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三神教我的幸福事:日本知名章魚燒經營者遭遇7次破產後東山再起的故事
滿額折

三神教我的幸福事:日本知名章魚燒經營者遭遇7次破產後東山再起的故事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80 元
優惠價
90252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為什麼每次經營事業,總是失敗收場?
明明事業都已經步上軌道了,為何突然一夕之間破產?
該怎麼做才能谷底翻身、一掃倒閉陰霾?

日本知名章魚燒經營者在遭遇7次破產後,現身說出他們東山再起的教訓……
本書詳述「病神」、「窮神」、「死神」時,他和他的家族如何翻轉心態、記取「三神」的教訓,如何東山再起。

作者鹽﨑凱也自身的勵志故事在日本引起廣大迴響,出版時曾獲日本「福島民友」等報紙報導。
也曾上日本電視節目暢談自身的經歷。

覺得「破產」、「倒閉」總是如影隨形跟著你……
經營事業總是過程坎坷、諸事不順……
其實你可能忽略掉「經營」事業時,最重要的事!
就讓面臨七次事業失敗,
東山再起後締造事業巔峰的經營者以其親身經歷告訴你
經營事業的經緯和從失敗中所得到的經驗、遭遇「破產」、「倒閉」時心態的轉變等,讓你不用真正遭遇失敗,就能領悟成功法則!

此書為自述式的傳記。作者鹽﨑凱也將經營事業的始末,如何從七次破產中再次東山再起、又是如何從每次的破產中學到教訓、如何調整心態來面對破產等,全都鉅細靡遺地融合在此書中。作者希望藉由自身失敗的經驗來警惕世人,不要走上與他相同的路,可以更順利地做出一番事業。

作者簡介

鹽﨑凱也 (Yoshinari Shiozaki)
一九三七年生於日本名古屋。一九五六年經營章魚燒的露天攤位。一九六一年進駐靜岡縣沼津市的百貨公司,隔年成功打入東京的百貨公司。一九六四年,全日本達到二十八個據點。其間經營俱樂部卻面臨破產。一九七二年,因章魚燒店鋪的業績衰退而破產。之後陷入連續破產的輪迴。一九八○年,經營和菓子店失敗(第七次破產)後,全家連夜逃跑。一九八三年,獲得債權人的支持,重回章魚燒領域。一九九一年成立STG大阪虎屋有限公司。將數億日圓的借款全數償還。二○○一年完成《想收掉公司時就讀這本》(明日香出版社)。以「從商就像牛的唾液 必須要堅毅與忍耐」為座右銘,一邊從事本業,一邊持續以親身經歷為主題展開演講活動,演講所得全數捐給社福機構。

譯者簡介 余亮誾
日本國立廣島大學教育學博士。目前為兼職譯者。

名人/編輯推薦

何素青 青青合唱團團長
詹文男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APIAA認證資深產業顧問
魏聰哲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所副研究員兼任科技政策評估研究中心主任

【推薦序】唯有逆境、困境,才能磨練人生,進而獲得真正的幸福/何素青
讀了《三神教我的幸福事》之後,發現書中內容有很多部分和我自身的成長環境有許多共鳴。因原生家庭貧困,自小就成為養女的我,造就正向樂觀、隨遇而安的個性。我很幸運多了兩位父母親來照顧我。接著我走入了婚姻,和先生一起打拚天成大飯店未來的同時,孩子也相繼誕生,光陰飛逝,如今孩子也一一成家立業,頓時我已經成為阿嬤了!
民國九十三年後一連串噩運襲來,疼愛我的養父、養母、公公、婆婆相繼辭世,人老終須一別,但老天似乎要我承受更多的悲痛,我的長子罹患了重症,縱然有名醫相助與親情支持,最後仍然回天乏術。我和先生互相扶持、鼓勵,一起走過宿命的風暴。我們和作者一樣經歷了許多困難 (人總是因為人生而輸給內心的傷口,其實讓傷口影響到自己仍未成熟的地方,才能真正地體察人生。把傷口的痛楚歸咎他人,將無法獲得自己的人生,也無法成為懂得過活的人。)作者認為這當中唯有逆境、困境,才有磨練自己人生的機會。佛教很推崇蓮花,那是因為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泥就像人世間的愁苦,蓮花則象徵從愁苦中解脫的人們。換言之,愈是嚐盡愁苦之人,愈能體察人性,進而獲得幸福。這些痛楚都是要我們學習的,我們必須時時轉換許多不同的心境。而我更要像太陽一樣照耀著家人和身邊的朋友們,希望身邊的人都能獲得幸福!
熱愛唱歌表演的我們,以美麗的歌聲,演出一齣齣的人生大小事,唱出我們生命的歷程。因為塵世像個舞台,在這個舞台上,有人照著生前所寫的劇本來行動;有人拒絕照章演出,不管是快樂或痛苦,我們都能以更豐裕的心去應對。千萬不要用死來解決問題!最後我還是要呼籲企圖自殺的人,你們並沒有深思熟慮,孰不知自殺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問題依然存在!決定幸與不幸的,不是環境,是人、是自身的境界!在安逸的人生中無法掌握幸福,幸福是靠自己去贏取的。不要隨周遭變化而動搖,唯有堅強到底、向迎面而來的洶湧波濤搏鬥,才能獲得絕對的幸福。
(本文作者為青青合唱團團長)

【推薦序】從創業失敗當中承認錯誤、從錯誤當中體驗經營真諦/魏聰哲
近年全球創業風潮再起,各種活用新興技術與新商業模式的中小型創業創新活動正如火如荼地展開,這也將成為未來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然而,許多創業者在專注投入創新並且擴大業務規模的同時,卻也經常忽略組織運作是否制度化、人才是否足夠、財務狀況是否健全,以及是否凝聚從業人員向心力等經營層面的問題,這使得創業最初幾年可能有相當好的高成長業績,但是一遭遇景氣不佳等情況即會陷入經營危機。許多創業者因無法了解「創業」與「經營」之不同,導致因志得意滿與決策失當而陷入破產的境地,此時如何從「從創業失敗當中承認錯誤、從錯誤當中體驗經營真諦」,將是是否能夠脫胎換骨進而浴火重生的重要關鍵。
本書作者的鹽﨑凱也先生歷經七次創業與經營的失敗,在前幾次創業成功初期陷入一意孤行與迷失自我的狀況,在破產後的最失意時期則落入貧窮、甚至生死一線間之處境,但他最後選擇面對失敗,從剪報開始自我修練,檢視自己的錯誤,並以感恩心態學習成功創業者的經營哲學,尋求人生第八次的創業機會。藉由本書,鹽﨑先生以本身失敗經驗來勉勵創業者或者是上班族,當遭遇失敗之時,選擇逃避並不能讓自己解脫,而是要面對自己的錯誤或者債權人,以感恩的心來進行溝通,尋求人生再起的契機。
本人認為,本書對於創業與經營實務上的貢獻有下列幾項。
第一,創業者在事業上軌道時更應抱持「居安思危」的經營態度。鹽﨑先生在嘗試第八次創業時期,曾經有機會與YKK的吉田忠雄創辦人對話,了解成功經營者與失敗者的不同在於,是否隨時體認到自己的決策錯誤,以推著大石上坡般的戒慎恐懼之心來營運企業。
第二,創業者必須虛心與可信賴的專業經理人建立夥伴關係。從鹽﨑先生的失敗經驗當中可發現,許多創業者會因創業初期成功而志得意滿,此時又沒有能人可提供良善的策略性建議,進而做出錯誤決策,導致事業失敗。鹽﨑先生在從剪報閱讀的修練過程當中,開始體認到擁有可信賴的專業經理人,以及凝聚組織成員向心力之重要性。
第三,中小企業在成長過程當中必須形成自己的經營理念。鹽﨑先生在書中指出,自己七次破產的主要理由在於沒有真正的經營理念。企業的經營理念並不在於如何賺取更多的利益或擴大事業規模,而是在於讓所有的員工與合作夥伴了解公司存在的意義、目標與目的;而這些內容可由創業者自己體驗過的人生、成
基於上述理由,本人誠摯推薦本書,希望讀者能經由本書來思考如何達到「成功創業」與「成功經營」的雙重目標。
(本文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所副研究員兼任科技政策評估研究中心主任)

「全年自殺者突破三萬人!」
近十幾年來報紙上這樣的標題屢見不鮮。
長久經濟不景氣所引起的裁員潮和破產等,迫使許多中高年男性在精神面、經濟面都深陷痛苦泥沼,因而走向自殺一途。每每看到報紙或是電視新聞報導自殺者親人的訪談,內心就一陣酸楚,也曾為此流淚。同時也為逝世的人感到不捨,想著:「為什麼這麼早就放棄了呢?只要活著,或許就能和我一樣重新獲得東山再起的機會。」
被逼到無法喘息的感覺會是什麼樣子呢?我曾有過切身之痛。包含實質上的破產在內,我在事業方面跌倒過七次,經歷好長一段充滿挫折與起伏的日子後才真正爬起來。
「想拋開家人的羈絆,一個人在異鄉重新出發!」
「如果就這麼死了,應該會輕鬆不少吧!」
我不知道有過幾次這樣的念頭。不過,我只有一次是和全家人連夜逃跑,卻不曾一個人躲到某處,也沒有真正自殺過。因為只要一想到家人,再怎麼難熬也無法捨棄他們。如果這樣子算是沒有勇氣的話,或許我就是沒有勇氣吧。若將我的衰運比喻為颱風,我所做的就是苦撐到颱風遠離,這就是我想要和各位分享的內容。
等待颱風遠離,我等了好多年。在此期間,我和家人共同在貧困中喘息、哭泣、絕望、苦惱、也曾自暴自棄。孩子們看輕這樣的我,長男選擇離家,親朋好友也都與我斷了聯繫。
只有妻子不離不棄地支持我說:「加油吧!明天會更好。船到橋頭自然直。」如果沒有妻子的支持,或許我早就步上自殺一途。即使是窮困潦倒的生活,妻子仍願意留在身邊,我領悟到就是這個小小的幸福,讓我燃起希望。

當公司破產走投無路的時候,被逼迫到只浮現「要連夜逃跑?還是自殺?」這兩個選項。不過,選項並非只有如此。也有「破產後,拋開一切重新開始」的第三種選項。這或許是日本經營者不會想到的部分;又或許是因為感到慚愧,很少人會選擇第三種選項,這是很可惜的事。
在漫長的人生中,破產只不過是一個插曲。在「就算發生了也無須驚訝的插曲」裡,破產其實就和失戀、和某人吵架、考試失利、生病、離婚等一樣,也包含在內。
破產的確會造成許多人困擾,也會傷害自己和他人,不過在社會中生存,不就是你來我往嗎?不需要因為破產而逃避,也沒有必要隱匿,更不用尋死。我確信在逆境中努力求生,就是對那些造成他們困擾的人、對社會的贖罪。
「連夜逃跑」等同於「逃離這個世界」。一輩子都得不停地逃,虛擲一生。只有自己也就罷了,如果要從這個世上抹去整個家族的蹤跡,接踵而來的痛楚、悲慘將超乎想像。總是怯懦地躲在債權者的陰影下,也必須脫離學校跟公司,只要使用健保就會被查到住址,所以就算生病受傷也無法就醫,甚至剝奪了還有美好未來的孩子們的希望與夢想。就算想換個地方重新開始,也無法找到滿意的工作。一旦選擇連夜逃跑,就不得不面對這一連串的悲慘生活。
破產後最重要的是和債權者的溝通。公司是依循法令開設,所以關閉公司也必須依循法令確實辦妥。個人破產也有和解的方式。無需恐慌,也不需要連夜逃跑,需要的只有「一點勇氣」。與債權人好好坐下來討論今後該如何處置,或許就會浮現新的契機以及想法,至少也會增加彼此的信賴,讓他們知道「這傢伙不會逃避」。這樣的態度也會贏得家人、員工的敬佩,讓他們有無論接下來會多麼艱辛,還是想跟著這個人的想法。
破產的消息應該一下子就會在債權人、合作廠商間傳開吧!或許也會有帶著怒氣上門、想毆打你的人。就算聽到「你快去自殺,用你的保險金來還借款」的聲音也不用感到驚訝。無需感到驚慌,因為你可以採取法律途徑,法律不會允許他們進行暴力討債以及威脅。
對債權人而言:「該如何減少損失、該如何拿回錢」才是最重要。選擇逃避,讓債權人感到背叛是激怒他們的原因。「我沒有辦法一次全數償還,不過我有努力一點一滴慢慢償還的決心」。展現自己的誠意,其實努力不懈逐步償還本來就是身為人應有的道德吧!
因自暴自棄而自殺,或是一家人走上絕路,才是真正的輸家。話雖然有些囉嗦,但還是要提一下,破產原本就是經營公司會有的風險。不需要感到羞恥,羞恥的是放棄思考為什麼會走到破產的絕境、可以從中學習到什麼、該怎麼做才能作為今後的借鏡。以破產為契機,坦率地認清自己的個性、生活、想法,並且真誠地悔改,這就稱為「從心出發」,只要能做到,無論是身為企業經營者,或是身為人,都能從容地東山再起。
無論如何絕不能馬上選擇自殺或拉著全家走上絕路。人生,只要還留有一口氣,就可能在某處出現逆轉的機會。我就是很好的例子。公司破產,因為裁員而丟了工作。每次的狀況都很嚴峻,對其他人而言,這可能是攸關生死的問題。即便如此,也不需要選擇逃避或是結束生命。
失去公司、工作的同時,應該也有獲得的東西。像是得到可以回顧人生,一個人慢慢思考未來的時間、可以和家人共處的時間等等。還有,獲得可以冷靜思考為什麼會失敗的時間。
或許在這當下,有扛著債務問題,苦惱著無從還債的人,但請務必冷靜。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有很多民間、公營團體等的諮詢組織,可以針對金錢方面、精神方面的煩惱問題提供一些建議。請先試著進行諮詢,絕不能焦躁、惶恐,因為焦躁、惶恐會窄化思考和視野,反而讓自己陷入更深的泥沼中。
或許會感到丟臉,不過請冷靜,應該要開誠佈公地和親朋好友們商量吧!然後再次回首過往走過的路,當發現仍存在身邊的小小幸福,領悟到自己可以做什麼、自己想要做什麼的時候,就是重新再出發的時機。

人生本來就會失敗一、兩回;失敗三、四次也是常有之事;失敗五、六次可以成就寶貴的經驗。只要這麼想,繼續生活下去就行了。
本書談到就算連夜逃跑、或是選擇死亡都無法解決問題,並與各位分享我所領悟到身陷困境時該如何面對的方式。
「人總是因為人生而輸給內心的傷口。其實讓傷口影響到自己仍未成熟的地方,才能真正地體察人生。把傷口的痛楚歸咎他人,將無法獲得自己的人生,也無法成為懂得過活的人。」
這段話的作者不詳,不過當中道盡唯有逆境、困境,才有磨練自己人生的機會。
佛教很推崇蓮花,那是因為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泥就像人世間的愁苦,蓮花則象徵從愁苦中解脫的人。換言之,愈是嘗盡愁苦之人,愈能體察人性,進而獲得幸福。
現在或許是痛苦、艱辛的時期,但請您不要拋棄自己的人生。因為幸福可能就在某個轉角。請一起咬牙堅持、共同努力走下去。

目次

推薦序 唯有逆境、困境,才能磨練人生,進而獲得真正的幸福 何素青
推薦序 從創業失敗當中承認錯誤、從錯誤當中體驗經營真諦 魏聰哲

前言
第一章 一貧如洗的少年時代
住在「口琴長屋」的貧困大家庭
努力守護家園的病弱父親
嚴格卻溫柔的母親
以水充飢的小學時期
放棄銀行職務而搭上捕撈鮪魚的船隻

第二章 以日本第一實業家為目標的青年時代
從鮪魚船船員搖身一變,成為章魚燒老闆
結束章魚燒的攤販生活
大丸不行還有松坂屋
和剛從國中畢業的女生閃電結婚
遇見「心靈導師」堤瀧三先生
拉攏兄弟正式展開事業

第三章 人生顛簸的起點
沉溺酒色,「瘟神」找上門
因經營俱樂部而扛著三億日圓的負債終告破產
夾在妻子與愛人之間像個丑角
第三次是「追夢而破產」
第四次是「耐性不足而破產」
第五次是「自以為是而破產」
第六次是「缺乏反省而破產」
和家人連夜逃往東京

第四章 和「死神」、「窮神」共同生活的日子
沒有暖氣也沒有冰箱的家
放棄一無是處的父親而選擇離家的長男
投身聲色場所行業的長女
詢問「什麼時候才能去學校」的次男
我和妻子都確實聽見「死神」的聲音
破產者心境變化的三階段
沒有拋下一敗塗地丈夫的堅強妻子

第五章 從零開始徹徹底底地重新學習
找到沒有錢也能學習的方法
從病弱中得到成功的松下幸之助
從幸之助先生身上學到的經營技巧
「世界珍珠王」同時也是長壽之人
實踐獨創健康法的「可爾必思」創辦人
從兩位大雞晚啼的女性畫家中得到重新爬起的勇氣

第六章 再起之路還很遙遠
參加發明展的作品獲獎
遇見YKK的創辦者.吉田忠雄先生
出色的經營者需要可以信賴的參謀和心腹
「對票據詐欺者心懷感謝」的野口誠一
你有可以傾訴煩惱的對象嗎?
能否重新爬起取決於伴侶
興趣、嗜好讓我獲得幫助
必須下定決心跳脫原有環境

第七章 第八次再戰事業!
來自妻子意外的回應
向債權人低頭懇求援助
冥冥之中獲得引導展開再起之路
每月償還債務讓我樂此不疲
在磐城市買下心心念念的「不錯的店面」
如神一般願意當保證人的大恩人
初次領悟到經營理念的重要
從未有過「坦率之心」和「感恩之心」的我
教會我「奉獻精神」的江島菊野女士
誤解「日本第一」的意思
大錢(萬元紙鈔)易散;小錢(零錢銅板)易存

波瀾人生
後記

書摘/試閱

從鮪魚船船員搖身一變,成為章魚燒老闆
登上捕鮪魚的漁船經過兩個年頭。
已開始習慣這份工作,也幾乎不會再惹前輩生氣、或是賞巴掌了。不過,還是無法喜歡這份工作。或許是可憐我,又或許是不忍心,老天爺給了我下船的機會。
某天,我被鮪魚的魚鉤切斷了左腳的阿基里斯腱,因為傷勢嚴重而進了清水的醫院。少了嚴厲前輩的指責,也不需要從早到晚與鮪魚搏鬥,可以睡在柔軟的床上,由醫院的人或是家人照料起居。這裡真是天國啊!不過一想到「傷口一治好,又得重回地獄。我已經厭惡那樣的生活了。不過似乎也找不到其它願意提供高薪的地方」又開始為往後生活煩惱。
過了半年,終於拿掉石膏進入復健後的某一天,我拄著拐杖搖搖晃晃走到附近的神社去看祭典。棉花糖、射擊、撈金魚、氣球、賣面具等等,各式攤販熱鬧齊聚,向經過的人賣力叫喊。我不經意地看了一下攤販裝錢的箱子,裡面的大量現金讓我驚訝不已。我第一次知道擺攤居然可以賺這麼錢,當下閃過一絲念頭:
「對啊!不是有台賣章魚燒的推車嗎?」
以防萬一,我把全部的攤位看過一遍,確實沒有賣章魚燒的攤位。
「就是這個!」
令人懷念的父親的章魚燒味道的記憶又回來了。
內心已經決定要擺攤賣章魚燒。不過,要怎麼做才能當個擺攤的人,也就是說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擺攤。聽認識的人說,「沒經驗的人是做不來的,沒有加入他們的幫派是無法成事的」,這席話削弱了我的決心。因為我始終對於加入幫派有所抗拒。也擔心父母親的想法,不過想起母親曾經對我說,「凱也,只要不搶,不要造成別人的困擾,無論做什麼都沒有關係,」因而決定當個攤販。離開醫院,復健也將近尾聲的時候,我拜訪了名古屋被稱為最大規模的攤販幫派,依循慣例進了幫派。
關於開店的資金,手邊有八十萬日圓,在當時算是一筆很大的錢。這是下了漁船後,船老大塞給我的一筆錢,是他為了我離開漁船後的生活悄悄幫我存起來的。在船上總是如凶神惡煞般的船老大,後來想想,他之所以對我嚴厲,其實是把還是孩子的我當成自己的兒子。
我用這筆貴重的錢,讓我的弟弟,也是四男取得汽車駕照,也買了中古的電動三輪車,堆上生財工具後,就和父母、弟弟,四個人依著與神佛相關的日子擺攤。或許當時章魚燒還算少見,每到之處生意總是好到聚集排隊人潮。
隔年,再次前往相同地點時,在地的攤商們都模仿起我的章魚燒生意。甚至只讓外來的我在人潮最少的地方擺攤。即使如此,還是會有客人跟我說,「你的章魚燒的口味最好啊。我明年一定會再來!」多多少少對生意有些幫助。
新的攤販,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會分到好的擺攤地方。有時還會因為下雨而無法做生意。
如此不穩定的攤販生意,讓我慢慢產生嫌惡感。
「如果可以在百貨公司,或是超市,不用擔心颳風、下雨、飄雪的話就好了!」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就在想這種如同夢境般的事。


從幸之助先生身上學到的經營技巧
我學習到很多買賣的訣竅,也反省「如果年輕時就能學習松下先生的哲學、理論,或許就不會失敗了」。
未曾有過的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似乎還會繼續。所以接下來的時代,企業也很難奢望會有以前的大幅成長吧!如果是這樣,就應該將目標擺在建立有魅力的社會,在此之前,必須讓自己成為有魅力的經營者。我就是欠缺那樣的魅力才遭遇失敗,而松下先生給了我重啟經營的契機。

①要依序經營
當營收停滯時,我會為了提升營收而動用資金等,只想到眼前的事情吧!不過松下先生卻認為「營收停滯是因為沒有討好顧客」,所以要追求「要怎麼做才能讓顧客高興呢?」做生意之初,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怎麼賺錢」,而是「怎麼討好顧客」。我總是反省,包含我在內,會弄錯這個順序的經營者不知道有多少。

②不經營客戶
松下先生常常提醒自己不是要「經營客戶」,而是要好好經營喜歡這間公司的員工、喜歡這間公司商品的族群,也就是「經營粉絲」。之所以稱為「客戶」,就是只有當「客戶」有需要的時候才予以回應,而「粉絲」的話,就是無時無刻看顧商品、員工,讓其好好成長茁壯,或許有時候會提出刺耳的意見。如果被這樣的粉絲放棄,那麼經營也將撐不了多久。

③詢問經營
松下先生的口頭禪是「你是怎麼想的?」不只對員工,就連對合作夥伴也常常說出這樣的話。「詢問」似乎有各種效果。首先,這樣的方式可以把握員工以及合作夥伴的想法。
不過也必須要有詢問員工的勇氣。可能要承受像是「搞什麼啊,你是領導者、是公司高層,應該要自己判斷吧!還是你把我當成笨蛋耍?」的壓力。如果是聰明的員工、下屬,就會認為「居然會傾聽我這個下屬的意見,原來我是被重視的啊!」進而尊敬上司、領導,能讓他們有參與經營的感覺。以前的我總是「我怎樣、我怎樣」,完全沒聽過、也不曾想過要詢問員工、下屬的意見。

④賦予感動的經營
要讓人感動之前,如果自己沒有先感動,將無法傳遞這種感覺給對方。這也跟前述的②「經營粉絲」有共通之處,如果沒有將賦予客人、員工感動作為經營的目標,接下來的時代想必很難生存吧!
在時代轉換以及公司面臨危機之際,公司高層以及領導者的指導力更顯得重要。就算接下來會有多麼嚴峻的經濟不景氣、逆境,若要處變不驚、顧盼自若地度過,領導者、公司高層平常就得要有心理準備。
「要知善是不思議,惡乃一定。」(日蓮)
把狀況好當作是不可思議,狀況不好當作理所當然,秉持這樣的信念生活或是經營,就算發生什麼事情也不會動搖。此外,也有這樣的話:「賢人居安思危,佞人居危嘆安。」(《致富木書其二》日蓮)。為了不忘記這些名言,我寫在色紙上,貼在自己的房間、工作地點,時時警惕自己。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