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工農紅軍和東北抗日聯軍高級領導人(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工農紅軍和東北抗日聯軍高級領導人(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2 元
定價
:NT$ 132 元
優惠價
8711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工農紅軍和東北抗日聯軍高級領導人》將中央和各大區黨、政、軍、群重要領導人物匯編成集,是介紹中共中央領導成員生平經歷較為全面、系統的人物著作。傳略既不同於人物條目過於簡單,又區別於人物傳記篇幅較長,文字量較為適中。《中國工農紅軍和東北抗日聯軍高級領導人》按中共歷史發展各時期與收入人物*早所任夠收入範圍的職務先後編為十個分冊,以利於廣大讀者相對集中地了解某一歷史時期或某個方面的領導人物的總體情況。傳略對每個人物力求真實地記述其生平經歷、主要實踐活動,特別是當選為中央領導成員擔任黨、政、軍、群領導職務前後的任職和參與領導的重大斗爭;對人物的出身、學歷、成長發展、思想轉變、職務變動、主要活動、去向歸宿等,均作了概述;對其在歷史上的地位、作用和重要功過,作了比較客觀全面公正的簡評。對脫黨、變托派、叛變者、個人野心家,亦采取歷史唯物主義態度,給予全面介紹。撰寫內容以歷史檔案史料和個人自傳、簡歷為主要依據,吸取了多種經過考證的傳記材料。作者長期進行深入研究和認真校對,堅持實事求是,努力去偽存真,撥亂反正,力求史實準確,履歷完整,全面展現每個人物的歷史本來面貌。此書為讀者全面系統客觀地了解中共90多年來歷屆中央領導成員的情況,特別是考察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的形成、發展,提供了重要史實資料;為深入了解學習中共黨史和中國現代史,提供了翔實可信的人物知識。

作者簡介

王健英,1930年1月生,山東省黃縣(今龍口市)人,解放軍原後勤學院歷史學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48年入團,1949年入伍,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東北軍政學校、中共中央東北局黨校畢業。從20世紀50年代初起,長期在軍隊院校從事政治理論、主要是中國共產黨歷史教學與研究。80年代初編撰的《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匯編》對全黨全國編撰組織史資料起到帶動作用。發表論文150餘篇。撰著出版了《中國工農紅軍發展史簡編》《紅軍人物志》《中國共產黨歷史大辭典·人物第三分冊》《紅軍紀實叢書》(共五卷)《中共黨史風云人物》(上、下卷)《中國共產黨組織史大事紀實》(共四卷)《民主革命時期中共歷屆中央領導集體述評>(上、下卷)《紅軍史疑難考辯》等共約1100萬字。參與撰寫出版了《紅軍長征(表冊)》《解放軍將領傳》《軍事百科全書·人物分冊》等書。參與審定《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卷)《朱德年譜》《解放軍烈士傳》(十卷本)解放軍《組織史資料》(三卷)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多卷本)《解放軍高級將領傳》(部分人物)等著作。

中共黨史風云人物傳略叢書,收錄了已經逝世的中國共產黨一大至七大選出的全部中央領導成員,八大至十六大中央政治局及中央書記處全部成員,以及人民軍隊、中央政府、革命群眾團體的高級領導人物傳略,總計436人。本書將中央和各大區黨、政、軍、群重要領導人物匯編成集,是介紹中共中央領導成員生平經歷較為全面、系統的人物著作。傳略既不同於人物條目過於簡單,又區別於人物傳記篇幅較長,文字量較為適中。本書按中共歷史發展各時期與收入人物最早所任夠收入範圍的職務先後編為十個分冊,以利於廣大讀者相對集中地了解某一歷史時期或某個方面的領導人物的總體情況。傳略對每個人物力求真實地記述其生平經歷、主要實踐活動,特別是當選為中央領導成員擔任黨、政、軍、群領導職務前後的任職和參與領導的重大斗爭;對人物的出身、學歷、成長發展、思想轉變、職務變動、主要活動、去向歸宿等,均作了概述;對其在歷史上的地位、作用和重要功過,作了比較客觀全面公正的簡評。對脫黨、變托派、叛變者、個人野心家,亦采取歷史唯物主義態度,給予全面介紹。撰寫內容以歷史檔案史料和個人自傳、簡歷為主要依據,吸取了多種經過考證的傳記材料。作者長期進行深入研究和認真校對,堅持實事求是,努力去偽存真,撥亂反正,力求史實準確,履歷完整,全面展現每個人物的歷史本來面貌。此書為讀者全面系統客觀地了解中共90多年來歷屆中央領導成員的情況,特別是考察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的形成、發展,提供了重要史實資料;為深入了解學習中共黨史和中國現代史,提供了翔實可信的人物知識。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本書人物絕大多數是如魯迅先生所稱譽的“民族的脊梁”;是為推翻三座大山、創建新中國和進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而戰斗的猛士,是為振興中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而奮斗的時代精英。新中國成立以前部分人物,已經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成為功昭日月、名垂青史的革命烈士。他們中或如李大釗、陳喬年、陳延年、趙世炎、郭亮、王荷波、彭湃、楊殷、惲代英、蔡和森、鄧中夏、羅登賢、瞿秋白、方志敏等,堅貞不屈,鐵骨錚錚,大義凜然,慷慨就義於敵人刑場上;或如張太雷、黃公略、周逸群、賀昌、阮嘯仙、黃甦、劉志丹、楊靖宇、左權、彭雪楓、朱瑞等,身先士卒,浴血拼殺,壯烈犧牲在戰場上;或如高君宇、蘇兆征、沈澤民、顧作霖、林育英、羅炳輝、關向應等,為革命辛勞奔走,嘔心瀝血,積勞成疾,默默地倒在戰斗崗位上;或如李文林、許繼慎、段德昌、曾中生、武胡景、李特等,在肅反擴大化中受誣陷被錯殺,失去寶貴的生命;或如秦邦憲(博古)、鄧發、王若飛、葉挺,在執行任務途中因事故殉職。他們用青春的熱血,把殷紅的黨旗、軍旗、國旗染得鮮紅;他們用無私的奉獻,甘願捐軀為人民共和國奠基;他們用生命的火花,描繪出中共黨史的壯麗畫卷,譜寫了中國現代史上最光輝的篇章。過半數的人物歷經艱苦卓絕的長期革命斗爭,終於披荊斬棘,穿過槍林彈雨,領導中國共產黨、人民軍隊和中國各族人民奪取了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他們是創立和建設新中國的黨、政、軍、群組織的主要領導人,是功勛卓著、受人民敬重愛戴的革命前輩。部分人物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培養教育下成長為中共中央領導集體成員。他們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忠誠於黨和人民,殫精竭慮,全心全意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無私地獻出一生。這些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輩之所以能成為激流勇進的強者,靠的是認真學習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和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信念,靠的是對黨忠貞不二、勇於拼搏、不為名利、不怕犧牲、艱苦奮斗、忘我獻身的革命精神,靠的是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了解和學習他們身上所體現的中國共產黨、人民軍隊和中國人民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必將啟迪、鞭策新的一代,更加自覺地獻身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

目次

紅一方面軍(中央紅軍)
林彪
羅炳輝
譚震林
羅榮桓
何長工
朱云卿
楊岳彬
古柏
周以粟
郭化若
李克農
左權
陳光
季振同
董振堂
趙博生
蕭勁光
朱瑞
李卓然
尋淮洲
樂少華
周昆
蔡樹藩
劉疇西
龔楚
徐海東
程子華
羅瑞卿
聶鶴亭
劉曉
莫文驊
譚政

紅二方面軍
萬濤
李達
周士第
甘泗淇
蕭克
王震
陳伯鈞

紅四方面軍
許繼慎
蔡申熙
徐向前
陳昌浩
劉士奇
徐以新
王樹聲
倪志亮
曾傳六
李特
周純全

東北抗日聯軍
趙尚志
楊靖宇
周保中
李兆麟

附錄
一、中國工農紅軍組織序列表(1933年5月至1936年12月)
二、東北抗日聯軍各路軍序列表
後記

書摘/試閱

1934年10月他率軍團參加中央紅軍長征,開始同紅三軍團為右翼前鋒。衝過敵軍第一道封鎖線,在大庾、黃龍阻敵,突破第二道封鎖線在文明阻敵激戰6小時。穿過第三道封鎖線,率部克江華,占永明。11月下旬九軍團奉命改任後衛,協同兄弟部隊掩護中央機關渡過湘江、衝過第四道封鎖線。12月率軍團與紅一軍團為右路連克劍河、鎮遠、施秉、餘慶,渡過烏江,挺進黔北。1935年1月遵義會議後,率部參加四渡赤水戰役。3月奉命佯裝主力單獨行動,在中央紅軍主力側後行動,迷惑、吸引和牽制了國民黨軍大批兵力。在一個月輾轉迂回行軍中,他指揮軍團機動靈活地轉戰於黔滇川康邊境,行程1000餘公裡,布疑陣,出奇兵,先後取得老木孔、飄兒井等戰斗的勝利,奪占宣威、會澤等城。5月在西昌附近與主力會師,受到中革軍委表揚。6月他帶病指揮部隊奇襲奪取了天全。紅一、四方面軍會合後,7月所部改稱紅三十二軍,他任軍長,8月劃歸左路軍。9月後隨紅軍總部和紅四方面軍南下川康邊。他指揮所部參加了一系列激烈戰斗。1936年6月率部策應紅二、六軍團北上。7月所部改歸紅二方面軍建制,擁護北上抗日決定。在北進途中,率部擔任方面軍後衛,多次擊退尾追之敵。10月同紅一方面軍會師。11月他率部參加了山城堡戰役。1937年1月入抗日紅軍大學第二期學習。2月被任命為紅軍援西軍副司令員(未到職)。他在紅大認真學習馬列主義理論,政治思想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他出席了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即延安會議,參加清算張國燾錯誤的思想斗爭。
全國抗日戰爭初期,他以八路軍副參謀長的身份,在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從事抗日統一戰線工作,曾對由滇軍改編成的國民黨軍第六十軍軍長盧漢、師長張衝等做宣傳工作,收到良好效果。他出席武漢群眾大會發表演講,宣傳黨的團結抗日政策。6月主持為延安抗大、陜公等校在中南地區的招生工作。9月底,他回延安列席中共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11月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派他到新四軍工作,任第一支隊副司令員。1939年1月他抵蘇南茅山到職,協助陳毅進行了東灣、延陵、淳化、高資等戰斗,摧毀日偽軍一批據點。5月調任新成立的新四軍第五支隊司令員。率部由皖中挺進至津浦鐵路以東,開辟了皖東抗日根據地。他曾指揮所部三打來安城,痛擊“掃蕩”、搶糧的日偽軍。進入路東僅5個月,支隊增至5000餘人。1940年三四月,他指揮所部在蘇中挺進縱隊支援下,沉重打擊了國民黨頑軍韓德勤部,在皖東取得粉碎第一次反共高潮的勝利,鞏固擴大了淮南抗日根據地。9月,他擔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指揮,仍兼第五支隊司令員。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淮南部隊整編為新四軍第二師,他擔任副師長。他協助師長、政委率部在津浦路兩側,積極開展抗日遊擊戰爭。他重視總結實戰經驗,認真研究戰略戰術,提出以伏擊與運動遊擊為特色的“梅花戰術”,將部隊駐地按梅花樁式部署,對來犯之敵實施多點打擊。他將之應用於實戰,指揮部隊先後取得十二裡岔伏擊戰、金牛販襲擊戰等多次勝利。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1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