有兩百萬的女人、男人與兒童購買Armani的衣服。「要更新時尚不容易,要讓已成形的風格有新變化更難。我喜歡為女性塑造摩登的形象,不會太浪漫,也不會太激烈,而是將所有的矯飾跟侵略性都拿掉,盡可能地純粹優雅。相反地,男裝應該要有些性感,別害怕加太多,因為我們可以再簡化!如此一來總會有某些美好的東西被留下來。」

1984年,在他首款男性香水發表會上,我們第一次相會。後來我們約好在他米蘭的家中碰面,由其媒體公關Erika Vignial作陪。Giorgio和親密夥伴Sergio Galeotti 一起招呼我們,Sergio是一開始創立Armani的人,當時的Giorgio,只不過是個才華洋溢、為里納森特百貨公司(La Rinascente)及其他商家工作的設計師。我對這次短暫拜會留下很美好的回憶,對英俊的Giorgio滿懷溫情,但Sergio卻在會面後不久過世了。

十五年過去,在看過無數場服裝秀後,我們來到布朗尼(Broni),在他的鄉間宅邸觀賞一場時尚與生活藝術的攝影秀,照片主角是出眾的名模演員Inès Sastre。除了頭髮銀白似雪,Giorgio一點都沒變,永遠的古銅膚色,笑容可掬,穿著招牌海軍藍T恤(夏天是棉質,冬天換成毛料或喀什米爾羊毛)。在這段期間,品牌Armani擴增了許多產品線,包括服裝、香水、配件、家飾和飯店。他創造了Armani風格,Armani的上衣,不加襯布,有一點肩線,輕輕攏著身體線條,不會令人感到拘束。

迄今,他對企業仍有百分百的唯一控制權,統領全球四千七百位員工,身兼設計師、經理人和銷售商三種身分。2005年,他以七十歲之齡,在巴黎首度發表高級訂製服Armani Privé。他說:「我的企業,就是我的愛情故事」。

「如果要把我們做的每件事都控制到極簡程度,那乾脆當個出家人算了。」
──Yohji Yamamoto
Yohji Yamamoto 山本耀司
特立獨行的東方極簡
生於日本︱1943
1.建築式的解構量感與不對稱
2.色彩偏好黑、紅、白及海軍藍
3.創作融合男女裝特色
4.重振白襯衫時尚地位
5.被視為極簡主義時尚代表人物之一

它服裝的靈感來自建築式的解構,因此特別強調線條和輪廓,也充滿量感與不對稱概念,顏色則偏好黑色、海軍藍、白色或紅色。這位藝術家喜歡從服裝史中汲取靈感,作品往往能融合男女裝特色,以個人創意注入新詮釋,包含了以厚毛料裁製的帶裙襯架洋裝、下擺不規則捲褶的圍裹式洋裝、雙臂緊合的外套、充氣裙、剪裁俐落或做的像日式坐墊的大衣,或是有著份量感的女性套裝,他更讓白襯衫重新躍升時尚主角。2005年,巴黎的時尚與紡織博物館(Musée de la Mode et du Textile)為他舉辦《就是服裝》(Juste des vêtements)展覽。很快地,他的衣服獲得眾多前衛人士的青睞,男女皆然。

1989年我訪問過他,當時他的論點在今日看來再清楚不過了。我們談到「極簡主義」(le minimalisme),當年常用來定義他所代表的時尚流派,以及以他為先驅所引起的風潮。不過,Yohji卻反對該用辭:「我不明白它的意思。如果要把我們做的每件事都控制到極簡程度,那乾脆當個出家人算了,我想,這純粹是人們在不同時刻渴望不同東西罷了,這是人類的天性。就像預言所宣告的,新的千禧年將重複過去1950到60年代的歷史,有積極正面的要素,但因為族群混合所帶來的新的現實情況將與保守主義相對抗,值此衝突階段,我們將面臨壓力、社會的不平等以及「革命」。總是穿著相同基本款的大眾,和有能力享受天價服飾的小眾,兩者的不平等將會擴大。然而,身為服裝設計師,我們設計華服,也設計像T恤或長褲這些每個人都能穿的簡單衣服。透過最繁複或最簡單的方式來表現,都是自然而然的。」

Karl Lagerfeld 卡爾.拉格斐爾
多才多藝的時尚超級巨星
生於德國|1938
1.70年代擔任Chloé服裝設計師
2.Chanel高級訂製服、成衣與配件的藝術總監(1938迄今)
3.同時為自創品牌及Fendi設計服裝
4.曾與零售成衣品牌H&M、Diesel等跨界合作
5.寫書並經營藝廊、書店、出版社,亦為知名攝影師

他是時尚界的巨星,多才多藝,偏好可以全權作主的合作方式,在不同服裝品牌實踐他的才華。1970年代,他為Gaby Aghion設計Chloé的服裝,獲得時尚媒體一致肯定。如今,該用哪些辭語來形容他為Chanel所作的一切呢?從1983年起,他便擔任Chanel高級訂製服、成衣與配件的藝術總監,擴增不同系列,以他無以倫比的天份讓風格與時並進,同時還為品牌Fendi、Lagerfeld Gallery、K設計服裝,或者跟品牌Wolford、H&M、Diesel跨界合作……

我會永遠記得我們的第一次見面,房間內的窗簾被拉上,呈半昏暗狀態,接見我的他滿臉悲戚,然而他很快就讓我輕鬆下來。後來我才知道,他剛為最好的朋友舉行完葬禮,在經歷深沈的悲傷之後,我是他接受的第一個訪問。

他受邀擔任《費加洛仕女雜誌》一期特別號的主編,我和《美麗佳人》,請他撰寫一篇文章,針對時尚和女性特質隨時代變遷而產生的轉變。在拍攝空檔,他信手拈來就是下筆精準的插畫與充滿幽默感的文字,令人為之欽佩。

不管是工作午餐、私人晚餐、採訪,或者是他在大學街的市區私宅所舉辦的瘋狂化妝舞會……隨著一季季時間過去,我看著他變成才華洋溢的知名攝影師,他無疑已在時尚界名垂青史,就像Worth、Poiret或Christian Dior留下他們的名聲一樣。我們曾是很麻吉的朋友,他可以非常體貼,又很滑稽,但在反駁與他想法不同,或他不喜歡的人時,總是會用酸溜溜的幽默或有點惡毒的口氣說話。

Karl睡得很少,而且總在夜間回覆郵件。1987年他帶我參觀臥室,開玩笑說那是他的書房,難道他就是坐在自己十八世紀的床上寫信嗎?後來,他在蒙地卡羅的公寓招待我,屋子現代感十足,走孟菲斯(Memphis)風格 (對他來說是「二十世紀的裝飾藝術」),但是這樣的裝潢跟他一點都不搭軋。沒錯,他待在自己位於法國比亞里茲的別墅、布列塔尼的城堡、或柏林的住家(連帶家具統統出售了),都會來得更舒適自在。現在他偏好待在紐約,或這裡那裡到處跑,居無定所。

為了塑造嶄新的前衛形象,也為了如他所說「能穿上Hedi Slimane 的衣服」,他減重四十公斤,改變外型,選擇搖滾巨星的裝扮。在設計之餘,他決定寫書、經營藝廊、出版社和書店7 L,同時以精湛手法詮釋香奈兒的符碼,改寫每一季的Chanel魅力,絕不重複。

Vivienne Westwood 薇薇安.衛斯伍德
英國龐克教母
1941-|生於英國
1.走在潮流尖端
2.酷愛由十八世紀服裝汲取靈感
3.1974年的挑釁創作帶動龐克時尚
4.跟Malcolm McLaren的搭檔於1993年終止
5.風格歡愉、放肆、混亂、驚世駭俗、令人不自在

她不跟潮流走,而是跑在潮流前面,或從歷史汲取靈感,搶先將它搬上舞台。1970年她創作的服裝,想法便從1950年代英國不良少年(Teddy boy)的穿著打扮而來。1972年,她跟搭檔Malcolm McLaren,將二次大戰法國青年爵士樂迷(zazou)的服裝特色改造成現代風格。到了1974年更是驚世駭俗!他們因為把文字和挑釁的圖像放到衣服上而遭起訴─這便是兩年後的龐克時尚。兩人的合作關係在1993年劃下句點,他專注於音樂發展,她則投身服裝領域。

她酷愛十八世紀的風格:有裙撐架的短裙、裙箍、對緊身褡下功夫,創造出歡愉卻放肆的風格,而且,既然她本人喜歡令人混亂不自在的事物,她會把像假臀部的撐裙架放到設計的裙子底下。她的風格日後廣被眾人模仿,是所有設計師的「教母」,在1980年代,英國設計師都會出席看她的服裝秀,她反對因循守舊,挑戰世人目光。

這也表現在她自己身上,她故意穿一件透明禮服,到白金漢宮接受頒贈不列顛帝國官佐勳章。目前,Vivienne Westwood每季推出六個服裝系列(其中的Man系列是男裝、各式配件、名為Hardcore Diamond的珠寶線以及第二支上市香水Anglomania)。不過,她已經嚇不倒任何人了,如今她挺身捍衛自己認同的政治行動。

Gucci 古馳
品牌王國的超級巨星
1921年創立
1.以皮件起家的家族企業
2.在Tom Ford全盤主導下成功打造品牌
3.以性感高雅創造品牌形象魅力

品牌Gucci的成功打造全歸功於Tom Ford。他出生於1962年,美國德州人,學的是建築(就讀於紐約帕森斯學院,還上過喜劇課程)。也許,應該說多虧了被Gucci家族聘來,幫品牌改頭換面的美國人Dawn Mello,於1990年將領導權交給了這位原本她找來幫忙的年輕助手。他讓Gucci的服裝秀成為必看的指標,有最美最帥的超級名模展示迷人的服飾。他深諳服裝藝術,能創作出最瀟灑的夾克、最性感的緊身女裝、最貼身的長褲、最與眾不同的皮衣…,他同時證明了時尚也是一門「生意」,他多才多藝,全盤主導風格以及其他像是包裝、店面設計、廣告活動……等瑣事,能幹地掌管辦公室事務。「產品是我的絕對優先,當它結束後,我把它放到廣告上,以便創造出吸引人的形象。」

Tom代表了一個時尚時期,他創造「Gucci風格」,以「裸穿皮草」的迷人魅力,替1990到2000年間的流行樣貌下定義,新聞界為他新創了一個形容詞:「情色高雅風」(porno-chic)。但是,讓我們拋開那些媚惑人心的模特兒和廣告時,看到的是擁有強大力量、宛如建築般的服裝。當他想為Yves Saint Laurent Rive Gauche設計成衣時(總之成功達成了,但不是Saint Laurent的牌子),長期編織的魔法終於被打破,留給Gucci的,是那些教人神魂顛倒的服裝,以及最好的配件飾品。

2004年3月7日,Tom Ford離開了:「在我做的最得心應手時停下來,感覺很奇怪。」他遺憾地說。跟時裝揮手告別,又進入另一個領域。他選擇雅詩蘭黛,與雅詩的孫女Aerin Lauder共同推出以他名字命名的保養品。「我懂得深入品牌歷史,為它們帶來必要的現代感,再創新局。」他在記者會當天如此表示。同一時間,他推出明星愛戴的Tom Ford眼鏡,還發表男裝成衣,並打算進軍電影圈。在流行時尚界,這位美國俊男寫下我們所稱的「Tom Ford年代」。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3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